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入股法煤矿安全管理论文

2022-04-21

安全入股法煤矿安全管理论文 篇1:

采取铁腕措施

大兴煤矿“8·7”特别重大透水事故发生后,广东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的统一部署,在韶关、清远和梅州3个产煤市,深入开展了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攻坚战。经过停产、关闭、整改、核证、复查验收、综合治理等6个阶段工作,圆满完成了煤矿整顿、关闭各项任务,扭转了全省煤矿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截至2005年底,广东省253对矿井已关闭243对,其中炸封矿井228对;韶关、清远2市退出煤炭产业,梅州市仅保留了10对矿井。

科学决策 依法整治

广东省委、省政府吸取“8·7”矿难的惨痛教训,开展煤矿整顿关闭活动,依法关闭证照不全等非法煤矿和自然灾害严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2005年8月12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十届73次常务会议通过决定,下发了《关于全省煤矿立即进行停产整顿,坚决打击煤矿违法生产活动的通知》(粤府明电〔2005〕26号)和《关于全省煤矿立即进行停产整顿,坚决打击煤矿违法生产活动的补充通知》(粤府明电〔2005〕27号),以及《关于印发省政府煤矿安全生产督查组工作方案的通知》。广东省针对煤矿规模小,煤炭质量差,开采技术落后,破坏资源环境,煤炭产值占全省GDP比例小等特点,作出全省逐步退出煤炭产业的决策。同时,大力发展高新产业和电子、信息等知识密集型产业,将经济较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加工业、“三来一补”企业转移到劳动力和土地资源比较丰富的粤北、粤东的韶关、梅州、清远3市。

广东省以《矿产资源法》《煤炭法》《安全生产法》《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关于关闭国有煤矿矿办小井和乡镇煤矿停产整顿的紧急通知》《关于坚决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的紧急通知》等文件为依据,按照“坚定不移,积极稳妥,区分情况,依法处理”的方针,开展煤矿停产整顿与关闭工作,明确关闭整顿对象。

广东省在整顿关闭煤矿过程中做到“五个一律”,即:全省所有煤矿一律停产整顿;无证非法开采、“三证一照”不齐全的煤矿,高瓦斯及煤与瓦斯突出、水害严重的煤矿,一律由各市依法予以关闭;“五证”齐全的煤矿,省有关职能部门必须重新严格依法逐条逐项审查,对不符合颁证条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一律吊销其相关证照,并由各市依法予以关闭;证照到期并提出续办申请的,一律依照法律法规和粤府明电〔2005〕26、27号通知的规定严格审查,省有关职能部门要以最快的速度书面答复各煤矿是否同意其申请;今后一律不再受理新的煤矿项目申请。

广东省韶关市在整治关闭中,一方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另一方面针对自身煤矿开采历史悠久、产业链较长、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从业人员众多、工农关系依存度高等因素,确定了“依法分批,先易后难,先关闭后炸封”的工作原则,确保了煤矿关闭整治工作积极有序地进行。

梅州市用“五个坚持”,即:坚持严密组织、坚决实施煤矿停产;坚持依法依规、稳妥推进煤矿关闭;坚持标准程序、积极开展煤矿整顿;坚持以人为本、着力维护社会稳定;坚持严明纪律、依期撤出煤矿入股,开展煤矿停产整治工作。

广东省针对整治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及时制定和完善指导意见。根据工作进展情况,进一步补充完善相关法律和全省煤矿整顿关闭工作方案。

一方面,广东省政府及时发出了《关于全省煤矿企业停产整顿与关闭适用法律问题的指导意见》 (粤办明电〔2005〕207号),提出各地、各部门在对各类煤矿企业进行停产整顿或依法关闭时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依据,明确各级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等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程序,指导各地依法依规开展煤矿停产整顿与关闭工作。广东省清远市政府根据省政府的指导意见,在分析该市煤矿无规模、无证照齐全、无先进技术、无安全保障措施、无多少公众利益“五无现象”,层层签订《煤矿整治及关闭工作责任书》,并在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的基础上,于2005年8月15日发出了《关于依法关闭“三证一照”不齐全和高危险煤矿的公告》,对全市51对“三证一照”不齐全和高危险的煤矿依法予以关闭。截至8月30日,51对煤矿被依法关闭炸封。

另一方面,广东省加强了盯守制度和各项安全管理办法。为保证停产整顿期间的安全,广东省安监局于2005年8月13日与广东省经贸委、公安厅、劳动保障厅、国土资源厅、工商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广东省煤矿停产整顿期间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提出了停产整顿期间的盯守制度和各项安全管理办法。广东省梅州市成立由市委刘日知书记为组长的煤矿停产整治领导小组,还派出由市人大、市政协领导担任组长的6个市煤矿停产整治督查组,分别到6个产煤县(市、区)进行检查督促工作;各县(市、区)严格按照省、市要求,迅速向各个煤矿井口派出5人以上的驻矿工作组,实行24小时轮流值班。据统计,梅州市共派出115个驻矿工作组,共720多人。同时,组织了巡查组,随时对停产整治工作进行督查,发现问题,严肃查处。

最后,广东省根据第一阶段的工作成效,及时下发了《关于我省煤矿停产整顿第一阶段情况及下一步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关闭整顿工作的指导思想、组织领导、工作措施、工作职责、整改时限和监管措施、关闭措施和监控措施、联合执法、社会和舆论监督等有关事宜。广东省韶关市全面部署煤矿关闭整治工作,先后制定下发了75份执行文件、派出245个工作组、出动各类工作人员1 530余人,对每个煤矿实施24小时领导带班专人驻矿值班制度,对煤矿关闭进度实施每日一报制度;韶关市长徐建华与各产煤县(市、区)政府一把手签订了煤矿整治关闭责任书,制定了一系列强化县级政府和乡镇属地监管责任的措施;各产煤县(市、区)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挂帅、四套班子领导分片包干负责的工作制度,建立与矿主结对联系制度。由于监管责任到位,韶关市在煤矿停产整顿期间未发生明停暗采行为和人员伤亡事故。

明确责任形成合力

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广东省安全监管、国土、工商、公安、供电、经贸、劳动保障和新闻宣传等职能部门协同作战,较好地落实了省委、省政府的各项政策。广东省安监局指挥、协调、认真审核煤矿“四证一照”情况,摸清各煤矿的生产经营底数,做到一矿一表,为各市制订分批关闭方案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劳动保障部门做好停产煤矿兑现矿工工资工作,维护了矿工利益;公安部门提前准备,制订出各种应急预案,妥善处置矿主矿工集体上访事件,维护了社会稳定;供电部门及时成立煤矿整顿停电工作小组,对关停煤矿停止供电,密切配合全省煤矿关闭工作。同时,广东省还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省市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国家和省有关安全生产的文件精神,形成有利于煤矿停产整顿和社会稳定的舆论氛围。

分类指导严格督查

广东省督查组进驻韶关、清远和梅州3个产煤市后,深入煤矿督查停产整顿情况,进行分类指导。

建立完善督查和责任机制,将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层层落实到市、县,落实到人。梅州督查组设计了10多种统计表格,摸清91家煤矿的情况,收集整理成全市煤矿情况一览表;建立起每天一报工作制度,不间断收集市督查组工作开展情况和各县(市、区)煤矿停产整治进展情况,综合成《情况汇报》。同时,指导梅州市政府根据煤矿停产整顿工作实际,出台60多份文件,为各县(市、区)整治工作予以具体指导。

做细致的宣传教育和整治工作。广东省督查组人员每到一处,都要深入了解煤矿停水、停电、封闭井口、清理收缴火工产品、遣散矿工、拆除铁轨等设备的情况;并会同市级督查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认真总结、分析停产整顿情况,传达贯彻省政府《关于全省煤矿停产整顿第一阶段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意见》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指示精神。梅州督查组在确定煤矿停产、关闭、整改、核证、复查验收、综合治理等6个阶段整顿工作原则后,积极指导并督促梅州市派出6个监察组,分赴6个产煤县(市、区)进行现场督查。同时,明确地方领导监管责任,责成各产煤县(市、区)主要领导对每个煤矿实施领导挂点和专人负责,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必须亲自挂帅,真正负起组织实施责任。

广东省为稳步推进整顿关闭工作,避免关闭矿井矛盾激化,韶关、清远和梅州3个产煤市在全面排查摸清煤矿底数的基础上,根据关井难易程度制订了分步关闭方案,分批公告,分批实施关闭。据统计,截止2005年12月20日,广东省共分6批关闭矿井(包括公告关闭)243对,炸封煤矿228对,出动各类检查人员13万人次,遣散煤矿从业人员约4万人。

落实政策扶持发展

为保证关闭矿井工作的稳步推进,广东省政府和各产煤市采取了积极的政策。

一是对煤矿停产整顿期间被关闭煤矿已上缴的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爆炸物品使用许可证费、采矿权价款、采矿权使用费、矿产资源开采登记费、企业登记费等,约4 200万元,按照“谁收谁负责”的原则退还矿主。

二是省财政充分考虑煤矿停产整顿对产煤县(市、区)财政的影响,在年终考核和转移支付中予以照顾。同时,对各产煤市、县(市、区)及乡镇财政由于关闭整顿煤矿受到影响的,省政府根据煤矿关闭整顿任务的不同情况,给予一次性补助。

三是对证照齐全的煤矿,在停产整顿期间的维检费用,韶关、清远和梅州3个产煤市按照省政府的要求给予补偿。

四是要求各市、县(市、区)财政要进一步加大对关闭煤矿所在乡镇的扶持力度。韶关市出台了《韶关市扶持煤矿企业转产的若干意见》,从降低原煤矿投资者转向其他产业投资的市场准入门槛入手,在用地、用水、用电和职工再就业等方面给予了26条优惠扶持政策;市委、市政府对所有关闭煤矿按核定生产能力每吨10元的标准给予煤矿扶持转产补助费。清远市对每个产煤乡镇按每年每个煤矿2万元标准一补3年,同时各产煤县财政也按不低于市的标准和办法,对产煤乡镇给予财政补助。

五是各市、县(市、区)积极扶持各煤矿企业做好转产工作,并按照“谁家孩子谁家抱”和分级负责的原则,由各级政府和煤矿妥善安置、遣散矿工,兑现矿工被拖欠的工资。梅州市在开展煤矿停产整顿以来,先后投入煤矿整治和扶持煤矿主转产转业资金5 600多万元。清远市抓好职工劳务输出、就业培训和安置工作。煤矿炸封关闭工作结束后,有关县(市)参照外商投资优惠政策和有关规定,对转向开办其他资源型企业的煤矿,给予优先开采权及各项优惠政策。

广东省由于关闭矿井点多面广,职工总数多(约5万人),触及利益大,因此,矛盾多,困难大。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依法依规做好煤矿整顿关闭工作;省政府煤矿安全生产督查组加强指导;省安监局等省直部门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同时,韶关、清远和梅州3个产煤市及相关县(市)党委、政府积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做好社会宣传和矿主的教育工作,落实了各项经济和帮扶政策,保持了社会的稳定。

编辑 冯瑾

作者: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安全入股法煤矿安全管理论文 篇2:

要闻

国务院严肃处理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

本刊讯 2014年1月初,国务院对山东省青岛市“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调查处理报告作出批复,同意国务院事故调查组的调查处理结果,认定是一起特别重大责任事故;同意对事故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理建议,对48名责任人分别给予纪律处分,对涉嫌犯罪的15名责任人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013年11月22日10时25分,位于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储运分公司东黄输油管道原油泄漏发生爆炸,造成62人死亡、13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7.5亿元。

经调查认定,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输油管道与排水暗渠交汇处管道腐蚀减薄、管道破裂、原油泄漏,流入排水暗渠及反冲到路面。原油泄漏后,现场处置人员采用液压破碎锤在暗渠盖板上打孔破碎,产生撞击火花,引发暗渠内油气爆炸。管理上的原因是:中石化集团公司及下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现场应急处置措施不当。山东省、青岛市、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及相关部门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不深入不细致,管道保护、规划、市政、安监等部门履行职责不力,事故风险研判失误。

根据调查事实和有关法规规定,对中石化管道分公司运销处处长裘冬平等15人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给予党纪、政纪处分48人。其中,给予中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中石化股份公司董事长傅成玉行政记过处分,给予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新起(副省级)行政警告处分。同时,国务院责成山东省人民政府、中石化集团公司向国务院作出深刻检查,责成青岛市人民政府向山东省人民政府作出深刻检查。

2014年全国安全生产控制指标汇报会召开

本刊讯 2013年12月20日,2014年全国安全生产控制指标汇报会在北京召开。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德学主持会议并讲话。

王德学指出,2013年全国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实施工作成效明显,全国事故总量持续大幅度下降,一些地区和行业领域没有发生重特大事故,成绩来之不易。

对下一步工作,王德学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一系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牢固树立“红线”意识;要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要加大安全生产指标考核权重,实行“一票否决”;要提高思想认识,坚定工作信心,尽早谋划2014年控制指标实施工作,做到早动手、早部署、早落实。特别是要加大煤矿、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和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监管监察力度,尤其是要做好冬季冰冻雨雪灾害以及雾霾等极端天气下的安全监管监察工作,严防事故发生。

国务院召开

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

本刊讯(记者 郑 君) 2014年1月1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对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总结2013年的安全生产工作,研究部署2014年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安委会主任马凯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务委员、国务院安委会副主任郭声琨出席会议。

2013年,全国发生各类事故总量、重特大事故及4项主要相对指标继续下降。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统计,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30.9万起,死亡6.9万人;发生重特大事故49起,死亡865人;亿元GDP事故死亡率下降12.7%、工矿商贸十万人就业事故死亡率下降7.3%、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下降8%、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23%。

马凯指出,虽然安全生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大部分地区和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但事故总量仍然偏大,重特大事故多发,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马凯强调,要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深化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建立“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责任体系,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地方属地监管责任。要继续推动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治理,突出抓好煤矿安全治本攻坚,加强道路交通和消防安全源头管控,对建设工程、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单位、地下公共场所等,进一步落实安全保障规定和消防安全责任。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回头看”,扎实做好油气管线安全专项排查整治,建立健全督查暗访和巡视工作制度,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要依法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违规违章行为,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法治水平。要研究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和公共安全基础建设,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国新办就安全生产工作举行新闻发布会

本刊讯 2014年1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黄毅、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副局长宋元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监管三司司长王浩水,介绍了2013年安全生产工作进展和2014年重点工作等方面情况,并答记者问。

黄毅首先回顾了2013年的主要安全生产工作,并在回答如何加强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方面的工作措施时说,要强化地方各级党委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和监管,解决安全生产当中的重大问题;要进一步明确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在安全生产上的监管职责,做到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要进一步研究制定安全生产的考核办法,加大安全生产在各种考核当中的权重,制定实施重特大事故一票否决的制度。

宋元明在回答如何治理小煤矿的安全问题时说,鼓励有优势的企业、管理水平比较高的企业进入小煤矿去托管,或者是入股,以提高小煤矿的技术水平、从业人员的管理水平。另外,对小煤矿的准入也提出了严格要求,从2014年开始,年产30万t以下的小型煤矿不再新建,对于灾害比较突出的矿井,以及年产90万t以下的不再核准。下一步要采取的关键措施有:第一,关于矿长保护矿工生命七条规定要全面覆盖,国家安监总局局长、国家煤监局局长带头和矿长谈心对话,以1年的时间,把1万2000多名矿长全部覆盖,教育督促他们落实主体责任。第二,国办新出台七项安全治本举措的整体推进,要再关闭小煤矿,要进行严格准入、瓦斯治理、水害普查。第三,从全国选出50个煤矿安全的重点县,以两年的时间集中进行攻坚克难。

全国政协举行安全生产法修订座谈会

本刊讯 2014年1月13日,由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办的“安全生产与安全生产法的修订”专题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会上,部分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委员、特邀专家学者、有关单位代表及企业安监人员,分别从创新理念、完善体制、明确职责、强化监管、加大处罚等方面,就进一步修改完善《安全生产法》进行广泛研讨。与会人员建议,进一步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重点解决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投入、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作用发挥等问题;进一步完善监管措施,赋予监管部门相应的强制执行权,增强监管执行力;强化法律责任,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同时对在安全生产方面有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进一步加强相关安全理论知识学习,创新安全管理理念。与会人员还就《安全生产法》修正案草案稿中有关条款提出许多具体的修改意见。

目前,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已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了解《安全生产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修改完善《安全生产法》,完善安全生产工作制度规范,改善我国安全生产形势,提出对策建议。2014年春节过后,专题组还将赴山西开展实地调研。

两部委部署开展燃气管线安全专项检查

本刊讯 2014年1月初,住房城乡建设部下发紧急通知,部署在全国开展以燃气管线安全为重点的大排查大整治。

此次专项整治将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体要求,对包括天然气、人工煤气、液化石油气等在内的燃气管线规划,以及选址、设计、管线质量、日常维护、行政许可、监督管理、应急管理、基础管理等39项内容,进行全面排查整治,进一步夯实制度、科技、培训、管理、设备设施、现场等各项安全生产基础,强化城市燃气安全管理,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

2014年1月初,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组成联合督查组,对有关省区开展燃气安全重点抽查检查,重点突出“四查”:一查燃气门站(储配站)安全间距、消防与安全设施、储气设施、加臭装置、管道阀门及仪表、运行管理;二查调压站周边环境、消防与安全设施、工艺装置、运行维护;三查燃气管道设施管线运行、管道附件、泄漏检测、埋压圈占及挪用;四查压缩天然气场站周边环境和道路、加压加气装置、消防与安全设施、运行维护等。

危化品安全生产监管

部际联席会议召开

本刊讯 2014年1月10日,危化品安全生产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召开第六次全体会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杨栋梁指出,危化品领域属于高危行业,大部分企业规模小、水平低、安全基础薄弱,安全生产压力大。要充分认清形势、增强忧患意识,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扎扎实实做好危化品安全生产工作,保持危化品安全生产的稳定好转态势。

会上,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孙华山通报了2013年全国危化品安全生产形势、各成员单位加强危化品安全监管的工作情况,以及第五次会议议定事项的落实情况。全体参会人员观看了山东省青岛市“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视频资料。

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积极采取措施强化石油天然气输送管线安全监管,深化提升危化品领域本质安全水平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强锂电池安全专项工作和机动车“油改气”安全管理,研究建立危化品安全监管信息共享机制和系统等议题及分工建议。

安全入股法煤矿安全管理论文 篇3:

安监局长李毅中

“冷面”与“狠话”,是媒体形容李毅中最多的词语。面对安监干部,他严肃而坚定地说:“要有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气魄!”

2005年2月,李毅中从国资委副主任调任为国家安监总局局长一年来,目睹着整个中国此起彼伏的矿难,从而在他那张冷峻的面孔上,公众可以看到与日俱增的痛苦、愤怒和疲惫。

在以前担任中石油掌门人与国资委党委书记的时候,李毅中风格并非如此,那时采访过他的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说他心态平和,气度儒雅。"这种变化是因为频密的矿难与安全事故使他的心灵与精神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白岩松认为。

老马不停蹄

唐山刘官屯矿难发生后第7个小时,李毅中赶到现场。

2005年12月7日晚10点,凛冽的北风敲打着他的白发。这位国家安监总局局长60岁了,这是一个普通人颐养天年的时候,他却不得不直面上百条生命逝去的惨剧、死者家属撕心裂肺的哭声,以及矿主推脱责任的谎言。

李毅中听矿难汇报直到8日凌晨2点。他问矿主采这个煤矿花了多少钱?矿主回答:1000多万元,年产15万吨,储量3000多万吨。敏锐的李毅中直斥这位矿主:“说谎!”并要求下属对此说法进行调查。两天后他的判断被证实了--刘官屯矿超负荷运转年产30万吨,储量为6000万吨,矿主把所有数字都打了对折。

《中国安全生产报》记者杨凯说:“他是个强人,在思维上和体力上。在唐山的几天几乎都工作到凌晨两点,然后又在七点起床。”

李毅中的"深度疲劳"始于他调任为国家安监总局局长十天之后,他第一次直面死亡——3月9日,山西交城煤矿矿难近百人死亡或失踪。而在此后10个月里,他奔波于安徽、河北、新疆、广东等地处理灾难的善后,媒体的公开报道不下15次。

“只要是造成30人以上死亡的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工作组或者调查组组长一般都会是李毅中。”安监总局一位官员透露,“在现场救援的前48个小时内,人们精神都高度紧张,李局长常常要靠安眠药入睡。”

一位安监总局人士说:“李局长经常说,咱们的工作关乎人的生命,容不得丝毫懈怠,要超常规,夜以继日。”

11月27日疲惫达到高潮——处理过松花江污染的当天,李局长又出现在黑龙江七台河东风煤矿矿难现场零下12度的严寒里。

“短短十天时间里,连续发生了黑龙江东风煤矿和河北唐山煤矿两起死亡百人以上的事故,这是雪上加霜,使我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12月12日,李毅中神色严峻地在视频会议上告诫他的属下。

与会者回忆,李毅中在会议里从始至终没有舒过一次眉。一位安监局官员称,某司长向李毅中作汇报,李毅中问得很细,结果那位司长被问住了,窘得脸通红。此后,司长们向李毅中汇报工作时,常常要带上几个负责业务的下属干部,在问到细节时只好让下属来作解答。

临危受命

“冷面”与“狠话”,是媒体形容李毅中最多的词语。

2005年11月27日,致死140多人的黑龙江东风煤矿事故现场。当其矿长和总工茫然不知国务院2005年对煤矿所发的“紧急通知”和“特别规定”时,李毅中怒斥:“你们连民营小煤窑主都不如!”

对唐山矿难,李毅中狠狠地说:“2005年年内至少要关闭4000个煤矿,名单向社会公布。”

此外被广为传诵的还有:——“这个煤矿根本就没有落实整改。老板的胆子为什么这么大?背后有没有什么东西?要抓住不放!”

——“腐败不除,矿无宁日!”

——“对党员干部,要让其受处分,丢帽子;对职业经理人,要罢免其任职资格,丢位子;对黑心矿主,要让其倾家荡产,丢票子。”

面对安监干部,他严肃而坚定地说:“要有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气魄!”

......

在李毅中上任之初,这些消息使不少人为他严厉和强硬的姿态感到振奋。媒体形容李毅中为“临危受命”——2004年,中国因煤矿事故死亡人数是6027个,占世界矿难死亡者总数的80%。温家宝总理眼含泪水,搂着矿难遇难者幼子的悲情画面,至今让人难以忘却。总理在那次行程中多次自责“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好”。

中央治理矿难决心很大。2005年2月28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相继召开干部大会。李毅中成为那个肩负重大使命的人,一个小时之内,他完成了其角色转换。而在此前5天,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升格为“总局”,从副部级单位变为正部级单位。

一位安监总局的高级官员认为:中央重用李毅中,与其经历有关。他1967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此后,他从一名工人成长为车间主任、厂长、总工直至中石油公司的总经理,一干就是30年。他对企业非常熟悉,要哄骗他很难。这一点在李毅中出任总局长后马上显现出来——11月初,在湖南郴州的荣福煤矿,矿长介绍说年产量8000吨,工人150多人。李毅中当即戳穿这个谎言:“如果只有这么一点产量,只够你发工人的工资!”那次,李毅中带队的督察组对湖南省煤矿整顿关闭工作进行督察时,他直接下入坑道,在坑道中行走了一个多小时。

而在安全管理的经验方面,李毅中在他起步的齐鲁石化就口碑甚好。曾与李共事的齐鲁石化高工苏建明回忆:20世纪80年代初期,齐鲁石化也发生过一些生产事故,从李毅中担任副总工以后,石化厂几乎没有因为安全事故死过人,他当副厂长时候制定的《一把手安全负责制度》至今还在发挥作用。

“1987年,李毅中从齐鲁石化经理调任中石化总公司副总经理,当时安全处还是生产部下面的一个部门,只有五六个人。他主抓生产后,把安全处升格为安全生产监察局,和生产部门平级。”

上任伊始,李毅中直率地表述有“紧迫感、危机感、责任感”,表示要在未来的工作中将以“六亲不认”的姿态重塑安全监管权威,并承诺在三年之内偿还所有安全欠账。高工苏建明说。

一位与李毅中熟悉的人士说:“他对目前中国严峻的安全形势很忧虑,希望通过自已的身体力行能对现状有所改变。”

义无反顾

国务院参事、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闪淳昌认为,矿难多发是多年发展中的沉疴,目前已到了爆发期。围绕煤炭已形成不少利益共同体,给安全生产监督造成了阻碍。

针对这一问题,2005年8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的紧急通知》发布,严令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国企负责人在9月22日之前撤出在煤矿的投资。截至10月20日,全国共报告登记在煤矿投资入股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国有企业负责人4570人,其中国家机关工作人员3002人。登记入股金额6.53亿元,已经撤资4.73亿元。数十人因假撤资而被停职乃至追究刑事责任。

尽管此次行动得到了中纪委等机构的全力支持,但李毅中的一位下属还是很为他担忧,因为这触犯了庞大的利益集团,“他以60岁之躯冲锋陷阵,有一种义无反顾的悲情与悲壮”。另一位安监局人士语气严峻地说:“我们的工作没有退路。”

有专家认为,中国的安全监察体制历来纵横交错、条块分割。在煤炭行业,实行的是垂直监管,非煤炭行业的安全监管则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以煤炭行业为例,如果中国的煤矿安检要像美国那样一年进矿山检查4次,安检人员的配置起码要增加30倍。

而这种弱势局面导致安监部门的工作“理不直、气不壮、腰不硬、刀不快”,经常是“停产整顿指令下了,封条贴了,但缺乏强有力的制裁手段和后续措施”。李毅中曾感叹“我们安全监管单位没有枪没有炮,只有一把冲锋号”。正因为这样,这个壮志不已又疲于奔命的安监总局局长,滋味复杂地告诉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半夜来电话,半夜来电话一般没什么好事情。”

给李毅中多些时间

“电话恐惧症”说明了安监总局的官员们承受的超常压力。这种压力首先来自舆论,每一次重大的安全事故,安监总局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关注焦点。

据说,尤其是吉化爆炸后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的辞职,更让李毅中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但白岩松认为:“老百姓应该给李毅中一些时间。毕竟安监总局正在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李毅中上任的时间也才10个月。”与白岩松持有同样观点的《中国安全生产报》副总编王正民进一步分析:“安全生产问题是长年积累下来的,并且是在这几年能源紧缺的情况下变得越来越严峻,我们需要给李毅中理解,需要给李毅中时间。他现在正在做的是改变中国安监管理的一些基础性工作,要在一段时间后才能慢慢显示出效果。”

12月,在宣布关闭4000个煤矿的同时,李毅中又提出一系列具体的要求。

事实上,在李毅中履新的这10个月中,他除了四处奔走做“救火队长”,怒斥不良矿主和官员,他确实还在设计着一些更为长远的“治本”的规划。

他上任后推行的大事之一,就是要把每个矿工的死亡赔偿金提高到20万元以上,这一措施已经逐渐开始在一些矿难中实施。他期望通过这种处罚,可以使矿主们宁可拿出钱去预防安全隐患。

一个更大举动是试图以三年时间还掉中国几十年来的安全欠账。李毅中还曾向媒体介绍,中国正计划对煤矿实行安全风险抵押制度——矿主采煤要拿出一定资金作为安全风险的抵押。

李毅中意识到,以市场手段来调控煤矿治理是一种治本之策。目前,办煤矿的市场准入是很低的,几乎是无偿占有。“因为他无偿得到了这个资源,他就私挖乱采......所以造成了不管矿工安全与资源极大的浪费。”而国际上都是按照煤矿储量收取巨额费用的,这样矿主就会精心用好这一储量。目前山西已在试行新的办法。

李毅中还建议修改刑法、安全生产法、煤炭法中有关事故罚款的条款,以加大对发生事故的煤炭企业和相关责任人的惩罚力度;他同时建议国家应当重视煤炭行业的人才培养。

12月11日,根据中央要求,安监总局党组决定,采取更加有力、更加严格的七项措施,坚决刹住煤矿重特大事故多发势头。这些措施包括:加大煤矿隐患排查、整改力度;加大对停产整顿矿井的监管力度;坚决关闭经整顿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规范煤矿资源整合;严格煤矿建设项目管理;继续抓好瓦斯集中整治;严格责任追究。

据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总工程师张维凡回忆,李毅中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任职中石化时,就身体力行地提倡让专家去搞安全检查的“专家治理”。

在这些努力中,目前已见效果的是关停非法矿井,目前实施停产整顿的矿井达到12990个。但国务院参事闪淳昌认为更为重要的制度安排是,要设法协调大小煤矿的税收与中央、地方财政之间的合理关系,才可能有效地改善小煤矿的安全生产。还有专家指出,李毅中不能赤手空拳,而应该掌握相应资源,才能对利益集团具有威慑力,也才能胜任消防和督战之责。

同时,只有制度的万里长城才是国民生命权最可靠的保障。这首先就需要健全法制,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不给任何贪赃枉法者以可乘之机。第二尽可能地强化企业在安全生产上的公共义务,使企业成为安全生产的实施主体,让矿主在安全问题上不敢稍有懈怠。第三强化企业职工的监督权,使每个矿的矿工都成为一支军队,以“人民战争”来全面围堵矿难。只有这样做,我们才可能防患于未然,才能长治久安。

在一次主管安全的地市级干部培训会上,李毅中对在场的官员说:“人死了,不是几十、几百的统计数字。数字是冰冷的,可是这些人也是有家庭、有父母的,我们做工作多想想这些家庭吧。”

在这次会议上,李毅中说安全生产工作主要靠基层,不能单靠他这个局长,然后他向这些地方官员深深地鞠了一躬。

当10个月后,李毅中面对似乎是越来越密集的矿难时,一位国家安监总局的官员表示了他对李毅中的信心,他说:“这是黎明前的黑暗!”

作者:傅剑锋 许 峰 关 军

上一篇:企业节能降耗的能源管理论文下一篇:企业需求视角大学生就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