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艺术古典主义论文

2022-04-18

摘要:历数西方美术史上众多绘画艺术经典作品,“美”与“丑”的艺术形象不胜枚举。文章以艺术概念的发展变化为基础,通过归纳西方美术史当中“美”的艺术形象的不同表现方式,对西方绘画艺术形象“美”与“丑”的定义进行分析,并借以说明“对美的追求是艺术永恒不变的主题”这个观点,以西方绘画艺术形象为例,对艺术形象“美”与“丑”进行审美思辨。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绘画艺术古典主义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绘画艺术古典主义论文 篇1:

新古典主义音乐与绘画在艺术本体的异同

走向现代性的新古典主义音乐

1920年,意大利作曲家布索尼发表了《新的古典主义》的公开信,这成了新古典主义的宣言。同年,新古典主义音乐重要代表人物斯特拉文斯基(1882—1971)以他的舞剧《浦契涅拉》为标志,真正在作品实践上形成了新古典主义音乐运动的开端,也使法国成为当时新古典主义音乐的中心。1924年,斯特拉文斯基又明确提出“回到巴赫”的口号,其用意是要把巴赫的曲式逻辑、发展的原则和结构与现代音乐语言的最新手段结合起来。尽管他提倡回到巴赫,但他只是回到了巴赫的结构和形式因素上,而不是巴赫作品中很有表现力的感情内容

当时的法国,除斯特拉文斯基以外,萨蒂、法国六人团,在举起反印象主义的旗帜的同时,也汇入新古典主义的潮流。萨蒂与德彪西一样,力图使法国摆脱德国瓦格纳音乐的影响,但萨蒂认为法国音乐应该朴实、自然、明确,萨蒂的作品影响并不很大,但他的创作思想却影响了法国整整一代作曲家。

新古典主义的另一位重要人物是兴德米特(Paul Hindemith 1895—1963),他被认为是德国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也有人将他作为新古典主义流派的另一支

德国人在音乐文化上有一种优越感,不易接受新的音乐观念。但兴德米特在音乐观念上却受新古典主义思潮影响,他反对浪漫主义的沉重风格,但又不赞成像表现主义那样取消调性,不同意勋伯格的十二音作曲法,因而,他创立了自己的扩大传统调 性的一套体系。他的早期作品从巴赫、也从爵士乐那里汲取素材,他是“新即物主义”音乐家(新即物主义——Neue Sachlichkeit,亦称新客观主义,亦称新客观现实派,亦称后表现主义——Nach-Expressionismus,吐血……),这种观念来自德国美术界,主张艺术就是艺术,应客观展示现实,不应有主观感情的渗入,兴德米特把它引入音乐领域,认为“音乐就是音乐”,作曲家应注意纯音乐本身的结构、技巧等问题。应摒弃情感等主观幻觉。同时,兴德米特又是“实用音乐”的倡导者,20 年代中期,面对专业音乐日渐脱离群众,他极力提倡“实用 音乐”,这类音乐的特点是,作品不大,风格简单明快,更容易被广大听众接受。

正是由于新古典主义热衷于在音乐自身寻求秩序、获得结构,所以,新古典主义在与其他艺术的关系方面,提倡“纯音乐”,力求尽量使听众专注在音乐本身,而不借助文学、美术等其他手段来表现音乐。新古典主义认为,瓦格纳将音乐与各种艺术的结合是“对音乐本身的可怕打击”。对纯音乐的追求不可避免地使新古典主义更注重器乐体裁的写作,因此,新古典主义另一个特点是纯器乐的创作。此外,在情感表现方面,新古典主义追求适度、有控制的、普遍的、客观的感情,而不强调个人的、主观的、浪漫主义式过浓、过激、甚至是不加约束的感情。在音乐语言和结构上,新古典主义首先力求复兴浪漫主义以前的曲式。新古典主义另一个主要特点是提倡复调音乐,用线条织体替代浪漫主义的和声织体。此外,新古典主义追求简明朴素的创作风格。应该看到,新古典主义绝不是简单历史的循环,20 世纪作曲家们在追求古典主义的道路上,总是根据自己的个性、爱好,或多或少地与现代人的思想感情相结合。例如,在手法上旋律的布局是古典的,但和声复杂、配器音色多变,有时采用双重调性,复节奏、复拍子,等等,夹带20 世纪音乐特有的那种尖锐、新颖、不协和的音响效果。总之,新古典主义把注意力集中在作曲的技巧、声音的优美和音乐的情趣上,它关注的是技术、形式,而不是内容,并力求在形式和情感之间求得理想的平衡,甚至走得更远,认为形式就是情感,以艺术理智代替情感。

革命时代的新古典主义绘画

新古典主义绘画则是在社会革命浪潮中新古典主義走上了兴盛,他们反对着贵族的奢靡生活,反对巴洛克、洛可可风格,他们遵循“唯理主义”观点,认为艺术应以理性出发,排斥排斥艺术家的主观感情,受革命思潮影响他们倡导公民以国家为先,对国家尽责。新古典主义的美学特征是以自然为原型,按照确定的美的理念去再现自然。我们可以发现这类作品很多都以古希腊罗马的神话传说或当代事迹为背景,但宣扬的是新时代为祖国奉献的精神。用“旧瓶装新酒”这也是为何在旧的古典主义前加了“新”这个前缀。

法国大革命之后,新兴的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治,掌握了经济,也掌握了军事,但是他们缺乏自己的文化,同时又对文化的需求非常强烈。因此,当时的资产阶级依然是在以旧有的封建贵族沙龙文化作为自己的标准,继续沿袭着原来宫廷贵族的文化。他们还没有足够的力量认识到自己能够生产出属于自己的文化。1830年,法国从君主专制的波旁王朝换代到君主立宪的七月王朝,库尔贝刚刚过完自己的11岁生日,他将在19年后画出现实主义代表作品之一的《采石工人》

结语

在绘画上的新古典与音乐上的新古典,二者在对艺术本体的追求方向上有相似之处。例如,它们都受到理自康德以来的理性主义思潮影响;都是回归古典的同时结合当时的艺术手法和技术,而非历史的循环;都在一定程度上排斥夸张的主观情感宣泄。尽管如此,二者之间所追求的任务却并不相同,新古典音乐认为音乐的美在于它自身的 形式而不在于其他,音乐只表现它自己。而早于其一个世纪的新古典绘画在当时依然有着较为浓重的世俗色彩。二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也不一样,新古典绘画是在法国大革命及其政治和社会改革之前,是适应资产阶级革命形势需要在美术上产生的一场借古开今的潮流。新古典音乐的产生则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围绕着大战社会生活发生突变有着密切的关系,相对的来说,新古典音乐不存在那么沉重的历史包袱,这一流派认为,音乐的美在于它自身的 形式而不在于其他,音乐只表现它自己。

简而言之,德云社说相声的于谦和明朝尚书郎于谦都是人类,都是男人,且有着同样的染色体特征,但完全不是一个时间的人,也不是一回事儿。新古典绘画的地方在之后被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所覆盖,而新古典主义音乐的地位则是被浪漫主义和印象派所取代。

作者简介:陈健健(1994.6.14),男,汉族,湖北黄石人,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18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油画,研究方向:油画艺术研究。

作者:陈健健

绘画艺术古典主义论文 篇2:

西方绘画艺术形象“美”与“丑”的审美思辨

摘 要:历数西方美术史上众多绘画艺术经典作品,“美”与“丑”的艺术形象不胜枚举。文章以艺术概念的发展变化为基础,通过归纳西方美术史当中“美”的艺术形象的不同表现方式,对西方绘画艺术形象“美”与“丑”的定义进行分析,并借以说明“对美的追求是艺术永恒不变的主题”这个观点,以西方绘画艺术形象为例,对艺术形象“美”与“丑”进行审美思辨。

關键词:绘画艺术;艺术形象;美;丑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8年湖南省教育厅等有关省厅局科研一般项目“基于西方绘画艺术中‘美’与‘丑’艺术形象的文化思辨”(18c1021),湘南学院校级科研项目“‘阳刚’‘阴柔’艺术风格流变与文化精神关系研究”(2016XJ12)的研究成果。

从原始社会至今,西方绘画艺术经历了种种风格的变迁,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不变的是对艺术审美的追求。艺术审美的对象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相信有一个词毋庸置疑——“艺术形象”。艺术形象这个概念源于人类最早的艺术形式,例如象形文字,虽然它与现代文字一样具备表意的功能,但无论从字面意义还是文字本身来看,不难发现其表意功能更多依赖于图像和图形。之后的艺术形式更无需多言,尤其是绘画艺术,离不开与形象的直接关联。因此,可以这样认为:艺术的审美,审视的就是艺术形象的美感。然而随着西方艺术的发展,“艺术的宗旨是表现美”这一观念开始被质疑,或许是因为西方当代艺术太热衷于表现个性,出现了太多不可名状甚至“丑陋”的艺术形象,使得美逐渐被轻视。这不禁让人疑惑,艺术形象当中的“美”与“丑”到底该如何定义和理解?难道艺术发展至今真的不再需要表现美了吗?对此,我们可以以西方绘画艺术为例,通过对艺术形象的“美”与“丑”的辨析来回答这些问题。

一、西方绘画艺术形象中“美”的表现

要理解西方绘画艺术形象中“美”的内涵,我们可以沿着西方美术史的路径,尝试分不同的历史时期来理解西方绘画艺术中的“美”。

原始艺术,除了一些岩洞壁画,似乎当下再也找不到其他更多的绘画作品。不过通过这些岩洞壁画,我们可以理解原始人类所认为的“美”。以现代人的审美眼光来看,原始壁画中那些动物和人类的形象未免过于简单粗犷,然而当我们理解了原始人类的观察方式,以及壁画当中表达的那种对大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繁衍的向往和崇奉,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壁画中的动物那么庞大和强壮,人类本身却被表现得单薄和瘦小。这样的形象表达正符合了原始人类心中“美”的观念。

古埃及绘画艺术最令人着迷的还是画中那些独特的人物形象。古埃及艺术具有以“正面律”为首的艺术法则。许多人不理解古埃及绘画中的人物形象为何如此,温克尔曼这样的美术史大家曾断言当时的艺术家们只能描绘丑陋的人像。实际上古埃及艺术的创作目的并非是追求好看,侧面的面部、正面的肩部和腿部、正面与侧面结合的胸部和腰部,都是为了最大程度凸显人物的体貌特征,这样的形象才符合古埃及人的审美。

现今我们可见的古希腊、古罗马绘画艺术,主要表现为壁画和瓶画。古希腊艺术的人物形象有着相对固定的形态,波利克列特斯的《荷矛者》确定了头身1∶7的比例,利西普斯创造了头身比例1∶8的新标准,《米洛的维纳斯》塑造了最为完美的S形体态,它们如此理想而写实,这也是古罗马艺术的特征,在古罗马艺术人物形象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到古希腊艺术的身影,它们表现的是伟大而具有神性的美。

中世纪的绘画艺术以及这个时期的建筑艺术和雕塑艺术,所表现的都是一种静穆的、虔诚的美,不在乎逼真、写实和特点的表现,只为用庄重的艺术形象将宗教的典故和教义向世人娓娓道来。

绘画艺术是欧洲文艺复兴艺术最经典的部分之一,充分地体现了欧洲文艺复兴文化遗产的美感。薄伽丘在《十日谈》当中盛赞乔托的艺术使得沉寂了几个世纪的艺术重见光明,这句话简洁而深刻地表明了文艺复兴艺术最深刻的美——人性之美。马萨乔的《逐出伊甸园》、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米开朗基罗的《大卫》、拉斐尔的圣母像以及北欧文艺复兴众多艺术形象之美都反映了文艺复兴的精神。

通过对巴洛克到写实主义绘画作品中艺术形象的观察,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无论是巴洛克、洛可可,还是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抑或写实主义,均是具有不同思想倾向的写实艺术。巴洛克艺术的美是气势宏大的美,洛可可艺术表现的是精致奢华之美,新古典主义表现的是英雄主题的古典之美,浪漫主义则表现的是强调激情和想象的艺术之美,而写实主义表现的是直面现实生活的美,它们赋予了西方绘画艺术更为丰富的含义和艺术美感。

印象主义打开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大门,之前西方美术史上那些常见的题材似乎不再被印象主义以及之后的艺术家们所关注,画面的内容情节似乎不再重要,取而代之的是大自然中绚丽的光色效果,或跟随自己的眼睛,或将色彩的科学直接运用到画面当中,或在画面中以夸张的形象表现艺术家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用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奔放跳跃的色彩表现生活当中最不起眼的事物。

二、对西方绘画艺术形象“美”与“丑”的分析

在西方美术史的不同时期,有众多精美的艺术形象,印证了艺术追求美、表现美的精神内涵。然而也存在一些奇怪荒诞甚至丑陋的艺术形象,它们也具有自身的艺术内涵。该以怎样的角度去理解这些美与丑的艺术形象呢?凭借什么标准来定义艺术形象的“美”和“丑”呢?我们可以结合经典绘画艺术形象分层次来分析。

第一,本身优雅而有美感的形象必然会让人觉得美。例如英国风景画家康斯坦布尔代表作之一的《埃塞克斯威文荷公园》,以精美细致的笔画表现了埃塞克斯地区盛夏的优美景色,这些令人赏心悦目的画面形象必然会给人以美感。与之相反,某些艺术形象甚至从外观上都令人难以忍受,自然会产生“丑陋”之感,例如法萨诺《死于瘟疫的人》当中全身浮肿、满身烂疮的人物形象,实在让人从心底产生丑陋甚至厌恶之感。第二,符合科学的比例和原理的形象会产生美感。例如新印象派代表艺术家修拉在他的代表作《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当中,运用科学的原理,将数量繁多的色点进行并置,当观看者与画面拉开一定的距离,画面当中那些完整而又色彩纷呈的形象跃然眼前。反之违背了现实比例和原理的形象则很容易令人产生不适的丑陋之感,莱辛在《拉奥孔》当中阐述诗中的“丑”和绘画中的“丑”时有这样的描述:“这种丑是碍眼的,和我们对秩序与和谐的品位相冲突,会撩起厌恶之感。”斯图加特艺术博物馆所藏德国表现艺术家迪克斯的作品《沙龙》中,那些身形肥硕,头身、五官比例失调的女人形象,无论如何也难以让人联想到美。第三,符合人类社会精神和道德标准的艺术形象,往往都会在人们心目当中产生美感。新古典主义大师大卫的代表作《贺拉斯兄弟的誓言》,表现贺拉斯三兄弟为了国家大义凛然赴死的艺术形象,作品所表现的英雄主义以及为国献身的情结正符合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精神,具有强烈的美感。反之如果画面当中的形象违背道德伦常,则势必因令人厌恶而产生丑陋之感,西班牙浪漫主义先驱戈雅的经典作品《农神吞噬其子》在西方美术史上以阴暗恐怖而闻名。画面当中农神萨图尔努斯正残忍吞噬自己孩子,十指深陷其子的残躯中,父食子的形象给观者带来不寒而栗的惊惧及丑恶感。第四,反映时代积极向上的主流精神的艺术形象,往往能产生巨大的美感。例如西方美术史上最为著名的肖像画——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就是对欧洲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的诠释,那经典的微笑和动态,散发着浓郁的人性意味,无论对于之后任何时代的人们来说,这经典的形象都洋溢着令人回味的美感。反之那些反映某个时代阴暗丑陋的社会现象的形象,让人感到异常的丑陋。迪克斯的作品《大都会》中那些浓妆艳抹、低俗怪诞的舞女形象,表现的正是欧洲工业社会的阴暗面,与时代的积极精神相违背,丑不可言。

另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与“丑”应该还是一对相对的概念,丑之所以为丑,是因为与美进行比较。与精致的形象相比,粗陋的形象则显得比较丑;与积极的形象相比,消极的形象则成了粗鄙丑陋的角色。

三、对美的追求是艺术永恒不变的主题

任何一个时代,无论多少荒诞丑陋的形象充斥着艺术,都不能改变艺术的“审美品质”。艺术作品中那些个性表现,无非是一种不同的表达角度和方式。那些丑的艺术形象从表面上看确实给人以丑陋的感觉,似乎使得整个艺术作品都不再美观。然而可否从更深的角度进行审视呢?正因为美与丑的相对性,当丑陋的形象被露骨地表现出来时,是否也是在暗示人们美应该是怎样的呢?这些丑陋形象是为追求丑而表现丑吗?难道不是为了衬托美、揭示美而表现丑吗?这样看来,无论是那些表现得异常美丽的形象,还是那些披着丑陋外衣的艺术形象,实际上都印证了“艺术是为了表现美而存在的”这个事实。

四、结语

艺术当中“美”的形象固然令人赏心悦目,然而“丑”的形象却往往有着更为震撼人心的力量,就如同悲剧的美感往往大于喜剧,被称为“戏剧之冠”一样,是一种另类的、反面的“美”。正是因为二者的相辅相成、互相成就,艺术才真正具备了直达内心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梁玖.美术鉴赏与批评[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2]丁宁.美术鉴赏[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3]丁宁.西方美术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4]丁宁.感动心灵的西方美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5]艾柯.美的历史[M].彭淮栋,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

[6]艾柯.丑的历史[M].彭淮栋,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

作者单位:

湘南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作者:毛鸿达

绘画艺术古典主义论文 篇3:

《圣经》与西方绘画

摘要 作为基督教的经典典籍,《圣经》无论对西方文学、绘画艺术、风俗习惯、人文现象,还是对西方社会生活的影响都是源远流长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圣经》绘画的表现形式和风格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然而,无论其绘画风格怎样发展变化,《圣经》绘画都打上新艺术思想的痕迹。

关键词:《圣经》 基督教文化 圣经画 西方绘画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也是西方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可以说是西方人基因里很重要的一部分,对西方绘画艺术影响巨大。西方艺术史的重大主题基本是以《圣经》故事为题材的圣经画,圣经画曾一度被认为是最高尚的画种。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乔托、拉斐尔、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提香等一代绘画大师,他们的圣经画和雕刻艺术闻名于世。翻开西方艺术史,不难发现《圣经》题材始终贯穿于西方艺术史。《圣经》题材绘画作品堪称艺术与宗教的相互撞击和融合,它不仅盛行于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即使在欧洲近代,以《圣经》故事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仍层出不穷。《圣经》故事不仅为艺术家提供了创作素材,而且《圣经》本身的内容也激发了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圣经》绘画作品存在时间之久远、影响范围之广大、艺术风格之迥异,使它成为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现象。我们梳理一下《圣经》绘画作品的形成和发展脉络,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部历史悠久、形式多样的神圣画面。

一中世纪绘画——神学的奴仆

中世纪美术是指5-15世纪的基督教美术。它上承古希腊古罗马艺术,下迄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在这两座艺术高峰之间,剩下的似乎只有平庸和黑暗,甚至被称作是“黑暗的中世纪”。这一时期受基督教禁欲主义与来世思想的影响,基督教的神学观念对人和现实生活都采取绝对否定的态度,所以中世纪的绘画都成为基督教及其神学的奴仆。但中世纪的艺术仍然是丰富多彩的,是多种艺术的综合。

1教堂绘画的繁荣

基督教教堂是欧洲中世纪人民生活活动的中心,因而教堂就成为这个时期艺术发展的中心,装饰性雕塑、镶嵌壁画与彩色玻璃窗画,以及《圣经》、文学作品的插图画和各种小型艺术等得以迅速发展。中世纪的画家们,都是作为受贵族或主教雇用的匠人而绘画的,作品上不署名,只是在后来文艺复兴时期才有画家署名,所以这一时期的画家我们知之甚少。但他们仍留下了大量的不朽作品,如镶嵌画《基督变容》、《上十字架》,圣像画《符拉基米尔圣母》,壁画《基督在地狱边缘》,雕刻《斗形柱头》,等等。这些雕塑以及壁画作品不仅满足了人们视觉上的审美,更重要的是突显出教堂内部空间的神秘感,使信徒们宛如身临一种超现实的天国之中。这些作品的真正意图是传达基督教教义的精神要旨,在观念上更注重精神层面的表现。

2中世纪绘画的风格

中世纪基督教美术只是宗教教义的图解,所以面对广大信徒必须是简单明快,一目了然,作品都极为粗糙,甚至非常生硬,人物没有动态,没有表情,没有生命感,这样就形成了中世纪美术的独特风格,成为超现实的精神形象符号,产生精神的濡染,充满非自然的神性而无人性。总的来讲,它的艺术风格是非写实性的,重在表现基督教徒对教义和宗教故事的感受。因而,画家不注重真实的空间描绘,不注重真实的色彩关系,而强调色彩的象征性,喜欢运用寓意象征的手法,着力体现宗教意志和精神。古希腊罗马奠定的西方绘画写实的传统,在中世纪遭到了破坏。从绘画题材上讲,中世纪绘画的题材十分狭窄,主要是宗教人物和宗教故事画,这极大限制了绘画和雕塑艺术的发展,窒息了艺术的生命。由于文艺复兴时代及之后的写实主义艺术观的影响,中世纪美术在很长时期内没有得到人们的承认,甚至被称为“黑暗时期”而加以否定。但从19世纪以来,西方史学家们才开始重新认识和评价中世纪美术。在20世纪,中世纪美术成为美术史研究的重点,确立了中世纪美术所独具的美学特征及其在西方美术发展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二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对《圣经》的诠释

文艺复兴运动是14世纪下半叶到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这一时期的绘画主要以贯彻现实主义、人文主义和体现反对宗教禁欲主义思想为宗旨,画家们纷纷开始用研究古典文学的方法研究和表达《圣经》。它的绘画风格和表现技法构成了西方近代美术的主要传统,影响极其深远。在造型艺术方面,以写实传真为主,开创了以科学理论和实际考察的表现技法,如人体解剖和透视法则等,从而使它得以达到古典艺术之后另一个新的高峰。

1绘画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及《圣经》语言

文艺复兴时期产生了众多名垂千古的艺术家及作品。他们的出现,集中体现了该时期绘画的高度及成就。如拉斐尔的一系列圣母画像,和中世纪画家所画的同类题材不同,都以母性的温情和青春健美而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把感性美与精神美和谐无间地统一起来,从而传达出人类的美好愿望和永恒的感情。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讲的是耶稣被其门徒犹大出卖的故事。在这幅作品中,达·芬奇精彩地刻画了当耶稣在晚餐上说出“你们中间有个人出卖了我”这句话后,他的12个门徒瞬间的表情变化。透过每个人不同的神态表情,我们可以观察到他们每人的性格和复杂心态。画面布局突出耶稣,门徒左右呼应。坐在中央的耶稣庄严肃穆,背景借明亮的窗户衬托出他的光明磊落。叛徒犹大处于画面最阴暗处,神色惊慌,喻示他内心丑恶,与耶稣形成鲜明对照。这幅作品构图完美,和谐的形与空间,丰富的心理刻画,还有深刻的人性,昭示着古典美。达·芬奇运用现实主义的手法讴歌了真理与正义,鞭挞了叛徒的行为与邪恶势力。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位杰出的画家米开朗琪罗,他为罗马梵蒂冈西斯廷教堂绘制的被誉为“人体百科全书”的祭坛后大壁画,是根据《圣经》中的“世界末日来临后的最终的审判”故事绘制出来的《最后的审判》,画家借用宗教的形式抑恶扬善,将意大利历史上众多的著名人物放入画面中,让那些有德行、主持正义的善良人物飞向天堂,让历史上那些邪恶、卑鄙和残害人民的恶魔坠入地狱。我们从以上绘画作品中可以看出:这些艺术作品取材于《圣经》来表达人文精神,大力歌颂人的感情、欲望和真善美。

2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特点

这一时期绘画的主要特点为现实与人文。文艺复兴中所有的创作大都围绕着这个主题,它包括了人的感观、信仰、欲望以及世界观。无论是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米开朗琪罗的《最后的审判》,还是拉菲尔的圣母形象,都是运用这种处理方法来达到突显人的精神的效果,从而使作品更富有现实性,充满人性的关怀,也就是拉近形象与精神的距离,拉近神与人的距离,把表达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放在艺术的中心位置,这种标准和原则表达了艺术对宗教信仰的追求。这个时期大部分的作品都以《圣经》为主,有人说这是借宗教作为盾牌,这种观点并不完全准确,因为凡是对西方世界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宗教信仰在西方人的生活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艺术,归根究底就是一种人的宗教艺术,所以不同时期的画家对《圣经》都赋予了新的内容,寄托了新的思想,绘画作品也如此。

三《圣经》依然影响着近代西方绘画

近代美术是指公元16世纪至公元19世纪的艺术。这一时期新兴的资产阶级出现在历史舞台,美术上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流派,如文艺复兴、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以及印象主义等。资本主义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衍变,都有与之相应的美术流派出现,但不论有着多少“对抗”和变化,在艺术上,他们都无法摆脱《圣经》对他们的影响。

1不同的绘画流派表达不同的《圣经》精神

彼得·保罗·鲁本斯,佛兰德斯画家,是巴洛克画派早期的代表人物,他把浪漫主义时期绘画风格表现到了极致。他的绘画多取材于《圣经》和古希腊神话传说。在鲁本斯的作品中,体现出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美好理想和丰富的想象力,通过艺术形象肯定人的力量和人生的快乐。他善于运用健康丰满、生机勃勃的形象,洋溢着乐观与激情的性格,去表现自己的审美情趣,与前期的圣经绘画有着天壤之别。米开朗琪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意大利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是将现实主义艺术推向了一个新阶段的画家。《逃往埃及路上的休息》是卡拉瓦乔的代表作之一,此画取材于《圣经》,表现圣母玛利亚和圣约瑟带着刚降生的耶稣,为了躲避犹太希律王的屠杀逃往埃及路上的情景。此画风格朴实,画中的圣约瑟看起来像是一位普通劳动者,面孔饱经风霜,前额布满皱纹,卡拉瓦乔善于把这种批判精神贯穿在他的作品中。敢于怀疑在《圣经》上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不但不美化画中人物,反而用现实生活中下层人物形象来表现圣徒们和圣母,实在是现实主义绘画的开拓者之一。他抛弃了绘画中的一些装饰因素和理想化,以其明确率真的风格画宣告现实主义的到来。印象主义画家中,高更的绘画以其原始性与象征性的倾向,在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独树一帜。“雅各与天使搏斗”是《圣经·创世纪》中的故事。这一题材,在中世纪常被画家们当做“基督在人间的斗争”或“美德与恶德的较量”的象征来表现,而高更却把它画在了布列塔尼的自然景色中。在这幅画中,一群布列塔尼农妇在听完布道之后,眼前出现了《圣经》中“雅各与天使摔跤”的幻象。实际上,高更是要借这种宗教传说与现实生活的结合,来表现他自己的幻想。近代绘画宣扬一种理想化的崇高境界,而且把绘画的审美品味开拓到人类的种种情感体验之中,从而丰富了人们的视觉经验,在西方绘画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一笔。

2《圣经》揭示神秘人性特征

近代西方绘画艺术家们通过对宗教经典的运用,创造出各种各样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而这些艺术的主题是像神灵一样无比神秘的人性。“艺术家的最大贡献也许在于激发人的精神,唤醒观众的思想、情感和感受,尽管观众的感受有可能同艺术家的感受极为不同。”《圣经》这一题材为画家提供了艺术创作的载体,他们通过对不同人物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身的爱憎情感,并通过这些作品把这种情感传达给世人。同时,不管我们对世界和宗教的审美态度如何,也必然在欣赏这些作品时饱含着一定的情感和感受。正是这种无形的纽带作用,使数代人的灵魂深处为艺术家建筑起来的作品而震撼。《圣经》绘画通过由神性向人性的转变,而最终呈现在众人面前的是画家们的真挚感情的升华,给人以精神的愉悦和享受。

四《圣经》对绘画艺术的影响

20世纪伟大的超现实丰义画家达利曾给我们的艺术世界带来重大影响。然而,在经历了一段超现实主义的辉煌之后,转而开始从基督教的古典艺术中去探寻新创作的可能性。事实上,像达利这样从宗教特别是基督教中去寻找创作灵感的西方艺术家并不在少数。今天,当我们浏览整个西方艺术史的时候,以《圣经》为创作题材的那些艺术杰作是如此众多而引人注目,让每一个关注西方文化与西方艺术的人都无法忽视。纵观西方绘画艺术发展的历史,不管是在基督教笼罩下的中世纪,还是在极力鼓吹追求个性解放与思想自由的文艺复兴时期,即使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近现代,我们发现《圣经》对西方绘画艺术的影响是如此地持久且深远。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艺术流派,然而无论其绘画风格怎样发展变化,圣经绘画都会打上新艺术思想的烙印。《圣经》与西方社会、文化艺术从碰撞到交融,再到全方位多层次的渗透,逐渐形成了西方历史上一段璀璨的绘画艺术,使我们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而且是视觉化的历史。

参考文献:

[1] 《圣经》,中国基督教协会,2000年版。

[2] 王忠祥、贺秋芙:《圣经故事新编》,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3] 刘秀莲:《〈圣经〉与文化艺术》,《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4] 翟永宏:《神圣的图式——〈圣经〉题材绘画的历史演变及其艺术成就》,《美术界》,2008年第7期。

作者简介:权小宁,女,1963—,陕西西安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艺术教育,工作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作者:权小宁

上一篇:水墨动画中国艺术论文下一篇:工业节能项目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