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理论发展论文

2022-04-19

关于企业战略理论的研究,早期有竞争性战略视角(分析工具是知名的SWOT分析),后来则是战略的产业视角、资源视角、利益相关者视角、商业生态系统视角、制度视角以及其他视角。2016年和2017年国内外相继出版了两本战略畅销书,打破了战略理论研究稍显“寂寞”的局面。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企业战略理论发展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企业战略理论发展论文 篇1:

利用企业战略理论分析招标代理机构的发展前景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8年来,我国招投标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全社会依法招标意识显著增强,招投标制度不断完善。本文简要分析招标代理机构所面临的问题并结合企业战略理论知识,对提高招标代理机构竞争优势提出思路。

关键词:招标代理机构 竞争优势 新思路

我国招标代理机构是随着我国招投标制度的建立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也是为了更好地规范工程、货物采购,保护国家利益和招投标人合法权益。并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市场经济产物。

1980年国务院《关于开展和保护社会主义竞争的暂行规定》中提出,“对一些适应承包的生产建设项目和经营项目,可以试行招标投标的办法”,在借鉴国际金融组织和发达国家政府采购的模式和经验的基础上,我国第一批招标代理机构于1985年成立。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自200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后,招标代理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起来。

在近20多年的运行过程中,招标代理机构为了配合国家宏观政策的贯彻实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招标采购方式。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保护了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各界对招投标工作的认知度不断提高,实行招标投标采购的领域也继续扩大。

一、招标代理机构面临的问题

国内具有招标代理资质的机构所持有的资质范围不同,导致从事的招标业务范围不一样。目前国内招标资质缺乏统一的管理,颁发的部门较多,如建设部颁发的《工程招标代理资质》、财政部的《政府采购资质》、商务部的《机电产品国际招标代理资质》、国家发改委的《中央投资项目招标代理资质》、药监局的《药品招标代理资质》。仅建设部和商务部的统计数字,目前国内的招标代理机构已超过5000家,从业人员约达10万人。大多数招标代理机构从事的招标代理业务范围较单一。导致机构缺失市场竞争优势。行业的竞争大大超越了现有代理机构的数量。主要表现在:

(一)进入门槛较低

有些地区和部门存在保护主义,只对管辖范围内的企业批准招标代理资质,有的甚至为关系单位大开绿灯。几乎所有的工程咨询公司(如造价、项目管理公司等)均增加了招标代理业务领域,承揽招标代理业务,甚至一些退休职工也拉1~2个人。挂靠别单位的资质开展招标代理业务。

(二)无法实现规模经济

由于招标采购的特点,招标代理机构很难通过培养目标客户来实现长期的规模经济。招标工作所涉及到的专业领域比较宽泛,很难形成大规模的招标采购产品。招标规模往往由业主的投资额来决定,往往一个业主几年才招标一次,很难在一个业主身上实现规模经济。

(三)业主自行招标趋势明显

2004年公布的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投标实施办法(13号令)中规定了必须进行国际招标的机电产品范围主要是全部和部分使用国有资金的项目。大型的国有企业均拥有自己的招标公司,市场上有招标需求的大多数为私营企业。民营企业投资多数来源于企业自有和银行贷款,多数企业愿意采用邀标方式自行招标。将定标权充分体现到业主身上。

(四)强制招标的范围逐年递减

商务部2007年下发的《关于开展机电产品国际采购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民营企业若具备采购资金自有,产品自用,财政主管部门未明确要求招标采购三个条件的,可以不进行招标,业主可以选择采购方式”。在实际承揽招标业务时,业主往往迫于机电产品进口监管的强制要求才被动委托招标代理机构实施国际招标。而且我国近几年机电产品进口监管范围调整得越来越小。

(五)服务内容及水平无差异

在基本建设领域,项目可研、设计、监理、施工、采购等环节,采购是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工程施工、设备物资、勘察设计的采购都包含有较高的技术含量,作为招标代理机构如何为业主提供有价值的咨询服务,才是招标代理机构最根本的工作宗旨。现在大多数招标代理机构停留在为业主提交资料、打印文件、组织会务、“跑腿”等低层次代理服务上,对招标内容的技术方案、设备选型、制造商技术特点等方面难以提出有分量的咨询建议,使业主产生了用哪家招标代理机构都一样的看法,甚至还不如自己招标。

(六)行业不正当竞争

目前招标代理机构数量众多,导致部分招标代理机构以低收费竞争;由于招标代理机构的低层次竞争。产生了代理机构靠拉关系、给业务“回扣”等不正常手段招揽业务的现象。有时在业主的施压下,招标代理机构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一味地听命于业主,招标采购为业主的腐败行为披上了合法的外衣。

二、提高招标代理机构竞争优势的新思考

创造机构的竞争优势,在市场上实行差别化竞争,招标代理机构应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扬长避短,进行市场细分,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提升服务质量、服务水平,提高市场占有率,着眼于未来。真正为业主提供工程、整套、成熟、优化的“一揽子”技术服务方案,向成熟的工程咨询机构发展。实现服务增值,才能在市场的竞争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打破单一的招标业务,向综合型咨询服务结构发展

机构所处的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决定了机构的竞争作用力的强弱,进而决定了产业的利润率。①面对竞争激烈的招标代理市场,单纯从事建设工程招标、设备招标的机构已经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拥有“四甲”资质是众多招标代理机构长期追求的目标。目前,招投标市场中的业主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招标项目包括土建、监理、设备、材料等多种类项目,业主一般需要编制标底、进行工程概预算、进行设备调研、市场销售分析等咨询服务;二是业主采购设备的专业性较强,需要一个专业化程度高。确实可以为业主提供各项有价值的咨询服务。所以招标代理机构应该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设定目标市场,进行符合机构发展的战略规划,培养自己的“专家队伍”。在稳固招标业务的前提下,挖掘新的业务增长点,积极开展与招标相关的咨询服务业务,延伸服务链,扩大服务线,如项目管理、工程咨询、贸易咨询、项目代建制等服务,最终向综合型招标咨询服务机构或专业型招标咨询机构的方面发展,从而提高产品差异化和与客户的价格谈判能力,增强市场竞争优势。

(二)提升机构专业化程度,培养专业型人才

企业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尤其人员是招标代理机构最主要的生产要素。与国际咨询服务机构相比,我国招标代理机构最大的缺失就是竞争性人才。因为咨询服务公司需要的人才不仅具备一门科学或某一方面的专业。而是需要具备多学科的综合应用型人才。根据社会的进步,市场发展的需要。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近几年又衍生出许多新兴的行业,如煤化工、无线通信服务、IT技术应用等。所以,招标代理机构就要针对几个相关行业作为目标市场开展咨

询服务。首先,要重视人才,人的创造力是不可限量的,不同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性创造出的效益会截然不同。其次,要有针对性地培训人才。面对市场的发展需求,机构有针对性地培养专业人员,要熟练掌握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并具有广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能针对该行业有效组建一个多专业、跨学科的智囊团队,体现公司的综合水平和实力,为顾客提供有价值的咨询服务。

(三)健全机构运行机制,加强机构的过程管理

健全机构运行机制,通过董事会、职代会、监事会等机构强化对高层领导的约束,提高机构决策的科学性。完善经营管理制度,尤其是企业内部档案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和业务管理等制度。招标代理机构确立了发展战略目标后,只有加强目标管理、过程管理,才能够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往往机构在短期利益的驱动下,追求结果导向。而能够在市场上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机构一定是在过程管理方面有积累。做事有章法、流程、体系的。

(四)提高服务水平、树立企业形象

招标行业面对的业主涉及到各行各业的企事业单位,所采购的产品也是纷繁复杂的,这给招标代理机构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因产品的特性、产品不断的更新换代。新行业新产品的出现,需要招标代理机构跟进目标客户的行业发展趋势,提前了解产业特点和最新技术。面对不同的行业客户。招标的工作特点不同,唯一相似的是时间上的要求,一般业主要求招标进度、招标质量、中标结果必须具有强烈的时效性、前沿性、公平性。为了实现卓越的客户响应,机构必须比竞争对手更善于识别和满足顾客的需求,所以只有站在业主的角度,急用户之所急,想用户之所想,才能做到服务让业主满意,才能够逐步在市场上树立企业的形象。招标投标的程序要合法,不可违反任何法定的操作步骤。招标代理机构为中介机构在招标投标的每个环节和细节中都起到组织和协调的作用。应力求每个环节、细节都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应积极配合政府监管部门对招标投标活动依法实施监督和管理。一个项目。所涉法律关系复杂多样性,聘请法律顾问严把法律关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尤其在招标文件审核方面,律师可以避免招标文件发生缺陷或瑕疵。

(五)加速机构信息化建设

为提高机构整体竞争实力,招标代理机构应该运用信息化管理内部业务,建立一套覆盖企业上下的计算网络化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工作流等各方面高度统一。通过企业内外网联合。增强企业与外界的联系,形成有效的敏捷供需链系统。在2007年6月,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联合发布的我国首部《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确立了国家发展电子商务的战略意图。推进网上招投标的基础环境和条件都已具备。电子认证、电子支付、现代物流、信用、标准等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建设逐步展开。尽快步入电子招投标采购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满足内外部网络协同工作的需要。真正实现以效率创造价值,实现提高机构品牌形象的目标。

作者:罗 岩

企业战略理论发展论文 篇2:

上帝之手,还是上帝之眼?

关于企业战略理论的研究,早期有竞争性战略视角(分析工具是知名的SWOT分析),后来则是战略的产业视角、资源视角、利益相关者视角、商业生态系统视角、制度视角以及其他视角。2016年和2017年国内外相继出版了两本战略畅销书,打破了战略理论研究稍显“寂寞”的局面。它们分别是《战略的本质》和《超越战略》,对战略理论提出了新的理论贡献,为已经相当完善的战略理论大厦继续添砖加瓦。有趣的是,《战略的本质》和《超越战略》分别从不同的视角来思考新时期的企业战略,对比阅读很有启发。

上帝之手:“战略调色板”

《战略的本质》作者是波士顿咨询公司资深合伙人马丁?里维斯等人。波士顿咨询公司创造“矩阵式工具”的优良传统由来已久,书中提出了一个新的“波士顿矩阵”——战略调色板。战略调色板提出了五种截然不同的商业环境,分别对应经典型战略、适应型战略、愿景型战略、塑造型战略以及重塑型战略等五种战略管理方式(如图1)。

从战略理论诞生开始,环境因素尤其是产业环境在西方的战略理论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这其中成就最显著的是以波特“战略三部曲”为代表的竞争战略学说。《战略的本质》的核心观点也是企业所处环境决定战略,对此该书作了深入的分析,并辅以大量鲜活的、极具说服力的案例,其中也包括了华为、海尔、阿里等中国企业。

这本书有三个突出的特点:

一、战略调色板强调外部环境,但是忽略内部条件 战略调色板最大的特点是强调了环境的因素,它根据环境中可预测性、可塑性和严苛性三要素,将战略划分为经典型战略等五种类型。显然,这是战略调色板最大的创新,它告诫企业要根据不同的环境来采取不同的“战略风格”,对业务多元或者跨区域经营的企业有一定的启发。但是由于过于强调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环境三要素应该如何量化?例如“可预测性”,如何量化企业对环境的预测能力?同时,预测能力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着企业参与竞争的深入,其预测能力可能不断增强,这一变化又如何影响企业的战略选择?这些都是在应用战略调色板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二、《战略的本质》提出了“双元性创新”的概念 “双元性创新”是战略调色板的深入应用。随着企业的经营环境在地理位置、业务组合、产品结构等方面的多样性,企业需要具备运用多种战略方法的能力,实现“双元性创新”则有四种战略(如图2)。

借助外部力量,打造生态系统并制定生态系统的规则,通过采用“外部生态系统”这一方式实现“双元性创新”,典型的就是小米。小米综合运用了战略调色板中的多种战略:采用经典型战略用于手机组装,与最有竞争力的OEM合作提高组装效率;采用适应型战略用于MIUI系统的开发与完善,不断适应用户的需求;采用愿景型战略用于小米手机的整体思路,在原有的红海市场杀出一条血路。

三、战略调色板是战略的哲学而非具体方法论 《战略的本质》一书不排斥旧的理论和方法,而且还将不同类型的战略学说融合到同一体系中。因此,本书提出的工具——战略调色板应该说是“战略的战略”,而对具体战略如何规划和实施并没有给出具体建议。该书的中文名不太贴切,真正体现该书精髓的是英文名——Your Strategy Needs A Strategy(直译为“你的战略需要战略”)。BCG试图创造一种建立在诸多战略理论之上的理论,背后依据的还是多如牛毛的已有理论。

上帝之眼:“三度空间”

新时代下的商业运行逻辑发生了质的变化,企业需要迫切提升自身对新时代竞争的分析和驾驭能力以及对可预测性、可塑性的掌控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新的战略理论并在新的理论框架指导下洞察竞争的本质。

2017年的《超越战略》通过空间构建(先建立起全景的知识结构与格局视野)、机遇洞察(从大空间格局下发现潜在机遇)、企业设计(定位企业的独特价值来源以及企业间的博弈定位)、路径选择(规划选择可行的转换路径)、执行匹配(识别执行过程中的显性和隐性的障碍并找到解决办法)、时间驾驭(将空间的结构性优势与时间的趋势性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六个步骤,建构了新的时空观之下的系统框架。

《超越战略》围绕“三度空间”展开,也有三个突出的特点:

一、从全新的角度看价值创造当今组织发生的两个显著的变化对战略制定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是组织从封闭到开放,二是组织从个体到生态系统,这两个变化共同的特征是开放。过去战略的思路相对封闭,导致企业在关注战略时,常常把焦点放在竞争而忽略了合作。《超越战略》之所以命名为“超越战略”,是因为本书三位作者看到了企业竞争(或者说价值创造,本质一样)实际存在三个维度:战略空间(这是通常视角)、商业模式空间以及共生体空间,并认为三个空间都可以创造价值。

“三度空间”是《超越战略》一书最重要的理论创新。不同于以往学者单一的视角,《超越战略》引入了焦点企业、商业生态系统和商业生态簇三层主体,相应划分出战略、商业模式和共生体三大竞争空間,这个框架的创新之处在于:将三种竞争空间视角纳入统一框架之中(以往虽然也有学者或多或少指出多个价值源泉,但却是分离的),指出了价值的不同来源,突破了以往单一视角对商业本质理解和机遇洞察的局限。

二、提出了全新的参照系 《超越战略》提出了竞争的三个维度,即战略空间、商业模式空间以及共生体空间,本质上是提出了企业发展的新参照系,这对拓展企业管理者的思维局限、提高价值管理的“天花板”大有裨益,启发了企业管理者们在运营层面和战略层面在遇到突破困境的时候,可以考虑商业模式、共生体等其他竞争空间。

由于存在三类空间,《超越战略》认为企业思考发展问题可以有两种路径,一是自下而上的焦点思维(即从战略空间出发到商业模式空间和共生体空间),二是自上而下的顶层思维(即从共生体空间出发到商业模式空间和战略空间)。这种研究视野是以往经常被忽视的,具有较大的突破性。

三、提出了具体的方法论 《超越战略》提出了大量具体的工具,操作性很强。比如,它为企业进行多维度的战略设计提供了一套系统方法:从机遇洞察、企业设计、路径选择、执行匹配等各个角度提供了理论指导(如图3)。

这套系统方法的创新之处,在于从时空两个维度(也就是双重不确定性)考虑不同情况下的企业战略重点。与战略调色板不同,三度空间认为企业面临的不但是未来发展方向的不确定性,而且也面临未来发展路径的不连续性。因此,仅仅有更大的格局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更远的视野。为了获得更远的视野,及本书进一步给出了“时间罗盘”这一工具。在时间罗盘的指引下,以“时间驾驭”为核心,以“空间构建”为起点,企业可以获得从“机遇洞察”到“执行匹配”的完整的行动路线图。一切面向未来,从“未来”看“现在”可谓这一理论的核心特征。

此外,除了方法论以外,这本书还提出了一系列实用的工具,包括颠覆性思维创新图谱、企业-生态系统改进矩阵、转换成本评估工具、生态思维模式分析矩阵、时间驾驭3T模型等,因而这本书不仅具有理论创新,而且具备极强的可操作性,能切实帮助企业进行战略落地。

两种战略观的比较

这两本书不仅内容、视角、理念不同,其背后更是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战略观,说到底是战略理论的“世界观”不同。 首先,不妨回顾一下战略理论的发展历程(如图4)。

随着定位学派、资源学派等理论的发展并主导战略理论的研究,人们逐渐形成了这样的共识:战略(即“该做”)是“可做”(取决于外部环境)、“能做”(取决于资源和能力)、“想做”(取决于使命和愿景)三者的结合。

战略驱动力对战略选择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可以看出,在战略驱动力的理解上,传统的各种战略理论背后都有一个驱动力假设:机会环境驱动、资源能力驱动和愿景理念驱动,三者选一(这个假设实际上隐含一个前提,就是企业已经存在,然后选择其中一个假设)。这个假设系统不但主导了战略理论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也在实践上深刻影响企业战略的选择。

取决于使命和愿景的战略或者说“愿景驱动型战略”近年来成为战略管理的一个热点。阿里巴巴首席战略官曾鸣教授曾经说过:企业三基石之一就是远见(Vision,也翻译为“愿景”),即“看未来的能力,对未来的预测、把握”。曾教授在湖畔大学多次讲过,阿里巴巴历史上许多重大战略选择就是基于“愿景”而不是深入的市场分析(在当时的情境之下也没法分析),其中之一就是阿里云的布局,这是典型的“愿景理念驱动型战略”。

再如“资源能力”分析这一环节,在传统的战略规划中占据重要地位。企业需要花大力气分析和锁定企业内部的资源与能力(或显露或隐藏),然后为现有的资源和能力去寻找可以与之匹配的外部机会(可以称之为“资源能力驱动型战略”)(如图5)。

或者与上述思考过程相反,企业也可以首先锁定一个外部机会,然后努力培育与之匹配的内部资源和能力(可以称之为“环境机会驱动型战略”)(如图6)。

但上述战略思维其实都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也成为企业家的思维桎梏。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企业的战略选择通常变成为非常有限的可选集。显然,这是传统的“战略空间”视角。受这一局限,企业战略选择往往找不到更多的突破,突出的表现就是始终在产业的狭窄圈子里兜兜转转而走不出来。

而三度空間之所以称为新战略观的代表,在于在“商业模式”视角和“共生体”视角下,企业战略的可选集得以极大地拓宽,企业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相关者,以及持续不断的延续都成为企业战略的可选变量,因此战略解集也就更丰富。“世界观”不同,决定前者画地为牢,选择有限,后者海阔天空,选择无限。

三度空间假定在战略制定前企业是“不存在的”(或者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企业的边界是不存在的),已有的愿景理念、资源能力、机会环境都是外部因素,这些都是可以设计出来的,其精髓在于:企业的边界由于是模糊的,资源和能力可能存在于供应商、合作伙伴、竞争对手、客户甚至与直接利益相关者无关的另外一个生态系统当中,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存在以及资源知识化(即知识取代资金、设备等成为资源的主要载体),交易成本已经降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因此通过巧妙设计这些资源和能力就可以为我所用。“设计思维”可以说是新的战略思维中至关重要的思维。与此相对应,以往由于距离能力圈太远的外部机会,通过重新进行企业设计(尤其是重新设计交易结构)也能从一般机会转化为优质机会。由此,可以得到两种新旧战略观在战略假设、思路路径的差异(如表1)。

战略思维比战略规划本身更加重要,《战略的本质》与《超越战略》底层逻辑的不同之处在于:《战略的本质》用“上帝之手”,根据环境的可预测性、可塑性和严苛性三要素,将战略划分为五种类型,其大气磅礴的分类能力令人赞叹。尽管视野有一定局限,不过其分类方法令人耳目一新。而《超越战略》首先默认环境就是动态的,而且视野明显突破了战略的范畴,采用“上帝的视角”用“上帝之眼”将思维拓展到了商业生态系统乃至共生体上,从而使企业价值创造的来源更加多元。

作者:蔡春华

企业战略理论发展论文 篇3:

信息化发展中的产业融合问题初探

摘要:本文针对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这一现象,从产业融合的理论发展入手,深入分析产业融合的实质(信息传送平台和带宽的转换)及原因(信息技术的发展、政府管制的放松和企业的管理创新),并提出了产业融合的理论意义(从技术融合、业务融合、运作融合和市场融合四个方面分析产业融合对传统产业分立理论的突破)和现实意义(从企业、产业、政府三个层面分析产业融合对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产业融合;产业边界;信息化发展

信息化的蓬勃发展,给产业经济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目前人们更多地关注“信息产业化”(即发展信息产业)和“产业信息化”(即用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两大内容。其实,随着通讯技术与信息处理技术的革新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推动整个信息业的不断融合,使产业架构发生历史性变迁,是信息化对产业经济的更具本质性的影响。

1、产业融合理论的发展

产业融合是在信息化发展中发生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在过去,与信息相关的产业通常被区分为电信业、广播电视业和出版业三大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广泛应用,20世纪90年代首先在这三大产业中出现了固定化产业边界模糊和消失的融合现象。

1.1产业融合理论的提出

产业融合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很早就得到了学界的关注。早在1978年,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Negrouponte用三个重叠的圆圈来描述计算、印刷与广播三者的技术边界,认为三个圆圈交叉处将成为成长最快、创新最多的领域。20世纪80年代以后,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照片、音乐、视像和对话可以通过同一种终端机和网络传送显示,不同形式的媒体间的互换性和互联性得到加强。哈佛大学的Oettinger和法国作家Nora & Mince分别创造了Compunctions和Telemetriqu两个新词来试图反映这种“数字融合”的发展趋势。美国经济学家Takashi Kubota则依据爱因斯坦的能量公式提出E=MC3,即信息产业的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等于消费类电子产品(Consumer electronics)与计算机(Computer)和通讯(Communication)三者的融合(Merger)[1]。

1.2产业融合涵义的界定

不同研究者从不同的具体案例和内容研究中抽象出不同的产业融合的定义,日本学者植草益通过对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进行研究后指出,产业融合就是“通过技术革新和放宽限制来降低行业间的壁垒,加强行业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2]。同时,他进一步指出不仅信息通讯业,实际上在金融、能源、运输(尤其是物流)、甚至是制造业,产业融合也将加速发展,从而大大拓宽了产业融合的研究领域;我国学者马健在综合考虑西方关于产业融合规律的分析后,提出了较为准确和完整的涵义,即产业融合是“由于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发生在产业边界和交叉处的技术融合,改变了原有产业产品的特性和市场需求,导致产业的企业之间竞争合作关系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产业边界显得模糊化甚至重划产业边界”[3]。

2、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分析

2.1产业融合的实质

在信息化的进程中,信息技术进步尤其是数字化使信息传送的平台与带宽要求方面发生了两大转换[4]。一是发生在低带宽要求上从专用平台向非专用平台的转变。网络出版物的出现使得非专用平台上的内容大幅增加,数字压缩技术也使得音像信息可以大量放在网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IP电话。传统的语音电话是通过专用电信网络传送的,但IP电话可以绕过部分电信网络,而对于连接在局域网上的计算机而言,网络电话可以完全绕过专用电信网络;

二是发生在非专用平台上从低带宽要求向高带宽要求的转变。互联网传送音像信号的数量要受到带宽的限制,但随着技术进步,许多高保真实时音像信息都有望在技术上成为可能。音像服务作为电子邮件的附件也可以发送。当然,向高带宽要求的转换也会发生在专用平台上,许多对带宽要求较高的服务如可视会议等作为传统低带宽电话服务的进一步延伸得到了发展。但相对而言,向高带宽要求的转换更多地发生在非专用平台上。

这两种转换,特别是从专用平台向非专用平台的转换,在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三大产业之间的融合中是十分关键的内容。因为从专用平台向非专用平台的转变,意味着三大产业运作都是在同一操作系统中工作,这就是一个经济学上的互连(Interconnection)问题。正是在这种互连的基础上,再加上从低带宽向高带宽要求的转换,这三个产业才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融合。

2.2产业融合的原因

从对产业融合的实质分析中可以看出,有三个要素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如果信息资源不能转化为统一的“比特”(Byte),那么文字、语音和视像就无法融合;二是信息实现手段的统一。如果信息不是通过统一的技术实现手段,就难以使不同形式的媒体之间的互换性和互联性得到加强;三是互联网信息传输平台。如果信息在各自的专用平台上运作,那么这三种产业之间至多发生一种综合,而不是融合。这三个要素综合起来,就是一个技术革新问题。当然,要真正实现产业融合,技术革新只是一个内部原因,还需要有外部原因即政府管制的放松和企业管理创新的促进。

2.2.1技术创新是产业融合的内在原因

技术创新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促进产业融合:首先,技术创新开发出了替代性或关联性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它们通过渗透、扩散融合到其它产业之中,或者改变原有产业的技术路线,或者丰富了原有产业经营的内容和形式,从而改变了原有产业的消费特征;其次,技术创新由于改变了原有产业的技术路线和技术特征,因而改变了原有产业的生产函数,从而为产业融合提供了动力;再次,技术创新改变了市场的需求特征,给原有产业带来了新的市场需求,从而为产业融合提供了市场空间。

另外,产业融合对技术创新也提出了要求:一方面,实现产业融合的技术通常是扩散性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可分为革命性的技术创新和扩散性的技术创新,革命性的技术创新以技术发生了原理性的变化为基础,而扩散性的技术创新是建立在革命性的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在基本原理不变的框架之内,通过与其他技术的融合而产生的新技术,二者对产业的发展具有不同的影响。产业融合所需的技术正是后者。如信息网络就是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融合光纤通信技术的新产品,只是扩散性的技术创新;另一方面,产业融合要求不同的产业之间有相似的技术基础。如传统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的技术创新大多发生在产业内部,然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为这些产业提供了相似的技术基础和共同的技术平台,使得这些产业边界模糊化,最终实现了产业融合,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产方式。

2.2.2政府管制的放松是产业融合的一个外部原因

经济管制理论认为,自然垄断产业由于存在很大的沉淀成本,重复投资会导致生产和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因此需要政府介入进行经济管制以促进效率的提高。但由于市场需求的扩大和技术经济条件的变化,自然垄断的特点会逐渐变弱,因而政府管制的理论基础逐渐消失。管制的放松促使其他相关产业的业务可以加入到本产业的竞争中去,从而逐步走向产业融合。产业融合和放松管制之间存在一个互动的过程,经济管制的放松为产业融合创造了制度环境;产业融合的内在要求促使管制理论和政策的不断改善,以适应变化了的技术和经济条件。

2.2.3产业融合的另一个外部原因是企业的管理创新

实践证明,仅有技术革新和管制放松并不能导致产业的最终融合。曾有一些大公司从传统经营角度追求不同业务的融合,认为硬件公司需要软件知识,计算机公司需要增加通信能力,通信公司需要了解如何制造计算机,这样就可以达到融合的目的。如电子产品制造商索尼曾一度试图兼营信息内容服务,朝着价值链下游发展。但是,这种融合大多以失败告终,这样就迫使企业界对经营观念进行创新,产生了诸如企业重组(BT)、业务流程重组(BPR)、虚拟企业、电子商社、战略协同等管理模式的创新。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传统的内容产品供应商(ICP)面向服务的转型以及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开辟了有别于纯粹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的第三条道路,即商业服务供应商(Commerce Service Providers, CSP)。CSP的作用,不是卖商品,而是提供服务;不是卖商品处理系统,而是提供商品处理功能。

总之,在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政府放松管制和企业管理创新,最终使融合发生在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诸产业的边界处从而使之成为现实。这种产业融合改变了原有的市场结构及竞争格局,促进了各行业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

3、产业融合的理论意义分析:对传统产业分立理论的突破

传统的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三大产业由于各自技术不同造成了从传输网络到终端设备的专用性和分离性,其信息服务内容尽管存在个别交叉情况,但总体上每种内容都分别与其分配网络和终端相对应。用户只能通过特定设备接收信息。如:电信网将双向语音传送给电话机,广播电视网将单向视像传送给电视机,出版业的有形分发网将双向文字和数据传送给特定出版物。由此可见,三个产业提供的服务都是专用平台的信息产品,其产业架构存在明显的产业边界特征。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技术融合、业务融合、运作融合和市场融合的现象,使得产业的技术边界、业务边界、运作边界和市场边界出现了本质性变化即模糊化现象,走向了产业融合,从而实现了对传统产业分立理论的突破。

3.1技术融合对技术边界的突破

在工业化时期,以机械化生产为主要标志与特征,其对技术装备的专用性及生产加工方式的特殊性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大大强化了产业对专用技术及各自不同生产工艺流程的运用。在工业化进程中虽曾出现过技术融合的现象,如20世纪蒸汽机和机床等通用技术运用到其它产业并提高其生产效率,但这些技术往往是产业内的辅助技术手段,并不居于主导技术地位。机械化生产的技术进步大都发生在各自产业内部,使其专用性不断提高,技术差异性越来越大,从而形成明显的技术边界。随着信息技术的每一步发展,技术上出现了融合的趋势。数字化技术把语音、数据与视像等不同信息转化为同一的“比特”(Byte),而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发展走向IP(互联网通讯)的技术融合使得数字化信息传送更为广泛和普及。由于这种技术进步不是发生在三大产业各自内部,而是发生在三大产业边界处,因此这种技术手段使技术边界随之消失。

3.2业务融合对业务边界的突破

在工业经济时代,随着分工细化及专业化,产品和服务的差异性日益强化和明显化,使各产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都有其特定的用途和使用对象,并通过特定方向和途径提供给消费者,业务活动形成各自固定化的范围。在业务边界导致业务分立的情况下,即使有某种主观愿望,也不能实现真正的融合。数字化革命将不同的信息形式统一起来,使不同形式的信息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都可以依靠0和1这两个数字的不同组合精确表达,迅速传递。这就使得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三个产业不同形式的产品和服务的差异性明显弱化甚至消失。这样,在信息服务产品数字化的基础上,原先不同服务产品的提供方式和途径趋于同一,从而使其业务边界发生交叉和重叠。

3.3运作融合对运作边界的突破

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的产业运行平台,通常具有较强的专用性和分层性。大工业生产方式要求资产与资源在产业部门和产业组织内的聚集有一个最低的限度,确立起了一个基本的规模经济要求及产业的进入门槛。此外,大工业生产对生产场所的选择也提出了特定的要求,如固定且相对集中的生产场地;在产业关联上,不同类别的产品有各自的交换渠道和物流方式,因此形成了具有众多中间环节的迂回生产方式。这些都促使产业运作边界进一步强化和固定化。由于信息运行平台从专用性转向非专用性,从低智能化转向高智能化,从而构建起一条“直通路径”(short-cut),让信息在能在技术系统和商务系统中直接畅通的流动,大大缩短流动路径。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在这种直通路径的非专用信息平台上,其运作就面临着互连的问题,表现在一产业只有与其它产业连接起来才能从事其业务,从而使产业关联发生重大变化,运作边界得以整合。

3.4市场融合对市场边界的突破

工业化的生产方式要求建立相应的公司组织,形成不同的市场结构,并对其予以法律的确定性,以便形成众多的竞争和实施机制基础。为此,它必须强调界定市场边界和有明确范围的竞争,从而强化了各自分割的市场边界。不同的产品和服务各自形成本身的产业链,只能在特定的分配网络和终端机之间传送,形成纵向一体化的市场结构,处于非竞争关系之中。如电话方面由一个垄断实体提供端对端服务;文件、数据及出版活动大都限于纸张实物分销的方式;广播和电视系统也各成体系。由于智能价格的不断降低,原有各产业及价值链逐步瓦解,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业中的成功企业逐步放弃产品端对端的纵向一体化结构,转向横向一体化市场环节发展。相关的设备、分销渠道及应用也日益多样化并具备了更强的互用性,从而形成了以五个横向环节即内容创作与制作、服务包装、信息传送载体、智能资源和终端设备为基础的新的市场结构。融合形成的横向市场结构形成新的价值链,重塑了交叉竞争,竞争合作的格局,从而改变了市场边界。

4、产业融合的现实意义分析:对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启示

由于产业融合突破了产业分立的限制,使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等信息部门得以寻求交叉产品、交叉平台及收益共享的交叉部门,从而为企业提供了扩大规模、扩展事业范围、开发新产品和新服务等方面的巨大商机,导致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得以合理配置。基于这些影响,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判断,即充分利用信息化进程中产业融合提供的机会,和其融入到信息社会中的能力,将是未来保证经济增长、提高竞争能力的关键。为此,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加快信息化发展的步伐。

4.1企业层面

首先,随着信息技术广泛运用及网络化发展,企业产品的发展趋势主要是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5]。这就需要做到:一是在产品中注入信息技术,使其成为智能产品和数字产品;二是将信息化综合到各种产品中去,实现产品功能整合,提高产品档次,向数字化、网络化发展;三是用信息技术开发新产品,或使其变成创造性的信息产品,或使其变成知识密集型、市场需要的新产品;四是在数字化技术及互联网络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虚拟产品,从而简化研发流程,缩短研发时间。

其次,随着企业信息化发展,除了需要用信息技术装备生产手段,改善制造工艺和生产流程外,还需要推进信息化的企业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价值管理(VBM)等,实现生产经营耦合,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电子文件交换(EDI)与外部连接,跨越机构与空间的限制把更多的信息源和信息用户连接起来,从而降低企业内部的交易费用,提高运作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社会(上接第7页)

化协作水平。

4.2产业层面

产业融合的形成过程中都会产生新的产业形态,而这些产业形态往往是成长最快、效益最好的部门,积极培育这些新业态对于提高产业效率,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产业的发展中,需要注意以下方面:首先,信息产业在对传统产业的渗透中产生了融数字和网络技术及传统业务为一体化的新业态,成为信息产业发展的新动力。因此,传统产业应积极接受信息产业的渗透和改造,信息产业应以传统产业为基础,形成传统产业和信息产业的良性互动;其次,内容产业的价值在于以数字化技术为核心,形成一个新兴产业链,带动内容创作和软件生产等节点的发展。因此应该加强信息产业的产业链管理,保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通畅,促进信息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总之,必须加强信息产业的培育,促进信息产业整体的素质提高。

4.3政府层面

在形成一个有利于产业融合的环境方面,政府和政策制定者扮演者重要角色。但政府首先要弄清以下一些问题,如国家有关电信、媒体和信息产业的立法解说是否适应其融合过程;融合现象是否要求改变现存市场进入、特许的有关规定;是否要求用新的方式来对待进入网络的消费者及如何定价;在融合中采取什么方式来完成传统服务到数字化服务的转变;融合中的标准化目标是什么;在融合进程中对不同的电信、媒体和信息产业如何进行不同的权限调整,从而为调整管理提供一个可用的框架;等等。为此,在构建新的管制框架中,政府要全面考虑收容和影响的各部门利益,提出针对产业融合的未来管制政策的一系列政策原则,并提出对未来管制方向的可能性选择。除此之外,政府还需要在促进产业融合方面进行其他方面的工作,如加强劳动力培训,使其掌握信息社会所需技术;对研发活动给予不断支持等。总之,政府要为全面迎接产业融合中可能出现的技术与服务给予引导。

参考文献:

[1] 周振华.信息化进程中的产业融合研究[J].经济学动态,2002(6):58-62.

[2][日]植草益.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1(2):24-27.

[3]马健.产业融合理论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2(5):78-81.

[4]张磊.产业融合与互联网管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5]李浩 聂子龙.产业融合中的企业战略思考[J].南方经济,2003:46-49.

作者:郭 敏

上一篇:东亚货币合作障碍论文下一篇:内部审计企业战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