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教育结合素质培养论文

2022-04-23

摘要在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在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过程中,面临着职业素质培养内容、方向、途径等方面的创新挑战。本文从对工学结合和职业素质内在涵义的理解着眼,探讨在“工学结合”理念指导下如何培养高职学生在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这两个方面的职业素质。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专业教育结合素质培养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专业教育结合素质培养论文 篇1:

加强非专业素质培养 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摘要】加强大学生非专业素质培养不仅对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人才培养、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对非专业素质的理解入手,充分认识了非专业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提出了非专业素质培养的内容,指出了对大学生进行非专业素质培养的途径,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素质 非专业素质 大学生

根据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我们发现,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将环境适应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非专业素质表现排在了专业能力和外语能力等专业素质前列,具有较强的非专业素质的毕业生在就业时显示出了强劲的核心竞争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的内涵和构成要素不断发生变化,当今社会需要的“全才”,即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如何加强学生的非专业素质,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应该是高校开展学生工作的重点,需要广大高校学生工作者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

1 对非专业素质的理解

素质一词本是生理学概念,指人的先天生理解剖特点。现在所称的素质一般是指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按照不同标准,素质可以分为不同种类。如果从与学生专业相关性大小划分,素质可分为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

专业素质代表了一个人从事某种专业的能力和水平,它要求一个人具备从事社会职业活动所必备的专门知识、技能。非专业素质是一个与专业素质相对的概念,与专业素质相比,这些方面的素质往往更具有基础性、根本性的特征。

非专业素质,指虽不具备专业特征,但对人的成功有非常大的作用,有时甚至起决定作用的素质,是对专业素质以外诸多素质的综合提法。一般是指除专业性的知识、能力之外的其他文化知識、通用能力、必备人格等。

2 加强非专业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2.1 加强非专业素质培养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完善的需要

科学发展观落实到高等教育就是要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康德曾指出,教育的任务是充分发挥人的自然禀赋,教育的最终目的则是使人人都实现自身目的,都得到自我完善。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就仿佛是相互支撑的“人”字,缺少任何一笔都不行。一个人只有同时具备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他才是一个健全的人,才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的非专业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它在人们追求成功的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2 加强非专业素质培养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专业化和职业化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典型特征。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样一种教育体系也不断显现出弊端。如从培养目标来看,专业教育培养的学生适应面较窄,往往只熟悉自己的专业领域,对其他领域了解不多甚至于完全不了解。另外,在我国现有的培养模式下,学生还不能做到完全按照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修不同的课程,也不能跨专业学习,发展自己的个性与才能。目前就业市场上大学生有业难就的就业现状就直接反应出高校培养的大学生素质状况与社会需要之间存在的矛盾与差距。因此,只注重专业教育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非专业素质培养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3 非专业素质培养的内容

西安工业大学是一所“理工文商相结合,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工业大学,在校生达到近2万人。2008年以来,根据就业形势,我校深入开展了毕业生调研和回访,积极听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和要求,结合大学生培养目标,我们认为在大学期间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以下六方面非专业素质。

1)爱校敬业精神:爱校如爱家,维护学校利益,树立学校形象。勤奋敬业,守时按点,刻苦学习,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2)顽强拼搏精神:方向明确、目标专一,具有较强的吃苦精神,树立坚韧不拔的意识,为实现目标克服困难、持之以恒。

3)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很强的角色意识,定位准确,能够自觉服从组织,与组织成员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主动承担责任。

4)学习认知能力: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主动学习新知识,乐于接受新事物,具有较强的求知欲,能够快速、准确地学习和掌握本专业以外的知识,知识面广。

5)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开朗的性格,敢于与人交流和沟通,能够建立平等、友好、互助的人际关系,社交面较广。

6)沟通协调能力:具有灵活的头脑和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根据对象不同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能与任何人进行深入沟通并且能交到好朋友。

4 加强非专业素质培养的途径

4.1 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通过教育引导使学生认识到非专业素质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培养非专业素质的氛围。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了动员教育。首先,全校上下要统一思想,重视大学生非专业素质的培养,各部门齐抓共管,全体教职工携手共做,集思广益,共同致力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尤其是广大学生工作者要认真挖掘非专业素质的内涵,积极引导学生认识非专业素质的重要性,理解非专业素质的内容,致力于非专业素质的学习和培养。其次,强化就业形势教育。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就业形势的严峻性,明白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必须做到专业学习和非专业培养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有意识地将自己培养成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激发其非专业学习的内在动力。再次,将学生的非专业素质成绩与学生在校期间的评奖评优和入党推优等联系起来,形成非专业素质培养的激励引导氛围,提高学生非专业素质培养的积极性并给他们提供非专业素质拓展的舞台和天地。

4.2 结合大学生成长成才培养目标分年级分阶段进行非专业素质培养

将非专业素质培养与个人发展目标相结合,在大学四年里循序渐进培养,通过非专业素质的培养促使目标的实现。如一年级抓角色适应,重理想信念引导,主要围绕爱校敬业精神、人际交往能力来开展,强调刻苦学习、按点守时、言行文明的养成教育。二、三年级是大学生活的重要承转阶段和关键时期,重点强化学习认知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多方面的能力和精神的培养,如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学习方法讨论总结、学科竞赛、科技创新等活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参加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提升个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提高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参加实习、实训、实践等活动,使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大舞台,培养他们的顽强拼搏精神。四年级抓职业教育,重毕业就业指导,主要围绕就业创业教育来开展,进行职业道德、就业技能、受挫心理、继续学习和成功学等方面的培养和教育,如开展大学生求职技巧、职场技能、社交礼仪等专项培训,培养他们的爱岗敬业精神,提升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使学生尽快适应社会需要。通过对不同年级学生有针对性的培养和教育,学生综合素质自然获得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面对就业胸有成竹。

4.3 不断创新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重视毕业生回访调研

转变就业指导观念,从教授学生求职择业技巧的“成品包装”向指导学生科学合理规划人生,有目的选择职业发展道路的“产品设计”转变,引导和鼓励大学生有准备有目的的进行创业,构建科学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把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来抓,建立完善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制度,形成从大一到大四的贯穿整个大学教育的完整体系。在常规的就业指导课程之外,尽量创造条件有目的地开展各类素质拓展和训练活动,培养学生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顽强拼搏精神,锤炼学生勇敢、坚毅的优秀品质。同时,定期开展毕业生回访调研,了解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反馈和对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非专业素质培养内容和方向,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

4.4 广泛开展各种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锻炼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高校要增加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结合专业素质教育开展各类校内科技创新比赛或者知识普及活动,创造一种良好的学生科研氛围。如建筑专业开展建筑模型制作比赛、建筑设计创新大赛;文法专业设立模拟法庭、模拟律师事务所,提高学生的谈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外语专业设立英语口语训练项目,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告别“哑巴”英语;各个专业和学院可对学生进行个人设计和团队精神的整体训练和专门指导。同时鼓励学生利用假期等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从感性上把握社会的整体就业形势。高校应积极建立和拓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和形式,将社会实践活动与教学实习实训结合起来,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与实习实训双重身份的育人基地。

非专业素质教育的开展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切实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高校必须重视对学生非专业素质培养。在教学观念上要把非专业素质教育摆在与专业素质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使之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一环。在非专业素质教育的组织、资金、指导教师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要积极探索非专业素质的更深层次内涵,研究非专业素质教育模式,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非专业素质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 罗建国,廖小磊.建议大学实行“非专业素质教育”[J].社会科学报,2009年4月2日第5版.

[2] 陶武成.成功素质教育——场高等教育的革命正在悄然兴起[C].光明日报,2008.03.1.

[3] 李大勇.试析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求职就业[J].教育与职业,2007年3月,第9期.

[4] 于威,周生虎.高校非专业素质教育模式探析[J].煤炭高等教育,2008年5月,第3期.

作者:张英

专业教育结合素质培养论文 篇2:

如何依托工学结合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质

摘要在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在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过程中,面临着职业素质培养内容、方向、途径等方面的创新挑战。本文从对工学结合和职业素质内在涵义的理解着眼,探讨在“工学结合”理念指导下如何培养高职学生在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这两个方面的职业素质。

关键词职业素质 工学结合 职业技能 职业道德 校园文化

素质是职业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职业素质是职业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其核心是职业生理要求的人格化、职业态度的持久化和职业道德的具象化。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这一规定对高职教育做了明确的定位,也决定着高职院校势必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工学结合、产学研结合的道路, 使人才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由高职教育的既“高”又“职”的特性决定,学生素质,特别是职业素质就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内涵。

在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学院在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过程中,面临着职业素质培养内容、方向、途径等方面的创新挑战。本文侧重从对工学结合和职业素质内在涵义理解角度出发,就如何依托工学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的主要方面谈几点看法:

一、对工学结合和职业素质内在涵义的理解

工学结合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校企合作为载体,把课堂学习和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的人才培养模式。笔者认为,所谓“工学结合”并不是简单机械地将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放在一起”或者“交替进行”,而是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让更多的实践机会融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充分参与、实际感受企业的实际工作,接受企业文化熏陶,慢慢进入企业员工的角色,从而达到提高完善知识技能与职业素质的目的。本文就是探讨在“工学结合”的理念指导下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

对于职业素质,有学者认为:职业素质是指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包括职业兴趣、能力、个性及职业情绪等多方面表现。而更有学者从素质的分类角度对职业素质作了阐述: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素质通常划分为基本素质和职业素质。基本素质是普适性的,是全体“社会人”所共有的,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文化素养、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它是职业素质的基础;职业素质应是“职业人”所具有的,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素质,是从事专门工作的人自身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具体表现为职业道德、职业情感、职业技能、职业习惯等。职业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综合来看,职业素质是与职业相匹配的,体现职业或具体岗位对劳动者的要求。根据高职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中与用人单位沟通交流,从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角度,笔者认为学生的职业素质是学生素质在职业范畴的具体的综合表现,包括职业选择、职业认知、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价值观、职业的角色观、职业自觉意识及行为等等。其不仅体现在职场中的表现,如责任感、忠诚度、工作态度、职业角色的思考及学习意识等等,也表现在学生在选择职业时的表现:对职业的认知,对职业要求与自身条件适宜度的考量、选择职业的心理状态,职业期待等等。其中,最主要、最关键的两大方面就是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本文着重从培养这两大职业素质角度出发予以阐述。

二、积极践行工学结合,培养高职学生职业技能

教育部提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的重要切入点。随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明确了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要求高职教育更加凸显职业特色,与此同时,对学生的职业素质特别是职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也就不同于一般本科院校的学术性培养,而要更多与用人单位、社会接触,了解研究具体用人单位的择人标准与作业流程、社会的总体人才需求,以这些标准、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硬指标。

(一)扎实推进专业建设内涵,使教学内容紧贴时代发展前沿,紧密联系企业的生产、作业实践,帮助学生学好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操作技能,增强自身技能素质。这是解决高职学生“学什么”的问题。工学结合的最大特点是学生学习的开放性、实践性和职业性。实施工学结合意味着学生走出纯理论讲授的教室,以“职业人”的身份参与实际工作或准时机工作,边学边干,边干边学,带着问题学,带着问题干,在工作实践中学习成长。这就要求各专业建设要深化改革,不能“闭门造车”,而要积极“走出去”,大胆“引进来”。“走出去”——广泛调研,深入了解研究专业发展前沿,体验真实的企业生产实践,比较人才培养计划优劣势;“引进来”——将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生产制造工艺引入到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中,改革陈旧的、不合时宜的教学内容,整合内容重合的部分,对没有纳入的新内容补充进教学计划;安排好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理论课程要贴近发展前沿,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引入企业高级技术人才结合专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合作编写校本课程,使学生学习更富实际操作意义,更符合现实工作需要;合理安排学生实训课程,运用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模式,使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操作与动手机会,提高自身技能素质。

(二)要积极实施“双证书”制度,提出对所培养学生的“检验要求”,大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在合理安排学生的实训课程基础上,积极开展技能培训鉴定,实施“双证书”制度,鼓励学生多考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按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达到相应的职业资格标准,从毕业的要求上落实此项制度,从而在实际上落实了就业准入制度、保证了从业者的素质。

(三)推进校企合作,实现“双赢”和共同发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校企间紧密合作,为学生创造更多见习、实习、就业的平台,提前了解企业文化和运作模式,消除从校园到企业的不适应症状,缩短从学生到员工的过渡期。

1.引企入校,引进企业在校内建设实训室、生产线等,创造学生与企业零距离接触的平台,将学生的实践课程融入市场的检验标准,使学生体验“准职业人”的岗位要求,有效减少或杜绝了以前的实训材料大量作废等资源浪费的问题。从一开始就对学生的职业技能提出更高、更严的要求,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2.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开展专业实习,在毕业生中推进顶岗实习,营造真实的就业环境,使学生实现实习——就业零距离。调整专业教学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开展专业实习,使学生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在做中学,树立学习意识,培养企业需要的预备人才。顶岗实习是指学生在毕业前至少用半年时间,到企业真实的工作岗位上,承担与一般职业人一样的工作任务,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获得一定的工作“报酬”。顶岗实习不是单纯的“预就业”,是高职院校学生必须经历的重要教育教学过程,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职业教育实现产学研结合的有效途径。

三、吸收企业文化精华,建设校园文化,环境育人,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高职教育作为面向社会生产、管理工作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一种高等教育形态,它的功能实现最终要落在具体的校园文化中。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应该是一种服务于学生就业与成长的文化,除了加强理想、信念的教育之外,更要切合高职学生就业生存的实际, 加强企业文化、职业素质方面的教育。如果说职业技能的培养和提高的高职教育的体,那么职业道德素养则是高职教育成功与否的魂。一个没有职业道德素养的人,其职业技能与其可能产生的社会危害性成正比,技能越高超,社会危害性就会越大。然而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也不是空中楼阁,而是与职业技能的培养密切结合,紧密相连的。为更好地促进职业道德的内化,职业道德的培养应贯穿在职业技能的培养和日常的管理教育活动的全程,也就是融于整个校园文化的建设中,主要体现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建设的两个方面。

(一)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其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是精神文化建设的途径和载体,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实训车间(室)、一体化教室等教学场所的设计在满足教学功能的前提下,尽量贴近企业生产实际,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切体验到企业实际的环境氛围,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

(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在工学结合背景下,校园精神文化应在加强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感、学习意识、团队精神、角色意识、遵规守纪意识、创新精神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诚信品质和敬业精神的提升。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的浮躁风气甚嚣尘上,当代大学生也难以免俗,这就使得诚信品质和敬业精神的提升显得尤为迫切。而针对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反馈应届生怕苦怕累,缺乏敬业精神,频繁跳槽,严重影响企业对接收和培养应届毕业生的积极性,导致职场“新人”的职业发展受到制约,高职学院一方面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传递给学生作为职业人的职业道德操守如“上课如上岗”的爱岗敬业精神等;另一方面,吸收企业文化精髓,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实现“双赢”和共同发展,帮助学生及早进行职业认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也帮助企业更深入了解学生情况,实时按照准员工的身份要求及考核学生,如在订单培养的群体中,将企业考评作为考核评价学生的主要依据。

2.责任感及角色意识的内化。通过“企业文化上墙”、“与企业家同行”、“优秀企业文化展”、“探访名企”等企业文化进校园主题实践活动,引入不同类型的优秀企业文化,邀请企业精英人才或优秀毕业生与学生进行交流讲座,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岗位需求、要求及职业发展的空间、前景,从而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较为贴近实际的认识,了解求职应聘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做好求职应聘相关准备,抱着对自身、企业和学校三方面负责的态度,初步的思考和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作,减少因毕业后因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感。有利于毕业后更好适应就业环境,圆满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敢于承担角色行为和角色责任。

3.学习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塑造。有计划有步骤安排到企业参观学习或生产实习,使学生零距离接触企业,感受企业文化内涵,了解专业前沿与发展现状,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状况,接触先进的专业发展理念,了解最新的专业需求等,感受企业团队精神,从而自觉向优秀企业员工看齐。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学习和工作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团队精神。

4.遵规守纪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通过工学结合模式在校内各个环节的落实,培养学生在实训、实习严格遵守操作流程,服从组织安排。通过第二课堂、义务服务活动挖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发项目。

参考文献:

[1]许远.职业教育与培训课程开发中的“职业素质”内涵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08,28.

[2]徐涵.工学结合概念内涵及其历史发展.职业技术教育[J].2008,(7).

[3]孙颖.关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几个关键问题[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8,3,(1):78-80.

[4]陶红林.依托校企合作 实施职业素质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8,(23):43-44.

[5]吴穷.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的特殊性探究[J].管理观察,2008(8):115-116.

[6]王秀娟,谢红.如何在顶岗实习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J].教育论坛,2010(3):75-76.

[7]颜秀霞,徐光瑜.谈建设具有企业文化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J].职业教育研究,2008(8).

作者:刘永旭 邹伟全 林燕波

专业教育结合素质培养论文 篇3:

关于岗位任职教育院校学员人文素质培养的若干思考

摘 要:该文就岗位任职教育院校学员人文素质培养的原则和方法作了探讨,提出了人文素质培养与实现教育目标相统一、人文性与政治性相统一、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知识传输与营造人文环境相协调的原则,给出了形成文化共识、营造校园氛围、教学渗透、创新形式等方法。

关键词:人文素质 原则 方法

作者简介:王海兰(1963—),女,浙江衢州人,现为南昌陆军学院文科教研室教授。

人文最大的效益就是对人心的滋养,对人的终极关怀。军队院校对学员人文素质的培养,就是为了使人文精神在校园获得认同,凝聚成军人的核心价值观,形成强烈的军人职业精神,从而使军队院校形成一种更具人文情怀与人文气息、充满追求真知与战斗精神的校园氛围。针对现实情况,我们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岗位任职教育院校学员人文素质培养,探讨更有效的培养途径和方法。

一、岗位任职教育院校学员人文素质培养的原则

岗位任职教育院校学员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既是“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战略要求,也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现实需要。它需要院校教育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更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新和发展。为此,我们认为,岗位任职教育院校学员人文素质培养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坚持人文素质培养与实现培养目标相统一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以人为本思想,是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石。无论是学历教育还是岗位任职教育,院校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人文素质则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同样也是新型军事人才的重要素质基础,因此,军校培养学员人文素质是完全必要的。人文素质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内涵十分丰富,包括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等多方面的内容。军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军队信息化建设需求的军事人才,专业指向性强,注重培养学员的专业基础和任职能力。因而对岗位任职教育院校学员人文素质的培养,不能像人文社会科学专业那样,开设全面系统的人文课程,把学员培养成人文学科的专业人才,而是抓住人文素质的灵魂,将人文精神培养作为重点,与军校培养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军人职业精神的培育。岗位任职教育院校学员人文素质的培养必须坚持与军校培养目标相统一的原则,把人文素质培养融入军校教育目标培养的全过程,把知识、能力、素质融为一体,把知识、技能与情感、价值观融为一体,不仅关注智力因素培养,更要关注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反对军事与人文割裂,反对军事人才培养的“单向度”倾向,使岗位任职教育院校学员成为既有军事素养,又富有人文精神,既有胜任岗位的专业能力,又有健全人格的新型军事人才。

2.坚持人文性与政治性相统一的原则

军校人文素质的培养,与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密切的联系,因而必须坚持人文性与政治性相统一的原则。培育学员“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这是人文素质培养与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两者要实现的共同育人目标,是两者相统一的基础。当然,人文素质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各自特有的含义,不能相互等同,相互替代。在人文素质培养中,必须以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体表现为学员对军人价值的坚持,即要与社会的喧闹保持一定距离,以军人勇于牺牲、无私奉献的情怀,保持对军人这个职业本质的追问,重视自身担当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责任。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延伸,强化党的理论、政策和主张,加强学员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和战斗精神培养,促进学员政治信念的适时化。

3.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从人文本身来看,人文是一种历史的生成物,是一种文化传统。作为人文之根本的人文精神,是由优秀文化积淀、凝聚、孕育而成的,军人的人文精神集中体现在尚武精神、价值取向、人格理想等文化传统和文化性格上。与此同时,不同时代、不同院校也都有自身的人文传统和人文特质,所以岗位任职教育院校学员人文素质的培养必须将继承优秀的人文传统与创新发展结合起来。从院校人文素质培养本身来看,人文素质培养存在于教育发展的全过程,虽然人文素质培养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但在不同的院校、不同的培训阶段,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又有不同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目的,并受一定社会经济形态所制约。从这个意义上讲,岗位任职教育院校学员的人文素质培养必须把继承各院校人文教育的优良传统与创新发展结合在一起。

4.坚持知识传输与营造人文环境相协调的原则

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种途径来组织实施,通过多个渠道加以渗透。坚持知识传输与营造人文环境相协调的原则,就是指在军校人文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坚持:其一,构建与军事教育相适应的人文素质基础理论教学体系,通过开设基础、选修、讲座、网络等人文课程,进一步拓宽学员的人文视野,夯实其文、史、哲等人文知识基础;其二,通过办学理念、校风、校训,教风、学风等人文环境的营造,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第二课堂等,为学员构筑人文实践平台,让学员参与人文实践,在具体实践活动中接受、理解人文知识,体验人文情感,领悟人文精神,坚定职业信念;其三,把人文素质教育全方位地渗透到军事教育的全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军事专业教育、科学技术教育等各种课程教学中体现情感以及价值观等人文因素,拓展和延伸人文意义,达到人文素质培养的目的。

二、培养岗位任职教育院校学员人文素质的方法

1.深刻认识人文精神的本质,形成军人职业精神的文化共识

应该说军队院校对培养学员人文素质是十分重视的,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在具体的实践中,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尚未达到理想的效果。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首先在于思想认识。从实际情况看,一是对人文精神实质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全面,有的把人文精神等同于人文知识,有的把政治教育当作人文教育,还有的把人文精神教育看作是人文学科的事,对人文精神的理解或者过于笼统,或者比较狭窄,或者陷于片面。二是对军人职业精神的探讨还不够系统,对军人职业精神的内涵、要素、本质等尚未深入把握,还未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三是对岗位任职教育院校学员人文素质培养规律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尤其是对他们的人文需求和职业精神状况了解不深。为此,我们认为,要加强岗位任职教育院校学员人文素质的培养力度,首先必须从思想和理论认识入手,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和研讨,深化对人文精神的本质内涵认识,加强对军人职业精神的探讨和理论研究,对军人职业精神的理论内核和实践方式形成系统而完整的思想认识。这种学习、研讨不仅是领导机关的事,不能仅仅停留在领导和管理层面上,应该深入到全体教职员工之中,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形成共识。

2.大力弘扬人文精神,营造蕴涵职业精神的氛围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人的成长受着环境的深刻影响。的确,环境可以改变人,这是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真理。因此,要培养学员的职业精神,就需要大力弘扬人文精神,营造蕴涵军人职业精神的校园氛围。人生活在环境之中,同样也可以改变环境,良好的校园环境是靠我们用心营造而成的。蕴涵军人职业精神的校园氛围主要体现在院校的办学理念、校风校训校歌、教风学风、教职员工的精神风貌、领导作风、校园环境之中。应该说,军队院校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文化积淀,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精神文化,但这些精神文化因素发展并不平衡,育人作用的发挥并不完全充分,比如有些学员不知道自己学校的校训就是例证。因此,我们必须重视院校人文环境的建设,加强对校风校训及办学理念的诠释和宣传,创造爱党爱国、献身国防的思想政治环境,近似实战、紧张艰苦的训练环境,民主开放、宽松和谐、钻研创新的学习环境,贴近部队、正规有序的生活环境,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突出过硬的战斗精神的培养和锻炼,努力营造有利于学员职业精神培养的氛围。通过教育引导、实践磨砺、环境熏陶、点滴养成和典型示范,为学员树立军人职业精神打下坚实的人文根基。

3.加强人文教育的力度,促进人文精神在教学中的渗透

开设人文课程,系统地学习人文知识,当然是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技术院校或者说学历教育院校有这个条件,但是,任职教育院校就不可能有更多的时间开设丰富系统的人文课程。不论哪种类型的院校,我们认为,人文教育的主渠道主要是通过在军事、政治、科技等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来实现。在军政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并不是在军政课程中讲授人文知识,而是在军政教学中,通过载体所承载的思想倾向、价值取向对学员产生影响。像基层政治工作、基层文化、思想品德等政治理论课本身就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内容,我们理应深入挖掘,讲深讲透,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学科本身包含的人文精神内容,拓展和延伸学科人文精神的育人作用,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教员和学员队管理干部的人文素质,充分发挥教育力量在人文精神培育中的主导作用和活教材作用,以教管干部的模范行为感染和影响学员,使人文精神教育真正渗透在院校教育的全过程中。

4.创新人文素质教育的形式

现代传媒手段丰富多样,为创新人文教育新形式创造了优越条件。就拿任职教育院校来说,其培训对象层次多、周期短,军政课程学习任务重,虽然不能像学历教育院校那样开设系统的人文知识课程,但这并不意味着任职教育院校学员不需要或不能进行人文知识学习,而是要适应任职教育的特点,创造更加符合学员实际、更加丰富灵活的人文教育新形式。例如,可以邀请军内外的专家学者开展有针对性且具有一定深度的人文讲座,可以提供有重要社会影响的名家名师传授人文知识的影像资料,在校园网上建立人文网站,开设人文网络课程,供学员自主观赏和学习,进一步夯实学员的人文知识基础。再如,可以加大投入,加强图书馆建设,购置和提供能充分满足学员需求的人文书籍和资料,开展读书评书和学术研讨活动。三是加强第二课堂和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既可以进行文化艺术创作,施展才华,又可以提升文化鉴赏水平,陶冶情操。四是充分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好革命传统教育活动,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提升学员的人文境界。

参考文献:

[1]周远清.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8).

[2]尤西林.人文科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唐英.人文科学与人文素质导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4]谭伟平.大学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5]沈国权.论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价值实现[J].北京:中国军事科学.2005,(1).

[6]王少安,周玉清.大爱精神与大学文化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编辑:成向阳)

作者:王海兰

上一篇:终身教育中的远程教育论文下一篇:中学历史图示教学思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