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企业战略论文

2022-04-19

执行是一个系统概念,执行力是完成执行的能力,由一系列方法和能力所集成。首先,要对企业的方法和目标进行严密探讨、质疑、坚持不懈的跟进以及责任的落实,使所有的目标要落实到人,并且要有相应的方法和措施加以保证。其次,要对环境作出假设、对组织能力进行评估,将战略、运营及实施人员相结合,对实施人员所在部门进行协调,将奖励与绩效结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内部审计企业战略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内部审计企业战略论文 篇1:

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浅析

摘 要:企业的内部审计对于企业战略实现和经营目标完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分析为基础,对于企业低质量内部审计工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从企业内部和外部角度浅析了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内部审计质量 影响因素 内部因素 外部因素

随着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一体化程度不断加剧,企业之间的竞争日渐激烈,这就要求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的发展能力和管理能力,而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对于企业改善管理、防范风险、实现战略目标、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性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和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对于内部审计的定义是: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组织价值并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运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组织在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在新的经济常态下,市场竞争加剧,大多数企业面临着创新变革和业绩突破提升的巨大压力。内部审计可以为降低企业风险、实现企业价值增值、战略发展保驾护航。具体来说,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能够对于企业管理层在组织结构和经营实施的有效性等方面提出独立而又不失客观的评价,并且为企业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2 造成企业低质量内部审计影响因素分析

2.1 內部因素

(1)管理层对于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管理层对于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决定了内部审计工作是否处于良好的运行环境。目前存在管理层并不重视内部审计工作,仅将内部审计工作表面化和形式化,导致内部审计人员在企业中地位较低,没有话语权,同时内部审计工作范围受到限制且服务领域难以扩大,内部审计建议无法有效的落地实施。这些均可能导致企业出现低效、无效、无胜任能力或者不道德的行为,在风险丛生的经济环境下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发展,无法帮助内部审计为企业的运营管理提供增加价值的工作成果。

(2)内部审计部门的地位不高及内部审计人员缺乏独立性。目前,企业内部仍存在内部审计下属于财务部或者下属总经理的情况,这种模式下内部审计人员虽然在执行审计工作时操作便捷,但是因受制于上级行政管理和担心自身职业发展,独立性较差,无法独立于管理层提出对企业增值的建议,内部审计流于形式,无法从客观和公正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探究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无法有效发挥内部审计的工作职能。

(3)内部审计人员对业务了解不够深入全面,无法找准风险点进行检查。目前,内部审计工作还存在着以财务审计为重心,或只停留在制度审计和事后检查的情况。内部审计人员不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组织结构及相关联的延伸性企业,不了解企业的战略和目标,在企业的风险管理上无法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的进行监督和服务,无法分析和预警实现企业战略和目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该采取的措施。这些都会使得企业管理层认为内部审计工作无用甚至对企业的活动起到阻碍的作用,而无法有效发挥内部审计的效用。

(4)内部审计人员经验和专业知识欠缺,无法就业务全流程提出有价值可落地执行的建议。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配置普遍以会计和审计专业人员为主,知识结构单一,综合知识的复合型审计人才缺乏。内部审计的工作职能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必须深入到企业各业务流程中,要求内部审计人员不仅具备审计知识,还需要掌握企业所在行业的法律法规、行业的专业知识和企业内部各业务部门的流程制度,否则内部审计人员无法就业务全流程提出有价值可落地执行的建议。

2.2 外部因素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以及工作环境和内容的变化,各地方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当地相适应的地方性内部审计协会。但是地方内部审计协会更多的是关注于岗位培训和后续教育,宣传国家相关内部审计的制度规范,尚未针对不同行业进行分类管理和制定有行业针对性的实务操作指引。

3 提高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建议

3.1 基于维护股东利益和规范管理确立内部审计部门定位

从维护股东利益的角度,企业应设置垂直隶属股东会或监事会的审计监察部门,该部门通过事前预警、事中监控和事后追查,规避或降低可能损害股东利益的重大风险发生,职能上更侧重于监督检查,以及评价管理层的治理成果,工作内容上主要侧重于经济责任审计、徇私舞弊审计,向股东会或监事会负责和汇报。从规范企业管理角度,应设置隶属于董事会的风险管理检查部门,专职检查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设置及执行,对经理层的经济行为及各部门的经营过程进行评价和监督。部门职能上更侧重于服务和控制,建立和维持与各部门的关系,认识到利益相关者和价值之间的联系,立足于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和促进管理提升和规范,帮助企业实现战略和经营目标。

3.2 革新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

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应从传统的财务审计、合规性审计、制度审计和控制有效性审计,转型至风险导向审计和增值业务审计。如果存在影响企业战略和目标实现的风险,应事先进行风险评估,制定灵活的审计计划,对企业营运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进行有效的监控和预警。如果业务活动是关键的但非增值业务的话,应考虑从内部审计的角度降低其优先级,内部审计的资源投入应与业务领域发生重大损失的价值成正比,采用价值驱动审计的模式。内部审计工作的重心要从财务审计和合规性审计,向管理效益、运营管理、目标达成和战略实现审计转变,成为价值创造部门,帮助企业更好地发现和控制风险、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各业务流程的运行高效率和高效益并举,使内部审计成为企业价值最大化的重要工具。

3.3 内部审计人员具备专业知识,深入理解业务前端,从业务全流程进行审计检查

内部审计团队应确保各重要业务相关的专业背景人员配备齐全,同时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较强的内部审计专业素质,深入透彻理解企业对于内部审计的职能和要求,包括为管理层决策提供参谋作用的内部审计评价、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查漏补缺的内部审计控制和内部审计监督,以及帮助企业管理提升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内部审计服务职能。在此基础上,内部审计人员应紧紧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了解企业经营情况,深入了解企业业务,学习行业法律法规,到各个部门的现场去熟悉部门流程,了解每个操作的风险控制点,帮助内部审计通过蛛丝马迹发现问题,提出有价值的工作成果。

3.4 启用内部举报机制

内部审计人员由于不直接参与日常业务运营流程,或流程参与人员有意联合隐瞒和故意修饰,会导致内部审计人员不太容易发现错误和舞弊,或者难以就发现的问题追踪到确凿证据。内部举报机制有助于为内部审计人员提供极为宝贵的审计线索和审计证据。内部审计人员可以根据举报人提供的信息更有效率且更有针对性地找到审计证据和检查线索。内部举报制度有助于企业对于可能发生的损失防微杜渐,加强企业风险管理水平,内部审计人员可以根据举报人员的声音内容发现内部控制的风险点,采取补救措施来降低损失,真正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

3.5 内部审计应把握企业发展战略和关注重点,将其结合至自身工作计划和工作重点中

内部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站在企业管理的角度,运用管理思维,以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为中心,重点关注影响战略实现和目标达成的风险点,并在审计质量标准、审计工作的目标、审计工作计划和审计执行方法中充分体现,匹配更多的审计资源,加强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协调,监督的同时要帮助各部门顺利开展各项职能活动,特别是对战略的实施至关重要的职能活动,有效地促进企业总体战略和业务部门目标的实现,从而帮助企业创造价值与增加价值。

3.6 国家及地方内部审计协会应出台更为实用和专业的工作指引

内部审计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复杂多变和大数据经济环境下,利益相关者对内部审计的风险管理和价值增值的需求也随之出现,内部审计受到重视的同时内部审计行业的管理也受到重视。内部审计协会应顺应环境变化,与国际内部审计相关规定对接,对现有内部审计的规范和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使得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规范更加系统化、职业化和专业化,内部审计模式和方法更加科学化,帮助内部审计工作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友涛.内部审计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财会通讯, 2015(10).

[2] 何玉润,闫丽娟.企业内部审计质量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财务与会计,2016(11).

[3] 赵晓玲,雷雨嫣.再论内部审计质量影响因素[J].财会通讯, 2014(16).

作者:彭妍

内部审计企业战略论文 篇2:

企业内部审计执行力现状与对策研究

执行是一个系统概念,执行力是完成执行的能力,由一系列方法和能力所集成。首先,要对企业的方法和目标进行严密探讨、质疑、坚持不懈的跟进以及责任的落实,使所有的目标要落实到人,并且要有相应的方法和措施加以保证。其次,要对环境作出假设、对组织能力进行评估,将战略、运营及实施人员相结合,对实施人员所在部门进行协调,将奖励与绩效结合。再次,在执行过程中,要建立及时对前提假设进行变革以提高执行力适应战略挑战的机制。可以说执行是一种暴露现实并根据现实采取行动的系统化的方式,而执行力则可看作是执行的一种综合能力体现。如果说执行是一种动态过程,蕴含在企业运作的整个过程中;执行力则是一种状态过程,是企业具有的将经营目标和战略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能力。笔者认为,内部审计执行力是企业内部相对独立的审计机构和人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在对企业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进行确证与咨询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为企业增加价值的能力。其相关内容应包括:(1)内部审计执行力的主体,即企业内部相对独立的审计机构和人员。(2)内部审计执行力的客体,即内部审计对象。具体包括会计和财务事项,组织内部控制系统的适当性、有效性以及在完成指定的责任过程中的工作效果,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等。(3)内部审计执行力的目标,即为企业增加价值。(4)内部审计执行力的职能,即监督、评价、确证与咨询。

一、企业内部审计执行力的现状分析

(一)内部审计执业环境不佳企业内部审计的环境是企业内部审计生存和发展的先决条件,也是影响企业内部审计活动和完成职能任务的综合保障。西方内部审计的产生是在财产所有权与管理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随着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管理方式变革及内部职能分解,基于加强经营管理的内在需要而形成和发展的,这也是内部审计赖以存在的客观基础。而我国的内部审计的发展始于1985年,当时提出建立内部审计只是为了尽快完善审计组织体系,补充国家审计力量。在此背景下的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实际上是一种行政命令的产物,形成了片面强调外向性服务及作为国家审计基础而存在的内部审计模式,这种模式的内审机构没有真正被企业所接纳,而是视其为找毛病、挑刺的机构,大大降低了内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使其很难正常开展工作。这种审计模式实际上导致了人们对内部审计在性质认定上的模糊,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的执行力。至今不少企业及其管理当局对内部审计很不理解甚至有抵制情绪,使得内部审计难以融入企业整体经营管理之中,导致了内部审计工作很难正常开展,更谈不上履行其监督评价职能及开展咨询活动,从而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内向性服务的作用。这样,不仅不利于内部审计的健康发展,而且使之越来越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二)职业规范体系不完善西方的内部审计实行行业自律管理,由内部审计协会制定准入要求、职业后续教育计划、内审准则、注册内部审计师考试及注册条件,有一套成熟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职业规范体系。而我国的内部审计协会虽然已经成立二十年有余,但由于内部审计的行业组织还不十分健全,内审组织之间尤其是内部审计业务组织与内部审计行业组织的联系还不密切,行业规范还不完善,评价内审对象的行业标准缺乏统一的尺度。再加之我国内部审计的行业自律管理处于发展阶段,在行使行业管理职能上存在着不同层次的条块分割,各地方内部审计协会除以团体会员的角色完成上级协会要求的部分工作以外,基本上是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要求和标准。且内部审计职业界缺乏一套健全合理的审计准则。这样就导致内审人员在执业时感到茫然,无所适从,不仅削弱了内部审计整个职业的执行力,而且不利于协会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三)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不高在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时代,庞大的信息实现了高度集成与共享,像息化系统的复杂性使审计的对象更为广泛、审计的线索可视性减少、审计的技术和方法发生改变等,加之现代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的业务变得异常复杂。而内部审计是一种集查错防弊、兴利以及增加企业价值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这种综合性决定了对内部审计人员复合型的高素质要求,不仅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备一定的财务会计、审计知识,还要求内部审计人员熟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具备管理、法律、金融、工程、技术、信息等多个学科方面的知识。而目前,内部审计人员大多是从会计“转型”为审计,业务单一,技术不精是审计队伍人员现状的一个“软肋”。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习惯用会计的眼光和思路审视、查找问题,不能摆脱或高于会计业务的传统审核做法。由此,审计开创不了新局面,审计效能低下、审计质量不高、查处问题不透、处罚力度不大的现象时有发生,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审计工作向广度和深度的发展。另外我国内部审计人员的理论功底薄弱,没有洞察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对知识经济和现代审计意识较陌生,不能很好地从经营、管理、机制、体制、法制、专业技术等高度和角度去评价微观审计中的问题,不能用联系的、发展的、宏观的视野和观点去评价客观经济事务,发表真知灼见。

(四)内部审计范围小,多限制于财务审计西方国家内部审计已进入风险导向阶段,其内部审计类型丰富,主要以管理审计为主,以财务审计和遵循性审计为辅。我国多数企业内部审计依然停留在财务导向阶段,较少涉及业务审计、管理审计。虽然有些企业涉及经济效益审计,但在内容、方法和形式等方面与西方管理审计相比仍有一定欠缺。目前我国内部审计工作排列在前三位的集中在财务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这说明内部审计范围大多局限于财务审计,而后二者更多的是借鉴政府审计的做法而展开的,其关注的重点大多在财务会计报表和相关经济指标,因此在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加强对风险的应对、增加企业价值方面还存在欠缺。

二、我国内部审计执行力的强化对策

(一)树立“服务型”内部审计思想我国“行政规定式”的内部,审计模式在其设置上带有很大的强制性,从一开始就被误解为一个监督和挑刺的机构,这使得企业对内部审计产生抵触心理,甚至根本就视内部审计不存在。企业内部的这种情况严重减弱了内部审计的执行力。要使内部审计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内部审计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树立“服务导向型”内部审计文化,使企业从被迫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到主动要求设立内部审计机构。要真正发挥内部审计的执行力,就必须为内部审计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执业环境。但良好执业环境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重点发挥内部审计师协会的力量,逐渐减少政府的力量。毕竟内部审计的本质是企业内部的一个组织机构,政府干预过多会引起企业的逆向心理。

西方国家的内部审计从诞生开始就将其目标定位在侧重于为内部经营管理服务,属于“服务导向型”。我国政府也逐渐意识到这一点,在修订后的《审计法》中,明确提出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和企业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化,审计法对国有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进行规定已不符合现实,涵盖不了内部审计行业管理的范围。此外,适应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今后审计机关不宜直接管理内部审计机构,主要是指导、监督和管理内部审计协会,促进内部审计协会对内部审计机构实行行业自律管理。为了进一步明确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关系,明确内部审计协会的法律地位,《审计法》还规定,国家机关、金融机构、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工作由内部审计协会实行行业管理。审计机关对内部审计协会进行指导、监督和管理,对内部审计机构的业务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政府由直接对内部审计进行管理转变为对内部审计师协会的发展进行指导,可以真正发挥内部审计师协会在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内部审计师协会应主动出击,利用一切渠道来宣传内部审计的性质、作用以及对企业的意义,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内部审计的传统认识,纠正人们对内部审计的误解,为内部审计营造一个良好的执业环境。

(二)推进内部审计职业职业化的目的,是将独立审计管理机制、经营模式引入内部审计,使内部审计更具活力。实现内部审计职业化,不仅是对我国传统内部审计的一次革命,也为我国企业制度创新,建立健全科学、合理、有效的内部制约监督机制提供了一个契机,对企业和内审从业人员产生“双赢”的局面。

第一,对于企业而言,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趋复杂的外部环境,为了增强竞争力及抗风险能力,企业在重要合同、投资决策、财务规划等诸多方面都非常需要内部审计的支持与服务。职业化的内部审计人员能够不断开辟新的业务领域,向内部控制、经济责任、公司治理、决策程序、风险管理等更广范围、更深层次延伸与拓展,从而为改进组织经营、提高运营效率、强化风险管理、实现价值增值服务。

第二,对于审计人员个人发展而言,职业化也有着重要意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员工不是企业的不动产,而是在社会上流动的资源。职业化程度高的行业的员工在人力资源市场竞争中更能立于不败之地。以另一角度看,独立性问题一直是公众对内部审计发挥职能的疑虑所在,若能在公众眼里树立起“职业顾问”的形象,则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由于鉴证服务所带来的公众对内部审计独立性的质疑,从而获得社会公众的认可。

(三)将内部审计的相关知识纳入高管人员培训课程纵观各高校和培训机构的培训高级管理人员如MBA、EMBA,课程中有运营管理、财务管理、会计、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战略管理等,唯独没有内部审计。虽然内部审计组织协会称内部审计有增加企业价值、改善组织运营之功效,但由于内部审计课程并没有出现在这些课程中,对参加培训的高级管理人才缺少了一定的说服力。因此内部审计师协会要努力将内部审计的知识纳入高管人员的培训课程,这样才能逐步提高企业对内审的认识水平,增强内部审计在组织中的生存力。

在这一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内部审计与MBA----者有着重要依存关系,如果内部审计与MBA能相互结合,共同发展。对各自的发展都不无裨益。首先,内部审计工作需要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调查显示,目前管理审计已是内部审计的重要领域,进行管理审计工作需要管理方面的人才,MBA毕业生受过系统工商管理专业训练,具有一定的战略眼光、逻辑思维能力、处理复杂问题的应变和决策能力,具备内部管理审计工作的条件。其次,内部审计工作环境能够培养出优秀的管理人员。内部审计工作涉及到企业经营的各个领域,通过审计发现问题,并进一步分析解决问题,能够使MBA毕业生熟悉企业各领域的业务,能够使以后的管理工作有的放矢。最后,MBA毕业生从事内部审计工作能够促进内部审计的职业发展。经过内部审计工作锻炼的MBA毕业生将来走上管理岗位后,不管是部门经理还是总经理、副总经理,由于对内部审计有亲身经历,能够理解内部审计,进而支持内部审计的工作,营造内审的工作环境,促进内部审计职业发展。

(四)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要能够为不同层次以及不同职能部门的管理者提供其所需要的服务,就必须熟悉企业战略、目标和计划,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的各项职能,而这需要内部审计人员具备广博的知识和多元化的技能。此外,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技巧对于内部审计人员也是必需的,只有与被审计单位以及企业管理层和内部各个职能部门保持良好关系,才能使内部审计职能得以发挥,内部审计报告得到重视,内部审计增值目标得以实现。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大多来自财务会计岗位,因此在经营管理等业务方面能力有所欠缺,知识结构也不很合理,应该逐步在内部审计机构中增加非会计专业背景人员,以组成具备各方面综合能力的内部审计项目组展开多种类型内部审计。另外,要注重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可行的做法是让内部审计人员在企业内部各个不同的职能部门轮岗实习,熟悉各项具体业务流程。国外内部审计机构通常会成为企业的培训基地,既能使企业成员全面了解整个企业范围的控制和风险的有关知识,又能保持与企业其他部门的良好人际关系,这也值得我国企业借鉴。

(编辑 熊年春)

作者:刘正军

内部审计企业战略论文 篇3: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问题的研究

内部审计在上市公司经营管理中处于及其重要又特殊的地位,它是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查与评价内部控制的主要手段。有效的内部审计可以形成对企业强有力的约束力,可以通过事前预测、事中监控和事后检查,为企业经营者提供及时有效的管理决策信息。当前的国际环境下,我国的上市公司所面临的生存环境日益复杂,竞争日益激烈。那么,什么样的内部审计才是适合现代企业的内部审计?内部审计如何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是什么样的因素影响着内部审计运行?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又将该如何来完善?基于以上的考虑,本文试图立足于我国的实际,对国内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进行研究。

一、我国上市公司建立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都是公司制管理,都属于现代企业制度,都应该遵守公司法。不过上市公司的经营环境要比非上市公司复杂得多,上市公司要对股东负责,还要受证监会管制,受资本市场制约,经营环境更加透明,相比之下上市公司的经营风险更大,公司的规范化管理显得更为重要,建立内部监督机制的重要性显得更为突出,内部审计在企业的地位也明显加强,建立内部审计是十分必要的。

二、内部审计的理论基础

什么是内部审计呢?内部审计有哪些特点和职能?在展开本文的探讨前,我们必须先解决这些问题。本部分将对内部审计的含义、特点和职能进行界定和阐释,并进行简单的分析。

1.内部审计的含义

什么是内部审计呢?国内外学者有着各种不同的看法,下面就国内外两种基本的定义进行了阐述。

从国外来看,作为内部审计职业的国际组织,国际内部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内部审计定义是最具代表性的。它从成立之日起就着手制定内部审计准则,并且根据实务的具体情况不断对其进行修改,从而为内部审计实务提供高质量的职业标准,促进内部审计职业的发展。

2.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灵魂,是内部审计最本质的要求,反映了内部审计的本质特征。审计的独立性是指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工作的过程中自始至终不受外来或内在因素的干扰或影响。内部审计机构是在企业内部建立的,受企业最高管理层的领导,为本企业的管理服务。内审人员与企业的经济利益休戚相关,它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在客观上必然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因而不可能像外部审计那样具有充分的独立性,其独立性是相对的。

3.内部审计的职能

内部审计在企业中是一个独立而非具体经营活动的机构,并不直接参与企业的具体经营活动,也不对这些经营活动具有决策权,也不能强令机构(人员)执行某项活动。内部审计只是以“参谋”的身份向管理者传递信息,提供咨询,由管理者自己决定具体的决策。这一点对于界定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至关重要。

三、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现状

我国内部审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己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成为我国审计监督体系一支重要的力量。通过内部审计工作,给各行业特别是我国的上市公司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不少单位的内部审计,已经成为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也要看到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时间短,存在些问题与不足,己经不能适应我国上市公司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1.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独立性较差

在我国,内部审计往往被认为是外部审计的补充。上市公司内审部门的设立往往不是完善内部控制过程中自发的需求,而是政府主管部门的强制要求,甚至是下级单位为了与上级单位对口而成立的。因此,当前虽然有些管理比较完善的公司已经设立了较为科学合理的内审组织,但更多的内审组织地位不高,缺乏独立性。

2.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够合理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大体上可分以下几种类型:隶属于管理层,由总经理管理;隶属于决策层,由董事会或下设的审计委员会管理;隶属于监督层,由监事会管理;隶属于财务部门并由其管理。

3.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不高

目前,我国内部审计人员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整体的素质不高,学历层次不高,人员构成单一。这些都影响着内部审计的发展。

4.内部审计方式较落后

目前我国的内部审计绝大多数都是事后审计,涉及事前审计的很少。事后审计是对既已形成的事实进行追述,虽然可以“亡羊补牢”,但损失己形成,企业为此付出了成本。这与现代内部审计以增加企业价值为目标是相矛盾的。真正意义上的内部审计,应该是从事前预防,到事中监控,再到事后控制的良性循环,是一个包括了财务审计、经营审计、管理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绩效评价、信息系统审计等工作在内的系统工程。

5.内部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我国内部审计首先是站在国家的立场上,对企业保证国家财产保值增值进行监督,其次才是从企业的立场出发。因此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引导在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上更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作为外部环境法律法规的规范必不可少。可事实上,我国关于内部审计方面的法律法规严重不足,规范内部审计工作的制度体系仍不完善。具体表现在:虽然《审计法》提出“要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但《审计法》中的内部审计侧重于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指导与被指导关系,如何健全内部审计则“无法可依”,修改后的《公司法》对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也只字未提。证监会、审计署等监管机构对内部审计的相关规定也不够完善,其中多数与监事会、审计委员会的规定存在职责不清和职能重叠。

四、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建议

针对上述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如下的建议:

1.强化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

实践证明,对内部审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对它有一个科学的定位,也才能促进内审工作的有效展开,从而发挥其应有的职能。管理层对内部审计认识和重视程度,决定了内部审计部门所获得的资源配置以及在公司中的实际地位,进而影响到内部审计的效果。我们必须转变观念,赋予内部审计在上市公司中应有的地位,使上市公司认识到内部审计是公司发展内在需要,以便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更好地为上市公司的发展服务。

因此,强化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加强对内部审计的推广,转变观念无疑是一个可行的方法。具体来说,第一,既然内部审计是作为公司内部设立的一个部门,那么首先要转变公司的管理层及员工对内部审计原有的误解,应该认识到内部审计不是“警察”而是“医生”,是公司治理的有效组成部分。第二,我们可以借助于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内部审计职业组织。

2.选择合理的内审组织模式

针对我国的特有国情,可以将审计委员会独立于董事会,置于监事会下,在审计委员会下设置内部审计机构。

审计委员会接受监事会的授权和领导,对公司管理层遵守法规、道德行为、利益冲突等方面进行监督,同时指导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并向监事会和董事会报告工作。审计委员会成员由具备会计、审计、法律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独立监事担任。监事会地位的高层次性,有利于监督、指导内审工作的深入开展,内部审计部门作为监事会的常设机构,为监事会履行职责提供了必要的人力,改变了过去监事会想监事而力量不足的矛盾,同时监事会与内审的分工也将更趋合理,能使内审成果得以充分利用,成为监事会参与公司高层决策的重要依据。内部审计部门直接向内审委员会进而向监事会报告工作,改变多头汇报、“大家都管,却没有人具体负责”的尴尬局面。

3.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基于公司治理角度的内部审计要熟悉企业战略、目标和计划,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的各项功能,只有这样才能为不同层次以及不同功能部门的管理者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服务。因此,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和多元化的技能。

(1) 要具有财务、管理技术领域、计算机和法律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2)要注重内部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

(3)要懂得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技巧

4.扩大内部审计的业务范围

内部审计的审计领域应当从财务领域向业务经营领域和管理领域发展,从审计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扩大到审计管理组织的有效性、管理制度的科学性、管理过程的效益性等各个领域。内部审计在上市公司经营管理中处于极其重要而又特殊的地位,既是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查与评价内部控制其他部分的主要力量,因而其在强化内部控制方面应当发挥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要切实把影响企业实现经济增长高质量,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各种因素作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切入点,拓展工作领域,突出工作实效。我国的内部审计一般注重对目标、结果的考核和认定,而往往忽视对计划和实施过程的参与和控制。因此,扩大的内部审计范围还应包括从以往的以事后审计为主扩展到事前审计及事中审计,增加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预见性和前瞻性。

5.加强内部审计的法规建设

要进一步完善有关内部审计的法律规范体系,虽然我国《审计法》及《审计署关于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都有对内部审计的阐述,但这些规定仅仅是对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而言,更多的是从辅助国家审计的角度来考虑。有关部门应该根据《内部审计准则》制订更加具体的业务规范和操作指南,以增强内部审计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同时,仅就我国的《内部审计准则》而言,无论是在总体框架还是具体内容上都与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所发布的内部审计准则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应当借鉴国际内部审计准则的优点,结合我国的国情,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内部审计准则。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内部审计制度和对内部审计的要求。在当今的经济环境下,内部审计要有效的发挥职能作用,关键是要找准内部审计与现代企业的结合点。现代企业的最终目标是尽可能多的利润和价值增值。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的一个部门,最终也是为实现此目标服务的。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内部审计工作应该创新审计模式,优化审计内容,改进审计方法和手段,以促进内部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和企业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王立波 方蓉:应健全和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现代会计与审计,2005,(1):22

[2] 钟 淼:内部管理审计风险形成及对策分析.江苏商论,2004,(8):106-108

[3] 张爱琴:浅谈供电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其控制. 中国注册会计师,2006,(3):21-22

[4] 王晓凤:改进公司内部审计,优化公司治理结构.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4,(5):158-159

[5] 谢积军: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浅议.黄山学院学报,2008,(6):3-7

[6] 耿云江:集团公司的内部审计.财会文摘卡,2006,(4):73-74

[7] 廖 洪 邹冉:从一项调查看我国内部审计的现状.现代会计与审计,2005,(3):23-24

[8] 宋 常:管理审计及其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内审风貌,2005,(2):58-60

[9] 孙 义: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相关理论的研究.现代会计与审计,2004,(2):69

[10] 李文辉:内部管理审计的风险控制.陕西审计,2004,(5):22

[11] 王旭: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下的内部审计问题.现代会计与审计,2004,(3):32

[12] 田家江 储明: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完善与发展.现代会计与审计,2007(4):29

[13] 崔志华:加强内部管理审计,提升内部审计职能.会计之友,2006,(6):54

[14] 周丽梅:规模有限公司内部审计的职能与要求.现代审计与会计,2007,(4):33

[15]杨艳 黄孝文:谈管理审计在加强内控、增加价值方面的作用.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9):71-75

[16] Mgr.lon-Bogdan Dumitrescu.Internal Audit In Banking Organisations.BIATEC, Volume XII,2004,(7):16-19

[17] Sir Roger Hurn.Risk Management and the value added by Internal Audit.The Institute of Chartered Accountants in England & Wales,2002,(3):1-17

作者:黄焱焱

上一篇:企业战略理论发展论文下一篇:心理教育班级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