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法教学管理论文

2022-04-18

【摘要】高校是当前推行国学教育的重要平台。本文立足于国学教育的普适性与特殊性、课程设置的通识性与专业性、发展模式的多元性等方面的问题,阐发高校在研究国学的同时,积极推广国学教育,有助于在教学资源与内容、教学理念与方式等方面促进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导读法教学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导读法教学管理论文 篇1:

竹园书声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每天清晨,学校传来的阵阵经典诵读声,已经成为校园里最动听的声音。课间操时间,学生有秩序地上下楼;同学间,互帮互助的言语不绝于耳……这些行为让整个校园更加美丽和温馨。荆门市竹园小学自开发试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导读课程以来,经典诵读的琅琅书声,与美妙的歌声和欢乐的笑声一样,充盈着校园。“竹园小学传统文化导读校本课程建设,不仅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还成就了老师。”校长陈霞指着奖牌说,“荆门市首届政府教育创新奖一等奖、湖北省第六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全国特色学校等,而像这些因传统文化导读校本课程建设而取得的荣誉和成果,只是我们的副产品。”

竹园书声,开启了竹园小学的孩子们吸纳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快乐之旅。

课程,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作为教育局直属学校,荆门市竹园小学创办于1997年。也就是这一年,刚刚师范毕业的李丽来到这里,开始了自己的教师生涯。识字教学成为这位低年级语文老师的难题,因为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既有量的规定,也有质的标准。更让李丽觉得头痛的是,怎么样才能让孩子们喜欢上汉字呢?

着眼于“让孩子们爱上汉字”,李老师和她的团队学习借鉴省外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在实践中形成了如游戏识字法、象形字识字法、分类识字法等,还创出了“学生识字成长录”,深受家长和孩子喜欢,孩子的认识字词的数量迅速增加。

校长陈霞说:“要真正让孩子们爱上汉字,就必须让孩子爱上中国的传统文化。因为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汉字中凝聚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把汉字的学习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才是根本。”

李老师在教学中也明显感觉到,当学生完成一定量的识字之后,感觉不知所措了。“因为孩子们拥有庞大的识字量需要一个更大的平台来发挥、应用,然而市场上的读物五花八门,有的不够系统,有的不够专业,有的又不够全面。”竹园小学的陶丽玲老师说。

学校语文组的老师们决定自己动手,编写一套适合本校孩子各个年龄段的教材。让从没做过编辑工作的老师们编写学生读物,他们没有范例,没有经验,只有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满腔的工作热情。竹园小学的老师们通过对孩子、家长进行民意调查,多方了解孩子的需求。三十几位老师用一个暑假的时间编写出了一套白皮书,分为《孝亲篇》《诚信篇》《吟唱篇》等,以集中的主题,开展个人、小组、学校、社区系列实践教育活动。他们的意图十分明确,要以“诵读”和“内容”为切入口,让孩子们领略文化之美、汉字之美。

尽管白皮书看似有些简陋,与校本教材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却让竹园的老师们欣喜、自豪,当他们听说这套书要在本校和周边五所乡镇小学同时试用时,更是激动万分。在使用过程中,他们思考着怎样将资料变为教材。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学校请来了荆门市教科所的左昌伦所长,专家的介入,让竹园小学的老师们开始了较为规范的校本教材编写工作。查阅大量的资料,尽可能避免差错,一个字一个拼音地校对,逐张图片进行查找、精修,尽力做到内容正确、形式美观。经过多次打磨,2009年,《读本》由正规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读本》的内容有代表性地选择了诗文采英、名著故事、历史典故等,在内容的选择上基本都属于名家的代表作或原著中最精彩的内容;在编排上注重选取儿童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知识,同时注重趣味性;在难度上注重渐进性,如在《姓氏的由来》一课中,用讲故事的形式娓娓道来每个姓氏的由来。”陶老师说。

开发校本课程是对教师最有效的培训

起初,提起课程开发,竹园小学的许多老师认为是不太可能完成的事情,感觉自身不具备这个能力。有的老师觉得这个任务有些“离谱”,在他们看来,编写教材是专家的事,自己只是教材的使用者。

从“为什么要开设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材”问题入手,学校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以改变教师观念。就一些重点难题,如“从哪里着手编?”“选择经典读物的哪些内容?”“怎样编辑才能适合孩子阅读?”邀请荆楚理工学院教授为语文教师解析。同时,请专家解读经典,《论语》《孟子》《老子》等一批国学经典润泽了老师们的心灵。

学校从2004年开始实施的“书虫行动”,为老师们打开一扇经典文学的窗户。为调动老师们阅读的积极性,学校定期举行教育思想观点辩论赛。教师们与经典对话,和大师交流,涵养、底蕴都在静心阅读中积淀和丰盈。“在这一过程中,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人文素养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对经典文化有了大概的了解,对校本课程开设的内容有了清晰的脉络。”彭丽蓉老师直言。老师通过从没接触过国学到接触国学,再到学习国学,最后慢慢地领悟到它的精髓。钱芳老师说:“在这一历程中,感悟颇深,国学的博大精深,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它既为我育人提供依据和材料,也让我的文化素养得到了较大提升。”

教材编写的过程,促进了教师对教学的反思。“让我在课堂上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杨柳柳老师说。立足其价值取向,《读本》由过去以语文知识为本位向以学生为本位的方向发展,由统一的、硬性的教学管理模式走向开放的、探究的、灵活的课堂管理模式,这要求教师密切关注学生的个体经验。

对陶丽玲老师而言,通过这几年《读本》的实践,她拥有了更强的学科整合能力,“比如上《文房四宝》一课时,大家都知道‘文房四宝’就是‘笔墨纸砚’,编排的课本内容讲了一些关于‘笔墨纸砚’的特点,但授课老师除了要让学生了解这些基本常识之外,还要培养其对于书法的积极性,这一点就要求老师具备书法的基本功。”所以说,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老师也在学习,这样课程整合的能力也不断得到提升。

在荆门市教育局副局长张治鹏看来,开发校本课程不只是课程改革的需要,同时也是对教师最有效的培训。他说:“竹园小学传统文化导读校本课程的开设不仅是一个结果,更是一种过程。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开设的过程中成长,学生在享受课程、接受传统文化熏陶中成长。”

落地生根的课程才是具备生命力的课程

一周一节的传统文化导读校本课程成为学生们最期待的科目。记者随堂听取了一节经典诵读课。上课铃声一响,张老师抛出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古代的小朋友读什么书?同学们的兴致顿时被调动起来,思索片刻后,争先恐后地做了回答:“《三字经》《弟子规》……”接下来,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述了黄香温席、孔融让梨的故事,学生们睁大眼睛、聚精会神地听着,看的出,他们都被这些关于谦让和孝顺的故事所吸引,学生们还融会贯通,纷纷在课堂上介绍自己在生活中同学之间互相谦让的故事……就这样,学生们意犹未尽地上了一堂课,更重要的是,传统文化中的谦让和孝道之理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竹园小学的传统文化导读校本课程立足于学生兴趣,追求课堂形式的多样化。在授课的过程中,老师们围绕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在课堂上力求更恰当地融入一些活动,如:我们来演一演,我们来唱一唱,我们来辩一辩,我们来画一画等等。学生动起来了,课堂也就活起来了。

学校教师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导读课堂教学的五种课型——讲读课、故事课、赏读课、影视课、活动课等,根据课型不同,提供适合的授课方法。

如故事课,学生或个人讲、或按课下分好的角色几个同学一起讲。讲授《楚汉相争》一课时,学生在课堂上争相讲述了《楚河汉界》《项庄舞剑》等故事,还有很多同学以此为线索,搜集了许多相关的典故,在课堂上展示。在活动课上,有“课本剧”表演、有“朗诵会”、有“背书会”、还有“成语接龙”……学生们在一节节古典文化课程中体验,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

6月23号下午2点半,在竹园小学六年级一班的教室里,一场“独特”的考试——传统文化知识考核正在进行。“每次期末考试前的一个星期,就学生对于导读积累的情况,学校会设计一份《导读》竞赛卷,成绩经过折算后,计入期末总评成绩之中。”杨宇蓉副校长介绍说。

为了真正让《读本》课落地生根,学校把课程排进课表,每周一节,期末由年级组统一出卷,组织考试与考核。同时,学校还将传统文化导读校本课程纳入对教师的考核,与绩效挂钩。对老师的考核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成绩,二是由校领导班子组成的考察组对老师的诵读内容进行抽查考核。校长陈霞说,竹园小学让传统文化导读校本课程开设常态化,不只是靠热情,更靠的是机制。

打造竹园特色的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群

“自学校开设导读课程以来,学生通过读经典,从各方面都有了变化。有些学生记忆力明显增强,有的学生变得明白事理,有些学生爱上了经典阅读。”李菲菲老师说。传统经典的学习,为有诗词书写特长的学生提供了一片广阔天地。被著名诗人汪国真赞为“诗歌天使”的王芗远,其父亲深有感触地说:“竹园小学营造的浓厚文化氛围,让孩子浸染其中,培养了他热爱经典的兴趣,养成了热爱阅读和写作的习惯,为他诗歌创造打下了深厚的人文底子。”

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仅只局限在文学作品之中。竹园小学在开发和开设中国传统文化导读校本课程过程中,深切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呈现方式的多样化。一个大胆的想法在竹园小学酝酿:要像经典诵读一样,以传统文化为主线,开发和开设传统器乐、陶艺、书法等系列校本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中国传统文化导读校本课程开发和开设的经验,为竹园小学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课程开发流程范本。已具备将碎片化的校本研究提升到规范的系列课程建设能力的竹园小学已梳理和规划出多条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线。

以“葫芦丝教育”为载体,把它作为学生特长培养的主导项目,学校根据小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特点,编写了校本课程《葫芦丝教程》。既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学校年度千人葫芦丝吹奏活动已经成为学校的一道靓丽风景。同时,其他课程如二胡、笛子、陶艺等课程的开发已全面启动。

荆门市教育局长李本全对学校发展充满期待:“一个不断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充分体现国家课程改革要求的、以传统文化为主线的校本课程群将成为竹园小学特色办学的最大优势。而这种优势应该成为办学者的最大追求。因为,教育,一切应从学生需要出发!”

作者:肖昌斌 王甜甜 侯辛锋 江登鸿

导读法教学管理论文 篇2:

浅论当前高校国学教育的特征

【摘 要】高校是当前推行国学教育的重要平台。本文立足于国学教育的普适性与特殊性、课程设置的通识性与专业性、发展模式的多元性等方面的问题,阐发高校在研究国学的同时,积极推广国学教育,有助于在教学资源与内容、教学理念与方式等方面促进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国学教育 课程设置 发展模式

面对当前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与精神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国学日益成为复兴中华传统文化,补救社会某些弊端,增强民族自信心,促使人民过上更高雅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必要。在当前高校,国学教育逐渐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形成高校国学教育运动。高校也以其优裕的师资、丰富的藏书及其良好的教育环境应然成为推行国学教育的重要平台。本文拟立足于国学本身特点,结合高校教育的实际情况,提供以下拙见。

国学教育的普适性与特殊性

1.国学教育的普适性

就国学名称的演变而言,道咸以来,欧风东渐,西方的学术统称为“西学”,与之相对的我国固有学术被称之为“中学”;光绪中叶,因西学风靡,我国固有学术式微,国内学者群起而保之,遂有“国粹”之名;继后,章太炎又改“国粹”为“国故”,然而是时“国故学”仍限于文献,含义窄狭,“国学”之名应运而生。[1]可见,从国学之名的产生看,乃指我国的固有学术。这种看法被曹聚仁、谭正璧、张岱年等诸多学者所采用。在对“固有学术”的认识上,近代以来学术界出现了不同的看法,换言之,即对国学内涵与外延的界定存在着认识上的差异。无论差异多大,学界对国学“文以载道”的特征无不认同,即认为通过固有典籍传达中华民族固有的思想和精神。就此而言,国学教育存在典籍的普适性和精神的普适性。

(1)典籍的普适性

国学典籍在近代之前存在《庄子·天下篇》《荀子·非十二子》《论六家要旨》《淮南子·要略训》《七略》《汉书·艺文志》《中经簿》《七志》《七录》《隋书·经籍志》等多种分类方法,近代以来也存在章太炎、梁启超、胡适、陈钟凡、马瀛、谭正璧、蒋梅笙、张振镛、刘兆祐等分类方法。这些分类涉及作为国学典籍的阅读范围和作为国学教育的专业方向。从基本典籍看,国学涵涉经部、史部、子部、集部,具有普适性。通过对各类国学典籍的研读和教学,不仅可以了解每一时代学术发展的特点、学术成果、学术风尚、学术流变等,也有利于今天整理先哲遗产,进行科学分类,传承国学。

(2)精神的普适性

国学典籍是中华民族思想结晶的展现,蕴含着国学教育的根本是阐发国学的思想和精神,即“国魂”。因此,以国学之魂培养学生是高校国学教育的共同宗旨和目标。

何谓国学精神?一些学者认为主要是儒学的人文精神等,甚至将和而不同、一分为三等智慧也视为国学精神看待。这有一定的合理处,亦存在商榷处。今天谈国学精神,并没有离开国学作为固有学术文化的语境,首先标举的仍应该是体现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道德操守、理想信仰、价值观念等的民族精神。冯友兰曾将民族精神称之为“道统”“国风”,认为“在过去我们在这种国风里生存,在将来我们还要在这种国风里得救”。[2]冯先生所论不无道理,即从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的层面上来谈及,这是国学教育最应该突出的普适内容。

如何展现民族精神?钱穆认为“历史与文化就是一个民族精神的表现”,而研究历史,“就是研究此历史背后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的。我们要把握这民族的生命,要把握这文化的生命,就得要在它的历史上去下工夫”。[3]钱先生从历史和文化入手认识民族生命、文化生命确是较好的途径。通过国学教学,不仅是要求学生尊重本民族固有文化,更要培育其民族意识,坚定其民族自信心,解决我国国力增长与精神文化发展的不平衡问题。这是国学精神最大普适性所在。

2.国学教育的特殊性

(1)师资的特殊性

良好的师资队伍是国学教育正常进行的保障。国学师资应具有较高水平,展现出不同于一般专科师资的特点。具体而言,国学教育师资的特殊性典型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在教学理念上,国学师资应有别于专科教育、职业教育的教育理念。国学教育的理念不仅要学习通识教育观念,而且要树立国学作为学科的认同观念,并有国家认同、文化认同的观念。“国学”自产生时就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已立足于或类似于现代民族国家的观念。今天的国学教育与过去相较,国势衰落时侧重“保国”,国势强盛时侧重“安民”。安民需要强烈的国家认同和民族文化认同,即对“国”之“体”的认同。据此,国学教育的师资首先具有这种教育观念。其次,国学师资队伍需要长期培育。当前师资往往来自中国哲学、历史等各学科,故不可避免地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和个人知识结构的影响,其认识和教育水平也参差不齐。因此,许多高校形成了边教育边培育师资的特殊现象。

(2)文化传承的特殊性

国学在文化传承上的特殊性,最典型的方面有两点:其一,由于我国高校较为分散,且身处不同的地域文化中,具有不同的地域文化传统。不同地域的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凸显地域人文精神的重要宝藏,最能展现地方文化的特点、文化传承、审美情趣等。因此,在地方高校的国学教育中不可避免地在多方面展现地域文化的特色。其二,我国高校往往具有各自的文化传承,体现不同的文化特色,尤其是一些历史悠久的高校更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传承谱系。因此,高校在发展国学教育时应当注意开展适合自身实际和体现自身特色的国学研究和教育,揭示其蕴含的人文精神,重塑师生精神理念。

课程设置的通识性与专业性

1.通识课的设置

在国学通识课的设置上,如前文所述国学存在学科门目分类方法的不同,虽然自《四库全书》以后,经、史、子、集的四分法成为学界普遍采用的模式,然而这和现在学科分类存在诸多隔阂。我们认为在处理学科分类时应兼顾古今、新旧的模式。谭正璧先生曾进行过有益的尝试,“虽采用通行的四分法……以‘史’次于‘子’后,‘集’部则改成‘文学’”。即形成了经、子、史、文学四科。虽然这种新旧兼用的方法,谭氏也认为“本来不甚妥当”,“但文学如用旧法分目,那么不但毫无意义,而且也无从叙述。为了便宜,也只好贻人口舌了”。[4]即便如此,将“集部”改成“文学”,仍存在“不甚妥当”,我们认为应借鉴《隋书·经籍志》将佛道经籍附置于四部之后,即将佛道典籍在常见的四部分类子部中别离出来,另置“宗教”一门,即成为经、史、子、文学、宗教五门,并按这一分类遴选适合教育的典籍。总体而言,在课程设置时,不仅突出引导学生阅读经典的重要性,又强调阅读的侧重,即在低年级侧重于导读课,高年级侧重研读课。

在经学科中,不仅开设经学史课,而且设置《论语》《孝经》《尔雅》《尚书》《诗经》《春秋》等经典的导读课或研读课;在史学科中,不仅开设史部要籍的概论课,而且设置《史记》《汉书》等个别史书的导读课或研读课;在子学科中,设置《老子》《庄子》《墨子》《荀子》《韩非子》等导读课或研读课;在文学科中,设置古代文学史、作家作品类等导读课或研读课;在宗教学科中,设置宗教史论课和三教重要典籍导读课或研读课。

2.专业课的设置

在进入高年级后,由于国学内容的广泛性,学生可自主选择自己的专业方向,即选择上述经、史、子、文学、宗教五门中一门作为自己的专业方向,并根据专业方向选择主攻课程。专业课侧重于研读课。诸如,在经学方向设置《孟子》《周易》《中庸》《礼记》等研读课;史学方向设置《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等研读课;子学方向设置老庄哲学、韩非子哲学、宋明理学等研读课;文学方向设置《文选》《楚辞》《元曲选》等研读课;宗教学方向设置《心经》《金刚经》等经典的研读课。

3.选修课的设置

选修课一部分来自专业课。在专业课设置时分为必选和自选两个方面:必选为本专业的学生除本专业课外,在其他专业学生的专业课中选择课程进行学习;自选课应根据学生兴趣和教师科研领域有针对性设置。自选课旨在鼓励教师深化本专业的研究,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同时鼓励学生在感兴趣的领域进一步拓展知识面。

上述课程设置,首先侧重通识课的设置和原典的阅读。通识课是启迪学生国学智慧的指南,而专业课与选修课除了给予学生某种职业能力训练外,也深化学生对国学的认识和体贴。

发展模式的多元性

在当前高校国学教育的实践中,发展模式具有多元性。一般而言,主要有三类:

1.国学院、书院、精英班(实验班)

当前一些高校设置了国学院、书院、精英班,这是在高校体制内推行国学教育最高层次的教育模式。这类国学教育模式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受到学校内部积极因素的影响较大。一般而言,国学院、书院、精英班的设置往往受到学校有关领导或政策的支持,受到外界某种保障,否则难以深入发展。二是从课程设置上看,因校内阻力较小,在课程建设上较为自主,制定了适合本校情况的教学计划、人才培养计划、教学管理模式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类国学教育模式中,国学院、书院或精英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传统、教育传统、教育精神,甚至有学校以此为基地形成了学派,成为引领一方的国学教育阵地。

2.现有高校体制下开发的国学课程

在现有高校教育体制下,开发一些国学课程弥补无法在本校深度开展国学教育的不足。相对于前一类国学教育模式,这类教育模式在当前高校更为普遍。这类模式的形成,一方面受制于校内较为僵化的教育体系,无法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大刀阔斧地开展国学教育,只能在学校常规的教学下渗入国学教育。另一方面,这类高校也往往缺少国内外较高的层次师资和研究资源,因此很难开设大而全的国学研究和教学。综观这类国学课程的开设,除了一些分散在文史哲院系内的专业课外,更多采取校内选修课的形式进行。这类模式是当前国学教育中的主要阵地。

3.读书会或国学论坛

当前高校文史哲方面的读书会或论坛已经成为国学教育的重要平台,而且深受师生的欢迎。相较于前两类,这类国学教育与传播模式往往具有自发性,而且不仅没受到现有教育体制约束,反而会得到某种支持,可以看作前两类国学教育的有益补充。

结 论

上述教育模式展现了当前高校国学教育的特点,在现实各类模式也不是截然分开的,往往是相互兼容的。为了更好地推行高校国学教育及其教学改革,我们认为在当前形式下,尤其需注意两个方面:一是高校国学研究需要实现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特色,并将其服务于国学教育。即在传统哲学、历史、古典文学、古文字学、古代教育等学科实现交叉融合的研究。这种研究有助于形成国学教育的特色,并能迅速转化为教学资源。二是传承国学教育的精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国学教育中,存在诸多优秀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优秀教育教学资源,有助于促进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马瀛:《国学概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第2-3页。

[2]冯友兰:《新事论》,三松堂全集第4册,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第324页。

[3]钱穆:《中国历史精神》,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9册,联经出版社,1993,第122页。

[4]谭正璧:《国学概论讲话》,当代中国出版社,2014,第12页。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横渠书院 陕西宝鸡

作者:张波

导读法教学管理论文 篇3:

新形势下基层党校意识形态教育功能实现探究

摘 要:基层党校是意识形态“常识化”的重要场所,具有意识形态“变压器”和“种子站”的功能,承担着思想引领的重任。江苏省江阴市委党校通过“武装武装者,引领引领者”、“优势更优、特色更特”、“拉长战线、增强影响”等路径,探索了意识形态教育功能的有效实现形式,为基层党校提供了有益借鉴。

关键词:基层党校 意识形态 功能实现

政党政治的发展和实践表明,意识形态认同是政党赢得民众、获取支持的根本所在。任何政党要树立自己的权威,在政治生活中存在并发展下去,必须成功地向大众宣传其意识形态,必须使其成员信奉其理想的价值体系及其制度模式。中国共产党在90多年的发展与建设中,始终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将意识形态工作放在“极端重要”的位置,通过多阵地、多渠道、多途径对党员和民众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和教育,保证了党的思想纯洁、作风纯正和民众对党的集体性认同。

作为党委的重要部门,党校“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国家机器,是意识形态新论断的生产地之一,是意识形态新提法的试验地,是意识形态常识化的重要场所和进行意识形态政治社会化的重要载体。”因此,《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明确规定,各级党委要把党校办成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培养党的理论队伍,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重要阵地,使之成为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中把党校列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和宣传的重要阵地之首。《条例》和讲话赋予了党校参与建构和阐扬意识形态的政治使命和职责定位。

一、基层党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功能定位

就整个党校系统而言,由于所处地位以及资源占有程度不同,其意识形态教育的功能定位亦不尽相同。事实上,从中央党校到基层党校,其功能结构呈倒金字塔状:中央党校作为中共中央直接举办的党校,作为轮训和培训党的高中级领导干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干部的最高学府,可以“生产”意识形态新论断,“试验”意识形态新提法,“阐扬”意识形态新观点,“引领”社会思想新潮流。而省级以下党校,尤其是处于末梢的基层党校,其“基层性”决定了其功能的边界性,即主要针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党员群众,将意识形态“常识化”,同时对本行政区域内党员群众的鲜活实践进行初步的理论化总结和提升,为中央党校、宣传部等高层次意识形态部门“生产”新论断提供“原材料”。

(一)“变压器”功能

作为培训和轮训基层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和学习、宣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基层党校担负着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本区域的重大发展战略等阐释和传达给基层党员群众的重任。事实上,党校教研人员通过课堂教学、对外宣讲或撰写理论宣传文章等形式把高度凝练、高度概念化的党的理论和学说通俗化、大众化,让基层党员领导干部接受和消化理解的过程,即是意识形态的“常识化”过程。而意识形态“常识化”的过程,也是基层党员干部思想凝聚、价值凝聚的过程,是实现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集体化认同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基层党校实际上承担了意识形态“变压器”的功能。

(二)“种子站”功能

就意识形态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而言,如果把中央党校比作“策源地”,省(市)委党校比作“集散地”的话,那么基层党校就是“种子站”。作为最接地气的“前沿阵地”,基层党校处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地带”,可以第一时间接触到最鲜活的实践经验,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基层党员群众的思想动态,可以第一时间收集到基层党员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因此,可以在第一时间将这些经验、动态、热点、难点进行归纳总结,进行初步的理论提升,从而为高层次意识形态部门建构和阐释新论断提供“原材料”。从这个意义上讲,基层党校实际上承担了意识形态“种子站”的功能。

二、江阴市委党校发挥意识形态教育功能的特色实践

作为县级党校,江苏省江阴市委党校一直致力于打造全市党员干部的“精神家园”、“红色学府”,积极探索实现基层党校意识形态教育功能的有效路径,通过扎实的“阵地建设”和“阵地守卫者”建设,较好地发挥了意识形态“守护神”作用。

(一)“武装武装者,引领引领者”,让阵地守卫者强起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党校教研人员作为意识形态的捍卫者和阐扬者,首先必须保证自己在政治上、理论上强起来。教研人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提高了,理想信念坚定了,教学才有底气,科研才有底蕴。尤其是基层党校的教研人员,受限于学历(多为硕士研究生及以下)和精力(需要全天坐班,教学、科研和班级管理“一肩挑”),马克思主义原著学习不多,理论基础不扎实,有时候为了迎合基层党员群众的需要,在教学中罗列社会负面现象,而不能进行理论上的分析、总结和提升,导致“负面引领”效应;有时候则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教条化、刻板化地灌输,导致“讲者无味,听者无趣”的“无效引领”效应。

为避免出现两种效应,全面提升党校教研人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中共江阴市委党校牵手长三角17家基层党校,借助中央党校的理论资源,举办了2014——20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修班,采用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专家辅导、自身研读、学习交流等形式,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问题和党性锻炼、党性修养等现实问题开展一系列学习研究活动,用原汁原味的马克思主义“武装武装者,引领引领者”,使教研人员率先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二)“优势更优,特色更特”,让阵地牢固起来

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是党校的看家本领,也是党校相较于其他培训机构最大的优势和特色。对党校而言,抓好理论教育的“根本”和党性教育的“核心”,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就是对意识形态阵地最好的捍卫。中共江阴市委党校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管理等四方面入手,突出理论教育与党性教育特色,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和化育基层党员群众。

首先,在教学设计上,打破固有的、无差别的培训模式,以菜单式培训为依托,建立起适应不同班次、不同层次干部需求的课程体系,增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领导干部班次以学习基本理论、提高党性修养、加强廉政建设为主;后备干部班次以基础理论教育、党性修养锻炼和提升实践能力为主;基层党员干部班次以学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修养提升为主。其次,在教学内容上,一方面率先在长三角县级党校中开发了《资本论》、《共产党宣言》、《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论十大关系》导读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研读课程,并以中青班为突破口,在课程设置中加大经典著作导读、研读课的分量,使其占到整个教学计划安排的30%。以此为导向引导党员青年干部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挖掘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现代价值,发挥经典理论阐释实践、指导实践的作用。另一方面,加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史党章、党风党纪等党性课程的分量,把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党性锻炼结合起来,引导基层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定力,提升道德品行。再次,在教学形式上,在传统的专题教学模式基础上,增加了案例教学、现场教学、情景模拟、学员论坛、辩论会、结构式研讨、行动学习法等新的教学形式,尤其是开发了江阴一大旧址、朱松寿抗日纪念馆、渡江战役纪念馆等党性教育基地,大大提升了理论和党性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最后,在教学管理上,通过抓入学、结业环节教育的仪式感,增强党性意识,强化党校姓党、学员姓党。同时,以临时党支部、班委会为抓手,突出学员主体性,调动学员参与教学、研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员在党校的学习成为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党性、提高修养的过程。

(三)“拉长战线,增强影响”,让阵地扩大起来

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国家机器”,党校从来都不是一个封闭的自循环系统,它总是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扩大宣传阵地,让“马克思主义掌握群众,让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共江阴市委党校在精心打造“45亩地的课堂”,对在校学员搞好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外,还努力拓展阵地,打造“988平方公里的课堂”和“960万平方公里的课堂”。“988平方公里的课堂”主要以“三服务”为抓手,利用和镇、村、企等基层党校形成的“1+23”联盟,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围绕江阴建设发展的中心任务,对全市基层党员群众进行理论宣传教育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年均走进机关、村社、学校、企业、部队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等均在250场次以上,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960万平方公里的课堂”是江阴市委党校的特色与品牌,从1994年开始,连续21年通过“外联班”大规模培训外地党员领导干部。“外联班”课程设置,除江阴经验介绍外,还加入了“主体班”的经典导读课、党性教育课,同时在一周以上的长班次上,还安排参观江阴党性教育基地和廉政教育基地,让外地党员领导干部共享江阴的理论和党性资源。

在利用“三大课堂”进行理论宣讲之外,中共江阴市委党校还充分发挥“党的哲学社会科学机构”功能,用“理论宣传之笔”解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意识形态建设“添砖加瓦”。一方面,在研究内容上,注重马列基本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研究,尤其加大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研究和解读,推动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统一思想,指导实践。另一方面,在研究成果的发散平台上,积极与《江阴日报》、《江上清风》、《党员之友》、《江阴党建》等党报党刊合作,推出理论精神解读、江阴实践研究、微党课教案等专栏,扩大理论宣传的受众面。

三、基层党校意识形态教育功能实现的有效路径

中共江阴市委党校的特色实践表明,基层党校意识形态教育功能的有效实现,关键在于挖掘自身优势,选择科学路径。结合《条例》规定、领导要求和既有实践,笔者认为,以下几条路径对基层党校具有一定的普适意义:

(一)明晰党校定位,增强阵地意识

对于意识形态教育而言,基层有着基础性和根本性意义,因为绝大多数党员和群众生活在基层。而作为党员群众“精神家园”的基层党校,则是意识形态教育的基础和前沿阵地。基层党员干部的各种思想动态,基层群众的各种思想观念都会汇聚在党校、激荡在党校。若不主动引领或引领不力,则阵地必被蚕食。基础阵地一旦动摇,党群信仰地动山摇。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要求“党校要定好位。要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和宣传的重要阵地”,要“增强阵地意识。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因此,基层党校要增强意识形态教育的紧迫感与危机感,强化阵地意识,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二)坚持政治标准,锻造理论品质

“党校”二字中,“校”是功能描述,“党”是目标方向。所以,“姓党”是党校基本也是最高的政治原则。这一原则就决定了党校教研人员并非“公共知识分子”,而是“从思想上将群众组织起来的作为组织者和领导者的知识分子,是必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知识分子”。而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就要处理好三大关系。一是“输入”与“输出”的关系。教研人员要在课堂上、宣讲中、刊物上向党员群众“输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就要确保自己先充分“输入”、充分消化、充分理解把握,做到先学一步、深学一层。二是“正”与“负”的关系。从受众的角度尤其是年轻受众的角度来讲,新鲜的、非主流的乃至负面的信息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但作为教研人员不能一味迎合,要既不回避负面信息,又要分析总结提升,从负面信息中挖掘正能量,弘扬主旋律。三是“红”与“黑”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舆论领域大致有红色、黑色、灰色三个地带。教研人员要自觉坚守“红色地带”,在大是大非问题和重大政治原则上保持清醒,在思想倾向问题和热点敏感问题上敢于发声,敢于以“强音”、“高音”压过“杂音”、“噪音”,敢于以“红”压倒“黑”,以“红”引导“灰”。

(三)创新教育形式,优化宣传内容

主流意识形态、主流思想舆论有没有吸引力,有没有说服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形式是否灵活多样,内容是否新鲜丰富。党校传统的意识形态教育多以“满堂灌”的专题讲授形式为主,内容比较理论化、刻板化,令党员群众望而生畏、听而生厌。尤其随着干部年轻化、高学历化和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化趋势加快,这种形式越来越呈现出“无效引领”和“负面引领”效应。所以,要紧跟时代步伐,探索新的教育形式,比如微党课、网上党校、体验教育、案例教学等。同时,在内容上,在保证原著导读、中特体系等课程分量不变的前提下,多开发区域发展优势教学资源,做大做强红色教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成功实践教育等。

参考文献:

[1]洪向华.政党权威——一个关系政党生死存亡的重要问题[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2]赵勇.“宣传”和“组织”之间——政治系统中的中国共产党党校[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4,(2).

[3]赵勇.政策的“解码”和“编码”——政策过程中的中国共产党党校[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3,(1).

[收稿日期]2015-08-23

[作者简介]王锋(1983—),山东淄博人,男,硕士研究生,中共江阴市委党校市情研究室副主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党史党建。

责任编辑:康璇

作者:王锋

上一篇:个人人制度优势论文下一篇:校园计算机网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