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美术教育的论文

2022-04-18

摘要:新形势下,教学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学方法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原有的美术课堂教学方法已经难以适应当今的教学要求和社会要求。尤其是大专的美术课堂教学,更需要做出调整,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大专美术教育的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大专美术教育的论文 篇1:

大专艺术设计教育分层教学研究

[摘 要] 艺术设计课程是我国大专院校艺术类相关专业现行学科教学科目构成体系中的基础组成内容,做好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对于保障和提升我国大专院校艺术类相关专业学生群体的综合性学习成长水平,具有深刻的价值。围绕大专艺术设计教育分层教学选取两个具体方面展开简要论述。

[关 键 词] 大专院校;艺术设计教育;分层教学;研究分析

艺术设计课程是我国大专院校现有的艺术类学生专业课程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选取和应用系统有效的教学实践方法开展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工作,不仅能够充分保障和提升我国大专院校艺术类专业在校学生群体的综合艺术修养水平,还能有效地改善和优化高职院校艺术类相关专业学生的综合性应用知识技能和学习掌握水平,为相关学生群体综合性艺术设计实践能力的改善提升,以及未来职业生涯的顺畅有序发展,建构和提供稳定且扎实的支持条件。受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共同影响,大专院校艺术类相关专业学生群体,本身在基础性知识专业知识技能学习掌握水平以及早年学习成长经历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因此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制订实施分层级的教学督导方案,无疑具备极其充分的实践价值。鉴于此,本文围绕大专艺术设计教育分层教学问题展开简要阐释。

一、分层教学的基本理论概述

(一)分层教学的概念内涵

关于分层教学的基本内涵,我国不同研究人员在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展开系统学理分析过程中,给出了彼此具备显著的差异特征的理论表述,而在针对现有的各种观点表述展开综合性总结分析的前提背景下,开展分层教学基本内涵的分析工作,应当重点把握好如下几个具体方面:

1.分层教学的主体部分是教学,是教师为最终实现预先设定的教学工作实践目标而采取的教学工作手段。所谓教学,就是在特定的教学工作目标的指导下,由教师对理论知识要素和应用技能要素教学的呈现过程,以及对象学生对特定理论知识要素和应用技能要素的理解认知过程,所共同构成的教育实践体验活动。在大专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呈现过程中,专业课教师可以在带领大专院校艺术类相关专业学生,开展艺术设计课程基础理论知识内容,以及基础应用技能内容教学,在促进大专院校艺术类相关专业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学习掌握水平显著改善的基础上,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品质和艺术审美实践水平实现程度显著的改善优化,为学生后续经历的学习成长过程,提供坚实且充分的支持条件。

2.要想在具体应用分层教学的实践背景下顺利地获取最佳的预期教学效果,教师必须预先做好对象学生的层次划分工作,确保全部学生均能获得适合自身综合学习能力水平的教学督导。所谓划分学生层次,就是要指令教师遵照事先已经掌握的,对象学生群体在基础性知识或者是技能要素学习掌握情况的差异、智力性要素的差异,以及非智力性要素的差异等要素,有区别性地开展具体教学实践工作環节的设计和实施过程,重点针对教学环节过程中知识性和应用技能性学习要素的呈现顺序以及教材文本的应用指导方法展开差异化。

3.在具体应用分层教学法开展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主要教学目的在于获取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在具体实现上述教学目标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水平,自身综合能力建构发展水平及发展潜力倾向等方面的相互差异特征。针对学生开展科学系统的层次划分处置,针对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制订和实施差异化的教学督导方案,确保其获得最优的教学督导效果。

(二)分层教学的形成和应用背景

随着我国大专院校专业课程教学工作逐步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教师要想在具体开展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顺利取得预期效果,应当在实际开展的教学工作实践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关注学生个体在主体精神以及个体优势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化表现特征,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条件下,确保实际开展的教学过程能够顺利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在我国大专院校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工作的传统发展阶段,由于教师在实际开展的讲授教学环节过程中占据着绝对的主体控制地位,因此在教学思想指导理念发展局限性的直接影响条件下,其往往会采取“一刀切式”的课堂讲授教学方式,不能充分关注具备不同基础背景的学生群体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应用实践水平层面的相互差异特征,导致实际开展的教学环节无法顺利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而在分层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下,大专院校相关专业课程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具备的自身综合条件表现状态,为其分层次开展艺术设计课程的理论知识要素和应用技能要素的教学督导工作,确保大专院校艺术类相关专业学生的艺术设计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实现显著的提升。

二、分层教学法在大专院校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工作过程中的具體应用

艺术设计课程是大专院校艺术类专业现有学生课程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内容,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工作方法开展大专院校艺术类相关专业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工作,对于保障和提升我国大专院校艺术类专业在校学生的艺术审美鉴赏体验能力,以及艺术设计实践活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近几年,随着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事业进入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国大专院校在校学生实际面对的就业求职市场竞争压力水平呈现出逐年提升的趋势,直接导致我国现有大专院校的艺术类专业在校学生更加倾向于参照现实就业市场的招聘要求,具体设定自身在开展专业课程学习体验过程中的内容以及具体动机。这种现实情形要求我国大专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任课教师,在具体开展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的设计和呈现过程中,要充分关注具体呈现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面对的就业市场需求之间的关联密切性,确保实际开展的教学实践工作能够为学生良好有序的职业生涯成长发展提供支持。与此同时,教师在具体开展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过程中,要全面重点关注不同学生个体在基础知识掌握水平以及自身的综合能力表现状态,有针对性地开展开展分层次教学内容设计呈现工作,促进我国大专院校艺术类相关专业学生的艺术设计知识技能得到显著的提升。

与此同时,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现阶段,我国大专院校艺术类专业相关教师在开展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在实际可供应用的教学课时中,资源数量层面存在着表现显著的局限性,直接影响大专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任课教师,对如何运用相对有限的教学时间获取的教学效果以及大专院校艺术类相关专业在校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成长水平。在分层教学方法的实际运用背景下,大专院校艺术设计课程专业课程教师要在针对学生开展科学系统的层次划分处理基础上,结合教学课时资源,在课堂讲授教学环节的具体推进过程中,优先为学生呈现便于特定层次学生接受的、具备充分应用价值的实践性应用知识技能要素,助力学生的综合性艺术设计实践活动能力水平的改善和优化。在大专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师运用分层教学法,组织带领大专院校艺术类相关专业学生开展艺术设计相关课程学习体验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通过布置课前预习作业,组织课堂提问讨论,建构呈现实践。运用模拟性教学场景等教学督导手段,积极提升学生在课堂讲授教学环节开展过程中的主体性和主观参与性水平。教师要在针对大专院校艺术类学生开展基础性艺术设计理论知识和应用技巧的教学督导过程中,密切注重挖掘和提升大专院校艺术类相关专业学生的基础性人文素养建构和发展水平,帮助学生真切地认识基础人文素养水平的建构和提升,以及对学生综合性成长发展水平的深刻影响。

为确保在实际应用分层教学法开展教学实践过程中能够顺利地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我国大专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任课教师,应当在具體参与课程教学实践工作环节,通过开展不间断的业务学习和业务进修活动,切实促使自身的艺术设计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学习掌握水平得到改善提升,为最终教学效果水平的提升构建支持条件。

针对大专艺术设计教育分层教学问题,本文具体选取分层教学的基本理论概述,以及分层教学法在大专院校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工作过程中的具体应用两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分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经验借鉴。

参考文献:

[1]安佳智.大专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Photoshop教学方法探析[J].美与时代(上),2016(5):122-124.

[2]徐建.后示范高职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改革浅见[J].辽宁丝绸,2015(1):47-48,52.

[3]周令毕,袁金戈.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类型及功能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2(21):74-75.

[4]刘卓,刘变琴.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J].艺海,2012(4):127-128.

[5]冯学伟.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与高校人才培养[J].科技信息,2011(20):85-86.

[6]冯锦.高职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就业情况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9(8):58-59.

[7]历泉恩.高等职业艺术设计教育六大问题析谈[J].现代教育科学,2009(5):100-102,127.

[8]馬洁,侯建华.浅谈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J].消费导刊,2008(18):152.

[9]乐建军.关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设计表达基础课程群”的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54-56.

[10]刘永福.高职高专艺术设计类课程考核模式改革与实践[J].广西轻工业,2007(11):112-113.

作者:杨静

大专美术教育的论文 篇2:

论美术课堂教学方法的运用

摘 要:新形势下,教学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学方法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原有的美术课堂教学方法已经难以适应当今的教学要求和社会要求。尤其是大专的美术课堂教学,更需要做出调整,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大专美术课堂教学应当更加关注学生的现实情况和就业需求,从长远出发,考虑学生的学习现状,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采用全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以生为本;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分层施教;实践教学

大专教育是我国的重要教育形式,主要教学目标不仅是让学生学习基本的知识,更要让学生掌握一门技术,有一定的技能特长,在知识的讲授过程中,注重学生实用性的培养。这种教学目标要求我们在新形势下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探索新的适合学生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新的教学方法。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基本的综合素质,为将来学生走向社会、立足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大专教育的基本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实用性人才,注重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培养,学生是整个大专教育的主体,一

切当以学生为中心。美术课堂当然也不能例外,美术课堂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基本的美术素养,提高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保证他们基础打得牢、技能掌握得好。因此,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应当改变以前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重新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所以,在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应当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制订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

二、明确教学目标

大专教育不同于小学、初中、高中那种基础性的教育,大专教育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基础的情况下,为提升学生的素质和技能水平而开展的教育。教育的目标很明确——培养学生的实用能力,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但是,纵观近几年的教育现状,大专教育培养的学生往往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牢固,理论化水平比较高,但是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很差,不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一旦走向社会,很难适应社会的要求。因此,在大专美术教育的课堂教学中,必须对教学目标进行重新认识和确定,对以往的教学方法重新进行审视。美术教学应当与大专教育的根本目标相适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具体的教学方法应当遵循实用性的目标展开。只有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有效设置教学课程和具体的教学方法。

三、课程设置科学、合理

在新形势下,课程的设置必须与课程教学体制改革的背景相适应,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相适应,并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安排。课程的设置必须能够实现基本的教学目标,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美术课程的设置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学习

美术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与其他学科如建筑学、设计学、广告学、数学等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在课程设置时应当为学生设置一个系统化的教学体系,注意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进行交叉学习,让学生对美术创作有一个全面的视角。

2.课程设置应当体现出实践性

美术是一门对实践要求很高的学科,掌握了基本的美术知

识,也只能说明理论化水平很高,但并不代表就能创作出一篇很好的作品。因此,在课程设置时,不仅应当注重学生对基本知识的学习,还应当为学生安排较多的实践机会,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美术思维和技术水平。同时,美术是讲求创作灵感的学科,为培养学生的创作灵感,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寻找合适的地方进行创作灵感的培养。比如,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大自然中采风,让学生在感受大自然美景的同时,孕育自己的创作灵感,创作作品。

3.课程设置应当体现出目标性

大专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综合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美术素养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一个美术大师应当是德才兼备的,不仅有着高超的创作技术,还应当有着高尚的品德。因此,在课程设置时,既要注重学生的基本美术技术的训练,又要注重学生的道德素质的培养。课程设置既要注重独立性又要注重完整性,保证课程设置的规范性。

四、对学生进行分层施教

美术是一门需要悟性和天分的学科,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顺利掌握美术创作的技能。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学习现状,对学生开展分层次的教育。有的学生基础掌握不好,老师就可以对他多一些基础方面的辅导,多给他布置一些基础方面的训练,让他打牢基础,同时也要鼓励他们,增强他们的信心,培养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有的学生缺乏创作灵感,老师就可以对他进行启发教育,注重他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可以给他创造一些适合培养灵感的地方。总之,对待不同的学生,要进行不同的教育,一定要避免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对他们每一个人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即分层施教。

五、加强实践教学

美术是一门对实践要求很高的学科,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老师一定要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实践性的培养和训练。加强实践教学,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实践观念

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应当树立实践观念,教师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的基本知识的教育,更要督促学生进行实践训练,把学过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实践观念;学生也要认清自己的发展前景,了解社会要求,根据社会的需求进行训练。

2.注重学生实践创造能力的培养

一位优秀的美术大师必须具备极强的实践创造能力,因此,

学生不仅要注重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更要注重自己创造能力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实践训练,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认识自己的能力,看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在实践中探索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处理能力。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还应当让学生多观摩大师的优秀作品,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这对学生的创造性是很有帮助的。

3.为学生实践提供机会

实践能力的培养最重要的还是给学生提供多个舞台,让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实践训练。比如,老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一些校内或者是校外实习,在校内,老师对他们的实践进行指导,在校外,要积极向企业员工学习、请教。学生自己也可以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参与社会实践,并撰写实践报告,对自己的实践经历进行总结。

六、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情操的陶冶

大专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但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也是大专教育的重要目标。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要注重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比如,学校可以组织“美术创作与人文精神的关系”的讲座,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让学生在成才的同时成人,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大专教育注重学生实用性的培养,美术教育应当遵循这个目标,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探索新的适合学生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董雯.提高大专美术教学效果的策略研究[J].艺术美育,2013.

[2]胡嘉丽.新课改下美术课堂有效教学方法初探[J].华章,2013.

(作者单位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编辑 赵飞飞

作者:刘燕

大专美术教育的论文 篇3:

浅析信息化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的职业大专院校美术教学问题情境创设

【摘要】    时代发展进步,带动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国新课改下的教育部门下发的核心素养为基本教学素养的指令引领着时代教育的步伐。核心素养下的职业大专院校课堂,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美术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其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对教学效果有很大的提升。信息技术和美术问题情境的结合,带给学生不一样的艺术课堂体验,对提升学生的艺术核心素养助益巨大,为高职院校设计专业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    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    美术情境教学

引言:

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带动着职业大专院校的教育改革,美术教学课堂不能只是教学美术知识、绘画技巧,还应包括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的建设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在当下对于“美”的理解和追求。教学中不能继续墨守成规,用老旧的教材内容和教学方式。教育应该是与时俱进的,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美术带来新的生机,教师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结合美术教学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实践艺术的能力,主打学生的核心素质在美术课堂的培育。

一、核心素养下问题情境教学的含义

职业大专院校美术教学中,运用问题和情境进行教学是常有的现象。具体操作是教师运用教材内容,总结出本节课的关键点,并设立学习内容的关键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在教师给学生设定的情境中进行解答,让学生在追寻问题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养成学生自主探索艺术答案的思维模式。

核心素养需求下的美术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应当成为教师常用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情境中创设问题,引导学生思路,以免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只记不悟”、只动手不动脑。一节美术课的重点是解决问题,情境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探索空间,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要蕴含在这个空间中。课前预习环节时,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预习,课程进行中,设置问题要抓住教学内容重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要体现教育教学的价值。

二、职業大专院校美术教学创设问题情境的价值

2.1教学模式更加规范化

由于生源差距和专业区别,职业大专院校的美术不如本科院校专业,但近年来大专院校在美术教学方面一直不断创新探索,也总结出一些可行、可推广的职业教育方法。核心素养下的美术问题情景教学,无疑为职业院校的美术教育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方案,规整了教学重点,规范了艺术教学。无论是美术教育专业还是绘画专业和设计专业,都在问题情境教学环境下,避免了艺术课程自由化,教学随机化。核心素养背景下美术课程的设计流程中围绕课程重点问题进行情境创设,强调问题教学的重要性。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对于职业大专院校的学生进行研究调查,在互联网上找寻教材相关内容,注重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潮流,围绕学生的思想,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水平,进行情境创设,主动而有兴趣地思考问题、探索问题。

2.2激发学生积极性

美术教学和其它学科相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实操性。创建问题情景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索。信息技术的引进、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化,都对学生美术专业课的学习起到很好的调动作用。

以往的美术教学,教师运用信息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观看绘画步骤,或是带领学生进行软件学习等,都是对课程进度的推进,是对硬件的机械使用,无法体现出对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培养。明确了课程内容和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再设定课程情景问题,对学生进行问题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了解所学内容的重难点,进行定点学习,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有的放矢的使用,才能让学生们主动思考和探索,适应现代社会。

三、信息技术下美术课程问题情境教学的创设策略

3.1丰富美术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在职业大专院校的美术教学中逐渐应用广泛起来,核心素养背景下的美术课堂,对学生全方位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学中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多元化汲取信息资源,扩展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国内外的美术市场,学习先进的艺术理念。

例如,在美术教育课堂中给学生播放国内外的知名美术教学视频,对学生进行提问“视频中的教学重点是什么?”“视频的讲师是分几步引导学生思路的?”。课下,再利用云班课、App教学软件收集资料、丰富教学等。先把学生引入到国内外的优秀美术课堂中,再对学生进行重点问题的提问,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带着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社会培养出思想先进、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优秀人才。

3.2激发学习创新意识

职校美术主要由美术教育、专业绘画及美术设计三大类。问题式情境教学方法可以打破三类专业的壁垒,让三类专业彼此联通,形成专业的互通学习状态,有效促进学科之间的联系。教师在这堂课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对学生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发散思维,信息技术的应用让学生在课本外的美术知识海洋中畅游,使得学生可以更好地去理解其它相关美术课的教学内容和课外知识,帮助其培养美术核心素养。

如创作教学中,教师拟定红色文化主题,多媒体播放红军纪录片,和红色精神的美术作品。提问学生“从中你们看出了什么精神?”“通过观察,发现这些红色精神绘画作品的构图和色彩的运用有什么规律?”“假如你们进行红色精神的创作,会选取怎么样的构图方式?为什么?”让学生对于红色绘画色彩和构图的基础知识有更加明确和深刻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教师多鼓励学生在探讨的氛围中进行创新,培养学生的发展核心素养,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打下基础。

3.3趣味性情境教学

信息技术扩展学生美术视野的同时也调动着学习的积极性。美术教学的情境创设可以寻找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案例引起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比如临摹教学,学生在临摹学习过程中会遇见不同的画家,每个画家都有属于他自己的名人趣事,教师可以运用这些名家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继而吸引学生进入课程中。再进行问题来辅助教学,让学生寻找画意的区别。

先小组进行探讨,让学生自己先从画面入手发现内涵,再让学生进行临摹和比较,最好亲自示范关键局部画点,让学生进行观摩和学习,最后实践。学生由名家趣闻入手,直观跟进,使美术过程性学习形成一个由表及里,由外而内的质的学习。

3.4鉴赏问题情境课堂

美术鉴赏课运用于职业院校课堂中,容易形成理论化的枯燥感。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及时穿插学生们感兴趣的社会、生活现象,链接古今、关注现实,让学生在鉴赏课中找到学习的意义。继而在自己的绘画和设计中进行应用和创新。

这个过程中,每节课都可以创设一个教学情境,现代艺术,近现代艺术,都是教师的课堂情境的素材。学生在每堂课都可以进入一个时代,观看那个时代的艺术,艺术形式的变化和艺术色彩的应用,教师根据这些对学生进行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思考每个年代不同的艺术形式的成因和特点,色彩和构图的应用变化特色。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后整理,对于本节课的鉴赏作品进行分析,写一个鉴赏报告整理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最后进行鉴赏作品的创作,让学生亲身体验这节课的鉴赏作品的艺术形式。

比如,现代艺术家岳敏君的绘画鉴赏,很有名的笑脸人系列。教师可以先播放岳敏君本人的笑脸人创作采访纪录片,再让学生观看笑脸人系列作品,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通过观察来描述笑脸人背后的辛酸社会。让不同美术专业的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展现笑脸人的内涵,可以模仿岳敏君的笑脸人进行绘画,也可以创作,制作海报等等。学生要学会自主学习鉴赏艺术作品,并且作出反思,最后进行实践,真正理解岳敏君创作笑脸人的含义。在信息技术的美术鉴赏学习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在不断的成长,对美术作品的文化内涵,蕴含的精神思想,色彩构图的运用等,都会有全方面的发展进步和提升。

3.5问题实践情境教学

核心素养下的美术教学活动,除了美术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更应注重具体的实践课程。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美术课程的精义所在,所谓“实践出真知”,对操作性课程为主的美术教学,实践性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练习的层面。教师首先得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确立课程方向、设定问题精准度,实践才能体现出教学结果。

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带学生进入艺术殿堂,让学生按照教师设定的问题思路,通过独立思考、资料查询、小组合作等方式找到教学的重难点和关键点,再让通过有针对性的实践练习,不断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动手中。实践物象的选择可以让学生自行决定,但训练的目标应符合教师的设定和学科内容要求。学生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不是被动的训练手和眼,而是主动发现美,创造美的手眼脑的合作过程。

四、结束语

信息化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的职业大专院校美术教学问题情境创设,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和創新问题情境创设的教学模式,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美术专业学习更加专业化科学化。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美术素养,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参  考  文  献

[1]李峥. 探究基于核心素养与信息技术环境的美术教学情境的创设[J]. 艺术大观,2020,(20):79-80.

[2]陈桂蓉. 信息化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教学问题情境创设[J]. 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06):217-218.

[3]马晓梅.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下美术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研究[D].合肥师范学院,2019.

[4]张海峰.大专美术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J].中国文艺家, 2019(12):169.

[5]李光标.大专院校美术专业课程阶段性集中教学之优劣——以黔南幼专为例[J].大众文艺,2019(14):229-230.

[6]许群丽.大专院校美术教学策略的创新分析[J].试题与研究, 2019(21):141.

作者:唐珏璇

上一篇:建筑业争端预防论文下一篇:工笔花鸟画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