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传统节日文化教育论文

2022-04-26

摘要:地方高校开展民俗文化教育具有提高学生整体素养、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推动地方文化建设的意义。各地方高校应该努力打破体制壁垒,使民俗文化通过现代高校教育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高校传统节日文化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校传统节日文化教育论文 篇1:

基于SWOT分析的西藏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摘要:从SWOT分析来看,西藏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部优势是人才、资源、专业、校园文化等方面,内部劣势是传统文化自身的缺陷、学校的自动筛选、学生的自我筛选、教师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局限,外部机会是中华传统文化热、新时代背景、国家政策支持、科研重视、西藏的综合优势,外部的挑战是不断变化的文化环境、外来文化影响、网络文化的冲击。应从学生层面、教师层面、课程设置、校园文化活动、着眼学生需求、保障机制、激励机制等七个方面推进西藏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促使学生自觉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最终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再上新台阶,取得更大成效。

关键词:西藏高校;传统文化;SWOT分析

文献标识码:A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加强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中华人文精神的宏扬,并把深入阐发文化精神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把保护传承文化遗产、滋养文艺创作、融入生产生活、推动中外文化互鉴作为重点任务。针对高等教育,提出要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文化必修课,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之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西藏高校是我国高等院校大家庭中的成员,也具有自身特色。西藏高校或者身处西藏自治区藏民族聚居地,或者主要招收藏民族学生。西藏高校在服务当地发展特别是繁荣西藏经济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探讨西藏高校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是贯彻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政方针、助推西藏高校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从SWOT分析视角探讨西藏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关问题。

一、西藏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SWOT分析

西藏自治区的西藏大学、西藏民族大学、西藏藏医药大学、西藏农牧学院等高等院校在服务西藏、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功不可没。西藏大学成立来已为西藏培养了六万多名高素质人才,西藏民族大学成立六十年来为西藏培养了近七万名各类高层次人才。

(一)西藏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优势

西藏高校的发展实践证明,西藏高校在一些特殊的民族文化、特殊技术、特别的学科、特别的艺术研究中贡献突出,比如西藏唐卡技术的传承、藏医药人才培养、藏语信息技术的提升等主要是通过正规学校教育得以实现的。整体上看,西藏高校在文化教育方面不断探索新路径、新方法,并发挥了重要作用。譬如,西藏大学开设的唐卡传承人群普及培训班,以及藏族传统音乐及民间音乐的讲座,使相关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普及和传承,西藏民族大学开办的各类教育培训班和财务培训班提高了西藏大部分单位的教育水平和财务水平。具体来说,西藏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第一,人才优势。首先是学生层面。西藏高校在校学生以藏民族学生为主,他們具有歌舞、音乐等方面的天赋,对此方面的继承具有天然优势。对此,西藏各高校因势利导,给予了相应的支持。如西藏大学组织学生开展锅庄舞大赛,支持学生每周五、周六晚上聚在一起跳锅庄舞以放松身心,同时传承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西藏各高校在传承、推广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上成果丰硕,产生了积极影响。2018年西藏大学艺术学院师生的舞蹈《鼓舞西藏》获得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舞蹈专业组一等奖。西藏民族大学的邦锦梅朵艺术团多次代表学校在内地演出,展示、传播藏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其次是教师层面。西藏高校拥有一批在优秀传统文化方面颇有造诣的教师。西藏大学的赤列曲扎研究员对西藏文博、西藏民俗文化及藏汉翻译的研究,次旦扎西教授在藏族历史和文化方面的研究,西藏民族大学于乃昌教授在门巴族、珞巴族文学艺术和审美文化学方面的研究,顾祖成教授在藏族历史文化方面的研究,陈立明教授在喜马拉雅文化的研究,西藏农牧学院的郑维列教授在高原生态学方面的研究,西藏藏医药大学的尼玛次仁、格桑次仁在藏医药文化方面的研究等,均取得了显著成绩,他们是推进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与传承的中坚力量。

第二,资源优势。西藏高校的图书馆有关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藏书较多,有些藏品属珍贵文献。截止2018年3月,西藏大学图书馆图书总藏量129万册,有电子图书47万种,一些文献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截止2018年6月西藏民族大学图书馆馆藏文献300多万册,其中纸质文献133万册、电子图书167万册。西藏民族大学图书馆建有藏学文献信息中心,自建西藏文化特色数据库,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提供特色服务。截止2017年4月,西藏农牧学院现有纸质藏书46.8万册,电子图书资源超过201万册。截止2015年4月,西藏藏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5.6万部图书,其中藏医药古籍资料5千多卷、电子图书1万册,并珍藏有藏医药学古籍。这些文献对保存、研究和传承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至关重要,并发挥着积极作用。

第三,专业优势。西藏高校拥有一批优势传统专业,这些优势专业已发展了几十年,在业内口碑较好。西藏大学的藏语言文学研究、唐卡制作技艺研究享有声誉。此外,西藏大学拥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言文学)一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拥有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生态学3个博士学位一级授予点,还有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等8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西藏民族大学的西藏文学研究、民族学研究等别具特色。另外,西藏民族大学拥有中国近现代史一个国家民委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一个国家民委重点建设学科,拥有民族学、中国史等4个硕士一级学科。西藏农牧学院在高原生态、高原农牧业研究方面独具特色。西藏农牧学院的生态学具有明显优势。西藏藏医药大学在高原医学、藏医药学等研究方面独具特色。西藏藏医药大学拥有民族医学(藏医专业)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并于2004年与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了世界上首批民族医学(藏医专业)博士研究生。

第四,校园文化建设优势。西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除了常规的内容外,还有自身独特的校园文化活动。西藏各高校在每年3月开展“西藏百万农牧解放纪念日”,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来庆祝农奴翻身解放。西藏大学多年来举办的校园锅庄舞比赛,传承了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了学生业余生活。西藏大学的五月文化艺术节和金秋九月文化艺术节,利用藏汉翻译比赛、藏汉书法比赛等多种形式把校园文化建设得生动有趣。西藏民族大学的“春之华”和“秋之实”文化艺术节利用诗、词、书、画和舞蹈、体育、辩论、演讲、歌唱等形式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繁荣了校园文化,并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西藏高校用不同形式的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学生,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西藏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劣势

第一,传统文化的某些缺陷。传统文化在发展的某些阶段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当时代变迁,这些历史场景不复存在时,传统文化的时代特征便失去了原来的优势,甚至有的变成了文化的桎梏。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保留的一些过时的、落后的成份,形成文化自身的劣势。一些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创造性,因循守旧,保守性比较明显,这对年轻群体尤其是大学生难以形成吸引力。而且,优秀传统文化是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集成,但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多在特定民族内部代代传承,这样就造成了各民族仅关注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对其他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缺乏兴趣,形成一定的文化局限性,不利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交融。

第二,西藏高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自动筛选。西藏高校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多选择那些容易操作、方便运行,且可以很快出成果的优秀传统文化项目。这种自动筛选不仅在西藏高校存在,而且在其他地区高校也存在。投入较少、收效较大的文化形态受到重视,那些需要投入较多人力、物力、财力来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可能会被忽视,而这些往往是急需保护和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有的是濒临失传或者灭绝的优秀传统文化。例如藏戏的传承面临困境,某些国家级传承人年岁已高,某些技艺已经失传。目前,西藏高校大学生观看、学习和研究藏戏的机会较少,学校也较少举办有关藏戏的普及和宣传活动,仅有一些藏戏研究报告和学术讲座活动。总体上看,西藏高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存在的自动筛选机制,致使优秀传统文化在西藏高校的传承存在限制,可能会减少学生学习与传承的机会。

第三,西藏高校学生存在自我筛选。有研究指出,西藏高校一些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缺乏真正的学习热情。从周莹、樊向飞的研究中可以看出,西藏大学有的学生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了解不够,也缺乏学习兴趣。而且西藏高校学生更偏重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其他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关注不多。这样,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学生做了自我筛选,不仅体现在内容上,而且也体现在形式上,他们多选择自己能够驾驭或者喜欢的文化形式,在这一状态下,现代生活中的新文化形态占据了主流,诱使一些学生自动放弃那些较难的,在内容或形式上较为单一的优秀传统文化。

第四,西藏高校教师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局限。由于学校区位和生源的限制,西藏高校一般位于西藏地区,自然和经济社会条件难以和东部高校相比,吸引、留住高层次人才的难度较大。若西藏高校教师自身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或研究不够深入,就很难对学生进行高水平和高效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何勤勇、王春焕在其课题研究中发现,西藏学校存在着教师的藏民族传统文化水平不高,缺乏对学生进行藏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積极性等现象,西藏高校也缺乏对教师的藏民族传统文化培训。凹西藏高校受这样的问题困扰,以藏语为例,没有藏语的听说读写能力,教师就很难开展关于藏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很难与藏民族学生进行深入交流。

(三)西藏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机遇

第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发展、沉淀,以其博大精深、兼容并包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在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发展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从汉字热、国学热到汉服潮,从遍及全球的孔子学院到源源不断来华的留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包容的发展姿态迎接八方来客。以中医药文化为例,截止2017年年底,中医药已经传播到全球183个国家和地区,中医热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形成。

第二,新时代的背景。近年来国家非常关注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问题,从国家层面提出重塑优秀传统文化。2017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且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挖掘和创新发展,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振兴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和发展传统工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

第三,政策上的引导与支持。国家出台了很多扶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政策。在涉及优秀传统文化的教材制订、使用,涉及传统优秀文化为内核的文化产业等诸多方面都给予了极大的政策引导和支持。书法等优秀传统文化被正式列入学校课程,2013年《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正式执行。在“文物保护”“乡村振兴”“知识产权”等方面,也从政策法规层面进行引导和支持。以中医药文化产业而言,2016年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把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017年12月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这是中国政府首次就中医药发展发表白皮书。

第四,科研上的重视。国家给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2018年6月,国家社科基金设立了“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从资金和科学研究上确保有重要文化价值的“冷门”和“绝学”学科有人做、有传承。冷门绝学研究领域中涉及西藏的学科较多,有藏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边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小国家国别史等。西藏高校在西藏历史研究、贝叶经研究、格萨尔研究、藏传佛教研究、藏语言文字研究等领域具备优势。西藏的各个高校和科研单位积极申请这些科研项目,对传承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很有帮助的。

第五,综合优势。西藏位于祖国西南边疆,其定位是“两屏、四地、一通道”,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治国先治边、治边先稳藏”是西藏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取得重大进展的保障。在这样的战略定位与建设导向下,藏民族的文化艺术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藏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保护。目前,西藏具有55处国家重点文化保护单位,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同时,国家对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资金支持不断增加。仅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用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资金中有超过15亿元来自中央转移支付,有超过20亿元资金来自其他部委和省市的援藏资金。

(四)西藏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挑战

第一,不断趋于现代化、多样化和新潮化的文化环境。优秀传统文化保留着一些固定形式和固有内容,有时会与现代生活模式与文化消费需求产生错位。现代化进程对优秀传统文化不免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甚至会破坏其发展的根基和可能,改变其成长的环境,譬如电脑的广泛使用和输入法技术的不断突破影响着藏文书法的生存环境和发展可能。西藏高校学生也容易被诱导进入便捷化、多样化、新潮化的文化形式中,难以形成兴趣去追寻优秀传统文化的意境。李宜(2013)的研究认为,国家级藏戏传承人传授的剧目较单一,戏剧内容缺乏创新,难以吸引年轻人。长此以往,藏戏的传承与发展,实在堪忧。这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

第二,外来文化影响。首先,大学生被外来的音乐等艺术形式所吸引,渐渐忽视本民族的艺术形式。一度风靡的哈日、哈韩潮,一定程度上影响西藏高校大学生对外来文化的态度,也影响着他们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态度。从国家级藏戏传承人的生存困境可以看出藏戏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特别是年轻的观众呈递减趋势。其次,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不容乐观。西藏大学大学生对端午节、春节等了解程度充分,但是对七夕节、重阳节等节日不够了解。再次,从对节日的重视度看,有的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比较重视西方节日,忽视中国传统节日。大学生重视过西方的情人节而不过中国传统的七夕节,这是普遍的现象。有学者通过对广东部分高校的研究发现,主动参加西方传统节日活动的大学生占90%,而主动参加中国传统节日活动的大学生仅占25%。西藏民族大学的大学生热衷于过西方的圣诞节,买苹果、狂欢、过平安夜,而对中国传统的中秋节,却不复激情。外来文化的进入与冲击,导致优秀传统文化受到挑战和威胁。

第三,网络文化的冲击。网络文化是指互联网上流动着的一切信息内容。虽然网络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有一定助益作用,但同时产生的冲击也较大。譬如网络语言对传统汉字和其他民族文字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现代办公基本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手写字的几率变小,提笔忘字成为一些人的常态。有学者指出,网络语言对传统文化中的语言规范表达提出了挑战,比如青少年把“东西”叫做“东东”,把“女性”称作“美眉”等。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人际交流和沟通,破坏优秀传统文化本身的完整性、和谐性及连贯性。使用网络语言日久,就会淡忘网络语言所表达的文字形式。大学生只记住了网络符号本身,却淡忘了其代表的真实语言内容,忘记了传统文字语言本身,忽略了传统文字语言的魅力。而且这也导致另一个弊端,提笔忘字的几率加大,这对传统文字书法的传承是不利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西藏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部优势是人才、资源、专业、校园文化等方面,内部劣势是传统文化自身的缺陷、学校的自动筛选、学生的自我筛选、教师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局限,外部机遇是中华传统文化热、新时代背景、国家政策支持、科研重视、西藏的綜合优势,外部的挑战是不断变化的文化环境、外来文化影响、网络文化的冲击。详见表1。

二、西藏高校改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议

在分析了西藏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优势、劣势、威胁和机会之后,如何在众多复杂的环境中,在劣势和挑战中发展优势,寻找机会保护、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这是西藏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也是研究的重点。

(一)在学生层面,努力激发西藏高校大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

各种环境挑战和文化冲击会分散和转移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对此,西藏高校要采取多种措施来引导学生,以增加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其一,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方面的讲座、比赛等活动,利用颁发礼品、奖品、奖金等形式激励那些对优秀传统文化有兴趣、学得好的学生。这些礼品和奖品可以选择和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产品,以加深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可度。其二,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日和推广周活动。在周末、节假日,尤其是传统节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让学生们参与其中,探寻究竟,这样比教师的灌输式教育效果更明显。其三,西藏高校图书馆要增加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和资料。西藏民族大学组织的全体师生参与新书推介会,效果较好。借鉴此种模式,各高校图书馆可以组织优秀传统文化图书推介会。其四,对图书馆的借书和阅读制度进行改进。对大学生借阅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书籍,可以适当延期。在每月学生借书量排行榜之外增加借阅优秀传统文化书籍排名榜,以刺激学生的借阅动力。借阅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多的同学可以优先预约图书馆的自习室,这对那些积极主动学习的学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二)在教师层面,要打造一支具有高水平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西藏高校教师团队

具体措施如下:其一,在西藏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学时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以备教师选择。其二,每年组织西藏高校教师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培训,集中式培训包括集中听讲座或周末集训,分散式包括分散自学或者参与网络课程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相结合既可以提高教师的优秀传统文化水平,又不占用教师太多的工作时间。其三,对西藏高校文化专业教师和非文化专业教师区别对待。文化专业教师的培训和非文化专业教师的培训内容和方式应有所不同,文化专业教师以分散式学习为主,结合集中讲座学习,以周末集训讨论学习为补充。非文化专业教师以集中式学习为主,配合分散式学习。学习课时计入年度考核的公需课学时。

(三)在课程设置上,要设计比例合理、布局科学的西藏高校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方案

其一,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比重,营造优秀传统文化必备的课程环境。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硬性设置一些学生必学的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这些课程可以是藏民族特有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可以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任何优秀传统文化。譬如茶文化学、艺术鉴赏、书法、中医文化等。其二,在课程设计上突出西藏的民族特色。如设置藏语必修课,以突出西藏高校的特色。选修课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以利于民族文化的交流和交融。同时也要增加藏民族历史、文化、传统方面的课程。其三,对大学生的多种文化心理体验有足够的认同。西藏高校学生在校体验多种文化,会面临一定的文化冲突。结合西藏高校学生身处多种文化共生共存的校园环境的特点,应对学生文化心理体验有充分的重视,根据不同的文化心理体验配合相应的课程设计以缓解或者解决学生面对多种文化体验产生的冲突和矛盾。其四,课程内容设置和形式上兼顾专业和兴趣。根据学生不同专业匹配相关的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同时要兼顾学生兴趣,提供相关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以备学生选择。同时,应优化学生感兴趣的优秀传统文化形式、内容及相关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和教育工具。

(四)在校园文化活动方面,要打造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的支撑环境

其一,要提升优秀传统文化活动的组织者级别,扩大开展范围。不仅仅是西藏高校学工处和团委组织学生参加优秀传统文化的各类活动,宣传部和工会也可以组织教师参加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以形成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教育氛围。其二,传统节日在西藏高校全校范围内开展相关的知识普及活动。在七夕节、重阳节开展相关纪念活动,也可以在藏民族传统节日,如雪顿节、林芝新年、普兰新年,开展庆祝活动。其三,利用微信公众号和微博、抖音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平台推广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爱学、乐学优秀传统文化。其四,在校园LED大屏幕和餐厅电视,以及校园广播多时段、不间断播放优秀传统文化节目,让师生在耳濡目染中学习优秀传统文化。

(五)针对西藏高校学生需求,要设计既突出民族文化特色又促进民族文化融合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方案

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方案包括传播途径、传播方法、传播时间和传播地点。在设计传播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文化需要和可能发生的文化体验的冲突,并给予足够的重视,帮助其解决或缓解冲突,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支持与参与,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在保障机制方面,要大力加强物资保障和制度保障

无论是课程建设还是校园文化活动,都需要一定的物资作为保障。这些物资保障包括一定的活动场所、设施、工具和活动资金。制度保障是西藏高校建立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管理制度,这些制度涉及队伍建设、评估考核等方面。

(七)在激励机制方面,要充分考虑教师和学生的现实需求,激励教师和学生投身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学习

以需求为导向的激励机制才能够发挥最大的正向激励作用。激励机制要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来激发鼓励教师和学生。物质层面上可以给予资金奖励、实物奖励、其他奖励等,以激励教师投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激发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动力。精神层面上可以给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贡献较大的教师某些荣誉,综合考核时给予适当倾斜;给学习、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成绩突出的学生颁发奖状、奖杯、奖章,给予相应的荣誉。

总之,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西藏高校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逻辑关系(見图1),在实践中,西藏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要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学生切实需求,照顾学生多样化文化心理体验,以课程和校园文化为工具,以保障为后盾,以激励为手段,促进教师积极投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促使学生自觉自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最终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更上新台阶,取得更大成效。

作者简介:于转利(1977-),女,汉族,河南洛阳人,博士,西藏民族大学财经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农村金融、民族地区金融与文化。

(责任编辑:朱希良)

作者:于转利

高校传统节日文化教育论文 篇2:

民俗文化与地方教育的融合

摘    要: 地方高校开展民俗文化教育具有提高学生整体素养、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推动地方文化建设的意义。各地方高校应该努力打破体制壁垒,使民俗文化通过现代高校教育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关键词: 民俗文化    地方教育    融合路徑

民俗,即民间风俗,是特定社会群体在地理、历史、政治制度和生存方式等诸多因素长期影响下形成的相对稳定的风尚和习俗。广义的民俗文化包括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是一个地方历史文化的根基。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曾多次提及“文化自信”,这使高校开设的民俗文化课程有“渐热”趋势。将民俗文化纳入现代课程教育有何意义,如何通过现代课程教育使民俗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扬,就是教育者所要面对的问题。

一、高校开展民俗文化教育的意义

1.使民俗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在高校开展民俗文化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使民俗文化获得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这正是其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文化本身是一个宏大的概念,文化呈现的形态多种多样,其中很重要的形态是民间艺术和民间技艺,这些民间艺术和民间技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可能已不复往昔的荣光,有些甚至已经濒危。但是,如果任其自生自灭那么无疑会给民族文化造成损失,应该以学校教育的方式使民间艺术和民间技艺得以延续和传承。

2.有助于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营造高校品牌特色。

就现状而言,我国地方高校在走“升级型”的发展道路,专科院校力争升级为本科,本科院校力争硕博学位的招生资格,从内容看则是追求学科开设的全面性,结果使高校千部一腔,缺乏特色。其实,高校发展还有另一条道路,即不追求学科的全面性,而是努力打造富有自身特色的强势院系或学科,也就是形成高校的品牌效应。地方高校在获取地方性民俗文化资源上具有天然优势,只要善加利用,就容易打造出与地方高校相区别的文化特色。此外,在地方高校开设民俗文化课程,还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加强学生交流,开阔学生的视野。

3.有助于高校德育工作的推进。

民俗文化有多种表现形态,但在不同的表现形态背后往往反映出共同的传统道德伦理观念。当然,不能说这些传统道德伦理观念都是优秀的,其中的一些观念有其历史局限性,有些甚至是糟粕。但是,其主体部分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有些仍然是当代中国是主流观念,有些随着历史的发展被赋予新的含义,通过开展相关的教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比如,一些民间传统剧目表达了“忠孝”的主题,忠在古代指忠于君主,孝也有诸多刻板要求,典型如“二十四孝”,这些已经被历史所淘汰,但并不能否定忠孝观念本身的价值,以此在高校内开展德育教育,强化学生热爱祖国、关心老人的思想意识。

二、“民俗入校”的障碍与克服

基于对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需要及在地方高校开展民俗文化教学的意义,“民俗入校”势在必行。但是,民俗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以民间形式自发形成和延续的,这与高校教学的知识传承方式有很大不同,无疑给“民俗入校”造成障碍。

1.有些民俗文化无法入校。

民俗文化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有些民俗文化的形态基本不可能被纳入高校教学范畴。民俗文化的三种主要表现形态是民间艺术、民间技艺和民俗仪式。其中,民间仪式基本上难以纳入高校教学中。比如,山西柳氏的清明祭祀习俗,泽州中秋的拜月习俗等,类似的仪式化民俗在全国各地都有,但难以将其纳入高校教学之中。由此折射出的问题是对传统节日的态度,最近一个时期,“节日文化”的研究是学界的热点,有些学者甚至忧心忡忡于传统节目被“外来节日”取代。其实,这多少有点杞人忧天,所谓“外来节日”最重要的是圣诞节,但是只要稍加细心就不难发觉,圣诞节在我国不过是商家促销的噱头和个人消费的借口,那些在圣诞节“血拼”的人其实对基督教并没有多少兴趣。但是,不得不说,我国的“节日意识”正在逐渐淡化。实事求是地说,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高校几乎束手无策而必须依靠政府的支持。比如端午节,政府应该动用行政手段在公共场所组织一些文化娱乐表演活动,而不是只有商家搞“粽子促销”。不过,高校并非完全无所作为,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对民间特定的节日表演和仪式活动进行观摩,然后通过相关文献,对民俗活动进行记录、考辨和整理,并通过一定的机制将整理所得与政府形成对话。这样就可以形成互补效应,既可以逐渐提升政府组织活动的质量,以吸引更多关注者,又可以促进高校的学术研究更加深入。

2.民俗文化与高校教学的“壁垒”。

民间习俗以学校教学的方式进行传承,可以说是有一些先天不足的。所谓先天不足,即是学校体制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存在这先天性壁垒。归纳起来如下:

其一,场域壁垒。民俗在民间社会场域中的延续,遵循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民众的创造与享用维持着民俗的传承。民间社会是民俗产生、发展的舞台,在日常生活中,民众处于周围民俗事象潜移默化的熏陶之中,自觉地进行民俗的传承。但是,当民俗以学科的形式进入高校,其民间场域中的诸多元素会自然丧失。此外,民俗在民间场域中是以“整体”的形式存在的,一旦进入高校,出于学科的自身要求,就必然使其分化,比如山西民间的“社火”,在民间是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举行,包含多种民间表演、祭祀仪式、商业交易等。进入学科教学后,音乐教师会从音乐角度关注社戏的唱腔、曲式、调式等;舞蹈老师主要关注其舞蹈动作;美术老师更关注道具、服装乃至戏台上的纹饰。这样的传承其实只是知识的传承而并非民俗的传承。此外,当民俗仅以知识的形式进入学科,难免给学生的理解造成障碍,比如山西社火的神庙戏台上往往雕刻或绘制一种兽头鬼面的纹饰,这种纹饰具有祈福禳灾和娱神的含义。只有在民间曲艺表演中,纹饰的含义才能真正显现。如果单纯从美术角度讨论纹饰的图案,就像没有水的鱼,学生很难理解纹饰的含义,甚至会认为图案诡异而恐怖。

其二,意识形态壁垒。民俗是民间习俗,但是不能说所有的民间习俗都是良俗,有些民俗可能是精华与糟粕相互交织、难以分开的。民俗入校,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必然不会将不符合主流文化的内容纳入教学,但是有些民俗一旦经过“刻意”的“筛选”就难免要“变味”。比如,我国各地的民歌中都或多或少地包含不良的内容,山西民歌中就有“哥哥就像偷吃狗,三更来了五更走”,这样的民歌是不可能被纳入教学的,但是如果民歌里完全没有类似内容,就难免“不像民歌”。

有关高校教学体制对民俗文化造成的壁垒,笔者的观点是首先民俗教学不一定非要采用一般知识教学的模式,民俗课堂一在教室二在田野,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实际观摩或参与民俗活动,将民俗还原到其所产生的民间场域之中,再以专业化或知识化的视角切入教学。对于民俗文化中所包含的“不健康”的内容要辩证地看,水至清则无鱼,只要“大节无亏”,就应以包容的态度对待。

3.师资力量匮乏。

一些民间艺术或民间技艺是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存在,文献记录匮乏,更无影像资料。这些民俗文化在高校的传承,最大的困难是师资匮乏。比如新疆地区有一种以往的融合了音乐和舞蹈的综合艺术形式“木卡姆”。木卡姆艺术在新疆的不同地区又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色,其中“刀郎木卡姆”已经到岌岌可危的边缘。根据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统计,当时全国会表演刀郎木卡姆的仅有56人,而且年龄都在50岁以上。鉴于此,当时有学者对刀郎木卡姆进行了记录和整理,但这不过就是保留“文本资料”,对于挽救刀郎木卡姆其所能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须知木卡姆作为民间艺术形式,其传承必须是以表演的形式,如果只是“抄录歌本”,那么无异于失传。一些民间传统技艺就更是如此,有些民间技艺只有个别“老手艺人”掌握,当老手艺人离世,就意味着此项民间技艺的消亡。民俗入校,要真正起到传承民俗的作用,需要不拘一格降人才,将民间艺人匠人请上高校讲台,将民间艺术和民间技艺与现代教育的专业化知识相结合,这些才能保证民俗文化的有效传承。

要之,地方高校开展民俗教育,要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结合起来,打破学校教育体制的壁垒,使民俗文化在高校中得到更好的传承,也使民俗文化丰富高校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

[2]周星.國家与民俗[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6.

山西省社科联2017—2018年度重点课题,基于村志编修视角的山西乡村历史文化研究——以山西晋中榆次使赵志编修为例,课题编号:SSKLZDKT2017149。

作者:寇丽莉

高校传统节日文化教育论文 篇3:

节日文化教育和多元化

摘    要: 节日文化作为国家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国家的精神文化传统。随着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外文化交流不断深化。本文从多元文化视角分析高校中西方节日文化教育,探究高校中西方节日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帮助大学生在面对中西方节日文化时,能树立正确的节日文化价值观。这对于推进高校德育教育,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节日文化,很有意义。

关键词: 多元文化    高校    节日文化教育

一、引言

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的今天,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外文化交流不断深化。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体现对节日文化的交融上。每一个有着独特内涵意义的节日都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节日文化承载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精神文化传统。大学生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材,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节日文化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高校中西方节日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且提出建议。

二、研究背景

对于节日文化方面,中外学者都对此有所研究。John(1976)对西方节日起源及形式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赵东玉(2002)出版了《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研究》一书,以独特的视角比较全面地解读了中华传统节庆的文化特征、文化要素和文化影响。许多学者对中西方节日文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比较研究。还有学者研究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或西方节日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同时,传统节日文化对高校思想教育必要性的研究不乏研究者。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在多元文化视角下,探究高校中西方节日文化教育研究,进一步丰富对节日文化方面研究的探索。

三、高校中西方节日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节日文化价值观

多元文化不是强调某一种文化占主导,而是各种文化在平等基础上相互尊重,营造以本国文化为主、外来文化为辅的和谐社会氛围。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加快了文化传播和交流。尤其我国高校都已普及大学英语教学,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对学生讲授一些有关西方节日文化方面的知识,同时网络的发展使文化传播更加迅速,不管是英语专业的学生还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都会接触到西方节日文化。在多元文化语境下,大学生在意识形态方面对西方节日文化的理解各有不同,出现理解偏差。在高校加强中西方节日文化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端正对中西方节日的态度,树立正确的节日文化价值观。

(二)推进高校德育教育

学校教育承担着文化传承的使命。高校学生肩负着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礼、义、仁、智、信”可以通过传统节日文化体现出来。在西方节日文化思潮的冲击下,一些大学生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意识有待强化。没有做到仁爱他人,礼貌待人,没有坚定的是非观念,缺乏一定的道德修养。在这种情况下,在接受多元文化的同时,加强中西方节日文化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使大学生在接受节日文化熏陶的同时,提高道德素养,推进高校德育教育。

(三)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受西方节日文化的影响,加上商家和媒体的推波助澜,部分高校学生过于青睐“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现实生活中,多元文化相互交融,我们不能盲目崇拜西方节日文化。中国的传统节日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内涵。2017年年初,中共中央辦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名为《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文件,把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上日程。新时代的大学生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高校加强中西方节日文化教育是时代需求,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四、高校中西方节日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一些教师的节日文化素养缺失

高校教师作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具体实施者之一,其节日文化素养直接关系到当代大学生对节日文化的认知和接受情况。然而在高校中,部分一线英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讲授西方节日文化,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很少提及。即便所学课本中出现了有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方面的表述,仅仅注重单词、语法及翻译方面的讲解,很少涉及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方面的知识。一方面可能是教师缺少传播节日文化的意识,另一方面可能是教师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了解不深,不知道要讲什么,索性不讲。高校教师的节日文化素养缺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视度。

(二)一些学生对节日文化内涵缺少认知

利用传统节日可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部分高校学生对节日文化的认知拘于表面化。对节日文化的理解局限在形式上,没有深入探究节日文化的内涵,对节日的起源、承载的文化信仰及凝聚的伦理感性认识并不深刻。中国的节日文化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风貌和社会生活,展现出家庭观念和社会群体观念。在面对多元节日文化时,学生缺乏对节日文化内涵的认知,影响高校中外学生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影响中国优秀传统节日文化在高校的传承和发扬。

(三)一些校园的节日文化建设意识淡薄

在2018年的全国两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是固本工程和铸魂工程。可见,在校园中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重视。然而,在实践中,各大高校虽然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实施规划,此工程的进展情况在高校表现得参差不齐。有的高校把注意力放在校园的景观建设、绿化美化等环境文化建设方面,有的放在校园的制度文化建设方面,没有利用有利资源通过有效途径加快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以传播节日文化。在这样多元文化相互影响的时代,高校学生校园节日文化意识不强不利于弘扬传统节日文化。

五、高校中西方节日文化教育应采取的策略

(一)提高外语教师的节日文化素养

课堂是传统文化传承的主阵地。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只有自身节日文化素质过高才能把掌握的优秀节日文化传播给学生。所以,传统节日文化不仅要进校园,更要走进课堂。师资队伍建设是传统文化进课堂的突破口,教师的节日文化素养至关重要。对高校教师,特别是英语教师进行传统文化培训,能弥补教师在节日文化知识层面上的不足,唤起教师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同,带动教师从被动参与转向主动学习、自主研究,提高节日文化素养。这样英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到西方节日文化的内涵,还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外语人才,有利于进行跨文化交流,更能把中国优秀传统节日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二)重视中西方节日文化的交融

世界文化是多样性的,没有好坏,节日文化亦是如此。中西方节日文化应该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不能相互排斥、相互取代。中西方节日文化虽然源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但许多传统节日还是有相通之处的。比如说中国的“春节”和西方的“圣诞节”“元旦”本土文化当中受到重视,体现着人们对美好新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中国的“七夕节”和西方的“情人节”都代表着对爱情的忠贞;中国的“重阳节”和西方的“父亲节”“母亲节”都有尊老敬老的意思。随着中西方节日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影响,一部分高校学生对一些西方节日比较重视,成为他们庆祝和结交朋友的一个途径。这是我国融入国际社会的一种表現。但也有一部分人对中国的春节淡化了兴趣,觉得不如小时候过年有意思。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已经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现魅力。中国的传统文化需要年轻一代传承和发扬,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在进行中西方节日文化教育时一定要重视中西方节日文化的交融,在汲取西方节日文化精华的同时,不能忘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

(三)加强校园节日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要在高校中进行节日文化教育,加强校园节日文化建设是必不可少的。高校可以开展教室校园节日文化活动,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在教室墙壁上悬挂有关传统节日文化的句子和图画,学生一入教室就感受到节日文化的魅力。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可以发挥校刊、学校网站的文化载体功能。在校刊或学校网站上多多传播传统节日文化。大学生的校园活动丰富多彩,可以多多开展有关传统节日文化的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等校园活动,使学生在参加活动锻炼自己的同时,更了解传统节日文化,为大学生传承和发扬传统节日文化打好基础。

六、结语

在全球文化交流逐渐深入的今天,在高校进行节日文化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提高教师的传统节日文化素养,重视中西方节日文化的交融,加强校园节日文化建设,使高校学生更了解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面对传统节日文化时能展示传承力量,弘扬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John  Alfred. R. P.. The Englishman’s Holiday: A Social Holiday[M]. UK: The Harvester Press, 1976.

[2]赵婀娜.杨宁.毛殷平.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这样“圈粉”[N].人民日报,2018-4-18(12).

[3]赵东玉.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作者:李念蔚

上一篇:高速铁路客车空调应用论文下一篇:我国现代法治主义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