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工学结合新型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范式研究

2022-09-12

1 正确理解工学结合内涵,明确高职高专办学方向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精髓是实践教学;实质是就业导向。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就是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从而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提高他们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们亲临现场接受职业指导、经受职业训练,了解到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有助于学生就业的选择,使他们有优先被雇主录取的机会,其就业率高于未参加合作教育的学生。

2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各专业的教学普遍存在偏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而对实践重视不够,技能训练的时间很少,且安排不合理,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不相适应。为此,各院校应在进行大量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吸收企业专家直接参与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围绕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技能水平,对学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根据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状况和基本要求,分析和确定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和基本技能目标;围绕所确定的职业能力要求设置课程模块,并结合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大纲,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开发出本校课程。在课程的难度和广度方面,遵循“实用为先、够用为度”的原则,加大技能训练课时量,理论与实习课的教学组织形式采取周倒或轮倒制。

2.1 探索更加完善的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与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2.1.1 加强校内实训条件的建设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技能训练,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良好的实习实训条件是实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保证。对于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必须挖掘潜力、提高实习设备利用率;每年保证经费投入对实习设备进行补充和更新,增大校内实习实训容量;同时加大实习产品开发的力度。

2.1.2 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优化工学结合环境

校企双方投资共建实习训练基地,努力营造一种与现场生产相同的实习环境。企业派出生产一线的专业骨干作为基地兼职教师或学校聘请有生产经验的企业骨干做兼职教师,与校方的专业课教师共同组成了一支高水平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对学生进行技术指导。同时依据企业对员工的考核标准,对学生进行严格考核管理。校企双方坚持以学生技能训练为重点,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2 探索教学管理新模式,服务学生就业,适应学生发展需求

2.2.1 允许学生申请提前就业、创业,修业年限不受学制限制

鼓励学生工学交替,提前就业或创业,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延长毕业年限,为学生工学结合创造条件。学生在校期间可根据个人实际选择学习方式。对在规定的基本学制内难以达到毕业要求的学生,经本人申请,学校同意,可先发给结业证书,学生可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参加各类相关培训和实践,成绩合格,由学校认定学分,换发毕业证书。

2.2.2 积极探索学分制管理

教学管理部门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由过去的共性管理变为个性管理,由面对班级管理变为面对学生个体管理,由过去的静态管理变为动态管理,积极探索和推行学分制管理。搭建学分互认平台,积极稳妥地推行学分互认工作。认真研究和制定专业间、学校间、区域间学分互认标准和方法,为学生跨专业、跨校选课创造条件,在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行学分互认工作。

2.2.3 改进和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采用适应学分制需要的考核方法和制度,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重视考核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考核,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和导向功能。积极建立导师制,改进和加强学生管理工作,学校应建立导师制,加强学生管理,选择懂专业、有责任心的教师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生个人条件和爱好,指导学生选择学习课程,同时指导学生坚定学习信心、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2.3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经验

针对目前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班学生提前就业到单位顶岗实习,学校积极尝试和探索新的工学结合、合作培养的教育模式,并取得了一些实效性的成果。由于就业市场的变化,近年来许多用人单位在学生毕业前一学期就到学校选择和招聘学生,毕业生就业与企业用人之间出现了“时间差”,高职院校最后一学期的教学组织与管理受到严重影响

2.3.1 研究和解决提前离校学生未修完课程的学习和考核问题

以本课题为载体,结合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对提前2学期离开学校毕业班学生未修完课程的学习和考核问题进行研究,制定出《毕业班学生提前就业未修课程考核管理办法》。对提前离校学生完成未修课程制定了免修考试的管理办法,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完成课程的修读与考核。

2.3.2 结合学生就业新形势,改革毕业综合实践方案

依据学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安排,毕业班学生在最后一学期多是毕业实习或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本着教学管理服务学生发展、服务学生就业需要的原则,学校对毕业综合实践方案进行改革,以满足学生就业的需要。我校的毕业综合实践方案制定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服务学生为宗旨,立足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服务,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结合学生就业及提前离校顶岗实习等情况,保证学生在最后一学期完成学业与充分就业。

2.3.3 制定管理办法,保证毕业综合实践顺利实施

为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服务,保证毕业综合实践的顺利进行,学校专门针对新的毕业综合实践方案制定了与之相配套的《高职学院学生毕业综合实践指南》。毕业综合实践指南的出台为提前就业学生顶岗实习顺利完成毕业综合实践提供了方便,同时也规范和理顺了提前就业学生毕业综合实践管理工作。经过实施,各教学系感觉到从管理上有章可循,更加规范和有序,为学生工学结合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课题组通过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系统的研究,探索高职高专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认为:只有做实“工学结合”才是高职院校和高职教育的根本方向、根本出路。做实“工学结合”才是加速新经济和新工业化高素质劳动者培养的必经之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其绩效全然来自于敦本务实。因此,我们必须坚持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观,脚踏实地地为新经济紧缺高技术劳动大军的培养进行不懈的努力。

摘要:高职高专院校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只有坚持工学结合办学思路,打造职教人才培养模式。要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专业建设;以能力为本位,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以技能为中心,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以职业道德为核心,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必须实施工学结合,工学结合的精髓是实践教学。

关键词: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就业

上一篇:关于桥梁桩基施工技术的探讨下一篇:从作品出发浅谈科技认知对于装置艺术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