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认知在翻译中的作用

2022-12-14

语言并不是对外在客观世界的镜像式的直接反映, 在语言和世界之间还存在着大脑作为调节这两者关系的介体, 因此最后反映在语言中的世界是经过大脑思维处理过的世界, 这个过程对于认知语言学来说是一种概念化的过程 (conceptualization) 。同样, 意义在认知语言学看来也是认知建构的结果, 也就是所谓的概念化的结果。正如美国认知语言学家兰盖克所说:“意义是一种心智现象, 最终必须参照认知过程才能得以描述。”所以, 作为认知过程之一的概念化决定了认知概念的形成和组织方式, 是建构意义的关键认知机制之一。不同语言之所以存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使用者建构意义的认知方式不一样, 不同的认知方式也就相应地造成了语言形态的差异。因此, 从考察不同语言的认知机制入手探讨翻译过程中认知层面的转换也应该是翻译研究的一个方面。

不论如何对翻译进行界定, 语言内容的再现都是其最基本的内容。翻译的核心就是用一种语言再现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语言内容的可译性就是指一种语言能够准确再现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否是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之间的呢?部分学者认为语言内容是完全可译的, 也就是说一种语言完全可以准确而完整的再现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还有部分学者认为一种语言所包含的思维内容部分是可译的, 部分是不可译的, 即一种语言不能完整再现另一种语言所包含的任意思维内容, 只有部分的思维内容是可以被再现的。那么一种语言所包含的思维内容究竟是完全可译的呢, 还是部分可译或者说不完全可译呢?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 得到的答案是不尽相同的。

语言的象征单位基本上包含两个部分:语义和语音。意义主要生成于语义部分, 它的生成要借助其他元素才能完成。一个语言单位的意义有着众多的关系网络, 主要包括前景和背景、部分与整体、原因同结果以及阶段和过程, 这些认知关系是语言单位的意义生成的基础。认知语言学常用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来比喻意义的产生对于认知关系的依赖。在对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概念化处理时, 需要放在平面几何的直角三角形这个背景中处理, 这种部分与整体的认知关系也在语言单位的意义确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语言对相同的意义可能会启用不同的认知关系予以建构。这个观点是对翻译中原译文传统对等观念的一种挑战。翻译者会根据原文意义相关的认知关系选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原文意义。

持语言内容不完全可译观点的学者为什么会认为语言内容部分不译, 是哪一部分内容不可译呢?这是因为他们是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这一角度上来认识这一问题的。所有的语言都是以文化为基础的, 每种语言都有其赖以生存的各自不同的文化基础。语言是文化的反映形式, 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的文化内容必然是不尽相同的, 在一种文化当中存在的事物在另一种文化当中不一定也存在, 如果不存在的话, 当然也就不存在其对应的语言形式。这样想来语言内容部分不可译似乎无可置疑, 这种推理不无道理。在两种对应的语言和文化之间, 一种文化对应一种语言表达形式, 两种文化不尽相同, 两种语言也必然存在着不能对应的表达形式, 构成两种语言之间不可译的部分。

然而如果两种语言之间确实部分可译部分不可译的话, 那么我们又将如何解释从古到今译者所做的大量翻译工作呢?他们难道只选择可译的部分来做?那么翻译的意义又何在?如果翻译只选择原文化固有的东西, 那么它又是如何起到文化交流的作用的?另一方面众所周知语言对文化的反映并不是块状的, 而是无所不在水乳交融的。译者根本无法选择哪一部分可译哪一部分不可译, 它们是并存在于语言载体当中的。可见上述推理与事实并不十分相符,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理解语言内容的可译性, 如何理解语言内容的不完全可译性呢?我们不妨从认知的角度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 翻译过程是译者大脑的一种复杂的认知过程。“认知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心理活动, 是人对周围事物注意、感知、记忆、产生表象、形式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判断、推理以获取知识的信息处理过程。[1]” (陈汝东, 2001:11) “翻译是指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2]” (张培基, 1980:绪论) 可见翻译是译者进行的一种语言活动, 是完全依赖于人的大脑的, 是译者头脑当中进行话语理解和话语建构的过程。而话语理解和话语建构都离不开认知, 从理解原作文内容获取有关原作内容的信息到把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用另外一种语言形式表达出来, 这一过程是译者头脑中一种复杂的认知活动。通过这一过程, 译者完成话语理解和话语建构, 完成一种语言对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的转换。

从认知的角度研究, 翻译过程就不仅仅是把一种语言所包含的文化内容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客观活动, 而是译者把一种语言所包含的文化内容纳入他的认知领域, 在他的认知领域中显映又由其语言认知能力进行加工处理用另一种语言表现出来的过程。对于两种文化相交叠的共通的部分, 一种语言所包含的思维内容只要在译者原有认知领域内找到相关的信息, 在用其对应的另一种语言形式表达出来。因为原文传递的信息在内容在译文所依赖以生存的文化基础中也存在, 所以很容易在译文中找到其相对应的或基本相对应的已存在的语言表达形式。这一过程虽然实质上是以译者的认知为媒介的, 但译者认知的参与基本不改变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现状, 因此其结果表现是和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表象完全相一致的, 这些共通的部分从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表象来看就是可译的。而对于两种语言所体现的不相对应的文化内容来讲, 翻译过程中译者认知的参与所起到的作用就尤为明显了, 它直接影响着语言和文化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摘要:从语言和文化的表面联系来看, 各语言之间的语言内容只有部分是可译的。这一认识忽略了认知在翻译中的重要作用。翻译是译者大脑进行的一种复杂的认知活动。从认知的角度来讲, 各语言之间的语言内容是完全可译的, 其可译性依赖于译者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认知能力。正是这种可译性使翻译成为不同民族之间文化交流融汇的桥梁。做认知关系方面的翻译研究需要注意两个问题:其一是要选取译入语为译者母语的翻译, 这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挖掘出原文和译文不同的认知思维特征;二是通过认知分析得到的翻译研究成果, 其针对对象应该是高层次的外语学习者, 在他们具备了相当词汇量的情况下使他们有意识地在翻译中注意译文的认知性的认可度, 从而使译文更加自然、地道。

关键词:翻译,认知,可译性,文化

参考文献

[1] 陈汝东.认知修辞学[M].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1.

[2] 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0.

[3] 杨自俭.翻译新论[M].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

[4] 刘宓庆.翻译与语言哲学[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5] Favell, Miller.认知发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上一篇:社会变迁中的傣族剪纸艺术传承与保护研究下一篇:雷公藤内酯醇对MRL/lpr狼疮鼠血清IL-2、IL-4、IFN-γ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