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专业素质教育大学教育论文

2022-04-28

摘要:非专业素质是对专业素质之外的各种素质的统称,对大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甚至在某些阶段起到关键性的决定作用。高校通过体验式拓展训练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可以达到提升学生非专业素质的目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非专业素质教育大学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非专业素质教育大学教育论文 篇1:

非专业素质教育建导实验模式及效果

[摘 要]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非专业素质教育”的提法呼之欲出,一些高校围绕这个话题进行教学改革。文章以广西民族大学民族音乐欣赏课网络教学为例,从“非专业素质教育”建导出发,通过大量的教育教学改革细节总结出建导的基本思路和非专业素质教育建导实验的基本模式,并认为这种教学模式是值得广而推之的。

[关键词]广西民族大学;非专业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建导

[作者简介]吴金琳,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讲师,广西

南宁

530006

一、开展非专业素质建导试验的由来与定位

毋庸置疑,当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除了就业机制和就业渠道有待改善、国家的社会保障政策有待完善、金融危机等等外在客观因素外,大学生自身的素质与社会需求不能适应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我国大学生就业从过去的“包分配”到如今的“双向选择”,经历了一个非常大的历史转折。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从原来单纯考虑人才的专业能力扩展到对综合素质的全面要求,对于专业知识以外的如环境适应能力、实践应用能力、接纳新知识与学习能力、逻辑判断与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都是用人单位排在前几位的基本工作能力。除此之外,在人格方面,道德品质、奉献和敬业精神、就业心态、心理素质等也是社会用人单位所看重的人才素质。而这些普遍受到用人单位欢迎的、与专业知识并无直接关系的综合素质,就是当前社会热议的“非专业素质”。所谓“非专业素质”,顾名思义,就是学生除了专业知识运用外的所应具备的素质。与“非专业素质”相近的提法,有“全面素质”和“就业素质”。这三种提法都有不同的侧重点,“全面素质”侧重于提倡在高校教育中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但并非面面俱到,而是以围绕专业课教学为主的全面素质培养,除专业素质外,其他素质作为一种弥补性、重要而非必要的素质教育,所以注定了“全面教育”的提法是有限教学时间向全面素质教育的部分妥协;“就业素质”相对于“非专业素质”来说,目的性更加明确,这种素质就是为了迎合当前就业形势而提出,着重体现大学生的就业观、成才观、创业观等方面教育,突出这种素质带来的大学生就业的社会适应程度。“非专业素质”避开了“全面素质”的笼统概念,也扩宽了“就业素质”狭小内涵,它不仅是一种明确为就业而具备的实际能力,而且还是丰富人生、受用一生的生活能力。一个人缺乏专业素质还能通过日后工作上的学习实践弥补,但如果在非专业素质上有所欠缺,即使专业知识再出色,用人单位也会首先考虑前者,毕竟大学扩招使具备专业素质的学生供过于求,高校毕业生比的只能是非专业素质上的软实力。在此情境下,“非专业素质教育”的呼唤声日趋高涨。某些高校已经感觉到了市场经济竞争下传统人才培养机制的困境,纷纷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例如,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推出的“培养与就业联动”的改革思路,进行“非专业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两手抓的教育体制改革,以促进学生达到“学业成功、就业成功、事业成功”的目标。这种教育教学改革所取得的初步成效与社会影响在高等教育界和大学生当中,给予“非专业素质教育”一个名正言顺的社会地位和历史定位。于是,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成了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大主题,全国各高校纷纷进行各种各样的改革尝试,广西民族大学所进行的“民族大学学生的非专业素质建导试验”就是这些众多改革尝试的一种教学模式,该课题获得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第四批立项项目。

二、非专业素质教育建导实验的模式

在非专业素质教育建导的积极探索上,笔者所供职的广西民族大学已经展开教改研究,首先试点的课程是《民族理论与政策》,后来笔者的民族音乐教学也参与其中,成为该课题的子课题建设项目——以音乐观察利用课堂授课与网络平台互动的手法教授琵琶专业课及全校通识选修课《中国民族器乐赏析》《中国少数民族歌曲赏析》等课程。笔者在长期的民族器乐教学中发现,相对于器乐演奏训练,学生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和积极性相对较弱,对音乐的理解、文化底蕴的修养、情感表现力、舞台心理素质等方面欠缺,这与我们传统的教育模式和学生急于求成的心态有关,“重技轻文”的现象导致了学生在技巧上能完成一首曲子,但是在情感上却不能达到精湛动人的演绎,就是因为在学习过程中,忽略了“非专业素质”的培养,后果是学生虽然经过专业培训却只能是个琴匠,而非音乐家。“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对于高等教育培养出的人才来讲都显得同样重要,对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而言显得不可忽视或者有所偏颇。”笔者的音乐教改定位在“文化底蕴修养”上,目的是搭建起沟通民族文化与器乐演奏的桥梁,笔者结合《民族理论与政策》的教改模式,把教学体系中“习、研、演、练”与教学策略的“情、趣、聚、励”相互渗透,有机结合,在公选课《中国民族器乐赏析》和《中国少数民族歌曲赏析》教学中,先通过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的民族乐曲培养起学生的感情和兴趣,音乐往往能激起人内心最美好的情感,从情出发,使学生在情志上得到真正熏陶,提高审美鉴赏素养;将不同民族的音乐让学生去感悟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从趣人手,引申出整体的民族文化,将民族文化、音乐赏析、网络平台讨论等手段聚合在一起,能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兴趣、主体性和参与性,通过鼓励手段,使学生敢于表达自身想法,诱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地思考和创新,在自信和动力上得到增强,进而又能引起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为学生走上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此次教改改变了传统课堂简单列举知识的教学模式,使课程内容深入人心,不单是知识理论课,而是一场深入的心灵培育改革,学生在提交随堂心语中用“发人深省”、“值得我们深思”、“用心良苦”、“我非常兴奋”等等来表达他们的收获和对教改的支持。效果非常良好,学习的主动性极大地提高,各方面的素质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教学实践环节中,通过大量的教育教学改革细节总结出建导的基本思路和非专业素质教育建导实验的基本模式。

(一)建导依据:共识建导与Moodle网络平台

1 在教学实践中引入“共识建导法”和“Moodle网络平台”,以满足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个性化学习和生活化学习的需要。共识建导(Facilitation)来自美国阿拉莫学习系统的培训模型,国内教育界关注并不多,简单来说可以概括为引言、调动、陈述、回顾四个环节和要素,目的是增加互动、培养成功信念、改变行为方式、建构技能知识和提升绩效成果。Moodle是一款非常优秀的课程管理系统,我国通常称之为网络教学平台,既可以创建网络学习的虚拟社区来辅助传统的课堂面授,也可以开展远程

网络教学。将Moodle架设于校园网中,师生即可注册登陆进行教学互动,共享资源,共同学习。

2 创建了“课程自驭舟”的教学模式。该模式的基本程序由“习、研、演、练”四个要素(或环节)组成,建构一个完整而合理的建导体系,在教学策略上,形成了“情、趣、聚、励”的建导策略。“自驭舟”意指在课程学习中学生采取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实现了“主动”与“被动”关系角色的相互转换。也许学生对民族音乐并不了解,但只要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他就会自觉地带着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由浅入深,一步一步地进行学习,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我答疑,由此而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二)建导体系:习、研、演、练

1 习。由课堂讲习、网络自习和课余练习三部分组成。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材大纲进行课堂讲习,随后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学生完成自测作业,井根据自己的疑问或感兴趣的问题开展讨论答疑,教师也在网络平台的虚拟社区里参与学生解惑,当师生的网络交流互动到达一定程度,学生即可根据课程内容找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撰写可持续作业报告进行提交。“可持续作业”是学生在个人注册的姓名学号下拥有一个提交作业的页面,在页面上定期进行作业续写。所谓课余练习,就是在课堂讲习和网络自习的基础上,为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需要,由学习骨干带领学生组成若干兴趣联盟学习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小组合作讨论学习,即可根据课程中的难点疑点进行讨论,各抒己见,充分坦露各自观点,最后对问题达成共识。

2 研。即调研广阔的社会实际,从生活学习环境延伸到社会实践,方式包括校园调研、田野调研和网上调研,学生可以从理论走向实际,获得更真实的体验,加深理论的学习。民族音乐欣赏课包含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元素,学生要学好这门课程,真正会欣赏民族音乐的美,就要对民族文化元素有着充分的了解和认识,所以,学习民族音乐欣赏课,调研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学习环节。同时,调研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通过调研,学生才能对民族音乐产生的历史和所凝聚的民族文化价值理解得更深刻更彻底,才能使自己对民族音乐的艺术欣赏达到一定的审美层次。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非常强调“研”的环节,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深入社会实际,对民族生活、民族习惯、民族文化等进行了解,学生们在“研”的过程中,学到的不仅仅是音乐和民族文化知识,而更多的是得到非专业素质的培养和锻炼。

3 演。有文艺演绎和制作演绎,学生可以通过文艺表演这样生动活泼的形式来诠释学习内容、交流调研心得和传导认同体验,亦可以利用课件制作、绘画、工艺制作、广告设计、摄影等具体方式进行表达和交流。“演”是对课堂学习内容的再现,它是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个人能力的具体表现,是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深层理解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每当“演”这个环节进行的时候,看到学生纷纷表达自己,个性得以张扬,能力得以发挥,教师的教学成就感亦随之产生。

4 练。即生活修炼,包含两个层面。一个是组织干预,另一个是倡导自律。通过组织干预,有计划地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活动,同时培养学生具备自律精神,从他律走向自律。人的成长只有达到自律,才能算是自由人,但依靠完全自觉地达到自律是很难实现的,必须经过他律的过程。笔者在“练”的教学环节中,首先强调的是组织干预。以组织教学活动的形式,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为达到这个教学目标而自觉完成教学内容。如琵琶专业课程,经过多次训练,使学生养成自觉实现目标的学习习惯,最终实现从他律走向自律的培养过程。

在学习过程中,“习、研、演、练”四个要素的关系是相互交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辅相成的,整体上形成超循环的系统,产生良性循环,推动各个步骤最大效益的发挥。

(三)教学策略:情、趣、聚、励

1 情。以情感人能使学生更主动投入课程学习当中,教师对学生施以情感召。包含尊重、信任和帮助,创造出情意浓浓的和谐氛围。

2 趣。源于新颖、灵活、形象的教学方式,充满趣味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接受教育。

3 聚。包括文本聚合和生本聚合。最大程度整合教学资源,发挥网络平台优势,极大地调动了人力、物力资源,大大减少了教学上的客观因素的难题。

4 励。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以积极的肯定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其中包含过程激励、榜样激励和目标激励。在理性上前进,在感情上使劲。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学生关心和指导,抽取学习优秀的学生进行范例点评,以达到分享学习经验、明确学习目标和实践学习意义的教学目的。

三、非专业素质教育建导实验的成效

非专业素质教育促使我们思考除了专业知识的传授外,学生还学到了什么?这种软实力便是在精神上对学生进行教育,在急功近利的知识、技术学习时代达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目的。一般而言,教学的内容是固定的,关键是教师如何教才能让学生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非专业素质教育把着力点放在了“如何教”,并非“教什么”,这种教育方式可适用于任何一门专业课。所以此种教育的优点可概括为“一教多获”,在专业素质教育中可建导起非专业素质教育的方法,学生既可以牢记专业知识,又可以收获各种生活、学习、就业所要求的能力。

(一)注重精神、能力引导

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在资料研究和论文写作方式等技术性教育的背后,往往隐含的是感情教育、人文教育的缺失,大量的信息的输入只使学生成为了信息储藏机,而忽视了学生心智上的成长。知识教育不等同于智力教育,更不等同于精神感召。教学策略上突出“情、趣、聚、励”四种核心精神,其中“情”、“趣”和“励”对学生的非专业素质培养有着极大的作用。

“情”能激发学生尊师重道、感恩学校、热爱学习、团结友爱、积极乐观等等思想道德上的美好情感,能激发起一个人内心积极的一面,培养出高尚的人格品质和情操,这些因素能使学生在走上社会之时以乐观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成为受到众人欢迎的合作伙伴。

“趣”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把学习当成游戏,把勤劳当成乐事,能引导学生转换思维,具备在平淡的学习过程中获取乐趣和知识的能力,使学生今后能正确对待挫折和困难,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的自学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断增强。

“励”主要起到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作用。“主体意识”在现代社会的工作中尤为重要。它能使一个人从被动转为主动,是激发起创新精神、敬业精神、勤劳拼搏等等优秀品质的先行者。通过“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二)知行合一

非专业素质教育建导中的“习、研、演、练”就是“知”与“行”的有机结合。专业素质教育重点突出已有知识的记忆和掌握,非专业素质教育则重点在于知识的运用和实践以及在获取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新知识的创造与创新。从习到研,从研到演,从演到练,每一步都比前者更为注重实践,从简单的知识学习过渡到社会生活实践,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知行合一”能使学生在工作能力上胜人一筹,在同等学历的情况下成为用人单位优先考虑的对象。

(三)从课堂走向工作舞台

“毕业就是失业”,这句话近年来成为许多大学生和家长们的口头禅,用人单位频频拋出“有工作经验者优先”的条件,原因就在于应届毕业生缺乏工作上的应对能力和操作经验。似是一个难以解决的悖论:“不找工作就无工作经验,无工作经验就无法找工作。”非专业素质教育却成了学生从“无经验”到“有经验”的拐点,实践能力是大学教育的归宿,大学真正培养的是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素质,提高学生综合就业能力。在专业素质培养的同时,使学生在学校也能接触到实际的工作,具备动手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尽管不能百分之百符合用人单位所说的“经验”,却也消除了毕业生“零经验”的窘迫状态,增强了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帮助刚走上社会的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从学生身份转换到职业人的角色,尽快地从学校课堂走向社会工作舞台。

四、结

目前,提倡非专业素质教育的教改呼声日趋强烈,这项教育教学改革的效果是一方面人文教育薄弱的境况得到改善,另一方面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得以提高。毫无疑问,在这项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哪所高校越是率先进行改革实验,就越能在竞争激烈的经济社会中取得优势和认同,通过学生软实力的提高带动学校软实力的提高,形成双赢甚至多赢的良好社会局面。非专业素质教育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责任编辑:舒 生]

作者:吴金琳

非专业素质教育大学教育论文 篇2:

以非专业素质提升为导向的高校体验式拓展训练对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影响的探究

摘要:非专业素质是对专业素质之外的各种素质的统称,对大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甚至在某些阶段起到关键性的决定作用。高校通过体验式拓展训练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可以达到提升学生非专业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非专业素质;拓展训练;教育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不断向创新驱动型方向转型升级,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也对企业释放了发展动力和空间。与此同时,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用人需求也逐渐从重视专业技术能力转向更加青睐专业素养和非专业素质相结合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对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但是受困于传统教育思维影响,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往往侧重于专业素质的提升,忽视了对非专业素质在内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塑造,导致毕业后在职业发展过程中面对问题、处理问题的解决手段不够,进步缓慢。所以说,如何开展以大学生非专业素质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方法,已经成为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过程中人才培养模式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拓展训练作为一种体验式的教学项目,在培养大学生组织协调、人际沟通、团队协作等非专业素质方面有着独特优势,能够成为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有效手段。

一、非专业素质的界定

非专业素质是基于把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分为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这样一种新的素质分类基础上得来的。[1]

所谓“专业素质”,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专业理论课、实验实习所获得的针对所学专业指定的基础知识、思维方法和操作与研究技能。它是衡量大学生能否达到毕业标准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大学生能否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生产、科学技术等方面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所谓“非专业素质”,是对专业素质之外的各种素质的统称。虽然它不具有专业特征,但是它却对大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甚至在某些阶段起到关键性的决定作用。它包括了个体的“三观”取向、人格修养、实践能力、社会精神等诸多方面,可以说是专业素质的内在升华。

在现代高等教育中,非专业素质的基本特色就是与专业素质有机结合,并重推进,贯穿于大学生整个学业生涯中,共同培育大学生“先进的理念、优秀的品格、卓越的能力、科学的方法、广博的知识”。[1]

二、体验式拓展训练的内涵与意义

拓展训练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训练年轻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生存技巧,通过强化的、富有刺激性和冒险精神的专门训练,锻炼年轻海员坚强的意志和健康的体魄。[2]二战结束后其训练方式逐渐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并被广泛推广,成为学习化社会和终身教育潮流中的一项新的教育形式和企业培养管理人员素质的重要途径。[3]

随着拓展训练在中国企业培训领域的日趋成熟,我国部分高校逐步将拓展训练课程引入到学校素质教育课程的体系中来,力图通过体验式拓展训练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来达到对学生进行身体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双重目的。[4]

拓展训练是一种按照体验式学习模式进行的一种团队教育培训活动。它所采用的“体验式学习”是区别传统教育的一种截然不同的方法,最大的特点就是:行动和反思。参与者通过模拟环境中的游戏来学习,然后对所发生的一切进行反思、感悟,从而实现学习目标。体验式拓展训练最大的亮点是在教学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在实际工作中立即学以致用。

三、高校体验式拓展训练对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影响

1、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团队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

大学是学生由学校教育通向社会发展的最为关键的一个通道。因此大学教育不仅要培养专业技能,对个体团队精神、人际交往等非专业素质的培养是非常必要。在对我校学生抽样调查中发现,学生最希望通过拓展训练提升的技能中,人际沟通和团队合作被视为非专业素质中最重要的两项。(见图1)

2、有助于全面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拓展训练的教学内容可以根据大学生学业生涯的实际需要而设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前大学生猎奇的心理特征需求,这种灵活性可以高效的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通过拓展训练中的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游戏项目,让大学生通过体验式的学习,努力思考去克服困难,完成目标的过程来获取技能并体验成功的喜悦。[5]这不仅可以提升自我价值与自我认同感,同时对培养大学生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来面对将来可能遇到的挫折和社会现实问题是非常有帮助的。

3、有助于進一步引导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大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大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在校期间的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对大学生明确求职方向,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非常重要。拓展训练的目的是帮助大学生培养职业发展过程中影响自身进步的一系列非专业素养技能,因此也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欢迎与重视。在我校受访学生中,近八成比例认为大学期间开设素质拓展训练对职业规划和就业引导很有帮助(见图2)。超过七成的大学生认为大学期间很有必要将拓展训练纳入课程教学环节中(见图3)。

结语

以非专业素质提升为导向的高校体验式拓展训练已经越来越多的成为高校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对大学生非专业素养的培养与发展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因此如何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高校体验式拓展训练的教学方案,将成为应用型本科大学综合素质教育当中重要的一环。

参考文献:

[1] 罗建国,廖小磊.论大学非专业素质教育——以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为例[J].中南论坛. 2008, 3(4)

[2] 顾亚明. 建立有效的专卖店导购培训体系[D]. 上海:复旦大学,2004.

[3] 张小青,张学生.拓展训练在高校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 《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1)

[4] 闫闯. 我国高等院校拓展训练课程教学理论的研究[D].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6.

[5] 于歆.拓展训练与高校学生素质培养问题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 2014,(z1)

课题: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以非专业素质提升为导向的高校体验式拓展训练教学研究与实践”(JY-2017-035).

作者:李义鹏

非专业素质教育大学教育论文 篇3:

非专业素质与大学生可持续发展

摘要:与专业素质相比,非专业素质在个人发展过程中往往更具有基础性的特征,它也是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本文以对“非专业素质”的理解为起点,进而着重讨论在实践层面培养大学生非专业素质的相关话题,以期形成关于大学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新视角。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学生;非专业素质;可持续发展;实践

课题项目: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校级重点立项课题。

作者简介:吴宇方,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发展处教师,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一、非专业素质综述

1关于非专业素质

“素质”一词本是生理学概念,指人的先天生理解剖特点。现在所称的素质一般是指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按照不同标准,素质可以分为不同种类。从与学生专业相关性大小划分,素质可以分为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

专业素质是指大学生掌握的专业理论和相关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而非专业素质则是一个与专业素质相对的概念,指虽不具备专业特征,但对人的成功有非常大的作用,有时甚至起决定作用的素质,是对专业素质以外诸多素质的综合提法。它涵盖了观念、方法、品德、能力和非专业知识等诸多层面的内容,其中,观念是基础,方法是核心,品德是关键,能力是载体,非专业知识是助力。

2非专业素质与专业素质的辩证关系

非专业素质与专业素质是对立统一地存在于大学生人才培养与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过程中。

就其对立面而言,专业素质是一种学科素质,具有学科性、可感知性与可测量性等特点;而非专业素质则侧重于意识层面,具有个体性、发展性和综合性等特点,与专业素质相比,非专业素质在个人发展过程中往往更具有基础性的特征。就其统一性而言,专业素质需要建立在非专业素质基础上才能得到升华与施展,同时非专业素质也需要通过专业素质得以呈现,两者相互渗透、相互统一、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综上,非专业素质体现专业建设中的软实力,是提升学生就业力的重要保证,也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非专业素质之于高等教育和社会人才培养的意义

1加强非专业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现代民族国家体系内,任何一所‘一流’大学都必须是对民族和国家命运有所担当,对特定的文化传统和历史传承有所承诺的精神殿堂,而不只是一般知识和技能的超级工厂和传授场所。”

非专业素质教育与传统专业教育相割裂,会导致高等教育缺失人文精神,不难发现,高度专业化的教学模式,往往容易忽视对一个学生的伦理道德和人文价值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所以大学教育如果只重视专业教育,无异于在培养工匠和学徒。在科技革命的新环境下,随着虚拟数字化、社会网络化、信息爆炸化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如果仍以“专业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三板斧的传统教育模式进行,那么高校的人才培养仍旧不能逃避理论与实践不平衡、知识储备与素质发展不平衡的弊端,客观地影响和制约了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1世纪的大学毕业生,将经历多次职业转换的大趋势,大学所学的某一门专业技能或专业知识不可能一辈子管用,而那些专业以外的非专业素质,在某些领域、某些阶段,对于一个人的成功可以起到重要甚至是受益一生的作用。因此,加强非专业素质教育已然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2加强非专业素质教育是社会新形势下提升就业力的重要保障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的内涵和构成要素不断发生变化,单一型的人才已无法适应社会需要,新形势下社会更需要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另外,大学生在就业乃至从业过程中,其专业优势需要在诸如组织协调能力、社交能力、执行能力、心理调节能力、创新能力、思想品德素质等一系列非专业素质的参与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受现今工厂化流水线培养模式的制约以及传统专业教育思维的影响,很多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严重失衡,就业支撑点和亮点单一,就业可控空间与岗位适应能力差,无法满足企业需求,从而导致就业困难。因此,加强非专业素质教育是社会新形势下提升就业力的重要保障。

3加强非专业素质教育是实现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实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不断发展前进的动力保障。人才的和谐发展不仅在于掌握一门或多门立足于社会的专业技能等外显能力及特质,更在于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拥有进取的心态、坚强的意志、高度的责任感、良好的团队合作性、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等内显性的非专业素质,而后者往往决定了人才能否真正在职业生涯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高校加强非专业素质教育的具体实践:“PPPE”工程——大学生非专业素质培育体系

本文认为,非专业素质的培养需要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中,只有将非专业素质放在与专业素质同等重要的位置,才能真正形成科学、合理、全面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此,就需要基于非专业素质所具有的特点,认识和解决如何在课堂之上与课堂之外,全面、及时、有效地开展高校大学生非专业素质教育。笔者在培育学生“非专业素质”的实践中,尝试通过积极推进“PPPE”项目,来增强育人工作的操作性和实效性。

所谓“PPPE”项目,即通过建立一个平台(P—Platform)、依托两个支

五模块及培养目标实现途径

知识体系模块:提升大学生除专业知识以外的实现成功所必要的非专业知识,实现素质综合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基础课的传统模式上,增加非专业素质理论课程。

品格体系模块:培养具有良好道德情操和远大理想的新青年。 一是加强文化熏陶;二是围绕品格培养,精心设计易于被学生接受、渗透性较强、形象生动且影响深远的校园学生活动;三是树立模范典型,发挥学生身边的楷模力量。

观念体系模块: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方法体系模块: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与科学的思维方法。一是构建高品质的校园文化,优化育人环境;二是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体验式、互动式教学,增加学生的参与性;三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科学方法论教育渗透进广泛的知识教育过程中去。

能力体系模块:培养学生包括学习力、创新力、适应力等在内的可迁移技能。 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系统性、阶段性地认识与优化自身能力结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俯身贴地”,在实践中培养能力、获得真知。

点(P—Pivot)、坚持三个原则(P—Principle)、把握四个要素(E—Element)来形成一个有活力、有成效、可持续的高校非专业素质培养体系。该项目以内化于人的精神层面的思想素质培养和学习能力层面的可迁移技能培养为立足点,以精心设计的贯穿学年的学生活动为载体,充分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实现了非专业素质培养与第一课堂相互动、与学生兴趣相结合、与职业理想相契合的新模式,为非专业素质培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尝试。

1搭建一个非专业素质培养平台(Platform),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大学生非专业素质的培养需要提供优质平台,笔者在实践中,将学生非专业素质培养分为五个模块,分别制订了相应的培养目标及实现途径(见表1),构建了一个完整、科学、参与性强的非专业素质培养平台。

综上所述,笔者通过实践进一步明确了构建以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机制,搭建五模块并重的非专业素质培养平台,是高校实现在校大学生向成人和优质社会职业人顺利转变的有效途径。

2依托两个重要支点(Pivot),保证平台建设的稳定性

平台的建设,必须借力于两个重要的支点,即队伍与环境。这里所说的队伍,主要是指一支有执行力、综合素质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而环境,则是指巧妙融合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于一体的高校文化软环境。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就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来说,非专业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作为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开展非专业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在实践中,笔者所在的衢州职业技术学院主要依托传统专业课教师、非专业素质理论课教师与学生辅导员,在第一、第二课堂开展广泛、深入的非专业素质教育(见表2)。

由此可见,作为非专业素质教育推行的主力军,师资力量的巩固与提升、教师非专业素质教育意识的传承与发扬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在实践中还应注意三支教师队伍的价值同步,即在“高校人才培养要将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这一观点上需要保持高度一致,以便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注重高校文化软环境建设。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戴维·麦克利兰在其著名的“冰山模型”中指出,人的素质如同一座冰山,专业知识和技能就是水上的表象特征,容易被感知与测量;自我概念、潜在特质、人文修养、动机等则隐藏于水下,而这种深层次的素质既不容易被感知,也不容易“直接传递”,需要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实现内化。因此,高校需要十分重视校园文化软环境的建设,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感染力和浸润力,通过“环境同化”使学生在“文化染缸”中时刻受到熏陶,以达到于无声处启迪心智、陶冶情操、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3把握三个原则(Principle),确保高校非专业素质培育体系可持续发展

(1)设计性原则。所有旨在培育大学生非专业素质的活动方案都必须经过精心设计,包括目标设置、受众群体定位、活动形式、路径选择等,而最为重要的就是“过程设计”,因为任何活动方案的结果及成效都取决于对过程的掌控,从这个意义上讲,设计不仅仅是为了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高效性,更是为了实现有效掌控。

(2)参与性原则。无论高校是以何种形式开展非专业素质教育活动,都传统专业课教师改变单一的授课模式,注重非专业知识在第一课堂的渗透。做到在教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巧妙地融入管理学、心理学、美学、社会学等通识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的思维方式与道德情操。要求传统专业课教师队伍在不断优化自身知识结构的同时,提升对非专业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要求二级学院定期开展对专业课教师的系统培训,并组织学生在学期终对各专业教师的教学内容丰富程度进行考评,将其列为教师评教重要指标。

非专业素质理论课教师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合理地构建大学生非专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将非专业素质教育列为人才培养方案,大学三年安排创新创业与生涯规划教育(必修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必修课),并分别给予两个学分。同时开设了管理学、美学、社会学、社交礼仪、历史学、音乐鉴赏等7门公选课,让学生依需要自由选择。学校对非专业素质理论课教师开展评教与考核,并定期开展培训,提升教学水平。

学生辅导员一要发挥第二课堂在大学生非专业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通过组织开展精心设计的校园活动与社会实践,让大学生能够愉悦身心、知行合一,使第二课堂真正成为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和重要延伸。二要将非专业素质教育融入进学生日常管理与思政教育工作中去,做好学生表率,实现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和环境育人。将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作为整体统筹规划,依据各二级学院的自身需求,开展独具特色的学生品牌活动,如机电工程学院的"机电新青年"品牌活动、医学院的"天使之爱"品牌活动等。必须将学生主动、自觉的参与作为评价活动质量的重要指标。只有学生广泛参与的活动,才能实现影响和教育更多学生的目标;也只有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才能使他们在轻松快乐的活动体验中得到积极、有效的影响。

(3)社会性原则。高等教育除了具有显著的专业教育特点外,也具备社会教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特性,而这一特性就决定了在高校非专业素质体系内开展的各项活动、实施的各项方案,都应当以社会为背景,站在现代企业对人才的新定义下进行设计规划,一旦脱离了这个大原则,那么高校的非专业素质培养体系就会成为空中楼阁。

4融入四个要素(Element),增加高校非专业素质培育体系的活力与生命力

(1)价值导向。价值导向是指一定社会或阶层为了实现其政治经济目的,依据其价值观念和价值原则的要求,所形成的总的指导思想和所提倡的社会生活的总体指向,是社会通过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和教育等手段对个人、集体的价值取向的引导、示范和要求,通常是由社会群体和整个社会来履行这样的职责。高校非专业素质培养体系的目标群体是青年学生,这是时代中最为活跃的一股力量,映照着国家与民族观念变迁的历史。然而环顾高校,当代青年学生普遍存在价值观缺失、价值判断迷茫等问题,而这些问题恰恰是高校非专业素质体系所必须面对并加以引导和妥善处理的。因此在实行高校非专业素质教育过程中,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以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个性特征。高等教育的特点是受教育的个体都具有不同的行为习惯和个性特点,因此,个性,就是非专业素质培养体系的活力所在。一方面要求非专业素质培养体系的建设和实施考虑高校师生的个性化特征,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另一方面,更是要求非专业素质培养体系结合自身的特色资源,在自身的文化基础之上,实现个性化的彰显,以突出项目特色。

(3)情景展示。高校非专业素质体系下各项活动都注重强化学生体验,突出视觉感、现实感、实践性和操作性,增加教育的冲击力,实现“知、情、意、行”的积极转化。

(4)可持续发展。高校对大学生进行非专业素质培养的目的,就是实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即无论学生是在校还是就业、无论是在何时何地、无论是面临何种新的境遇和挑战,都可以不断地实现自我突破。那么,这就要求高校的整个非专业素质体系的设置紧紧围绕“可持续发展”这个要素,把目光放在学生未来的职业生存上,以未来指导现在,为学生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素质接口。

通过“PPPE”工程,组成一个宽泛的、覆盖面广的高校大学生非专业素质培养体系。而且,由于该体系各环节本身又是一个递进、深化的关系,使得这个培育体系具有了向纵深发展的可能。通过逐步完善教育环境及各种教育保障机制,最终形成一个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既有平面又有立体的系统化的非专业素质培养网络体系。帮助学生经由道德感性、道德理性,最终走向道德自觉,形成全面、优质的个人素质。

参考文献:

罗建国,廖小磊建议大学实行“非专业素质教育”社会科学报,2009-04-02.

钱理群,高远东中国大学的问题与改革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付云松,金永超,蒋正跃大学生专业素质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科教导刊,2012,(10).

唐凯麟伦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夏东伟思想道德修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黄莹莹论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教育与现代化,2009,(2).

作者:吴宇方

上一篇:诚信文化与治国方略探究论文下一篇:广告传播与心理理论探究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