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理念下图书馆管理论文

2022-04-29

作者简介:谭媛(1984-),女,汉族,湖北省武汉市,图书馆员,大学本科,武昌工学院。摘要:高校图书馆主要的作用是完成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更能有效的培养社会实用型人才,因而在人性化教育知识时代的推进中,图书管理工作也要秉承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将学生摆在管理的核心地位。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以人为本理念下图书馆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以人为本理念下图书馆管理论文 篇1:

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创新研究

摘要:长久以来,受传统高校图书管理的影响,图书管理人员在日常事务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意识都不强,然而,随着我国高校深化改革的全面落实,仅仅是完成图书的登记和管理业务远远是不够的,应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创新应用为切入点,为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提供先进的理论实践指导。本文就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校图书管理创新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以人为本理念;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路径研究

高校图书馆可以说是高校学生的第二课堂,同时也是学生获取课外知识和学术科研资源的重要渠道。随着我国高校深化改革的全面落实,图书馆管理应从强化本体服务意识入手,通过人本化的管理思想,满足高校师生对图书馆资源的获取和利用需求,拓宽图书资源服务的范围,及时投入先进硬件和软件设备,积极引入信息化技术为广大师生提供更优质的图书馆藏服务,体现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知识传播、文化交流、价值引导的重要作用。

一、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在高校图书馆中创新实践现状

(一)主动服务意识不强

就當前我国部分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普遍状况来看,被动懈怠的日常工作和管理态度是常态。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的学历虽然较高,但日常工作的内容却多是繁重的重复性工作,长此以往,图书馆管理人员很容易产生负面的消极情绪,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水平自然会随之下降,广大师生的图书馆体验也就难以得到优化,久而久之造成了对高校图书教育资源利用不充分的现象[1]。

(二)人本管理意识不足

随着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受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高校的图书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视在师生图书资源上的服务。虽然在硬件设施上的投入逐渐增加,但在图书管理人员的人本管理培训上却有很多不足,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管理方法相对单一,缺乏创新性和灵活性,不利于服务质量的提高,影响了图书馆数字化管理的建设进程。

(三)管理质量难以提升

一直以来,由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高校图书馆的落实存在一定问题,致使管理质量难以得到提升。一方面,体现在管理体制相对落后,图书馆的部门规划比较模糊杂乱,许多不必要的部门无端增加了管理难度,还出了职能界定不清的情况。另一方面,还体现在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分配不科学的问题,不能充分发挥专业采编人员和技术服务人员的能力,在硬件维护和机械体力劳动上的侧重,严重浪费了高质量的图书管理人才资源。

二、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在高校图书馆工作中的创新路径探究

(一)调动图书管理员的主观能动性

图书管理人员是高校图书工作的重要资源,为了确保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有效落实必须要充分调动工作人员主观能动性,在图书馆管理制度上进一步引入人本管理思想,建立科学合理且灵活的管理制度。

首先,为了调动工作人员的管理积极性和创新性,高校图书馆的行政部门要积极听取和采纳基层图书管理员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不同图书馆室的基层服务人员,加强对不同图书馆藏室的针对性管理,实现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有效落实。

其次,还要结合工作人员实际情况,结合高校图书管理整体的趋势,不断完善激励制度,以积极的激励方式,调动工作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不仅要重视实际的物质奖励,还要避免物质奖励的局限性,可以以物质+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方式,例如树立图书馆基层管理标杆、人性化管理典型等形式,增强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干劲儿、信念和热情。

最后,还要强化图书管理人员在以人为本管理理念运用中的主体地位,以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水平为基准,重点关注基层图书管理人员、设备运维人员以及的师生读者的需要,优化文献、期刊资源管理和选购引进机制,可以设置图书馆的公众微信平台,使基层图书管理人员负责工作号的运营,在及时更新图书馆藏信息的同时,积极听取、合理采纳高校师生对图书馆馆藏资源和服务管理的意见。此外,在高校图书馆的思政教育中也要引入以人文本的管理思想,不断优化高校图书管理员之间和师生之间的距离,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文化水平,使工作人员在日常的图书管理与服务工作中发挥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爱岗敬业精神,保证图书管理与师生服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水平[2]。

(二)强化图书馆员的人本管理意识

强化高校图书管理人员以人为本的管理意识,一方面,要培养其以读者为本的图书馆服务理念,以师生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满意度提升,作为图书管理员要以落实人本化理念,提高人本意识的作为重要落脚点,进一步满足高校读者的个性化阅读需求。图书管理人员要深入到读者群体中,全面了解不同读者类型的知识结构和阅读动态,积极为高校师生提供服务,可以通过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与高校师生的互动交流,例如,可以定期开展线下的讨论会或增加与线上平台读者的互动,极强有效沟通的质量效率。

另一方面,为了强化图书管理员的以人为本的意识,应鼓励基层图书管理员善于发现日常管理与服务中的问题,并积极解决。高校图书馆在强化人本管理中,还需要完善现有的服务管理运行机制,不仅要拒绝和摒弃传统图书管理工作中的行政化色彩,还要使图书馆的各个馆藏和各部门人员都能树立科学的人本管理思想,逐步优化扁平化管理,充分结合学校的实际发展水平,制定公平、合理、科学的管理人员考核监管机制,通过对全体员工的针对性业务水和服务态度考核,提高全体工作人员对以人为本服务和管理的重视程度,切实提高高校图书馆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效率水平。相应地,还要基层图书管理服务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训入手,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定期的职业技能培训活动,使其尽快转变高校图书资源管理与师生服务理念,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水平,确保每一位高校图书管理人员都能有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更好地在高校图书管理中创新应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三)针对性提升高校图书管理质量

随着我国信息化水平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高校图书管理与文献资源服务的整体水平,因此,高校图书管理工作为了满足师生对藏书资源的多样化需求,实现人本化管理的有效落实,提高图书管理质量,还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加快创建高校的数字图书馆。在高校图书管理创新发展的过程中,要牢牢把握数字化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红利,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图书馆的海量图书文献进行数字压缩和转化处理,并将其上传到高校的局域网服务器中,打破传统高校图书管理资源时空和物资分配的局限性。撤销实际管理和服务效用不突出的图书馆相关部门,简化馆藏资源租借归还的手续,避免工作人员的重复化、机械化、零散化劳动。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的科研资源和文献服务,要充分借助网络平台和现代化技术,通过提升图书管理和服务质量,进一步优化师生获取图书资源的程序,使其在学习或研究需要图书资源时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高图书馆文献的使用率,發挥新时代图书管理服务体系以人为本的终极理念[3]。

第二,要针对广大师生的实际需要,构建高质量的线下图书馆室阅读环境,提高图书服务管理程序的科学性和灵活性。为了便于高校学生的日常自习和阅读,要加强图书馆硬件和软件的优化,还要针对高校不同专业学科的特点提供个性化的图书馆服务。例如,针对一些语言类专业的学生和大多数邻近考试周的学生,应规划专门的专业朗读室和特定的背书、朗诵区;还可以从引进可视化智能选座设备、图书借阅归还设备、自主打印设备以及优化电子资料阅览室入手,提高学生对图书资源的利用,最大程度地为学生提供便捷、贴心的人性化服务。

第三,应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丰富的图书服务活动,例如可以和不同专业的教研室合作,开展定期的专业学术交流分享会,还可以通过加强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研室、文学读书社团的合作,以微信公众平台为媒介,增设专门的学生勤工助学新媒体岗位,组建开卷有益专栏,为高校学生推荐优秀书籍、收集分享学生的独特阅读感悟,以此来不断增加高校学生的阅读量,发挥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引导作用,营造良好的高校文化环境。

结语: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的运用,不仅能提升管理水平,优化服务质量,还有助于促进高校的学术科研发展,发挥图书馆的人文价值引导作用。在我国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作为重要的教育教学资源服务平台,要正视在当前人本化管理服务创新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应对挑战,把握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机遇,勇于探索人本化管理服务的创新路径,争取为高校师生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余尚红.人本思想在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中的应用研究[J].文化产业,2021(13):97-98.

[2]周琼.谈高校图书馆管理制度中文化激励机制[J].财富时代,2021(04):73-74.

[3]姚丹.儒家管理文化与图书馆管理[J].汉字文化,2021(08):167-169.

作者:王斐斐

以人为本理念下图书馆管理论文 篇2:

浅谈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

作者简介:谭媛(1984-),女,汉族,湖北省武汉市,图书馆员,大学本科,武昌工学院。

摘要:高校图书馆主要的作用是完成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更能有效的培养社会实用型人才,因而在人性化教育知识时代的推进中,图书管理工作也要秉承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将学生摆在管理的核心地位。本文主要介绍以人为本与高校图书馆之间的重要关系,同时详细的探讨图书馆管理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并且总结问题出现的原因,最终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其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在经济发展的大趋势面前,高校图书馆能够面对不同的挑战,最终为广大读者全方位的服务。

关键词:以人为本;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

图书馆是高校教育的基本要素之一,在高校的发展进程中地位和作用无可替代。在服务于广大师生的同时,为广大师生带来精神盛宴,因而在管理高校图书馆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管理人员不要拘泥于眼前,要开拓视野,运用现代企业的管理方式,融入创新管理理念,力求实现高校的图书管理模式。

一、以人为本与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关系

(一)以人文本是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灵魂

现代教育中,管理的主体是人,在高校中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因而高校图书馆中其管理创新的灵魂是开展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以人为本结合图书馆管理内涵是任何工作的开展都要围绕满足学生需求的根本出发点,第一,要转变图书馆的主要管理思维,管理理念的树立要做到以人为本,读者的需求是图书馆的需要首要完成的任务,更能够有效的满足读者需求;第二,图书管理中要实现现代信息技术化。在图书管理过程中计算机平台的广泛应用十分必要,由于现在馆藏图书样式繁多,所以人工整理和查阅工作量较大,并且工作效率也低,因而为更好的为高校提供服务,数字化图书管理系统的构建不但方便学生查阅,更能实现提供完整的信息资源管理库,提升高校图书信息的使用价值。

(二)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是以人文本理念的现实写照

我国高等教育的逐步发展,教育体制也将得到逐步创新,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以人为本。首先,图书馆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其内部发展的需求,伴随社会多元价值理念的深入,部分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出现各类问题,不利于图书馆的长远发展,因而在工作红为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要多和图书管理人员接触,深入到其内部,了解人员的相关想法,实现图书馆的整体发展目标与员工的自我价值相互结合,有助于图书管理事业的健康发展;其次,信息服务化也需要一人为本的管理模式,高校图书馆开展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学生的信息资源需求,这也是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表现。

二、高校图书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图书馆管理理念的落后

当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的时候,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侧重点更集中于学生,但当前很多管理更注重物质层面,忽略精神层面的需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校更多的将精力集中于硬件设施的改造方面,但是没有注重员工技能培训。当数字化图书信息资源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很多高校引进信息化查阅设备,其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自动化程度也在逐步加大,但是图书管理人员的技能水平不能与之相互适应;第二,重视收藏管理,缺乏主动服务意识,高校的图书管理为了保障馆藏文献的完整度,所以对于稀缺文献保护较好,很少借阅给学生,这将导致资源的闲置浪费。

(二)高校图书馆管理缺乏人性化

人性化管理模式是现代高校管理体制中必要重要的一个研究课题,在现代教育体制中也受到广泛的推崇。但是部分高校口号喊得很响亮进,但在实际工作应用中却截然相反,甚至很多工作流于表面实质含义不大,第一,由于服务手段过于单一,大量网络应用平的兴建,但是实际收效甚微,这主要受到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的制约;第二,服务内容单一,现在很多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中同质化现象严重,很多类型的数据和材料重复,另外有些学科资源不足;第三,被动的服务方式,图书馆的具体服务性与管理人员的服务方式有重要联系,管理人员应树立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理念,但是部分一线工作人员把自己定位于高校工作人员,所以没有主动服务意识,甚至很多本应该由工作人员完成的工作内容,图书馆要求学生完成,这就导致很多冲突出现,学生对图书管理人员产生不满情绪,进而让科学的图书管理工作难以顺利的推行下去。

三、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策略

以人为本是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基本理念,高校人才培养的对象是人,而图书馆服务的对象也是人,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了服务于人。“图书馆的目标和使命就是为读者提供精神食粮,只有将读者的位置摆放正确,做到一切都为读者考虑,才能让读者参与到图书馆的管理事宜中,建立读者第一的价值观。”

(一)建立以人为本的员工管理机制

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为实现这一管理目的,第一,要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让管理人员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摆脱传统的行政机制理念,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样的工作思想,其规章制定要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奖励工作能力好的员工,更要给青年员工提供广阔的晋升平台,打破以往凭资历晋升的理念,以工作能力和个人素质为晋升标准,给青年人更多发展空间。第二,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根据工作的实际需求和员工的表现情况,针对性的开展相关教育培训,主要的目的是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例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出发点,在图书馆内组织实践教育活动,努力提升员工的政治素养,并将这份政治素养融入到实际工作中,推动工作的积极性,加大工作效率。

(二)建立以人为本的读者服务模式

图书馆的真正服务对象是学生,所以建立的服务模式应满足学生的需求;第一,构建人性化比较强的高校借阅环境,构建初期就要考虑到读者因素,基础设施的建设,要充分方便读者,比如在入口位置明确的设置入口指示牌,方便读者快速的找到自己需要取书的位置;第二,图书馆开展图书服务活动,以自身的工作环境为出发点,组织读者交流会和座谈会,建立读者信箱,聘请高校内德高望重的教授,定期的给青年读者推荐阅读书目,阅读结束后大家一起探讨发言,并根据读者和学者意见对图书馆的工作计划以及工作流程做出适当的调整,以此为基础,改善工作中的各类缺陷,完善以人为本的图书创新管理。第三,“书”是图书馆的核心,所以要通过对书籍的管理,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图书馆是学生阅读的重要场所,因而要求给读者创设个性化读书服务,可以在图书馆的一端开辟出“读书角”让学生可以在该区域自由的阅读,并且在空白的笔记上写自己的读书感想,定期选择比较好的读书感想刊登在校报上。推动读者之间的文字交流。

四、结束语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辅助学习环节,在时代发展中,每一届学生也有不同的变化,那么图书馆工作也要发展创新,其创新管理理念就是要秉承以人为本的管理发展模式,满足读者的学习需求,同时开展各类活动丰富读者的课余生活,这才能凸显出图书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理念。(作者单位:武昌工学院)

参考文献:

[1]白山丹.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策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21):28-29.

[2]陈璞华.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5.(10):12-13.

[3]段汶君.试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J].现代情报,2006.

[4]刘方.储济明.高校图书馆实施文化管理探讨[J].兰台世界,2015.

[5]李翠香.谈高校图书馆志愿者管理艺术与实践[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

作者:谭媛

以人为本理念下图书馆管理论文 篇3:

以人为本理念下高职高专图书馆管理创新的思考

摘要:图书馆是一个专门收集、整理、保存、传播文献并提供利用的科学、文化、教育和科研机构,具有文化传播、传承的重要作用。现如今我国已经进入以人为本的时代,高职高专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也要时刻牢记“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不断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能力,为高职高专学生和教学人员的学习和研究工作提供便利。本文就将从多角度研究如今高职高专在图书馆建设方面的现状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帮助高职高专的图书馆进一步完善其功能。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管理;以人为本;管理创新

引言:“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新的思想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需要将这一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高职高专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更需要加强对图书馆的场馆建设,提升国家软实力。21世纪以来信息化、数字化的建设方式为高职高专图书馆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就将从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创新方面入手,讨论如何完善高职高专图书馆的管理系统,为高职高专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更好的平台。

一、以人为本与高职高专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关系

图书馆作为一个为人服务的系统体系,是以人的需求为中心的,所以在现代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管理图书馆的主体是人,图书馆的服务主体也是人,所以在对图书馆的管理创新工作中就需要我们将“以人为本”的理念注入其中。以人为本的概念在管理工作中的体现在对读者的服务上,传统的图书管理错误的将书籍作为主体而忽视了对读者的关注,这就导致图书与读者的结合不够紧密,读者没有得到需求上的满足。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也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结果,只有充分调动起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发挥好图书馆的服务功能,这就需要以人为本理念的加入,将图书馆工作人员与图书馆本体进行紧密结合。除此之外,以人为本功能在信息社会的发展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图书馆的存在意义就是为读者提供优质的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对于高职高专图书馆来说图书馆还承载了更多的科研和教育意义。在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中加入以人为本的观念后更加符合信息服务于社会的要求。最后以人为本的理念也是对高职高专图书馆发展本身的要求。信息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都对图书馆的发展产生了威胁,激发图书馆对自身进行进一步的升级,引进新的技术和设备,加强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不断提高图书馆的品质和功能,以满足读者更丰富的需求[1]。

二、高职高专图书馆管理的现状描述

(一)、高职高专图书馆管理的现状

高职高专的行政管理模式还是以政府为主导,呈现高度集中的面貌,分层分级管理,层层分属,且高职高专并不注意在图书馆方面引用高学历人才,图书馆的地位较低。在机构设置上,高职高专图书馆仍旧采取原有的传统组织模式,由采编部、流通部、期刊部、参考咨询部、技术服务部、办公室等机构组成,立足于传统的封闭管理模式,缺乏能动性和灵活性。不能满足当前高职高专图书馆的发展需求[2]。

(二)、高职高专图书馆管理的主要特点

首先,高职高专图书馆实行上下级制度,工作人員只对上级负责,呈现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形式,将权力都集中在最上级手上,导致图书馆管理的稳定性较强,权责分明,但这种模式也存在缺陷,即下层工作人员无法对图书馆的建设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其次,高职高专图书馆的管理模式仍是以行政管理为主,稳定但却具有强制性。也就是说图书馆的管理没有具体的一套法则进行规定,限制了下层人员的工作发挥,上级行政管理者的权利过大,最后,高职高专图书馆将馆藏作为图书馆发展工作的核心。一直以来,图书馆的工作以扩大建筑面积、购买图书、扩展建筑资源为核心工作,忽视了对读者感受的服务。

三、高职高专图书管理存在的问题

高职高专图书馆在建设方面的管理体制具有弊端,图书馆的馆长选择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的选拔而多是采用领导的偏好,这就导致图书馆的管理层缺乏专业能力和素养。其次图书馆金字塔式的附属关系导致图书馆的管理不是指导型而是领导型,不利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发展和才能的发挥。此外,图书馆在服务功能上的定位不够准确,工作人员没有将自己作为服务者看待,缺乏读者第一的理念,没有服务意识,读者缺乏良好的阅读体验。有些图书馆的硬件设施也不够完善,有些服务项目没有真正投入使用。图书资源跟不上读者阅读、学习的需要[3]。

四、以人为本理念下高职高专图书馆管理创新的思路和对策

(一)以人为本理念下高职高专图书馆管理创新的思路

首先要将读者的需求作为管理创新的核心。读者作为图书馆的服务主体,其地位需要收到尊重和关心。读者的意见和要求需要得到关注。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要平等地开展服务,展现人文主义的关怀,通过细致认真的工作得到读者的认可。此外还要让读者参与到图书馆的工作中,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发现图书馆发展中的问题,采取读者的建议和意见。最后要将满足读者的需求作为图书馆工作展开的最终目的。

(二)、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

在规章制度的制定中加入“以人为本”的理念,确立人本理念,将这种思维方式渗透到图书馆的各个部门和各项工作之中。确保图书馆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实现管理目的,保证图书馆内部工作人员的和谐相处,增强图书馆工作的凝聚力。最终达到自主管理的目标,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和工作积极性。

五、以人为本理念下高职高专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对策

为达到高职高专图书馆创新的目的,需要领导层建立以人为本的员工管理机制,以提高工作人员的能力,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参与感。建议公正的完善的考核机制、培训机制和奖惩机制,实现工作人员自身的价值,发挥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除了完善内部机制外,还需要建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模式。让图书馆的环境建设更加人性化,如:细化图书的查阅系统、增加更加丰富的服务项目、通过资源共享拓展图书资源、完善图书馆的评估系统等。

结束语: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下的一大要求,需要贯彻执行,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帮助了图书馆更好的完善自身系统,发挥其作用和职能,不仅改革了传统图书馆内部的制度弊端,还提高了图书馆内部人员的整体素质。除此之外对高职高专图书馆的建设也是对教育和科研工作的支持,符合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流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谭媛.浅谈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J].商,2015,47:54.

[2]王莉.基于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思考[J].兰台世界,2015,35:94-95.

[3]张兰.以读者为本理念下试析图书馆管理流程优化[J].黑龙江史志,2013,11:238-239.

作者简介:杨国辉(1970.10-),女,汉族,云南省大理人,图书馆馆员,本科,主要从事图书馆工作。

作者:杨国辉

上一篇:农村建设沼气服务三农研究论文下一篇:多元智能理论下的课程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