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素质教育的通信专业论文

2022-04-27

摘要:文章将生产和教学结合在一起探讨,根据机电专业的岗位需求、专业特点来总结教学模式;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来分析生产和教学的关系,并探索出定岗培训、企业课题带入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与实训手段。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关于素质教育的通信专业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素质教育的通信专业论文 篇1:

论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的跨专业知识培养

摘要:针对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普遍存在知识和技术“只专不博”,难以运用计算机知识和理论解决其他专业问题的状况,在分析对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跨专业知识培养的必然性基础上,结合跨专业知识培养现状,提出了跨专业知识培养的多种途径。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跨专业;知识结构;创新思维

伴随科学的发展,生产实践中面临越来越多大型复杂问题,使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与其他专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无论是涉及的内容,还是涉及的对象,都横跨了专业知识领域。计算机专业教师应该在学生本科阶段的培养中,力争顺应这种跨专业知识培养的趋势,把跨专业教育作为突破口,深入推进全面素质教育;帮助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搭建起更合理的、优化的知识结构,使其具备从多专业的角度、运用多种知识、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在求职竞争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重视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跨专业知识的培养有着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根据普通本科院校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教学实施现状,本文就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跨专业知识培养的必要性、现状分析,以及培养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1跨专业知识培养是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1计算机专业的应用趋势

计算机专业起源于数学、物理、电子学等,本身就是一门跨专业的学科;而且应用范围广、服务性强,一直呈现出专业综合和交叉的发展态势。大学计算机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大致有计算机硬件基础、计算机软件基础、计算机专业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等4类。虽然本阶段的计算机专业教育要求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但更提倡以应用型技术为主导教育内容。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各行各业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应用技术,要求计算机专业人员既要掌握熟练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又要对行业专业知识有一定程度的熟悉。计算机技术与其他专业的融合成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丰富了计算机课程体系的内容。

针对计算机专业的这种应用发展趋势,在本科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既要满足专业发展需求,又应兼顾跨专业知识点的融合。让学生拥有比较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较宽的知识面,即所谓“厚基础、宽专业”,以及增强实践动手能力、职场就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2改善本科学生知识结构

为了克服专业学科分割过细、知识零散的弊端,我院对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进行跨专业知识培养,深化基础理论以及其中本质问题的渗透和互通,从而让学生从本质上把握各专业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通过跨专业培养能够避免受到学科边界和传统专业的限制,或某一理论和方法的制约,促使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最终能让学生的知识结构在多专业知识培养的潜移默化作用下得到改善,并不断地进行优化。表1列举了与计算机专业交叉的部分学科。

1.3提高本科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急剧变革、经济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当今,具有跨专业教育背景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显然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对于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尤其应该重视跨专业知识培养。

跨专业知识培养有利于提高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不同专业的知识、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学习能够促使学生超越专业界限,在不同专业之间进行概念移植、理论渗透与方法借用,以及从不同专业中寻找新的思想营养、研究思路等。最终,在拓宽学生的专业领域知识面的同时,强化创新思维;而且,在增强利用多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与仅仅进行计算机专业知识教育的学生相比,跨专业知识培养的计算机专业学生知识面广、基础宽厚、适应性强,能应用多专业的理论和技能去开拓新的领域,是专博性、实用性、创新性和拔尖性的完美结合。

2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跨专业知识培养的现状分析

2.1本科学生跨专业知识培养的观念误区

在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跨专业知识培养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着多方面的误区,致使立志进行跨专业知识培养探索的人很难得到他人的协作与支持。一是来自传统学科观的阻力,学科高度分化和专业深化使计算机专业师生只专注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传授和学习;二是专业偏见的存在,部分计算机专业师生(尤其是学生)认为学习跨专业知识是“不务正业”,其它专业的学习将挤占本专业学习的资源。

钱学森认为跨学科综合交叉是培养人才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唯有如此才能“集大成,得智慧”[1]。钱伟长也提出了包括“破科系之间的墙”的“破四道墙”[2]。这些前瞻性的指导观点,对于学生跨专业知识培养具有指导意义。因此,重视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跨专业知识培养,就必须破除传统的小学科观念,改正“重专轻博”的错误观点,提倡教育观念转化。事实上,在四年本科学习后,因为专业兴趣爱好的再次确定、就业条件的限制等,越来越多的计算机专业学生选择跨专业考研,或跨专业就业,甚至出现进入社会培训学校学习其他专业知识的情况。这种现象的井喷式出现,应该对计算机专业师生有所启迪,使其在跨专业知识培养方面将具有更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2跨专业知识培养的教学环境分析

教学资源与环境是学生跨专业知识培养的物质基础。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跨专业知识培养在学科专业不断分化的背景下,需要有相应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教学管理等基本条件,以及合理的教育机构管理。

其中,人力资源主要包括具有跨专业知识的师资。这类师资的来源有两个渠道,一是对计算机专业教师进行跨专业知识培养;二是引进具有跨专业知识背景的老师。但是受2.1节提及的几个误区影响,这两个渠道都不是很畅通。对于第一个渠道,现有老师在进一步的“硕士”、“博士”深造过程中,为了专业上所谓的“根正苗红”,不愿意选择其他专业,担心职称评定等会受到影响。但是这种思想存在狭隘性和功利性。而第二个渠道,部分高校在教师招聘上就有不公正的限制,要求“本硕专业一致”。于学校管理者而言,认为只有“本硕专业一致”的老师知识根基深厚,专业程度高。这本也无可厚非,但是能够成功地跨专业考研,说明通过各种方式已经获得了较高程度的专业知识,完全可以胜任新专业的教学和科研,而且以前专业的知识结构体系完整,是难得的跨专业师资力量,更应珍惜。

在学校教育机构管理方面,体现出学科定向院系、功能定向院系和交叉学科院系三大类型的院系建制。学科定向院系主要是培养专门化人才,进行基础研究及理论发展工作,开拓新的知识领域和新的观念。功能定向院系主要是培养工程技术人员、定向工程师,以及适应本方向发展的各类跨学科人才。交叉科学院系主要是在学科定向院系和功能定向院系的基础上培养高层次的跨学科硕士和博士生等交叉复合型人才[3]。普通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所在院系大都属于功能定向院系,如笔者所在的淮海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因为培养目标是“适应本方向发展的各类跨学科人才”,所以在教学设施上、教学理念等方面为跨专业知识培养创造了相对较好的环境。

3加强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跨专业知识培养的对策

3.1建设具有跨专业知识的计算机教育师资

作为教学过程中的施动者,拥有过硬跨专业知识的计算机教师是加强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跨专业知识培养的重要保证。具备跨专业知识背景的计算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寻求其他专业在概念、原理、规律、方法上面和计算机专业的共同点,通过整体把握为解决复杂问题提供设想、新构思,并将其他专业知识有机融合到计算机专业内容中。这种融合是跨专业教育的核心和关键,是相互协调的“化合”,而不是整齐划一地“混合”,体现的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但是目前大多数计算机院系还没有做到,可以通过以下三条途径解决这个问题:

1) 依靠较丰厚的物资条件、先进的科研设备和良好的科研氛围吸引具有跨专业背景的计算机教师。所谓跨专业背景的计算机教师有两种含义:其一,本科阶段为计算机专业,而在后续的硕士(或者博士阶段)是其他专业;其二,本科阶段为其他专业,而在后续的硕士(或者博士阶段)是计算机专业。前者计算机专业相对扎实,在涉足其他专业后,知道如何运用哪些计算机技术解决其他专业问题;而后者,能够更清楚地知道在其他专业的哪些点上能够结合计算机技术。

2) 鼓励其他学科院系的教师以某种方式参与到计算机专业院系的教学以及课题项目中,并逐渐培养为合格的跨专业教师。加大计算机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的高水平领军人物选拔与培养,整合学科资源,鼓励跨学科合作,实现教师向“学术型、思维型、开拓型”转变,为培养“智能型、复合型、思维创新型和发明创造型”计算机专业人才打好坚实的基础。

3) 对于具有博士点、硕士点的高校,可以将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培养为跨专业知识的专业教师。对于无硕博学位点的高校,则可以鼓励现有教师在深造时,进行跨专业的进修。如浙江大学在全国高校中首次实施了“青年教师交叉学习培养计划”,该计划为青年教师制订了交叉学习培养计划,在专业性交叉学习计划中,学校列出了20门跨学科选修课,老师跨学科进修经历还将成为人才评价、职务晋升的一项必要指标[4]。

3.2鼓励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适当地跨专业选课

提倡、鼓励计算机专业学生适当地跨专业选课,让他们有机会去学习关于创造性思维的一些理论,和系统全面地掌握有关思维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进行开拓性研究时所必备的思维工具。计算机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主要按照两个大类模式来进行培养:其一是培养未来从事学科发展的创新人才;其二是培养未来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般性应用开发专门人才,包括从事跨学科应用的专门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以第二大类人才培养模式为主,因此,培养中可以在确保本学科专业核心基础、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跨学科选修一组其他专业的必修和选修课程,构建跨学科知识结构,使之将来能够胜任跨学科工作的需要。如计算机专业学生可以选修电子、通信、土木、财经、法律、广告、财经等专业的相关课程,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拓宽就业渠道,而且也可为我国新型工业输送急需的复合型人才。

另外,要为学生打破“以单一计算机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开设学科性课程的同时,增设以问题为导向的课程,以跨学科、专业课程作为辅助或外围课程,以及为计算机学科课程和辅助或外围课程提供保障的综合基础课程,其中,辅助或外围课程以跨专业基础课程为依托,为计算机课程提供课程信息资源,是沟通其他专业基础课程和计算机课程的桥梁和中介。

最后,编写和使用跨专业知识的教材也是跨专业知识培养的突破口和支撑点。因为教材既集中反映了教育教学的目的和指导思想,又是联系教育与教学的又一中介和桥梁。

3.3推进“跨专业综合”毕业设计(论文)模式

毕业设计(论文)作为计算机专业本科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通过计算机专业与其他专业“跨专业综合”毕业设计(论文)模式,成为对计算机专业学生跨专业培养的重要途径。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应综合多学科专业知识,这有利于计算机专业与其他学科渗透、融合和优势互补。学生通过多学科间的相互结合与渗透来拓宽知识面,获得多学科专业知识,达到优势互补,使毕业设计(论文)更有利于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综合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事实上,“跨专业综合”毕业设计(论文)模式往往能够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首先,部分同学明确了自己今后所从事的工作方向,所以在选择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时也希望能够尽可能地彼此相关,以便对自身发展有所裨益;其次,部分同学因各种原因在高考时选择了并非自己喜欢的计算机专业,这时有机会选择做自己喜爱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内容,既满足了个人的专业需求,又扩宽了专业知识面;第三,学科交叉特点明显,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有利于开展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育,使得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增强。

计算机专业的“跨专业综合”毕业设计(论文)模式,首先可以组织学科带头人进行研讨,寻找多学科交叉综合的切入点,确定与计算机专业进行交叉综合的形式和具体内容;然后在相应的指导下,进行题目申报、人员组织、课业组织、答辩组织等。其中人员组织可以组织不同专业的老师进行协助指导;源自多个不同专业导师的指导,学生有不同的专业体验和学术熏陶,从而激发跨学科研究兴趣。

3.4改革计算机专业教材,有机融入其他专业的内容

教材在保证和促进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教材给主体性教学提供条件,有利于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对计算机专业教材实施改革,引入其他专业内容,使教师和学生在一门教材的“教与学”过程中,能自然地涉及多门专业知识。

在编写计算机专业教材时,应重视将计算机专业知识融入其他专业知识进行整合,达到整体性。有两个出发点:其一,构建各基本环节的整体性,包括教材的教学目标、内容、教学方式选择、实施过程等;其二,在编写教材体系时,力求反映整体的知识架构;其三,保证知识融合能够发挥系统交叉和整合功能。

4结语

计算机专业是一门应用型和服务型的专业,必然与其他专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具备计算机知识的专业人员已经不满足社会各行各业的需求,培养大量以计算机专业为基础的跨专业复合型人才不仅是社会的需要,而且有助于全社会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提高,推动许多行业的产业升级。跨专业知识培养是一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与学的互动过程,教师和学生都应该从思想观念上、具体操作上主动求变,力求通过跨专业知识的培养,使得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拓宽加深基础,提高以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为主的全面素质,使学生在就业中具有广泛和多层次的适应性。

参考文献:

[1] 刘翠兰. 系统科学、集成创新与创新型人才开发[J]. 系统科学学报,2009,17(2):25-28.

[2] 唐瑜,蓝英. 钱伟长:一片丹心为报国[J]. 中国监察,2008(21):59-61.

[3] 刘仲林,程妍.“交叉学科”学科门类设置研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6):10-15.

[4] 浙江大学“交叉学习培养计划”备受青年教师欢迎[EB/OL]. [2006-11-16]. http://www2.seu.edu.cn/~ccp/party3/ gaojiaocankao/2006gjck9.htm.

Discussion on Training Multi-disciplinary for Computer Major Undergraduate

ZHAO Xue-feng

(School of Computer Engineering, Huai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Lianyungang 222005, China)

Key words: computer major; multi-disciplinary; knowledge structure; creative thinking

(编辑:彭远红)

作者:赵雪峰

关于素质教育的通信专业论文 篇2:

实践环节对机电专业学生适应岗位需求的研究

摘 要:文章将生产和教学结合在一起探讨,根据机电专业的岗位需求、专业特点来总结教学模式;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来分析生产和教学的关系,并探索出定岗培训、企业课题带入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与实训手段。

关键词:机电专业 实训教学 研究 实践

一、机电专业的岗位需求概况

随着时代的更迭,不同岗位对于社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变化。自2010年起,笔者所在的佳木斯大学对于机电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进行了了解和问卷调查,其中调查结果表明我校机电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大中型国有企业、大中小型外资企业、中小型民有企业、合资企业等近百家用人单位。了解和调查问卷中还包含了在岗表现、技能是否满足现有职位、是否频繁更换岗位和单位、上岗就业及时程度以及未来发展空间等多个因素。

根据数据所显示,我校机电专业毕业生主要分配在以上所描述企业的技术岗位、技能岗位、管理岗位上。他们主要负责机电相关产品的研发、设计的技术支持,在自动化生产的装配线和高技术设备上进行加工工作或者操作工作;他们对高科技设备进行专业的、定期的保养维护工作,对高质量产品进行合格性检测监督、并运用专业技能对库品进行管理分配工作;他们在企业生产过程中进行技术层面的管理工作、生产方面的管理工作,并运用自己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对产品进行专业的讲解,推广、推销,并对其他推销人员进行专业性的培训和讲解。

根据以上调查得出,我校机电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良好,在企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功能性强,不可替代性强,能力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素质相对较高,普遍被用人单位所看好。然而,我校机电专业的毕业生想要在现今不断发展和进步的生产设备、不断迭代更新的生产技术工艺,不断进步的技术操作手段和操作框架系统中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完成准确的工作职责,其工作具有极高的专业性、技术性、时效性。要在工作过程中完成好自己的职位工作,就要具备相关的技术水平和突出的能力与表现。同时,这要求我们的毕业生拥有相关的职业认证资格。

综上所述,在这样的就业环境下,要求我们对学生进行专业的、科学的、有效的、全面的实训体系,并不断完善这个实训体系,最终达到实训效果的最大化。

二、机电专业的专业特点

要完善实训体系,首先要结合机电专业的专业特点。不同专业的实际特点不同,实训体系也不尽相同,根据多年来专业教学的经验,总结机电专业的显著特点如下。

机电专业是一门复合专业。机电专业主要以现代化的数字信息处理技术为根基,包含了有关数控、机械制造、微型计算机、计算机、传感器检测技术、信息加密处理技术、互联网通信技术、液压气动技术等复合性技术。机电专业的设置并不是根据学科的简单分工而设置的,而是根据生产成本的高低、是否柔性、产品是否效率出众决定的。因此,机电专业无论从专业层面还是从教育教学层面都具有相对的复合型、应用性和一定的先进性。

机电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其社会就业面相对较广,针对的社会就业岗位群体也相对较大、较多。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的高精尖科技技术企业和生产技术迅速蓬勃的发展,机电专业的专业技术和广泛的应用领域也将开疆扩土,机电专业已经逐渐的成为了一门基础通用类专业,成为了相关用人单位急需,人才相对紧缺的综合性专业。而为国家输送机电相关專业的更高质量的人才,自然成为了一个更为普遍的难题。

由于机电专业在教学中所需要大量的跨越学科的技术经验、实践经验,这就要求教师不仅需要有夯实的理论作为教学的基础,也要有相对较高的实际、实践经验对学生进行更客观更具体的讲解,这就要求在机电专业的教学中,需要更多的教师拥有较高的双师素质,既掌握教学技能和教学职称,又掌握实践技术和机电技术职称。

机电专业培养的人才是高综合性社会紧缺人才,但培养这样的人才所需要的必要投入也是相对较多的。想要让更多的机电专业学生具备实践经验,就要配备较新较全的机电专业设备来满足实践和教学的需求。然而这些机电专业设备不仅价格昂贵,而且迭代速度飞快,这导致我校无法采取购置机电设备来解决实践和教学的需要。这就要求我校整合资源,借助社会、企业的现有设备来完成我校学生在实践和教学中的需要,做到资源优化和资源整合,而这部分资源的优化和整合的重要性,直接关乎着我校机电专业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

三、机电专业的教学模式

机电专业的育人目标和定位在于学生的技能和技术培养上,本专业的教学重视实际应用,根本任务就是将学生培养成能够充实到生产活动第一线的高技能、实践能力强的技能型实战人才。然而,这样的实践能力的获得、形成以及未来的发展也是机电专业教学中应该重视的,重视知识基础,重视技能和技术的根本理论,重视技术的综合性、转移性、发展性。而这一切的一切,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以用人单位所需要的用人岗位的用人标准和实际需要为准绳的。

在多年的教学和实践中,在我国一些机电专业的学习和考察中我们得知,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和设备,缺乏完备充足的实训条件,学生只能够凭借想象进行学习,缺少实际上手体验,没有亲自参与到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没有在脑海中留下不可忘却的具体的劳动经验,有的只是书本上和老师口中的操作情景,这样的记忆是抽象的,知识是模糊的。而这样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所需要的能够独自进行实际操作的技能人才,可谓相去甚远。

所以,无论从主观角度还是客观层面,传统方式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变革和更改都势在必行,这是一条提高机电专业教学质量,人才成长规模以及未来长远发展的一条必经之路。而在这条必经之路上,实训教学和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地位。

在长期的机电教学摸索适应生产需要的过程中,从需求出发,创新模式,参与到企业之中,参与到订单之中,着重实践,教学和职称并行,让社会上的评价和就业上的需求来拉动我们,以此作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知识为基础,体现素质教育,教学系统教真技术的教学理念。我们要把教书育人和生产劳动结合在一起,多和企业合作,让学生一边学,一边练,一边实践一边反思,反思后再有目的的,有方向地学习、改进,形成先进、科学的教学体制,为机电教学走出一条有职业明确特点和烙印的导入型教学。所谓导入型的教学模式,就是按照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来有目的、有引导地培养人才。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我们将机电岗位需求的最核心的机电能力和基本素质素养作为制作新实训方案的基础和发展之本,通过导入型的方式作路径,不断改善教学的计划制定、教学过程、手段形式,再对教学的评价系统制定新的模式和实施方案。而这其中的重点,就是培养适应需求,对企业负责,对用人单位负责,校园和企业合作,生产与教学并行,从而培养出多行业、多领域适应岗位的高技术人才。

四、机电专业实训的研究与实践

将企业的问题和课题带到教学之中。我校机电专业的专业教师,坚持在教学之余为企业开展更多的技术支持与技术服务,在与有机电工程技术难题的企业合作的同时,将课题和问题引入课堂,将这些在实际劳动和生产中遇到的难题、课题作为教研课题,作为毕业生的毕业课题。这是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把学生的综合能力推向社会,也是专业将教学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表现形式和使用手段。这是最真实也最贴近生产实际情况的课题,如果这样的课题能够解决,生产中的难题就不难解决;这样的行业特点能够掌握,生产中的行业需求就可以满足。

通过解决在生产实际情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不仅可以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实训效果,也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在学习中难以调动的、却十分丰富的好奇心、创新欲望、动手实际操作欲望等专业必须的素质素养。并且能够让学生在校园期间,就感同身受地体验到真正的岗位是怎样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工作氛围,怎样的需求需要,将务实的工作作风提前授予学生,形成潜意识对岗位的了解和适应,在步入工作岗位后,真正达到零适应期,上岗即用的可用性人才。

实行切实可行的针对岗位的培训。所谓针对岗位,就是与企业一同商议签订合同的培养计划,一同探讨岗前的培训内容、培训要求,以及要达到的培训目的。这其中,企业得到了人才,也为学校还有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学校本身不具备的先进设备、行业标准、管理模式等条件。这样的实训可以说是针对性极强、目的性极强、完成性极强的实训。即将毕业的学生在接受这样的实训后,将会变成一个可以直接上岗、直接工作、直接生产的合格毕业生。而学校在这样的实训体系下,也能更好地和社会保持一致,和用人单位保持一致,和行业最新的标准保持一致,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手段,达到完善教学,完善实训的教学目标。

在教育过程中,部分用人单位会对我校提出用人需求,用人需求包括了详细的用人计划和岗位招聘计划,在这样的前提下和用人单位合作,互惠互利地进行人才培养和人才输送。而这样的合作要求合作双方分别对招生和培训提出想法和实际执行方案。这样的有目的培养、有方向培养、有岗位培养,不仅能够更大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就业率,而且为用人单位的培养人才、招聘都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在实训过程中,学生的实训场所得到了保障,实训内容更为贴近工作内容,实训氛围更加真实。

实训的过程,就是学生和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的过程。我们根据岗位群体的需要,对学生与岗位的零距离对接进行全方面的职业技能能力培训。相对于重视课本内技能教学和知识点传授的传统教育模式,实训过程更加注重的是技能和知识在实际操作中的良好结合。综合实训将生产中所遇到的问题去进行分析和梳理,将这些问题的难点进行二次讲解和新的提高。我们需要通过引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实训的工作过程中,多查资料,多自行解决问题,带着疑问去工作,带着解答去实践,带着经验去总结,带着收获去学习。

在实训时,我们先让学生对现场的设备进行一一熟悉,讲解每一个設备的特性与工艺,带领学生复习这种设备的操作难点,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在讲解操作流程时,更多地与知识理论相结合,让学生明确操作流程的来龙去脉,对操作中的细节,操作中的技巧进行掌握和实践。带领学生对所有设备进行安装和调试,对于各种调试的技巧进行结合实际情况的讲解,再由学生逐一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如果遇到故障,先让学生尝试解决,在解决完故障后,让学生梳理总结该故障的造成原因、解决过程。在完成整个生产过程后,再让学生系统地、有联系地进行整体的分析和梳理,从而得到进一步知识储备的提高,进一步的操作经验的积累,进一步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经验。

培训课程的内容贯穿于实训过程中。机电一体化考证培训课程的培训方式也是以实际机电一体化装置为平台的,以装置中的实际应用为载体,完成各知识点、能力点的培训,其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与综合实训完全吻合。实训的过程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职业素养,为学生和用人单位构架了桥梁和纽带,是学生们在毕业前,和在工作中一份难能可贵的宝贵财富,也是教育中重中之重的一环。只有不断地研究机电专业实训的实施,才能够更好地为用人单位,为社会输送更多机电专业的优秀人才。

五、结论

在机电专业的不断发展、改革、进步的过程中,培养怎样的人才也成了我们必须要面对的课题。面对这样的课题,我们得出了新的实训手段来适应新的社会需求与需要,这样的改变是势在必行的,这样的改变是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的。在新的教学形式和实训方法中,又以针对岗位培训,校企结合为核心。综上所述,本文为机电专业的新实训模式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对机电专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和方向引导。

(项目基金:1.佳木斯大学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ylb2012-003;2.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研重点课题,编号:14Z024)

参考文献:

[1] 要艳惠.关于机电专业教学的一些思考[J].学周刊B版,2011(2):194

[2] 冯满顺.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与实训[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3] 张建民.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学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系列教材: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 高月宁.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5] 王鹏鹏.机电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14):82-83

[6] 牧仁.论机电专业教与学的发展方向[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41):64-65

[7] 张筱洁.浅论现场教学在机电专业教学中的作用[J].新校园(上旬刊),2014(6):40-41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责编:若佳)

作者:于峰 夏广岚 韩庆林

关于素质教育的通信专业论文 篇3:

《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PLC应用技术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课程。根据新时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的要求,结合课程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在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证明,这些改革既提高了学生对PLC应用技术基本理论的掌握,又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可編程序控制器(PLC);教学内容;实验教学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将继电—接触器控制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融为一体的一种新型工业自动控制装置,具有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编程简单、易于扩展、调试维护方便等一系列优点,在工业自动化、机电一体化、传统电气控制技术改造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2]目前,PLC应用技术已成为普通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一门很重要的专业课程。

PLC应用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都十分强的专业课程。然而,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新时期学科专业建设增设了不少新的课程,很多专业课程都面临着缩减学时的压力,PLC应用技术这门课程也不例外。因此,为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真正掌握好这门课程,我校PLC应用技术课程组教师从课程内容设置和改革实验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内容改革

在PLC出现之前,工业控制领域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继电—接触器控制,PLC控制系统是在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和计算机控制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PLC课程设置初期,《电气控制技术》和《PLC应用技术》两门课程同时并存,前者设置了24学时的理论教学和8学时的实验教学,后者设置了34学时的理论教学和8学时的实验教学。但自2004级起,根据新时期学科专业建设的要求,在遵循“重基础、宽口径、多方向、强应用”的原则下,各专业增设了一些新的课程。为解决课时缩减和教学内容的矛盾,我校对《电气控制技术》和《PLC应用技术》两门课程进行了整合,调整为“电气控制及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一门课,总学时压缩为50学时,其中理论34学时,实验16学时,并且大幅度地压缩了继电—接触器控制部分的内容,基本上是以一章篇幅内容对该技术作了简要介绍,大部分学时是用于讲授PLC应用技术。经过实际教学我们发现,这样的整合,表面上学时是压缩下来了,但教学效果远不如前。出现这样的教学效果,我们认为与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有直接的关系,特别是对继电—接触器控制技术只作简要介绍,不管从深度还是广度上都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继电—接触器控制技术既是PLC技术产生的基础,又是PLC控制实际系统中的桥梁和纽带。再者,学生没有一本合适的参考教材,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学生仅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是很难做到完全理解和消化的。为此,课程组以进一步调整该课程内容为契机,在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编写了《现代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一书。编写时,在继电—接触器控制部分主要介绍其基本理论和设计思想,为学习PLC技术提供必要的基础;同时大大缩减继电—接触器控制应用的相关内容,以满足整门课程学时的要求。另外,在合理设置继电—接触器控制技术与PLC控制技术内容的基础上,还介绍了一大批如FXON-3A、RS485-BD板等现代新器件、PLC与变频器的综合应用、PLC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以及CC-Link现场总线等新技术。该教材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一本系统、全面的学习参考书。通过学习,既使学生掌握了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又培养了他们对新技术的应用能力。

二、实验教学改革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文件精神,在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和内容的同时,各高等院校还应深入扎实开展实验教学工作,加强专业课程的实验的综合性,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3]PLC应用技术是一门工程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其实验教学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在基本实验技能方面得到培养,而且还应让学生在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工程意识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一定的锻炼和培养,这是本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方向。

PLC应用技术这门课程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计划中,是安排在三年级的下学期开设的。由于在这之前学习了电路原理、电子技术、计算机基础、自动控制原理等专业基础课程,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因而学生对参照实验指导书,机械地按照步骤在实验装置上操作的、以验证为主的传统实验模式基本上没有多大兴趣,呈现出来的面貌是被动地来上课,消极地进行实验。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发现他们感兴趣的是希望实验内容能够更多得贴近实际,希望体会到所学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确实有一定的作用,以使自己的实践能力真正得到锻炼。因此,为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我们对PLC应用技术这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以PLC在工厂、企业中的较典型的应用为依托,探索出了综合性工程项目式的实验教学模式。

(一)综合性工程项目式实验的特点

综合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的重要环节。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既可以是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的实验,也可以是与本课程相关课程多个知识点的实验,由学生综合自己所学知识和已掌握的基本实验技能,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综合训练的一种复合型实验。[4]综合性实验具有以下特点:(1)实验内容的复合性;(2)实验方法和手段的多样性;(3)实验结果的未知性;(4)学生学习的主动性;(5)人才培养的综合性。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是综合性实验的重要特征。综合实践教学是一种激发学生求知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目前正在很多学科的实验教学中得到积极的尝试和探索。[5,6]

实验教学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实验教学的主要环节,实验教学模式改革近年来受到普遍关注,[7]其中,将工程项目式教学模式引入实验教学中已成为实验教学研究的热点。项目式教学模式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家、伊利诺伊大学教授凯兹博士和加拿大教育家、阿尔伯特大学教授查理博士共同推创的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法,它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或设计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8]工程项目式实验是指,所有设计的实验项目以工程項目为背景,紧密联系工程实际,即以满足实践所需的项目为目的而开展的教学过程。[9]工程项目式实验注重培养学生树立工程观,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工程项目式实验其特点是,以工程项目为背景,使实验更有针对性、系统性和整体性;整个实验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积极主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

(二)综合性工程项目式实验项目设计原则

由于工程项目式实验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主要以自我教育的方式获取知识,即在实验过程中,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学生有足够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因此,实验项目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每个项目的设计,都要求能够突破与项目相关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对项目中的问题有深入的理解。同时要求教师对项目中所涉及的知识点、难易度有较准确地把握。

一般来说,综合性工程项目式实验项目的设计基本上遵循以下原则进行。

1.实验内容尽可能来自于工厂、企业的实际应用中,且具有较典型的意义和价值,以培养学生树立工程观。

2.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实验规模适中,难度适宜。实验项目不能太小,也不能过于庞大。太小则所涉及的知识点少或单一,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差,达不到预期的锻炼效果;太大则学生无法在有限的实验学时内完成,导致实验流于形式。

(三)PLC实验项目设计实例和实施

在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计划中,PLC应用技术课程的实验学时为16学时。根据教学要求,把实验教学分为两部分,即基本内容练习实验和能力提升综合应用实验。其中,基本内容练习实验为4学时,主要用来熟悉和掌握PLC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PLC的在线操作、基本电路的程序设计与调试方法等。能力提升综合应用实验为12学时,这部分共设计了三个实验,属于工程应用实例,用于工程教育。第一个实验的题目为“基于PLC的电机控制系统设计—电动机自耦变压器降压起动PLC控制系统设计”,实验内容来自于电动机使用量较大的某些工厂和企业,项目所涉及知识点相对较少,主要包括三相异步电动机起动、继电—接触器控制和PLC等方面的内容,但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性。这个实验属于小型工程应用项目,实验时间设置为3学时,目的是使学生建立工程项目的概念。实施时,分成三个步骤来完成。第一步,由教师给学生提出电动机的具体控制要求,即:(1)任意一台电动机在起动过程中,其他电动机都不能起动;该电动机起动结束后才能起动下一台电动机;任何电动机不论是停止,还是运行都不能影响正在起动的电动机。(2)起动任何一台电动机时,首先使该台电动机与自耦变压器连接,降压起动,不应有直接起动的可能性。(3)控制系统应具有较强的容错能力,即使出现误操作,也不应出现有危害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的情况。(4)对电动机应有必要的保护措施,如过载、过电流保护等。第二步,实验设计。实验小组根据项目的具体要求,自行设计控制系统电路主接线图、PLC的I/O分配图、实验程序等。考虑到实验学时的限制,这一步所有工作均安排学生在课外完成。第三步,联机实验。学生进入实验室后,在断电状态下,将计算机与PLC连接好,开始实验。实验操作包括程序下载、在线调试、运行监控等,当系统功能达到控制要求后,结束实验。

这个项目所涉及的知识点虽然相对较少,但内容来自于实际,且所有环节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所以,通过这一项目,让学生感觉到了实验不是枯燥的,而是生动有趣的,提高了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为其全面掌握相关课程知识和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逐步改变他们过去被动地来上课,消极地进行实验这一学习状态起到积极作用。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后面接下来的两个实验,在实验内容和难点方面都作了一定程度上的增加。第二个实验的题目是“用PLC和变频器实现对工业洗衣机的综合控制”。因为有前一个实验的基础,学生对这个项目的实验设计基本上没有多大问题,他们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是花在了解、学习新增知识点和控制程序优化等方面,如新增部分变频器的结构、原理、使用以及梯形图程序编程方式的选择等。与第一个实验相比,实验内容和难度都有增加和提高,为保证学生能较好地完成整个实验,后面两个实验的学时增加到4~5个学时。这种目标具体、升级适度的阶梯式综合性工程项目式实验,使学生在每个实验完成后都能信心倍增,觉得学有所用,有成就感。几个实验下来,不但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而且还使学生自己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上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四)实验的考核方式

实验考核方式也是实验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传统实验教学中,实验成绩评定主要是依据学生的出勤率和每次实验后提交的实验报告,而实验过程中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被忽视,这样造成了很多学生做实验时只是敷衍对待,在撰写实验报告时只考虑实验报告的篇幅和整洁程度。因此,实验教学最终结果将是流于形式,未能发挥其应起到的作用,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没有真正得到锻炼。专业课实验的目的主要是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尤其是像PLC应用技术这类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实验。因此,根据前述实验项目的分类,我们把PLC应用技术这门课的实验分成基本实验和能力提升综合应用实验两大块来进行考核。其中,第一大块占20%,主要由出勤率、实验态度、基本方法和技能、实验报告等内容组成。第二大块占80%,主要包括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技能、实验报告等内容。经实际操作后,学生普遍反映,这种考核方法能极大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能全面客观地评价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水平,同时还有利于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根据新时期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建设的要求,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针对PLC应用技术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改革,主要从课程内容的设置、实验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我们体会到,在教学内容的设置方面,必须充分考虑到课程前后知识体系的联系与衔接,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个知识点;在实践教学方面,要结合课程的特点,对像“PLC应用技术”这一类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验条件,开设一定数量的综合性工程项目式实验,对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参考文献:

[1]廖常初.FX系列PLC编程及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张婕,李浙昆,等.可编程控制器虚拟实验教学的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9):78-79.

[3]李晓宁.现代电气控制综合实验系统设计[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2):64-66.

[4]肖爱萍.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教学浅谈[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26(7):229-231.

[5]王欣,孙静.方剂学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探索[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1):114-115.

[6]王红梅,汪旭明,等.机能实验学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2):124-126.

[7]朱金秀,陈小刚,等.项目式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11):93-95.

[8]路培,李彩亭,等.项目式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9,(2):76-78.

[9]王艳.项目教学法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实践探索[J].中国市场,2007,(12):193.

作者:袁琦 刘晓梅 易细龙

上一篇:创造学联合推进创新教育论文下一篇:学生社会责任感体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