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企业管理论文

2022-04-20

【摘要】人本管理思想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其实质是培育员工的共同价值观,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依靠全体员工的努力来促进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本文阐释了人本管理的内涵,分析了我国企业在人本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建立企业人本管理运行机制的基本内容。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以人为本企业管理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人为本企业管理论文 篇1:

以人为本在企业管理中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摘 要 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是近年来国家层面提出的一种尊重人的本质属性的一种社会发展思想。企业管理也在将其纳入自己的管理模式之中,以便企业适应社会市场竞争的需要。本文以人本管理的概念入手,重点分析其基本原则和主要作用及意义,着重探讨了人文关怀和人性化管理在企业管理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 以人为本;管理模式;实践

一、引言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加强企业的日常管理。企业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的管理,也是落在人员管理之上。因此,归结到底企业的发展壮大最根本的基础不是设备的更新升级,也不是产品的研发创新,而是员工的管理模式要适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随着从国家层面的提出,逐渐被企业管理者充分认识到,并开始融入企业的管理模式之中,从而扩展了企业管理发展的内核和动力。

二、人本含义

以人为本是中共中央近年来提出的国家政府的发展策略,是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和基本目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需求为根本目的和要求,尊重人的基本权力,企业的任何管理工作和活动都要以此为基本,以人文主义关怀去感化员工,强化员工的企业归属感,将自己的发展和企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树立企业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不断激发员工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这就是以人为本理念下的企业管理的指导思想和理念。

三、人本原则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下的企业管理充分体现人性化,处处关心员工的生活和思想动态,积极引导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这种管理模式的基本原则和策略是:

第一,充分保障员工的人生尊重,体现重视员工的自尊,不做那些有碍于不尊重人才的行为。让员工充分体会到自己在企业被尊重的感觉,不断体验到自己在企业的地位不断提高,在企业中树立一个尊重人才,尊重技术的良好企业氛围。

第二,努力解决员工的一些实际困难。现代企业员工一般从大学毕业进入工厂,很多都是住在企业提供的员工宿舍里,白天在工厂车间工作,下班之后就在企业宿舍里生活学习娱乐。一天24小时都在企业中度过,员工有时可能出现一些困难和问题,企业的管理要充分发现这些细节,关注员工的细微感情的变化,第一时间干预他们的思想,介入他们的困难,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加强员工学习的介入。现代企业有很多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对新知识的渴望十分强烈,非常希望自己可以经常性的参加培训和技术交流,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企业的管理工作要充分认识到这些问题,积极组织一些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经常性与行业其他企业进行交流,参加一些政府部门组织的技术培训活动。同时鼓励员工参加一些国家层面的专业资格、等级考试,提高员工自身含金量,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整体实力。

四、人本作用

基于人本理念的管理模式,将企业员工的人性进一步释放,宣泄员工的工作压力,具体来说,这种管理模式的作用和意义在于:

第一,人本管理是支撑企业发展精神和指导理念的根基。当以人为本的思想进入企业文化之中,这两种理念的融合将发生更加奇妙的化学反应。文化的营造是一种较为温和的管理模式。强化员工热爱企业,主动成为企业管理质量提升的参与者、实践者。将提升管理质量的思想融入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将文化氛围的营造形成一种新常态,如果将人本关怀融入其中,对员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这种管理质量的提升也是一种循序渐进的温和过程。这种管理模式将长效持久的推动企业质量的提升。

第二,人本管理是企业利润极大化的关键一环。高级知识分子有着很多感性的情感。企业的人本关怀,人性化管理的回报就是员工的思想进一步被感化,对企业的感情进一步加深,促进员工工作态度的进一步端正,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激发。让每一个员工都怀揣一颗感恩的心投入工作,这种积极的心态将有力地支撑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有力地支撑产品合格率的提升以及原材料的节约,最终将有益于企业利润的极大化。

第三,人本管理将进一步树立员工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生活对意识形态的作用是肯定的,意识形态对物质生活的反应也是一定的。人文主义关怀和人性化管理就是有利于推动企业员工树立良好的人生态度,积极乐观的生活方式,对待金钱权力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种良好的心理将有助于企业员工积极投入工作,产生工作效益。

五、人本的具体应用

企业永远是以追求劳动者的剩余价值为主要目的,这个基本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的。这一点什么时候都不可能变化。现代社会追求民主文明,人们开始注重自己人权的保护,人才的高素质化推动了这种情况,并且愈发明显。一个企业如果还是一味强调全面的质量管理方法,还有泰勒的管理理念,只会进一步增加劳动者的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在这种高强度高压力的状态下,劳动者的基本尊重得不到保障,势必挫伤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使其产生与企业的对立情绪。下面就人本管理的具体企业应用展开阐述:

(一)精神和物质奖励是人本管理的基本出发点。一个劳动者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的基本要求,就是维持自己和家人的正常生活,每一个员工都渴望赚取更多的钱来养家糊口。不断的增加劳动强度和施加工作压力,虽然可以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增加企业利润,但是这种利润增加的代价就是员工长期的工作压力得不到释放和发泄。近年来,深圳富士康的企业员工出现了跳楼自杀的行为,就是现代管理模式的高压使得员工不堪重负,又没有发泄途径,最终精神崩溃选择自杀。企业设立精神和物质奖励,将是对员工工作积极性最好的表示,这种表示正好符合了劳动者出来打工的基本要求。因此这种方式将有力促进劳资关系的和谐融洽,充分体现人文主义关怀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将进一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企业发展。

(二)降低员工劳动危机感是人本管理的重要手段。在中国,有数以万计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公务员考试,希望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究其原因,不是所谓网上专家认为的那样,毕业生是冲着公务员的那些高福利、高隐形收入去的。据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参考公务员的学生中,一流大学毕业生并不是主流,二流大学、二级学院的毕业生是这个报考大潮中的主力。为什么那么多二流学校的学生要考公务员呢?它们看重的不是钱,而是稳定的工作给他们带来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对于一个劳动者来说十分重要。二流大学的毕业生竞争实力没有211工程的学生强,他们在人才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降低员工的劳动危机感十分必要,也体现出企业人本管理的指导思想。现在的劳资关系维系的纽带就是人事劳动合同,有效的处理好企业和员工的劳动合同,将进一步降低员工的劳动危机感,不至于造成人心恐慌。具体来说,要分层次对待员工的劳动合同,一些掌握企业核心技术和秘密岗位的人员,要实行终身劳动合同,这样可以有效的稳定企业的核心技术,保持高尖端的人才储备,在人事合同中充分表现出对人才上升空间和劳动价值的体现。对于一般的岗位,技术含量不是很高,专业要求不是很严,也要签订一定时间的劳动合同,保持岗位人员的稳定性。

(三)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是人性化管理的实际表征。人文主义关怀融入其中是对企业文化人本理念的有效扩展。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理念,将员工纳入企业大家庭之中,使他们迅速感到企业的温暖,进一步对企业萌发情感,有效地提升他们的企业主人翁意识。同时这种人文关怀的企业文化,将进一步拉近员工之间的感情和交流,使得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冲破方言的障碍和心理的结缔,迅速融入企业这个大家庭之中,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现代社会的竞争体现为人才的竞争,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将自己员工的思想放在首位,企业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道路上是走不长、走不远的。坚持人文关怀的企业文化,将感化企业员工的心灵,引领他们对企业的认同感。充满人文关怀的企业,员工的日常管理也将变得顺畅,没有阻力。

六、结语

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探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企业积极应对市场变化的发展转型,是充分尊重人才、社会进步文明的重要体现。人本管理将促进员工对企业归属感的强化,这种归属感一将形成,必定有力地促进员工的工作态度的转变,以一种积极上进的状态面对自己的工作,工作效率质量将进一步提升,企业产品的质量数量将有了保障,企业发展才有了动力驱动,这才是有生命力的企业所具备的基本素质。

参考文献

[1].刘昕.现代企业员工关系管理体系的制度分析[ M ]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钱卓瑛.企业文化与制度管理有效融合探讨——从晟元集团企业文化和制度管理新实践说起[J]. 现代商贸工业,2014,(11):27-28.

[3].金涛.中西方文化比较视角的“以人为本”管理理念[J].读书论坛,2010,34(12):55—56.

作者简介:赵中兴(1984-),男,汉,江苏南京人,南京工业大学本科毕业,工作单位:南京市市民卡公司,现南开大学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作者:赵中兴

以人为本企业管理论文 篇2:

论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探究

【摘 要】 人本管理思想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其实质是培育员工的共同价值观,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依靠全体员工的努力来促进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本文阐释了人本管理的内涵,分析了我国企业在人本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建立企业人本管理运行机制的基本内容。

【关键词】 企业管理 人本管理 激励机制

随着管理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本管理思想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所谓人本管理,指管理的对象是以人为中心,根据人的思想、行为规律,运用各种手段,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企业及员工个人的不断发展,其核心是充分体现“人性化”和“柔和”的管理思想,尊重个人价值,全面发展人力资源,依靠全体员工的努力来促进组织的生存和发展。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经济的发展由主要依靠自然物质资源转到依靠人力资源,管理也日益以人为本。人本管理理念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者和领导者要充分认识到人本管理的重要性。

1.人本管理思想概论

在组织管理中,人本管理通过组织文化建设,培育员工共同的价值观,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员工实现组织的目标,依靠全体员工的努力来促进组织的生存和发展。人本管理是指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创造相应的环境、条件,以个人自我管理为基础,以组织共同愿景为引导的一整套管理模式。

1.1人本管理的基本内涵

1.1.1依靠人——企业的管理理念。决定一个企业发展能力的因素,主要并不在于机器设备,而在于人们拥有的知识、智慧、才能和技巧。人是企业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归根到底,一切经济行为都是由人来进行的,人没有活力,企业就没有活力和竞争力。

1.1.2开发人——企业最主要的管理任务。管理的任务在于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释放其潜藏的能量,让人们以极大的热情和创造力投身于事业之中。解放生产力,首先就是人的解放。我们目前所进行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说,正是为职工聪明才智的充分发挥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机制。

1.1.3尊重人——企业最高的经营宗旨。一个有尊严的人,他会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当他的工作被充分肯定和尊重时,他会尽最大努力去完成自己应尽的责任。

1.1.4塑造人——企业成功的基础。一支训练有素的员工队伍,对企业是至关重要的。每一个企业都应把培育人、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作为经常性的任务。尤其是在急剧变化的现代,技术生命周期不断缩短,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每个人、每个组织都必须不断学习,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并重新塑造自己。提高员工素质,也就是提高企业的生命力。

1.1.5发展人——管理的终极目标。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高目标,也是管理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

1.1.6凝聚人——企业有效运营的重要保证。一个有竞争力的现代企业就应当是齐心合力、配合默契、协同作战的团队。如何增强组织的合力,把企业建设成现代化的有强大竞争力的团队,是人本管理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1.2人本管理的基本模式

人本管理模式的关键在于员工的参与,根据员工参与程度的不同,可以将人本管理的模式分为四个阶段。

1.2.1控制性参与管理。控制性参与管理是从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的一种过渡,即在传统自上而下式管理模式基础上,引入自下而上的管理反馈机制,让员工的建议和意见有一个正式的反馈渠道,渠道的建设和管理仍然由管理人负责。

1.2.2授权型参与管理。授权型参与管理赋予员工小量的决策权,使其能够相对灵活地处理本职工作以内的一些事务,目的在于让员工养成自主决策,并对决策负责的工作习惯。同时,允许员工犯错误,但不能连续犯同类错误,管理者的职能逐渐从管理转化为指导。

1.2.3自主型参与管理。自主型参与管理模式下,员工有更大的决策权限,同时也要为决策的事务承担更大的责任。公司对员工实施目标管理,管理人员从指导职能逐渐转化为协调职能。

1.2.4团队型参与管理。团队型参与管理是员工参与管理的较高形式,它打破了传统行政组织结构体系,根据公司发展需要临时组建或撤销职能团队。每个团队中的成员可以自由组合,也可以由公司决策层指定。团队成员自主选择团队协调人,团队协调人没有公司的正式任命,可以根据团队的需要随时选举和撤销。他不是团队的领导,没有给其他成员安排工作的权利,只有在团队内部或者外界沟通发生冲突时起到调解人的作用。团队协调人也有自己的岗位工作,与团队其他人员待遇同等。

1.3人本管理的基本机制

动力机制、压力机制、约束机制、保证机制、选择机制和环境影响机制是企业管理中应用人本管理思想的基本机制。

1.3.1动力机制。动力机制旨在形成员工内在追求的强大动力,主要包括物质动力和精神动力,即利益激励机制和精神激励机制。二者相辅相成,不可过分强调一方而忽视另一方。

1.3.2压力机制。压力机制包括精神压力和目标责任压力。竞争使人面临挑战,使人有一种危机感。危机感会促使人产生拼搏向上的力量。因而在用人、选人、工资、奖励等管理工作中,应充分发挥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目标责任机制在于使人有明确的奋斗方向和责任,迫使人去努力履行自己的责任。

1.3.3约束机制。约束机制包括制度规范和伦理道德规范,使人的行为有所遵循,使人知道应当做什么,如何去做并怎样做对。制度是一种有形的约束,伦理道德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前者是企业的法规,是一种强制约束,后者是自我约束和社会舆论约束。当人们精神境界提高时,这两种约束都将转化为自觉的行为。

1.3.4保障机制。保障机制包括法律保障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保障。法律保障主要是通过法律保障人的基本权利、利益、名誉、人格等不受侵害。社会保障体系主要保障员工在病、老、伤、残疾、事业等情况下的正常生活。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的企业福利制度是作为一种激励和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手段。

1.3.5选择机制。选择机制主要指员工有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利,有应聘和辞职、选择新职业的权利,以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与此同时,企业也有选择和解聘的权利。选择机制实际上是一种竞争机制,有利于人才的脱颖而出和优化组合,有利于建立企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群体。

1.3.6环境影响机制。环境影响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受人际关系和工作条件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和谐、友善、融洽的人际关系会使人心情舒畅;另一方面,工作场所的舒适程度可以改善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因此,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和工作条件环境,不仅有利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能更好地改善和促进组织的生存和发展。

2.我国企业在人本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2.1人本管理的理念没有确立

行政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行政管理是组织指挥生产的基本手段,便于企业进行统一管理。但是,在企业管理中,有的管理者过多地依赖于行政管理手段管理员工,长此以往,结果必然是逐渐抹杀员工的积极性和劳动热情,使其丧失主人翁责任感。过多的行政管理存在的一个致命缺陷是有利于发挥企业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连基本的规章制度也不会得到自觉执行。同时,单纯的物质奖励也具有消极作用。在企业管理中,运用适度的物质奖励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但仅靠物质刺激,只能换来一时的劳动热情,缺乏长效性和持久性。特别是在现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职工容易在思想上产生拜金主义、金钱至上等思想倾向,以至于偏离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方向,最终影响员工积极性的发挥。

2.2缺少人本管理的个性

现代企业发展到今天,人本管理成为众多企业的管理方向。但是由于对人本管理理论内涵缺乏研究和探索,人本管理没有与企业自身特点密切结合。虽然一些企业制订了人文管理的方法和人本管理方案,但是没有发挥人本管理所应有的价值,没有达到切实提高企业自身管理水平,增强企业自身活力的目的。

2.3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转型阶段,在劳动力供求关系上属于资方市场,企业员工的需求尚得不到全方位的满足。企业管理者没有从满足员工需求的角度调动其积极性,忽视了“需要是积极性的本源”这一关键问题。在调动员工工作热情的方式单一,侧重于物质刺激,多数以工资、奖金、福利和晋升等物质激励手段为主,尤其突出货币激励的作用,对企业文化和组织环境的建设重视不够。单纯的物质激励手段,依靠晋级、奖金以及“模范”与“典型”人物的示范和教育,其结果只能是让少部分人获利,大多数员工得不到有效地激励。

2.4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开展利用工作上存在部分问题,集中体现在:一是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较低,企业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缺乏长期规划。据调查,我国的企业员工参加教育培训的比率为50% 以下,而日本企业高达近80%。二是企业员工缺乏主人翁意识,参与企业管理和决策的程度低下。实践表明,企业员工关心企业发展的合理建议的数量和质量是企业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三是技术人才流失严重。国有企业的待遇相对于外企而言偏低,而且原来所具有的公费医疗、养老保险福利和福利分房已经取消,从经济收入的角度看,国有企业在人才战中处于劣势。

2.5缺乏企业文化的构建

企业文化建设先进与否是企业保持旺盛生命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就整体而言,我国企业的文化建设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很多企业管理层对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卓有成效的企业文化建设凤毛麟角。二是部门企业管理层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只重视制度文化建设和物化文化建设,忽视了把正确的价值观渗透到企业人本管理之中的工作,而价值观的培育恰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层次。三是企业文化与企业目标不能协调一致,企业文化和企业员工教育工作不能有效结合,从而导致企业文化建设不能很好地融入企业人本管理中去。

3.企业管理如何做到以人为本

3.1以人为本,首先应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人才问题历来为政治家和思想家所重视。“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是龚自珍发自内心的呼喊。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事业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使用人才。”只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企业才能获得长久发展的动力。对人才简单的定义就是有人品、有才干之人。凡是能适应企业发展要求,完成企业给定的目标,给企业带来效益的人都可称之为人才。对人才的关心及对其价值的充分重视是以人为本的集中体现,对人才重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发展的现在与将来。所以企业实施人本管理首先应树立起正确的人才观。

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观要求我们,一要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任人唯亲、忌贤妒能以及把安分守己、稳重听话作为选拔人的标准的狭隘的人才观;二要广泛挖掘各方面、各层次的人才资源,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平等的竞争机会;三要鼓励人才的合理流动,谋求人才的科学组合,以发挥整体效能;四要培养复合型人才,激发人的潜能。这就要求现代企业要具有深邃的视力、多维的视角,在招募人才、选人用人上,唯才是举,使企业充满生机与活力。美国在人才问题上擅长“拿来主义”,以此大兴本土经济,给我们以很好的启示。在美国高技术公司的现有科技人才中,华人占约1/4,这不能不说其得益于自身的人才观念及人才战略机制,美国企业的人本精神。中国加入WTO以后,与外企之人才争夺战将使我们经受一次严峻的考验。

3.2以人为本,就要实行人性化企业管理

现代企业管理是人们共同劳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而以人为本强调了将人放在管理的中心地位,关注人的需求。一方面,人性是个抽象的概念,人的天性中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并与环境紧密联系,产生不同的需求。这决定了人是一复合体,而非简单的“经济人”或“社会人”。马斯洛有关人的需求五层次的实质不会改变,但在不同的环境下,满足需求的方式和手段不尽相同。另一方面,“人性”的东西决定了人的道德观念、意志、兴趣、创造性等这些事关企业命运的“个性品质”。再有,制定着重于人的理性,具有强制性、不可变通性,常会导致人们僵化的思维、保守的行为,人们习惯于墨守陈规,逃避现实,害怕变革,甚至自欺欺人。所以,企业必须在管理中对人性的各个方面给予充分的考虑,按照人性的原则来实施管理。

实行人性化企业管理,一方面要注意利用和发扬人性中有利的一面,为企业发展服务;一方面要对人性中不利的一面加以抑制,弱化其反面作用。在企业管理实施手段上采取“人性”的、灵活的方式、而不仅仅是靠理性的约束和制度的规定来进行管理。尊重个人与人性,不只是以组织意志、管理者意志来约束和限制员工。在实现企业共同目标的前提下,应给员工更多的“个人空间”。

人性化管理可以融入到每一个过程、每一项活动,可以体现在一项制度,一个举措,其关键在于员工的参与。团队型参与管理模式是人本管理的高级阶段。现代管理理论提出7—13人为最佳管理幅度,通用电气却将管理幅度变成数十人乃至上百人,使得每级管理人员不得不向下属授更多的权,让下级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使基层人员的意见能很快反映到公司的决策层。总裁韦尔奇向几乎所有员工发出过手写便条;常安排与比他低几级的经理共进午餐;喜欢突然视察工厂和办公室,让人们感受到他的领导,鼓励和鞭策员工。这是对僵化制度的打破,充分体现了对人性的尊重,对员工天性的释放。这是制度与弹性的完美结合,更是理性与人性的完美结合。

3.3强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施人力资源战略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对于现代企业,竞争实质上是对各种资源(如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的竞争,但最终应归结到人力资源的竞争,因为人是最为重要的资本,没有人,什么也干不成。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要使企业筹集或使用的人力资源的目标与行为素质与企业的发展需要相适应,既保证企业的正常发展,又使人得到满足与成长,这应是一种由经理人控制的磋商机制。造就“学习型组织”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功能,是强化企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彼得。圣吉坦言,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就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得更快。因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从战略设计、培训与发展、评价与激励、组织设计与控制等几个方面入手,为企业成为“学习型组织”提供支持性的氛围和组织保证。

实施有效的人力资源战略(如人力资源开发战略、调整战略、考核管理战略)是现代企业的共性之一,它涉及企业内部人事管理的各个方面,服务于企业的总体目标和综合战略。例如实施发展战略必定要增加雇员;实施紧缩战略常常导致裁减;实施转向战略会引起人事更迭。但在制定与实施以前,应知道企业经营环境对人才的客观需求是什么,同时还要把握在相应的社会环境中人才的主观追求是什么。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人性回归”的时代,“以人为本”是一切企业管理活动所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将成为该时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目的。人才的培养和较高素质的职工队伍的形成对企业的作用是决定性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临近,人才资源开发的争夺战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展开,人事措施同教育训练相结合的能力开发体制的建立已成为现代企业获得高级人才的基本途径。

3.4以人为本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点,企业文化之根基

思想政治工作是通过各种教育指导企业员工的行为,以形成统一意志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思想政治工作在本质上是群众工作,其基本任务就在于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现代的知识教育人、以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来凝聚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职工队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宣传、教育、引导员工的工作,它在发挥企业员工的主人翁地位、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本身就体现了以人为本这一基点。

以人为本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一方面要在思想上、政治上鼓励企业员工,在为共同目标求得共性统一的同时,注重员工的精神需求,重视与保护员工的精神财富这一无形资产,照顾到每个员工的个性,即不失“个体精神的自由冲动”,又能为共同目标齐心协力;另一方面要通过各种渠道增强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意识,调动员工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及民主监督的自觉性,使员工对当家作主有深切的体会,这是“挖掘人的潜力的最好的手段”。

谈到企业文化,管理学者自然会将企业文化与以人为本联系在一起,原因在于20世纪60年代日本企业的迅速崛起导致企业文化理论的提出。日本企业管理的主要特点是信奉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正是日本企业文化强调对人的尊重、理解、关心和依靠,强调要发展人和服务人,它们才获得发展与成功的永久动力,也正体现出企业文化所不能离开的以人为本之根基。当今,美国企业竞相学习日本企业的信任感、亲密度和凝聚力,注重通过人的潜能的发挥来提高生产效率,这是人本企业文化魅力之使然。

4.企业人本管理运行机制的建立

4.1树立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管理理念基于我国企业的现状,要想实现人本管理,必须首先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为切入点进行改革,进而实现企业整个组织机构的改革。

按照人本管理的思想,人是企业的根本。因而必须提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扩大和强化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能。提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地位,就是提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企业管理组织中的层次。它不再是与企业其他管理部门并列的业务工作部门,而是高于其他管理部门的决策部门。从职能看,一方面要强化原有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尤其要强化人力资源规划、素质测评、激励、培训等开发性职能;另一方面要扩大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能,即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上扩大到企业管理,要参与企业重大经营活动的决策,要对企业其他部门和单位的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这样才能保证“以人为中心”。

4.2建立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育人机制 企业应该围绕企业发展的总体战略,制定出从选人、用人到育人、留人的人本管理的战略规划,并辅以相应的科学、严密的规章制度,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根本上保证企业战略的实现。有效地进行人本管理,需要改革用人制度,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平等、公开的竞聘上岗制度,管理者要知人善任,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创造良好的吸引人才的环境,制定增强人才吸引力、凝聚力的政策等。千方百计吸引优秀人才,造就优秀人才是势在必行的战略任务。有效地进行人本管理,需要加大人才投资力度。加强再教育和培训,促进知识更新,积极开发人力资源。通过管理培训,使员工把完成自己担当的企业人和社会角色任务,看作是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4.3建立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

企业需要创建激励机制,用各种激励手段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励是一个能使个人将外部刺激变为实现目标的自觉行为的过程。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挖掘人的潜能,全面开发人力资源。要完善人才激励与约束机制来留住人才,把个人收入与岗位职责、对企业的贡献挂钩,有效发挥激励作用,采用目标激励、成就激励、物质激励、兴趣激励、情感激励等一系列手段使员工真正感觉到自己是管理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从而唤起他们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积极主动地去完成目标和任务,将管理中的强制性变为员工的自觉行动,制定激发企业员工工作动机、努力程度并保障管理实效的各项措施。

4.4完善劳动福利保障体系

员工要求在干净、安全和有序的环境中从事工作,摆脱事业的威胁,希望在生病及年老时生活有保障等,这些都是正当合理的要求。因此,企业应付出更多的成本建立和完善劳动不利保障体系来满足员工的要求,以此换取员工对企业的忠诚,获得长期的投资火爆。在完善劳动福利保障体系的过程中,加大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政府应对职工工资占企业成本的比例进行必要的调整,使其更趋合理。对经营效益好的企业,应将其收益的一定比例用于提高职工工资水平,防止因企业员工工资偏低而被企业或改制后的企业老板无偿占有剩余劳动。对临时工的工资水平应做出合理的规定。同时,对员工的工伤、医疗等劳动保险方面做出强制性的规定,改变临时工用工待遇过低及其相应的社会保障得不到落实的情况。

4.5创建以团队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同传统意义上的管理相比,人本管理更加关注企业员工的内在需求和满足、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开发。首先,从企业员工看,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任何一个员工无论其能力大小、贡献多少、职位高低,大多数希望成为有思想、有价值的个体,而非仅仅是完成工作任务的机械劳动力。其次,从企业来看,企业要实现管理目标,就必须使规章制度等刚性管理条例同“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相得益彰,既需要用刚性管理条例明确工作职责,约束员工的行为,也需要发扬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以及团队精神,确保企业发展的动力。再次,从文化导向看,团结合作是中国的优良文化传动,营造以平等氛围与团队精神为中心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应该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团队精神的建立包括:一是尊重企业各部门的相对独立性;二是培育员工团结协作精神,使其充分认识到团队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三是建立部门间和员工间友好相处,资源共享,共同参与的组织协调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四是营造领导和员工共同进步、同甘共苦的氛围。

总之,企业是人的集团,企业是由全体人员共同经营的。在一个企业里,如果每个员工都有一种“这是我们的公司”的意识,如果企业经营者把员工看成是同舟共济的“伙伴”,那么,这个企业就必定是一个成功的企业,是一个共同创造繁荣和幸福的企业。

(作者单位:菲律宾国立雷省科技大学 管理学博士)

作者:尚敬

以人为本企业管理论文 篇3:

以人为本:企业管理理念中“人”的管理方式的适应性分析

[摘 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确立,以人为人已经逐步成为企业管理的一种理性选择。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中的“人”,笔者认为是一个复合概念,包含了三个层次的内涵:一,它是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具有独立人格精神的个体;二,它是顾客、消费者,具有相对自由选择度的产品使用者;三,它是企业自身,应该遵守法律、道德,承担社会责任的“社会人”。企业管理的方式也应该适应于每一个不同内涵的“人”。

[关键词] 以人为本 人的内涵 管理方式

随着经济发展形式的变革和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变,以人为人已经逐步成为企业管理的一种理性选择。人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要素,对人的概念内涵的不同理解也将意味着企业管理方式的不同。

一、以人为本中的“人”是具有独立人格精神的员工及贴心管理方式的对应

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精神的个体,也是企业的重要组成要素,因此企业必须重视人的存在价值,在心中摆好人的位置,把人视为管理的起点,支点,同时也是终点,采取贴心的管理方式。贴心管理的本质就是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人,以合理的需求满足人,以有序的配置安排人,以科学的体制激励人,以高尚的文化教育人,以民主的氛围凝聚人,时时刻刻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发挥人的创造精神,激发人的创造热情,把人视为手段与目的的统一,以实现企业盈利,社会受益,员工得到实惠为目标的全方位管理方式。

在企业中每一个人除了职责分工的不同外,每个人在人格上是都是平等的,所以企业管理中应该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人,尊重员工的人格尊严,不能有损员工的人格;需要产生动机,动机支配行为,人所从事的活动背后隐含着自己的需要,马克思曾经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因此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应该关心每一个员工的安危冷暖,学会体察员工的情绪,想员工之所想,急员工之所急,员工的事再小也要放在心上,深怀爱人之心,善谋富工之策,对员工的合理需求予以满足;在企业中,每一个人的工作能力有大小,天赋有高低,但是每一个人都是企业机器正常运行的一个关键部件,都是企业宝贵的人文资源,所以在企业管理中要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天赋、实践经验的不同,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做到人尽其才,各得其所,使人力资源不浪费,不缺位,整体结构优,效能大;企业中每一个人,除了为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外,还需要有一个群体归属,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所以企业管理中除了薪水的涨幅外,还应该注重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构建高尚的企业文化,为员工塑造一个既有民主,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使个人心情舒畅的氛围,增强归属感,凝聚人心。

二、以人为本中的“人”是具有自由选择度的产品使用者及服务管理方式的对应

在现代化的商业竞争中,谁赢得了更多的消费者,谁才是最后的赢家。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消费者是最有话语权、选择权和评判权的,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商品,所以企业要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就应该强化服务管理意识,树立顾客至上的理念。

产品生产之前,做好消费者市场的调研,掌握一手资料;产品设计中,体现出产品的人性化,注重产品的质量,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使用需求;产品销售中,提供不同层次价位的优质产品,尊重消费者的选择权、知情权;产品售出后,企业应有健全完备的维修服务体系,诚恳接受消费者的批评和投诉。现今时代,企业产品的生产、销售、售后服务已成为一个系统体系,高度集成化,所以一个真正对消费者负责的企业,必定时时把消费者放在心上,处处替消费者着想。国内知名企业海尔集团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海尔始终坚持以诚信务实的服务理念和质量过硬的产品来赢得顾客。在创业初期,有一次质检发现有76台电冰箱不合格,引起消费者不满。当时的厂长张瑞敏责令当事人当着全厂4000多名职工的面,把这批电冰箱全部砸碎。消息传出后,一个用金钱无法买到的对消费者负责、讲究产品质量的企业形象树立起来了,从此海尔牌电冰箱畅销全国,誉满内外。因此一个企业要长期生存的话,必须有较强的服务理念和责任意识。

三、以人为本中的“人”是“社会人”性质的企业自身及责任管理方式的对应

企业是在社会土壤中培育起来的一种自负盈亏的经济组织,企业的组织活动是在社会中展开的,社会赋予了企业以生命,使企业成为具有“社会人”性质的生命体,因此企业的正常运行应该在社会秩序的范围内进行。

市场经济是一种契约经济、法治经济,因此法律已经对企业的运营规则做了边际的约束、界定。一个在法制环境中存在的经济实体,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在法律的要求下开展一切正常的经营活动,谁违背游戏规则意味着谁将被淘汰出局、罚下赛场。因此具有“社会人”性质的企业应该将自己的经营活动与法律的要求统一起来,在管理中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学会懂法、守法,既维护好自己的正当利益,也不能损害其他企业的合法利益。

企业做为“社会人”,还应遵循相应的社会道德,承担一定的社会义务,在隐形力量的约束下规范自己的行为,因此在企业的管理中应该注重诚信文化的构建,将经营管理与追求真善美结合起来,将企业盈利、维护市场秩序与奉献社会、服务群众统一起来。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版,342页

[2] 陈天祥:人力资源管理[M].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1

作者:张晓波 吴利才

上一篇:儒家民本思想研究论文下一篇:我国财政方针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