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论文

2022-04-19

编者按:我国高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已经十多年了,面对目前高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状况,进一步明确今后高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方向,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我国高校今后必然要面对的问题。本刊特约记者——华中科技大学覃美琼博士为此专程采访了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本刊编委会主任杨叔子。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论文 篇1:

对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

摘要: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是一项内涵丰富的系统工程,其发展经过了试点探索、实施推广和普及提高三个阶段,要从更新教育观念,弘扬民族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充分运用现代化网络媒体;高度重视文化素质教育实践等路径进行强化。

关键词: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路径

文化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对于促进高等教育观念的转变起到了重要作用,促使高校从更深层面上思考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推动了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引起了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一系列新变化。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对于推动高等教育战线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决策、部署和要求上来,切实推进高校科学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

华中科技大学涂又光先生将人类的活动划分为三大领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他认为:“教育自身是文化活动,在其中,人的身心,包括知情意,在德智体各方面得到发展。”这一论点主要讲明了教育的定位问题。显然,教育的本位是在文化领域内。但这并不意味着教育与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内的活动无涉,这也正如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三大活动也不可能彼此隔绝而相互无涉一样。教育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它必然对政治、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反过来,政治、经济活动也必然对教育活动产生影响。

说教育的本位在文化领域,它有着什么样的含义呢?哲学家认为,人有两种生命,一是自然生命,一是文化生命。人的自然生命来自自然,而人的文化生命则来自教育。人是文化动物,生物界靠基因遗传而存在,靠基因变异而演化;人类社会则靠文化传承而延续,靠文化创新而发展。文化创新的基础是文化的传承。而文化传承的主要形式是教育。人类文明进步发展得以延续到今天,教育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它是现代文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教育的本质则在于赋予人的文化生命。用通俗的语言来说,教育就是培养人。因此,离开培育人才这根本之点,离开关注、爱护、引导、熏陶、教化、养成而谈人身心健康发展、甚至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离开这个“以人为本”的文化活动而奢谈其他,只会使教育走入歧途。

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4个方面。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灵魂,文化素质是基础,业务素质是主干,身心素质是保障。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将人格养成的教育与知识教育、能力教育融为一体,内化为受教育者自身的素质,即以德育为先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文化为主体、以如何做人为核心的教育。是把文化作为内容,内化为人的素质进入人的身心,提升人的文化素养、形成人的素质品格。文化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最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社会实践、环境熏陶等各种教育活动,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格、气质、修养等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文化层次、思想境界、精神生活和道德情操的品味。

文化素质教育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如何教会学生做人的问题。教会学生做人,就是要教会学生做一个有知识、会思考、有社会责任感的品格高尚的综合性人才。教会学生做人是教育最基本最重要的任务,也是文化素质教育最根本的目标。

文化素质教育,从学校的角度来说,是探索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从学生角度来说,是学生拓展知识、提高品位、健全人格和学会做人的重要途径;从社会的角度来说,是培养符合时代要求并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专门人才的根本保证。文化素质教育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是创新教育;相对于科学教育而言,是人文教育;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是通识教育;相对于本土教育而言,是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教育。因此可以说,文化素质教育是一项内涵丰富的系统工程。

二、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

文化素质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95年原国家教委决定在50所高校中开展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到1998年教育部颁布实施《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教育部采取了多项措施大力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并把文化素质教育纳入到“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中。十六年来,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经过了试点探索、实施推广和普及提高三个阶段。

1995年到1998年是发起和探索阶段。1994年底,教育部提出了“三注”,即:“注重素质教育,注视创新能力培养,注意个性发展”,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与素质教育和个性发展密切相关,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引入高等教育。1995年提出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强调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文、史、哲的基本知识,艺术的基本修养,以及当代我国和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并强调对文科学生要加强自然科学教育,文化素质教育要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注重实践性,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融为一体。

1998年以后,文化素质教育进入一个推广和提高的阶段。1998年,我们提出了深入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必须注重“三提高”,即:“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大学的文化品位与格调”,从而进一步拓展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提出“三注”,是对原有重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思想观念的突破,而重视“三提高”,则是又一次升华和飞跃。“三提高”进一步明确了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和目标,使得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有了更为切实有效的抓手。1998年以来,随着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的召开,印发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特别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以后,教育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推进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措施:成立了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在全国53所普通高等学校建立了32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组织编写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书系”,举行大量的文化素质教育专题研讨会和报告会,举办一年一度的“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大型校园文艺演出活动等。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在全国高校普遍展开。

我国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开展十六年来取得显著进展,已建有近百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文化素质教育已纳入到提高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中,还建成文化素质类国家级精品课程45门,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0个。近年来,高等教育界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论和研究方面推出了一批有价值、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出版了近百部学术专著,发表了数千篇学术论文,召开了近百次学术研讨会,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领域对

文化素质教育进行了全面的研究。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开展在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文化建设、提升大学文化品位,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强化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路径

1 更新文化素质教育观念,弘扬民族精神

文化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学校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提升办学理念,促进人与社会全面、和谐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光荣事业的基础工作。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将人的全面发展与美好社会的建立共同确立为教育的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引导广大学生为学与为人、德与才、知与行等协调共进,并努力使各种素质协调发展,相互促进,这是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文化是一种生产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贯穿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思想传统,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改革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最能激励中华儿女锐意进取。要广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广泛开展时代精神教育,大力弘扬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劳动光荣、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因此,我们要准确把握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素质教育发展新趋势,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奋力开创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建设新局面。

2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因此,必须强化教育引导,增进社会共识,创新方式方法,健全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全过程,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3 充分运用现代化网络媒体,唱响网上思想文化教育主旋律

针对互联网等媒体快速发展的新情况新挑战,高校文化教育要重视建设引导学生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工作。互联网催生了新的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形成特色鲜明的网络文化,成为青年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各种思想文化交汇和意识形态较量的重要平台。互联网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为人们工作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网上的虚假信息和恶意炒作、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网络诈骗和赌博、非法网络公关等问题,都在影响着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养成,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搞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要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广泛开展文明网站创建,要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加强对社交网络和即时通信工具等的引导和管理,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培育文明理性的网络环境,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和当代文化精品网络传播。

4 高度重视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

古今中外,任何一种正确的教育理论,都深知实践的重要性。孙中山先生为中山大学所题的十个字的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前两者指学习,中间两者指思考,后者指实践。这十个字来源于《中庸》,后为白鹿洞书院所袭用。归纳得最明确的是岳麓书院作为其优秀传统的四句话:“博于问学,明于睿思,笃于务实,志于成人。”这四句话讲得十分清楚,学习、思考、实践三者紧密结合,方能造就有作为的人才。学习是基础,思考是关键,实践是根本。知识是文化的载体,学习是传承文化和创新文化的基础。没有思考,没有思维能力,知识就是死的,思考是获得文化、掌握文化与创新文化的关键。在教育过程中,实践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文化乃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成果。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激活知识、激活思维、体悟人生。王夫之讲得对:“躬行为启化之源。”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对世界有自身的感悟与认识;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有创新。创新始于实践,终于实践,创新整个过程贯穿了实践。实践无止境,认识无止境。当然,在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不同条件中,实践的含义与形式也会有不同。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内化为个人的思维、方法、原则和精神,所以,实践是文化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总之,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切入点。新时期,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牢固树立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理念,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战略主题,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努力创新,确保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持续稳定地发展。

[责任编辑:吕征]

作者:张玉玲

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论文 篇2:

杨叔子:再谈高校文化素质教育

编者按: 我国高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已经十多年了,面对目前高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状况,进一步明确今后高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方向,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是我国高校今后必然要面对的问题。本刊特约记者——华中科技大学覃美琼博士为此专程采访了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本刊编委会主任杨叔子。杨院士就此问题畅谈了很多见解,观点鲜明, 发人深省,富有启迪。对我国高校进一步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特别是文化素质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摘 要: 经过十多年的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目前我国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有所提高,但是高校教育中仍存在着重成才、轻成人,即重功利、轻素质的一些倾向。造成这一倾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对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解还存在认识上的不足。应从3个层次上理解文化素质教育:其一,文化素质教育的锋芒是针对忽视人文教育,即解决“做人”的问题;其二,文化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加强中华民族文化教育,即解决“做中国人”的问题;其三,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即解决“做现代中国人”的问题。

关键词: 高等教育;文化素质;人文文化;科学文化; 民族文化

杨叔子院士是机械工程专家、教育家,现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多年来,他倾尽心力推动我国高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在他出任原华中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前身)校长期间,规定全校学生都要考中国语文,不及格的不发学位证。从1998年起,他规定他所招收的博士研究生都要背《老子》,否则不给答辩资格,1999年又增加了背诵《论语》的要求。他先后应邀在清华大学等百余所单位举办人文讲座300余场,吸引了30多万人次的听众。由他任编委会主任、汇集国内高校人文讲座精品的《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一书,已发行数十万册。发表有关教育方面的论文100余篇。他努力推动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如今我国高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已经十多年了,面对目前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状况,为了进一步明确今后高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方向 , 2008年3月1日我受《高校教育管理》编辑部的委托,在华中科技大学杨叔子院士办公室,就这一主题对杨院士进行了专访。杨院士平易近人,待人极为热情。笔者被让到沙发上就坐,而杨院士端来一张硬椅子坐在笔者对面,与笔者亲切交谈。

一、科学与人文融合是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

问:杨院士,有人说您是中国文化素质教育的倡导者。

杨叔子:我不是倡导者,是积极推动者之一。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有的高校实质上就搞过文化素质教育,但那时还不是时机,没达到条件,很多事要做成得有时机。教育部从1995年起,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在高等学校开展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我是积极推动者之一。

问:经过十多年的实践,文化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素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您认为目前我国高校素质教育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进一步推动文化素质教育?

杨叔子:实践证明,文化素质是全面素质的基础。尽管经过十几年的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全面素质普遍有所提高,但是高校教育中仍存在着重成才(只重视做事的专业能力的培养)、轻成人(不重视道德规范方面的培养),即重功利、轻素质的一些倾向。造成这一倾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对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解还存在认识上的不足。文化素质教育,可以从三方面理解:其一,文化素质教育的锋芒是针对忽视人文教育,这是解决“做人”的问题;其二,文化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加强中华民族文化教育,这是解决“做中国人”的问题;其三,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这是解决“做现代中国人”的问题。

问:请您谈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关系以及科学与人文交融的素质教育对高校学生的影响。

杨叔子:所谓科学教育,主要是指科学文化教育。什么是科学文化? 科学,主要指科学文化,它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研究、认识与掌握客观事物及其本质与规律,是求真,归根结底就是解决“ 是什么”的问题。科学文化至少包括四个方面:科学知识、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其中,科学知识是关于客观事物及其本质、规律的知识,是确定了的、惟一的,即一元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科学知识是科学文化中最基础的东西,没有科学知识就没有科学文化。科学思维就是合乎客观事物规律的思维,它属于知识范畴,但又不同于一般的知识。科学思维是逻辑思维,具有严密的推理性,因果分明,保证了思维前后的一致性、无矛盾。科学方法,就是依据科学知识、按照科学思维而付诸行动的方式,实际上就是一种实践。一般来说,科学方法是实证方法,就是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某种实验方法 ,验证科学知识或科学思维的结果,以免除受人的主观影响。方法也归为知识,但它不同于一般的知识。科学精神是一种严肃、认真的处世态度,是坚定不移、勇往直前地去求真的思想品德,是人的一种执着追求,是人的一种高尚境界,这种属于主观世界中的形而上的科学精神,自始至终贯穿于科学知识、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三者之中,彼此相互依赖。什么是教育呢?华中科技大学涂又光先生对此有精辟的论述:教育自身是文化活动,其中人的身心,包括知、情、意,在德、智、体各方面得到发展。就是说教育是定位在文化领域而不是定位在政治或经济领域。教育主要是文化教育。那么科学文化教育当然应包含科学知识教育、科学思维教育、科学方法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所以,科学教育就不仅仅是传授科技知识,也不只是传授科技知识加上一些科学方法,那样教出来的人是书呆子,既没有感情,也缺乏人应有的灵性,更谈不上有创造性和原创性了。这样的传授是片面的科学教育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教育,无疑,这样教育的后果是相当有害的。

所谓人文教育,主要是指人文文化教育。人文主要指人文文化,人文文化主要是关于精神世界的, 它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满足人的精神世界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是求善,归根结底就是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人文文化也至少包括四个方面,即人文知识、人文思维、人文方法和人文精神。同样,人文教育包括人文知识教育、人文思维教育、人文方法教育和人文精神教育。人文知识是关于精神世界的、关于精神世界活动及其所产生结果的知识。不同的人,其情感和体验不相同,价值判断也不一定相同。可见,人文知识不一定是一元的,人文思维也不一定是逻辑的,往往是直觉的、顿悟的、灵感的、形象的,是因人而异的。人文方法不一定是实证的、实验的,而往往是心证的、体验的、感悟的。而贯穿于人文知识、人文思维和人文方法这三者之中的,就是求善的人文精神。 人文与科学一样,也是一个知识体系,也是以实践、以求真作为其基础,人文中有科学的精髓。但人文还是一个伦理体系和价值体系,它在各方面以不同方式与实践和科学紧密相连。从哲学上看人文是主客一体的,显然科学是主客二分的。人文文化教育,一方面陶冶崇高的思想情感, 提升精神境界;另一方面启迪智慧, 活跃与完善能力, 开拓原创性源泉。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互补交融,和而不同,相互促进,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一是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交融,有利于形成完备的知识基础。二是科学思维与人文思维交融,有利于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既保证思维的正确性,又能开拓思维的原创性。三是科学方法与人文方法交融,能保证工作严谨有序并心情舒畅。而这三者相互结合的表现就是卓越的才华和非凡的能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交融,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树立责任感;有利于增强非智力因素, 有数据表明,一个人的事业成功与家庭幸福与非智力因素如善解人意,通情达理,善于人际沟通等有很大关系。

总之,科学文化是“立世之基”, 人文文化是“为人之本”;科学教育启迪灵性,人文教育激活灵性、启迪人性,科学为人文奠基,人文为科学导向。正如爱因斯坦所言:物理给了我知识, 艺术给了我想像力, 知识是有限的, 而艺术开拓的想象力是无限的。

二、培养创新能力与民族责任感是文化素质教育的重点

问:您认为,目前文化素质教育的着眼点应该强调什么?

杨叔子:学生在学校学习具体的文化知识与进行各种研究活动固然重要,但是,更为重要的在于通过学习的具体内容与研究的具体成果,在思维能力上得到加强与提高,在精神境界上得到升华与充实,就是具有十分自觉的高尚人性,特别是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具有相当非凡的活跃灵性,特别是具有独立的创新能力。我多次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就是落后,一打就垮;而没有优秀传统,没有民族精神,就会异化,不打自垮。如果中国培养的大学生、研究生没有中国的感情与民族的感情,不为中国、不为中华民族服务,那是为谁培养呢?

我曾经碰到过一个留学生,我问他是哪儿的人,他不说他是中国哪个地方的人,说:I am American。根本不认你中国。有年春天,有位院士告诉我,他所在的研究单位有两位技术骨干跳槽到外国公司去了,后来他们和外国老板一起来同我们谈判,由于这两位原本是中国的技术骨干,因而非常熟悉我国的情况和行业情况,他们帮着外国老板宰我们,比外国老板宰我们要厉害得多。这位院士说起这事非常气愤。同是那年夏天,我也遇到类似情况。国外一家公司来我校谈合作,虽说那次谈判是有收获,可也让我感慨万分。来谈判的十几个人中,有几位白人朋友,其余的皮肤像我一样,但是不是中国人不好说,或许是外籍华人吧,反正叫他们Chinese没错。谈判时有几位Chinese总是生怕我们华中理工大学占便宜,表现得相当厉害。作为一个中国人,总得心系华夏吧!我这样年纪的一代人,年轻时的口号是,到基层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现在一些年轻人的追求是什么呢?到公司去,到海外去,到钞票最多的地方去。到海外去不是不可以,问题是,到海外去学了知识、学了先进技术,学成后应想到回国服务,不回国至少也应为祖国服务。到外国公司也是如此,能引入国外资金及先进技术最好,万万不能反过来专帮外国宰中国,应该“共赢”嘛!希望自己多一点钞票也没错,但不能因此而挖人民、挖国家的钞票。想富裕,很好,但不能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管到哪里去,都要饮水思源,有中华魂、民族根,服务祖国。所以,我们在人才培养上,一要培养人,二要培养中国人,三要培养现代中国人!即培养与时俱进、具有创新能力与中华民族美德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源泉

问:您一直非常强调中华民族文化教育,请您谈谈中华民族文化教育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杨叔子: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是相互联系的。我们培养的人才不爱国不行,不会做人不行;不创新不行,不会做事不行;有“德”无“才”不行,有“才”无“德”更不行。我记得陈毅元帅曾经说过一段话,大概的意思是说,如果开不好飞机,那总不好吧;然而,飞机开得再好,开到敌人那边去了,反过来打自己的国家,那就很糟了。这话发人深省。无才不行,才高德劣是灾难。育人当然不仅是“德”的问题,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帅。德也是一种才,是特殊的才。做人做事紧密相关,做人、做事是统一不分离的。做人通过做事体现,做事通过做人来引导方向,提供动力,保证后果。中华民族迎着五千年的历史风雨,踏过五千年的历史征程,能生存下来,一定有她的精华所在!我想,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有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有人文精神,有爱国主义,有骨气。这是我们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培养现代中国人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培养爱国的高级专门人才,就要受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熏陶。

问: 中华民族文化中,您所看重的与文化素质教育有关的精华内容有哪些?

杨叔子: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一是善于整体、全局地看问题,即所谓整体观;二是善于变化、发展地、辩证地看问题,即所谓变化观;三是善于本质地看问题,即所谓本质观。这是中华文化哲理的三大精华,极其宝贵。首先,中华文化认为客观世界是整体的,要联系地看问题。如李冰建造都江堰时,就考虑得很全面、很长远,不但没有丝毫破坏自然环境,而且使自然环境更好,造就了一个两千多年来的富饶的成都平原,造福中华子孙后代,而不是顾此失彼,顾近失远。相当于今天我们提倡的科学发展观。中华文化认为主观世界也是整体的,如孔子六艺施教:礼、乐、射、御、书、数。也就是德育(礼)、美育(乐)、体育(射、御);智育(书、数)。这是德美体智全面的教育,缺一不可。中华文化还把主、客观世界看成一个整体,如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天人合一”的整体论。就是说, 人与人、人与自然都是一体的。其次,中华文化认为事物是运动的、不断变化发展的,要变化地看问题,要辩证地看问题。要努力预测事物的变化。如庄子的“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是讲事物一生下来,就在不断的变化当中,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中庸》上一句话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和孔子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都是讲无论做什么事,必须有所预见,否则就容易出问题。再就是,中华文化强调本质地看问题,而不是只看现象的表面,也要看到其本质。如孔子的“过犹不及”,老子的“物极必反”,讲凡事应把握“度”。 “度”,或叫“中”,是中华文化特别强调的。如《尚书•大禹谟》讲:“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 允执厥中。” 就是讲要很好地把握其度, 不要“过”, 也不要“不及”,过度就会质变, 真理过头一步, 就是谬误。这就是辩证法讲的“量变到质变”法则。在我国古代,“礼”、“中”是在人际关系中的度量标准或规定。中华文化哲理所蕴涵的整体观、变化观与本质观,包含了中华文化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天道有常”,“格物致知”,是说世界有其规律,即完整的、变化的、本质的,在研究与了解客观世界时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要实事求是,这是追求 “真”。中华文化的人生观、价值观是追求“善”,追求“美”。如《周易》第一卦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是讲对自己要像天那样刚健正直地运行,“自强不息”。《周易》第二卦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讲要像地那么宽柔敦厚地存在。老子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是说最好的德行是像水一样,去最坏的地方,去别人最不愿意去的地方,从而就可接近真理。孔子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自己想立足于社会,也想到让别人能立足;自己企盼事事通达,也想到让别人能通达; 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给别人。我国讲忠孝节义,是强调责任感。忠,对国家和民族负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孝,对父母和长辈负责,孝悌也者,为人之本;节,对配偶和家庭负责,相敬如宾,携手偕老;义,对朋友负责,荣辱与共,义重泰山。孟子的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是讲老百姓是最贵重的,皇帝是最轻的,“民为邦本”,爱国首先就要爱民。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 孟子的“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于谦的 “粉骨碎身都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林则徐的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趋避之”,陆皓东的“陆皓东可杀,继陆皓东而起者不可杀绝”, 夏明翰的 “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是讲爱国,讲骨气。爱国加上有骨气就是爱国主义。可见,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凝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其内涵是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与自强不息。中华民族文化所蕴含的哲理是深刻的、普适的、永恒的,能启迪思维,升华理念,陶冶情操,能开发“人为万物之灵”的灵性,成为自主创新的智慧与才能。

问:是否可以说,如果中国高等教育不注重中华民族文化教育,就如涂又光先生所讲:“捧着金饭碗讨饭吃”?

杨叔子:我很赞成涂先生的观点。我欣赏北京大学校史馆的八个字:“温故知新,继往开来”。语言很普通,我认为很好。温故是为了知新,知新必须温故,知新不是为了温故;继往是为了开来,开来必须继往,继往必须立足开来。不背靠中国五千年的文化, 哪来“中国特色”呢? 不熟悉本民族的历史,不懂得本民族的文化,不受本民族文化的熏陶,不领悟本民族精神的要旨,又怎么能够胸怀国家,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定改革开放,坚定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呢?不扎根中国历史,不扎根中华传统,就不会有强烈的责任感,就不可能有沸腾的激情和巨大的动力,就绝无在忘我的境界中迸发出创新乃至原始性创新的奇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大发展,首先必须继承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特别是这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英勇奋斗、求解放、奔富强的历史,传承与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同时,必须坚持“三个面向”,大力开放,充分了解与吸收世界上一切先进的文化。目前我国高校在开展素质教育中我仍然强调要温中华民族文化之精华,具世界先进文化之视野,才能知世界科技创新之明天!

(责任编辑 东 彦)

作者:覃美琼

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论文 篇3:

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摘要:文化素质教育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但高校在建设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通过指出建设中的各种误区,并提出一些措施和建议,为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误区

作者简介:宋建尊(1981-),女,河北衡水人,重庆交通大学教务处,讲师。(重庆 400074)薛爱兰(1979-),女,山西方山人,山西药科职业学院基础部,助教。(山西 太原 030031)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改课题“基于学分制背景的通识教育改革策略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203081)的研究成果。

文化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措施,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对提升大学的文化品位与文化修养影响深远。自从《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颁布以来,文化素质教育在全国高校中大规模、全方位展开。教育部通过在高校设立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丰富了高校校园文化、提高了学生人文素质与道德修养等,但目前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中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不少高校对“文化素质教育”这一概念尚未清晰明了,常常将其狭隘化;缺乏长远规划和明确的目标,建设中存在诸多误区;急于模仿国外经验,未能通过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扩展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资源等等。文化素质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值得高校思考的主题。

一、厘清文化素质教育的概念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于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进行了大量探讨。第一种观点认为文化素质教育要坚持以人文教育为主。在教育部1998年2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重点是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杨叔子认为一定要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当成文化素质教育的最核心任务,要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培养学生独立完整的人格。在这个观点的引导下,许多理工科院校开设了大量的人文学科课程,目的是改善工科专业学生人文知识缺乏的状况,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与人文素质。

以王义遒等为代表的研究者则提出了另一种观点,他们指出文化素质教育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质。虽然每个高校的实际情况不同,对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解程度不一样,但要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质看成是文化素质教育中最全面、最本质的要素。同时王义遒进一步指出,文化素质教育还承担着培养学生如何做人的使命与任务。

总之,我国教育界是在针对大学生专业教育培养所造成的知识狭隘、文化素质普遍缺失现象,借鉴国外通识教育的理念,提出并倡导在大学生中实施文化素质教育。以笔者看来,文化素质教育不仅指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更应该包括创新思维与批判意识。如果不能对这一内涵有全面的理解,也很难更好地开展此项工作。

二、当前文化素质教育建设中的问题

第一,混淆文化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概念。很多工科高校认为,文化素质教育即是传播人文知识。在实践中,各大高校纷纷开设大量的人文学科课程,想通过人文知识的传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实际上,这是把文化素质教育狭隘化的一种表现。前面已经探讨过,文化素质教育应包含科学精神与人文素质培养两大内容。文化素质教育不能满足于把传授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当成自己的目标与任务,而是要传授思维方法与批判能力,要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基本教学理念,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第二,将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对立起来。许多高校在基于改善学生知识结构、改善专业教育造成的知识褊狭的背景下开设文化素质课程,一是为改善工科学生的人文知识缺乏状况,二是通过实施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及综合素质,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但在组织实施过程中,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依然存在着相互对立、两张皮的现象。很多高校对文化素质教育并未给予充分的认识,而是将其当做专业教育的一种补充,只是改善知识结构的一种方式而已。如果高校不认同文化素质教育这一教育理念,不精心组织、设计课程并做出长远的计划与安排,文化素质教育只能成为空谈。

第三,文化素质课程设置散乱、随意性强。一般来说,我国大学的文化素质课程体系呈现出散、乱、杂的状况,缺乏精心设计和整体规划。主要体现在课程随意拼凑,常以概论型、常识型或者休闲型为主;教学内容肤浅,难以体现综合性、跨学科性及师资水平普遍差强人意等方面。学生对于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学习效果依然是一般性知识点的获得,难以达到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具备批判思维的人才。

第四,文化素质教育功利主义色彩浓厚。许多高校认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是专业教育的一种补充,在整个本科生教育中占据很小的比重。对于教师而言,文化素质课程不能对自身评职称、晋级、科研等方面带来根本性利益,因此对此项工作没有兴趣;对学生而言,学好专业课才是找好工作或者考研的基础,学习文化素质课程是为了完成学籍管理制度中学分要求的任务。

三、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建设的措施与建议

第一,设置专门管理机构,配备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通过成立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对通识教育理念与目标、课程优化设计、课程管理评价、师资推荐选拔等方面进行精心组织与深入研究。

第二,依托学科优势,构建合理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各高校应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进一步挖掘优势学科中蕴含的通识教育元素,发掘其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通过综合、渗透各学科精华,形成具有体现办学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群;同时,合理调整文、史、哲等学科门类在文化素质课程中的结构和比例,对各类课程进行精心组织、合理设置,使其在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中发挥最大效能。

第三,抓住文化素质基地建设机遇,实现优质师资与课程资源共享。各大高校以基地建设为契机,探索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总结文化素质教育的经验。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素质活动的同时,通过举办研讨会,交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其他高校提供可借鉴的经验,通过编写教材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资料,进一步推动全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第四,挖掘地域文化教育价值,开拓隐性文化素质课程。高校除了为学生设置科学合理的文化素质课程体系外,还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文化素质教育实践活动。可以结合地域文化,利用学校所在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凝练出相应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形成系列的隐性文化素质课程。

第五,建设系列跨学科复合教材,实现课程的文理渗透。为避免文化素质教育过程中出现教授内容过于专业化、零散化的情况,高校有必要开发文化素质课程专用教材。这些教材应该能够体现跨学科、综合性、文理渗透,同时能够体现高校的专业特色,例如南开大学开设的“文科数学”、“文科天文”等,堪称为文化素质课程教材的典范。

第六,培育文化素质课程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师资水平是提高文化素质课程实施效果的关键因素。通过组织文化素质课程教材编写、建设文化素质精品课程、鼓励文化素质课程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先进个人评选等系列措施,给予教师相应的教学经费及政策支持,提高教师申报积极性与投身于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荣誉感。同时为拓宽优质教学资源,可通过在兄弟院校遴选高质量师资与优秀课程解决工科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资源紧张的局面。

文化素质教育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学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为进一步提高文化素质教育建设水平,高等院校除了需投入足够的人力、财力、物力,避免建设中的各种误区外,还应该因校而异,因地制宜,以自己的办学特色与培养目标为核心,充分发挥学科资源优势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探索适合本校发展的文化素质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王义遒,金顶兵.文化素质教育问题再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60.

[2]王义遒,金顶兵.再论文化素质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8,(2):

12-13.

[3]曹明倩,周业琴.浅析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误区[J].高教探索,1999,

(4):39.

[4]袁庆.我国理工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校本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43-47.

[5]吴新中.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实践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7):75.

(责任编辑:王祝萍)

作者:宋建尊?薛爱兰

上一篇:环境艺术设计毕业论文下一篇:传动装置设计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