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素质培养下化学教育论文

2022-04-27

【摘要】《新课标》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化学教学为了探索适应新课标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必须加强《新课标》解读,明确科学素养的涵义,明确与科学素养相匹配的化学教学目标体系,采取合理有效的策略,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培养学生,使学生形成科学基本观点,掌握科学方法。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科学素质培养下化学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科学素质培养下化学教育论文 篇1:

化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摘 要】当前,为了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我国的教育体制已经逐渐实现了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传统的化学教育长期受应试教育和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呈现出重理论、轻实践,重结论、轻过程的特点,不利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未来的化学教育中要注重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本文主要从对科学素养的基本认识、化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原则,以及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措施等方面来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化学教育 科学素养 培养措施

一、对科学素养的基本认识

(一)科学素养的概念

科学素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对科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对科学研究过程及方法有一定的认识;对科学技术给人和社会带来的影响有一定的把握。人只有达到以上三个方面的要求,才能称得上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

(二)科学素养的内容

科学素养的内容比较丰富,主要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及思维方法、科学伦理及情感、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创新精神、价值观以及科学技能等等。

(三) 培养科学素养的基本要求

1.要更加注重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提高学生从科学角度思考社会和生活问题的能力。

2.科学教育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3.人的科学素养不是静止不变而是动态发展的,不同的个体在不同的阶段其科学素养也是不同的,因此,需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二、化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原则

(一)创造性原则

在化学教育中,教师要以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前提,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突破思维定式,使学生能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充分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主体性原则

传统的化学教学中,教师是主体,控制着课堂的全局发展。在新阶段,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必须要实现主体角色的转换,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

(三)科学性原则

在化学教育中,教师必须要保证所教授内容的科学性,必须要符合当前科学发展的水平,确保能够正确、系统地反映化学知识和化学技能。

(四)思想性原则

化学教育的思想性,是指教师要根据全面发展的教学方针,结合化学科学知识,面向全体学生展开思想品德教育活动。

(五)实践性原则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化学教育中必须要努力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为此,教师必须要加强对化学实验的重视程度,使学生充分了解化学实验对化学学习所产生的重要意义,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加深对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的掌握,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三、化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措施

(一)教师要加强自身的素养

在化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首先要拥有扎实的化学专业知识和深厚的科学文化素养,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素养和崇高的科学品格。但在现实的化学教育中,不少教师的专业水平低下,责任心不强,无法满足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因此,在未来的化学教育中首要的任务就是加强教师自身的素养,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化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真正掌握专业的化学知识,但传统的化学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体,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此,必须要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这就需要教师尽可能地创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进行学习,培养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同时要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式,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创造适宜的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较大的影响,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必须要创造适宜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首先,要优化课堂教学,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且对学生给予足够的尊重,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其次,要充分认识到化学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能力,使学生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科学素养。

(四)提高学生自主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科学能力是指获取科学知识和进行科学探索的能力,它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内容,在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化学教育中,提高学生自主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主要是要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

科学是精神文化的一种,科学活动是人们接近自然、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因此进行科学探究需要具有良好的科学品质。科学品质是非智力因素,它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保证。在化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需要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意识以及科学态度等等,在潜移默化的改变中增强自身的科学素养。

总结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是社会面貌的巨大变化,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渐在全国实现了教育制度改革,素质教育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主流方向。在化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成为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但是受传统观念和教学条件的限制,取得的效果并不太明显,因此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龚正元. 化学课程中的科学过程技能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2007.

[2]任红艳. 化学问题解决及其教学的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2005.

作者:马晓玲

科学素质培养下化学教育论文 篇2:

新课标下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策略

【摘要】《新课标》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化学教学为了探索适应新课标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必须加强《新课标》解读,明确科学素养的涵义,明确与科学素养相匹配的化学教学目标体系,采取合理有效的策略,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培养学生,使学生形成科学基本观点,掌握科学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人。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化学 科学素养 培养策略

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新课标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给化学教学赋予了新的教育内涵,对中学化学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了适应新课标下的教学,正确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必须明确科学素养的涵义,了解科学素养的意义,明确与科学素养相匹配的化学教学目标体系,选择合理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培养出具有科学素养的人。

一、加强《新课标》理念学习,提高教师对科学素养的理解

科学素养的含义,通用的解释是指人们对科学知识、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

中国科协2011年11月25日发布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明显提升,2010年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达到3.27%,也即是说:近97%的公民不具备基本科学素养!虽然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水平有所提高,但仍只相当于日本、加拿大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我国公民虽然普遍崇尚科学精神,但科学知识的普及不够,公民对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理解水平较低,还存在大量相信迷信的公民!

教育是影响我国公民科学素养的主要因素,学校教育就是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主要途径,培养学生必备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素养是理科教育的首要任务。《新课标》在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以及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如何发挥化学课程教学内容覆盖面广,实验类型多,与生活关联强的学科优势,使其真正成为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领域,应是每位化学教师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二、紧扣《新课标》课程内容 ,提高学生的科学知识水平

掌握科学知识是科学素养提高的前提和保证。一个科学知识储备贫乏的人,是不可能提高他的科学素养的。离开了科学知识这个基础,科学素养的培养就是空谈。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室主任何薇认为:“公民必须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只有具备了基本的科学知识,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揭穿伪科学家“水变汽油”、气功大师“点石成金”的谎言;只有具备了基本的科学知识,才能破除“鬼火”、“神符显灵”等封建迷信现象;只有具备了基本的科学知识,才不会纠结于“吃绿豆能治百病”的张悟本神话、 “地球遭遇千年极寒”、“世界末日将来临”、“引渤入疆”让新疆变江南、禁止添加面粉增白剂等争议……。

《新课标》课程内容包括5个一级主题,每个一级主题由若干个二级主题(单元)构成。 每个二级主题还提供了一些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为教学设计提供一定的线索。教材编写者和教师还可以选用其他的素材,创设更生动的教学情景。《新课标》规定了学习本课程所要达到的最基本的学习要求。为使学生能比较系统地掌握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及其初步运用,就要引导学生领会化学知识系统的重要性,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进行整合。通过对基础知识系统地学习和梳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新课标》理念倡导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创设科学探究的情境,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模式。特别把“科学探究”列为《课程内容》五个一级主题的首位。

(一)在化学实验中学会科学方法,培养科学品质

科学品质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它主要包括情感、意志、兴趣、作风、态度等方面。良好的科学品质能使人们乐于参与科学的学习与实践活动并从中得到乐趣和满足,能使人们有坚强的意志,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顽强性和自制性,能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谦虚谨慎、勤奋努力。在中学化学教学中,通过多种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实验活动,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品质,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有重要意义。

化学实验过程中蕴含着大量直观的素材,及时适度地利用这些素材组织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从中感悟化学实验的内在乐趣,还能让学生的科学情感在实验过程中得到陶冶和提升。在教学中,教师应高度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教师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实验形式,开展微型实验,开发自制教具,利用当地资源,保证《新课标》要求的实验开出率100%,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动手做实验的机会;在实验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通过学生实验、家庭小实验、趣味实验等实践活动,学生体验到了动手实验、观察现象、揭示本质的内在乐趣,激发了他们求知和探究的欲望;通过组织学生撰写实验报告或设计实验方案等活动,学生把在实验过程中的感悟充分表达出来,从而有效地落实中学化学《新课标》中所提出的“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

(二)在探究过程中应用科学方法,体验科学过程

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让学生通过探究,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例如、FeCl3显黄色是哪种粒子在起作用?钢铁生锈的条件是什么? 在NaOH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显红色,这是Na+、OH-还是H2O在起作用?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探究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强调过程性、体验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为参与了过程、有了体验,学习知识不再仅仅属于认识范畴,它已经扩展到情感、人格等领域。学习过程不仅是增长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健全与发展的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还学习以本来面目。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三)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深化科学知识,锻炼科学思维

在化学学习中,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体现是看他能否运用化学知识去理解、解释、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去学习新知识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应紧密联系生活、生产、科技等方面的知识,训练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课标》提倡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生活中的化学与学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学生熟悉的化学现象入手,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展开探究,加深他们对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认识,在解决现实问题中升华科学思维。

例如,学习“我们周围的空气”时,记录当地空气质量监测预报,测定校园、家庭不同区域或时段二氧化碳含量的不同,讨论创建“低碳社会”的措施。又如,学习酸的通性、pH时,要求学生用pH试纸测定肥皂水、食醋、矿泉水等液体的pH值,要求学生测定化肥厂、造纸厂所排放污水的pH值,检测校园花坛、草坪土壤的酸碱性,“硬水和软水的区分”等,使学生亲身体验到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源于生活。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丁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

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知识整合能力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有效的途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基础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中规定设置的新课改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的生活态度、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形成科学探究精神、锻炼科学探究能力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学校定期开展各种科普活动,比如一年一度的“科技创新大赛”、实验技能大赛、科普讲座、科学家事迹展、科学知识竞赛、爱科学手抄报制作等,开辟科技图书角、组建课外科学社团,在各种形式的科技活动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还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科学的熏陶,培养了他们的科学素养。

我校在多年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黑河中下游水资源状况调查》、《保护母亲河,关爱大自然》《2-4 D丁脂对校园草坪杂草的清除作用》、《植物对环境的影响》等综合实践活动,整合了多学科科学知识,广泛涉及生态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经济学、历史学、伦理学及文化艺术等方面领域,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活动二、三等奖,学校被确定为市级“科技示范校”。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我们深刻体会到综合实践活动是中学生开展科学探究的主要阵地,是培养科学素养的有效平台;能促进学生逐步树立科学发展观,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使他们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科学素养;让学生懂得:应用现在所学的科学知识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有效利用各种媒体途径,拓宽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渠道

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中反映:2010年,我国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由高到低依次为:电视(87.5%)、报纸(59.1%)、与人交谈(43.0%)、互联网(26.6%)、广播(24.6%)、一般杂志(12.2%)、图书(11.9%)和科学期刊(10.5%)。与2005年的6.4%相比,公民利用互联网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提高了20.2个百分点。因此, 学校教育并不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唯一途径。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当今社会,电视、报纸、网络、杂志等也是信息传递的主要工具。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通过这些信息工具去获取最前沿科技动态和科技信息,使它们成为学生了解科学、提高科学素养的窗口。引导学生观看中央电视台《我爱发明》、《原来如此》、《人与自然》等栏目;浏览《中国科普网》、《中国科普博览》、《科普之窗》等科学网站;订阅《科学》、《青少年科学向导》等期刊,这样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科技视野,增进学生对科技与社会关系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能力,而且能唤起学生的时代感,树立科学意识,使他们在面临和处理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判断和选择。

当然,科学素养的培养和形成并非易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教师应该在认真学习《新课标》理念基础上,充分挖掘教材、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必备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学会科学的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强有效的科学素质教育,努力提高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范冬萍.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与科学教育新理念[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6):9-14.

[3]《科学时报》 (2010-11-26 A1 要闻).

作者:史尚山

科学素质培养下化学教育论文 篇3:

我国高师院校科学教育专业现状探析

摘 要:我国高师院校科学教育专业为我国科学教育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了不少的问题和困境。通过对课程设置及教学进行较深入的探析,认为主要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学科本位”的专业课程设置违背了科学教育的本义;科学教育专业与社会环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不相适应性。为改变我国科学教育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一是明确科学教育专业的价值取向和目标;二是改革科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三是加强科学教育专业课程的实施和教学管理;四是加大师资培养的力度,以满足社会需要;五是加强与学校、家庭、社会的密切联系,争得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支持。

关键词:科学教育专业;设置;教学;问题;建议

一、我国高师院校科学教育专业现状探析

我国高师科学教育专业是一个新兴的师范教育专业,是为培养中小学科学教师而设立的。从2002年重庆师范大学首次获教育部批准设置科学教育本科专业以来,现已有近80所高校开设了科学教育本、专科专业。从建立到现在,在科学教育专家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逐渐走向成熟,但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并亟待解决,以适应当前科学教育发展的需要。

(一)科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

科学教育专业目前还没有国家标准的专业规范,使得各高校在科学教育专业的目标设置和教学实践中“各显神通”、“各自为政”,没有标准参考,随意性大,从而影响了科学教育专业的设置及教学,势必影响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比如,有的院校以“培养中小学综合科学课程师资”为目标;有的院校以“既培养中小学科学课程师资,同时培养物理或化学或生物或地理等分科教师,或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以及科谱教育和管理工作者”为目标;…等等。

由于科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直接导致了课程设置的目标定位、课程结构体系、课程教学实践等系列问题的不明确化,要么盲从化、要么自我化,使得人才培养难以与社会相融通,也难以被人们接受。也难怪有人提出科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存在“马赛克(mosaic)”现象[1]15-17,即是主要表现在各高校对科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各有自己的诠释和理解。科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科学教育专业建设和质量规格的导向,其培养目标含糊,直接关系到在课程建设、教学实施、师资要求等方面,各院校势必存在很大的偏差。

(二)以“学科本位”的科学教育课程设置

科学教师在科学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科学课程的独特作用:“同各分科课程相比,科学课程试图超越学科的界限,统筹设计,整体规划,强调各学科领域知识的相互渗透和融合,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和科学,根据统一的科学概念、原理和各领域知识之间的联系来建立开放型的知识结构…”[2],因此,科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理应满足这一要求。然而,现行科学教育专业课程仍然按照“学科本位、分科专业”的课程设置,这与科学教育的本意是相违背的。这种“学科本位”的课程设置存在以下问题:

1.课程多,学时多,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根据四川某师范学院的科学教育课程设置来看,除实践教学以外,学生在前6学期要修满158个学分、2506学时、近50门课程,平均每周约30学时,每学期近8门课程,学生负担重,不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因为没有多余的时间兼顾其他的兴趣和爱好。

2.科学教育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按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和教材教法五大类进行分门别类编排设置,拼盘式教学,按学期上课,其学科间交叉渗透有限;从时间安排上基本上在前三年的集中学习,不利于认知和科学方法的建构。总之,缺乏有效整合的课程设置,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形成科学课程教学的方式和方法。

3.课程设置上有功利性倾向。由于各学院的实际情况不同或利益分配不同,各学院在设置科学教育专业课程上轻重不同。如物理院系开设的科学教育专业,其主干课程以物理类课程为主;化学院系办的科学教育专业,其主干课程以化学类课程为主等。如某化学学院开设的科学教育课程,无论在学分和课时的分配上都趋向于化学学科课程。一方面,有利于教师课时分配;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毕业分配(主要是在化学教学上),然而这样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学生的知识和方法的残缺。

4.重理论,轻实验。科学实验是培养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加深对理论深入理解不可或缺的方法。虽然安排了很多实验,一方面由于跨系或跨学院安排实验,实验学生人数众多,难以协调,很多实验都被删减了,学生缺乏必要的实验和探究。另一方面正如“唯科学主义的科学文化观还与我国传统文化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结合在一起。传统的文化观,实验是需要动手操作的事,因而较‘低级’…”[3]20-24,对实验不重视。这样不利于实现科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最后,实验室建设投入不足,相关院系的实验教学资源共享不够;实验类型方面综合性、设计性、探究性实验比例较少,验证性实验多;实验开放不足,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5.教学协调性较差。科学教育专业本身就需要化学、物理、生物、地理等院系紧密协作和统一部署,使学科课程之间的较好融通,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常常是主办院系去协调或者由校教务处指派教师上课,这样导致个别教师积极性不高、责任性不强、目的性不明确,从而致使学生兴趣不高,理论课和实验课无法较好地掌握。

6.师资短缺。科学课程需要的是具有综合素养,理、化、生、地各学科都要较精通的教师来掌握,但这与现行学校培养的专业人才相矛盾,难以找到这样的教师,因此,只能采取“拼盘”式教学,“你上物理、他上化学”的情况,也致使在课程设置上不得不以“学科本位”的拼盘式课程体系。比如科学教学实验课也只好分成物理实验、化学实验等,分别由不同的教师来担任。也难怪有学生说“科学教育专业是理、化、生、地等专业的胡乱组合,感觉不到学科融合,更谈不上科学探究的方法”。

7.专业实践缺乏。科学教育本身就是以科学素养的提高和科谱教育为己任的。但事实上科学教育与其他教育专业没有太大的区别,实习和见习依然是学科方面的(如化学或物理等),缺乏科学教育专业实习或见习基地以及科谱实习基地从而无法较好地开展科谱活动。

(三)科学教育专业与社会环境的适应性问题

各学科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各學科新课程的试行或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取得较显著的成效。就科学课程而言,国家颁布了3~9年级的《科学课程标准》以及相应的科学课程,但其相应的配套改革没跟上,致使该专业与社会大环境有“水土不服”现象。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以我省为例,目前高中没有设置科学课程,而且初中设置科学课程的学校也不多。因此,很多学生认为四年本科毕业后去从事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有点“大炮打蚊子”的屈材感而情绪低落。而从事中学学科教学又总觉得缺乏底蕴,认为所学专业知识与其他如化学教育等专业的学生相比无竞争优势。这势必会影响科学教育专业的未来发展。

其次,中考和高考改革虽然说是综合科,但这种综合基本上还是各学科的简单拼盘。这势必会对人们有一种误导“科学课没有前途”,进而会影响科学教育专业的招生。

再次,小学和初中设立科学课程,而高中进行分科教学,这从衔接上困难较多,致使老师和家长难于认同。

最后,就业形势严峻。按理,小学《科学》课程普遍开设,专业化的科学教师需求量应该较大,但由于部分学校领导和老师对科学课程不重视,不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创新精神,而是老师划线勾圈,学生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这导致了实际需求量少。这也是为什么科学教育专业毕业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的学校愿意进一个小教专业的专科生,也不愿进一个科学教育专业的本科生。笔者注意到有的学校从事科学课的老师是学中文或英语专业的,我无意说他们可能教不好,但可看出科学老师的价值问题,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二、改变我国科学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现状的建议

(一)明确科学教育专业设置的价值取向及目标

科学教育的任务,不仅仅局限于培养未来的科学家,而在于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养,促进大众对科学的理解,养成科学精神。我们的科学教育必须首先明确自己的目标定位: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都能接受基本的科学素养教育;二是要坚持全面的科学教育,使学生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教育。不但要根据国家建设的需要传授科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发挥其行为导向功能,使学生树立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养成观察世界、了解世界的科学方法,培养善于质疑、敢于批判的创新精神[4]3-5。我们在设置科学教育专业课程时必须目标明确,不能因为现时的功利性,而致使价值取向偏移。我们认为其目标核心在三个方面:一是培养科学的精神和态度以及科学思维的习惯等科学探究品质;二是培养组织科学综合实践能力;三是培养科学的审判观和审美能力,形成健全的人格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5]。

(二)改革科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系

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6]1。鉴于我国的课程传统与教师接受程度,新一轮课程改革必须提出课程综合化的方向,并在一定范围内,设置综合课程,减少学科门类,同时,强调学科间的联系,重组课程内容[7]3-8。为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科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应进行深层次的改革。

笔者认为以《科学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内容为借鉴进行课程体系构建能较好地解决以“学科本位”的科学教育课程设置中的突出问题。科学课程内容总体上划分为五大领域: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2]。科学教育课程也应按这五大领域内容进行整合,其特点是:一是要超越学科界限,保留带有结构性的基本内容,注意不同学科领域知识与技能之间的融通与连接;二是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将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过程、方法与能力进行结合和渗透,并力求反映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与关联。各领域的具体内容目标均按此科学素养的四要素统一设置。对科学教育课程内容的整合则从统一的科学概念与原理,不同科学领域知识与技能之间的融通与连接,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科学探究活动等途径进行。通过这样建构的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减少了知识之间的重复性,从而缩减了课程内容,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增强了各领域知识之间的承接性、融通性和渗透性,有利于学生认知的迁移;以主题的形式来设置课程,把各大领域的知识和方法合理地分配到各个学习时间段,这样知识分散,有利于巩固知识,激发兴趣,形成方法和技能;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深入理解科学素养的三维度和科学的本质、方法,以便为将来教学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我们认为,立足我国科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在课程设置方面,应遵循以下的原则:一是开设普通物理、普通化学与生物学等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在各自分学科课程中重视基本事实、概念系统和基本原理及彼此间相互联系的学习;二是重点加强科学探究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的学习,并培养起以科学素养为核心的对科学领域的整合意识。如开设科学史,科学方法论,科学、技术与社会、自然辩证法等必修课程。三是开设科学教育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科学教育研究方法、科学课程研究等教育类课程,培养科学教育教学能力[8]42。

同时,应加大投入,确保科学教育专业教学资源。科学教育专业教学资源是制约科学专业建设和发展的瓶颈。加强专业教材建设、专业图书构建、专业教学内容选择等方面迫在眉睫的,因为关乎科学教育专业的未来发展。

(三)加强科学教育专业课程的实施和教学管理

科学教育专业涉及到跨学科领域、其目的在于打破学科界限,增强彼此之间的融合,具有“综合”意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院系之间协调起来困难多多,因此学校有必要设立专门的科学教育专业机构,成立专门的科学教育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和管理。这样就避免了由开设院系去协调的尴尬,同时也显示了学校对该专业的重视,树立起专业建构信心。同时,基于中小学科学课程的特点进行分层教学和分层管理,对从事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师,应加强儿童心理和儿童科学探究的特点进行教学,同样对从事中学科学课程的教师就加强青少年的科学探究及心理教学。这样学校统一管理的分层教学机制,有利于科学教育课程的实施,也有利于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加大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以满足社会需要

科学教育专业课程应该是综合性的课程,去掉繁杂重合的部分,用多学科融合的知识来解决科学中的问题,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增强了综合意识。但是到目前为止都是综合化学、物理、生物、地理四大学科内的综合课程,而没有出现四大学科相融合的科学课程来与中小学科学课程相适应,其根本原因在于师资,因为熟悉这四学科的“通才”的教师和谙熟科学探究的教学方法并付诸教学的教师欠缺。这也是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尴尬所在,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只是一知半解,无法成为真正意义的科学教师。因此,加大师资培养和培训迫在眉睫。值得欣慰的是现在不少的师范院校着手培养科学教育专业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为一些高校输送了不少的科学教师,这将为科学教育专业设置综合的科学课程奠定了基础,也为将来全国中学普及科学课输送更多的合格的科学教师做好了准备。

(五)加强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联系,争得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支持

科学教育专业要想发展,就不能失却根植于她的土壤即学校、家庭和社会。学校、家庭和社会对科学教育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理解有多少,这将决定着对科学教育专业的接纳程度。因此,我们必须加强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联系。一方面,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帮助人们解决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让人们加深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加深对科学教育专业的认同和理解。另一方面,科学教育专业的老師和同学要和学校教学实际紧密结合,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突出本专业的独特优势,让学校和学生理解和认同。最后,科学教育既是一种教育方式,也是一种教育理念。科学教育并非只是科学课程的教育,而物理、化学等也是科学教育的一种。加大科学教育专业优势的宣传力度,广泛征求家长意见,获取社会的认同和理解,吸取经验和教训,办出本专业的特色。

参考文献:

[1]樊敏.略析科学教育目标中的“马骞克”现象[J].浙江教育科学,2009,(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7-9年级)[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丁帮平.反思科学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1(2):20-24.

[4]王永斌.中国科学教育的问题、困境与发展策略[J].教育与现代化.2007,(1).

[5]彭蜀晋.科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研讨[C].2004年全国人文教育暨科学教育研讨会论文集,2004.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J].学科教育,2001,(7).

[7]钟启泉等.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刍议[J].全球教育展望.2001,(2).

[8]王淑英,程愚.试论小学科学课程教师的专业化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6,(8).

作者:刘 林

上一篇:购房消费者房屋产权管理论文下一篇:管理学教学重在实际操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