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审计之内部审计论文

2022-04-21

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剧与城市化建设规模持续扩大的推动作用下,整个经济市场剧烈的竞争与压力使得市场经济的参与主体——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各种高端科学技术与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的兴起将企业的经营管理引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会计电算化已成为其现代企业建设发展的必然方向。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企业审计之内部审计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企业审计之内部审计论文 篇1:

审计环境对中国企业内部审计质量影响的关系研究

摘 要:新世纪以来,企业内部审计倍受国际社会高度重视,内部审计质量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中国企业内部审计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现实问题,为了帮助中国企业改善审计质量,本研究在委托代理、公司治理、利益相关者和内外因等理论基础上,回顾了近年来企业审计环境和企业内部审计相应的研究文献,采用了实证研究方法,对中国350家企业进行了现场问卷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相关性与回归分析,验证了企业审计环境对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关系,即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及其独立性对内部审计质量产生积极显著影响,即内审独立性越强,其质量就越高,而内部审计师素质、内部审计制度和内部审计第一责任人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部审计质量,即高素质的内审计师、完善的内审制度和优秀的内审第一责任人都是高质量的内部审计的根本保证,内部审计行业监管与企业内部审计质量关系不大等关系;依据本研究结论建议中国企业应从企业审计环境角度来优化企业内部审计运作机制,从而保证高质量的企业内部审计。

关键词:审计环境 内部审计质量 影响因素

一、绪论

21世纪,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速度加快,同时互联网的普及和虚拟化经营趋势 ,导致了企业竞争的全球化,经营的战略化,公司内部治理比以前任何时候更显重要,而作为公司治理“四大基石”之一的内部审计越来越被管理者倚重,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企业舞弊案时有发生,并对世界经济造成巨大影响,如Enron(安然)、Xerox(施乐)、Worldcom(世通), 英国的Barings Bank(巴林银行),中国的中航油、银广厦、蓝田股份、生万福科、光大事件等无不透露出内部审计的职能缺失,并折射出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失效,那么分析影响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因素能为内部审计质量改善提供重要前提和理论基础,对内部审计质量的研究就成为了必然。欧美国家对内部审计质量的关注始于18世纪,涉及内部审计质量涵义及其计量、内部审计质量影响因素及改善内部审计质量措施等方面,并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上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企业的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中国于1983年建立内部审计制度,但直到2003年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内部审计,在过去30多年的大发展里,中国内部审计在实践和在理论研究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与困窘; 2013年11月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审计与风险管理研究所发布的《2013年度中国企业内部审计行业调研报告》揭示了目前中国内部审计行业基本情况并不乐观,调查发现,“中国89%企业已设置内部审计机构,但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不够,权威性不强”“不足以保证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同时“内部审计师单一技能和狭窄的知识面,无法提出高质量的内部审计建议,内部审计职业面临挑战”等,中国内部审计行业正面临亟待正视并解决的诸多现实问题。

二、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1.企业审计环境相关理论。(1)委托代理理论: 市场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管理权与收益权逐渐分离,这种分离导致了委托代理关系的产生,而内部审计产生的实质正是基于委托代理问题的存在。因此这种委托代理关系中产生的受托责任从本质上决定了内部审计的职能边界,即通过内部审计来监督企业受托责任的履行,同時也是这种受托责任要求了内部审计的质量,并对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更加关注等。(2)公司治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强调了代理人与受托人之间的经营行为,公司治理理论强调公司监督和报告责任履行的维度,包括治理结构、程序、激励机制等,是一个受托责任的履行过程,其最终目的是确保受托责任的有效履行;而内部审计直接涉及到公司各级的委托代理关系,是公司治理完善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内部审计是通过行使监督、确认与咨询服务的职能,来保证委托代理关系的有效持续运,从而最终达到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IIA《改善公司治理的建议》) (3)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益相关者从各自利益角度出发,对内部审计的持有不同要求和更多的期望,而内部审计在进行质量衡量时,也应综合考虑各利益相关者的要求,股东(决策层)更多地要求内部审计部门能够从企业全局角度审核企业的战略方向和风险控制有效性,以及经营者经营绩效审计等;而企业的经营者(经理层),需要内部审计能够对企业职能部门进行经营绩效审计和内部控制评价,以达到改善管理、控制风险、增加利润等,企业员工则希望内部审计部门能够他们保障自己的权利等;基于社会利益关系的相关者,如政府、行业协会等,他们希望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能代理国家审计企业合规性和盈利性等。 (4)内外因理论:内外因理论指事物的发展是由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即内部矛盾,外因即外部矛盾,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它决定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也是在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符合内外因辩证关系,企业内部审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必要受到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和行业环境的影响,但这是外部因素的,而企业微观环境才是内部审计发展变化的直接因素,从而也直接决定了内部审计的质量。

综上所述可知,委托代理理论解释了内部审计产生的根源,而公司治理理论说明了内部审计正是以行使审计监督职能来实现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在执行内部审计过程中,设计企业内外各种利益相关者,而利益相关者对内部审计质量要求也是不同的;内外因理论解释了内部审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必然受社会的、行业的影响,是在国家宏观环境、中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最终还是审计内部微观环境起决定作用的

2.审计环境对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

2.1宏观审计环境对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18世纪的资本主义国家以寺院审计、行会审计、庄园审计、银行审计等各种形式存在的内部审计,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内部审计成为一种新型的内部审计制度和企业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内部审计领域的第一次深刻变革,进入20世纪40年代以后,随着跨国公司的大批涌现,公司资本多元化,管理国际化,社会竞争加剧等社会因素和企业内部管理环境,引发了内部审计史上的第二次变革,从中世纪欧洲的萌芽状态的内部审计、18世纪的财务导向审计、进入20世纪的业务导向内部审计、管理导向审计,以及21世纪的风险导向审计,可以看出内部审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企业管理的日新月异,内部审计也在不断的完善,内部审计质量也在持续提高,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内部审计质量是审计的生命线,而社会环境又影响着内部审计质量。因此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必然适应经济环境而产生,又伴随着政治、法律、科技等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内部审计的质量作为内部审计服务这个无形商品的内在属性,它的优劣程度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和作用。这些因素错综复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交融在一起就构成了内部审计环境,宏观审计环境涉及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政治、法律等因素,而这些因素为企业发挥高质量的内部审计提供大环境,但这些因素很难被企业把控,也导致很少有学者来研究宏观审计环境对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但这些因素也对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发挥直接相关,如张德志 (2006) 研究发现内部审计质量会受到法治环境、决策管理水平、技术方法、人员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杨树滋、鲍国明 (2008) 认为影响内部审计质量的因素主要有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机构制度、审计计划及外部的大环境等,冉龙飞 (2013) 认为企业内部审计的环境、机构的设置、审计程序、审计方法、企业文化等都会对内部审计质量产生影响

2.2中观审计环境对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行业环境是同一行业环境因素总和以及该行业发展趋势,包括行业规划、行业组织、行业协调以及行业管理体制,一般由行业协会来管理,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对中国内部审计实行自律性行业管理,其基本职能是管理、宣传、交流、服务,其宗旨是为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服务的社团组织,它为所有成员提供业务指导和专业服务活动,采取各种宣传手段扩大内部审计的社会影响,维护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权威性和内部审计人员的权益,促进内部审计队伍素质的提高(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章程)。内部审计行业监管能促进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及流程的完善,为企业内部审计完善提供国际和国内先进的行业管理思想,但只有极少学者进行中观审计环境研究,如毕秀玲、薛岩(2005)认为内部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行业协会的监管和支持、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部门的督导复核、内部审计责任追究以及审计方案的编制都会影响内部审计质量等

2.3微观审计环境对企业内部审计质量影响。(1)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立及其独立性。现代内部审计之父劳伦斯.B.索耶曾经说过:“没有必要的职权,所有为提高、改善所作的宝贵的努力都是空想。”内部审计要想有效地开展工作,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保证组织机构的独立性,要保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因此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尤为重要。设置独立性强的内部审计机构,能够确保内部审计部门有较高的权威性,让内部审计人员能够独立客观的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从而保证内部审计的质量。一般来说,内部审计部门的直接领导者在组织中的层级越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越强,内部审计工作越具有权威性,内部审计提出的建议也越能得到落实;内部审计独立性又表现在审计人员的独立和部门隶属关系上,关于对内审设计和独立性对内审质量的影响研究学者有Abdel-khalik等(1983)、Wallace和Kreutzfeldt(1991) 、Gordon and Smith(1992)、王光远、瞿曲(2006) 、尹顺达、曲世友(2012)、江锋等(2013)等等。(2)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对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内审师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直接影响着内部审计质量,要顺利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人员首先必须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以及职业道德素质,内部审计师做到独立、客观、正直和勤勉(中国《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是提供内部审计质量的重要基前提。企业内部审计是技术性极强的工作,其质量好坏直接与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专业胜任能力、职业判断等因素相关,特别是审计第一责任人技能直接影响审计人员的积极性和部门效益,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The Institute of Internal Auditors ,简称IIA)于2000年发布的《内部审计职业实务准则》指出,内部审计部门的负责人须提出有质量保证的审计执行方案,以控制内部审计活动的效果,并最终为组织增加价值服务。现代内部审计之父---劳伦斯·B-索耶 (Lawrence B- Sawyer) 在其著作《现代内部审计实务》 (1990) 中认同《内部审计职业实务准则》的相关观点,认为作为内部审计的负责人即内审审计第一责任人,设计并坚持一套可以保证审计质量的计划是十分有必要的,但前提是有位能胜任的内部审计负责人。在内部审计师素质方面的相关研究有: Kaplan和Schultz (2006) 认为如果内部审计人员不够专业,后续审计调查仍然不容易开展。Rezaee和Zabihollah (2009) 认为,在复杂的审计环境中,内部审计人员是保证和改进内部审计质量所不可缺少的,尹顺达、曲世友(2012)认为保证内部审计质量前提是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较强的专业性;江锋等 (2013) 认为随着内部审计战略地位的提高和内部审计环境的逐渐复杂,内部审计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面和知识结構的要求有所提高。(3)内部审计的规模。程新生、张宜 (2005) 调查了2002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制度建立情况,结果发现,单设内部审计部门的公司相比未设立内部审计的公司来说规模更大,大规模的公司内部审计组织地位更高,审计质量也相对有保障。Sarens (2007)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比利时金融保险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公司的内部审计规模和控制环境之间联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 高管层的支持与内部审计规模呈正相关关系,而审计规模与审计质量相关等,Sarens (2007) 运用代理模型分析了比利时公司内部审计规模与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内部审计规模受到公司所有权结构分散程度、公司规模、公司组织结构的影响,而审计规范与审计质量相关。Sarens和Gerrit (2011) 通过研究组织结构和内部审计部门的规模是否影响内部审计质量,结果发现内部审计质量主要受组织结构的影响。(4)内部审计的职责范围与企业高层支持。Mihret和Ylismaw (2007) 通过案例分析发现,高管层的支持、组织结构以及被审计单位特征这三个因素共同影响内部审计质量,且高管层是否支持的影响最大。陈沛 (2013) 采用案例分析法对SK企业的内部审计进行研究,发现,首先,SK企业没有专门设置内部审计部门,内部审计机构与纪检监察部门共同办公,这样很不利于内部审计职能的落实;其次,企业配备的内部审计人员数量与企业资产规模不匹配,虽然是财务专业出身,但是没有进行审计知识的培训,知识结构单一、综合素质低严重制约内部审计质量。最后,SK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制度不健全,导致内部审计工作没有依据、没有条理、质量不高。

三、研究设计

1.变量设定。本文研究对象为审计环境对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而审计环境从宏观、中观、微观等三个维度进一步细分为7大因素,即研究宏观维度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中观维度的内部审计协会监管、以及微观维度的内审独立性、内审师素质、内审制度、内审第一责任人技能等因素对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以内部审计独立性、内审师素质、内审制度、内审第一责任人技能、以及内部审计协会监管为自变量,以内部审计质量为因变量展并建立相应的多元线性模型。

2.數据收集方法。本文采用问卷现场调查法收集相应的数据,主要以参加2015年5月10日至5月29日由中国内审师协会联合中国国家资产管理委员会(简称国资委)在上海主办的企业内审与高管培训班学员为调查对象,此调查对象是企业的审计人员、财务高管、企业内控高管、以及审计委员会高管等,对内部审计比较了解,调查对象具有针对性,当场填写当场收回等,本次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50份,剔除无效问卷49份,有效问卷301份,回收率为87.5%,有效率86%。

四、实证研究与结果

1.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相关性分析。根据相关系数矩阵,得出以下结论:自变量内审独立性、内审师素质、内审制度与因变量内部审计质量在0.0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说明了内审独立性、内审师素质、内审制度对内部审计质量有积极影响。自变量内审第一责任人技能与因变量内部审计质量呈现正相关关系,说明了内审第一责任人技能对内部审计质量有积极影响的,但影响是否显著,还受其他因素的因素。自变量内部审计行业协会与因变量内部审计质量为负相关关系,其相关关系不大,说明了内部审计行业监管是否对内部审计质量产生影响,还存在诸多的其他不确定因素。

2.多元回归分析。在分析了模型的科学性基础上,用多元回归的方法解释自变量对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程度,详细分析结论如下:

2.1企业内审独立性回归系统为正,并通过显著性检验,这个结果说明企业内审独立性与内部审计质量显著正相关,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越是具有独立性,那么内部审计质量越好。

2.2内审师素质、内审制度和内审第一责任人技能回归系数都为正值,P值大于0.1,表明内审师素质、内审制度和内审第一责任人技能与内部审计质量呈正相关关系,但不显著,说明了优秀的内部师、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和卓越的内审第一责任人都对内部审计质量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2.3行业监管回归系数为负值,P值大于0.1,表明内部审计协议的监管与内部审计质量呈负相关关系,但不显著,说明目前中国内部审计行业协会对内部审计质量的改善作用有限或企业对内部审计协会的职能并不了解,从而对内部审计协会对内部审计质量的作用并不了解,这一结果与本文研究假设不相符。

3.研究结果。通过分析检验了本文的研究假设,企业内审独立性与内部审计质量显著正相关,内审师素质、内审制度和内审第一责任人技能与内部审计质量呈正相关关系,但不显著,内部审计协议的监管与内部审计质量呈负相关关系,但不显著;还利用了VIF、 DW 、AdjR2等分析验证了回归模型的多重共线性、序列相关问题和拟合度等,从这三个维度说明了回归模型的科学性,模型建立和验证为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改善提供了理论依据。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1.研究结论。本文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等三个维度对内部审计质量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对301份有效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验证了企业内审独立性、内审师素质、内审制度、内审第一责任人技能和行业协会监管与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相关关系,其中内审独立性与企业内部审计质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内审师素质、内审制度、内审第一责任人技能与企业内部审计质量呈正相关关系,而行业协会监管与企业内部审计质量呈负相关关系等,说明企业内审机构的设置和保证其独立性对内部审计质量产生显著影响,内审独立性越强,其质量就越好,就越有保障等,而内审师素质、内审制度和内审第一责任人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部审计质量,高素质的内审计师、完善的内审制度和优秀的内审第一责任人都是高质量的内部审计的根本保证;而内审行业监管与企业内部审计质量呈负相关关系,这可能是中国内部审计协会职能被不多数企业认可导致的。

2.建议。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互联网的普及和虚拟化经验使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而作为公司治理四大基石之一的内部审计在公司风险管理与治理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和作用,而中国企业更是如此,为了让中国企业更好的利用内部审计的监督和服务的职能,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应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为企业内部审计提供一个大的政治法律环境,而企业内部应从战略层面,规划中国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及其运作,并以审计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为核心构建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队伍,同时也不能忽视行业监管的作用,发挥内部审计行业协会的监管,促进中国整个内部审计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江锋,唐均,于荣霞.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实践探索[J].全国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优秀论文集,2013.

[2]畅晶.基于公司治理下企业内部审计的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4.

[3]中国内部审计准则[M].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13.

[4]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内部审计实务标准[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

[5]Lain Gray, Stuart Manson, The Audit process: principles, practice and cases, second Edition [M]. Beijing, China CITIC Press.

[6]Sawyer L.B and G.E,summers,The practice of Modern Internal Auditing (2nd,Edition [M].Florida: Altamante Springs,1998.

作者:余承泽 连兆龙

企业审计之内部审计论文 篇2:

会计电算化对企业审计产生的影响分析

摘要 :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剧与城市化建设规模持续扩大的推动作用下,整个经济市场剧烈的竞争与压力使得市场经济的参与主体——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各种高端科学技术与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的兴起将企业的经营管理引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会计电算化已成为其现代企业建设发展的必然方向。本文依据这一实际情况,从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对企业审计的影响分析以及会计电算化背景下企业内部审计的完善措施分析这两个方面入手,对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并据此论证了做好这一工作在进一步提升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的过程中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企业审计影响内部审计措施分析

我们需要清醒的认识到一点: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最大的区别在于其依托载体的不同。会计电算化以计算机处理为载体,而会计信息化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就我国现阶段发展状态来说,我国大部分企业对于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还不够成熟,许多企业仍处在初期探索阶段,会计电算化的引入对于企业自身的发展而言有着极为关键的意义。笔者现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就会计电算化背景下企业审计工作的转变与应对措施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与体会。

一、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对企业审计的影响分析

我们必须明确一点:会计电算化虽然并未就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工作目标作出改变,但它对于审计线索收集方式的改变却是显而易见的。与此同时,会计电算化依托于计算机,将企业审计的范围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拓展,从而是企业内部审计的审计权利得到了深化。审计电算化作为会计电算化与企业审计相融合的产物,是财务软件的延伸与拓展。但是由于审计电算化软件是针对于某一企业特殊经营管理活动所制定的,因而企业在践行企业审计的过程中要比企业践行会计电算化简单的多。换句话说,这种企业审计电算化软件在自助型企业会计系统审计作业当中有着诸多的优势。具体而言,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对于企业审计工作的影响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对企业审计线索的影响分析。大量的实践研究结果向我们证实了一点:在会计电算化背景作用下,有关企业各项经济业务与经营活动所产生信息数据的储存介质、储存形式以及传递形式都会发生比较显著的变化,传统意义上以可视性审计线索为主的企业审计工作被打破。在会计电算化的作用之下,企业审计人员比无法再依据经验或是肉眼对企业在经营管理行为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会计业务进行跟踪与处理。这也就意味着传统意义人工考核会计档案数据安全性与真实性的方式变得不再适用。相关工作人员意识到:要想进一步强化对于企业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审计工作强度,我们就需要在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构建指出就提出一套较为完善的审计要求——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在对企业各项经营活动与经济业务进行核算与处理的过程中,除需要为信息系统各核算与处理板块输送信息资料以外,还应当为企业后续所开展的审计行为活动预先留下完善的审计线索。这些审计线索不仅需要能够由计算机信息数据转化为文本纸质形式进行归档与保管,还应当在企业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当中专设可审计板块,对这部分数据文件进行储存、备份与保留,以此确保企业会计电算化审计工作能够有效开展。

(二)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对企业审计技术方法的影响分析。在传统意义上纯手工审计方式的背景作用之下,审计人员对于企业各项经营管理业务的审计工作量比较大,审计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然而在会计电算化背景之下,审计工作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融合发展趋势要求企业审计工作人员除掌握审计专业知识以外还应当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知识与技术,以计算机为载体实现企业审计质量与审计效率的提升。笔者认为高质量的企业审计软件应当以本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为出发点,在提供完整审计线索基础之上兼顾审计工作各方责任人权利约束的综合性企业审计软件。以企业发生经济业务时的原始凭证录入工作为例,企业审计软件应当对每一笔原始凭证的录入行为做双向处理——首次录入原始凭证时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应当生产一笔单独的会计凭证用作后续核算,而后相关授权工作人员对原始凭证的改动及删除在反映至原始凭证板块的同时也会在会计凭证下方生成相应的变动记录表。这也就是说相关工作人员在对这一笔核算业务进行查询的过程中能够及时了解到这一笔业务在审计前又怎样的改动与操作,并对应相应的责任人,进而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审计线索的完整与真实,进而确保企业审计工作的有效运行。

(三)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对企业审计内容的影响分析。在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背景作用下,整个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成为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关注对象。计算机高效率的运算性能极大的减少了传统意义上会计电算化系统可能出现的各种错帐、漏帐问题。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能够按照计算机预定处理程序进行自动的处理,有效的防止了经济业务在处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人为篡改行为。但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整个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当中,一旦整个处理系统的应用程序发生故障或是被人为更改,那么整个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就会按照错误的核算与运行方式对后续凭证及会计事项进行处理,由此导致的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财务风险问题将会给整个企业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为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企业审计工作人员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针对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进行较为严格与周密的审计。不仅如此,除了要对企业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实施过程加以审计以外,审计人员还需要要特别关注到对电算化信息系统设计研发阶段各项业务活动的监督与审计工作。

(四)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对企业审计人员的影响分析。基于计算机应用系统的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在操作环境以及操作内容等方面均比传统意义上的手工式会计信息处理要显得复杂许多。企业大部分财务工作人员现有的知识水平与综合技能显然还不足以应对新时期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各方面工作要求。企业审计相关工作人员不仅应当具备丰富的财务及审计知识,还应当具备熟练操作计算机系统及相关应用技术的技能水平,以此适应整个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化转型。笔者认为:在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背景作用之下,不仅企业审计工作人员需要加大对于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工作当中,企业同样需要选拨一批专门的计算机审计系统开发人员,结合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尽快构建起一套针对于本企业的计算机审计系统。

二、会计电算化背景下企业内部审计的完善措施分析

针对当前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对企业审计行为活动提出的新要求分析,笔者认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同样需要作出一定的转变,以此适应整个会计电算化背景下企业的发展与进步。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会计电算化背景作用之下,计算机信息系统当中所储存的大量数据信息存在一定的非法篡改可能性,并且这种非法篡改与破坏的行为是无法及时发现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也因此凸显出其重要意义。简单来说,我们应当将企业各项经济业务与经营活动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相关数据作为内部审计的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切实保障整个企业审计工作的运行质量与运行效率。

(一)明确的权责分工制度。简单来说,企业审计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将企业组织结构、岗位权责划分以及工作内容界定这三大指标作为整个企业审计工作的基本前提,以此确保企业现行的权责分工制度能够为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运行提供必要依据。在此基础之上落实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基本原则,将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当中的开发人员与操作人员、数据输入人员与复核人员有效的区分开来,从源头上合理规避各种非法篡改、破坏行为的产生。

(二)有效的安全控制制度。企业审计人员在对企业整个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进行审计活动的过程中应当将企业安全控制制度的践行作为一大关键考核指标。审查企业是否按照相关规定与规范制定了包括计算机硬软件、数据传输系统以及数据处理系统在内的整个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安全规定,并将安全责任落实到具体员工之上,进而确保企业审计工作能够有序运行。

(三)切实提高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笔者认为在当前经济形式发展背景之下,内部审计人员素质的强化应当作为企业一项专门的控制措施及规范。我们必须明确一点,在会计电算化推动者企业审计不断现代化、信息化化发展的背景作用下,内部审计人员的自身技能与综合素质若不与时俱进,整个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也就无从开展。企业需要定期组织内部审计人员参加各种网络安全方面以及高级计算机程序语言应用的培训工作当中,将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及其相关技术的应用作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绩效考核中的一大关键指标,力求在企业内部培养出一批既充分把握财会、审计相关知识与技能,又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软件的高端内部审计人员,从源头上适应并推动企业审计的信息化发展脚步。

(四)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的结合。一方面,相关工作人员在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查证工作的基础之上需要用过专业技术人员所提供的行业技术标准作为审计复核资料与规范,使审计活动所提供的审计证据与审计结论更加具有说服力;另一方面,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需要加大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融合力度。企业审计工作应当以企业现阶段所践行的内部控制制度为出发点,对企业包括内控制度构建情况、执行情况在内的多种因素进行审查,以此帮助企业进行整改与优化,进而确保整个企业又好又快的向前发展。

三、结束语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与经济社会建设脚步日益加快,社会大众持续增长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对新时期的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更为全面与系统的发展要求。企业在剧烈市场竞争中所形成或潜在的各种经营管理风险要求企业将内部审计工作摆在最关键位置,在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背景作用之下,通过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实现整个企业的稳定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李树林.为适应会计电算化审计工作的改进与调整.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1(21).

[2]刘红燕.论会计电算化审计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09).

[3]李巍.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08).

[4]黄淼.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工作面临问题.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21).

[5]朱雪梅.会计电算化审计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技术与市场.2010(17).

[6]冯淑萍.会计电算化审计中的内部控制系统审计.辽宁经济.2007(07).

作者:柯炳川

企业审计之内部审计论文 篇3:

企业内部审计问题及对策探究

摘要:我国的企业审计制度已经有近30年的发展了,在对内部审计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以及实践都得到了发展,但是至今为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也依旧困扰着内部审计的发展。作为现代企业来说,审计制度是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对于公司治理、企业内部控制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和措施的探究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

关键词:企业;内部审计;问题;措施

文献标识码:A

1 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1.1 内部审计的定位不明确

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的职能部门也会受到管理层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国家的经济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投资的多元化带动企业也开始重视自身的发展,随之而来的企业的管理层也在不断地增加,因此内部审计的提高就成为企业促进自身提高的必要。但是对于现在的大部分企业来说,在他们的潜意识里没有必要组织进行内部审计,只要按照规定聘请会计事务所人员前来进行审计,也就是所谓的外部审计这样就足够了;少部分的企业虽然了解或者是知道内部审计的重要性,但是往往为了控制企业的成本就会选择不进行内部审计;只有极少一部分的企业会意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性。所以一个企业要想得到可持续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就要深刻认识并重视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和必须实施性。

与此同时,还应该注意的就是,虽然有些企业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但是由于对内部审计的具体作用不是特别了解,而没有让其发挥出应有的效果,这样就导致内部审计成为了一个空壳子。对于一些民营企业来说,我国现有的会计制度使得民营企业在各个方面都做到规范,但是把内部审计只是简单的定位为监督,从整体方面来讲内部审计没有发挥出充分的作用。所以对于我国的所有企业来说,对企业内部审计没有明确的定位。

1.2 独立性偏低

只有内部审计具备了较好的独立性,才能保证企业内部审计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目前我们国家的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环境不是很好,使得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和限制。一方面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不够规范,相当一部分的企业没有设立单独的内部审计机构,有的企业虽然设立了这个机构,但是地位却平行于企业内部的其他职能部门,这就使得内部审计在对企业进行监督和管理的时候所应该具有的独立性和权威性遭遇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同时由于内部审计机构所处的位置令其他部门或者是人员不足够重视以及配合,导致工作无法正常进行,甚至会使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机构被架空完全失去其作用价值。

另一方面,由于审计部门所在的工作人员也是企业组成的一部分,他们同样也都被企业的领导进行统一的管理,也就是说在企业内部审计的过程当中,审计人员是在企业领导者的监督下进行工作,并对其工作质量进行评价,这就导致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受到一定的限制和制约。在个人待遇方面,内部审计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职务升迁等等都会与其它部门和领导有所关联,这样更削弱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1.3 审计人员专业技能不高

内部审计工作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是非常高的,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高低决定了审计工作质量的好坏。随着市场竞争体制的日益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对审计人员的要求也日渐趋向于综合型的审计人才,也就是审计人员首先要具备财务知识,其次还要进行网络技术等方面知识的不断学习,还要对企业内部审计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进行学习,不断的接触这方面的实务经验,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洞察力以及判断能力。只有具备了这样的技能和学习能力,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审计人员。

但是在一些民营企业中,老板通常都会认为类似于财务、审计这样的重要部门都应该是自己的人进行管理,不会交给外面的人来管理,而通常这些所谓的“自己人”的管理能力或者是专业技能知识都不会很高,这就导致内部审计工作质量上不去。这种错误的管理观念最终会导致审计部门不能发挥应有的职能,使得整个经营效果下降。

2 完善企业内部审计所采取的措施

2.1 加强对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视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内部审计机构,并对其进行科学的定位。对于刚成立的企业来说,在市场中拥有自己的立足之地,保证企业能够生存下去的主要问题或者是关键问题就是企业资产是否安全,这时就依靠内部审计机构,帮助企业实现对各环节的监管,保证职员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和国家相关的法律,降低企业对内部的管理成本,同时对企业经营成果和企业财务进行核实。随着企业的起步和后续的发展,在有效的克服了这一阶段的困难之后,企业就会致力于长远的发展,这时对内部审计的定位又会发生变化,把内部审计提高到为组织服务的高度上来。内部审计的主要目的就是改进完善企业管理,增加组织的有用价值,它的职能就是通过系统化以及规范化的方式,对企业的风险进行一系列的评估和防护措施,以及风险出现时的控制措施和有效治理,它还为企业提供保证和咨询的职能,同时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也是不能忽略的。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首先要对内部审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科学合理的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其次就要树立现代化的审计理念,建立起具有价值增值型的企业内部审计。随着经营模式的转变,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也在不断的变化,社会各界对企业内部审计的关注也在不断的攀升。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内部审计也在不断的改进革新,它的职能由最初的监督评价发展到现在的为企业增值服务的层面上。增值型的内部审计是一种新型的审计理念,企业通过开展审计活动来获得审计价值。但这种理念并不是一种新的审计类型,而是内部审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对传统的内部审计的继承和发展。

2.2 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保证审计工作正常进行的关键。而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首先就要建立起适应于企业内部管理的审计机构。一般情况下,内部审计部门所受到的领导阶层越高,它的独立性就越强。保证企业内部审计的良好独立性,就要保证内部审计机构在独立的前提下,隶属于企业的董事会,也就是企业内部审计要在企业董事会的领导下运作,直接受到董事会的领导。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董事会设立审计委员会。企业内部审计的日常工作会受到审计委员会的监督,行政方面属于总经理领导。这样就会充分提高和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审计工作也不会受到其他部门和管理阶层的约束,这样做使得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不但得到提高,还会使得企业最高领导及时地了解企业相关信息,对企业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出有效的措施。

2.3 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素质

审计人才是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良好运行的关键,所以企业在聘请审计人员的过程中要聘请全职类型的人员不要聘请兼职人员。首先,兼职工作人员的工作繁重,在时间上不能保证内部审计的按时完成;其次,有些兼职人员在企业财务或者是会计部门,不能保证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目前来看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素质的提高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1)提高审计人员入职要求;(2)有效地改进和完善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组成结构;(3)对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要进行培训和实时地考核。由于企业内部审计的业务范围在不断的改进和扩展,对审计人员的专业职能也在不断的变化,原有的内部审计人员不能再适应于现代审计工作,它需要和工程技术、法律、外贸、企业管理等方面相结合,因此需要对审计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实时的考核,以达到提升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相应的提高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元丽星.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08).

[2]汤小芳.我国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问题探讨[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3.

[3]张亦男.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2013,(02).

作者:罗世富

上一篇: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论文下一篇:高三班主任德育工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