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审计报告论文

2022-07-03

【摘要】本文从加强党对内部审计领导的角度,深入分析加强党对内部审计领导的意义,并从企业及党组织两个层面,积极探索党对内部审计领导的路径,从而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在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作用。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企业内部审计报告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企业内部审计报告论文 篇1:

新形势下的离任审计对策

[摘要]本文在指出离任审计常见问题的基础上,探讨通过建立总审计师制度,开展跨级审计、跨任期审计等方式解决离任审计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离任审计 问题 对策 建议

离任审计属于经济责任审计的一种,是典型的

事后审计,通过对审计对象各项经济指标的定量审查,形成定性结论,评价审计对象任职期间的总体工作表现,追究违法违纪行为经济责任,维护企业利益。

一、离任审计常见问题

一是审计独立性有待进一步提升。缺乏审计独立性,审计结论的客观公正性就难以保证。许多企业内部审计报告的独立性常常受到影响,缺乏独立性的审计报告本身就存在缺陷,无法对审计对象进行定论。

二是审计人员认识有待提升。一方面,审计人员对新形势下企业运作的风险点认知不足。审计内容多样,要应对的企业风险也随着业务开展千变万化,即使只针对销售板块开展审计,也可能因缺乏一线工作经历不能充分掌握企业运作的风险环节,容易被一些表面现象蒙蔽。如果审计人员没有相关业务的工作经验,就无法了解各种业务的风险点,更无法从深层次发现问题。另一方面,审计人员对新事物敏感度不强。当前时代背景下,照本宣科、按部就班地开展离任审计已不能紧跟风险的快速变化。只有对新事物保持强烈敏感度,不断提升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以开放的心态和冷静的头脑分析新事物,才能不被时代抛弃。

二、新形势下离任审计对策

(一)建立总审计师制度,维护审计独立性

未建立总审计师制度是国企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的根本所在。2018年3月1日起施行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明确了审计的独立性:一是进一步健全有利于保障内部审计独立性的领导机制。规定“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或履行内部审计职责的内设机构应当在企业党组织、董事会(或者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下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明确“国有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建立总审计师制度,总审计师协助党组织、董事会(或者主要负责人)管理内部审计工作”。二是建立健全内部审计人员独立性约束和保护制度,同时明确国有企业应建立总审计师制度。建立总审计师制度,就是为了提升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赋予其审计权力,将审计工作从千丝万缕的内部关联中剥离,不受内部制约,真正发现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

(二)开展跨级审计,确保审计质量

一是配备充足的审计人员,在企业各层级建立审计队伍,确保审计工作不受人力资源掣肘,提升审计工作质量。二是开展跨级审计,即省级审计市级,市级审计区级,逐级开展审计工作,有利于拓展离任审计范围及深度,同时提升审计质量。

(三)开展跨任期审计,形成审计威慑

离任审计除了考察任期情况,还应进一步查看任前审查报告,对前期职务履职情况进行评估,查找薄弱环节,为任期审计提供指导。调阅领导干部任前工作情况资料,结合任前审查,开展跨任期审计,加大审计纵深,考察审计对象在不同职务间是否工作目标前后矛盾、是否全心全意为企业创造效益。参照领导干部管理的相关规定,采用往期责任追溯法,形成有力的制度威慑,促使企业干部无论何时何地,任何职务都要谨记法律法规及企业制度。

(四)多头并举,培育素质过硬的审计队伍

为充分了解企业运作各环节的风险点,单纯依赖审计理论是不够的,审计人员要了解各环节的风险点,只有具备相关实践经验,深入实际,才能真正掌握发生风险的环节。培养一支熟悉整个企业运作流程的综合素质过硬的审计队伍,较为高效的做法是从各专业线条抽调业务人员,组成审计组。

(五)提升思想认识,保持审计活力

快速跟上企业发展形势变化和新业务开展步伐,时刻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不断提升对新事物的认知和包容能力,摒弃抵触心态,防止思想僵化,保持审计队伍的活力和战斗力。销售企业在转型发展中,业务重心有所转移,油非互促、业务外包托管、合资合作等新盈利模式层出不穷。同时,互联网浪潮促使经营方法由“线下”逐渐变为“线上”,再加上新能源的兴起,要求审计手段也要随之快速变化,不断以新知识武装头脑,保持工作活力。

三、相关建议

(一)掌握第一手资料

为进一步提升审计工作效率,必须讲究审计方法,应注重查看被审计单位内部的现场巡检记录。翻查巡检记录可以高效地掌握第一手资料,快速发现风险环节。企业对下级单位的巡检往往是真实可靠的,因为下级单位的违规行为会侵害上级单位的利益,所以上级单位会不遗余力地进行检查。审计覆盖面要全、广、重,避免收集资料的片面性影响离任审计的客观评价。

(二)明确审计重点

一是围绕审计重点,在进行必需的内审工作外,跳出常规审计流程的桎梏,模拟场景寻找业务中可能出现的漏洞,转换角色思考问题;二是倾听基层的建议和意见,基层员工是各项事务的直接执行者和操作者,风险往往隐藏在员工对日常工作的抱怨中,匿名抽选员工进行访谈,可以获得对企业管理者的真实评价。

(三)开展闭环测试

借助大数据平台,对企业整个运作流程进行穿行测试,发现未闭环的薄弱环节。要借助数据平台提高审计手段,看清审计对象真实的业绩情况,结合关键指标综合考察,深挖业绩指标的真实性,防止隐性风险点被掩盖。

(四)突出四项内容

1.突出效益审计。通过实地查看、走访调查、查看报表等方式,重点评估被审计单位传统的业务经营、财务能力、经费开支等经济行为是否具有真实、广泛的经济效益,经济活动是否坚持阳光操作并倡导勤俭节约。例如,中石化近年来积极转型发展,新业务如APP线上业务量、汽服洗车、代办违章、粤通卡充值、各种代销联销业务量逐年增长,新业务的效益审计应成为重中之重。

2.突出制度审计。重点查看各项经济决策依据是否合法合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是否齐全完备,是否建立了相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监督制约制度是否健全,项目实施程序是否科学严谨,制度是否真正落到实处。

3.突出管理审计。在决策职能的审查上,主要检查决策方法是否科学恰当,决策结果是否正确;在控制职能的审查上,主要检查有无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各项控制制度是否严格执行,实际效果是否达到预期,以此对领导干部在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性意见和建议。

4.突出廉政审计。按照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规定,重点审查领导干部乘坐车辆标準及资金来源的合规性,有无向下属及有关单位无偿调用车辆、摊派小车费用,招待费、差旅费、交通费是否合乎标准,有无在单位报销个人有关费用、有无经手费用自签自报等情况。

(五)掌握四个方法

1.主要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审计——账表入手。通过查阅审计期间被审计单位的财务账表、业务数据以及各指标排名数据等,在调取和审阅有关账簿、凭证的基础上,客观评价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2.制度建立及执行效果审计——综合分析。收集被审计单位各业务条线的制度规定,并通过获取与之相关的文件、指标数据,综合分析各业务条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情况,并且通过实地调查、电话访谈等方法实际评价制度的执行效果。

3.决策及管理审计——测算分析。决策及管理审计应通过事前事后的效益分析和测算,根据事前事后的复核性分析对比,揭露决策是否恰当和科学,是否将资金精准落实到关键项目。领导干部离职前已经决策的项目如离职时还未完成,应当对该项目完成后的效益按照实际情况进行重新测算,并计入该离职领导的决策管理审计之中。

4.廉政审计——检查和观察。从漏洞和疑点出发,顺藤摸瓜,结合文件检查和实地取证,重点关注领导干部是否存在利益输送、舞弊等行为,维护企业根本利益。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销售安徽石油分公司,邮政编码:230009,电子邮箱:447576990@qq.com)

作者:李志华

企业内部审计报告论文 篇2:

加强党对企业内部审计领导路径探析

【摘 要】本文从加强党对内部审计领导的角度,深入分析加强党对内部审计领导的意义,并从企业及党组织两个层面,积极探索党对内部审计领导的路径,从而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在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内部审计;监督体系;反腐倡廉

一、加强党对企业内部审计领导的意义

(一)优化内部审计资源配置

内部审计资源的有效配置,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内部审计职能能否有效发挥,进而推动企业的运行发展。我国大多数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资源的管理存在着配置效率低、内部审计资源评价体系不完善等诸多问题,难以实现内部审计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建立党对审计工作领导机制成为党政工作的重点。因此,新时期下企业内部审计向着党政领导方向发展转型也成为了必然趋势,对优化企业内部审计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加强党对企业内部审计领导,可以进一步明确企业内部审计的政治定位,从而提高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优化内部审计资源配置;另一方面,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是内部审计拥有的最大资源,让党组织充分融入到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能够丰富和进一步规范企业内部审计流程体系,减少内部审计资源的浪费,同时减少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只在其位,不谋其职”的无作为现象,使内部审计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得到提升,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和功能。

(二)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开展

反腐倡廉一直以来都是国家治理工作的重点,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开展是规范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领导人行为的主要手段。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在防止贪污腐败,保护国家经济利益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加强党对企业内部审计领导可以提升内部审计的震慑作用,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站位,促进内部审计结果的运用,进而推进党和国家反腐倡廉工作的开展。与此同时,为了突出党风廉洁审计就必须加强党对企业内部审计领导,从而可以让内部审计工作深刻认识到党和国家反腐败斗争和党风廉洁建设的严峻形势,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在防治腐败工作中的作用。所以,加强党对企业内部审计的领导,可以使审计人员深刻体会到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是国家反腐倡廉工作的需求,从而牢固树立他们参与反腐败斗争的理念。

(三)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

国家财政经济秩序是国家有效运行的前提,是保障国家基础建设的基础。企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成效,直接决定国家利益能否得到保障,进而影响着国家财政经济秩序的运行。加强党对企业内部审计领导是一种审计管理方法的创新,增强了企业内部审计与国家财政经济的关联,让其更好地为国家财政经济秩序的稳定而服务。除此之外,内部审计是企业风险管理最为重要的手段。党组织对企业内部审计的领导能够突出风险防范审计,并进一步拓展内部审计的职责范围,让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得到提高,为国家财政经济秩序的持续改善和健康发展做出贡献。所以说,加强党对企业内部审计领导是适应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内部审计工作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必然选择,是企业内部审计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的必然举措。

二、党对企业内部审计领导的现状

(一)领导职责不规范

加强党对企业内部审计的领导是新时代下对企业内部审计的新定位。由于有关制度和规定还不够完善,使得党对企业内部审计领导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针对新的国家经济形势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改革做出了规划和部署,但是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对其具体的领导职责加以规范。各级党组织对于自身所应承担的领导职责还不是很清楚,这就使其难以参与到内部审计工作中来,严重影响了党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因此,依法依规治企的理念难以落实,“四个意识”无法得到集中体现,导致企业治理能力水平低下。同时,党对企业内部审计领导职责不规范,就无法避免在国有企业内部存在着政企不分的现象,让政府难以实现职能的转换。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党对内部审计领导职责的不规范还使得企业的各项工作无法贯彻党的战略部署,无法让企业内部审计体现出国家意志。

(二)领导工作不落实

形成党对企业内部审计全方位立体化领导局面,关键在于党对企业内部审计领导工作的落实。只有将党对内部审计工作部署的各项规章制度有序执行,才能夯实党对内部审计的领导地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党组织对企业内部审计的领导工作往往不能落实到位,从工作部署到具体执行都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极大地阻碍了党对企业内部审计全面领导的效率和进度。比如,有些党的干部和群众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使党的领导工作往往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参与到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降低了企业内部审计效果,阻碍着党对企业内部审计集中统一领导目标的实现,使得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难以发挥其应有的监督和指导作用。

(三)领导体系不健全

由于缺乏应有的理论研究,导致目前我党对内部审计的领导体系还不够健全完善,影响了企业内部审计在新时代下的新发展。在我国还没有一套完善的法律对党对企业内部审计的领导地位加以明确,内部审计制度还难以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这就导致党组织对内部审计的工作难以真正融入进去。党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应该如何领导、党组织和内部审计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党对内部审计的领导来实现国家现代化治理等一系列问题都亟待解决。同时,由于党对内部审计领导工作的开展没有以往工作经验可以借鉴,其领导的机制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还不够健全,这也是影响党对企业内部审计领导的主要障碍。

三、加强党对企业内部审计领导的路径

(一)企业层面

1.提高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政治站位。

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是构成内部审计力量的基石,对于企业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加强企业对内部审计的领导,就首先要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政治站位。要使党对企业内部审计领导得到加强,让企业内部审计为国家和政府的治理而服务,就必须全面推进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党风建设思想教育。在党的十九大提出坚定不移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必须强化审计人员的理念创新,让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的过程中,能够坚守职业道德,坚持自身原则,敢于动真碰硬。这样,通过对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党风建设思想教育,使得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充满党性,审计独立性得到加强,就从真正意义上加强了党对企业内部审计的领导,内部审计就可以更有效地评估和监督公司的经营業绩和可持续发展。

2.在企业规章制度中明确党对内部审计领导的权利。

企业的规章制度是企业运行的基本法则,用以约束员工的行为和规范企业的管理。加强党对企业内部审计的领导,是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和理念之下企业内部审计所承担的新使命。因此,从企业层面来讲,在企业的规章制度中,就要以条文的形式明确党在企业内部审计的领导权利,确保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工作的过程中服从党组织的领导,让内部审计工作能够同时兼顾企业和国家的经济利益,进而为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促进廉洁建设做出重要贡献。所以说,在企业规章制度中明确党对内部审计领导的权利,是实现党的领导格局常态化和党对内部审计的领导地位不动摇的必要举措。

3.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成果纳入党组织考核体系。

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成果是评价一个企业内部审计效率和质量的依据,若要加强党组织对企业内部审计的领导,就必须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成果纳入党组织考核体系,进而对企业党组织工作成绩进行评价。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让企业党组织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加强对企业内部审计的领导工作,让企业内部审计真正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除此之外,还可以进一步增强企业内部审计与党组织的内在联系。在企业内部审计中融入为党工作的理念,让其真正明白企业内部审计在为本组织价值增值的同时,也是党和国家反腐倡廉的中坚力量。

(二)党组织层面

1.党组织会议定期听取内部审计工作报告。

企业是国家和社会工作的主要单位和部门,其内部审计工作向来是国家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要时刻以新时代下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主导,加强党组织的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和监督。为实现党对企业内部审计的領导,企业的党组织应积极参与各项审计工作的开展,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要能够直接统一领导,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有效性。同时,党组织会议必须定期听取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报告,以便可以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重大审计问题,对预防经济犯罪、确保企业的经济行为符合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企业党组织会议定期听取内部审计工作报告,能够让党组织实时了解企业内部审计开展情况以及内部审计的质量效果,进而才能促进对内部审计的领导,让内部审计产生更大的威慑力。这是加强党对企业内部审计领导的有效途径之一。

2.建立健全内部审计与党组织工作联动机制。

企业内部审计是强化企业单位内部监督和实现企业权利制衡的重要手段,而企业党组织则是实现企业党风建设和落实党和国家政策的重要保障。所以,要加强党对企业内部审计的领导,就要在企业内部建立健全内部审计与党组织工作联动机制,保证两者在信息上的沟通协调,让两者的工作联动实现常态化,使党政各级领导加深对企业内部审计的认识。这样,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就可以更独立客观地对企业项目运行情况进行分析,让企业内部审计向管理效益审计和风险管理审计发展,使内部审计运行效果更加显著。同时,有了党组织的领导,可以强化审计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指导性和权威性,更便于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

3.将各级党委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责具体化。

党对企业内部审计领导工作全面有效推进的有效措施,就是要将各级党委的领导责任制度化。各级党委要将其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责具体化,将领导工作的任务和职责落实到党政机关的每个人身上。具体而言,在有关规定和条文中,不能仅仅对被审计单位、内部审计机构和相关审计人员的追究责任具体化,还应当对企业党组织、董事会以及主要负责人的具体责任加以规定,并对其处理措施参照相应的党内法规和行政法规加以明确,设置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这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和对审计工作的坚强领导,可以促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在新时代背景下持续改善与健康发展的决心和毅力。

企业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根基和灵魂,对于企业经济领域的风险防控和国家财政领域的稳定具有重大的意义。新时代下企业内部审计要在强化顶层设计上下功夫,让党和国家与企业内部审计能够统筹协调,提高企业内部审计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所以,加强党对企业内部审计的领导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未来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郭斌.浅谈党领导下的内部审计成果运用——以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为例[J].经济师,2019,(2):108.

[2]周冬冬.浅析新时代内部审计的转型发展[J].时代金融,2018,(30):188.

(作者单位:南昌工学院、豫章师范学院)

本文是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规划项目(“互联网+教育”视域下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有效性研究,项目编号:jy17125)和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新形势下江西省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动态测评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8YB32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徐芳兰 黄俭

企业内部审计报告论文 篇3:

企业内部审计监督管理方法创新探析

摘要:对我国当前传统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同时,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公司审计工作,提出了一些企业内部审计的创新做法。

关键词:企业内部审计;监督管理;创新做法

企业内部审计是我国社会主义审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内部审计的实质是对本部门、本单位经济活动的再监督,是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监督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实施时间较短。2008年6月和2010年4月,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先后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等三个配套指引,对我国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强制性要求,为各类企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提供了基本框架。建立企业内部审计监督控制制度是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细化企业管理的内在要求。

企业内部审计应突出以内部控制评审为特征。内审部门通过对企业内部各项业务活动的内部控制措施不断实施评价,指出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有助于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发挥内部审计“一审二帮三促进” 的职能作用。

要做好企业内部审计,应用科学的内部审计方法至关重要。审计方法是在审计工作中达到审计目标、完成审计任务的具体途径、方式和手段。一直以来,企业内部审计,根据被审计企业审计项目和内容的不同,传统常用的企业内部审计技术方法主要有顺查法、逆查法、交叉法、复核法、审阅法、询查法等等,不一而足。

当前,传统的企业内部审计方法依然大量存在和使用。无论使用何种传统的企业内部审计方法,都是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查证及生产经营的监督上,使企业内部审计还无法完全从传统企业内部审计的“阴影”中走出来,主要职能仍然是“监督”,还停留在“查错防弊”、事后监督的阶段上,而没有与时俱进,顺应企业经营管理的新变化,及时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做出分析、评价并及时向企业经营管理者提出管理建议,审计的对象依然主要是会计报表、账本、凭证及相关资料,其主要工作仍然都集中在财务领域而未深入到管理和经营领域。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外部制约机制的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账务表面的错弊会越来越少,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应该要及早从传统的“查错防弊”向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进行转变,企业内部审计的重点也应从内部检查和监督向内部分析和评价方面转变。企业内部审计不可能也不应该只局限于财务领域,应该将其将扩展到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各个领域,开展管理审计,摆脱传统守旧、效率低下的监督型审计模式。

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多数企业普遍实现了高速发展、跨越发展,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收益不断增加。然而,纷杂庞大的公司系统也为企业管理工作带来越来越多的难题。各企业在制定公司制度的同时如何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推陈出新,已是企业规避风险、创造高效益的重要内容。这就给企业内部审计带来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内部审计监督管理方法必须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创新才有生命力。

基于创新企业内部审计监督管理方法的发展方向,笔者结合本公司一直以来较为系统和完善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基本情况,对本公司提出的几种内部审计监督管理的创新做法及取得的初步效果展开进一步的分析探讨,以期达到提高企业内部审计的合理性、科学性和高效性,更加有效的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服务的企业内部审计最终目的。

多年以来,本公司审计部始终紧密围绕公司发展战略与年度工作任务,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新的姿态,积极探索并逐步构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内部审计新模式,即由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转移,管理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相结合;由事后审计向事前审计转移,事前控制和事后评审相结合;以“板块式审计”为主,采取“参与式”的审计组织形式,开展专项审计或审计调查;建立审计整改落实监控流程和后续审计流程,保证审计结果的充分利用。

一、由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转移,管理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相结合

多年来,本公司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一直以创新的姿态,不断向经营活动和管理活动延伸,并逐步向以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管理审计工作拓展,大力推行效益内部审计。

一是注重提高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经常性地组织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参加各种专业业务培训以及与航空业相关的管理知识等的培训,扩大企业内审人员的视野,为企业内部审计创新提供人才保障。

二是强调要求审计人员消除“局外人”意识,积极参与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并在具体的活动中行使监督和相应的管理职能,进而让审计理念得到升华,改变为审计而审计的观念。

三是切实掌握企业内部效益审计的实质,即被审计企业内部单位是否进行有效的管理,资源是否被最合理利用,相关项目资金应用效果是否达到预期。在这个基础上,再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合理化解决措施,对于可以取得更好效果的情况,提出建议方案,帮助企业减少损失,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切实有效的助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四是采取内部控制评审与财务收支审计相结合的方式,将企业内部审计定性为管理与效益的综合性工作,由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转移,管理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相结合,进而让管理完善企业内部审计,让内部审计促进企业内部管理。将重点放在生产运行审计,侧重管理评审,同时兼顾财务收支审计及下属企业审计,以促进公司内部控制不断规范和优化,建立长效机制,防范经营风险。

二、由事后审计向事前审计转移,事前控制和事后评审相结合

传统的企业内部审计都是事后审计,主要起监督作用。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将不仅仅局限于事后监督,更多的是事前预防与事中控制,它将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和评价,及时发现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把企业的风险降到最低程度。因此,为从“经济监督”的传统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开展企业内部审计的另一创新做法就是由事后审计向事前审计转移,事前控制和事后评审相结合,

企业内部审计要真正做到由事后审计向事前审计转移,事前控制和事后评审相结合,离不开企业管理者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也离不开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共同提高对企业内审工作的认识,各部门还要积极配合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尤其是财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同时各业务部门也应积极主动向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咨询业务,以及时堵塞漏洞,防范经营风险。

审计部得到了公司管理者和各个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得以参加公司总经理办公会、基建例会、营销分析会等各项企业决策业务会议,及时掌握公司的各项经营决策,为建立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审计的全程监控的审计工作模式提供了可能,同时,能够促进审计部门能够根据企业业务工作情况,及早完善审计工作计划,提高审计工作的时效性。

为做好对采购管理进行监督管理和指导,审计部采取企业内部审计事前控制和事后评审相结合的方式,依据公司“采购管理制度”,对重大项目进行事前监督,从采购文件编写到开标会议全过程都积极及时的参与。针对采购部门制定的采购文件及评审标准提出改进和修订建议,及时制止不合规定的采购会议。为实现最有效的成本决策,审计部积极与采购管理部门、业务部门就采购环节中的问题进行有效沟通,较好地提升了成本管理质量。

三、以“板块式审计”为主,采取“参与式”的审计组织形式,开展专项审计或审计调查

为了减少重复交叉审计及对被审计单位的干扰,审计部创新审计组织形式,根据企业内部审计所涉业务的系统、领域、性质划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范围,采用“板块式”审计方式,开展专项审计或审计调查。企业内部审计从业务管理控制到会计控制,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的评审,形成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和系统性的审计成果,促进业务流程优化和经营效益的提高。

针对涉及专业性强、情况复杂的特殊审计项目,审计部采取创新的“参与式”的审计组织方式,有效地改变了被审计单位对企业内部审计“敬而远之”的心态。通过邀请业务部门参与审计项目,增进了各部门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了解和理解,有效地提升了相关各方的沟通效果。“参与式”的审计组织方式,即审计方案开始实施前就召开审前会议,与被审计单位沟通审计方案,听取被审计单位的意见,沟通审计发现,促进落实审计建议。

参与式审计优化了审计队伍专业结构,弥补了内部审计人员部分专业知识的不足,增强了审计建议的适用性和合理性,更好地提升了被审计单位落实整改效果,同时也为内部审计人员提供了自我学习培训和提高水平的机会。如邀请计财部进行销售业务管理、基建投资管理评审等,弥补审计人员相关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不足,确保了审计工作质量。

四、建立审计整改落实监控流程和后续审计流程,保证审计结果的充分利用

企业内部审计必须做到客观、公开、公正,不仅重视问题查找,重视与被审计单位共同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及根源,更重要的还在于要提出客观、合理、可行的审计意见和建议,帮助被审计单位实实在在的做好整改落实工作,促进企业内部业务质量的改进和经济效益的持续提升。为此,审计部创新性的建立了审计整改落实监控流程和后续审计流程,有效地保证了企业内部审计结果的充分利用,较好地实现了审计目的。

为了保证企业内部审计报告的客观、公正及审计结果的充分落实,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遵照PDCA闭环管理原则,从最初的审计计划的制定,到审计实施的全过程,再到发现问题、整改问题实行全过程监控管理。审计部除了原有的“审计报告征求意见书”外,增加“审计意见期中交换书”和“审计退出会议意见交换书”,召开审计沟通会等措施,以中立的角度客观、公正地检查相关工作程序流程,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落实整改阶段,本公司审计部联合计财部、被审计单位,通过“审计报告整改监控”电子审批流程,确保审计意见和建议得到充分落实。即通过由被审计单位提出整改方案,审计部审核,被审计单位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整改,审计部进行复核,计财部进行绩效考核等措施,确保整改到位。此外,对重大的审计项目,审计还进行后续跟踪审计,提升整改效果。

通过审计分析、评价和建议提升被审计单位管理质量。2010—2011年的审计建议接受率高达98%以上,得到了被审计单位广泛认可,较好地发挥了企业内部审计为公司管理服务的职能。

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免疫系统”,以第三只眼为企业经营发展体检把脉,必须定位于服务,立足于监督,着力于规范,内部审计成效要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服务保障。

我国经济社会在高速发展,企业的发展也在提速,企业管理水平需要急剧提升,企业的内部审计监督管理工作始终在面临新的挑战,企业内部审计要始终把反思作为内部审计创新工作的切入点,学习先进的企业内部审计方法,总结企业内部审计的经验,宣传推广先进的企业内部审计方法,营造由“人本”向“能本”转化的观念,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智力和潜能,不断创新企业内部审计监督管理的方式方法,积极拓展企业新的审计领域,同时,还应建立有效的激励鼓励机制,鼓励创新。只有这样,企业内部审计才能适应企业的快速发展需要,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跨越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焦志伟.内部审计创新的探讨[J].中州大学学报,2006,(3):23.

[2] 何薇.内部审计在企业运营机制中的创新做法[J].现代经济信息,2012,(5).

[3] 沈翠玲.论内部审计创新的可行性[J].中外企业家,2012,(7).

[4] 李中华.论审计创新[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12).

[5] 李荣梅.国有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审计的思考[J].辽宁经济,2011,(9).

[6] 周 洁.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J].沈阳大学学报,2005,(1).

[责任编辑 柯 黎]

作者:陈冬梅

上一篇:电子商务物流现状论文下一篇:供电系统电力电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