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教学模式美术教育论文

2022-04-24

【摘要】随着人们对社会发展趋势的认识的加深,人们越来越感觉到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性,目前学校实施的素质教育更为少儿美术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于少儿美术教育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不能不让人感到欣喜,然而在这股热潮的背后却隐藏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弊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专教学模式美术教育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专教学模式美术教育论文 篇1:

创客时代高校美术教育改革之我见

[摘要]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美术教育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如美术教育中的文化缺失、教学体系陈旧、师资建设有待完善和教学硬件建设不合理等,进一步提出应从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型美术教育环境建设、创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促进创新型平台建设等四个方面进行改革,以提高美术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

[关键词]高校 美术教育 创客 创新 改革

[作者简介]刘忠(1970- ),男,四川达州人,成都大学美术与影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画理论和创作。(四川 成都 610106)

我国高校科学化、系统化的美术教育开始较晚,“五四”新文化运动才促使中国美术教育开始转向科学、民主的发展方向。新中国成立以后,美术教育主要采用前苏联的教学模式。改革开放以来,美术教育又引进西方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对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现阶段,我国高校美术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应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并加以改进,以期促进我国高校美术教育教学的发展。

一、高校美术教育的发展现状

新时期高校美术教育坚持“服务学生、服务社会”的办学方向,更趋向于大众教育和实用教育,更注重教育的创新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1.从社会需求的角度看待高校美术教育的发展。第一,美术教育出现大众化趋势。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丰富,开始追求“精神美”。“美”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当今互联网时代,美术教育让每一个普通大众都能感受到美的熏陶,由此带动了全社会审美修养的提高。另一方面,企业虽然看重经济效益,但从自身文化内涵发展和形象品牌提升的角度考虑,也需要美化和宣传,由此加大了对高校美术人才的需求力度。

第二,反思“艺考热”。自高校扩招以来,高校美术教育为社会输送了大批美术人才,人才培养规格也转向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主。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办学规模和办学条件不相适应,学校供给量增大与社会容纳度减少之间存在矛盾,因生源质量降低而影响了教育教学过程以及就业等一系列问题。近几年,教育主管部门也出台了很多政策和改进措施,给“艺考热”降温,更关注艺术生文化素养的提高。

2.高校美术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我国正处于多元化经济发展时期,各行业对美术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行业除了对美术人才的艺术修养、学识水平、人格品质等有相应要求外,也非常看重美术专业毕业生的实践工作能力。美术专业的学生在选择工作时更趋于主观感受,选择方式更灵活多变,缺乏稳定性,跳槽率也普遍高于其他专业学生。

二、当前高校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1.美术教育中的文化缺失。我国三十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迅速,高校学生普遍缺少对文化经典的敬仰和学习,重专业、轻文化的问题在高校美术专业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由于美术专业学生对高考文化成绩的要求较低,入学后从事文化课学习的课时较少,对文化学习的要求偏低,加之学生缺乏提高自身文化修养的主动性,导致美术专业学生普遍存在能画不能书、能书不能文的现象。美术教育需要丰富的人文知识作为支撑,有厚重的历史文化作为底蕴。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既是世界人民的宝贵遗产,也是我们取之不竭的文化和精神源泉。近几年“创客行动”“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建设发展很快,就是将文化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美术教育不应仅仅传承与发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应对世界各民族的先进科技和优秀文化进行学习与吸收,取人所长,补己之短。每一个美术专业学生都要充分认识到:只有文化的积累,才能塑造高素养的品质;只有文化修养的提高,才能创造优秀的艺术作品。

2.美术教育的教学体系陈旧。第一,教育理念滞后。一些美术院校没有把人才培养模式与当前经济结构转型结合起来,没有把学科专业建设与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结合起来,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与国外先进美术院校的学生相比,中国学生的绘画基本功比较扎实,但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薄弱。

第二,教学方法单一。美术教学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艺术判断能力和创新精神,但部分教师的教学思维还比较传统,仍按照“技法教学”的思想来教授学生,导致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和批判精神。部分教师或学生不注重基础训练,忽视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向名家名派学习的传承意识和深入钻研技巧技法的精神,这也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创作、深造,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第三,课程和专业设置不合理。高校美术教育受西方美术教育的影响较大,各美术院校的专业设置基本相似,课时分配、教学内容和方法也基本相同。有的美术院校长时间没有改变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存在教学计划随意性、学科专业划分过细、专业面过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不能有机整合的问题。有的院校大一就分专业,没有建立跨学科和弹性教学体系,导致学绘画的学生不懂设计,学设计的学生造型能力又不强。虽然高校一直强调实践,但由于教学管理和经费等原因,部分高校学生从事实践的课时在教学计划中的比例仍较少。

3.师资建设有待完善。第一,师资结构不合理。以某高校的美术学院为例:(1)职称结构是副教授以上的教师占20%,讲师占50%,助教占30%;(2)学历结构是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占60%,具有研究生、博士学历的教师占40%;(3)年龄结构是45岁以上的教师占30%,35~45岁教师占20%,35岁以下的教师占50%。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高校美术专业教师的职称以讲师和助教为主,学历以本科为主,年龄以青年教师为主,中青年骨干教师比例过少,教授、博士等高层次人才严重缺乏,难以建立起老中青的学术梯队。第二,缺乏复合型美术教师。高校美术专业的教师大部分都是美术教育专业和美术专业的毕业生,他们毕业后直接来到学校工作,没有专业实践经验,不了解专业行业的发展现状。第三,教师“外引内培”的力度不够。一些美术院校引进社会人才和输送教师参加社会培训的力度不够,导致师资管理难以走上正常的轨道。

4.教学硬件建设不合理。美术院校的实验室建设包括设备申报、评估、采购、使用、评价、反馈等过程,专业教师难以全程参与,往往会出现报上去的设备与采购回的设备差距较大的情况。还有的美术院校不尊重实际情况,不考虑社会需求和专业发展现状,只考虑短期效果,建设一些难以持续发展、利用的实验室,造成国家资源的浪费。

三、创客时代高校美术教育改革之举措

1.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经验的创新型教师队伍,是推动创新发展的必要条件。第一,通过挂职锻炼,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培训和建设;第二,引进优秀人才,带动整个团队的教学和科研水平;第三,做好“老带新”人才梯度式培养,使教师结构协调发展;第四,安排在职教师进修培训,提高教师的文化修养和专业技能;第五,做好对外交流、参与合作,增强社会竞争力和影响力;第六,聘请有成就的专家担任客座教授参与教学科研建设,并聘请创业成功者到校授课,指导学生开展创业实践。

2.创新型美术教育环境建设。创新型教学环境包括软环境和硬环境。软环境主要指工作和学习的氛围,硬环境主要指有利于创新发展的设施设备及空间环境等。对硬环境的建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第一,建立校园“创客空间”,营造滋养“创客”的公共空间、学习环境,为创客进行独立创新和参与社会建设提供有效帮助。第二,推进专业实验室建设,如雕塑制作室、陶艺制作室、服装制作室、产品模型制作室、综合材料制作室等,并配备一些必要的小型桌面制作机器。第三,围绕专业方向或教师特色组建教师工作室。工作室一般由一个或多个专业教师组建,学生可自由选择工作室进行实践学习。第四,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学生可充分利用基地的设施设备,了解工作流程,并得到行业专家的及时指导。

3.创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第一,优化美术专业课程结构,构建合理的创新课程教学体系。一要优化课程组合结构,打破传统的课程逻辑关系,融入交叉课程,如在油画专业中开设设计课程、在设计专业中开设油画课程等,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二要关注学科专业建设与社会对人才规格不断变化的新要求,培养服务于社会的实用型人才。三要增加创业就业课程内容,注重课堂教育与创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由创业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教学,在专业教学活动中渗透创业就业思想,并聘任社会创业成功人士做创业指导或开办创业就业讲座,引导学生及早树立创客的自觉意识。

第二,探索创新型教育教学方法。(1)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初步理解,再根据已有的理论、经验和收集到的信息,运用发散式和聚合式思维通过小组讨论、团队合作等方式,尽可能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在此基础上提出新观念、新方法以及产生的新作品,最后要用艺术的要求和市场的标准来进行检验评价,看是否具有真正的价值。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环节,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动手合作的创新精神。(2)开发实战和虚拟的教学模式。实战教学就是与企业合作,引进项目,在课堂上或校外实践基地,按项目要求完成任务的教学活动;虚拟教学就是假定项目而设计的专题性教学内容,通过虚拟的项目技能训练来检验学生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3)开展丰富的校园“创客教育”活动。如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画展、“创客”设计大赛,开设“创客集市”展示、“创客”电视栏目等办法来推销创客成果,鼓励学生开展以移动互联网络技术为依托的特色专业化创业活动。这种“以展促学”“以赛促学”的方式,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学生进入艺术领域的自信心,也是学生了解社会、接触市场的探路石。

4.促进创新型平台建设。第一,创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创客平台。一是各美术专业院校应积极开展“创客教育”,把创新型艺术人才与技术型人才结合起来。设计类可以把设计的创意模型与批量生产和市场销售联系起来,建立“产、学、研”为一体的创客培养模式;二是一些艺术机构积极参与扶持富有天赋和潜力的在校艺术人才;三是“创客”学生通过互联网技术搭建推广平台,宣传自己及作品。

第二,搭建艺术大专业平台。综合院校可利用艺术学科齐备的优势,整合音乐、美术、舞蹈等学科,搭建艺术类大专业平台。针对不同专业水平的学生,进行专业化和综合化培养,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实施学分制和弹性学习管理,使学生在专业之间可以转换,从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特点出发,采用专业结合辅修的方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而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专业型、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郭晓,张勇.站在艺术教育制高点:世纪初中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办学经验与理想[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

[2](美)克里斯·安德森.创客:新工业革命[M].萧潇,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3]于平.教育“规划纲要”视野中的中国当代艺术职业教育[J].艺术百家,2010(3).

[4]钱初熹.以美术教育构建面向21世纪的创造力[J].艺术百家,2010(3).

作者:刘忠

大专教学模式美术教育论文 篇2:

浅析当前小学美术教育的问题

【摘要】随着人们对社会发展趋势的认识的加深,人们越来越感觉到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性,目前学校实施的素质教育更为少儿美术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于少儿美术教育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不能不让人感到欣喜,然而在这股热潮的背后却隐藏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弊端。

【关键词】小学美术;美术教育;现状;问题

一、教学模式不完善,教师素质待提高

目前,国内的小学美术教学还没有形成一种相对完善的、适合中国少儿生理发展与心理特征的教学模式。虽然我国的老一辈美术教育工作者们从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就开始了这方面的艰苦的探索,并且近些年来有关于少儿美术教育的成果也日渐丰硕,如:情感思维教学法、眼高手低教学法等等。但是,仅就目前的少儿美术教学而言还不能象很多的应试科目一样有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材。各地的少儿美术教育工作者们都还是各自为战,根據各地区的实际情况自行编制教材或根据自身的喜恶来制定教学内容。这样一来,有很多好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就不能及时的推广普及。另一方面,自行编制的教材更多的考虑的是社会因素,而较少顾及少儿的心理和生理的承受力,直接影响了少儿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完善的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模式是十分重要的,处于一个不可忽视的教育高塔,寻找出好的、优质了、科学的、对症的教学模式是使广大少儿收益深刻的。

近年来,就某地的中小学美术教师学历做过一个调查。其中,美术专业的本科生只有5%左右,大专毕业生有35%,中专毕业生有45%,还有一些是其他专业的毕业生做的兼职。就此情况而言,很多的美术教师对少儿美术教育理论都缺乏深入的研究,往往容易把少儿美术教育与成人美术教育混为一谈。在教学中一味的强调技巧的训练,严重缺乏专业性与科学性,例如有些教师个人的绘画技巧本身就很不规范,又如何能做到学高为师呢。少儿美术教育与成人美术教育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少儿美术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画家,而是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品质,完善的人格,丰富的情感与健全的智力。如果没有高素质高质量的美术教师来教学,那么如何能够实现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目标呢?

二、家长对教育的盲目性,社会不良因素的冲击

基于对社会的迅速发展的深刻认识,现在很多家长都产生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他们对孩子早期教育的投入一直在不断增加。看到孩子喜欢涂涂画画就送到美术训练班去学习,希望孩子在绘画方面能有所成就,过早、过高的对孩子提出了技术性的要求,用成年人的眼光来评价孩子的绘画作品。家长总以“像不像”“颜色搭配不搭配”“构图完整不完整”这些刻板和局限的条件来给孩子的画定位。这本身就违背了孩子成长发展的需要,造成孩子不是因为兴趣而画画,而是因为要求而画画的负面作用,对于孩子绘画的积极性造成了非常大的打击。同时,家长还以这种观点来评判美术老师,许多家长总是说:“这个老师会教,教出来的孩子画得真像!”“这个老师不会教,孩子学了半年,还看不出孩子画得是啥!”家长一昧的以这种呆板滞后的美术观看待美术教育,这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孰不知正是这种不懂少儿美术教育规律的做法扼杀了少年儿童的潜力与创造力,阻碍了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直接影响了少儿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随着近年来少儿美术教育热潮的兴起,很多人在功利思想的驱使下,正悄悄的向这块“绿洲”伸出了“黑手”。首先是各种私立美术训练班的兴起,这种美术训练班的主要目的不是培养未来的美术人才,而是通过这种形式,并借以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教育心态来达到盈利的目的。这种美术训练班的师资力量是可想而知的,授课教师有一定的美术功底,但是并非专业的教师,谈不上对美术教育理论及少儿心理学有过研究与专业的研习,也对美术教学规律了解的不够通透。那么,在这样的社会教学环境下,加上学生年龄小,辨识能力低弱,很容易调入教育的误区,成为社会美术教育的傀儡。其次,現在社会上各种名目的少儿绘画比赛、考级络绎不绝。这些比赛、考级大多是由一些民间团体组织举行的,只要交纳一定的费用或包销多少出版物就可以参加比赛或发表作品。许多的家长明知这些赛事、考级的价值并没有多少价值和权威,但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或是为了让孩子有一定的成就感,还是选择交纳费用来参加。但是这些人可能没有想到过,他们的这种做法不仅直接影响了少儿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而且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都有极大的危害。

三、课程内容以物象为中心而不以人为中心

在小学美术课堂上,教师总会告诉学生描绘的客体是什么形状、什么比例、什么色彩、什么结构,这些教学在绘画的基础知识上围绕物象展开,看似并无大碍,但是忽略了孩子们的内心感受与人在整个绘画过程中的重要性。美术课程的核心价值是关注人的情感和思想,培养学生的独特性与创造性。同样的一个客体,有的孩子关注的只是刻板的基础绘画知识,而在有的孩子眼中则是绚丽的光环,奇异的旅程。这种处在思维活动多元的年龄阶段的孩子构成了小学美术教育的主要元素。

不少学生上学前颇具有绘画的天赋,对生活有着生动鲜活的表达欲望,反而在入学后产生了变化,他们的画作千篇一律,如同复制,在各地举办的画展中就足以证明这一点。老师没有交给孩子们打开心灵的要是,反而将一大筐僵化的符号与教条渗透到孩子们的绘画当中。因此,在孩子们的心中,变幻无穷的大千世界便成了有一些几何图形拼合而成的。老师们在美术教学中忘记了小学美术教学的根本宗旨“放飞心灵,让孩子们自由表达”。任何模板化的符号化的训练都是不可行的,对孩子的直觉和独特的表现潜能构成了直接的抹杀。

小学美术教育的实践证明,直觉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兴趣的认识特点,真正为孩子们创造自由探索、自由表达的环境与条件,为孩子们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注入新能量。新课程和新教材不是法宝,它更多需要教育教学实践的完善和供养。只有深切并持续的关注小学美术教育,把对客体的研究转换到对人的研究,才能真正实现小学美术教育的目标。

【作者简介】

张颖(1992—),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2015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美术学。

作者:张颖

大专教学模式美术教育论文 篇3:

关于中小学美术课程及创新教育的思考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其次深入分析中小学美术课程的创新教育趋势。文章最后提出了中小学美术课程创新教育的途径,希望能为未来中小学美术课程的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中小学;美术教育;美术课程;创新教育

1.前言

国家多次强调中小学应开展全面素质教育,但与其他课程相比,美术教育不能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令人担忧,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2. 中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首先,中小学美术教育仍采用传统的教育理念和落后的教学模式。尤其在农村,其中小学美术教育受到忽视,许多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及学生本人都认为美术是可有可无的学科。在该错误的思想和行为指导下,中小学生都重视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教师忽视对学生审美文化素质的培养。导致美术课堂教学不强,内容随意,教师缺乏教学热情。这些旧观念严重影响了中小学美术教育改革和美术课程创新教育的发展[1]。

其次,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学生逐渐远离美术教育。虽然目前主张全面素质教育,但在现行教育体制下仍然离不开应试教育。由于父母关注入学率,学校关注自身声誉和受到上级评估的压力,中小学美术班被随机占用或压缩,甚至取消。因此,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严重落后,美术课程受不到应有的重视。

第三,中小学美术教育会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一些学校经济条件落后,特别是位置较为偏远的农村学校,其美术教育相比发达城市中小学校较为落后。由于缺乏资金,教师薄弱,教学设施不足,课程资源开发不足,很难开展美术教育。许多中小学没有工作室,更不用说美术绘画设备,如画架、绘图板、石膏雕塑等。即使某些学校有了多媒体教室,美术教师很难将PPT课件及多媒体设备用于美术欣赏教学。因此,落后的经济条件已成为中小学美术教育发展困难的主要因素。

最后,美术教师仍然严重短缺或师资不足。中小学的美术教育与美术教师密不可分。城市中小学的美术教师相对过剩,教师过剩导致资源严重浪费。但是对于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艺术类的美术教师非常少,甚至一些农村中小学也没有专业的美术教师。

3.中小学美术课程的创新教育趋势

3.1.从关照美学到体验美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也发生了变化,现今审美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人们的审美品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小学美术课程主要通过艺术欣赏来实现。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课程也发生变化,从注重体验感知,逐渐成为审美体验。学生通过身体感官与艺术品的直接接触,来感受艺术品,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同时也是新课程标准下美术教育的核心理念。

3.2从美感教育到创新教育

传统美术课程通过不断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主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现代教育的重点从传统的审美教育转变为积极的创造性教育,并可以在原创美术课程的基础上独立开展个性化,开展创新教育。这是一系列从浅到深,从生活到经历的审美教育,顺应了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年龄特征,有助于促进美术课程创新教育发展。

4.中小学美术课程的创新教育方式

4.1更新教学理念是创新教育的前提

中小学美术教育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美术课程也应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生活及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首先需要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使学生可以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以此来培养学生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同时,也需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美术课程上能够感受到艺术的独特魅力,丰富自身的学习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教授美术课程设计时,教师必须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之上,加强创新。将教材中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课堂上,教师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学生可以轻松自如地学习。

4.2转变美术课堂的教学方式

首先,美术课堂应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环境。因此,教师需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充分的信任学生,摆脱课堂主宰者的角色,与学生亲近的沟通,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通过与学生的有效沟通,鼓励学生大胆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加强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该过程不仅可以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情感基础,还可以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及合作,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具有丰富的教学素养,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视频、图片及音乐来辅助教学,使学生可以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下进行更好的美术学习,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去感受艺术作品的独特美,学会欣赏艺术作品,并运用自身思维进行创造,使课堂教学方式更好丰富多彩,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学生创造欢快的学习氛围和自由创造的空间[2]。

4.3将创、玩、学相结合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中小学教师也逐渐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及创造性思维。大多数小学生都很活泼,精力充沛,每位学生的心理状态,知识基础及思维方式都存在差异,因此表达艺术创作的方式有很多种。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善于观察发现,进行针对性的美术教育。美术课程是培养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激发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基础之上,教师需要将创、玩、学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创造中进行学习,在玩耍中进行创造,在学习上进行创新,避免学生刻意、机械模仿所对学生观念和行为上的禁锢,善于发散学生的思维,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创造空间。

4.4加强中小學美术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为了提高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尽快适应美术教育改革的需要,培养具有一定艺术素养的美术教师队伍是当务之急。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的艺术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和支持,为美术教师学习创造机会,并将一些美术教师送到各大专业的艺术系进修[3]。建立和完善美术教师培训体系,进一步提高美术教师素质是推动中小学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

5.结语

总之,中小学美术教师需要认识到目前中小学美术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根据中小学美术课程创新教育趋势,针对性的进行课程创新,更新教学理念,转变美术课堂的教学方式,并将创、玩、学相结合,促进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大伟.关于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问题研究[J].美与时代(中),2016(05):114-115.

[2]姚思点.浅谈新时期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特点[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02):166-167.

[3]张俊红.浅谈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0,28(04):43-45.

作者简介:

夏静,女,1992年3月,民族:汉,江西九江,硕士学位,江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美术学国画

作者:夏静

上一篇:初中语文教师作文教学论文下一篇:趣味课堂教学中职数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