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翻译认知研讨论文

2022-04-20

摘要:翻译中的翻译之痛与翻译之痒成为翻译学和翻译发展的一个现实瓶颈。翻译之痛是指翻译的能力有限、质量不好、效率不高、进步不快,面对翻译困难无从下手,翻译不出来。翻译之痒是指,面对翻译对象时,眼睁睁地看见众多的翻译理论却无从下手,干着急,也就是话到嘴边、词到笔下,就是表达不出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广告翻译认知研讨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广告翻译认知研讨论文 篇1:

近十年广告翻译研究回顾与思考

摘 要:作为经济全球化之下市场拓张的先驱者,广告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使命。而广告翻译的相关研究也已成为了学界的热点之一。结合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本文给出一份趋向性研究,试图通过整理近十年来广告翻译相关研究的论文,提供一个系统的框架,并从中推断出广告翻译研究的发展脉络。综述结果显示,以2005年为临界点,关于广告翻译研究的论文增幅明显,这一领域内的研究得到了扩展和提升,出现了更多新视角、跨学科研究,有关语言学、美学、文化及目的论范围内的跨学科研究正显现其积极的作用和影响。但有关理论与实践的深层次关系关注不够,而实地考察中发掘更多更好的译例亦显不足,很多跨学科、跨专业间的角度都等待被发现和认知。

关键词:广告翻译;趋向研究;分析方法论;跨学科研究

[文献标识码]A

1 . 引言

当国外产品走进来,或是中国的品牌走出去时,广告翻译在这一商品营销历史潮流中肩负着不二重任。以周景文先生为首,在1984年1月发表《浅谈出口商品广告的翻译》(《国际贸易》1984)后,更多的学者参与到广告翻译的工作与研究中。广告翻译作为经济全球化,商品跨文化的使者,承载着让广告在异国的土地上融入大众的意识和生活中这一光荣的使命。广告翻译缩短了世界的距离,拉近了不同国别人民间的关系。广告翻译研究现在正如经济发展的步伐一样,蓬勃向上。学界研讨的角度各有不同,无论是顺应性、关联性还是对等理论,是营销目的论还是跨学科间的融合,各家都针对不同问题做了全面细致的阐述。但近十年间更为系统地梳理广告翻译研究总体概况的文章几乎没有。本文的初衷即是希望对于广告翻译的论文进行汇总整理,探讨其翻译的现状及未来以及在加速发展的趋势下存在的可能性与不足。

本文通过整理近十年间研究广告翻译的论文,对该领域内探讨的主要问题、角度予以统计、归类、分析,梳理宏观的脉络及侧重点,从广告翻译的理论及实践两方面入手,试图从中总结广告翻译研究的发展现状及动向,期望能够对今后的研究维度和深度做出某种思考。

2 . 相关研究回顾

广告作为经济全球化下市场拓张的先驱使者,承载着引起消费者注意最终使之产生购买行动的重要任务。广告语之所以能够进入不同的国家,融入不同的文化,源于广告翻译者做出的不懈努力。关于广告翻译实践的讨论自经济开放以来就备受关注。除了传统意义上翻译策略的探讨之外,还更多涉及了跨学科之间的研究与尝试,这一点将在下文中详细阐述。

在近十年间的论文中,也不乏有学者对于广告翻译的整体情况进行的论证分析。如《广告汉英翻译的现状与改进办法》(张长明,2001)中,以广东省为例,对广告宣传的现状进行了探究,分析广告英译质量低劣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张认为,导致广告翻译质量低劣的原因有二,一是客观性因素,二是主观性因素。客观性因素在于译者相关专业知识的匮乏及语言文化知识的欠缺。主观性因素体现为译者对译作不负责任的态度和不规范翻译。张认为译者应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扩大知识面,提升翻译质量。再如《国内广告翻译研究一览》(李蓂、马彩梅,2005)一文中将广告翻译的原则归为“五论”,同时还分析了当前广告翻译存在的问题,如译例重复严重(给出了论文中重复译例的详细列表),模仿痕迹过重,抄袭现象较多等。如可口可乐、耐克、金鸡鞋油的广告被过度引用,相关文章千篇一律。他们同时还指出应多加实地调研,结合相关学科的最新成果,应发掘更好的实例翻译。然而这两篇文章的发表时间较早,加上2005年后广告翻译的论文量大幅上升,迄今为止,尚没有一相关研究对这种现象给予系统的汇总及梳理。

基于此,为了弥补上述研究的不足,笔者对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2000~2010十余年间,核心期刊中的107篇论文进行整合分析,以期从中窥探近年来国内广告翻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向。

3 . 分析方法论和数据采集

从一般意义上讲,研究的理论框架有四个支柱或称为四项参数,首先是第一个认识层面,即如何看待所要研究的对象,是把它看成由各成分构成的事务还是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综合法即是使用了整体观,分析法则是从部分到整体,是一种成分观。第二个层次涉及研究目的,是使用归纳法发现各因素间的规律还是用演绎法检验某种假设。第三、四项参数属于操作层面,第三项是因素控制程度,是对研究中的变量不加控制任其发展,还是人为地观察其中一个方向。第四项是对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当综合概括这四项参数时,学界最为常见的即是定性和定量两大方法。定性方法是研究者事先没有形成看法,对于研究对象不加控制和干扰,经常采取综合法和归纳法,研究成果多是描述性的或揭示一定规律,该方法优点是数据效度很高,缺点是容易掺入研究者的主观性,信度低。定量方法则是从假设出发,研究者假定了一种静态现实,人为地控制和操纵变量,结论多是简约性、验证性的,优点在于其可概括程度高,结论具有普遍性、信度高,然而观察面窄,作为客观的研究效度低。这两种方法在理论上虽是壁垒分明,然而在实践中难以靠一种方法在信度及效度上均令人满意,所以我们更多地看到一种介于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一种方法:描述性研究。它“采取一系列的方法对所要研究的对象加以定界、说明和描写,但不进行任何实验性的干涉或操纵”(刘润清、胡壮麟,1999),这既避免了定性方法的主观性,又减弱了实验方法的不自然性。基于这种认识,本文是属于在定性和定量方法结合下所做的一个趋向研究,研究已载数据,从中找出规律,以期归纳、总结和预见其发展趋势。

3 . 1 论文样本选择

本文选择C N K 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2000~2010近十年间核心期刊中的107篇论文作为期刊选择源,希望通过核心期刊这一主体,较为真实全面地展现广告翻译这一领域的研究概况。

3 . 2 论文搜索和数据采集

笔者以“广告翻译”为主题,对CNKI核心期刊数据库进行检索。以论文题目、关键字、摘要及部分文章的全文内容为依据,整理出其中所有关于广告翻译的论文,进行再次分类。

3 . 3 统计结果

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核心期刊)中2000~2010近十年间所载的107篇论文进入统计范围,将这些论文的作者、出处、期刊及其年限等编辑汇总,将其中的论文主要分为翻译理论、维度、翻译实践等几大类,并选取其中的部分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

4 . 结果分析

4 . 1 近十年广告翻译研究论文增幅明显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及商品营销的全球化,广告翻译作为营销的重要部分逐步进入翻译研究者的视野,特别以2005年作为临界点,在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核心期刊)中关于广告翻译的载文量增幅明显,学者对于广告翻译这一论题的关注与日俱增,从广告翻译的理论及实践各个角度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4 . 2 广告翻译理论的研究多样化

对于广告翻译的理论研究,不仅有目的论(Nord, 2001: 124)、顺应论(Verschueren, 2000: 56-68)、关联理论(Sperber & Wilson, 2001)以及等值理论(Eugene A. Nida, 1993)的探讨,同时也出现了对于译者主体性(Theo Hermans, 2000)的思考。

关于等值理论的探讨,只占4篇,但这4篇中译例重复的现象严重,且有抄袭的嫌疑。如白象电池的广告、丰田车的广告、玉米的广告等在这四篇中均有出现,甚至多数得出的结语都大致相同。这样的角度在今后的研究中应予以重新认识和探究,这样的现象应予以重视,尽力避免学术撞车。

如《广告翻译中的矛盾及译者的选择》(李蓂、马彩梅,2010)中,“详细剖析了广告翻译中广告语言属性与商业属性、源语文化与译语文化以及译者主体性与译者隐身性这三大矛盾”,认为译者应在翻译过程中体现主观能动性,应具有自觉的人格意识和创造意识。可见在广告翻译的过程中译者的地位和创造性受到更多的重视,探讨译者的主体性贡献,也正逐步成为学界的讨论热点之一。健全的主体意识下,广告的可译与不可译,归化还是异化,所保留的语言特性、商业属性等问题,虽不会得到完整的解决,但必然会给予译者一个较为清晰的脉络及更为准确的方向。

4 . 3 广告翻译研究内容视角多元

4.3.1 多维度、跨学科的交叉融合是广告翻译研究的新态势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际翻译界呈现一派多元的局面,中国的翻译研究在世界的大格局中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各种翻译思潮和翻译理论——经典的与流行的、本土的与外国的、传统的与现代的,竞相登台,形成了跨文化、跨学科的融合,开创了翻译研究的大好局面。”(罗选民,2005)根据统计结果,我们归纳广告翻译的跨文化、跨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3.2 语言学为广告翻译提供了更多新思路

语言学的发展为广告翻译提供了更为广泛的角度及理性思路,让广告翻译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在广告翻译中,通过语言学角度进行分析的文章相当可观,占总量的33%。其中不仅以传统的语义学、语用学,还有八十年代涌现的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广告翻译,如修辞方法、语言特点等,而且还开辟了很多新视界,如《基于模因论的广告仿拟翻译研究》(罗胜杰,2009)中探讨的,将模因论与语言的模仿相联系,为广告翻译的仿拟提供又一理论依据和视野,尝试通过模因论中直接套用翻译法和近似复制翻译法对广告翻译提出理论指导与解释。

认知科学的发展,为广告翻译打开一扇新的窗口。如《广告翻译与认知语境》(曾立,2003)中,分析了目标受众认知语境及其估量在广告交际中的特殊重要性,提出广告翻译者应考虑目标受众认知语境的变化,从而尽力达到在接受、理解和反应三方面与原作等效。

由此可见,对语言学的跨学科研究,为广告翻译提出更多的科学性指导,与广告翻译的终极目的紧密结合,是广告翻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研究角度。但笔者认为,关于修辞方法、语言特色等角度的分析空间趋于饱和,例证取向过于陈旧,引用少见新鲜。总体而言,广告翻译同语言学的结合需要更多新角度、新思路和新例证。

4.3.3 美学与广告翻译的跨学科结合趋势明显

基于广告是为了引起受众关注的特殊性,广告学与美学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根据美国广告大师E·S·鲁易斯的AIDA的原则,广告需要符合“引起注意”(Attention)、“发生兴趣”(Interest)、“产生欲望”(Desire)及“付诸行动”(Action)四项要求,这其中的各项都与追求审美效果息息相关。随着译者对于广告翻译及美学研究的日益广泛,角度也日渐开阔,如谢华(2000)、洪明(2006)、刘晓雪(2010)等,都探讨了接受美学对于广告翻译所产生的积极影响,鼓励译者在广告翻译的过程中考虑以读者为主体,把握读者的能动性,调动其审美体验。追求读者关照的过程,就是完成广告翻译终极目的“付诸行动”(Action)的过程。

“审美理念是广告无法摆脱的情结,也是翻译实践者追求的永恒目标。广告翻译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原则与策略不应是普通意义上的忠实、通顺等”(邓晓宇、曾繁健,2006)。如此看来,广告翻译基于广告的特殊性,同样需要传达原文的含义,带给读者美的享受,美感是好感的基础。美学与广告翻译的跨学科结合是大势所趋,也会是众望所归。

4.3.4 文化对于广告翻译的影响具有新视界

关于文化因素对于广告翻译的影响,译者的研究众多,在本文研究的107篇中有37篇(如表1)。广告翻译的过程中包含着文化背景的变化,接受域的改变使译者不得不考虑如何保持广告内容的对等或转换。如《广告语在跨文化翻译中的社会语用失误——基于马斯洛模型的跨文化研究范式》(蒋学清,2010)一文中指出在跨文化环境下,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广告语不被目标受众理解和接受)经常出现,但关于语用失误问题的研究,近十年内核心期刊的载文量不足10篇,蒋学清在这一文章中“突破以文化为单一变量的研究范式,从马斯洛的人类需求模型引入经济和文化两个因子,以建立‘经济/文化—需求—广告’的新的研究范式”。蒋认为,经济水平的上升使文化传统的作用趋于增强,并基于中美两国的经济文化的不同进行了实例分析,证明动态、开放的视角加入文化的互动与交融才能更好地满足广告的诉求。

文化因素的渗透与研究,由点至面层层深入,诸位学者不仅通过文化语境的转换总结了各种翻译技巧(纯粹译意法、纯粹译音法、特色化的译音法、自由译法等),还探讨了广义文化背景下,经济、核心价值、心理学支持等因素所影响的广告诉求。寻找更多内在的中介性联系,换位思考广告受众的心理需求,动态、全面地观察文化对于广告翻译的影响,是广告翻译值得继续开拓的视界。

4.3.5 营销—目的论视角的广告翻译研究正显现积极的作用

鉴于广告翻译的最终诉求即是营销的成功,以营销—目的论为视角研究广告翻译十分符合广告翻译这一特殊题类。包通法、孙玲在《认知接受视域与营销案本翻译范式研究》一文中,提及到多数研究停留于纯文本层面的问题,指出当前研究对于商业营销终极关怀的缺失及其局限性。包通法在这篇文章中通过对受众的文化与语言认知域厘定其认知维度,总结了五种营销案本翻译微观操作模式,给予学界一个兼具理性、诗性与目的论认知层面相融的范式指导。

再如《从目的论和接受美学看广告文体翻译》(蒋中林、马秀,2007)将两种角度相结合,认为接受美学和目的论分别承载了广告翻译的方式和终极价值,把握二者的内在统一性无疑会为广告翻译的提高锦上添花。

总体而言,关于营销—目的论的研究文章数目不多,却多为精品,将理论紧密作用于实践,为广告翻译的研究做出了指引和提升。运用目的论,正是准确把握广告翻译宗旨的必备条件之一,明确了广告翻译的用意所在,才能更好实现这一体例的终极关怀。

5 . 结语

本文以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通过统计、归类、分析2000~2010年近十年国内关于广告翻译的学术论文,理清了广告翻译领域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视角并对其进行述评,试图从中窥探出近年来广告翻译研究的现状和发展动向。

从研究概况上看,近几年广告翻译明显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这充分显现了在经济全球化下研究者给予了广告翻译更多的关注。广告翻译的重要意义在于一份优秀的广告作为商品进入另一个世界、另一种文化的先行者,必定能够更好地代表产品的形象,传达品牌的精神。

从研究内容上看,广告翻译的研究主要着眼于翻译实践、翻译理论等主要模块。传统的理论多从词句章着眼,现当代视角多以顺应性、对等原则和关联理论和主体性入手,常见重复的热门译例,少有新颖的结论。因此研究者应更深层次地挖掘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在实地考察中发现更多佳译,不懈的努力是收获的前提。关于译者主体性的探讨是学界的一个新视角。译者的主体性与隐身性是广告翻译过程中的三大矛盾之一。如果译者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翻译过程中积极创造势必会让一些主要问题的解决日渐明朗。

从研究形态和视角上看,广告翻译的研究主要体现在跨学科、跨专业的融合方面。现代语言学和西方现当代思潮的发展为广告翻译研究提供了更多理论依据(当然,应当承认,很多传统角度的研究为广告翻译做出了诸多贡献)。

如模因论与广告语仿拟的探讨就不失为一个新颖的突破。而认知学的发展为广告翻译研究提供了另一片广阔的天地。目标受众的认知域及其评估是广告翻译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广告翻译作为服务工具,服务对象即是目标受众的满意。可见研究者在这一领域的深层发掘会翻开新的一页。美学与广告翻译研究的结合如一缕春风吹入,激发了研究者的兴趣。如何引起受众的关注,满足他们的审美是广告翻译研究的必备课题。与美学结合的研究是大势所趋。毋庸置疑,广告翻译研究已经呈现出多维度、跨学科的态势。故译界同仁在翻译意识上应放宽视野、彼此之间采取包容的态度,最大限度地考察翻译行为、翻译目标,兼顾目的主体、译者、原本、译本、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多维视角,开辟新的视界和深层次关联,以期在广告翻译研究中取得长足的发展。

由于本文研究对象仅限于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2000~2010近十年间核心期刊中的107篇论文,仍存在研究者主观态度这一因素的局限,无法更加客观地呈现研究过程及结果。但此文是笔者对于论文综述这一领域的尝试,提出如上的剖析及解读目的在于对今后的广告翻译研究尽己绵薄之力,期待在此基础上有更多更好的研究及成果。

参考文献

Christiane N.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124.

Eugene A. Nid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Sperber D. & D. Wilson.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2nd ed.)[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124-125.

Verschueren, Jef.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56-68.

包通法、孙玲.认知接受视域与营销案本翻译范式研究[J].中国翻译,2005(6):53-57.

邓晓宇、曾繁健.谈商业广告翻译中的美学情结[J].商场现代化,2006(4):146-147.

桂诗春、宁春岩.语言学研究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赫曼斯·西奥(TheoHermans).翻译的再现[A].谢天振.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洪明.论接受美学与旅游外宣广告翻译中的读者关照[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8):56-60.

洪明.企业外宣广告翻译的目的论维度[J].外语学刊,2006(5):103-106.

蒋学清.广告语在跨文化翻译中的社会语用失误——基于马斯洛模型的跨文化研究范式[J].现代传播,2010(9):75-78.

蒋中林、马秀.从目的论和接受美学看广告文体翻译[J].商场现代化,2007(2):239.

李蓂、马彩梅.国内广告翻译研究一览[J].中国科技翻译,2005(1):37-41.

李蓂、马彩梅.广告翻译中的矛盾及译者的抉择[J].西安大学学报,2010(7):165-167.

刘润清、胡壮麟.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刘晓雪.期待与关照——广告翻译的接受美学论[J].前沿,2010(18):174-176.

罗选民.翻译、认知与跨学科研究(代序).北京: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2005.

罗胜杰.基于模因论的广告仿拟翻译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9(2):89-93.

孙淑芬、喻荣春.目的论视角下的广告翻译策略[J].企业经济,2007(12):85-87.

汪清囡.国际营销中的广告翻译[J].企业经济,2006(11):75-77.

谢华.广告语言翻译与接受美学理论[J].江西社会科学,2000(10):80-82.

谢玉.目的论观照下广告口号的翻译.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2):255-256.

杨琪、包通法.“以文谋钱”的翻译目的论——广告文体翻译的理论思辨与实践[J].上海翻译,2006(3):32-35.

曾立.广告翻译与认知语境[J].外语教学,2003(4):43-46.

张长明.广告汉英翻译的现状与改进办法[J].中国科技翻译,2001(5):26-28.

周景文.浅谈出口商品广告的翻译[J].国际贸易,1984(1):45-48.

作者:赵芝英 包通法

广告翻译认知研讨论文 篇2:

翻译之痛与翻译之痒

摘 要:翻译中的翻译之痛与翻译之痒成为翻译学和翻译发展的一个现实瓶颈。翻译之痛是指翻译的能力有限、质量不好、效率不高、进步不快,面对翻译困难无从下手,翻译不出来。翻译之痒是指,面对翻译对象时,眼睁睁地看见众多的翻译理论却无从下手,干着急,也就是话到嘴边、词到笔下,就是表达不出来。具体而言,翻译之痛包含两个方面:翻译理论之痛和翻译实践之痛;翻译之痒也包含两个方面:翻译理论之痒和翻译实践之痒。针对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存在翻译之痛和翻译之痒的现实,提出需要建立一种过渡性的理论,即翻译实践理论,全面充实翻译实践的内涵,促进翻译学的完善和发展,提升翻译学在科学中的地位。导译论就是这种翻译实践理论的核心。

关键词:翻译之痛;翻译之痒;对策;翻译实践理论;导译论

一、引言

杨平指出,我国的翻译理论建构还处在初创阶段,翻译研究还停留在语言、文学及文化方面单一静态的零散对比研究阶段,系统的高层次的翻译理论研究还很少。刘军平也认为我们的翻译理论研究缺乏像西方翻译研究那样从个性中推衍出共性的思路。如何从跨学科的理论和范式中规范翻译学科,从交叉学科中吸取营养,走向成熟,是当代翻译理论建构必须正视的现实。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发现缺乏一种针对翻译实践的过渡理论,即翻译实践理论。翻译实践理论旨在尝试建构一种有关翻译实践的翻译理论,以有效衔接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然而传统的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之间存在严重的脱钩现象,比较严重地阻碍了翻译学的发展,翻译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其中,非常重要的方面是存在翻译之痛与翻译之痒。翻译之痒与翻译之痛成为翻译学和翻译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现实瓶颈。翻译之痛是指翻译的能力有限、质量不好、效率不高、进步不快。翻译之痛还在于,翻译的困难无从下手,翻译不出来。翻译之痒是指,眼睁睁地看见翻译理论,但翻译实践无从下手,干着急,也就是话到嘴边、词到笔下,就是表达不出来。具体而言,翻译之痛包含两个方面:翻译理论之痛和翻译实践之痛;翻译之痒也包含两个方面:翻译理论之痒和翻译实践之痒。

二、翻译之痛

1.翻译实践之痛

考察翻译实践之痛,只要看看翻译的作品就可以感受。翻译在大量传播文化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人们往往忽略的是:

(1)大量的作品和文化没有翻译,也无法翻译。翻译太多,又会导致大量的重复性劳动。

(2)大量的译作,大量的文化概念,在翻译过程中存在错译、漏译、改译等问题,有时候不但不能起到传播信息的作用,反而导致抵触与反对,变成文化传播中的障碍、交流中的障碍。有些错译和低水平翻译甚至影响历史的发展进程。

(3)无论怎样翻译,都会难以呈现全貌。翻译或多或少具有译者的主观影响、译者的立场、知识水平和世界观的影响等。所以,不同的译者就会有不同的译法。但是又不可能把一个作品通过许多不同的人来翻译。因为这样还不如读原著了。

(4)各种实践途径可交叉的程度不高。

2.翻译理论之痛

翻译理论之痛表现在,翻译理论从它产生之日起,便与翻译实践之间存在鸿沟。传统翻译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表现在:(1)翻译的结果研究、翻译的历史研究、翻译的方式研究都体现在翻译的理论描述上,传统翻译理论回答的是:什么是翻译、什么是翻译的标准(或者什么是好的翻译)、翻译应该是什么(应该怎么做)等的问题,也就是进行翻译的描述研究、翻译的定性研究等方面的问题。这些局限性,受制于结构主义、现象主义、诠释主义、功能主義等语言哲学和语言学的影响。而对于翻译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如:如何提高翻译效率、如何做好跨语言跨媒介的翻译、如何进行翻译教育等翻译实践过程、为什么翻译会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错误等问题,传统的翻译理论没有系统的处理方法。这就是既有翻译理论和翻译研究的局限性之一。(2)就翻译理论本身而言,翻译理论之间相互分割,彼此之间并没有有机的、系统的联系。例如,笔译理论(文本翻译理论)与口译理论不统一,机器翻译和翻译理论不统一。各种翻译理论由于受不同的哲学派别以及新出现的某些思潮的影响,就会有不同的翻译理论。翻译理论没有自身的出发点,只能是借用别的理论的某一点来实施自己的翻译理论的构建。(3)翻译理论没有自己的语言观、外语观、世界观和宇宙观,没有自己统一的方法论。翻译理论研究的对象、范围不明确。翻译的组成要素不确定,翻译的过程不细致。翻译理论没有注意到翻译实践的细致环节。例如,翻译往往分为三个环节:翻译者、翻译过程和翻译结果。翻译要素是翻译者、翻译对象、翻译的语言及文本(符号)。显然还没能概括出翻译实践中的翻译环节的多元性。翻译理论缺乏自己系统的语言观、外语观,因而翻译理论没有自己的翻译观。翻译的主体、研究的对象、翻译的过程缺少确定性和统一性。翻译理论缺少具体实践过程的微观要素和环节的理论。(4)绝大多数翻译理论局限在符号转换的理解上,即认为翻译就是从一种符号体系转换为另一种符号体系的过程,缺乏翻译的本体论,因此缺少翻译的哲学基础。虽然提出了翻译哲学,但是该研究没有自成体系的本体理论翻译观,或者翻译本体论。这是与时代、历史发展的或缺性有关系。将翻译局限于符号转换,就失去了翻译的本体论地位。这对翻译的地位的确立有很大的影响。这种符号对应的翻译观,往往导致翻译行为成为符号对应的逐字翻译,陷入翻译实践中既想跳出母语逐字翻译而偏偏受制于母语对应语符的翻译怪圈之中,很难打破字词一一对应翻译的牢笼。虽然有了功能对等的理论,但是功能如何可以对应,如何发现这些功能。(5)传统翻译理论往往针对的是语际翻译,而对于语内翻译、人机翻译、种际翻译等各种翻译缺乏认识,更不用说有统一的翻译理论。各种翻译理论互通的程度不高,比如,英汉翻译与汉英翻译的相关理论、法俄翻译、英语-西瓦里语翻译等各自的理论,可使用的普遍性理论就比较少,彼此不能相互指导。(6)缺乏系统的翻译能力理论。翻译的理论太多,使得人们在具体实践中无所适从。纵有理论千千万,难有一种能实行。缺少统一的可行的翻译理论,导致具体的翻译实践缺乏具体的指针,导致太多不如没有的局面,因而对于翻译能力的建设没有太多的指导意义。在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上没有区分翻译能力的两面性:翻译本领和翻译本能。没有看到翻译的本能,只看到翻译本领。这就需要对可操作的系统翻译理论进行反思。这就是典型的翻译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7)把翻译当成是单个大脑工作的个体行为,没有看到翻译的协同建构、多元并行、网络共行的多元、多方式、多途径的快捷团体协同工作群体行为,是一个立体的动态过程。

我们就拿翻译标准的理论来看,中国任何一个翻译者自然而然地想达到信、达、雅的翻译境界,但是,怎样才能做到这样的境界,就不得而知了,提出的方法无非就是实践再实践。具体表现在:(1)翻译理论与实践距离太远;(2)翻译的技术是零碎的;(3)翻译的艺术是非流程性的;(4)翻译的结果是非提高性的;(5)翻译的技术是非普世性的,即不是可以适用于各种语言的翻译;(6)翻译的视角只是文本的;(7)缺少口译与笔译统一的翻译理论;(8)缺少机器翻译与人的翻译相统一的理论;(9)缺少“人—机—生物”相统一的翻译理论;(10)目前的翻译理论有一点是缺乏的,就是没有把口译的理论考虑进去。真正的翻译理论应该是把口译和机器翻译考虑进去的。这就是为什么要提出翻译实践理论。翻译实践理论是站在更为普遍性的视角来看待翻译,这种理论不仅重视语际翻译、语内翻译、符际翻译,更重视演示性翻译(手语同传)、同声传译、这些口头性和表演性极强的翻译,还重视机器翻译、人机翻译等数字化翻译与人工翻译网络的翻译。这样,翻译就与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结合起来,与其他科学统一起来,于是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翻译理论,也是更为普遍性的翻译理论。

三、翻译之痒

1.翻译实践之痒

在探寻翻译之痛和翻译之痒的过程中看到这么一句话:Those who can, translate;those who can’t translate, study translation; those who can’t study translation,teach translation theory.中国学生学了十几年英语,真正会说会写的有几个。在TED上有一个视频,叫做English Mania,中国似乎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多说英语的国家。但是当外国人说your English is good的时候,他们很少真的这么认为。这些现象真的有些讽刺意味。文化是软实力,背后需要有政治经济的硬实力才能真正为人所服。他们学着英语,但有些外国人也在学说汉语,大家似乎找到了心理平衡。然而,他们把英语作为谋生之道,而外国人多是兴趣使然。他们学语言总有一种痛苦的感觉,可能因为太在乎细枝末节的语法,为了应对各种考试,为了取得各种证书,去痛苦地死板地学习,然后在面对外国人时嘴也张不开。语言是说出来的,翻译是实践的,太拘泥于理论,仅埋头书本,不抬头看看这个世界永远也学不会一门语言。翻译需要在实践中在说,体会这种玄妙的连接之处。具体而言,翻译不是单纯去翻译句子,而是翻译意义(sense),也就是其中的意思情感。翻译没有最好一说。如果不经过思考很难立即翻译“翻译没有最好只有更好”。(There is always a better translation.)“孙悟空七十二变”可以翻译成“Monkey King can hide himself in different images with 72 magic powers.”这就要求我们了解“变”之后真正的含义,做翻译不仅要了解英语,更需要有好的中文功底。万事都需要积累,要有一些背景知识,那么在口译听力过程中就容易听得懂,而背景知识重在日积月累。积累分为正积累和负积累,每天学一点,就能够积少成多,如果每天都放纵自己,觉得一天时间浪费了也无妨,长此以往就会损失巨大。技能都是用进废退的,在熟练以后才能快速准确,并能够在语言转换之间快速加工。人的进步是一个不断实现自我功能的过程,正如心理学家所说的,我心即是宇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就是这个道理,我们要更加回归本真,才能慢慢体会到语言的真谛,翻译过程中,理解是永恒的,不能被语法和理论束缚,特别是诗歌、歌词翻译中,要注意诗词本身的意思和意境,用词和语句也不要太过于复杂,道理表达明白就可以,呆板地翻译会完全扭曲诗歌原本的美。或是因为自己词汇背景知识不够,难以联想到它的本意。对于语音模块的理解问题,句子单位部分构成整个语义的部分,像look forward to就是指期待一样,需要在语音模块上来对语义进行识别。这里又涉及attention expansion即注意力范围的问题,当我们熟练到能听得懂的时候,一下子能够注意的信息量就多,而当我们遇到生词或是不熟悉的概念时就容易只注意到一个两个点。总而言之,实践出真知(In practice we learn,and in translation we learn.)

然而,从具体的翻译实践中的雷人的翻译中我们不难看出既有翻译的作为。Iphone发布会的有关英译汉翻译的实践存在很难堪的问题。英文原文“bigger than bigger”是iPhone 6的广告词。一种版本的译文是“比更大还更大”,另一种版本是“岂止于大”。又如以下句子,看似容易,却很难翻译。iPhone 6 isn’t simply bigger — it’s better in every way有两种版本的译文:(1)iPhone 6 之大,不只是简简单单地放大,而是方方面面都大有提升。(2)iPhone 6 不只外形变大,更在各方面都显著提升。就汉译英而言,以下5个汉语句式。

(1)冬天:能穿多少穿多少;夏天:能穿多少穿多少。(2)剩女产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谁都看不上,二是谁都看不上。(3)地铁里听到一个女孩大概是给男朋友打电话,“我已经到西直门了,你快出来往地铁站走。如果你到了,我还没到,你就等着吧。如果我到了,你还没到,你就等着吧。”(4)单身人的来由:原来是喜欢一个人,现在是喜欢一个人。(5)两种人容易被甩:一种不知道什么叫做爱,一种不知道什么叫做爱。应该说,翻译这些句子不是问题,但翻译起来就有点隔鞋瘙痒的感觉。

以上就是我们看到的翻译实践之痒,即翻译的理论与情感、环境、意向水平、知识积累、学习方式等等各方面都是密切相关的,理论与艺术之间的关系问题就体现为翻译实践之痒的本质问题。

2.翻譯理论之痒

翻译理论之痒表现在,看似翻译是有理论的,翻译理论的大部头著作汗牛充栋,可实际翻译中,翻译理论又到哪里去了。例如,“萌翻”全场,这个奇葩的词语,用何种理论才能帮助我们找到准确的翻译。这里面有一种语义导育技术,即利用语义+文化意象的方法来实施翻译。这里面更多的经验性实践,带有艺术和技术的特点。这种过渡型的理论是衔接抽象的、高深的理论与盲目实践之间的一种过渡型理论。符号之间的对等性、语言的对等性、文化的对等性、功能的对等性等等都是一种外部的表象的对等,结果带来语言习得、翻译过程中追求外表的对等、或者对应,而没有实质性地让语义的等量导引导入导出,变得那么机械。只有跳出以前的那种符号对等的思维,外部等值的思维模式,我们才能跳出语言习得和翻译的滞绊。

四、结论与对策

1.翻译之痛与翻译之痒的本质

翻译之痛与翻译之痒的本质在于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学习了诸多的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仍然是无所适从,首先不知选择哪种理论,不知哪种理论是适合的;然后即使选择了某种理论,在具体翻译过程中没有切实可行的操作步骤。可见,翻译理论与实践脱钩的情况是实际存在的。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哪一种理论可以帮助提高翻译质量,至今很难找到一种单一的翻译理论来解决翻译质量和效率的问题。具体表现在,翻译理论很多,但有些没有触及痒处,更没有触及痛处。

2.对策

面对翻译之痒和翻译之痛,我们提出建立翻译实践理论的应对策略。翻译实践理论是一种研究提高翻译技巧、开发翻译工具、实施翻译工程的实践性理论,具体指导如何提高翻译效率、翻译教学、翻译质量,适应时代需要,满足翻译要求的翻译理论。具体而言,导译论就是这种实践理论,其体系是一种新型的发展过程,其研究对象就是翻译实践。导译论认为,翻译实践的本质是导译,翻译的本质在于导,而不在于规定和描写。这样导致翻译标准是动态的,在确定原则下的参数调整。既然是导,就有导入和导出,不仅仅是输入与输出,也就是说,导译实现从输入向导入的转变,从输出向导出的转变,翻译过程是一个不断反馈和参数调试的动态的控制过程和疏导过程,是多维的,不是单维的,是调节的,不是硬性规定的。某个意义上,导译理论是一种翻译实践过程中有关翻译能力的获得的机制及其应用的一种翻译实践理论。翻译史中的源文导向、译文导向、译者导向等翻译思想和理论都是一种导译的思想。这种思想都在考虑翻译的导向问题。这些导向的思想使得翻译关注语言与文化的问题。

既然王寧提出,我们必须冲破“语言中心主义”的牢笼,即传统的翻译学的“语言中心主义”的翻译定义必须打破,那么翻译学及翻译的重新定义势在必行。但这里企图提出的非语言中心主义的翻译观其实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导译论就是适应这种需要的。

因此,更广泛意义上,我们提出建立基于二语习得基础上的翻译理论,并提出,翻译不仅是一种工作形式,更是一种语言习得的方式。人们往往通过翻译来进行二语习得以及外语教学。我们的杂志,尤其是外语类杂志必然把翻译列为自己的期刊必定的项目。由此看来,基于二语习得理论的翻译观和翻译理论的建设势在必行。同时,从沟通学的角度看翻译,从二语习得的角度看翻译,发现:能够把翻译的术性(技术和艺术)统一起来的是导译,建立更为普适性的翻译理论,形成一种更为普适性的哲学,使之成为翻译哲学研究的一部分。

由此我们发现,最好的翻译应该是一种植入、嫁接,然后殖民化和自动生成的过程。这是完美的翻译实践。这就是说,化翻译为习得,可见习得是一种自动的翻译,是语言习得跨边界的自然状态。所以,就现实的翻译实践环节而言,不可能是全方位的彻底转换,只能是一种转换。也就是说,翻译仍然只能是翻译,而不是获得。所以,翻译本身不是外语习得的全部。外语习得,是实现全方位的移植、嫁接、融合与生长并自动生成的过程。这样就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到语言习得的本质不是翻译,而是获得,是一种生物性的建构、安装和成长。

一句话,翻译缺乏一种立足于翻译实践、深悟翻译艺术、利用认知规律和语言习得规律以及言语的产出与感知规律的统一的、适用的翻译理论,缺乏一种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可以帮助翻译教育、提高翻译实践效率、获得翻译能力的翻译理论。这种翻译理论,我们称之为翻译实践理论。言下之意,实际上还没有系统的翻译实践理论。纵观上述传统翻译理论的局限性,我们发现传统翻译理论本身在可操作性方面、面对现实的翻译方面存在一定的距离,也就是缺乏翻译实践的理论。而导译论就是一种翻译实践理论。翻译实践理论旨在构建有效衔接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提高翻译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效率、质量和适应能力,全面充实翻译实践的内涵,促进翻译学的完善和发展,提升翻译学在科学中的地位,解决翻译之痛和翻译之痒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杨平.对当前中国翻译研究的思考[J].中国翻译,2003.

[2]刘军平.西方翻译理论通史[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3]王宁.翻译与跨文化阐释[J].中国翻译,2014.

[4]艾朝阳.印式英语语音听辨障碍分析:作为二语习得的英汉口译实证研究[C].语音学研究与语言学习国际会议及中国英语语音研讨会:论文集,2014.

[5]艾朝阳.外语导育论初探[J].外语与翻译,2011.

注:本文得到湖南省教改立项(湘财教指[2013]19号,凭证编号:Y00012,科目编号:602001001)项目以及湖南大学中央专项基金重点项目(项目号:531107050585)资助。

编辑 薄跃华

作者:艾朝阳

广告翻译认知研讨论文 篇3:

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革

摘要:目前我国的翻译人才需求旺盛,但是学校输出的翻译人才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本文针对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教学模式,从师生角色的定位、教学内容的取材、课堂教学的设计、考核评价的创新以及教师素质的提升等方面研究如何优化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急需的实用型翻译人才。

关键词:商务英语翻译;建构主义;教学改革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尤其是对具有扎实翻译功底和翻译能力的人才需求旺盛。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止2009年,中国的翻译从业人员达50多万人。从规模上看,中国已成为“翻译大国”,但专业翻译人员却只有6万人左右。我国虽然每年都有大批的不同层次的毕业生进入翻译市场,但能够真正胜任翻译工作的人员数量与市场需求的差距还很大,这充分说明我们的翻译教学存在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的倾向。为此,笔者在辽宁省沈阳、鞍山、抚顺、阜新、锦州等不同地区选择了沈阳工程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沈阳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辽宁行政学院、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鞍山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阜新高等专科学校、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渤海船舶职业学院等9所高职院校进行了关于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相关分析,从建构主义视角对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改革进行了尝试性研究。

一、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

1 教学环境单一化

随着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教学环境不单单局限于教室课堂,已经延伸到社会课堂。67%的学院把商务英语翻译课设在第五学期,以笔译课为主(64课时),其中33%的学院在笔译授课过程中辅之少量口译课(20课时),但是9所学院的教学环境都是在普通的学生教室。尤其是校内翻译实践教学,22%的学院采用语音室,22%的学院采用与其他专业共享的多媒体教室,56%的学院没有专门的实训室。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商务翻译实训的信息量欠缺、直观性不强、效率性不高。商务英语翻译的校外实习则难度更大,社会上接受翻译类学生实习的单位极少,即使接纳实习学生的单位也只能一次性接纳2-3人,并且实习单位限制多而实习内容少,实习效果不明显,这无形中限制或浪费了学生参加翻译实践的机会。因此,如何使学生的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紧密结合并真正服务于社会是我们目前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

2 教材选择多样化

虽然各校选择教材的标准不同,但基本上分为两种:一种是行业特色突出,适用对象比较明确的商务翻译教材,介绍商务领域各种商务文体和商务话题的翻译技巧,有56%的学院选用此类教材;另一种是基础翻译教材,侧重于英汉互译的基本技巧训练,有44%的学院采用。据统计,37.5%的师生认为教材内容过时,87.5%师生认为的教材难易分化明显,很好地与学生的“胃口”相匹配的教材太少。经调查获悉,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都按照教材组织教学,有时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做适当的调整,可见教材的选用至关重要。

3 教学方法老套化

调查涉及的9所院校的课堂依旧沿袭“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传统教学,教学手段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本教材和一根粉笔操控整个课堂的局面依然存在。虽然78%的教师能够上网查找与课程相关的资料,89%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学生翻译技能的运用,56%的教师采用案例式教学法或启发式教学,但是从学生的问卷中获悉:教师的课堂活动不够丰富,教学的设计比较单一,教学内容新旧知识的衔接不强,虽然有一少部分教师采用多媒体授课,但是对现代化的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利用还很不充分,教学方式也不够灵活,课堂气氛沉闷,没有把学生带到现实的生活中去学习、去感知。这种“重记忆,轻实践”的被动接受式学习遏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散以及动手翻译技能的提高。

4 考核评价片面化

目前的教学考核评价主体单一,都局限于教师自身的单一评价,没有从多层面、多渠道对学生进行考核。9所学校都采用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核的测试模式,其中78%的学院采用闭卷考试,但是考核评价的内容片面,只是根据学生的作业、平时表现和期末考试给出考核成绩,没有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学生各阶段的表现。这种考核评价是封闭的、静态的,忽略了把学生主动参与、亲自操练的翻译实训成绩纳入到学生的期末成绩中,也没有体现出开卷与闭卷有机相结合的优化测试模式,忽略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及各种潜能的挖掘,缺乏考核的动态性、及时性和灵活性。

5 教师队伍年轻化与“理论化”

从事商务翻译课程教学的教师中,67%的教师是本科学历,且年龄在30-39岁之间,56%的教师是讲师,可见授课教师队伍年轻化,职称中级化。固然,年轻教师有“课堂教学”的热情,但被调查的授课教师没有一个有翻译专业领域的从业经验,这种脱离市场纯“理论化”的授课方式阻碍了学生技能的发展。由于客观环境束缚了教师业务的提高,56%的教师认为外出参加各种翻译课程教学培训的机会很少,44%的教师认为从来没有这样的机会,这极大制约了翻译课教师的内涵提升。另外目前授课的翻译教师都没有翻译资格证书,因此只有“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真正实现才能带来教学效果的优化。

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建构主义模式构建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由瑞士教育和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它以全新的视角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是对已有学习认知理论的一大发展,也是对传统教学理论的巨大挑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相应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建构主义强调“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四大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它强调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建构主义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使师生角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学生不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收者,而是知识意义和信息加工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而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三、建构主义理论框架下的商务英语翻译

教学改革

在对辽宁省9所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教学调研的基础上,笔者采用行动研究法,以沈阳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商务英语翻译教学进行了如下的改革:

1 践行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确定了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与学,这意

味着教学的中心从教转到学,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使师生角色赋予新的职能,彻底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局面,因为这种传统教学理念无视学生的独立性,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考虑到学生的未成熟性与待发展性,按照学生认知的客观规律,教师设计各种翻译任务和翻译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各种翻译活动,在参与中彼此协作,相互探讨交流,达到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主动构建与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的效果。教师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指导者和帮助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参与者。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递,也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2 选用情境真实的翻译任务

在翻译教学中强调把所学的知识与一定真实性的任务情境挂起钩来,让学生通过会话协作来解决各种情境中的翻译问题,以此建构灵活迁移的知识经验。把影视、图像、声音、动画以及文字等各种多媒体信息和网络的声像资料引入教学过程,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直接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联想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以商务广告翻译课为例,用图文音像并茂的耐克广告、学生喜闻乐见的诺基亚中文广告等形式导入学习主题,把学生按照英语水平的高低均衡分成几组,提出“中英文广告的语言特点和翻译技巧”等有针对性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以安排学生讨论,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在小组互动中设法把广告从词到句到修辞手法到翻译技巧等一步步把问题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中英文广告文体的语言特点以及翻译技巧的理解与掌握,启发学生自己去纠错,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广告翻译规律,培养学生在讨论、交流、修改、完善的过程中形成对同一广告语言特点和翻译技巧持不同翻译答案的创新精神,在平等自由、相互接纳的学习气氛中消化学到的翻译知识和翻译技能。

3 主动建构职业意识贯穿翻译实践

教师坚持“做中学”的教学理念,以“提高翻译技能”为主题,以“译中练”为主线,用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双管齐下的方式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和职业意识。校内实践,教师主要安排在学生课后的业余时间或实训课上。由于学生的业余时间没有时空的限制,教师为学习者的主动学习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建立商务翻译课程网站,把涉猎到商务领域的商务名片、商标、广告、企业简介、产品说明书、商务信函、会展文案、商务合同以及装船运输、报关以及各种单证等真实的翻译材料、课件、习题等上传到电脑里,让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实际水平,挑选不同的翻译材料,用适合自己的教学进度自主学习。实训课是按照国际贸易流程中涉及的各种文体的商务翻译有序展开,使学生对各种文体的翻译技巧有个初步的操练与掌握。另外组建“翻译工作室”,向社会接受翻译任务,从事社会翻译实践,开展翻译服务。校外实习是让学生与企业零距离接触,在真实的情境化翻译实践与操练中,学生合作交流进行翻译活动,主动创新思维,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砝码,如专业术语是学生翻译的一大难题,学生就会主动下载与使用各种电子、网络词典以及翻译软件对词汇和句子做出正确的选择,并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把所学的翻译知识转化为职业性的翻译实践能力。这样就可以将市场需求的翻译人才与学校培养的人才有机结合起来,既减少了企业培养员工的时间与成本,又打通了学生的就业渠道,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4 以动态多元的考核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建构主义下的考核评价要与教学一体化,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考核形式的动态化以及考核内容的权重化。其实这是关注教与学的过程和结果的风向标。在教学中,教师注重评价主体间的多向选择、沟通和协商,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共同参与的交互作用的多元评价,尤其侧重于学生的自我认识评价。考核形式灵活多样,可以采用开卷和闭卷相结合,平时与期末相结合,个人与小组相结合,校内作业与企业实践相结合等形式,建立学生个人档案。针对学生不同阶段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诊断、激励和纠正,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给学生自我调整的机会和空间。考核内容加大实践教学的考核力度,把翻译实践技能的考核贯穿于平时教学的全过程。沈阳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翻译的考核模式是平时考勤5%、课堂表现5%、平时作业10%、平时测试10%、校内实训成绩20%、校外实习20%(把与翻译相关的任务以书面形式上交)以及期末成绩30%,这种动态多元考核评价能考出学生真实的翻译水平。为了培养学生在翻译市场中的自信,我院把翻译职业资格证书纳入到考核评价中来,对已获取翻译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免修翻译课,并给予该生该门课程的“优秀”成绩。这大大调动了学生主动建构翻译技能的积极性,对商务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督导作用,同时也达到了职业教育对学生“双证书”的要求。

5 提升教师业务素质优化教学

通过多年一线的教学经验得出结论,商务英语翻译是一门国贸与翻译相结合的课程,是位于基础英语和国贸知识之上的技能课,任课教师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翻译理论,具有丰富的从教经验,而且要具有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是从事职业性翻译活动的翻译工作者。政府或学校应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鼓励教师提升内力。比如让教师参加有针对性强的翻译培训;派教师到翻译企业挂职锻炼;开展学习专家的研讨会等举措,使教师在学习评价中提升自己。这样的“双师型”教师就可以更容易地把企业的翻译任务导入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像真正的职业翻译工作者一样做一些真实的翻译工作,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转化为职业翻译者的工作过程,学生在学习工作中能自然而然地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从学校到职场的过渡。

商务英语翻译的教学改革任重道远,要摆脱教学模式滞后于市场需求的现状,从事商务翻译的教师要立足地区经济,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不断探索仓Ⅱ新教法,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为学生创造主动构建知识的渠道,提高商务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质量,推动整个社会涉外活动的大力开展。

参考文献:

[1]黄里云.高端外语翻译匮乏呼唤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校化[J].学术论坛,2007(7)

[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3)

[3]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及教育启示[EB/OL]http://wenlm.baidu.corrdview/ede

[4]饶卫民,李力.试论高职高专商务翻译教学与考核的改革[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9(3)

[责任编辑:周杨]

作者:王盈秋

上一篇:风机节能变频技术论文下一篇:舞蹈创作现状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