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与公民素质培养论文

2022-04-29

摘要:人的素质可以分为做人的个人素质、做事的职业素质和做公民的社会素质。作为高职培养目标的“高素质”应该是较高个人素质和社会素质基础上的高职业素质。“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当前高职教育的薄弱环节,也是党和政府以及企业的迫切需要,因此,高职院校应该从教育理念、制度设计和教育载体创新等方面强化高素质培养。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艺术教育与公民素质培养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艺术教育与公民素质培养论文 篇1:

论人文通识课的设置、结构与语境

在本性上,一切教育都应当针对于指向人本身,人文通识教育当然就更不例外了。就基本规定而言,人文通识教育是一种旨在培养人的人文素养,以及注重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全人教育。作为一种文学与文化的力量,人文主义在文艺复兴的欧洲达到高潮,并对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现代意义上的人文通识教育理念与思想,随着西方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日益被认同与接受。在大学尤其是理工科大学里,人文通识教育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教育设计,因为它会彰显出独特的人文意义与价值。在这里,主要以原纺织类院校为例,探讨通识课的设置、结构及其与人文的关联。

一 基于人的完整性的设计原则

一般来说,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不仅应受到过一定专业的学术训练,而且还要形成和谐健全的人格与心智。为此,大学教育应给学生以充分的选择机会,使他们能对不同的学科、文化与思维方式,保持应有的认知与尊重的态度甚至浓郁的兴趣。实际上,人文通识教育基于人的完整性的课程设计原则,使得人文通识教育人本旨归的实现成为了可能。近些年来,与许多大学一样,原纺织类院校也对通识教育的人文旨趣加以关注。比如说,东华大学坚持与强调对全体学生实行建立在通识教育基础之上,宽口径、柔性化的专业教育计划与方案,人文通识教育的基础性地位,日益得到充分的肯定与强调。

人文通识教育选修课的教学目的在于,向学生揭示不同学科领域的各门知识,以及在这些知识领域内探索与研究的方式。同时,引导学生获得各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并了解这些方法是如何运用的,以及它们的意义与价值之所在。因此,通识教育强调的往往是人的能力、素养和性情的培育。虽然说,有些人可能身心生来就健康,似乎用不着别人的帮助。对人的成长来说,“他们凭着天赋的才力,自幼便能向着最好的境界去发展,凭着天赋的体质,能够做出奇迹。但是这样的人原是很少的。”[1] 正因為如此,后天的各种教育尤其是大学的通识教育,对于学生人格的完善应当说仍然是至关重要的,而只有针对人本身的教育,才能更好地切近人的完善与全面发展。

因此,人文通识教育的指导思想的研究,是首先应该加以分析与探究的学理问题。但只有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人文通识教育的指导思想才是可能的。在根本意义上,人的完整性是人文通识教育设计的原则与出发点。当然,人的这种整体性并不是僵化与封闭的版块,而是具有构成性与生成性的开放系统。因此,对这种构成性与生成性的揭示与阐发,可以有助于在教育中通达人的整体性目标。譬如,武汉纺织大学将“品格·知识·能力”三合一素质的培养,作为人文通识教育乃至整个大学教育课程设计的基础。而且,这三者之间又是密切关联与相互生成的。因为,人文与社会科学知识可以对身心疾病施加认知干预,而审美鉴赏的能力又有助于道德感的养成。

如何确立人文通识课程的整体教育目标,对于人文通识课程的教学具有规定性的意义。在人文通识教育中,应该充分注重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探索与培育大学生的完整人格与综合素养。实际上,“我们之所以花这么多时间于建立和阐述教育目标,是因为教育目标是指导课程编制者所有活动的最为关键的准则。”[2] 同时,人的整体性,也是人文通识课程设计的合理性的规定与基础。人的整体性虽然是由诸多要素构成的,但它又不能简单地还原为或回归到各个要素。而且,这种整体性在观念、知识与实践等层面得以揭示,并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得到体现与表征。

因此,应把人的整体性放在首位,并基于这种整体性的根本原则,通过品格来带动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同时,通过人文通识课程的教学与教育,使学生具有良知与完整、健全的人格,这正是人文通识教育的根本旨归之所在。这些年来,苏州大学一直秉承与坚持通才教育与分类教学,以及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与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这既体现了人的完整性与通才教育的意义,也注重专业教育、实践技能与创新才能的培养,尤其是,在这个日益看重教育的实际功用的时代,对大学生宽口径与厚基础的知识结构的强调是非常重要的。但这并非要求每个大学生都很博学,而是表达了对学生宽广的知识面与思维特质的诉求。

在人的完整性的基础上,除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习得外,还要促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公民意识,以及积极参与社会的公共生活,富有良知、同情心与社会责任感,从而成为具备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更重要的,“这种教育与人文的相遇之所以弥足珍贵,不仅在于它所能够产生的结果,而且也在于这一活动本身——它在使学生深入了解其他民族的思想文化的同时也牵动了学生的想象力与情感。”[3] 因为,与一般的专业教育相比,人文通识教育更直接地指向了人自身。亟待探究的是,对教育本性与整体目标的领会与确立,揭示人文通识教育目标的内在规定与学理基础。

二 互文、开放与动态的课程结构

如何针对原纺织类院校的专业与学科设置特点,安排好人文通识教学的课程及其构成,对于人文通识课程的教学实施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强调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关联与区分,一般常常采取模块课程结构的设置模式,其中,每个模块课程设置,尽量不与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及专业选修课重合。如天津工业大学,以人文与法学院为依托,推出了“尔雅”人文通识教育系统,它包括哲学、文学、艺术、伦理、社会与政治类系列课程。当然,这种模块并非僵化的与固定不变的,而应当以人的内在精神与属人性作为其实质。

在这里,人文通识课程的设置与建构,还应是与人的完整性目标同构的。也可以说,人的这种整体性存在,规定了人文通识教育各门课程之间的关联性。“与纽曼类似,雅斯贝尔斯认为,不同的学科构成一个统一的知识宇宙,因此,大学不能任意限制其感兴趣的知识领域。”[4] 同时,这种课程设置还应该是开放性的,并强调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关联与交织,以及面向社会、历史与文化的多元视角。因为,所有学科与专业及其课程,都是揭示真理、创新知识与拓展思维的特定视角与路径。

同时,学科与专业的关联与互动,应当引起人文通识教育与课程设置的重视。武汉纺织大学根据学校专业、学科的内在规律,以及专业、学科的发展与布局的实际情况,将人文通识课分为五个大类: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纺织服装材料特色、跨学科。这既考虑到了人文通识教育的一般性特征,也结合了原纺织类高校学科设置的实际情况。在课程结构的问题上,各个院校都应既考虑到人文通识教育的一般性,又应当联系各个院校不同的学科与专业设置,来兼顾课程设计及其互文性与开放性。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不同的学科与专业之间的关系,对人文通识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启示。为此,通识课的设置力图向学生介绍与阐明,大学本科教育所不可或缺的、在知识领域中获得知识的主要方法。“……,作为主渠道的通识教育课程要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多样化的特点,内容要涉及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的基本领域以及本国语言和外国语言的训练。”[5]当然,这些学科主要着力于人的综合素质的养成,而非旨在把学生都培养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无论学的是什么专业,今后做什么样的工作,这种通识的素养与智慧都是不可缺失的。对于职业教育或实用特征明显的专业,也同样需要这种通识性课程及其向专业的介入与渗透。

显然,让学生接触与了解不同学术领域和文化的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方法和理论体系,可以为那些资质、能力和经验各异的大学生,提供日后长远从事学习与探索所必需的视野和方式。同时,这些课程设置的开放性特征,不仅存在于不同专业课程之间,更从课程教学文本指向了人的教育的整体性。而且,诸多课程还处于动态的关联与适时调整之中。例如,江南大学努力提出与实施的,正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以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这无疑会对学生综合素养与能力的培育有所助益。在人的教育问题上,人文通识教育与其他教育方式,也是密切相关的而非非此即彼的与相互冲突的。在所有的专业教育之中,其实也应肯定与强调人的存在这一根本观念。

虽然说,曾经同为原纺织类院校,但各个高校在课程布局与结构设计上,还应考虑到自己的定位与特点。如,北京服装学院坚持与强调艺术教育与工程教育、管理教育的结合,开设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艺术与体育等四类通识选修课。“更确切地说,进一步的方法不仅在于为学生提供深入追寻自身兴趣的学习方案,而且该方案还要具备多方面的灵活性,这样学生才能了解其自身学习领域的局限性。”[6] 显然,这就要根据原纺织类的工科背景与专业设置,以及后来各校自身的变化与调整,研究人文通识教育的具体规划与实施方案,应当着重增设人文与社科方面的公选课程,当然也要设置一些综合、交叉与跨学科的课程,以提升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修养与综合能力。

三 教学、对话与教育的文化语境

人文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以开阔的视野与眼光,感受不同学科与学术思想的魅力与启迪,并将这些习得的内在精神与文化养分,借鉴到日常生活与未来的工作中去。为此,通识课主要内容应该关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健全学生的心智,以及促成大学生发现自己生活的意义与价值。而且,还要通过学术讨论与思想的交流,分析与研究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与困惑。在这里,如何将互动式教学方法运用于通识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去,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由于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知识背景的差异性,师生教与学的沟通有助于克服学习中所遇到的障碍。

在教与学的交流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增进人文教育对学生的熏陶与影响。“人们必须承认:教育行为是具有创造性的,而非固定不变的。当师生双方都彼此欣赏对方的学习能力时,表明师生之间互动的热情便会迸发出来。”[7] 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只顾自己讲课,不在乎学生的反应与互动的需要,这样既不利于知识与思想的探索,又不可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注重师生在教学中的互动,对于人文通识课教育显然是至关重要的。同时还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西安工程大学将公共选修课,作为对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与专业教育课的弥补与完善,并关注与加强学生实业技能的综合培养与训练。

在根本意义上,人文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它最早起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所大力提倡的自由教育。后来,亚里士多德所倡导的自由教育,又发展成了意义更广泛、形式更完善的通识教育。如,浙江理工大学的通选课,分为人文艺术、经济管理、体育与健康、工程技术与综合等类型,特别强调了教与学的互动与结合。虽然,不同的原纺织类院校,所开设的具体人文通识课程也有所区别,但互动与对话式的教学,却一直是被学生认可的教学模式。在这种对话式教学与教育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科研经验。

值得注意的是,人文通识教育并不是与专业教育、技能教育相冲突的另类教育,它恰恰是后两者得以实现的重要的人本基础。“在这一方面,我们可能说教学决不能被简化为信息的传递,而是试图让学生进入对话之中,对话的不确定之处,正是教师不能回答问题之处,也正是问题依然是问题之处。”[8] 其实,这种对话正是开启师生心智,以及加强认知沟通与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因为,只有经由人文通识教育的实施与展开,才能有效地克服与纠正教育的功利化及其弊端,进而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

在人文通识教育的实施中,各种不同的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与教学,都将从各自独特的视角去关注人的身心健康问题,帮助大学生去发现与揭示人的存在与生活的意义。同时,大学生关于人与社会的认知水平越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健康状态当然就会越好,其身心也更加容易达到与实现和谐与统一。当然,教与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也不得不涉及与考虑到学生的不同学科或专业背景。为此,中原工学院增设了不少跨学科的人文通识选修课,以满足不同学科或专业大学生的求知需要。同时,这種教学对话应以学术讨论与思想交流为根本性基础,并把这种学术与思想交流拓展到人生与社会领域。

当然,大学生的精神特质与个体差异,也是人文通识教育不可忽视的问题,但又不能只一味地提倡差异与多元化。“相反,我们不妨提倡一种新型的跨文化阐释学,将世界各族人民的传统通过具体的个人带到新的对话中来,探讨需要作出哪些努力来创造真正为世界各族人民共享的未来。”[9]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不同的民族与国家应该相互尊重各自的传统与文化,当然,这也离不开民众对民族文化与思想的理解与传播。应该说,这正是发展人文通识教育的重要旨归与诉求之所在。因此,人文通识教育不能仅仅局限在教学课程与文本里,同时,还要涉及、关联与介入到相关的社会与文化语境中去,以促成大学生成为完整的、有责任感与良知的人。

参考文献

[1]约翰·洛克.教育漫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

[2]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48.

[3]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2:205.

[4][6]罗纳德·巴尼特.高等教育理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31,239.

[5]庞海芍.通识教育:困境与希望[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298.

[7]巴里特,等.教育的现象学研究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102.

[8]肖恩·加拉格尔.解释学与教育[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62.

[9]大卫·杰弗里·史密斯.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81.

作者:陈宇兰

艺术教育与公民素质培养论文 篇2:

试论“高素质”及其培养策略

摘要:人的素质可以分为做人的个人素质、做事的职业素质和做公民的社会素质。作为高职培养目标的“高素质”应该是较高个人素质和社会素质基础上的高职业素质。“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当前高职教育的薄弱环节,也是党和政府以及企业的迫切需要,因此,高职院校应该从教育理念、制度设计和教育载体创新等方面强化高素质培养。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高素质;职业素质;培养策略

收稿日期:2010-02-18

作者简介:陈兴东(1965-),男,浙江嵊州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一、素质的基本含义

“高素质”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对于素质的基本含义,曾有不少专家进行过概括,比较典型的有:“从素质的观念出发,把构成人才的基本要素概括为知识、能力、素质;人才的素质又可以分为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是灵魂,文化素质是基础。”(周远清,2000:4)朱高峰院士也认为,素质教育“其实质就是全面教育的思想”,与中国德智体全面发展提法相一致,内容“可以归纳为知识、能力和品德三个方面……三者互相独立,又紧密联系,缺一不可,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体现在每个人的身上。”朱高峰的看法比较接近于对素质的一般理解,这与蔡元培先生《中学修身教科书》的论述也基本一致,“修己之道,体育、知育、德育三者,不可以偏废也。”认为自我修养的精要在于:康强其身,启其知识,炼其技能,养其德性。

据此我认为,人的素质是由多个层次和多种要素组成的一个系统,对其概念的把握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

第一,个人素质。人作为个体来讲,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需要协调处理自我身心发展的关系。每个人要积累一些成为一个独立人应具有的素质,这是一个不断进行自我修养的过程。这种人在处理个体自身成长过程中所获得的素质,即做“人”的素质,就是个人素质,包括个人品德、基本智能和身心素质三要素。

第二,职业素质。人作为群体来讲,是相对独立于自然界的“万物之灵”,需要协调处理自己以外的自然界及其动物界的关系。自觉的能动性是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之一,人知道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并能为自己的行为后果承担责任,表现的形式主要是劳动,这种人在处理对事物的关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素质,即做事的素质,就是职业素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智能和职业身心等要素。

第三,社会素质。人作为社会存在物,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涉及到人如何协调处理与自己同类的关系,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对人类等,这种人在处理这些关系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素质,也即做公民的素质,就是社会素质,包括社会思想道德素质、社会智能(科学文化素质)、健康身心等要素。

因此,人的素质包含了个人素质、职业素质和社会素质三个层次,而每一个层次又可以分为品德、智能、身心和其他一些相关要素。这些层次和要素的结合,便形成了各种具体的素质内涵,如个人素质从品德方面来衡量就是个人品德,即人品,职业素质从品德方面衡量就是职业道德,社会素质从品德方面衡量就是思想道德;而个人素质从智能方面考察则是为人的基本智能,如听说读写算的能力,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其内涵也会不断地变化,如过去只要能识字,就可以不算文盲了,现在,不仅对文盲的标准提高了,而且还有科盲和机盲之说;职业智能比职业技能的概念更广,它不仅是某一职业的应知应会水平,而且衡量的是人对职业的整体感悟、认知、操作和创造能力;社会智能则是人们对社会关系的感悟、认知、处理和革新能力;身体心理及其他素质要素也一样都可以从三个层次上来考察和衡量。

二、“高素质”的内涵及主要标志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加快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紧缺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2006年11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强调,高职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高素质”是党和国家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若干意见》还对“高素质”的内涵作了特别的强调,“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这些内容无疑是职业素质培养的关键内容。

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更多地关注于职业素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职业教育与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通过问卷共调查了1 328家企业,其中对678家制造业企业负责人进行了访谈,对461所制造业领域职业院校进行问卷调查,对27 257名制造业企业从业人员问卷调查。其结果是80%的企业希望招聘的员工具有良好的实践技能,最好具有实际工作经验,最好能直接从事生产一线的复合型工作;85%的企业特别希望学生能敬业爱岗、吃苦耐劳、踏实肯干;90%的企业要求从业者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并接受企业文化;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要求学生有质量意识、安全生产意识和环保意识。因此,中国现代制造企业对于从业人员的需求从根本上说,最关注、最希望的还是职业素质问题。瑞士的钟表、德国的机床、日本的汽车之所以能誉满全球,靠的就是产业工人优良的职业素质。

“高素质” 是相对的,其基本内涵是较高个人素质和社会素质基础上的高职业素质,不是说高职培养的学生必须在各个层次、各个要素都表现出高水平,因此,优良的职业素质是高素质的主要标志。具体地说:

1.高职学生的个人素质总体而言,显著高于未曾考入高校而直接从业的一线人员。尽管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步入了大众化时代,但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仍然是少数,就全国来说2008年高等教育毛入率为23.3%,据预测2010年也只有25%。因此,经过德智体综合考核、择优录取的高职学生的总体个人素质无疑优于落榜弃学的人员。

2.高素质相对于其他职业教育的学生来说,则在于其更高的职业素质和社会素质。与职业培训生相比,高职生专业知识和能力更加系统和完整;与中职学生相比,高职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高、更广,一般而言中职生职业技能等级多数为中级,仅有极少数为高级,而高职生则更多的是高级工。总体而言,高职生具有更高的社会文化和公民道德素质,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强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更宽广的视野,更敏锐的政治觉悟。

3.高素质相对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来说,在于其较高的职业素质。就个人素质和社会素质而言,高职生相对于其他高校学生来说是劣势,但是经过一定时期的高职教育,高职生具有明确的职业定向,熟练的职业技能,能够更快地适应职业岗位;具有良好的职业感悟能力,可以较好地适应职业转换,更能够进行职业创新和持续发展。使得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明显高于其他普通高校的就业率。

三、实现“高素质”目标的基本策略

素质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高职院校学生“高素质”的培养策略,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正确理解“高素质”培养目标,确立以职业素质为重点的教育理念

当前,各高职院校十分重视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改革传统课程模式,建构新的以就业为导向的,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的,以工作过程为线索的课程体系,倡导理实一体化课程,大量增加实践教育课时,压缩理论教育课时,这些都非常重要。但是,在总体课时量不变的情况下,最后只能“削减甚至取消了大量文化素质和基础理论课程……许多院校往往用几门文化素质任意选修课应付素质教育要求。”(李维维,2009)这是十分危险的,职业素质是职业能力的内隐,是在职业活动中长期起作用的因素。没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也培养不出精湛的职业能力。目前“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在不少院校已经演变为以岗位能力训练冲击职业素质教育,严重偏离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

高素质的培养,必须以职业素质培养为重点。高素质和技能型是高职人才培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以高素质为基础,以技能型为标志,真正把“高”和“职”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实践之中。在当前,尤其是要突出职业素质的培养,以观念为先导,牢固地树立起“学生为本,素质为先”的理念;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要像抓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一样抓职业素质的培养;在资源配置和资金投入上也要像抓实训基地建设一样抓职业素质教育的基地建设;在课题研究和改革项目上也要像抓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一样来抓职业素质教育的研究和改革。从而,真正在高职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切实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

高素质的培养,必须明确职业素质的目标及内容。高职学生高素质的重点体现在优良的职业素质上,而职业素质的基本要素为职业道德、职业智能、职业身心和职业文化。人的职业身体素质是职业素质中的物质方面,是职业素质发展的基础,它规定着个体素质发展的潜在可能性的自然限度。职业心理素质是以人的自我意识发展为核心,由积极的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所导向的,包括认知能力、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的复杂整体。这是人们顺利从事职业活动的关键。职业智能素质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时,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状况和水平,这是从事职业活动条件。职业道德素质是指职业态度、职业良心、职业信誉和职业纪律等,这是从事职业活动的保证。职业文化素质也就是后天习得的职业理想、职业精神、职业规范、职业习惯、职业形象和职业价值观等。这是从事职业活动的灵魂。

2.搭建“三全”育人架构,营造“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

一讲到素质教育,人们往往会想这是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管理部门的事情,这无疑失之偏颇,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事关学校的全体、全局和全程,高职院校应着力建构起“三全”育人的高素质教育架构。全员育人,是指学院的所有人都参与育人,既是指教职员工,又是指全体学生。全过程是指学生培养过程的始终,全方位是指影响学生培养的各种因素。

首先,要在制度上建立起学院的党政工团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教职员工在教育管理和服务的不同岗位各司其职,全体学生同伴引导、自我教育的网络架构。而“三全”育人的重中之重,是教书育人制度的落实,大学教师承载着大学的使命,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是学校向教师延伸的使命,而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教学工作往往被窄化,变成了可以用量来衡量的课时量和科研量,而对素质培养至关重要的育人方面,既无定质的考核标准,又无定量的考核要求,变成了事实上的良心活。因此,如果没有教师育人制度的健全和落实,全员育人也只是一句口号。

其次,要在导向上建立起学生素质教育的政策体系,在职责履行考核,教育内容拓展,教育效果评价等方面有切实可行的措施。教师从事学生的课外活动、社团活动指导、心理咨询、职业规划、就业指导、个别谈话以及业余时间的检查值班等等,如何恰当地予以认定和评价都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政策导向。

再次,要在师资队伍建设的专业化水平上下点工夫,高素质学生的培养迫切地需要高素质的师资,尤其要重视专职学生教育和管理师资队伍的建设,这些教师的学缘结构、专业背景、研究专长、从业经历,以至个人的兴趣特长等,对于学生高素质的培养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最后,更为重要的是要提升技能型人才或一线技术工人的地位和声誉,让每一个从事一线技术工作的工人体会到自身的荣誉感和使命感,营造鼓励年轻一代投身技术工人队伍的社会体系和教育环境,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是“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根基。

3.创新“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教育载体,调动学生自我修养的积极性

协调两个课堂,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把有课堂、教材、教师和教学过程的教学方式称为第一课堂,学生在第一课堂以外接受的各种各样的教学被称为第二课堂,诸如竞赛、表演、讲座、社团和志愿者活动等。一般地说,第一课堂重在培养知识和技能,第二课堂重在培养素质、品德和能力。但对职业院校来说,第一课堂应该首先成为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熏陶职业文化的主渠道,因为无能哪一种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无不蕴涵着丰富的职业文化内容,看不到这方面的内容,是教师的职业能力问题,能够看到而不去挖掘或者不实施相关教育,那是教师的职业道德问题。真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有许多学校将第二课堂的许多教育内容以选修或必修课的形式进入到第一课堂,如一些文化素质课程、职业规划课程、艺术教育课程和心理健康课程等。对于第二课堂来说,则是不断地创新出各种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活动载体,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见识、长才干、育品德。

改革两类课程,重视发挥隐性课程在职业素质培养中的作用。改革显性课程,根据职业素质的内涵重组整合相应的课程内容,根据学校的特色将相应的内容纳入到职业道德、职业文化、职业身心和职业智能素质课程之中;重视隐性课程的作用,布卢姆(B.Bloom)在《教育学的无知》一书中指出,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同样重要,隐性课程能很好地达到某些教学目标(特别是在品质、习惯、态度方面),并比显性课程的明确目标能保持得更久。组成隐性课程的诸如学校的组织方式、制度文化、校园环境、人际关系等因素对于学生的态度、价值观和品格形成,具有强有力的持续影响。这是因为学校是一种特殊的环境,生活在其中的学生负有相互支持、关心和尊重的责任。学校的学习不可能是学生的单个学习,它是集体的活动。在这种集体活动中,有时要强调控制、等级、竞争,有时要强调鼓励、平等、互助,各个学校还有各自所强调的主要品质。学生在学校中形成这些社会性品质,以后走入社会所起的作用甚至比学生形成学习技能对工作所起的作用更加重要。

调动两个积极性,深刻认识学生自我教育在素质培育中的重要性。引导教师积极探索拓展学生职业素质的课程和活动载体,能纳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尽量纳入正常教学计划管理,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由选择。同时,学生工作部门要组织教师成为学生自我素质提升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根据学校专业的特点,分门别类地给相关的非学业因素提出评价指标,如学生参加体育运动、业余社团,承担社会工作、科研创新、参与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学科竞赛等都可以形成引导性评价指标,明确学生这些方面活动的经历或成绩都将给予认定。这样把活动的主动性直接交给学生自己,让学生在讲素质的氛围中自觉地选择、主动地参与,激发其自我教育的潜力。素质养成需要日积月累,长期坚持,学生对职业素质的自觉修炼,才是我们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各种教育载体成效的根本标准。

参考文献:

[1]习岑.职业教育促进中国制造业的提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职业教育与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验收略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4).

[2]李维维.构建职业素质培养体系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09,(10).

[3]李宜嵘.职业素质:中国素质教育中缺失的重要一环[J].教育与职业,2008,(27).

[责任编辑 陈丽敏]

作者:陈兴东

艺术教育与公民素质培养论文 篇3:

中学物理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探讨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条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这给义务教育提出了总的培养目标和任务,为完成这一目标和任务,过去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方法已不再适应新的教育形势要求,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在中学物理学科实施素质教育,是深化物理教学改革的重点课题,本文就此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素质教育多样化实用性

1 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及内容

素质教育的目标应该建立在素质的结构、育人的方向和现实条件这个三维度上,因此,可把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心理素质和交往素质这七种素质作为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要素。

1.1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思想道德素质包括良好的品德修养、健康的思想情操,正确的政治方向、远大的理想抱负等。这是调节个人的行为,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和社会关系所必需,是学生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最重要的条件,是学会做人的根本,思想道德教育就是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有计划、目的地进行政治立场,理想、世界观和道德品质的教育。结合物理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要强化思想道德教育意识,充分看到物理教学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密切联系,根据《物理教学大纲》要求,要努力做到: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1.2 文化科学素质教育

文化科学素质包括旺盛的求知欲、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学习方法、必要的知识技能结构、一定的智能基础、积极的创造精神等。这是学生将来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迎接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挑战所必需,是他们将来获取谋生手段和发展自身的必要条件。文化科学素质教育就是以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具有创造精神的教育。在物理教学中,要转变教育思想,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把传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发展智力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和能力;要重视物理实验和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使“导”与“学”相结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要重视物理知识的应用,使“知识”与“能力相结合。

1.3 身体素质教育

身体素质包括良好的卫生习惯、浓厚的体育活动爱好、正常的发育、良好的体能及健康的体质等。这是适应和改造环境的需要,是人的其他各项素质发展的生理基础。身体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体魄,掌握提高身体素质的科学训练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要特别强调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和各种文体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把物理教学与身体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1.4 审美素质教育

审美素质包括良好的审美意识、健康的审美情趣、一定的审美创造能力等。良好的审美素质有助于人追求真理、发扬善性、增进健康,是少年儿童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的完美人格的必要条件。审美素质教育就是通过物理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具有良好的审美能力,具有高尚美的情操。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视美育可有可无的偏见,要纠正把美育局限于艺术教育的做法,要把美育贯穿在整个教学之中。

1.5 劳动技能素质教育

劳动技能素质包括热爱劳动的态度、自觉劳动的习惯、生活自理的能力和劳动技能的掌握等等。这是少年儿童将来投身改造自然、社会的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生产劳动的基础,也是通过实践促使其他素质形成和发展的需要。劳动技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上选修课、劳动、参观、社会实践、课外活动小组等形式进行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的教育,生产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的教育。让学生学到初步的生产组织和管理知识。若条件允许,可结合教材,组织学生搞小修理、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以适应今后发展的需要。

1.6 心理素质教育

心理素质包括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智力因素和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组成的非智力因素两部分。这是适应环境、赢得学习和生活成功的必要条件,是形成和发展人的社会文化素质的基础。心理素质教育就是依据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通过科学有效的途径,提高学生的智力因素,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和成熟,这是物理教学中的新任务。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转变原有的教育、教学、教法和教绩观念,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学生心理素质训练,把心理素质教育落实到各章节各知识点教学中,并贯穿于物理教学的全过程,使他们在当今发展迅速、变化复杂、竞争激烈的社会生活中,具有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

1.7 交往素质教育

交往素质包括参与社会政治生活、人际交往,群体合作等方面所要求的素质。这是学生进入社会正常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交往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社交能力、应变能力的教育,是通过社会活动,群体生活来完成的。在物理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活动和集体活动,通过物理科技活动小组、物理游戏、物理分组实验、物理故事会、夏令营等形式,培养学生乐群合作、热心参与、善于交往、善于应变的品质,提高交际能力。

2 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2.1 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摒弃“应试教育”的束缚,自觉地向素质教育转化。

2.2 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不增加学生负担,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要合理安排各方面素质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使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

2.3 构建素质教育的课堂模式,以素质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课堂教学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线,进行改革、试验、探索。

2.4 全面把握物理学科特点,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创造条件,加强实验教学。

2.5 建立健全备课制度,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备课中去。在备课时,结合教材,充分挖掘进行素质教育的素材,合理安排素质教育内容,把传授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2.6 素质教育形式要多样化,可采用几句话简单扼要说明的介绍式,可采用参观、讲座、专栏、第二课堂等专题式,可采用潜移默化的迁移式,还有社会活动,集体活动、体育活动、劳动等形式,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灵活多变。

2.7 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实用性教学,拓宽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

2.8 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能灵活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原理指导教学。

作者:霍兴龙

上一篇:和谐社会发展可行性分析论文下一篇:会计事项财务报表编制判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