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质量管理论文

2022-04-17

摘要:2019年6月份,我有幸作为系统设计师参加了“某集团电力基建信息管理系统”项目的建设工作,该项目总投资1324.19万元,建设工期为14个月,该项目是某集团“十四五规划”中集团统建类重点项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信息化质量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信息化质量管理论文 篇1:

信息化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本文分析了目前在航空电子产品企业中传统的质量管理方式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通过信息化手段来提升质量管理水平的解决对策,最后阐述了质量管理信息化的效果及意义。

[关键词] 质量管理;信息化;质量数据库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4. 038

面对航空电子产品系统结构日益复杂、先进技术日趋密集且研制周期长风险性大等特点,必须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进行全面质量管理以确保产品研制任务顺利完成。面对设计过程、生产过程已全面进入数字化的时代,传统的质量管理方式存在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落后的数据收集及管理方式,大量数据依靠手工记录,数据分散在个人手上,导致经验无法继承;对历史记录难以按各种需求分类查询,没有统计功能;质量管理的过程信息与设计、制造等其他系统之间缺乏衔接,信息交换依靠纸介质完成,无论是速度或准确度都无法满足需求。传统人工方式的质量控制模式已经无法在产品研制的全生命周期中进行有效整体协调和控制。所以质量管理工程的研究核心和技术关键在于如何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使产品设计、生产制造过程中每个环节的质量都能持续改进和提高。

为改变当前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将设计、工艺和生产等环节中产生的各类质量活动进行流程化管理,各类质量信息进行结构化存储、管理以方便产品信息追溯,所以需要借助更加高效的技术手段来辅助质量管理方式的创新与提升,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借助信息化技术来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实施质量管理信息化不仅仅是对传统管理过程的电子化,而是对传统管理工作方式的信息化改造。

2实现思路及手段

质量信息化的建设思路是全面覆盖质量管理的有关业务,建立面向服务的质量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产品质量信息数据库功能以及质量管理的统计、分析以及预警等,实现质量管理业务的数字化、流程化。

该质量管理平台系统可基于B/S(浏览器/服务器)架构,客户端采用Web浏览器模式进行访问和操作,方便部署和维护。系统核心模块以质量程序文件规定的流程为基础,实现业务流程的标准化、协同化。系统覆盖质量管理的主要业务:质量文件管理、制造过程质量管理、不合格品管理、审核管理(内、外审)、评审管理、质量问题处理管理(一般质量问题、FRACAS管理、双五归零)、产品检验管理、供应商管理、顾客满意度管理、项目更改跟踪管理等业务。通过构建这样一个基于信息化、网络化的质量管理工作平台,建立集中统一的电子化质量数据管理平台,改变纸质的落后的质量数据管理方式,为单位内部和业务相关方提供质量管理、控制和质量信息监测的数字化管理环境,实现质量业务在线处理、网络化协同机制,提高处理的规范性和处理效率,继而通过数据分析,观察质量发展趋势,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不断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并最终提高产品实物质量。

在质量管理平台的建设过程中,主要通过以下5大过程来实现质量管理方式的创新和进步:

(1)建立质量文档信息化管理模块,实现下发的各类质量文件、质量体系等正式文件的统一管理,实现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的查询、发布、存档等一系列操作的电子化管理、网络化审批,尤其保证文件的版本一致性控制、操作权限控制、版本升级过程的历史痕迹保留,建立基于“关键字、词”和“引用文件”检索数据库,快速查询出相关文档,确保质量体系文件管理的正常运转。

(2)建立集中统一的质量信息数据库,实现质量信息的高效收集,提高质量管理效能。通过质量信息的有效共享,促进协同工作,改变传统质量管理模式,由之前纸质、松散、孤立的管理方式改进为电子化的资源共享、信息透明的高效管理,避免了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各种信息都分别掌握在个人手中,导致知识无法共享与继承的缺点。通过对信息的收集、分析、总结提炼,形成有用的知识,将知识应用于实践,质量信息传递速度明显加快,工作效率明显提升,工作效果明显改进,是质量管理方法和手段质的飞跃。

(3)构建质量业务流程的电子签审功能,规范质量管理流程,解决质量管理过程中的“两张皮”问题。将质量管理流程按照信息化管理要求进行梳理、优化和再造,保证了与现行管理流程的有机融合与合理衔接,规范各类质量业务签审流程,同时,通过预设签审节点的完成时间,加强签审监督管理,提高签审效率。在质量活动中,按照管理体系的要求,建立工作流程、工作模板,通过信息化的流程来实现质量标准体系的贯彻和落实,将体系融入流程,做到事前有预防、过程有监督,事后有分析,从而解决在管理过程中“两张皮”的问题。

(4)建立质量管理驾驶舱,系统可进行角色定义,使不同角色的人员进入系统可看到不同的质量信息仪表展示,显示的内容可进行定制,直观了解目前全所质量体系运行的概况和内容。质量信息可以图表和数字展示,点击可查看详细内容。

3效果及意义

质量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对质量控制手段和质量管理方式的改革创新。通过对质量信息的快速传递、反馈和共享等信息化手段,实现质量管理和研发、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等业务的协同运作及质量数据的科学分析和利用。质量信息化将引起管理方式很大的变化,对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产生显著影响,对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和质量管理效率发挥很大效果,具体有以下3个方面的效果:

(1)信息化的实施将有效保证质量过程记录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对质量体系有关记录进行规范和控制,确保质量活动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运行,并通过建立质量分析模型,利用信息化的统计分析和自动生成分析图表的功能,提高改进措施制定的准确性。

(2)质量管理流程按照信息化管理的要求进行梳理、优化和再造,将促进质量管理模式的变革。同时,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信息化业务流程操作,有助于及时发现质量体系中存在的不适宜之处并及时加以纠正,从而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3)通过质量信息数据库,建立知识共享的平台,将发生的质量问题进行分类整理,通过对问题的处理及改进措施的总结,形成质量案例,归入统一的质量案例数据库,使相关人员能够从发生过的质量问题以及容易发生质量问题的环节和部位学习经验教训,防止类似质量问题的再次出现。

主要参考文献

[1]陈英.产品信息化质量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3(12).

[2]黄群.建立集成信息化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系统打造质量工作长效机制[J].国防技术基础,2007(3).

作者:林一琳

信息化质量管理论文 篇2:

论基建业务信息化中的质量管理

摘要:2019年6月份,我有幸作为系统设计师参加了“某集团电力基建信息管理系统”项目的建设工作,该项目总投资1324.19万元,建设工期为14个月,该项目是某集团“十四五规划”中集团统建类重点项目。该项目根据某集团“十四五”网络安全及信息化规划,通过建立一套统一管理制度、统一管理流程、统一管理标准的电力基建管理信息系统,并通过与集团其他统建类系统进行接口集成,打造一体化电力产业基建项目管理平台。健全“集团公司-子分公司-项目公司”三级管理体系,实现业务标准化、数据标准化、服务标准化,规范该集团投资与工程管理相关的业务流程和数据,以支撑该集团的战略落地。该项目于2020年8月顺利上线,并通过了甲方的验收,获得了甲方的一致好评,本文将结合作者的实践管理经验,以真实的项目管理为例,论述基建业务信息化建设中的质量管理。

2019年6月,我有幸作为系统设计师参加了“某集团电力基建信息管理系统”项目的建设工作,该项目总投资1324.19万元,建设工期为14个月,该项目是某集团“十四五规划”中集团统建类重点项目。该项目通过电力基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的实践,建立一个标准规范的工程建设管理系统,对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质量、安全、设计、图纸信息、工程文件信息、监控信息等综合信息进行统一管理,为各级用户提供一个统一高效的建设管理和业务处理界面,可以满足工程建设期不同层次的参与者对建设管理系统的信息需求和功能需求。在此基础上,形成该集团公司电力基建项目通用模块,并且通过本期电力工程实践和积累相关标准体系、管理制度、人才队伍、技术经验等,可应用服务于后续其他基建类、电力类工程建设。

该项目主体架构采用JAVA语言开发,技术路线遵循时下较为经典的基于SpringCloud的微服务架构,系统采用多层次体系结构、服务中间件、模块化的组织结构、push message、业务定制化操作、集群部署等手段,可以充分保证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靠性。系统的移动端支持Android和IOS平台开发,还有微信小程序的平台开发。结构化数据存储使用Mysql集群,非结构化数据存储使用专用的网络附加存储设备NAS,基础设施基于该集团统一建设的私有云平台来申请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这是一个复杂程度较高,涉及面较广,实施周期较长的一个综合性项目。

根据该项目的特点,项目经理组建了强矩阵型项目团队,从各部门抽调经验丰富、具有高素质的人才来加入队伍,项目需要的人力资源约为20人左右,其中项目经理1名,需求分析小组3人,系统设计小组2人,开发小组8人,测试小组3人,实施小组2人,QA1人。每个小组都设立专职组长,定期向项目经理汇报工作进度,之后项目组制定了责任分配矩阵,将工作包、活动分配到具体的团队成员。

由于该信息系统项目涉及到大量的软硬件产品,业务部门涉及众多,资源数据整合需求面广,工程浩大,外部业务接入单位环境特殊,具有严格的安全、稳定、实时高效和可靠性要求。所以,在整体的项目建设过程当中,我们除了要做好整体管理、范围管理、进度管理和成本管理之外,尤其要注重加强对项目管理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质量管理工作是项目管理中一项基础的工作,是任何一个项目管理人员都必须时刻注意的问题。在本项目的建设过程当中,我们采用了质量成本法和标杆对照法进行质量规划,全力支持测试和QA的工作,使质量保证落到实处,通过严格的执行评审、测试、配置管理来开展质量控制。使得该项目在质量管理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做好质量规划

质量规划的主要工作就是为项目建设、系统工程确定合适的项目质量标准并决定如何满足这些标准,作为系统设计师,我深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质量管理的意识要贯彻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在该项目启动之初,项目经理就召集团队核心成员和相关干系人根据项目管理计划、干系人登记册,共同制定了详细的项目质量管理计划、质量测量标准以及达到这些标准所需要进行和遵循的活动。

干系人的满意是衡量项目成功的重要因素。在该项目中,涉及到不同层级的干系人,比如说集团层,子分公司层,项目公司层,涉及到不同业务范围的干系人,比如说参建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等,不同的干系人有不同的业务需求和用户需求,而且对于系统功能的需求经常是不明确和多变的,为了避免无效和重复的工作,我们特意邀请了专门做电力基建业务的外包团队进行相关业务、技术知识的培训,并召集全体会议,由各方共同明确了建设的系统各功能模块的质量标准和质量要求。所以说,将项目各干系人的质量需求统一起来,综合管控,体现在项目的质量管理计划上来,有利于以后质量问题的顺利沟通和解决。

事实也证明,充分而详实的项目質量管理计划,为后来项目的顺利开展、上线和验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做好质量保证

质量保证也称为QA,应该贯彻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在该项目中,我们特意申请了一名专门的QA人员,来监督和实施项目的质量保证工作,该QA人员长期从事项目的质量保证工作,经验丰富。在该项目的开发建设过程中,QA人员可以随时随地对项目所有人员的工作进行细致的评审,以便及时的发现问题。

根据先前制定的项目质量管理计划,项目组计划每周四下午举行一次项目质量的汇报专题会,会上对这一周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汇报,并跟踪质量问题的解决进程。例如,在一次汇报会上,QA人员发现一位开发人员在编写数据调用函数的时候未按照公司的编码要求进行开发,导致另外一位编码人员在调用的时候错误的理解了数据结构,造成了质量的隐患。

3. 做好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也称为QC,是监督项目的具体实施结果,判断项目的建设成果是否符合制定的质量标准,确定消除产生的不良结果的根源的方法和途径,也应该贯穿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质量控制的对象主要是针对于最终的可交付成果进行的,可以灵活的使用不同的质量管理工具对不同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比如对于发现的各种质量问题,我们使用鱼骨图来分析产生这些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以便有针对性的解决。使用检查表来收集关于潜在问题的有用数据,使用帕累托图对引发质量问题的因素进行排序。由于这些质量控制工具都比较直观明了,在与客户进行沟通质量问题的时候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取得了客户的理解和认可。

经过我们团队的不懈努力,历时14个月,本项目于2020年8月,通过了甲方的验收,该项目成功上线以后,大大提高了某集团电力基建相关业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减轻了某集团电力基建相关业务人员的工作强度,收到了用户的高度肯定和评价。本项目的成功得益于我们在项目建设过程当中的质量管理,在本项目的质量管理方面,我们实践并总结了如下经验: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质量保证、质量控制计划很重要;要严格执行质量管理、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计划也很重要;质量管理的工具和技术不宜采用过多,适用和够用就好,关键是如何把这些工具和技术用好,用透;还有就是在质量控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或缺陷一定要严格跟踪直至解决。

当然在本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说测试人员如何在项目质量控制过程中更加充分、主动的发挥作用;如何尽量减少同类错误的二次出现等问题。但好在经过我后期的及时纠偏,并没有对项目的顺利验收产生影响。在后续的工作和学习中,我将不断充电学习,多与同行交流,提高自己的业务和管理水平,争取为我国的信息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微博之力。

作者:李阳

信息化质量管理论文 篇3:

智能化与信息化技术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  通过智能化与信息化技术的有效结合,对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设备、工艺、质量等关键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并运用质量统计工具对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因子并加以改进,从而全面提高产品的质量,使产品更具竞争性。本文阐述了智能化与信息化技术在企业质量管理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两化融合渗入到企业质量管理中,必将提高企业质量管理的工作效率和企业竞争力。

关键词   质量管理  智能化  信息化

1.应用背景

公司是一个典型的塑料管道的专业制造商,也是国内塑料管道技术标杆企业。在“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总体要求,智能制造是必由之路;城镇化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水污染防治 、城市“煤改气”等国家政策驱动。在行业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总体水平较低,提升空间巨大等行业制造革新。在公司发展战略、转型升级、社会责任等企业发展需要的大环境下,公司加快推进制造转型升级、构建智能工厂,在智能化设备引进,信息化数据采集、分析等方面开足马力,同时也为企业质量管理模式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目前质量管理的特点

目前我国企业质量管理仍然采用传统的人工检验把关,辅助简单的统计分析和数据处理。总的来说,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2.1质量信息采集和管理方面

企业质量信息是质量管理记录和过程控制的重要依据。质量管理体系中对质量记录有着明确的要求。目前企业质量记录普遍采用纸质记录的方式,记录归口管理的部门也是分散的,没有形成系统性的质量记录管理模式。这就给质量信息的共享、查询及追溯造成不便。尤其质量信息的不规范记录给后续的统计分析带来困扰。纸质数据的保存不当及丢失也形成了重大的质量隐患,质量无法追溯。

2.2质量过程控制方面

一般企业都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质量管理程序文件和过程规范,对影响质量的主要过程都进行了策划,并制订了相应的控制方法。然而很多时候,执行却未按文件规定的要求进行。质量过程有法不依,违规操作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几乎成了企业质量管理的瓶颈,为企业质量部门所头疼。规范的流程是需要相应的系统和流程来保障的,而不是单单依靠人的自觉性和管理制度。缺乏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辅助的质量管理,势必无法将规范要求与人的操作紧密联系起来,以达到过程控制的目的。

许多质量过程的流转仍然采取表单、人工流转的方式,信息传递及时性、准确性存在问题,工作效率低下。这种方式无法保障质量信息的可追溯性。

2.3质量分析与决策方面

鉴于上面的原因,质量信息不准确或大量丢失影响了质量数据的分析,数据缺失直接导致分析结果导向性错误。我们知道,企业的质量信息是企业质量改进的源泉,众多质量改进以质量数据分析结果为导向,并形成有效的质量问题闭环管理,通过改进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大大降低质量成本,统计技术的应用是质量分析和决策的重要途径,对数据缺乏有效的统计分析是许多企业存在的问题。新老七种工具虽然推广已久,又没有将统计技术对相应的特征数据相结合,以手工处理的方法对如此庞大的质量信息,难度可想而知。

3.应用的项目—智能化与信息化质量过程控制

提高产品质量的途径与方法有很多,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则是确保产品生产质量的重要手段。智能化设备的引进,信息数据的采集,将两化有效的进行融合,尤其在现代化质量管控系统中成效显著,公司以构建智能工厂为契机,利用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在生产制造现场引入了覆盖全流程的质量控制项目。其中已实施部分质量改进项目包括以下几点:

3.1.1智能化质量过程控制。生产过程中,以设备的质量控制系统(如米重计量控制系统)为基础,引进“超声波测厚、激光测径、电子卡尺测量、视觉外观检测”等先进的在线检测系统,实现对制造过程参数进行实时采集、及时干预,对各类工艺过程数据实时监测、动态预警、过程记录分析等功能,不良品检出率99.8%。

3.1.2信息化质量过程控制。公司以智能制造为基础,借助先进的智能制造平台和互联网技术,通过智能在线检测和大数据联网,实现全价值链质量监控,在行业内率先建立贯通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数字化管控模式。同时与ERP、MES、LIMS等信息化系统协调,在线采集生产过程中订单、人员、机器、原料、工艺、检测等相关数据,并开发建设检测中心管理、在线检测、过程检测、防伪防窜货等系统,并通过“一码追溯平台”将产品整个过程用18位的物流码串联起来,实现一码就可以追溯整原料检测、生产工艺、在线检测、过程巡检、出厂检测、防伪防窜货等整个过程,并运用统计技术进行数据分析,有效的解决产品追溯难的问题。最终实现智能化与信息化技术在质量管理中的有效管控。

4.应用优势与效果

智能化与信息化的质量管理平台建设:一是能通过设备自动实时采集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质量数据,实现产品生产管理的数字化、透明化,提高产品全过程质量控制的时效性、准确性和管控效率。二是能实现产品生产的实时监管,使得质量管理人员能够真实掌握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状况,有效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数据、记录不准确,取消原有纸质记录,确保质量数据真实、准确、可追溯,也便于企业管理者随时随地监控产品的生产。通过以上项目的引进,对生产过程的产品质量进行实时监控并采集数据,实现对生产全过程的实时监控、事前风险预警和事后可追溯,有效保障企业生产质量风险的全过程管控。以上系统的应用提升了公司生产质量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同时也为塑料管道行业提供了很好的实践经验。

5.結论

目前,以上智能化与信息化技术已经全流程覆盖到了公司的各生产制造环节,实时监控每道工序的产品质量,运用效果较好,为公司产品质量管理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质量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智能化与信息化质量管理平台的建设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新型管理模式的必要选择,其使用推广必将覆盖各领域质量管理需求,成为推动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陈恭和、管理信息系统——理论与实践、2004.4、1、高等教育出版社

[2]朱旻如,李庆峰、数据质量管理与企业信息化建设、计算机时代、2005、6

作者简介:叶常英(1985-),女,本科,工程师,现从事塑料管道质量管理工作。

作者:叶常英 李俊光

上一篇:智能化电气工程论文下一篇:基层医疗妇产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