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法教学下钢琴教学论文

2022-04-15

[摘要]“钢琴教学法”是研究、揭示钢琴的教学理论和钢琴教学中的一般规律的学科。高师应开设可使学生具备与钢琴教学的知识和能力的课,熟悉有关的教学规律和方法,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打下基础。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练习法教学下钢琴教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练习法教学下钢琴教学论文 篇1:

边疆高校音乐师范专业的钢琴教学研究

[摘 要]边疆高校音乐师范专业的发展关系着边疆音乐普及教育的未来和民族文化传承,音乐师范专业的钢琴教学要根据边疆高校自身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并凸显边疆性、民族性的教学体系,以适应边疆音乐基础教育的需求和发展。本文将针对边疆高校音乐师范专业的钢琴教学现状和该专业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在边疆省份高校从事多年钢琴教学的经验,提出一些可行性的解决对策和想法。

[关键词]钢琴教学;边疆高校;音乐师范专业

我国少数民族多分布在边疆地区, 自古以来,边疆地区在政治上、国防上、经济上和对外关系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边疆地区的高校不仅是边疆高级人才的主要输出地,同时也肩负着继承民族文化的重要使命,因此,边疆高等教育在我国教育界占有着特殊的地位,一直备受社会、国家的高度关注。与发达地区相比,由于边疆地区地处偏远,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所以,艺术教育人才比较匮乏,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配比不足,严重影响到当地的音乐教育和艺术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音乐师范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程度的钢琴弹奏、声乐演唱、基础音乐理论的知识及课堂教学组织的能力,而边疆地区高校音乐师范专业的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地区,一些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的普及程度和学生的音乐素质相对较低,特别在近年高校扩招的形势下,很多音乐师范专业的学生通过扩招的方式被录取进来,这也间接地成为边疆地区高校音乐师范专业的生源水平良莠不齐和质量普遍不高的部分原因。

一、边疆高校音乐师范专业的钢琴教学现状

钢琴课在音乐师范专业中既是一门基础课又是专业课,同时也关系到钢琴即兴伴奏、钢琴弹唱能力及其他音乐素质的发展,因此,在音乐师范专业中一直被列为必修的专业课程。

(一)课堂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基本沿用传统教学内容,涵盖练习曲、复调、奏鸣曲、乐曲。将基本钢琴演奏技术作为主要的教学重点,以车尔尼系列教材为主,其他各时期、各风格、各体裁的作品为辅。

(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授课学期根据专业的主修方向分为4至8学期不等,每周一次课。教学采取“一对多”的钢琴小组课形式或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整班授课形式。少数学校根据音乐师范专业的主修方向或对专业程度较高的学生开设了“一对一”的个别小课。

(三)课堂教学方法和程序

教学方法以讲授、示范为主,欣赏法、讨论法、练习法、实践法为辅。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授课程序采用检查作业、纠正错误、作品指导、布置作业四个步骤。

(四)考试内容和教学评价

钢琴考试按学期的不同分别以练习曲、复调、奏鸣曲、乐曲作为体裁要求,包含巴洛克、古典、浪漫时期及中国风格的作品。学期考核的程度标准基本参照国内社会钢琴业余考级的等级设定,考核成绩分为平日成绩和期末成绩两个部分,综合两部分的占比得出学期最终成绩(有的学校也会将期中考试纳入综合成绩)。平日成绩在总成绩中占比较少,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出勤、回课质量和练习质量打分;期末现场考试成绩在总成绩中占比较大,为其他几项判分后得出的平均分。

二、边疆高校音乐师范专业中钢琴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程度盲目拔高

目前边疆高校音乐师范专业的钢琴教学大纲、教学模式基本参照国内其他音乐院校或其他综合大学的音乐师范专业,以专业定级标准评定学生成绩和教学质量。因为生源水平参差和学生自身能力的差距,一些学生难以达到考核要求,这造成了一些学生将通过考试为学习目标,不得不选择一些不适合自己能力范围的曲目,虽然曲目难度达标但实际演奏水平并未达到专业定级标准,而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也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这种拔苗助长式的教学违反了钢琴教学规律,不利于学生专业的发展,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

(二)教学内容单调

边疆高校音乐师范专业钢琴课的教学一般以“一对多”和集体课形式为主,这两种授课方式要求一节课内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及教材的选用必须同步,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示范,没有办法针对每个学生个体差异进行专业上的及时指导。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学质量和教学进度。

(三)教材选用单一

边疆高校音乐师范专业在钢琴教材的选用和作品选曲上更多的是参考西方钢琴教材体系和西方各时期风格,对中国作品特别是民族风格作品涉及较少。除此外,按照小组课和集体课作业保持一致的规则,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首先要考虑大部分学生对演奏技巧的掌握情况,其次才会考虑到作品风格的问题。这就造成了钢琴教材和作业选曲面缩小和相对单一的状况。

(四)学生缺乏学习动力

边疆高校音乐师范专业的学生在入学时的钢琴程度普遍偏低,“零基础”进校的学生占了很大比重。由于成人手指能力的局限性,钢琴学习对他们而言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难度,课堂教学内容的单一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只能是“逼”着学生在学,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有一部分学生虽然很努力但因各方面的能力有限,难以跟上小组或集体授课的进度,学习的压力让他们逐渐产生失落和挫败感,丧失学习信心。另外,学习程度上的“拔高”也势必会影响整个教学风气及学生学习的兴趣,打击他们的求知欲。

(五)教学评价不能体现个性教育

平日成绩与期末现场成绩占比的判分方式,虽然对学生平时练习有一定的督促作用,但还是以教学目标为准则进行的评价,不能真实反映出学生在学习中付出的努力程度和自身条件的局限,可以说,这种评价方式不能完全体现出教学效果和尊重个性的教育原則。边疆高校音乐师范专业的学生水平差别较大,在教学评价方式上应该采用以尊重学生个体、特点为原则的评价方式。

三、边疆高校音乐师范专业钢琴教学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根据边疆地区特点和实际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

边疆地区高校音乐师范专业的学生就业主要面向各州、市、县的中小学或社会音乐普及教育机构,是边疆中、小学艺术教育和边疆地区音乐教育的主力军。边疆地区高校音乐师范专业钢琴教学应该以培养基础音乐教育实用型人才为目标,结合当地实际艺术基础教育现状,制定具有边疆性和民族性特点的教学大纲。

在作业及考试曲目难度上可以参考专业定级标准,但不要完全照搬,主要依据小组或数码钢琴集体班的学生能力、知识掌握的程度给学生布置适合他们水平、能力的曲目,避免学生因作品难度过大产生吃力感,造成学习上的负担和失去学习信心。

(二)调整钢琴教学形式及教学方法

目前大部分高校钢琴课采用个别课、小组课和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教学形式,但很多学校采取 “一刀切”的单一教学形式,一种教学形式从学生入学贯穿至结业。高校音乐师范专业的钢琴教学,要综合考虑每个学生专业能力、教学进度情况、专业主修方向等方面,采用三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形式。特别是边疆地区音乐师范专业学生存在水平差异较大的现状,单一的钢琴教学形式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比如,针对学生入学时钢琴程度的不同采取集体课、小组课授课形式,“零基础”的学生编入集体授课;有钢琴基础的学生按钢琴程度进行“一对二”或“一对多”的分组授课;对个别程度特别高的学生采用“一对一”授课形式。每种授课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每学期通过考核及专业评定针对学生进步情况和能力程度重新更改教学形式和对学生重新分组。

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取得的每一个进步、成绩给予积极的肯定与鼓励,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上的自信并与学生建立起平等、愉悦的师生关系。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增强学习的信心,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三)调整钢琴教学内容

1.增加钢琴演奏技术理论和钢琴教学理论的内容

边疆地区专业钢琴教师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当前社会日益增长的钢琴学习的需求。师范类钢琴教学要考虑到学生毕业有可能从事初级钢琴教育的工作,需要基本钢琴演奏技术理论和钢琴教学理论知识的积累学习,这两方面的知识不仅对今后自身钢琴演奏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有重要作用,而且为他们今后从事钢琴教学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这也关系到整个边疆地区基础钢琴教育的普及和质量,对当地基础音乐教育发展至关重要。

2.增加即兴伴奏和声乐正谱伴奏内容

目前边疆地区的音乐师范专业都开设了即兴伴奏课程,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笔者试想,如果将即兴伴奏内容融入钢琴基础课中,一定会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可以挑选学生熟悉的作品,将其中旋律性较强的部分或片段单独拿出来对学生进行移调和改变伴奏织体的训练,不但适当增加了即兴伴奏教学的内容,而且会让学生建立起这两门课程间的联系,意识到钢琴学习的重要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音乐师范学生也应该具备一定的声乐正谱伴奏能力,教师可以在教学内容上适当添加一部分优秀、经典的声乐伴奏作品作为钢琴教材的补充。这两种伴奏能力不仅有利于满足学生今后工作的需要,更有助于学生综合音乐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学生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四)选取有民族元素的钢琴作品,凸显边疆民族文化精神

边疆地区有非常丰富的民族资源和音乐元素,在钢琴教学中采用适合学生弹奏并且具有当地民族风格的钢琴作品,不仅会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还能培养学生的民族艺术价值观,有助于边疆地区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比如,近几年,云南省积极推动具有地域文化及云南风格特征的音乐作品创作,坚持举办两年一届的“云南本土歌曲创作与演唱大赛”,2018年6月将举办首届“云南风格器乐作品创作与演奏比赛”。通过比赛推出了一大批具有云南本土民族特色的音乐原创作品,这些优秀的音乐作品反映出当代云南民族文化艺术的创新、创造的能力和水平。如果能将这类作品编选入云南边疆高校钢琴教材或教学内容中,不仅是对云南本土作品的推广和宣传,也对云南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和传播有重要的意义。

(五)制定合理、科学的教学评价方法

高校音乐师范专业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来自农村的学生,专业素质和自身条件与发达地区的学生相比差异较大,大部分学生没有接触过钢琴学习。因此,在教学评价上如果采用个体差异评价方法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会更为科学、合理。个体差异评价法又被称为个体自身解释法。它以评价对象的自身状况为基准,对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每个评价对象只与自身状况进行比较,主要是把评价对象的过去成绩与现在成绩进行比较。[1]这种方法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平时勤奋努力但自身条件和基础较弱的学生有鼓励的作用,反之,对那些有条件但勤奋不足的学生也能起到鞭策作用,是一种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别状况的评价方法。

(六)教学实践应结合边疆实习实践

随着国家对边疆地区经济、文化的大力扶持,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条件、生活水平和艺术教育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艺术教育师资目前还是非常缺乏,特别是钢琴教师严重不足。有关部门应大力支持边疆高校在民族地区特别是一些地处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幼儿园、中小学建立音乐师范专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比如通过学生接力形式在校外实习基地开设钢琴兴趣班,或定期组织学生在当地开展小型钢琴演奏会,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专业上的实习实践机会,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当地音乐基础教育的发展,推进钢琴普及教育。

总 结

本文通过对边疆高校音乐师范专业的钢琴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笔者认为边疆高校音乐师范专业的钢琴教学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专业设备和师资上较以前有了质的飞跃。但在教学模式上不能一味地向国内其他地区音乐学院和其他艺术类院校的音乐师范专业看齐,应结合边疆地区的实际情况和民族性制定出凸显本校专业特色的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程度的教学体系,教学过程中避免学生钢琴程度的过度“拔高”,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来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将民族情感融入钢琴教学中,建立适合边疆高校钢琴教材的教学曲库。此外,笔者认为钢琴教学应该与边疆高校校外实习基地结合起来,开展钢琴普及教育与艺术教育两手抓,同时鼓励学生毕业后返回家乡工作,为边疆地区的基础艺术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钢琴教学研究对边疆高校音乐师范专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中,钢琴教学计划的设计、钢琴相关课程间的衔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等问题也都需要进一步地探讨和研究。总之,边疆高校音乐师范专业的钢琴教学研究是一项艰巨并具有实验性的研究课题,需要所有边疆钢琴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长期努力。最后,希望笔者的观点和想法对其他同行及学者有一些帮助和启发。

[参 考 文 献]

[1]樊禾心.钢琴教学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309.

[2]司徒璧春,陈朗秋.钢琴教学法[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蔡 杨,朱 冉.钢琴集体课教学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6.

[4]王秋艳,高海燕.云南边疆地区艺术教育复合型师资人才培养研究[J].民族艺术研究,2012(02).

[5]王 瑜.基于鋼琴课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发展的探讨[J].文教资料,2009(15).

(责任编辑:张洪全)

作者:马宝琳

练习法教学下钢琴教学论文 篇2:

高师“钢琴教学法”课程建设研究

[摘要]“钢琴教学法”是研究、揭示钢琴的教学理论和钢琴教学中的一般规律的学科。高师应开设可使学生具备与钢琴教学的知识和能力的课, 熟悉有关的教学规律和方法,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打下基础。

[关键词]高师 钢琴 教学法

随着“钢琴热”现象的逐渐升温,专业音乐院校的毕业生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上钢琴师资的需求,于是部分具有一定钢琴基础的师范专业的学生也加入了这一行列。他们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儿童能否正确掌握基础钢琴演奏要领。因此,重视师范专业学生教授钢琴的要领与规则也是高师钢琴教育的必要内容。笔者认为,当务之急应当使高师学生在学习“怎样弹”的基础上,尽快掌握“怎样教”的能力,以具备一些必要的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为今后的教学工作作准备。

(一)开设“ 钢琴教学法”的必要性

尽管近年来对于高师钢琴教学进行改革的尝试与探索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 钢琴课的教学模式也日趋多样,但钢琴课教学模式的改变, 并不意味着教学质量就由此产生质的提高与飞跃。学生学习过程和就业中仍出了一些问题:首先,学生总认为弹钢琴就是一项技术训练,因此花费了大量时间练琴,以为曲子通过了就没事了。这就使学生在审美、思维、情感及人文素养等必备的素质和能力方面收获甚微;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作曲家生平、所处年代、乐曲风格等理论性知识教授不够,没有让学生对这些知识有深入的理解与运用,学生缺乏音乐表现与音乐风格上的思考,对能否精确再现作曲家的创作意蕴没有把握;第三,学生毕业投入到基础音乐教育工作中后,发现自己很难适应基础教育工作,不管是教材的选用、搭配,还是针对幼儿心理、启蒙阶段的训练方法,还是对孩子学琴兴趣的培养都无从着手。

所以,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课程体系中,应当在保留和对传统钢琴课教学模式进行适当改革的前提下,开设“钢琴教学法”课程,解决高师钢琴教学中存在的只偏重于传授技术、技巧、技能,而忽视给学生提供具体、有效和系统的“钢琴教学法”理论和实践指导这一问题。更主要的是,应 让学生在一位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钢琴老师的具体指导下,通过“钢琴教学法”课程的教学,在获得和掌握系统、完整、细致、全面的钢琴演奏及教学法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其自身的钢琴弹奏技能、水平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具备与钢琴教学有关的全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由此逐渐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学”的过程中,不断领会和培养 “教”的能力,从而能够创造性地从理论的高度去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水平。

(二)“钢琴教学法”的课程构建

“钢琴教学法”是钢琴弹奏原理和钢琴学习途径、方法的理论研究和探索课,它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钢琴发音的物理性和由于触键的方式、方法、角度、强弱及快慢等诸多因素所带来的音色多变性,研究钢琴触键的基本原理,理解钢琴不同弹奏方法的理论知识;了解钢琴音乐的发展简史,初步认识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乐派的钢琴音乐风格及特征;探讨钢琴学习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懂得怎样去学习钢琴和怎样去教钢琴。

1.基础理论知识部分。主要目标是了解钢琴的构造及历史发展;熟悉钢琴教学阶段的划分和各阶段基础教材的内容;掌握钢琴音乐风格发展的历史背景;了解各种钢琴演奏技术的训练要求;了解钢琴练习法的教学内容与要求;了解钢琴伴奏法的教学内容与要求;掌握钢琴教学的阶段内容及教材的合理搭配;掌握钢琴练习法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了解二十一世纪钢琴演奏家及国内外钢琴比赛的赛事动态等。

2.能力技巧培養部分。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并运用与钢琴教学相关知识技能的能力;对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学生应用教材和组织教学的能力;针对不同教学对象制定教学计划、因材施教的能力;在钢琴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原则、形式和方法的能力。

3.讲授方法运用部分。这部分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各类教材横向搭配及运用的方法;掌握各类钢琴演奏技术、技巧训练的教学方法;掌握各种钢琴学习的练习方法;熟悉钢琴伴奏的练习与合作方法;掌握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积累教学经验。使他们具备与钢琴教学有关的全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熟悉相关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提高自身水平,创造性地从理论的高度去指导未来的教学实践。

(三)“钢琴教学法”的教学方法

1.以集体课教学为主。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原有的教学条件和专业师资在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下无法应对迅猛增加的学生人数。以现有的师资力量按旧的教学体系开展教学已经无法满足现实需要。 “钢琴教学法”作为一门新课程,主要采用“集体课”教学方式。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法不但能缓解学校师生比严重失衡的矛盾,也符合学生的要求。

“钢琴教学法”课程将原来的小课堂重复讲述的教学变成现在的大课堂教学,既节省了教师的精力,又节约了课堂时间,还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实现了资源共享。此外,集体授课方式还能增强学习效果,学生也能从以前那种由钢琴小课上获取零碎的、缺乏系统的钢琴理论知识的状况,改变为从“大课”上获得完整、系统、全面的钢琴理论知识,并且在大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还可以在钢琴小课中付诸实践,这样,大、小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全面深刻地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要注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钢琴教学法”研究的是钢琴教学中的一般规律,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技巧只有运用到今后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在“钢琴教学法”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必须注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具体可在集体课中充分运用“微格教学”理论与方法,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模拟教学。

譬如,一个章节的内容学完后,任课教师还可以邀请外系的教师和学生来现场进行督察和指导,让一个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进行教学演示,教师和同学在下面观察,并把授课实际过程拍摄下来。示范教学结束后,教师和学生一块观看讲课录像,根据同学和外系教师的评语,针对实习生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去研究钢琴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把学过的知识和技能集中、系统地运用到实践过程中,从而圆满地完成实习任务。

总之,“钢琴教学法”的开设不仅能教会师范生掌握钢琴理论技术知识,更重要的是能教会他们将来怎样传授知识,使他们具备独立从事钢琴教学和辅导课外音乐活动的能力,为他们今后从事学校音乐教学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咏北等.21世纪高师音乐教育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胡自强.浅论高师钢琴教学的转型[J].钢琴艺术,2000.6.

[3]邓光年,石芳,程晓静,张宁.音乐教育专业亟待开设《钢琴教学法》课程[J].甘肃科技纵横,2007.1.

[4]杨凌云.对“钢琴教学法”的教学探讨[J].艺术探索,2004,(5).

作者:万 欣

练习法教学下钢琴教学论文 篇3:

基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非职业化钢琴教学的思考

【摘要】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要准确定位钢琴课的非职业化特征,明确钢琴教学的主要特点。以教学目标为根本出发点,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促进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更好地适应职业需求。

【关键词】学前教育;非职业化;钢琴教学

长期以来,钢琴课一直作为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关键性课程,支撑着学前教育专业音乐领域中各个学科的体系建设,随着《国务院关于当前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贯彻实施,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的教学改革呈现出新的特点。因此,笔者以钢琴教学论为基本原则,结合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改革中的新要求,阐述非职业化钢琴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的重要作用。

一、对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的非职业化的认识

“非职业化”钢琴教学,主要是指在钢琴课的教学中,以陶冶情操,提高修养为目的而进行的钢琴普及教学。以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的开设为例,学习者大部分为零基础的非钢琴专业学生。其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具有一定钢琴技能,可以适应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的幼儿教师。因此,无论在教学内容选择上,还是教学目标的确定上,都应有别于以培养钢琴专业人才的职业化钢琴教学。

从当前音乐教育实践来看,存在以下观念与做法上的误区。1.在教育目标定位上,把艺术技能的学习、艺术知识的积累作为主要目标;把审美仅仅作为德育的手段,忽略了学生的感知与体验。2.在音乐教育内容选择上,把技能技巧训练放在首要位置,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学习愿望与情趣。3.在教育方法运用上,强调以音乐作品为中心或教师观点的权威性,忽略了学生自身审美情趣的体验。在《3-6岁儿童学习发展与指南》中指出:“和幼儿一起发现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和欣赏美”由此可见,“感受与欣赏”和“表现与创造,正是《指南》所要传达的一种价值理念。即改变幼儿艺术教育领域的学科化倾向,改变重技能训练、轻音乐情感表达的幼儿园艺术教育现状。

二、非职业化钢琴教学的主要特点

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通常遇到的问题是学生不具备任何钢琴演奏基础,甚至对基础的乐理知识也了解的微乎其微。所以,在学习钢琴演奏技巧之前,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学习五线谱及音符的相关知识。在钢琴教学中,我们还能发现,对于即将成年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说对五线谱知识的理解会显得比较迟钝。所以,识谱困难成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钢琴教学面临的问题之一。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在钢琴教学中穿插基本乐理知识的讲授(包括简谱知识)。简谱知识的学习对于职业学校的非职业化钢琴会有极大的帮助。第一,简谱对于学生而言,比五线谱知识的理解更加简单易懂,也便于识记。第二,最重要的是幼儿园所选取的儿歌弹唱曲目基本为简谱。学习简谱对适应幼儿园的音乐活动更加有利。考虑上述原因,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中,应对教师在综合音乐理论方面的教学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另外,生理与心理上的发展特点也是非职业化钢琴教学的一个明显特征。中职阶段的学生年龄基本划分在16-17岁左右,手指肌肉群的运动能力较差,手指与头脑的配合与协调能力也不强。但是,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心理成熟水平相对稳定。在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把握音乐作品的风格上,比少儿学生有更高的鉴赏能力和音乐感悟力。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对本专业学生在教学进度的安排上不能和一般的少儿钢琴学生的要求相提并论。我们要以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既要培养受教育者的实际工作能力,也要尊重学习者个性自由的学习要求。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学生在各个方面的优点,并使之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挥,用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及音乐形象准确把握来弥补在钢琴演奏技巧方面的不足。

三、非职业化钢琴教学的改革建议

当前,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有较强的职业化倾向。在实际钢琴教学工作中,我们如何改变教师注重对钢琴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幼儿园音乐教材和音乐活动的分析与研究的教学现状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作为教学研究的首要出发点,指引着整个教学活动的发展方向。明确培养目标对教学内容的安排有着极大帮助。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1.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学前教育工作者,贯彻实施《纲要》中的思想,显得尤为重要。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課的学习目标,不再是仅仅教会学生高超的钢琴基本技能,更应该通过钢琴课的学习,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力,提升对音乐的审美能力。提出这样的教学目标,恰恰与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任务相一致:通过音乐与本身的情感性、感染性和愉悦性的特点来引发儿童的情感体验,从而获得审美感受。

(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的核心问题。多年以来,职业学校的钢琴教学都以专业性较强的钢琴教材为主。练习曲目不仅程度较深,而且枯燥乏味。钢琴课作为弹奏幼儿歌曲、即兴伴奏课程的基础教学,对以上两门课程的学习有着极大的帮助。但在幼儿园音乐实践活动中,儿歌弹唱与即兴伴奏会展现出更加重要的地位。依照学琴儿童音乐教育的内容:“歌唱活动教育内容;韵律活动内容;打击乐演奏活动内容;音乐欣赏活动教育内容”的要求,学前教育钢琴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进行全方位的拓展与创新。

1.钢琴教材的科学选用与合理搭配

钢琴课不仅承担着自身课程的教学任务,还支撑着幼儿歌曲弹唱及简易即兴伴奏的技巧训练。这种繁重的教学任务,无论对授课教师,还是即将成年的钢琴学习者,都面临着不小的压力。教师在安排钢琴课的教学内容时应充分考虑到实践技巧的应用,整合教育资源,成为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第一步。打破传统钢琴课程教学内容的束缚,在讲授钢琴基础技巧的同时,更多地注重幼儿歌曲和即兴伴奏能力的训练。这样做的好处可以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可以让即将成为幼儿教师的学生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活动,其次,通过教师对幼儿作品的悉心指导与分析,对学生树立身心健康正确的审美观,培养高升情操都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2.重视钢琴教学内容的深刻解读

钢琴艺术源远流长,精彩纷呈。教师在教授钢琴技巧的同时,辅助丰富的艺术鉴赏,对学生的艺术修养及钢琴综合能力的提高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以往的钢琴教学中,教师只对乐曲的谱面(速度、节拍、音符)等进行讲解,強调的只是简单的乐谱弹奏方法,忽略了对乐曲的音乐鉴赏、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这样恰恰反映了重技巧而轻音乐情感的表达。在国家推进幼儿园全面改革的新形式下,作为艺术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注重钢琴教学中创新理念的培养成为了紧迫的任务。随着幼儿园改革的新需要,我们要拓宽思路,在打牢钢琴基本技能的基础之上,全面提升幼师工作者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这将成为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3.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

1)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钢琴教学的一种基本教学形式,它有许多不同的方法。钢琴教学中一般都采用讲授法、示范法与练习法。面对一些即将成年的幼师学生,钢琴教学方法要有别于一般钢琴教学方法。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参与、合作式学习比单一的教师指导的教学方法,能更好地调动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通过合作性的学习情境,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互帮互助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另外,互动式的多边性教学方式,可以让教师通过双向交流,发现学生学习时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对提高教学效果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2)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应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钢琴教学评价包括了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定量描述和定性描述两个方面。教师在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钢琴教学评价时,往往采用考试的考核形式。只测量学生的考试曲目及曲目的难易程度,没有将定性评价考虑在教学评价之中。显然,采用绝对评价法是不科学的。运用相对评价法与个体内差异评价法,客观性更强。能够将评价结果相对准确地呈现出来。在整个钢琴教学评价中,教师作为核心的评价者要尽可能以科学、公正、准确为标准。在钢琴教学实践中,将几种教学评价方法综合运用,相对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

总之,深入探索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的教学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也是推动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良性发展的热切需要。在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推进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进行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的非职业化教学研究,不仅对提高幼儿园教师音乐综合素质有很大的帮助,对更深一步推进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的改革更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樊禾心.钢琴教学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2]庞丽娟.中国教育改革30年:学前教育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社,2009.

[3]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冯浩(1983—),女,汉族,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音乐与舞蹈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河北省秦皇岛市中等专业学校文化艺术部,讲师;李锋(1965—),男,汉族,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

作者:冯浩 李锋

上一篇:楼宇建筑电气节能技术论文下一篇:农业保险协调发展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