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管理论文

2022-04-17

摘要:当今国际经济以全球化与信息化为突出特点,给煤炭企业带来广阔市场的同时,也加剧了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煤炭企业所面临的经济形势,信息物流渠道,企业与客户关系等都随机改变,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极大的挑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企业信息化管理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企业信息化管理论文 篇1:

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创设及标准化

本文结合案例对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和标准化架构进行了集中分析,并讨论了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以及标准化流程建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以供参考。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企业通过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是常见的方法之一。企业建设有效规范的信息化管理体系,要尝试结合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进行建构,建立完善并践行标准化运作流程,依照标准化管控机制和指标开展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工作,确保信息化承载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发挥助推提升经营管理的作用,从而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案例分析

某市建设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在2016年参照信息化管理体系标准结构,结合自身情況建立了三层塔式企业信息化管理框架,并且策划了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文件,在文件中将公司信息化建设手册作为基础,运行信息化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将企业信息化建设文件列为常规化管理文件。并且,企业结合建设工业的特征,制定了36个程序文件。1)4.0信息化管理体系,分别为文件控制程序和信息化管理记录控制程序,运行基础管理元素,约束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文件管理机制。2)5.0管理职责,将员工培训单元、信息化管理评审控制单元、信息化目标管理程序单元、信息化管理责任制内部沟通单元以及信息文化建设单元列为重点,主要针对的是“企业文化”展开管理职责的约束。3)6.0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硬件资源、软件资源、数据库资源、代码资源、信息处理程序资源等都是资源管理结构中的必要因素,企业内部相关部门借助沟通和交流落实资源管理流程。4)7.0信息系统,针对企业内部信息化管理机制开展规范化控制,分别为信息化规划控制程序、信息化系统功能需求程序、可行性研究、系统运行控制、系统维护管理、保密管理、信息系统外包控制、信息系统应用设计、项目计划编制和管理等。5)8.0测量和改进系统,将信息化管理体系内部审核以及信息化效益评估作为基础单元,运行数据分析程度的同时,确保纠偏改进程序有效开展。

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概述

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内涵。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就是结合企业自身特点运行有效且规范的信息化控制和信息化指导工作,建立健全完整且有效的诊断机制,并且利用可操作性的实现机制有效规范并指导企业开展信息化工程建设项目,从根本上实现信息实施成功率的统筹化升级,结合实际问题的基础上确保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完整发展。

对于企业来说,要想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常规化管理机制和信息化要求的结合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化建设理念和管控要求作为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基础要素,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的基础,企业要对信息化投资比重予以重视,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诉求以及发展进程,积极落实切实有效的管理策略。需要注意的是,在企业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由于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内容较为庞杂,且实际工作难度较大,就会造成信息化建设总体控制方面的问题。基于此,相关部门要积极践行信息化实施策略,结合企业自身的信息特征落实信息化管理手段。在对信息化建设机制和运行结构展开分析的同时,也要对制约信息化发展的因素有更加明确的认知,采取多样化的系统管理手段,保证实施力度以及应用程度符合实际需求。成功地落实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型,就能在提高信息化技术以及设备先进性的基础上,优化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将标准化、规范化以及制度化结合在一起,按照规范性管理要求落实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

正是由于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内容较多,要想从根本上落实全过程以及全方位管理,就要编制切实有效的管理办法,促进管理需求的全面化控制,通过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一定程度上规范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也为企业管理机制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特征。企业运行信息化管理机制的过程中,要结合企业具体的运作信息,不仅仅涉及组织结构、人员活动、职责制度、过程要求以及资源文件等,将不同因素结合后形成具有互动价值的管理体系,并且从整体践行指导性、规范性以及控制结构较为完整的运作程序,确保操作流程和方法质量管理体系更加贴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从而保证工作结构以及运行效果的最优化。在运作程序建立的同时,要将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作为辅助性管理机制。正是基于此,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的特征和发展要求十分突出,也需要受到广泛关注。

企业信息化管理具有丰富性特征,涉及信息化建设的各个层面,不仅仅涵盖信息化规划体系,也包括一系列实施环节,要按照规划系统化的开展实施工作,促进持续性改进,为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需要注意的是,在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中,对于基础管理内容的要求也较多,涉及组织结构的建立过程、制度的完善过程以及考核审查过程,并且要在企业信息化管理机制中对资源、信息以及程序要素等予以全面分析和核查,确保项目管理工作和软件工程学科思想的完整性,也为后续工作的系统化发展提供保障,实现资源信息以及程序控制的统筹化进步。

企业信息化管理是一种较为标准的管理模型,需要结合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标准化特征能得以落实,且体系文件和标准管理模型之间建立有效的控制结构,为后续工作的全面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只有践行全面化管理机制,才能促进资源管理和活动控制的协调性发展。

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式是过程化管理,能将资源和活动结合在一起,企业在运行过程中,也要严格遵循PDCA的循环模式,为项目的持续改进提供便利,实现管理机制和管控效果的全面升级。

第四,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是一种较为开放的模式,借助标准化体系的动态性发展以及改动,实现持续性管理,确保理论和实践控制的有序化发展,也能在实践中总结经验,融入体系后建立健全稳定且完整的管理框架,并且为企业信息化体系和管理工作的后续完善提供保障。

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基础要素

在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建构的过程中,要从多方面分析并且保证构成结构符合实际需求,才能促进标准化管理机制的发展。

第一类基础性工作要素,主要是员工的认知、组织机构、管理基础、IT网络化规划、企业资源整合与优化路径、企业信息化人才储备、基础设施建设等。其中,基础设施涉及数据库、内部网、安全维护等工作,为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借助规划中的效益预测对企业资源进行信息的集成,严格按照企业信息化规章制度落实企业员工的信息化知识,促进企业和谐化发展。

第二类企业信息化投入和产出要素,主要是资金分布、信息化投资效益以及信息化整体占比等,要涉及软件、硬件、人员培训以及信息化服务项目等。

第三类企业全过程信息化处理机制,标准和信息编码体系、产品管理体系、数据库应用体系、产品设计信息化体系、生产过程信息化体系等,主要是一些基础类的信息系统,PDM系统、DB系统、CAD系统、CAT系统以及CAPP系统等,借助产品全生命周期活动设计系统等实现产品信息化处理和完善。

第四类经营管理和决策支持信息化系统,主要涉及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以及客户管理系统等,对电子商务平台和辅助决策系统也有所涉及,能为企业决策信息收集、决策方案制定以及决策优化提供支持,促进商业化智能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

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标准化架构

企业运行信息化管理体系的过程中,要遵循基本的信息化管理要求,按照标准化运行机制和管理措施开展相应的工作,从而提升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标准化程度,确保研究和应用效果符合实际需求,有效维护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化运行进程。

建立标准化、通用化管理体系,落实具体的标准内容和管理要求,结合实际情况确保相关管理工作的完整性,也为全面践行统筹化控制机制提供保障。在标准化管理结构中,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需求,建构系统化运行策略,在标准指导下按照PDCA循环机制和管理方法,积极建构更加贴合实际需求的项目整合措施。只有运行符合企业实际发展需要的信息化管理體系,才能促进企业信息化各项工作能有效地得到指导和开展,从根本上满足规范有序的信息化建设需求。

要落实精细化管理标准,切实维护管控机制和管理措施的稳定性,并且要保证管理策略和管理落实程度的细节化,全面考量不同的项目因素,实现管理控制结构和运行体系的完整性,满足管理效率和管理整合效果的发展目标。在实际标准建立过程中,通用信息化管理体系标准也要符合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本文以某市建设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标准化信息化管理体系为例,对各个部分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不仅要对体系的适用范围和制定标准文件进行管理,也要着重整合具体流程: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运行范围,对相关内容进行了系统化区分和标定,确保管理效果和管理范围的契合度;标准化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制定过程中的引用文件,要结合地方政府以及市场需求对国家制定并要求的文件进行规范化执行;术语和定义,对具体问题有清晰的认知,并且按照其管理需求进行统筹管控,确保信息化应用体系和管理流程的完整性;信息化管理体系,在管控措施建立的过程中,要将总体要求和文件要求结合在一起,确保管控措施的完整性以及实效性,也能为后续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保障;标准化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的管理职责,不仅要制定管理承诺,也要对员工培训过程、建设策划过程以及职权沟通过程等予以全面分析,保证管理评审项目符合实际需求;标准化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的资源管理,对人力资源、资金资源、软件资源以及信息资源等予以全面认知,保证管理体系和管控效果之间的平衡;信息系统的实施过程,在实际管理机制建立后,要对信息化规则、项目管理方法、项目计划流程、项目需求分析、测试装备以及系统转换推出流程等予以全面分析,确保系统维护和安全管理工作得以全面开展,只有从根本上维护业务流程诊断的有效性,才能为工作的全面开展以及可持续进步提供保障;测量和改进模块,要结合监控要求和实际内容对具体工作进行约束和综合性管理,不仅能对应急工作进行反应和准备,也能对数据分析效果予以全面监督和改善。也就是说,在对信息化无形效益进行评价和量化的过程中,也能为其持续改进提供动力。

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常见问题和对策

在企业运行信息化管理体系的过程中,研究会遭遇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予以高度重视。针对具体问题践行系统化管理措施和控制策略,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第一,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权责管理不严格,存在权限不明确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企业要将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化流程以文件的形式进行规定和整合,并且保证信息主管以及部门权责得以全面落实,建构更加完整的内部沟通路径,促进企业标准的全面发布和管理。只有从根本上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的规范性,才能促进各个部门各司其职,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的综合性进步。

第二,企业管理和决策存在随意性,整体管理工作较为盲目,加之企业员工对信息化的认知不到位,就使得整体管理工作受到限制,甚至会出现信息孤岛以及低水平重复开发的问题。基于此,企业相关部门要参照标准化信息化实施方案,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要求和趋势,建构系统化的管理策略和项目运行机制,制定并持续改进发展方案,建构信息化建设的总方针和目标,促进项目立项管理工作的协同化发展。最重要的是,在信息化管理机制建立和运行后,要采用系统化的信息规划体系对信息标准化项目予以重视,满足信息管理标准化流程的具体需求。

第三,一部分企业存在信息化管理工作投入和回报不成比例的问题,就使得企业信息化项目的实施成功率偏低,最终导致半途而废。针对上述问题,企业信息化管理部门要分析并且集中量化企业信息化的绩效水平,结合显性成分以及隐性成分对其开展系统化研究,强化项目管理力度,对IT管控工作予以全方位监督,建立健全信息化长效管理机制,推进标准化进程,真正实现组织变革和发展目标。

总而言之,企业构建标准化信息化管理体系,要在结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趋势,健全运行框架的同时,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的认知水平,确保管理工作能按照流程有序开展,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神华铁路运输有限责任公司榆林车辆维修分公司)

作者:邬鹏

企业信息化管理论文 篇2:

煤炭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策略研究

摘要:当今国际经济以全球化与信息化为突出特点,给煤炭企业带来广阔市场的同时,也加剧了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煤炭企业所面临的经济形势,信息物流渠道,企业与客户关系等都随机改变,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极大的挑战。新形势之下煤炭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文章基于煤炭企业实际情况,分析了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的重要意义,面临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煤炭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策略

一、煤炭企業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研究背景与重要意义

历史长河源远流长,煤炭企业跟随大多数国有企业经历了所有制与经营方式的转变,经历辉煌与低谷,风风雨雨众多春秋。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取得了全方位的成就,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并且更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之下,煤炭企业要在新形势下供给侧结构改革,改革创新谋出路,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就势在必行。煤炭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是指将信息化技术与先进的管理理念相结合,利用信息化方式手段提升煤炭企业管理水平,实现管理现代化的过程,可以让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组织管理模式更适应时代形势,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煤炭企业运营质量,促进企业平稳健康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

煤炭企业中信息化管理系统有着自己的特点,信息化与管理是相辅相成的矛盾共同体,信息化推动管理提升,改革推进;管理的水平与意识决定企业中信息化水平的高低。信息化的终极目标是,通过提升管理水平,促进煤炭企业的发展,主要是面向管理决策,实现人机互动。管理则要以加大信息化建设为手段,利用信息化实现多维度多方面管理内容,科学交叉,实现管理手段现代化,管理内容综合全面。管理与信息化是拉动煤炭企业发展的两架马车,二者并驾齐驱,相互促进。

煤炭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有助于推进企业管理改革创新,打造国际一流煤炭企业。 放眼国际经济市场,信息化管理水平的高低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企业在贸易市场的分量与水平。市场中“信息富国”不断制定信息技术的规则制度,制定国际标准,掌握话语权。信息技术是互联网经济的基础,是煤炭企业跨越发展的桥梁,信息发展的不平衡,信息应用水平的高低,制约着企业的管理水平,市场份额,贸易流等,决定着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优势。企业要想在规划层提高发展战略,必须要掌握大量的数据与信息动态,在其基础上运算、归纳、分析,形成科学决策,这一切都依赖于煤炭企业能否建立科学有效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二、煤炭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原因

国际上的煤炭企业已经积累了百余年的市场经济历练与竞争,相对有较为成熟的体制机制,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我国煤炭企业改革创新是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之路而同步发展起来的,从自身条件来看,国有煤炭企业碍于老旧经济体制影响,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都不充足,多数煤炭企业管理层次多,管理跨度大,点多面广,刻板化教条化严重,管理信息化建设形式化严重,无法较好的落实执行。从市场环境角度来看,煤炭市场环境欠佳,企业经营状况与现代化管理模式脱钩,管理理念老旧,导致煤炭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原动力不足。

煤炭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是煤炭企业自身长足发展的动力,作为煤炭企业管理层需要对此有较高程度的认识与理解,更应提高重视程度。据调查研究,山西大多数煤炭企业没有一个完整的信息化建设规划,没有建立专门的信息化管理机构,48%的煤炭企业没有建立计算机中心,在调查问卷中多数煤炭企业管理层对煤炭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认识浅显,与“电算化”、“自动化”、“电子商务”有概念上的混淆。

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是建立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应用与实践的基础上的,是以煤炭企业的管理水平与管理模式而存在发展的。煤炭企业受国有企业计划经济体制长时间的影响,管理模式较为陈旧,与国际上乃至新型企业的管理模式严重脱节,“老、大、难”企业众多,很难进行脱胎换骨的改变。这种管理模式的落后使得煤炭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受到严重的阻碍,建立了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煤炭企业也收获甚微,不能贯彻落实,起到良好的效果。

资金投入是一个企业发展最有效的推动力,对煤炭企业而言,“安全”与“发展”更是重中之重,因此,多数煤炭企业忽视对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的投入,着眼于保安全、降低成本、获得最大效益。殊不知,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是对企业持续安全健康发展最为有利的核心能力。对煤炭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的投资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见效慢,但有长足动力,有长远效益。煤炭企业对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的投资普遍不足,据调查数据年鉴显示,2018年我国煤炭企业对企业信息化累计投资占比重为0.75%,而国际上较大企业对信息化管理系统投资比重一般为8%~10%,相比之下,相差甚远。除此之外,煤炭企业对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维护、更新乃至开发利用不能相互协调,使得投资浪费,对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投资结构不合理。

煤炭企业要想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必须有深入的调查研究,积累数据基础,以较好的组织机构协调完善,充分准备来完善这项系统工程。而现下煤炭企业,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对此进行投资准备,导致煤炭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的前期准备不充足,不充分。同时煤炭企业在进行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的同时,缺乏沟通协调,不能顺利完成系统建设工作,例如管理者不能为信息开发人员的调查研究提供资金与支持力度,信息开发人员不明确管理者的需求与诉求,导致煤炭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与煤炭企业的实际运营管理脱钩,系统不能满足管理现实。除此之外,煤炭企业缺乏专业的技术机构提供完善的维护服务,市场中缺乏专业的信息化管理咨询机构,不利于煤炭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后期维护与保养。这就给以后的实施工作造成困难,埋下隐患。

煤炭企业发展,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据2019年统计年鉴显示,煤炭企业中信息技术人员只占总员工数量的0.72%,其中熟悉信息技术业务流程与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更为稀缺,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煤炭企业的发展质量与速度。煤炭企业对经营管理、信息技术、先进管理理念熟悉的复合型人才的短缺,是煤炭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的又一短板。

三、煤炭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策略

首先,熟悉煤炭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的脉络,与发展趋势,制定合理的发展计划。我国的煤炭企业信息化已经经历了一定的发展,从数字矿山、感知矿山,逐步发展到智慧矿山。数字矿山是实现办公自动化,安全生产的信息化,综合自动化和在线数據监测矿山的真实数据。感知矿山是指管理信息化,综合自动化,工程数字化,对人员、环境、乃至设备的实时感知。而我们所向往的发展趋势,是实现智慧矿山,也就是信息获取与信息处理的分析智能化,生产运营的智能化,管理决策的智能化,主要特点是更加透彻,与互联网技术联动互动更深入,智能应用更广泛。关键运用到的技术从最初的3S计算机技术,数据仓库技术,发展到数据挖掘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库技术、知识发现技术等。放眼国际市场,加拿大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制定出2050年的无人化矿山远景规划。目前,我国煤炭企业并没有类似的远景与规划。建立煤炭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必须要提早做出规划,改变“傻大黑粗”形象,建设物联网、互联网相结合,智能化的信息系统,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要注重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规划的系统性、完整性、结合信息系统工程重点,注重信息管理系统的动态维护。

其次,煤炭企业要大力提升决策支持和智能应用的投入。煤炭企业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是为了实现企业高产高效,实现绿色发展,实现安全生产。智能应用系统的投入与使用是关键,要挑选合适的合作运用系统,具备信息采集、积累、传输、分析、决策、反馈等基本功能,形成自适应、自调节闭环管理系统。需求适应管理需求的,煤炭企业大数据智能软件。同时需要改变重视硬件设施,忽视软件设施;重视技术,忽视技术管理的现象。制定一体化的信息标准,可以更好的规范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如果没有统一的信息化标准,将会影响煤炭企业的系统安全与信息安全。统一的信息标准可以为大数据的应用,可视化技术的应用,对煤矿信息资源的应用与处理打下良好的基础,提供有利保障。加大资金保障与资金投入,咨询相关领域专家或先进企业,进行合理的投资与计划,避免投资浪费与重复投资。

最后,储备培养信息化人才,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煤炭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具有更新换代速度快,技术发展迅速,人才质量与数量需求高。针对煤炭企业信息化人才缺乏的现象,企业需要培养、培训、引进吸收专业的信息技术管理人才、复合型人才。煤炭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为落后的子公司更要针对性的进行人才输入,组织现有信息化从业人员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专业技能与服务水平,需要指出的是培训内容要切合信息化管理实际,从技术创新、专业认证、职称学历等各方面进行针对性强的培训。建立相关奖惩机制,设立专项资金,吸引高级信息化管理人才引进,同时降低人才流动性,提升信息化管理人才对煤炭企业的服务意识与服务能力,并形成持久性、成长性强的服务。建立健全煤炭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建立、监督相关制度。提高综合化管理水平、安全管理意识,实现信息共享,实现协同管理,将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从矿区生产、智慧化管理、客户服务、运用营销等方方面面进行覆盖。

四、结语

我国煤炭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相对于其他企业较为落后,企业内部信息化水平层次参差不齐,差距较为明显。本文基于理论与实际的研究,提出“智慧矿山”总体思路下,煤炭企业合理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策略研究,为相关领域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钱建生.煤矿总工程师技术手册(下册)[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0.

[2]申晋鹏.我国数字化矿山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2012(12):54-55.

[3]巩军.面向煤炭企业集团协同的信息化支撑:以神华集团为例[J].中国矿业,2012(01):25-30.

(作者单位:西山煤电信息服务中心)

作者:张阳

企业信息化管理论文 篇3:

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实效性的途径探究

摘要:企业信息化管理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尤其是在当前信息化时代大背景下,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信息化支持,企业信息化已成为企业高效发展十分重要的管理手段。要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实效性,就必须明确目标,采取相应的措施,最终达到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实效性的目的。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企业管理;应用;效率

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实效性,主要是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辅助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对于管理工作的成效提升有着较大的帮助。不仅要加大信息化建设,构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还要采用信息化的企业管理理念,在企业信息制度化建设上狠下功夫,才能促进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同时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提升企業信息化管理实效性的基本思路

(一)以优化企业管理问题为导向

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实效性的根本前提就是以优化企业管理问题为导向,借助信息化的优势来优化企业管理中的各种问题,使企业管理变得更加专业和完善,切实减少由于业务、项目实施中由于监控不到位而引发的管理问题,对业务流程进一步调整优化,使企业管理变得更加透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生产效能及管理效能。

(二)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当今信息化时代,市场竞争尤为激烈,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在管理模式上不断优化和完善,改变以往被动管理的状态,采取主动服务理念,应用信息技术加强对各种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系统构建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信息共享,使企业在各种信息流、工作流、资金流和物流上实现信息化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等效率。

(三)以培养信息化管理人才为核心

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在于人,企业信息化建设应以人为本。很多企业在认识到信息化给企业带来优势的同时往往忽略了“人”的因素,现代企业尤其缺乏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企业信息化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企业员工应用信息化的能力参差不齐,因此,提高企业员工的信息化应用能力是关键,反之,会直接导致信息化管理工作无法开展。因此,企业应积极地定时组织信息化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培养一支“高、精、尖”的核心人才队伍。

二、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实效性的途径探究

(一)致力于大数据平台的构建

企业管理中,为促进信息化管理效率的提升,首先需要构建大数据平台,通过大数据平台才能有效地实现信息集成化的管理,并对各类信息数据进行深挖,为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实效性提升奠定基础。大数据平台的构建,有助于信息化管理的实施,尤其是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企业资源的整合后,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共享。各业务系统间实现信息共享,充分发挥业务系统的信息价值,打破信息孤岛,让数据动起来。解决了系统间信息不对称,重复录入的问题,并且从根源上规范企业信息化的源头,解决数据同源性问题。

(二)致力于管理模式的优化

在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技术所采用的管理模式具有网络化和扁平化的特点,更加注重管理向服务转变,并面向客户实施集成化的信息化管理。因此需要注重企业管理模式的重组,做好业务流程的优化,注重内外部资源传输效率的提升,着力实现不同信息资源的共享,确保不同部门之间的衔接更加顺畅,通过把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建立起信息化的管控机制,以管理促发展。

如电力企业引入ERP系统优化生产与管理的业务流程,紧跟国际化企业步伐,实现真正的现代化管理模式。项目经营管理系统(ERP)搭建以项目管理为核心,以项目经营推进为主线,把生产、采购、工程管理、仓储各模块归集于一体,通过信息化技术统一大数据、形成综合性的全方位管控,不仅提高了管理人员对项目的管控能力、经营能力,利用精细化的项目成本管理方式,把生产、成本、收入、费用等数据统一归集,更能直观地、透明地反映出各个节点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为常态化工程结算夯实基础。(图1)

(三)致力于动态管理工作实施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每时每刻都面临着内外风险的挑战和影响,为了抓住机遇并迎接挑战,需要企业在信息化管理中注重动态化管理的实施。通过大力实施动态化管理,加强信息系统的应用,对合同管理、项目进度和收入、利润等数据进行分析,同时根据市场的变化,在决策制定过程中,借助于信息技术的数据库系统、决策支持系统提供更加科学精准的数据信息,充分为决策助力,有效提升企业的风险抵御能力。比如强化合同管理,可以采用ERP系统来管理,结合项目实施进度,与财务系统整合之后,实现全程信息化管理,为合同管理实施统计分析提供有效依据。再以项目计划管理为例,项目计划管理是企业各项项目管理的根本性前提,需要切实注重项目任务的分解,为确保分解后的项目任务得到有效实施,这就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来制定项目进度示意图,实时掌握整个项目的实施进度,根据制定的项目管理目标,加强进度管控,最终促进项目计划顺利完成。而在项目结算管理方面,主要是对项目进度和投资成本等数据进行分析,采用信息化技术来计算,有助于项目结算效率与准确度的提升。从以上分析可见,利用信息化技术,通过业务数据的共享,保证了数据统计口径的一致性,不仅打破了传统的数据孤岛与各业务间的壁垒问题,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还能实时监测到项目的运行状况,为项目管理提供可靠的决策信息。(图2)。

(四)致力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一是以大数据为载体,切实推动项目的组织管理,通过系统智能化分析,统一数据收集、统一数据分析、统一数据处理,进而提升整体的工作效能,改变传统的数据口径不一、数据分析能力不强的问题。(图3)。

二是以大数据为载体,加大运营项目和潜在客户的分析,通过对企业运营项目的大数据分析,能更好地找出企业的潜力客户,并结合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加强对企业管理方向的调整和优化,从而更好地契合实际需求,实现企业管理的实效性的提升。

(五)以信息技术为载体,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在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为切实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实效性,还要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注重信息化的实施,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一是树立信息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企业管理人员首先要转变观念,从单纯的管理转移到多元化和综合性的管理上,把传统的管理理念转为服务理念,为企业的发展尽可能地留住和招聘更多专业的人才。比如在利用信息平台发布人才招聘信息和开展线上招聘的同时,还要对现有的人力资源进行在线交流、在线培训、在线辅导等方面,切实提升企业的凝聚力。

二是在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上,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较为臃肿,经常存在職能错位的情况。而基于信息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仅着重考虑组织经营目标、外在竞争环境、内在员工需求、成本效益考量、企业资本能力等因素,还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规划与自身相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这就需要在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不同子系统的有序衔接,做到环环相扣,借助信息技术对每个子系统的整合,如企业的招聘、薪资、培训、绩效等系统,管理人员可以利用人力资源信息管理模型加强对其优化,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来构建符合企业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从而更好地在招聘、培训以及绩效、员工激励等过程中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以促进信息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三是在企业办公自动化方面,人力资源管理中很多报表和文档的处理,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其所具有的优势已经被实践证明,也在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是应用的成效性还要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具有粗犷化的特点。因此,要在办公自动化方面注重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比如在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方面,除了将档案数字化之外,还要加强云档案、云库的建设,才能更好地降低管理成本,使得管理的实效性得到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实效性提升,需要引起足够重视。随着大数据环境下信息化的不断普及,企业应立足于市场,顺应科技发展的大潮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注重经验教训的总结,既要有明确的思路,又要不断地改进和创新,制定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化管理机制,才能更好地实现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张丽佳.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实效性的策略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9(03):59.

[2]罗云.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实效性的策略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14):40-41.

(作者单位:广州泰捷建设有限公司)

作者:何洁云

上一篇:城建档案信息化论文下一篇:自尊与创新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