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文化发展论文

2022-04-17

摘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已成为全社会共识。然而,社会各界对高校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中的地位和功能认识不深、重视不够。本文重点分析了地方高校在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协调发展中的优势和功能。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高校文化发展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校文化发展论文 篇1:

首都高校文化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

摘 要:高校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科学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积极发挥高校的文化育人作用,前提条件是对高校学生的文化发展现状进行准确的认识和理解。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将高校文化建设总结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维度;并利用“首都高校学生发展调查”的大样本数据,首次对当前高校学生文化发展的状况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发现:高校制度文化发展满意度相对来说比较高,但是存在明显的院校差异;精神文化发展较制度和物质文化发展还有待提高;物质文化建设满足基本需求,但是该满意度的院校差异和性别差异等特征需要给予更多关注。

关键词:高校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

高校文化发展的概念解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文化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不仅走向历史的前台,而且还越来越进入国家政策的中心,文化战略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既是文化大发展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先进文化思想创新的源泉。因此,在高等教育领域研究文化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只有全面地掌握高校学生文化发展的基本情况和趋势,才能对高校工作有更加清晰的指导,高校师生的凝聚力、活力、创造力等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和整理,本文认为孔盈提出的“高校文化是高校在长期正常运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基础。集体意识是产生集体凝聚,为整体团队所认同并遵守的独特而稳定的价值观、教育教学理念和精神,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行为规范的总称”是比较规范和全面的理论总结(孔盈,2013)。由此,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三个层面:由价值观、理想追求、思维方式、道德情操等构成精神文化;由高校的组织架构及其各项规章制度构成制度文化;由高校的基础设施建设等硬件配备情况、后勤服务等构成物质文化(朱巧芳,2005)。下面的研究中,将大学校园文化概括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并分别展开论述。

实证分析:以首都高校学生为例

本文的研究数据来自2013年度“首都高等教育质量与学生发展状况调查”,该调查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和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联合组织进行,调查范围基本覆盖了首都地区所有高校。该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32,138份。样本中,“985工程”高校所占比例为22.1%,“211工程”高校所占比例为42.6%,公办高校为30.1%,民办高校为5.0%,缺失值为0.2%;男生比例为48.6%,女生为50.8%,缺失值为0.5%;从专业分布来看,文史哲、经法教管、工学专业、理工农医各专业的比例分别为14%、31.9%、34.5%和17.7%,缺失值为1.9%;从政治面貌来看,中共党员所占比例为18.7%,入党积极分子比例为22.8%,共青团员为54.0%,群众为3.3%,缺失值为1.2%。此外,我们还与2010年开展的该项目基线调查做了对比分析。

数据主要通过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统计,其中协变量主要涉及两个层面:一是学生个人层面,主要包括性别、政治面貌、是否独生子女等方面;二是学校层面,主要包括高校类型、生源地等方面。结合问卷的具体内容,对于高校精神文化方面的分析主要探究政治面貌对青年择业观的影响和不同院校类型的学生诚信度差异;对于制度文化方面主要探究高校类型对于专业转换制度的影响和性别对于奖助工作的影响;对于物质文化方面,主要探究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对于宿舍居住环境满意度的影响和院校类型对于图书馆藏书满意度的影响。

1.精神文化发展状况的定量分析

问卷中涉及精神文化的题目很多,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个人价值观,包括个人成长动机与家庭、社会、国家的联系,金钱至上的观念,抄袭作业等缺乏诚信度的表现;二是个人当前状况,包括情绪易怒,无法与同学和睦相处,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无法独立生活等方面;三是择业就业,包括择业观从社会奉献转向重视个人实惠,就业前景迷茫,对未来发展方面没有清晰认知等。对这三个方面的考察都不是通过满意度来衡量,而是通过自我认同程度来判断。因此,通过分析数据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内心精神文明建设状况。这里主要讨论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政治面貌对青年择业观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学生政治身份非常显著地影响个人奉献精神。“青年人的择业观从社会奉献到重视个人实惠”这种社会观点得到了很多人的赞成,这种现象很有可能导致教育文化风险的升高,即大学生将教育看成一种投资,当投资达不到预期收益时,会对高校的教育文化产生质疑,进而影响我们高校精神文化建设(龙安邦,2009),具体数据参见表1。

表1 政治面貌对青年择业观的影响

第二,调查不同院校类型的学生诚信度差异。发现,除了“985工程”高校外,其余类型高校均有超过半数的学生存在抄袭现象,这种学业不端、缺乏诚信度的行为在高校中较为普遍。该行为会对学生产生很多的负面影响,如教学质量、学习风气、学生创造力以及个人道德修养等。由此可见,高校的精神文明建设还有不少方面亟待深化,具体数据参见表2。

表2 不同院校类型的学生诚信度差异

2.制度文化发展状况的定量分析

学校制度文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传统和学校规模等,是一个有历史积淀且随着时代发展而时刻变化的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往往隐藏在学校的管理制度、管理结构、办学理念和传统习俗中(张磊,2008)。制度文化是所有师生幸福的来源,是保证学校整体高效运转的根本,一个健全合理的制度文化,会极大地促进高校在各个方面的蓬勃发展。

问卷主要通过对学校各个组织机构满意度的调查来体现校园制度文化的发展状况,比较突出的方面有:奖助评定制度、课程选修制度、专业转换制度、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后勤服务制度。问卷从不满意到满意一共划分了五个等级,我们将不满意和比较不满意统一称为“不满意”,满意和比较满意统称为“满意”,介于两者之间的称为“没感觉”。本文主要通过满意度分析讨论两个方面(专业转换制度和奖助评定制度),进而推断出首都高校制度文化发展状况。

数据显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高校类型对于学生专业转换的满意度差异显著,且不满意总数所占的比例为:“985工程”高校最少(26.6%),其次是“211工程”高校(31.2%)、公办高校(33.3%)和民办高校(31.9%),详情见表3。除了专业转换制度,上面提及的六个方面跟高校类型都有密切的相关性。

表3  高校类型对于专业转换制度的影响

在学业奖助金方面,2010年的数据结果显示:女生对于学生奖助金满意的比例61.8%低于男生的比例66.1%,且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性别对于学生奖助的满意度差异显著。与之不同的是,2013年的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与学生奖助满意度无显著相关,即女生和男生对于高校奖助制度的满意程度没有差异,这种现象可能与这几年高校奖助工作的改善与提高有密切关系。

值得指出的是,问卷中制度文化涉及的课程选修制度的满意度与性别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而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满意度、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务人员的满意度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与性别有明显的相关性。其中,女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男生,原因有待进一步探究,详情见图1。

图1 性别对心理咨询满意度的影响

3.物质文化发展状况的定量分析

高校物质文化指由高校在衣、食、住、行、学等方面提供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高校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承载形式,一定程度上反映学校独特的精神内涵。以文化视角看待校园的物质载体,就会发现其中重要的教育元素与课程资源(梁好,2014)。

调查问卷中涉及物质文化发展的满意度的调查很多,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学习环境(图书馆藏书状况、自习室数量及环境、教学设备配备情况、学术活动和各类学术讲座等);生活环境(宿舍居住环境、食堂环境及饮食质量等)。通过对这些方面数据的整理分析,我们得出以下几条比较突出的结论:第一,物质文化方面的满意度与院校类型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说明院校类型在物质文化方面还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二,除了教学实验设备的满意度与性别无关以外,其余都与性别有显著的相关性。说明男生和女生对于校园物质文化的感受存在差异,因此学校在物质文化建设中应该把性别感受差异考虑进去。第三,除了宿舍居住环境的满意度与独生子女无关以外,其余方面都与是否为独生子女有显著相关性。至于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比较复杂,有待进一步探究。第四,与2010年的数据相比,2013年的数据中,女生对于宿舍的满意程度依然低于男生,说明女生对于宿舍环境的重视程度高。相反,是否为独生子女对宿舍环境的满意度几乎不存在影响。

总结与讨论

依据校园文化的定义,通过交叉列表和相关性分析,分别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方面作了相应的定量统计分析,同时也将2013年的数据结果与2010年的数据结果进行对比,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不同类型高校在物质文化的各个方面满意度不尽相同,但总体来讲,满意程度还是占主导地位。其中,“985工程”高校的优势明显,而“211工程”大学和公办高校差异性不大,民办高校较弱。分析结果显示,在各类满意度调查中,高校类型的影响十分显著。其次,除了“985工程”高校以外,其余类型高校均有超过半数的学生存在抄袭现象,这种学业不端、缺乏诚信度的行为在高校的精神文化建设中仍然突出。最后,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各高校的制度文化总体来看是令人满意的,但在专业转换方面的满意度较低,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需要引起社会各界关注。政策建议是:一是物质文化方面,不同类型的高校学生对于物质文化的满意度差异显著。这就要求政府在财政拨款方面尽可能地均衡各高校之间的基础建设投入。除此之外,性别同样深刻影响着学生对于学校的物质文化建设的满意度。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应兼顾不同性别的文化需求。二是精神文化方面,各高校应注重校园诚信和学术规范。诚信与规范是各高校教育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学生自身必备的科学素养,对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至关重要。因此,校园诚信和学术规范需要引起各方重视。三是制度文化方面,整体的满意度较高,说明近年来的制度建设还是得到了认可,但各院校存在一些细微差异。因此,各高校在制定政策之前应该充分考量,提出科学合理的指导方案。同时,制度的调整工作不可能一劳永逸,应根据时代发展和学生特质定期修正。

参考文献:

[1]陆扬.文化定义辨析[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7(1):151-154.

[2]孔盈,刘国峰,林立伟等.浅议高校内部控制中的文化因素[J].商业会计,2013 (22):101-102.

[3]朱巧芳.试析高职校园文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6(3):100-103.

[4]龙安邦.教育价值选择的困境与对策—解读新“读书无用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1(8):24-28.

[5]张磊,葛金国,吴玲等.关于我国高校办学定位的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1):150-152.

[6]梁好.学校需要什么样的物质文化[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4 (5):89-89.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卜 珺]

作者:蒋承 李笑秋 袁堂钢

高校文化发展论文 篇2:

浅议地方高校的文化发展功能

摘 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已成为全社会共识。然而,社会各界对高校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中的地位和功能认识不深、重视不够。本文重点分析了地方高校在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协调发展中的优势和功能。

关键词: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地方高校;优势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因此,中国迎来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虽然理论界对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内涵及其关系的理解还存在分歧,但是,随着党和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人们的认识越来越明朗。2002年,党的十六大划分了经营性的文化产业和公益性的文化事业,确立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地位,引发了文化产业的急速发展。2003年中国文化部《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把文化产业定义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是相对的,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国家统计局制定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对我国文化产业做出了明确的定义:“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

此后,人们对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共识越来越多,比如文化产业是经营性的,在追求社会效益的前提下,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文化事业则是以普及基本文化产品、提供基本文化服务、满足人们的基本文化需求和提高人们的文化生活水平为旨归。虽然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在资金来源、运营方式、追求价值等方面是不同的,但是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是互相支撑、互为源泉的。协调二者发展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课题,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助推器。人们对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热情高涨、充满期待。那么,如何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呢?笔者受自身知识结构所限,在本文重点探讨地方高校在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中的功能,以期抛砖引玉。

一、地方高校在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协调发展中的地位、优势和功能

地方高校在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协调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二者的桥梁和纽带,既是文化事业发展的助推器,又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孵化器。这个特殊地位是由高校的优势决定的。现代地方高校汇集人才优势、知识资源优势和信息传播优势于一体,在区域生产、教学科研、创新创业、生活服务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基于自身的优势条件,地方高校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中的功能也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首先,人才培训功能。地方高校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和提供人才、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劳动者;其次,地方高校的智库功能。通过整合知识和资源优势为政府决策和企业经营提供智力支持;再次,地方高校的社会化信息服务功能。通过信息传输优势为社会提供数字化资源的增值服务。

二、地方高校服务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协调发展的现状分析

首先,地方高校服务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协调发展的三个优势没有充分发挥。第一,在人才方面,高校的人才优势突出表现在师资队伍、合格毕业生资源、特长生资源等方面,这些人才资源是高校最活跃的、最具有创造力、创新力的人才资源。但是,高校教师在教学之外参与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缺乏途径和平台,也没有相应的政策和法律支持,许多高校教师一入公门深似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科研只为晋升职称,缺乏学术热情,更没有投身文化产品研发的动力和机制,教学脱离实际,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飞速发展和高校深化改革的需要。高校毕业生缺乏创业热情,在国家创业政策和资金配套措施越来越完善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惮于创业的情况却没有改变。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比例仅为1%,成功率仅为2%,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大学生的30%的创业率。这说明我们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对大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不够。在特长生方面,主要是文学、体育、艺术和语言类的特长生,他们除了参与各级各类比赛之外,缺乏参与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激励机制。

第二,在智库支持方面。高校为地方政府决策和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服务还是被动的,处于被征召的境地。在为地方文化企业发展的智力支持方面还有很多禁忌,常常举棋不定、消极观望,还远不能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

第三,数字化增值服务方面。地方高校图书馆大都不惜重金购买数据资源,但是这些数据资源目前仅仅为高校自身的教学和科研服务,其社会化的信息服务和数据增值服务方面的功能还没有发挥出来。虽然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其中第四章“读者服务”第二十一条规定:“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面向社会的文献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可根据材料和劳动的消耗或服务成果的实际效益收取适当费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十二条也规定:“国家鼓励高等学校之间、高等学校与科学研究机构以及企业事业组织之间开展协作,实行优势互补,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但是,同时该法第三十八条也规定:“高等学校对举办者提供的财产、国家财政性资助、受捐赠财产依法自主管理和使用。高等学校不得将用于教学和科学研究活动的财产挪作他用。”这个矛盾性的规定必然造成高校在社会化服务方面裹足不前。

因此,高校在人才培训基地、智库提供、数字化增值服务等领域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去挖掘。高校在服务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协调发展方面存在的不足,宏观上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从主观上说,地方高校对自身在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协调发展中的功能认识和定位不明确、积极性不高;其二,国家对地方高校在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协调发展中的功能缺乏明确的规定,这是造成高校自身认识模糊的客观原因。其次,各级政府财政在加大高校的投入力度的同时,在资金使用权限上有严格的行政审批制度,缺乏鼓励、支持高校投入创新文化产品的专项资金。这阻碍了高校在提供区域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再次,在产学研合作方面领域狭窄,校企合作依然局限在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的开设方面,停留在浅层次、窄领域、偶发性的合作层面。而要发挥地方高校在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协调发展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就必须促使校企合作进一步发展,应向深层次、全方位、长期合作机制形成的方面发展。

三、发挥地方高校在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协调发展中功能的措施

第一,在全国文化发展促进法尚未出台的情况下,国家应该抓紧完善现行的《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校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中的地位、权利和义务。国家构筑宽松的政策和法律环境,才能真正地为高校松绑,使高校融入文化发展的大潮中,发挥正能量。随着高校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中功能的发挥和实践的丰富,国家一定要及时立法,明确地方高校的文化发展和促进功能,使其权利和义务调整有法可依。

第二,要发挥高校的人才优势。在政策法规允许的前提下,各高校要积极创造平台,激发各类人才的潜力,发挥其在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协调发展中的作用。比如,结合创业教育和创业园建设,引导师生积极投身创意文化产业;针对文化产业人才短缺的瓶颈,为文化企业提供培训平台。

第三,整合高校的知识和资源优势,尤其是图书资源优势和智力优势。地方高校不仅可以为地方政府,而且可以为地方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发展提供智库支持、图书信息资源共享、传递和增值服务。这方面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第四,发挥地方高校在整合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创造新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项目方面的优势。地方高校可以两条腿走路:其一,承接政府文化发展计划中的部分公共文化产品研发的任务;其二,承接文化企业委托的文化商品的研发。前一种情况是政府投资、按时回收,可以采用政府社科项目加基金的形式投入,也可以用专项文化基金的形式投入。对于研发产品的归属和使用,双方可以根据协议确定。后一种情况是企业投资、委托设计和研发的,对于创意产品研发的风险承担、产权归属可以依据《专利法》《著作权法》《合同法》等协商确定。应该允许高校收取增值服务费及产品投放市场的利润分成;或者允许高校以专利权入股文化产业。这种情况下,增值服务费、利润分成或股权收益等应该在支付相关研发费用、人员报酬及单位公共福利提存后,按照法定的比例上交地方政府或国家。

第五,完善高校校舍、场馆建设和使用制度,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培训和演练的场所。比如,高校的报告厅、大会堂、音乐厅、游泳馆、体育场等基础设施,在确保学校师生正常教学、工作的情况下,要提高利用率,实行有条件对外开放,可以优先向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单位开放,为其宣传、培训等活动提供便利。

总之,在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高潮来临之际,地方高校地位重要、资源独特、潜力巨大,应该积极发挥作用。

——————————

参考文献:

〔1〕奇峰.转型跨越文化先行——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J].前进,2014(1).

〔2〕马素娣,尹治世.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1).

〔3〕许一飞.论文化产品在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中的核心地位[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2(8).

〔4〕孟东方,王资博.我国文化竞争指数的理论框架与现实应用[J].公共管理,2013(11).

〔5〕杨军.网络文化产业与图书馆事业的协同发展探讨[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责任编辑 张海鹏)

作者:张春侠 李娟

高校文化发展论文 篇3:

对高校足球文化发展模式塑造的理性思考

摘要:足球文化是足球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不同的足球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足球文化也不相同,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高校背景下塑造足球文化发展模式进行了理性的分析研究,研究表明:高校足球文化发展模式必须要在丰富的高校体育文化基础上构建而成,它与高校体育文化相同,包含观念文化、规范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层次,其中提升足球观念文化是主要目标,建立健全足球规范文化是首要保障,而良好的足球物质文化是重要保证,三个不同的文化层次在塑造高校足球文化发展模式中相互联系、缺一不可,构成了高校足球文化发展的有机的统一体。

关键词:高校足球文化;发展模式;理性思考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集中体现。任何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沉积,足球运动作为世界第一运动发展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它独有的运动魅力不但使其成为一项风靡世界的体育运动,且已然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体育范畴,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化1]。校园足球文化作为足球文化的一部分,不单有着足球文化的普遍特征,更起着教育和传承的作用,是足球文化和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构成,而高校体育教育在学生受教育过程中起着传承中学体育教育,连接社会体育,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实现体育锻炼终身化的关键时期2],因此,塑造健康、完善、科学、系统的高校足球文化发展模式在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尤其重要。

一、丰富的高校体育文化是塑造高校足球文化发展模式的基础

1.现代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及其发展特征。高校体育文化不仅隶属于体育文化,同时也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分支,它是在校园的特定环境下所产生的一种亚文化状态,它紧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现代高校体育文化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它包含观念文化、规范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层次,其中,观念文化居于主导地位,体现的是现代高校体育文化的精神层面,决定高校体育文化发展的目标;规范文化是高校体育文化的精神和物质的中间层面,是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的综合表现;而物质文化则是高校体育文化发展的基础,起保障和推动作用,三者相互联系,息息相关。引导学生向着终身体育的方向发展。

2.以高校体育文化发展为基准,塑造高校足球特有的文化模式。高校足球文化是在校园文化和高校体育文化的大环境下产生的子系统,它是足球文化、校园文化和高校体育文化三者交汇而成特有的高校体育文化,高校足球文化是指高校校园这一特定范围内,高校师生在足球活动中所形成的和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产品及其形成和创造的过程3]。因此,在塑造高校足球文化模式时,要依据高校体育文化发展的大环境,结合足球运动项目特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构建高校足球文化的特有模式。

二、构建完善的高校足球文化层次是塑造高校足球文化发展模式的基本

1.提升观念文化层次是塑造高校足球文化发展模式的主要目标。观念文化是指长期生活在同一文化环境中的人们,逐步形成的对自然、社会与人本身的基本的、比较一致的观点和信念,它体现的是人们在同一文化环境中所形成的精神层面,集中表现为群体的思想、意识、态度、价值观念。健康良好的高校足球观念文化在塑造高校足球文化发展模式的过程中起着指向和引导作用,它支配着人们的足球实践活动,因此,塑造高校足球文化发展模式必须以提升高校足球观念文化为核心目标。足球价值观是人们对足球价值的认识和评价,是为个人参加足球活动提供决定态度和行为取舍的价值标准,正确的足球价值观对大学生参与足球运动有积极作用。因此,健康正确的足球价值观是促使大学生积极参与足球运动的重要内部动因,对大学生的足球思想、足球意识、足球情感、足球态度和学校足球风气等一系列观念文化的形成起奠基作用,它不仅是提升高校足球观念文化层次的中心环节,也是成就高校足球文化模式成熟发展的精神基础。

2.健全的规范文化是塑造高校足球文化发展模式的首要保障。高校足球规范文化是指高校足球文化的精神和物质的中间层面,是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的综合体现,它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类是足球活动中所确立的行为标准,如足球规则、足球道德;另一类是足球活动所表现出的行为方式,如足球竞赛,课外足球实践活动。足球运动是一项十分激烈的集体对抗性项目,在运动过程中包含大量的近距离身体运动能力方面的竞争,足球运动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公平、公正、公开,它在高校发展足球运动中,与足球规则一样都起着约束、规范球员行为的作用。高校是为国家培养各类合格专业人才的基地,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高校体育教育的目的不仅是教授学生进行科学的身体锻炼方法,更重要的是在体育活动中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高校足球道德的建立健全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意志信念、集体精神、责任感、使命感的培养具有独特作用,它与身体锻炼和足球技能练习是同时进行的,是在意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与稳固的。因此,建立健全的足球规范文化是塑造高校足球文化发展模式的首要保障。

3.良好的物质文化是塑造高校足球文化发展模式的重要保证。足球物质文化是指为了满足高校学生从事足球活动的需要所创造和营造出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它包含足球场地建设、足球器材、足球宣传品及学校和学生自主成立的足球组织、协会、训练队、俱乐部等,它们既是保证高校开展足球文化活动的重要物质条件和基础设施,也是高校足球文化建设的前提和载体。足球协会、训练队、俱乐部等是学校和学生自主成立的足球物质文化载体,它能直接反映出学校对开展足球运动的重视程度和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能动性,也是保证学生能够充分了解足球知识、掌握足球技术、建设高水平足球队和加强终身体育兴趣的课外实践组织。因此,良好的足球物质文化建设在培养高校学生足球兴趣,促使高校学生积极参加课外足球运动,提高学生足球技术水平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为高校足球文化的构建奠定了物质基础,是塑造高校足球文化模式的重要物质保证。

三、结论

1.丰富的高校体育文化是塑造高校足球文化发展模式的基础,现代高校体育文化是体育文化、、社会文化、高校文化三者相互交汇而形成的符合我国现代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目标的综合文化产物,它包含观念文化、规范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层次。而高校足球文化是在校园文化和高校体育文化的大环境下产生的子系统,它的发展包含在高校体育文化的大环境下,隶属于高校体育文化同时又是高校体育文化发展的延伸,因此,在塑造高校足球文化模式时,不仅要依据高校体育文化发展的大环境,还要结合足球运动项目特征,因地、因时地构建高校足球文化的特有模式。

2.高校足球文化的建设同样包含足球观念文化、足球规范文化和足球物质文化三个层次。其中,足球观念文化是高校足球文化的精神层面,它所包含的足球思想、意识、态度和价值观念在塑造高校足球文化发展模式的过程中起着指向和引导作用;高校足球规范文化包含足球行为标准和行为方式两个方面,足球行为标准在高校足球文化起着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而高校足球行为方式主要由足球竞赛与课外足球实践活动构成,成熟的足球行为方式机制对高校足球文化的发展起良性循环作用;良好的足球物质文化是高校足球文化建设的前提和载体,足球场地设施建设是高校开展足球活动的第一物质保障,高标准足球场地设施对吸引社会资源、营造足球氛围、带动学校经济效益、激发学生参与足球活动动机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循环作用于高校足球文化的发展。而足球协会、训练队、俱乐部等高校自发性足球组织的建立有着保证学生能够充分了解足球知识、掌握足球技术、建设高水平足球队和加强终身体育兴趣的作用,成熟的足球组织举办的足球活动形式多样化,对培养高校学生足球兴趣,促使高校学生积极参加课外足球运动,提高学生足球技术水平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耀光.中国足球文化与欧洲足球文化的比较[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0,(28):147-149.

[2]张红坚.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对策探析[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19(5):117-119.

[3]付江平,沈帅.高校校园足球文化的教育学审视[J].正德学院学报,2007,5(1):48-52.

[4]陈媛媛,马小平.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16(1):10-13.

作者:张海涛

上一篇:实践美学研究论文下一篇:公共财政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