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信息化管理论文

2022-04-17

【摘要】自备电厂相关费用收取是供电企业利润组成部分之一。在国网公司营销信息系统标设虽有自备电厂模块描述而实质却未开发的情况下,许昌供电公司于河南省电力公司专业部室的主导下,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工作原则,就自备电厂客户通过电能量采集系统和营销信息系统深化应用实现客户档案管理、自动抄表核算、帐务处理及报表统计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实施全过程积极尝试。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电厂信息化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电厂信息化管理论文 篇1:

台山电厂信息化管理之我见

【摘要】随着电力市场信息化投入的越来越大,电厂所使用的信息系统也越来越多,那么在不同阶段不同投入的系统就出现了整合问题,信息系统的部署一般较为分散,对管理层、决策层的支持不足。本文介绍了台山电厂的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提升信息化水平的努力方向,对于类似运营电厂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信息化;信息整合;信息一体化

1 引言

曾经有人说到某企业自动化办公或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取得了实效,实现了“无纸化”——信息化就实现了。那么就说到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到底什么是信息化?

信息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管理、经营等各个层次、环节和领域采用计算机、通信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开发、利用企业内外资源,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然而企业信息化的重要价值在于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造传统管理,创造新的管理概念和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以台山电厂目前的信息化建设为基础探讨电厂目前的信息化建设情况以及改进和建议

2 当前台山电厂信息化建设概况

目前,我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已覆盖了企业生产经营和企业管理,基本上形成了以BFS++、PI系统为基础的生产管理系统;以国华ERP、费用中心、FMIS等系统为主的经营管理系统;以基建MIS、P3为主的工程物资核算系统以及以INTRANET、DOMINO技术为支撑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由于公司对电力生产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的要求较高,并对生产、调度过程控制得自动化应用一向比较重视,计算机装备水平较高,基本建成了光纤主干联网的局域网络与国华公司专线网络连接;且各类人员(各级管理人员、大部分生产人员)计算机的应用比例较高,为信息化提供了较好的物质基础。

那么在当前社会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加和大环境的影响,使得我们台电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发展势头,并在信息化方面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接下来让我们看一下先进的火力发电企业信息系统模型与台电对比:根据火电企业生产和管理现状,将信息化模型划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1)生产现场控制层

生产现场控制层是指生产过程的数据采集和直接控制,与生产设备直接关联,提供的是生产过程的实时信息,是生产基础数据的提供层,该层提供机组级别的监控工程。

目前我们企业所使用的为DCS控制等系统。

(2)厂级监控层(SIS)

它完成厂级生产过程的监控,通过采集控制层的数据,结合管理层信息,对控制系统和机组性能进行整体优化和分析,为过程控制和机组性能进行整体分析和优化,为过程控制提供操作指导,甚至可以直接控制控制层,例如中调把全场负荷发给电厂SIS,电厂SIS系统就会直接按优化分配算法把负荷分配给机组,可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SIS是控制层和管理层之间的一个桥梁,为生产管理层、经营决策层提供所需的分析、统计信息。SIS属于在线监控和管理系统,可以说它就是实时生产过程的管理现代化工具。

而我们企业主要以PI系统为主。PI作为大型实时数据库,用于实时采集与存储来自DCS和其它辅助控制系统的过程数据。PI系统不仅可用于远程监视生产、运行指标,同时为其他关联系统提供基础数据。目前我厂一期PI系统为2002年上线的旧版本3.3.362.47。该版本为美国OSI软件公司推出的PI数据库较早版本,在我厂运行的8、9年间发现其在软件性能和功能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一些已被证实的缺陷,这些出现的缺陷严重影响了PI系统的稳定运行;影响了实时数据的连续采集和存储;也进一步影响到以PI系统为数据平台的各应用系统的正常运作。而台电二期PI系统实施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二期PI系统采用了OSI软件公司的最新数据库版本PISERVER2010。该版本功能强大,运行稳定,消除了旧版本的原有缺陷,保证了PI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为了解决一期PI系统出现的缺陷,保证一期PI系统数据存储和应用的长期稳定运行,同时也为了台电一期PI系统和二期PI系统有效结合。版本统一,日前我们对一期PI系统进行了升级,这样大大提高了我厂今后PI系统实时数据地整合应用,实现了一期二期无缝隙浏览。

(3)生产经营管理层

该层主要是为生产管理服务的,主要包括运行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物资管理、技术监督管理等方面。生产管理层通过经营决策层获取经营指标信息来制定和实施相关的生产计划,同时为SIS层提供控制指导信息。

我们企业则是应用了BFS++系统作为生产经营管理层。BFS++是以设备的运行和维修管理为主要对象的一套综合性的电厂生产管理系统。主要功能包括主要功能包括:基本系统、电厂数据、维修管理、运行管理、备品备件管理、文档资料管理,这些功能互相渗透、关联,贯穿我厂的生产、运行管理、设备检修流程、生产物资管理的全过程。现阶段我们已在原有的BFS++系统之中进行二次开发和利用,已经完成或正在开发管理BFS++,后勤BFS++,检修BFS++、风险数据库等。

(4)经营决策层

经营决策层以综合计划管理为主线,以全面预算和成本管理为核心,人事以及OA等系统为辅助手段。

当前我们台电已建立了企业门户网站和内部WEB主页,作为应用系统总界面,极大的满足了企业形象宣传、综合信息查询等需要;还建办公自动化系统(oA)的建立,满足了电厂办公管理、电子邮件等需要;同时为满足发电厂经营管理需要所建立的应用系统,主要包括SCM(供应链管理)、HRM(人力资源管理)、FMIS(财务管理信息系统)、ABM(作业成本管理)四个模块,该系统为集团公司部署模式,电厂作为厂级用户应用。而OA系统和黑莓系统的相结合,使我们的办公自动化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接下来,OA系统也将做相应的升级、调试,升级后OA系统将更稳定,更高效,功能更加强大。

那么从以上可以看出我们台电公司自成立以来分别建立了诸如BFS++、PI、OA、X3、公司门户、燃料管理、小神探、基建MIS、P3等等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系统,但是这些系统中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数据库平台,都是各自为战。而这些系统所对应的数据库则是市面上所常见的,例如Oracle、SQL、lotus等,虽然不同数据库之间可以存在少量的接口进行数据之间的传送,但是各种数据库关联方式与数据交换模式,容易导致数据库的不同步、数据的不一致。同时,不同信息系统数据库之间的相互独立与异构性影响了数据的共享。可见我们忽视了支撑性基础平台的研究可开发;不同软件问,尤其是不同部门问的数据信息不能共享;设计、管理、生产的数据不能进行交流;数据出现不同程度的脱节,各应用系统条块分割、平台各异、重复建设等缺陷很显著。产生了信息孤岛的问题,不能充分发挥企业信息系统整合优势。因此,如何突破“各国鼎力”的局面,实现信息一体化管理,是我们台电乃至所有发电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对于一直把创建国际一流火电厂作为目标的我们更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3 改进与建议

3.1 消除信息孤岛实现信息一体化

消除信息孤岛的主要策略首先就是需要建立统一的软件基础支撑平台。在应用服务器软件、各类中间件、数据库应用方面,台电公司和国华公司各个不同分公司也都分头设计方案、分头采购,未设定统一的平台,这就需要我们与集团公司的信息化建设相结合。这在一方面由于环境异构,增加了资源整合利用的复杂度和难度;另一方面缺乏软件资产的统一利用,难以充分发挥效用。有必要对中间件产品和关键工具软件进行统筹规划、统一采购、统一管理,以建设可扩展的行业软件支撑平台,提供统一的基础设施支撑和服务。目前国华内部广东区域的电厂开始筹建,那么可以通过整合地区优势,发挥信息共享效力,建立一个大的信息中心,带动整个广东区域的平台化工作的开展。但是,马上建立区域统一的信息化平台不切合实际,那么在内部系统平台和应用系统之间建设内部信息一体化平台,连接本地异构数据库。通过数据挖掘等手段,运用科学的模型和方法,构建发电厂决策系统还是可以办到的。任何一个系统都无法解决企业全部的问题,应该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投入内尽可能地解决影响业务的最关键问题,把实施的范围和深度控制在适当可行的范围,使系统能够尽快地在关键领域发挥关键作用。

3.2 整合数据

首先要强调整体的概念。电厂信息建设是一个复杂的柔性系统工程,几乎每个大型发电企业都有大大小小十几甚至几十个信息系统。但这些系统多数是在未经科学合理的整体规划下建成的,各系统之间缺乏联系,信息不能共享,业务不能协同开展,对企业管理决策的作用十分有限。此外,由于缺乏总体数据规划、数据整合,部分数据不能融合到整个管理信息平台上。规划的缺失导致系统建设处于分散状态,分散的系统就会导致企业管理层感受不到信息化所带来的效益,因而对信息化建设支持力度不够,如此一来信息化建设就陷入恶性循环。

(1)由于整个国华公司信息化中的各专业从业务流程、机构设置、政策法规、管理制度到数据结构、交换标准普遍存在着差异。整个国华范围内信息系统种类繁多,既有国华公司下发的ERP、国华邮箱等系统;也有台电内部的各种业务系统、OA系统;还有各种我厂自主二次开发管理BFS++等。这些信息系统运行环境各异,数据格式五花八门,互相之间兼容性差,造成信息孤岛和数字鸿沟普遍存在。信息整合利用的效率需要提高。

(2)从业务的直接需求出发是信息系统建设中的第一要务,各部门和下属单位的分散开发或引进的应用系统,一般不会统一考虑数据标准或信息共享。由于缺乏统一的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缺乏数据集成利用和共享流程的统一视图,容易形成“信息孤岛”,或者形成“意大利面条”式的无序的结构,难以支持信息化体系的持续发展。当前,各电厂建设了不少系统,但由于技术标准不统一、共享机制不健全等因素,不少单位各自为阵、自成体系,信息系统条块分割、互相封闭,给信息共享造成了技术障碍和技术壁垒,致使信息资源跨单位或者跨部门共享困难,达不到整合利用的目标。台电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问题,已不在是通信网络、计算机选型和建设网站等问题,而是如何将分散、孤立的各类信息变成网络化的信息资源,将众多的“孤岛式”的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快捷流通和共享,实现信息综合利用。

(3)信息整合利用需要分级控制规范

信息资源的共享不是一个0或者1之间的简单逻辑问题,并非共享和不共享这么简单的分类可以完成的。信息资源共享是需要分级,获取相关信息资源的规则同样是需要进行有效管理,必须设计合理的共享模式。信息资源该共享而不共享会引发信息冗余、信息垃圾、信息孤岛等一系列问题。但是实际上还存在另一类问题就是:不该共享而共享了的问题以及本不该大范围共享而因为没有分级、大范围共享带来更大损失的问题等。这里有一个共享的度的问题,一定要把握好。所以相关信息是否能共享、应该在哪一级范围内共享一定要慎重考虑。

3.3 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管理思想

常言道:“思想有多远,路就能走多远”。如果没有一个先进的管理思想,那信息化建设的路就只有眼前。建设电厂信息系统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使之适应电力市场的需要。那么有两件事要做:第一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由于我国的管理水平离国际先进管理水平尚有较大差距,因此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管理思想很有必要,应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学习方式;第二是充分利用计算机这个现代高新技术的产物,它是企业现代管理必不可少的平台。两者缺一不可,所以,在进行信息建设时,注重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管理思想。将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经验、管理手段通过某种形式拿来、吸收、转化,就可以迅速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3.4 重视系统上线运行后的工作

重视系统上线运行后的支持工作,包括加强对最终用户的培训,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来配合新系统的运行。系统的上线运行只是整个项目实施的一个大的阶段性成果,并非是整个项目的结束。例如,管理BFs++上线运行,由rr班配合人力资源进行了一系列的分层次的培训,使所有的员工对新系统更加迅速的掌握和熟练使用。所以任何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的上线使用,都应该有一个后续的持续完善和优化的过程,包括业务流程的不断完善和优化,同时还必须注意基础数据的持续完善和优化。只有这样才能使系统真正具有生命力,在日常管理中发挥作用。

4 结语

信息化建设不是一次性的投资建设,要考虑到基础设施、应用系统等建成后、改造后的维护、升级、人员培训、运作等等问题,并着重考虑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滚动建设对统一平台的影响,保障整个信息化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发电企业信息化的关键其实并不在于硬件设备和资金,而在于转变管理思想,用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去改变旧的管理模式,信息化才能取得成功,否则,只能是将原有管理模式“平移”到计算机上,不仅不能真正的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甚至还有可能降低工作效率。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持续的、不断改进的学习过程。信息化技术使许多梦想成为现实,但是旧的思想模式和管理文化又潜意识地束缚着对未来美好事物的认识。“探索、付出的总比发现的要多”,只有深入地学习,艰苦地努力,以一种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精神和文化去适应信息化的挑战,才能适应未来电厂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作者:朱光磊

电厂信息化管理论文 篇2:

自备电厂客户营销系统信息化管理尝试

【摘要】自备电厂相关费用收取是供电企业利润组成部分之一。在国网公司营销信息系统标设虽有自备电厂模块描述而实质却未开发的情况下,许昌供电公司于河南省电力公司专业部室的主导下,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工作原则,就自备电厂客户通过电能量采集系统和营销信息系统深化应用实现客户档案管理、自动抄表核算、帐务处理及报表统计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实施全过程积极尝试。

【关键词】自备电厂客户 营销系统 信息化管理

一、自备电厂客户未实现信息化管理前有关情况

自备电厂客户未实现营销系统管理前,抄表工作虽可通过电能量采集系统实现远程电能表示数抄见,但却不能像一般客户那样进入营销系统实现自动抄表核算;核算及报表统计工作由地市公司相关人员利用自行设计的excel表格完成;帐务处理工作则通过手工凭证制作的方式实现营销系统同财务系统间的共享。

二.自备电厂客户未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弊端

1.自备电厂客户抄表核算、帐务处理及报表统计工作均由人工方式完成,不仅增加劳动强度,降低劳动效率,增大出错机率,而且不能实现自备电厂相关费用收取情况于诸多部门间的适时信息共享。

2.按照网省公司电能量采集系统建设规划目标,结合公司经营区域内直供直管电力用户覆盖现状,以及自动抄表核算和预购电功能应用情况。公司积极拓展电能量采集应用范围,于自备电厂客户发电机出口处、上网处等均已加装计费或考核计量及采集装置终端,可实现发电量、自发自用电量等数据实时在线监测,但却不能得以充分运用,且实现与营销系统间的自动链接传递。

3.相关费用应实收情况无法得以适时展现和调阅。在内外部开展检查中,发现不规范行为,存在经营风险。实施自备电厂客户营销系统信息化管理,可对抄表周期、抄表例日、核算与发行时间进行固化,随时获悉客户交费时间、交费方式、交费途径、帐务处理效率等信息,及时快速获悉电力经营活动中关于抄核催收帐表等全过程管理存在的异动和问题,有效消除管理薄弱环节,实现经营风险“可控、能控、在控”。

三、实施过程

本着“省市两级纵向、市市公司横向以及省、市公司同开发运维商多维度”协同攻坚原则,通过认真研读国网公司《营销业务应用标准化设计需求规格说明书》“自备电厂模块”功能,形成集组织机构、客户档案、抄表、核算、收费、凭证、报表等营销业务应用系统贯穿自备电厂相关费用管理和收取的全业务、全过程、全方位创新管理开发设计框架,历经可行论证、设计测试和试运行上线三个阶段,最终实现自备电厂客户管理“档案系统化、抄表自动化、核算电子化、费用掌控化、营财一体化、报表准确化、效率提高化、全省统一化、网省率先化”工作目标。

1.可行论证

河南省电力公司相关部门组织地市公司相关业务专家及系统开发运维商,在对所属地市公司自备电厂客户管理模式、运行方式、存在问题等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就自备电厂客户实现营销系统管理充分进行业务论证,本着“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原则,随后又对规格需求在18家地市公司中歷经4个月包括业扩报装、计量等专业广角度的反复讨论和征求意见,最终数易其稿形成了具体功能规格需求提交开发商设计。其中:组织机构于地市公司下增加自备电厂分局;客户档案建立工作参照高压业扩报装流程进行,“用户分类”、“用电类别”、“行业分类”等,需符合国网统一规范并不影响公司“大一”报表数据;抄表方式实现远采集抄;核算、收费同一般客户;帐务管理符合财务关于自备电厂客户科目设置及记帐要求;应实报表均不计入销售收入。

2.设计测试

依托测试库,从立户、计费参数、抄表、核算、收费、报表、凭证等环节,逐一开展实质性测试和完善优化。

3.试运行上线

按照既定时间安排,通过正式库建立自备电厂客户档案,对自备电厂客户抄核收、账务处理及报表统计工作进行处理。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情况

作为首家试点建设单位,虽然就设计开发和使用过程中进行了充分的业务论证,但困于时间、程序设计、各种报表、系统间之关联等实现情况,报装流程、帐单、报表等还存在些许需改进或适应性同步调整的情况。

五、实施效果

1.利用电能量采集系统,可适时监测自备电厂客户电压、电流、以及机组启停情况,远程采集发电量、上网电量或自发自用电量等信息供统计和贸易结算所需技术层面的监督管控力。

2.调阅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可了解电能量系统深化应用、自备电厂收费政策执行以及抄核收工作规范化程度,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

3.凭借95598系统,为自备电厂客户提供电量电费使用、费用交纳等信息送达和提醒,使有效客户服务手段得以自动应用。

4.据统计,2012年全省通过营销系统,实现自备电厂记收各项费用449.37万元,电量7729.12万千瓦时;2013年全省实现记收各项代征费用1062.28万元,电量17605.80万千瓦时;2014年上半年,全省实现记收各项代征费用33984.62万元,电量746368.47万千瓦时。

财务管控和营销业务应用系统间的数据自动传递,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唯一性。

5.自备电厂客户信息化管理入选河南省电力公司2014年度典型经验库;其规格需求说明书及有关资料呈报国网公司营销业务项目管控组进行研究推行。对分布式电源、地方公用电厂等新型客户纳入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管理以及国网公司营销系统标准设计书修缮和丰富,具有一定的示范和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关于规范电能交易价格管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09〕2474号)

2.国家电网公司《营销业务应用标准化设计业务模型说明书》抄表管理分册

3.国家电网公司《营销业务应用标准化设计业务模型说明书》核算管理分册

4.国家电网公司《营销业务应用标准化设计业务模型说明书》

作者:李晓敏 李雨 孙臻 李桂林

电厂信息化管理论文 篇3:

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在电厂中的运用

摘 要:电厂为了更好地进行各个车间之间的管理工作,对各个车间之间的关系加以整合,构成了一个全厂范围内各个车间数据资料共享的信息平台,通过这一个信息共享平台可以实现对机组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控而且可以轻而易举的获得任何时间段之内我们所需要的数据,可以进一步提升机组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大幅度缩减消耗,从而全面提高公司的效益。把厂内各个车间的生产情况和相关数据全面共享,统一上传至信息分享平台之中,使用最为直观的手段来生成和操作现场情况一致的数据报表,确保机组的信息时时刻刻都处在生产部门的监视之中,就这一问题,笔者根据自身多年工作经验提出了一些个人见解。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计算机网络应用;报表功能

最近几年负责电厂信息化管理的工作人员所给出的电厂生产成本支出情况以及审核资料、生产成本信息以及实时经营情况、对资源耗损进行的实时分析,这样可以帮助电厂的决策者可以第一时间掌握电厂机组的工作状况、实时掌握发电情况以及电厂经营状态。以电厂目前使用的现场监视系统作为基础,结合生产管理、经营管理这一系列目前现有的基础数据,这样可以从最大程度上确保信息处于共享的状态,并且和这一系统所收集的生产成本讯息加以整合,这样可以全面实现“每日、每值、每炉、每机”的即时成本监控以及收支计算,以便我们加强电厂的考核水准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成本监控水平,提升电厂的成产成本管控水平,从而进一步的降低电厂的运作成本。

1.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1)根据热电厂目前的实际运作情况,结合对电厂生产现场调研得出的结果来针对热电厂的实际情况进行说明。DCS 系统的由以下部分构成的:1#、2#、3#锅炉;1#、2#汽机;公用系统,其使用的对外接口型号是OPC Server。DEH(汽轮机调节系统)、TSI(汽轮机本体数据)、ETS(汽轮机保护系统) 上位机组态系统使用的是IFIX软件,可以对外传输数据接口是OPC Server,这一系统每条汽轮机均配备一套,共计两套。

(2)在对热电厂的实际情况充分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以热电厂的工作特点,因此我们提出了一个具备四个层次,两个独立支持系统的数字化热电厂结构模型。四个层次指的是控制层、管控一体化层、生产管理层、经营决策层这几个层次,两个支持系统指的是数据库支持系统以及计算机网络支持系统这两个。数字化电厂的结构之中上层结构是负责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层次,这一层面的主要职能是起到决策作用。中层指的是负责生产管理以及其相关工作的层次,这一层次的主要职能是对电厂相关工作加以分配。下层则是负责生产工作的层次,这一构架是基于DCS系统的,在电厂生产过程中是最为基本的生产单元。

2.系统设计框架

(1)数字化电厂模型设计

数字化电厂是使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对物理电场进行描述并且对其进行操控,这一方式蕴含了很多的内容。数字化电厂是以诸多计算机软件以及硬件为核心建设的现代化电厂,所使用的计算机软件用于对电厂进行数字化的的描述并且根据电厂的相关特点建立数学模型,从而实现对电厂的实时监控等目标。其实,目前很多电厂之中所使用的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就是数字化电厂的基础,可是一个合格的数字化电厂并不是依靠简简单单的拼凑可以做到的,而是需要一个水平过硬的数字化电厂模型以及一个稳定全面的信息共享平台。

(2)数字化电厂层次结构模型。

数据获取层:数据获取层的主要作用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之中采集相应的实际数据资料,其可以完成对于各个系统的实时监控工作。而目前数字技术的发展情况是将现场情况为基础而后加入一些数字元素从而逐步将系统完善的,尽可能的完善数据获取层可以有效地加快数字化电厂的发展速度。这一层最大的意义在于可以提供设备的实施运行数据,因此这一层是其与数层的基础。

分析支持层:这一系统就是对企业起到分析支持作用并且支持现场操作环节的支持层,实时监控企业的收支过程并且对煤体质量进行即时监控、在煤场施加智能化管理、优化煤的燃烧过程,这一系统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全面监控,和管理层提供的相关信息和数据加以结合,从而对整个控制系统以及电力机组的性能进行分析并对应其特点加以支持,这样可以指导操作层更好地进行相关操作,这一层次是衔接管理环节与控制环节的桥梁。

生产管理层:生产管理层主要指的是电厂资源计划系统(ERP),其核心在于安全运行并且在运行过程中尽可能的控制成本,相关设备的检修是这一环节的基础,完成发电量指标是最终目的,把企业资产管理工作作为主线,借此来对电厂的机组性能加以优化。这一层的主要职能是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确保电厂在运行过程之中安全且高效,因此这一层是企业能源管理系统的核心。

经营决策层:经营决策层的外在表现实经营管理以及商业化运营、电子商务物资交易系统。将综合管理计划当做主线、将全面预算以及生产成本管理当做是核心,以资源管理为基础,把人事管理等系统作为辅助,借此提升计算实施成本的速度,从而确保电厂满足商业运营管理要求。

参考文献:

[1] 陈祎.病案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的探索与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32):587-588.

[2] 初伟明.浅谈现代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发展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30):7019-7020

作者简介:侯俊国(1973—),男,黑龙江省牡丹江人,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牡丹江第二发电厂。

作者:侯俊国

上一篇:证券法责任检讨论文下一篇:桥梁精细化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