农业机械产品营销论文

2022-04-18

受历史、文化、制度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东西方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经济思维和经济制度。如马克思《资本论》所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内部矛盾在不断深化。为转移内部矛盾和避免世界秩序的推动力衰退,以中美贸易摩擦为例,东西方的竞争趋于严峻。从中国儒家思想可以发现,包含了儒学传统经验和“仁”、“礼”的儒家经济学思想为东西方包容互惠发展提供了新的范式。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农业机械产品营销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农业机械产品营销论文 篇1:

浅谈农业机械的产品营销渠道展望

摘 要: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以及近年来我国农村土地管理体制的改革,我国的农业种植己逐渐走向了机械化的道路,农户对机械种植的需求也日益凸显。然而,一方面,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机械行业起步比较晚,发展程度低;另一方面,农业机械产品有其自己的特点和市场需求;因此,我国农业机械行业的营销渠道建设相当落后,整体存在着“弱、乱、散、慢”四大问题。所以对农业机械行业的营销渠道建设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农业机械;营销渠道

从2001年以来,企业进入资源优化、战略整合阶段,营销观念处于市场营销导向阶段。国内一些大型的农机企业进行大规模的并购和重组,这就需要农机企业要对以往的销售网络和渠道进行改进,建立一套全新适用的销售渠道。另外,在“中央一号”文件的扶持下建立起来的农机补贴等惠农的机制,无疑又激发了农机产品的市场需求。此时的农机企业为了能够获得持续、稳健发展,迅速抢占市场,就更加需要渠道建设提供的有力保证。农机企业开始通过实施渠道优化战略,规范实施经销商信用管理政策,引导经销商进行市场预测,建立了声誉极佳的分销渠道和业绩资信评估体系。

一、农业机械概述

1.农业机械的定义

农业机械顾名思义就是指,是指在农业和畜牧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到的一切机械设备的总称。一般来说,按照农业机械的用途可以分为动力机械、耕作机械、种植机械、收获机械。随着农业机械化的进程的发展,农业机械的产品设计已经涉及农业以及畜牧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包括灌概、施肥、作物保护、产品加工运输等方面。

2. 农业机械的分类

对农业机械的分类有着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按照农业机械的用途、动力、作业方式以及作业地点来分类,不同的标准也会产生不同的分类结果。

(1)按功能分类。农业生产生活的特点决定了农业机械具有很强的功能性。根据农业机械的功能可以将农业机械分为:耕作、种植、施肥、植物保护、收获以及农产品加工机械等。还有一部分机械是在农业生产生活过程中通用的机械,如动力机械。

(2)按驱动方式分类。任何农业机械都是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驱动之后才能参与生产作业的。依据农业机械的具体驱动方式,可以将农业机械分为人力、畜力牵引、拖拉机牵引和动力自走式等类型。

(3)按作业方式分类,在农业生产生活中,由于受作业性质的决定,一台固定安装的农业机械可以辖射一整片作业区域,这种机械就可以划分为固定作业机械,还有一部分机械是通过连续行在田间地头的方式进行耕作的,这种需要移动作业的机械就被划分为行走作业机械。

(4)按作业地点分类,农业机械分为野外作业、场院作业、室内作业、水中或水上作业、道路作业和航空作业等类型。

二、农业机械产品营销渠道发展方向

1.加快营销渠道整合步伐

通过整合建立与企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营销模式,打造强势渠道,改变“弱、乱、散、慢”的现状,为适应企业发展、应对市场竞争、满足用户需求提供有力的支撑。企业应统筹规划、全面推进,注重对营销渠道的整合工作,具体表现在:①加强营销渠道的管理。企业对营销渠道的管理工作不仅包含营销渠道的设计,分销成员的选择,还应该包括对营销渠道各个业务流程的规范化管理,界清业务流程,对于节点的管理应当加强管理,划清责任区间。②建立区域代理机制。对于营销渠道的设计工作,企业应当把握整体方向,建立区域代理机制,加强对代理商的管理,强调合作互惠。区域代理商在其经营范围内应当享有独立的经营自主权,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这样才能促进区域代理商的积极性,巩固合作关系。③加快推进形象店或品牌店建设。大型农机企业可以借助汽车行业的形象店分销模式成功经验,依据市场的具体情况,建立品牌形象店,加强宣传力度,树立品牌形象。

2. 加强营销渠道基础工作建设

营销渠道的基础工作的建设是营销渠道能够高效运转的关键所在。在营销渠道基础工作的建设上,企业应抓好以下3个方面:①合理划分销售区域、制定合理的销售计划。营销渠道的建设中,要对经销商之间的销售区域进行清楚的划分, 界清工作职责和任务。②加强对营销人员的培训。由于营销人员以前大多不是从事销售行业,对销售行业的认识比较落后,营销技能低,服务意识不强,针对这种情况,优秀的企业就需要对这类人员进行集中的业务培训,快速提升业务水平。同时,要优化销售人员的队伍结构,建立考核竞争机制,为销售队伍及时的注入新鲜血液。③转变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售后服务工作关系到客户对企业的忠诚度,影响企业的品牌形象。因此,企业也转变服务理念,提高优质服务,加快售后维修的服务节奏,规范服务流程,特别是对售后维修工作的配件管理。

3. 加强信息流管理。

营销渠道的一个很重要的职能就是信息的传递,管理依靠决策,决策依靠信息。信息流管理已经成为企业掌控市场的趋势、把握竞争特点、了解用户需求的关键要素。姓市场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农机企业要与国际农机企业接轨,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①建立健全的信息平台。功能健全的信息平台是企业加强信息流管理的基础工作,也是信息传导工作得以实现的基本保障。一个覆盖全国销售网络的信息处理平台,应该包含各级经销商信息,包括库存状态、销售量、售后维修、市场需求量等信息。各级经销商动态及时的将信息录入系统,方便管理层查看。②加强信息管理工作。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应当安排专人负责信息的管理工作,及时有效的将各级经销商所反馈上来的市场信息进行分类整理,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真实性,对不同等级的信息设置查阅权限,为企业市场开拓、战略目标制定提供强有力的决策支持。③加强信息督导工作。企业有关管理部门应加强信息的督导,在不间断对信息工作进行检查的同时,将信息工作纳入到经济责任制考核之中,克服管理的惯性思维,确保信息工作能够长期坚持下去,逐步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满足未来市场竞争的需要。

三、结语

对于建立完成的营销渠道,企业要加强管理工作,包括对经销商的管理、激励,渠道的职能管理,冲突管理。对经销商进行激励不光要考虑经济利益,还要培养经销商的归属感和忠诚度;渠道的职能管理要求企业制定规范的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冲突的处理要遵循预防为主,协调处理的原则,界清经销商的经营区域,避免经营区域的重叠。

参考文献:

[1] 陈涛,赵军.中国企业营销渠道冲突与管理战略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 (06).

[2] 刘琼辉.市场发展与企业渠道创新[J].经济管理与研究,1999(02).

作者:张旺

农业机械产品营销论文 篇2:

儒家经济学:东西方兼容互惠发展新范式

受历史、文化、制度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东西方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经济思维和经济制度。如马克思《资本论》所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内部矛盾在不断深化。为转移内部矛盾和避免世界秩序的推动力衰退,以中美贸易摩擦为例,东西方的竞争趋于严峻。从中国儒家思想可以发现,包含了儒学传统经验和“仁”、“礼”的儒家经济学思想为东西方包容互惠发展提供了新的范式。

一、引言

非洲大陆自然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就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中非合作的深化也加快了中国出口企业开拓非洲市场的步伐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以及非洲市场的发展,跨国公司对中国出口企业形成了竞争威胁,中国企业在非洲市场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因此了解中国企业和非洲市场的出口环境,提高出口企业的竞争力,对于中国企业进入非洲市场,有效加快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有重大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市场营销的概念和市场营销理论,接着从五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出口企业开拓非洲市场的现状,然后对中国出口企业在非洲市场存在的问题做了剖析,最后基于此提出来若干优化出口贸易结构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中国出口企业开拓非洲市场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二、中国出口企业开拓非洲市场的现状分析

(一)出口规模和增速

由于非洲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庞大的潜在劳动力以及广阔的市场潜力,与中国出口企业形成了经济互补。因此非洲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一块关键版图,近年来国家政策的支持更是促使中国企业对非洲的出口迅猛增长。据数据显示,2014-2018年中国企业对非出口虽有小幅下滑,但出口总量依旧很高,2018年达到了1049亿美元。其中2014和2015年中国对非洲出口发展迅速,但在2015年之后,中国对非洲的出口额下降 ,年增长率呈现大幅下降,占全国出口额的比重也在逐年降低,年均占全国出口比重仅为4.4%,远低于美国的22.4%,日本的7.2%和欧洲的18.6%,发展空间很大。一方面原因主要是随着中非合作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走进非洲、投资非洲,另一方面也释放出了中非贸易商品结构需要转变的信号。非洲国家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使得由原来对初级工业品等低级产品需求逐渐转变为机电生产设备等工具和高科技的需求。因此,出口结构的转变和升级表明中非之间的经贸合作已经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双方产业内贸易的比重逐步增大,双边贸易向更高层次迈进。

(二)贸易的产品结构

在中国企业出口的产品结构中,纺织、服装、箱包依旧是中国企业出口的主要产品。近年来中非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促进了建材机械设备等的出口,因而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大的机电产品也逐渐占到中国企业出口总额的半壁江山,其中对通讯设备的需求尤为最大。可以看出非洲由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慢慢开始到对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需求,农业机械、手机等通讯设备将会是未来中国企业对非出口的重点商品。中国对非洲出口农产品规模较小,约只占出口总额的2%,与中国在5大洲的农产品出口中排末位。综上可以看出,中国对非洲出口产品主要为纺织品和通讯设备,出口产品结构更趋向多样化。

三、中国出口企业开拓非洲市场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产品多元化发展不足

从中国企业对非洲出口的数据来看,纺织品和机电设备占出口额的近60%,可见中国企业的产品出口依然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大多为低附加值的组装环节,而技术密集型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低。这种单一的产品出口结构必然影响其他行业的发展,例如互联网科技信息、人工智能、生物医学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中国企业大多数的加工贸易方式为进口原材料然后进行组装加工,这种缺乏技术含量的加工方式使得生产水平难以得到质的提升,因此仅仅依靠出口产品价格优势往往难与跨国公司相抗衡。外贸产品的单一结构使中国企业对外贸易抗风险能力较弱,极易在市场动荡或企业竞争中处于下风。

(二)企業研发创新能力薄弱

任何企业无论其从事什么行业缺乏创新就失去了核心竞争力,我国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对研发的重视程度不高,面对国际竞争中的压力、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生产要素的制约直接导致了核心竞争力的缺乏。中国许多对外出口企业由于产品科技含量低、缺乏核心竞争力而陷入瓶颈期。如果对外出口只有简单的加工贸易,企业就无法在产品创新上取得实质性地发展,简单的加工贸易市场也会被其他国家瓜分。因此只有企业自身加强创新意识,着力于提高创新能力来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非洲市场上有立足之地。除此之外,缺乏创新能力导致的技术落后也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三)后期文化营销不足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非洲市场,企业文化营销已经将成为许多跨国公司赢得先机和抢占市场份额的一个重要手段,消费者可以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也能体验到精神上的满足感。中国出口企业缺乏完整的营销规划,大部分企业都沿袭传统的营销模式和规划方案,因此单一的文化营销策略催生了文化营销策略“千人一面”的现象,难以和市面上的产品形成文化差异,只会一味地耗费企业的资金和人力。还有很多企业对文化营销认识不深,只是单纯的在文化表皮上做文章,对文化营销策略的定位不准确,并没有深入挖掘当地消费者文化价值取向,做好市场调研和促销策略,难以和消费者形成共鸣,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

四、中国出口企业开拓非洲市场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研发力度,大力开发适合非洲市场的产品

长期以来,中国产品的出口都是以低劳动力成本为优势,但是这种技术水平低,产品附加值低以及利润低的经营方式已经在非洲市场上处于下风,中国企业想要避免这种恶性竞争,应优化自身产品出口结构,提高创新意识,一方面要构建创新激励体系,激发员工的创新积极性,为新产品的技术应用和研发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与非洲开展贸易要注重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加大投资力度,增加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减少单一的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在出口产品的研发与制作前可以进行市场调研,多探寻一些需求弹性高,产品定位清晰的产品,了解当地人的消费需求,尊重其风俗和文化,从而更好地开拓当地市场,减少企业产品创新与开发市场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

(二)推广文化传播,实现产品营销文化营销并重的策略

企业应结合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并有效地分析了非洲文化市场,全面优化从产品策略,价格策略,促销策略和服务策略产品营销,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市场营销,并进行分析研究吸取经验。一方面要根据非洲市场发展现状和趋势,对自己的产品营销进行审视,使其能充分迎合非洲市场的文化需求,通过科学合理的产品定位来完善自身的营销策略,对当地文化市场的需求和偏好进行研究,并对不同地区采取针对性的营销方式,要兼顾产品营销和文化营销,两者齐头并进,防止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以提高文化传播的有效性。也可以根据产品自身特性,根据季节、节日等时间点或者突发事件等偶然性事件进行产品营销。千篇一律的产品营销并不能有效地开拓当地的市场,只有创新的营销来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吸引消费者的关注,提高产品知名度,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三)完善投资风险评估体系,合理规避跨国经营风险

对于非洲恶劣的贸易环境,中国政府在鼓励企业走出去的同时,也应为企业出口非洲时提供依据参考,根据非洲国家政治风险、诈骗风险为依据来评估划分不同的等级,还应与非洲国家完善相关贸易出口的法律法规,给予中国出口企业相应的法律保护和政策支持,并在保险条件上加以细化。对于国家政局稳定,经济发展良好的国家设定宽松的承保范围,政局不稳、高赤字、高膨胀的国家给予政治风险承保。结合政治风险预防、管理和检测来制定相对应的应急策略,带动企业的发展。

对于企业来说,应当尤其重视对外出口的法律风险,所以企业必须把防范政治风险和诈骗风险上升到企业的战略高度,企业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筛选出合适的非洲国家。并在对出口国政治风险信息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探讨。另外,还应建立完善的评审制度,使决策更具科学性,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国家是企业海外贸易的指路明灯,企业要在顺应国家政策的同时提高自身法律意识,避免主观认知,做好科学规划,才能迈过海外风险,实现共赢。

五、结语

中国企业走出去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国家提出“走出去”战略的背景下,中国出口企业必须抓住机遇,以便更好的开拓非洲市场。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出口企业开拓非洲市场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应用了文献分析法、图表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搜集大量文献、治疗综合整理。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对市场营销的概念进行了简单的陈述,对市场营销的服务营销理论、内部营销理論、关系营销理论进行了详细的陈述;然后,通过图表分析法对中国企业开拓非洲市场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企业在非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产品的多元化发展不足、企业的创新研发能力薄弱、后期文化营销不足、非洲政局动荡,市场秩序混乱、非洲客户信用差和贸易保护主义的问题,都阻碍了中国企业开拓非洲市场。面对这些问题,需要企业和国家共同解决,与非洲国家建立政治互信、经济互助的利益共同体,为中国企业出口非洲保驾护航。本文对所论述的中国出口企业当前现状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为中国企业开拓非洲市场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作者单位:浙江树人大学)

作者:张东硕 汲立立

农业机械产品营销论文 篇3:

让现代农民长出知识的翅膀

“让十几亿人吃饱吃好、吃得安全放心”,是现代社会对中国农业提出的新的时代要求。吃饱有“两保”,保今天“米袋子”和“菜篮子”的殷实,保子孙后代“饭碗”和“餐桌”的丰盈;吃好需“两品”,品种丰富想吃啥有啥,品质优良吃啥啥好;吃得安全放心要“两抓”,抓标准化生产“种”出安全,抓全程监管“管”出放心。我国人多地少水缺,主要仍是小规模分散经营的传统农业,吃饱本不易,吃好更加难,吃得安全放心面临重大考验,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经营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供给,发展优质农产品保安全,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保“万顷良田”永续耕种。

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通过“家家包地、户户务农”的经营方式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根本解决了“温饱不足”问题。当今中国社会,农民多了进城务工的新选择和市民化的新期盼,相当一部分承包土地的农户不种地了。适应我国农业生产关系变化的新趋势,适度规模经营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创造了现代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和企业经营等多种多样新的经营形式,其基本特征是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以合作与联合为纽带,以社会化服务为支撑,这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现代农业的集约化经营,集中体现在现代生产要素投入和与传统生产要素结合上。现代装备等生产工具加快发展并广泛运用,最为突出的是农业机械化和农村信息化。目前我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59%,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研发推广力度加大,大马力、自动化、精准化高端农业机械已不鲜见,农业生产方式已由千百年来人力畜力为主转入以机械作业为主的新阶段。信息技术可谓日新月异,云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你追我赶,正在农业生产经营、农产品质量追溯及电子商务等全领域积极应用,智能化移动终端将实现信息服务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无所不能。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必然要求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就提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把“谁来种地”提到战略高度,强调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解决好人这个核心问题,要求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职业农民为重点,建立专门政策机制,构建职业农民队伍,形成一支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这个高素质应包括,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法制观念、诚信意识、农产品质量安全及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等农业职业道德,高产优质、防灾减灾、绿色安全、设施装备等现代农业技术,农业政策、决策管理、农场经营、产品营销等现代农业经营管理知识。现代农民画像:双手粗糙——勤劳本色,头脑充实——知识化,举止文雅——文明素养。

作者:刘天金

上一篇:保险服务创新研究论文下一篇:会计社会责任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