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学高等美术教育论文

2022-04-23

[摘要]本文通过对艺术社会学的基本理论的介绍,明确了在高等美术教育过程中树立艺术社会学观念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艺术社会学视野下如何通过对学生生活的关注等方式实现高等美术教育改革目标的基本对策。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基础教学高等美术教育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基础教学高等美术教育论文 篇1:

从美育视角看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价值及发展路径

[摘要] 本文将在对西方现代“美育转向”问题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析其对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影响,从美育视角探讨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价值,揭示其本质意义,并提出新时代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现代美育转向 中国高等美术教育 发展路径

一、西方现代“美育转向”与中国高等美术教育

随着20世纪以来西方现代美学呈现出多元化态势,出现诸如“语言论转向”“心理学转向”“文化转向”等发展潮流,“美育转向”在现代人文主义美学领域也愈发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前沿话题。所谓“美育转向”是指由古典形态领域对美的抽象思考逐渐转向对美和人生关系的探究,是哲学美学向人生美学的过渡。从社会现实层面来看,这一转变的发生有其根本原因。20世纪以来,人类科技经历了从机械化到电子化再到信息化的发展轨迹,人类社会从冷冰冰的工业时代进入灵活的知识经济型时代,中国的现代教育也经历了从20世纪初期的应试教育到20世纪下半叶倡行素质教育的过程。纵观中西方美育观念的发展历程,中国历代美学家们大多将对品性的培养诉诸美育,西方以探讨人性的解放为主,强调美育对人的净化以及人的个性与自由,涌现出包括康德、席勒、马克思在内的一批具有先锋思想的有识之士。

曾繁仁曾对西方现代美学领域的“美育转向”问题进行过阐述,指出康德在自身哲学体系中完成了“自然向人的生成”,从而“使美学成为培养具有高尚道德的人的中介环节,第一次把美学由认识论转到价值论,并使之完成由纯粹思辨到人生境界的提升”[1]。席勒则是基于康德之上,将美育界定在情感教育范畴内。1795年,席勒发表了他的著名论著《美育书简》。该书首次提出“美育”并系统阐述了其概念,明确将美育的本质界定为“情感教育”,试图将人们从理性世界的压抑氛围中解放出来,拯救因感性缺失而导致的人的个性的丧失和人格畸变等普遍问题,从而在理想和感性的平衡统一中完成对人性的重塑。

一言以蔽之,席勒《美育书简》的主题思想可总体概括为:人必须接受审美教育,才能由单纯的感性状态达到理性和道德的状态,即审美是人达到精神解放、塑造完美人性的先决条件。诚如其所言:“这个题目不仅关系到这个时代的审美趣味,而且关系到这个时代的实际需要。我们为了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美育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2]此外,学者高建平也曾指出,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里,他们那一代美学研究者对席勒的印象大体经历了“三次变化”[3]:前两次是20世纪70年代末和20世纪80年代初,席勒式思想最先被否定,后来被国内几位美学界代表人物高度重视,评价其为“从康德到黑格尔的中介”;第三次是20世纪90年代,席勒的美育思想变得愈发重要,体现出现代性反思。

值得注意的是,席勒的美育思想虽然具备现代批判性,但是终究脱离不了审美乌托邦的意味。不过,他遗留下来的某些悬而未决的重大问题在马克思那里开始得到回答。如果说席勒只是从人道主义立场出发来批判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分工对健康人格的摧毁,没有认识到其中的根源问题,马克思则毫不客气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异化现象。在对席勒美育思想批判继承的基础之上,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对异化劳动范畴进行过说明,共包括四方面的内容,即“在劳动的对象化中的异化”“在劳动过程中的自我异化”“人的类生活的异化”“人同人相异化”。可以说,他是从社会基本实践——生产劳动的角度来考察社会中人与自然、主体和对象的相互关系,即人们通过生产劳动来认识、支配并改造大自然,使“自然成为人的对象,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形象化确证,成为人的创造物和现实”[4]。同时,他也指出资本主义劳动与分工对艺术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基于“劳动创造了美”,马克思进一步提倡“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為的是人类的审美能动性得以在任何活动领域自由发展,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所确定的目标都能在长期的社会变革后予以实现。艺术源于自然,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它帮助人们调动起自身全部的感觉和思维,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使得自身的情感更加丰富。如此一来,人的劳动便具有了所谓的“全面性”。可见,马克思虽未将美育囿于艺术教育的范畴,但他已将艺术教育视为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席勒、马克思提倡的现代“美育转向”分别以“人性的解放与复归”及“人的本质与美的本质的有机结合、强调人的个性全面发展及自由发展”为理论基础。弗洛伊德、马尔库塞、萨特、福柯等哲学家则更注重将美育完全转向人的现实人生,强调以人的生存为出发点与落脚点,通过艺术与审美来实现“生存状态诗意化”。他们的一些观点被称作“存在主义美学”“人生美学”,如弗洛伊德的“原欲升华论”、萨特的“存在论”、马尔库塞的“艺术自动对抗论”等。他们均关注人与实际存在的自身之间的关系,这从侧面反映了社会生活中非理性和理性之间的冲撞和突破,以及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人类开始完成主体性内涵重建,走向启蒙的“自我”。行文至此,我们可以看出艺术之于美育的重要性,同时,二者之间亦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我们再来看看西方现代“美育转向”对中国美育及高等美术教育的影响。20世纪初,王国维、蔡元培等人将西方较为系统的美育理论引进中国。他们在借鉴的同时也考虑到了中国当时的现实情况,于是在建立智育、美育、德育概念的基础之上又吸取了中国的传统美育观,逐步将美育重新纳入伦理教化的范畴之内。辛亥革命后,以蔡元培为首的先行者于1912年提出“共和时代,教育家得立于人民之地位以定标准”之口号,并于1919年发表《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一文,特别指出“文化进步的国民,既然实施科学教育,尤要普及美术教育”[5]。

在蔡元培的大力倡导和西方资本主义势力扩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力量崛起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中国专门的美术教育学校在20世纪初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如1912年创办的上海图画美术院、1918年创办的国立北京美术学校、1922年创办的苏州美术专科学校、1928年创办的国立艺术院等。在二十余年内,中国早期的美术院校从稚嫩走向成熟,为现代中国美术事业的繁荣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与此同时,随着中国新式美术学校的建立,新的美育及美术教育理念也随之产生。刘海粟、王国维、梁启超、蔡元培、朱光潜等仁人志士纷纷提出自己的美育思想,如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认为美是一种陶养的工具,王国维提出“美育最大功能在于‘无用之用’”等。倘若对他们的美育思想进行概括和总结,我们会发现,他们无一例外都强调了美育在改造国民素质、人格品性方面体现出的重要人文价值。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提出“德、智、体、美”并举的教育方针,从幼儿园学段起就开始实施具体的美育规定和要求。此方针出来后立即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受社会因素影响,教育方针里不再有美育的位置,发展随即停滞,对后来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很大。直到1986年,美育才被重新纳入国家教育方针。不过,虽然彼时美育出现在了国家“七五”计划之中,却并未得到实际重视,之后又于1990年在国家“八五”计划中再度被删除。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美育之路可谓历经了重重波折。最終,在1999年6月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美育才重新被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之中,成为关乎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重要事业。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美育在我国再次得到广泛提倡,其发展还是较具局限性,主要还是侧重艺术教育。然而,美育并不等同于美术教育,我们切不可张冠李戴。分开而论,美育是教育学与美学的有机结合,其基本任务是使教育者树立高尚而健康的审美观,同时为时代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这才是美育的最终目标。它不仅关涉文化知识的传播,而且还可扩散至更广泛的学科分类之中,甚至关联着一些观念形态上的研究,通过美学理论的无形渗透来辅助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美术教育则不同,它是实施审美教育的核心手段之一。美学家斯托洛维奇曾指出,审美教育可在艺术中凝聚和物化人对世界的审美关系。由此可见,美术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形态之一,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也正因如此,在现今各大高校的美育培养环节中,美术课程占据着十分显眼的位置。毋庸置疑,学校教育所借助的最适宜的审美媒介还是艺术类学科,而艺术教育亦如同一切形式的教育,其最终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出发点是与美育相同的。可以说,美育和美术教育共同担负着推动社会进步的使命。二者齐头并进,缺一不可,皆立足于提高国民素质、完善国民审美品格的美好愿景。从中国普通教育情况看,二者亦都是学生从小必修的重要文化基础课。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美育和美术教育也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以丰富、深刻的形式存在于当前的高等教育中。

蔡元培曾指出:“美育的基础立在学校。”伴随着历史行进的步伐,近代以来在美育观念的加持下,我国高等美术教育事业逐渐发展得如火如荼。说起来,中国的学院式美术教育大抵是从效仿法国开始的,徐悲鸿、林风眠等一批优秀留学先辈开创了中国学院美术教育的历史。他们借鉴法国学院教育的理念、制度和管理方式、课程结构等,为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发展打下了深厚基础。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如今在党中央“三个面向”旗帜下的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也已经以积极的姿态投身于波澜壮阔的国际竞争热潮之中,不断接受洗礼与冲荡,较之往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高校大量增设美术专业点、扩大招生规模、大幅度调整专业结构布局等。此外,随着素质教育的广泛开展,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发生了较大改变,我国高等美术教育整体上呈现出稳中求进的发展态势。综上所述,近现代是我国高等美术教育思想快速发展并形成体系的重要历史时期。正是在这一时期,我国对中西方美育观念及教学体系进行了双重汲取,虽然面貌未及完善,但总体向好。

二、从传统中走来: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价值观照

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高等美术教育在具有自身独特性的同时,在人类文明空前进步的当代社会中亦更具现实意义与价值。20世纪90年代中叶以后,中国高等美术教育迅速升温,除各地区原有的艺术专业院校和其他由中等艺术专业学校升格成立的艺术专业院校以外,综合类院校也纷纷增设美术专业,成立美术学院或美术系。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中国高等美术教育进入了飞跃发展期。不过我们必须承认,同发达国家的一些同类美术院校相比,我们在教育理念、办学模式、教学体系、课程结构、人才培养规格等方面还与它们存在一定差距,远远不能适应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需要。可以说,如今的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亟须转型。笔者在这里将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和问题总结如下。

第一,美育发展的不健全导致了美术教育方向的偏离。美术教育在古希腊时期就被列为美育的重要学科,同样地,中国的美育理念则最早起自先秦诸子,譬如孔子所说的“游于艺”。由此可见,美育和美术发展的关系自古就有密切渊源。作为一门专业技艺化的视觉艺术教育学科,美术教育主要针对风格和技能层面的研究和探索,当然也能深入到学术研究的领域当中,只是在它的另一层面,始终承担着美术“育人“的社会功能。因此,如果我们从精神建设这一角度来理解,就会发现良好的美术教育其实体现的是一种美育期望。然而就目前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中的美育发展进程来看,因为美育宗旨的不明确,美术教师授课的内容和形式都只是停留在表面,并未真正触及情感的陶养,只是一味强调学习成绩与学业成果,对教师的考评机制亦是以学术研究成果为主导,缺乏对美育观念的耐心实践。基于此,学生在学习及后来的工作过程中暴露出了明显的问题,如有些美术专业成绩出类拔萃的学生在进入社会工作后,不愿意从事美术的普及教育工作,有些学生缺乏基本的美育品德,难以胜任基础的美术教育工作。这一现状意味着高校美育工作的原始期待并未达成,美育和美术教育出现了双重退化。

第二,民族美术文明的“涵化”,即高等美术教育的隐形异化现象。“涵化”一词最早由美国人类学家提出,亦可译为“文化接触”或“文化移入”。人类学家赫斯科维茨(M.J.Herskovits)等人亦曾在《涵化研究备忘录》中对“涵化”下过定义,认为“涵化”是由于不同文化的群体发生持续的文化接触,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发生变化的现象。[6]

我们尤其要在以下两个方面警惕美术教育的“涵化”:其一是国外教学模式的引进。毋庸讳言,中国近现代高等美术教育基础的奠定有赖于对西方教育模式的借鉴,这种借鉴已经延续多年,通过当代转型来对外域美术教育模式进行“祛魅”[7]的参照已迫在眉睫。其二是国外美术文化的强烈冲击。随着西方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兴起和艺术多元化格局的形成,我们的高等美术教育开始面临更具挑战性的新课题。虽然我们已经在教学中加入了更多研究和分析性内容,并开设了相关课程,但还是要在走出“涵化”的“舒适圈”方面继续努力。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我们要在坚持自身美术文化传统的同时推陈出新,努力形成具有当代性的中国特色高等美术教育体系。

第三,美术人才培养的同质化。笔者认为,高等美术教育的同质化主要表现为生源的同质化和培养制度的同质化。在高校招生改革的大趋势下,艺考之路愈发艰辛。我国的艺考政策虽然正在进一步收紧,旨在“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但事实上近年来的美术教育还是呈现出学生应考专业技能增强、审美人文素养趋于弱化的倾向。尤其一些艺考机构的集中培训往往有着统一配套的固定机制,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和个性。由这一机制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应考技能极强,但很容易就堕入了同质化怪圈。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美术教育的同质化、平庸化倾向愈加显著。以美术创作人才的培养情况为例,身处信息洪流之中,美术创作者早已无须为视觉资源、创作素材、媒介等忧虑,更能考验他们的是其是否具有艺术转化的能力。遗憾的是,笔者从他们身上更多体会到的是同质化的审美趣味。我们不难发现,从南到北,山水画的创作面貌普遍类似,花鸟画创作领域又流行体现不出个性特色的工笔细描。不仅如此,人物画创作领域亦掀起了互相雷同的变形、丑化之风。在浩如烟海的作品中,竟难以见到卓然独立者。从历届全国美展来看,同质化创作导致的“撞车”现象尤为严重,如艺术家陈坚所言,他看了近五百幅作品,发现其中至少有七八十幅是打鱼题材,大部分参展作品的风格大同小异。“实际上,当代中国美术创作多元化和多样性的问题,长期被主流所忽视,尤其是自延安以来的新中国美术传统中重视大众美术和民间艺术的传统被弃之一边”[8],这实在令人唏嘘。创作者们过于崇尚所谓的技法,不仅忽视掉了创新性,也丧失了傳统文化的美好积淀。通过关注美术创作者存在的此类问题,我们便可对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培养机制展开深刻反思。现行高校美术教学体系虽逐渐多元化,但依旧偏重绘画教学,特别是在绘画教学中又多以西方写实主义为基本内容,且教学方式趋于僵化,对创新思维的开发力度不够。这样的培养机制十分不利于文化创新。因此,只有开启对高等美术教育培养制度的反思,才能打破长久以来的偏执,进而更新“系统”,接应现实。

第四,高等美术教育“产业化”导致教育规律缺位。近年来,综合类院校纷纷开设美术系科、专业,其面临的严峻现实问题是政府投资短缺而美术招生市场火爆,因此各大美术院校开始竞相提高收费标准。这种功利趋向的价值判断势必会对高等美术教育的长远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据了解,就本科阶段来看,目前国内高校艺术类专业每年的平均学费在一万元左右,某些学校的学费甚至高达每年两万元。如此高额的费用令许多寒门学子望而却步,因此造成了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打破了正常的教育规律。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在扩大高等美术教育招生规模的同时,匹配国家及地方财政上的投入,并积极完善教学硬件、师资及学科规划等,这样才能在高等美术教育内部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毕竟学校不是生产部门,教育也不是为了生产现代化的商品。

三、迈向新时代: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发展路径

长期以来,关于什么是美术教育、美术教育的功能和目的是什么等问题,始终是学术界的讨论热点。以前文提到的《美育书简》及美育相关概念为例,其历史意义不仅仅在于提出了美育,同时也在于对美的本质的探索。美术教育活动亦是以此作为终极的目标。因此,“在普及美育的过程中,美术工作者肩负着巨大的历史使命”[9]。我国有着延续千年的文化传统,需要针对自身的具体情况来寻找高等美术教育的发展出路。围绕这一出发点,笔者提出以下五点措施和设想。

第一,放眼全球,兼容中西。进入新时代的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与20世纪末西方文化单项输入的态势相比已大为改观,不过无论世界如何改变,面向世界、放眼全球依旧是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基本路径。学者于洋曾指出,中国高等美术教育有两条出路,即进入世界和打造“中国学派”。从前者来看,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应积极应对全球文化思潮、艺术观念之间的博弈,时刻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充满不确定性。中国文化嵌入全球化的深度与广度是空前的,中国自身的变化将深刻影响未来国际秩序的演变,甚至引领全球文化机制与规则的确立。[10]虽说融入是前提,但如何兼容并蓄依然是新时代应继续深入思考的课题。中国的美术学科越置身于国际化背景,越应该强化自身的学科教育体系,力求系统化和科学化。同时,我们也要及时对国外美术学科的相关研究作出回应,在融合互渗的文化交流中汲取养分,从而更好地建构高等美术教育领域的“中国学派”。

第二,回归人文价值。高等美术教育借助审美和情感体验活动,将人们对美的认知从单纯的物性升华至理智或道德层面,正如梁启超所说的“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就是艺术”[11]。美国学者欧内斯特·博耶所著的《美国大学教育》一书特别提到了“艺术美学素养”,并这样介绍道:“人类的某些经历是难以用言辞表达的。为了表达这些深存内心的最强烈的感情和思想,我们就使用一种称之为艺术的更敏锐、更精巧的语言。音乐、舞蹈和视觉艺术不仅合乎需要,而且是必不可少的。”[12]因此,美术教育是一种重要的人文审美教育,在当下物质文明空前繁荣的社会中,对美好人性的复归起到了辅助作用。中国传统文人画便极具人文思想。文人画家对于“先文人,后画家”的追求亦印证了“画者,文之极也”之准则。纵观近代中国的艺术大家,无一不是既练就了高超的专业技艺,又拥有深厚的人文功底和审美能力。因此,美术教育所能体现出的人文性在每个时代都应被视为耀眼的闪光点。从人类的个体感受出发扩展到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将成为当代社会文化发展之大势。高等美术教育要敢于冲破僵化教育机制的束缚,寻求新的自由和解放,为新时代生成新的人文精神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第三,坚定文化自信,完善中华民族传统美术文化教育体系。在2014年2月24日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因此,高等美术教育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毕竟,民族文化既是一个国家的精神家园,也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

因此,我们的高等美术教育理应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任。那么我们要如何实现呢?笔者认为,首先应坚定文化自信,引领本民族的文化自觉;其次应全面、客观地了解并发扬我国的传统美术文化,将汲取到的养分落实在美术教学与实践上;最后从全球文化多样性出发,以跨学科的多元方式实现传统美术文化资源向当代文化资源的战略性转变。如此一来,高等美术教育便能在传承优秀美术文化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让民族美术文化遗产真正转变为新的民族美术文化资源。

第四,培养创新型美术人才,尊重异质化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曾经在一份名为《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指出:“人的创造能力是最容易受文化影响的能力,是最能开发并超越人类自身成就的能力,也是最容易受到压抑和挫伤的能力。”这说明了创新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然而要激发学生的审美创造潜能,我们的高等美术教育就必须扬弃一些阻碍学生提升创造能力的消极因素,实行创造型高等美术教育,培养创新型美术人才。在创造力培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努力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强化学生的创造意识,注重学生异质性创造能力。众所周知,艺术的灵魂在于创造。诚如王朝闻所言:“创作个性就是一个艺术家区别于其他艺术家的主观方面各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明显特征的总和,它是在一定的生活领域、世界观和艺术修养基础上所形成的独特的生活经验、思想情感、个人气质、审美理想以及创作才能的结晶。”[13]创新即意味着超越。实现创新发展,不仅代表着人格及艺术品位的提高,亦代表着良好时代精神风貌的形成。作为引导者、启蒙者,学校和教师队伍都要重视这一点。二是给予全体学生发展自由个性的机会与平台。比如在常规的美术通识课程中,可以引入项目式教学方法,创设艺术应用情景,从而给学生营造强烈的代入感和氛围感。这样一来,很容易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产生自主研究和实践的兴趣。三是举办丰富多彩的展览或创作活动,同时构建公正、公开的评价机制,并在这一过程中观察学生们的个性化差异,从而因材施教。

第五,深化教学改革以适应时代发展。一般而言,教学改革主要是教材、课程、教学方法及考试招生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就目前国内高等美术教育的发展现状来看,多数学校更加重视专业训练,并不能满足时代对“通才”的需要。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一些美术专业院校的课程设置较为单一,一般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专业选修课等分段式课程,缺乏系统化的专业课程设置以及同其他学科之间的互通和交融,培养空间较为狭窄。从民族文化角度看,亦未能充分体现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制訂培养方案时多倾向于学习西方。反观西方一些学校设置的专业及课程,基本都在随着时代思潮的发展而变化,比如德国卡塞尔艺术学院在课程设置中就十分强调实践教学理念。从其设置的科系来看,有自由艺术系、艺术教育系、艺术学系、工业设计系以及视觉传达系,而自由艺术系专业又分为三个工作室——自由绘画、新媒体与老媒体、综合性工作室。其中,艺术教育和艺术学专业的学生可以在各个科系自由挑选专业。可见,通过在教学中将艺术精神与当代科学有机结合,德国卡塞尔艺术学院的学生得以多视角地学习艺术与文化。在此基础上,该校亦极为重视国际文化交流,积极同我国院校合作办学,是我国高等美术教育可以参考的优秀范例。

其次,我们还应优化美术教材,使之实现时代化与科学化。张晓凌于2020年11月在上海召开的“亚洲地区学校美术课程改革与创新国际研讨会”上指出,美术教材的创新“要立足‘跨文化视野’‘跨学科发展’‘根植于社会现实发展’和‘高度融合科技与艺术的关系’”。由此可以看出其在教学改革方面的对应性思考,特别是对跨学科、艺术与科技这两方面的重视,更是值得我们着重关注。

最后,教学方法和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亦不容忽视。新时代的高等美术教育必须要有高素质的强大师资力量支撑。随着美术专业考生的队伍不断扩大,高等美术教育师资队伍也面临着梯队建设、知识更新、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专业水平等种种问题。同时,考生也存在着文化素质薄弱的情况。目前中国高等美术教学及招生考试不注重提升学生的人文知识,学生的文化课录取分数普遍偏低,这样势必会导致美术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欠缺。笔者还注意到,近年来一批为民族美术事业奋斗多年的老一辈艺术家已陆续退出教学岗位,取而代之的是新一批刚刚离开校园的青年教师,他们的教学经验和水平还有待提高。

结语

相对于社会各界对教育的热烈讨论,高等美术教育领域其实较为沉寂。面对外域文化及本土文化在教育层面的冲撞与融合,我们需要以宽容的态度辩证思考,既要致力于消除各国美术学科的对立与隔阂,又要做到自立自强。在“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教育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之下,我国的高等美术教育事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因此,我们既要学会融入,又要建立起成熟的美术教育体系,以此应对挑战、实现自我超越。然而无论如何转型与改革,美术教育中对固有的感性与理性、情感与道德、纯粹美与社会价值的关系的思考仍然具有普遍性,它们亦终将在时代的不断变迁中得到更为合理的解释。

(杨雅健/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注释

[1]曾繁仁.现代美育理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114.

[2][德]席勒.美育书简[M].徐恒醇,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37.

[3]高建平.席勒的审美乌托邦及其现代批判[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4]同注[2],30页。

[5]蔡元培.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N].晨报副镌,1919-12-01.

[6]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16-233.

[7]“祛魅”一词源于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所说的“世界的祛魅”,指对科学和知识的神秘性、神圣性、魅惑力的消解。

[8]陈履生.从抗疫主题的苗族民间绘画看当代美术创作的同质化问题[N].文艺报,2020-05-18.

[9]刘海粟.精神文明和美育[J].美术,1983,(2).

[10]于洋.融入与自立——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美术学及其困境与机遇[N].贵州政协报,2018-02-09.

[11]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M]//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下).北京:中华书局,1981:417.

[12][美]欧内斯特·博耶.美国大学教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129.

[13]王朝闻.艺术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50.

作者:杨雅健

基础教学高等美术教育论文 篇2:

艺术社会学视野下的高等美术教育改革

[摘 要] 本文通过对艺术社会学的基本理论的介绍,明确了在高等美术教育过程中树立艺术社会学观念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艺术社会学视野下如何通过对学生生活的关注等方式实现高等美术教育改革目标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 艺术社会学;高等美术教育;改革

一、艺术社会学的基本内涵

法国哲学家孔德在其著作《實证哲学教程》中第一次提出“社会学”这一概念,将社会学定义为以人类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诚然社会学对艺术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但是艺术社会学对艺术的社会学研究,并非等同于一般社会学从研究艺术现象来为社会学研究提供例证和资料,从而得出社会学结论的做法。艺术社会学对艺术的社会学研究,其目的是探讨艺术与社会之问的复杂关系,考察社会生活中的经济、政治、宗教、道德、科学、文化习俗、社会心理等各种因素如何对艺术现象发生影响,研究艺术作为人类精神掌握世界的方式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艺术现象放置在社会文化的宏观视野中进行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考察,为艺术的发展提供某种社会和历史的参照;也要充分关注艺术产品作为人类精神产品的特殊性质,研究艺术生产的特殊规律和艺术的审美特性。

司马云杰的《文艺社会学论稿》中认为艺术社会学是用社会学的先进的理论和观点以及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艺术的产生、创作、传递等一系列活动与社会各现象间的因果关系,及其所蕴含的的社会本质及其社会职能的一门学科。著名艺术理论家杨晦把艺术与社会的关系形象化地比喻成“公转律”和“自转律”:“文艺好比是地球,社会好比是太阳。我们现在都知道地球有随太阳的公转,也有地球的自转。其实,就是文艺也有文艺的公转律和自转律的。文艺发展受社会发展限定,文艺不能不受社会的支配,这中间是有一种文艺跟社会间的公转律存在;同时,文艺本身也有自己的一种发展法则,这就是文艺自转律。”

刘崇顺等的《文艺社会学概说》认为,艺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艺术活动整体的完整过程,即艺术创作——艺术传播——艺术欣赏的一系列过程和相应的机制;二是艺术的社会功能的历史特征,艺术的理想职能和实际效果;三是艺术价值及其实现;四是艺术创作与物质生产的联系和区别,艺术创作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五是艺术传播及其社会设施和社会机制;六是艺术团体、艺术管理体制和艺术发展预测。

二、艺术社会学观念在高等美术教育改革过程中的塑造

(一)充分认识到艺术社会学对高等美术教育改革的研究意义

艺术社会学的研究客体有艺术品、创作者与欣赏者和社会,它们是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具体而言由社会决定和影响创作者及欣赏者,再由创作者及欣赏者决定和影响艺术品。简而言之,艺术和社会是通过创作者和欣赏者这根纽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著名艺术史家岑家梧在《论艺术社会学》中提出“百数十年来,艺术社会学者在着重艺术与社会关系的分析研究,指出艺术发展的规律性,使艺术学的研究,逐渐脱离了玄学的范畴,这是这派学者重大的灾献。“他还充满信心地说:”现在艺术社会学,不管它的本身怎样的幼稚,在将来,它终必能采取史精密的科学方法,吸收史进步的学说的精华,而成为真正科学的艺术学,这确是一种趋势!“[3]蔡仪认为,包括艺术社会学在内的艺术学是以美学为基础的,没有美学便没有完全的艺术学;而美学的领域应当包括美的存在、美的认识和美的创造,也就是现实美、美感和艺术美。因此,”艺术学和美学的关系,好像内切的两个圆,艺术学是内切于美学的。“由此决定,艺术社会学的意义”是考察艺术及其产生的社会基础的相对应的关系,和其随社会基础的发展而变化的相关联的规律。“据此可知,艺术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社会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的,所以想教好和学好艺术,就必须重视艺术社会学的指导作用,在高等美术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更要充分认识到艺术社会学对高等美术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

(二)严格区分社会学批评与艺术社会学

社会学批评与艺术社会学既有内在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所以应该严格区分二者,不要混淆二者。一方面,社会学批评,是指把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加以考察和研究的批评方法,即是一种艺术批评模式。与社会学批评不同,艺术社会学是将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进行研究讨论的,是用社会学的先进的理论和观点以及科学的方法对艺术的产生、创作、传递等艺术现象进行考察研究的。另一方面,社会学批评是从社会这个大环境对艺术现象各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关系来考察研究艺术现象,从艺术作品、艺术家个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中来考察研究艺术作品,从而在揭示艺术现象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依存的联系关系中体现出的社会学批评的广阔视野。艺术社会学是把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从社会生活的角度对艺术进行宏观的、整体的、综合的研究。由此可见,在高等美术教育改革中,高等美术教育应当立足于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从社会生活的视野对所学习和创作的艺术作品和一系列的艺术现象进行宏观、综合地学习研究。

(三)摒弃”庸俗社会学“的影响

中国艺术发展史上,中国艺术理论界由于对庸俗社会学缺乏清醒的辨析能力,曾一度错把庸俗社会学的主要理论家弗里契视为”马克思主义艺术学之指导者“,庸俗社会学在中国艺术发展历史中产生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中国艺术发展受到庸俗社会学的干扰和影响是相当严重的。我们所说的艺术社会学立场与庸俗社会学是有根本区别的。艺术社会学是建立在一种综合和包容的立场上,探讨艺术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研究艺术作为人类精神掌握世界的方式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高等美术教育中如何摒除庸俗社会学对高等美术教育影响的同时,如何正确加强艺术社会学的学科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三、艺术社会学视野下的高等美术教育改革对策

(一)注重学生关注生活,加强生活体验的培养

艺术社会学认为艺术现象与社会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例如艺术与经济、政治、哲学、道德、宗教等的关系。在进行高等美术教育改革时,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艺术现象产生与发展的社会条件和社会背景,艺术现象的社会功能,艺术现象的艺术价值的标准和取向,艺术社会过程中的艺术生产、传播和消费等一系列活动的完整整体的各个环节。因此,在高等美术教育活动中应注重对学生关注生活,加强生活体验的培养。高等美术教育应当以对生活的切入来极大地丰富学生个体的经历和体验。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离开了生活,体验就无法生成。如果高等美术教育中,老师对美术知识与技能技巧的传授得不到学生个体经验的认同,那么学生在这样的高等美术教育中所学习到的相关的美术技能技巧就只能停留于技术层面本身,由于缺乏生活的体验,与社会生活脱节,学生创作的美术作品就会相应地缺乏艺术生命力。

(二)注重高等美术教育的包容性和多元化

美国的小威廉姆·E·多尔在其著作《后现代课程观》提出:教育和文化两个方面,前者可自然称之为教育联系,指课程中的联系赋予课程以丰富的模体或网络,后者也可自然地称之为文化联系,指课程之外的文化或宇宙联系,这些联系形成了课程赖以生存的大的模体,两者相互补充。艺术社会学强调艺术现象与社会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其在揭示艺术与社会诸多因素的关系时,把艺术活动当作多种因素的复合整体,重在宏观研究和整体性考察。这就要求高等美术教育改革中要注重高等美术教育的包容性和多元化。高等美术教育的包容性和多元化不但是指教育内容、方式和类型的繁多,而且也包含着”求同存异”、“包容并蓄”等教育理念和思想。高等美术教育应当是一种综合的教育,高等美术教育的课程改革应主要以综合性为原则,从传统的分科走向综合的发展,实现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和融合,建构起综合的学科门类。高等美术教育的课程改革还应当注重美术学科内容的综合,将“工艺美术、现代设计”与强调审美的精神功用的“纯艺术”结合起来。老师在高等美术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思考和讨论的空间,并积极地引导学生从一点出发多点结果的多元或从多点出发以多点结果的多元地进行思考和学习。

(三)注重高等美术教育形式与内容的和谐

艺术的理想就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使二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伟大的艺术作品不仅仅在于形式,而是期望艺术作品的形式能够体现和表达更为广阔丰富的社会人生意义。艺术形式有其相对独立性,如果不是结合着社会现实而一味地追求形式的创新,那么其就很有可能流于成为一种空洞的形式,所以成功的艺术作品中,形式与内容是不可分的。艺术社会学的转向就是从对形式技巧的讲究转向对内容意义的追求。简而言之,艺术作品的形式是完成了的内容,内容是具有形式的社会。综上所述,在对高等美术教育进行改革时,我们应当注重高等美术教育形式与内容的和谐,即在进行高等美术教学时,要培养学生具有既要注重艺术的形式创新,又要注重艺术的内容丰富的思维。

(四)注重高等美术教育方式的革新

在高等美术教育中,我们应当注重对教学方式的革新。在美术课程设置上,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教育目标,改变过去以美术知识、技能为内容标准,而以素质教育为依据,开设社会学、生态学、心理学等相关课程,从而确保学生具有更为全面合理的文化素养。在教学活动中,老师也应当有意识地进一步增强美术理论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的美术理论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的知识结构更为完整和合理。老师还应当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如电影、电视、录像、参观、访问、旅游等方式,引导学生更为直观的体验生活和大自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鉴别、判断,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学校还可以多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学校与社区携手,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社区的保护与美化环境的活动,既可以对社区的发展作出贡献,又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的学习。

总之,艺术社会学是用社会学的先进的理论和观点以及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艺术的产生、创作、传递等一系列活动与社会各现象间的因果关系,及其所蕴含的的社会本质及其社会职能的一门学科。其把艺术现象放置在社会文化大背景之下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考察,充分关注艺术产品作为人类精神产品的特殊性质。在研究艺术社会学对我国的当代高等美术教育改革的重要性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我国现阶段的高等美术教育改革,应当更加注重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学生的知识结构更为完整和合理,要充分认识到艺术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关系,更为强调学生与社会生活的更多地接触,使我国高等美术教育成为一种综合全面的美术教育。

参考文献:

[1]宋建林.艺术社会学的学科定位及现代形态问题[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3,(4):12.

[2]杨晦.杨晦文学论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248.

[3]岑家梧.中國艺术论集[C].北京:考古学社,1949:142.

[4]蔡仪.新美学(改写木.第三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208.

[5][美]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54.

作者简介:白天佑(1961-),男,汉族,甘肃陇南人,甘肃政法学院艺术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美术学、艺术设计教育、广告摄影及理论。

作者:白天佑

基础教学高等美术教育论文 篇3:

新时期高等美术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构建

当前高等美术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但也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新课题,如高等美术教育如何肩负传承民族文化问题,高等美术教育如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问题,高等美术教育教学如何适应新时期美术发展的需要问题,这些问题都直接关系到美术学科的发展,关系到美术教育人才的培养,因此,对此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高等学校美术教育体系主要分三大块:一是各类艺术院校,二是师范类院校,三是综合类院校。从专业设置看,高等美术教育主要存在于美术学学科之中,因此,谈高等美术教育问题,有必要首先对美术学学科发展情况进行简单分析。

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艺术设计学科出现并快速发展,美术教育专业也作了相应的调整,原有的“美术教育”和“美术史及美术理论”专业改称美术学。90年代中期,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国家教育部将艺术学定为一级学科,将美术学定为二级学科。美术学由此正式出现在我国的学科专业设置中。国内各类高校所设置的美术学学科基本上分为以纯美术理论研究为主的美术学和以美术教育为主的美术学两部分。以纯美术理论研究为主的美术学主要包括美术理论、美术批评、美术史及美术学史四个部分;以美术教育为主的美术学,既有美术教育的性质又有绘画专业的特点,可以说是两者的结合。本文主要针对后者进行相关探讨。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需求规格的不断变化,特别是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贯穿于中小学美术教学的全过程,过去那种重专业轻素养,重技能轻创新的高等美术教育模式已无法适应新的人才培养要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际应用能力成为当前高等美术教育的重要任务。

二、目前高等美术教育所采用教学模式:还是沿用了几十年的以培养艺术家为目的的模式,过分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专业划分过细,不注重美术教育理论的修养,尤其是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知识薄弱,这种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在专业课程结构中,技能训练课时比例过大,几乎占据总课时的2/3,专业基础课程中素描、色彩占据主导地位,专业选修课(通常为必选课)中又以中国画、油画为主,美术理论课程和自选课程比例很小。这种专业课程设置,强调的是专业技能的培养,是以造就国画家、油画家为目标的,显然这与国家美术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中小学美术教育脱节。

由于自身专业的局限,教学上很多时候都是以“个体劳动”为主要特征,基本上采用的是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并且多数教师在教学中是以个人的经验为主,通过示范、作业评价等形式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学生,结果是学生画出来的东西千人一面,缺乏生动性和个性表现,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能充分发挥,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长期以来,由于高等美术教育缺乏与基础美术教育沟通机制,缺少对基础教育阶段美术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现状的调查和前瞻性研究,造成高等美术教育教学模式僵化,教学内容缺乏创新。例如,通常在素描、色彩等基础技能训练中,以几何模型写生、静物写生、人物头像写生、半身像写生、全身像写生等为主,中国画的基础教学内容有花鸟临摹与写生、人物临摹与写生、山水临摹与写生等,油画的基础教学内容有静物写生、人物写生、风景写生等。这些教学内容虽然能够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表现能力,但是,由于过分注重理性分析,内容设计思路过窄,训练步骤机械,很难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对学生作品评价标准的绝对化、简单化是高等美术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又一个问题。通常我们在写生训练中会要求学生注意透视规律、体积塑造、空间表现、质感表现、色彩变化等等,并且我们也会以这种标准去评判学生的作业,这些造型法则对传统造型艺术也许是合适的,但是,我们却无法把这些标准用于现代艺术评价,而现代艺术又非常有利于个性的发挥、创新意识的培养。绝对化、简单化的评价标准会导致学生机械地模仿自然,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情感、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等美术教育的教材建设滞后现象也比较严重,教材内容陈旧,教材版本混乱,不少作者东拼西凑,所著内容大同小异,缺乏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不能适应现代美术教育发展的需要,这也是很多教师不愿使用教材,多凭经验教学,教材形同虚设的一个原因。

众所周知,美术是传播优秀文化艺术的有效手段,然而,高等美术教育在传播优秀民族文化艺术方面还没有充分发挥出自身优势,传播形式单一,涉及面狭窄,相关教学课程仅限于美术史和美术欣赏课程,并且课时少,教师讲授重点多侧重于美术本身,并且很多教师的教育观念还停留在注重手工技能的训练上,片面理解民族文化的继承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高等美术教育教学模式应进行全面改革,以适应新时期高等美术教育发展需要。

三、由于近年来许多高校为了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不断增设新的专业,扩大办学规模:美术教育与绘画、艺术设计、雕塑等齐头并进,表面上看专业设置齐全了,办学规模扩大了,实质上却降低了自身的美术教育办学优势,因为专业设置过多,必然会在师资力量、教学设备、发展资金等方面削弱对美术教育专业的投入,不利于美术教育人才培养。因此,高校的美术专业建设,尤其是师范类院校,还应把专业建设的重心放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人才的培养上,放在提高全社会的艺术素质上,不能单纯为了经济利益而放弃自己的优势专业。为了能够适应我国基础美术教育发展的需要,面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高等美术教育必须从自身建设入手,抛弃片面强调学科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模式,尽快建立起一整套能够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学模式。

高等美术教育课程设置应紧随时代步伐,课程开设应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应把美术新课改的内容纳入高等美术教育教学之中,使学生真正了解中学美术教育应该教什么,正在做什么,真正能够把所学的知识高质量地用于素质教育中去。

由于素质教育的要求,中学美术教师不仅要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广博的其它学科知识,要密切关注当今社会美术发展的动向,要熟悉中国优秀的文化艺术传统,要了解国内外美术的发展动向等等,这些对中学美术教育的高标准严要求,会直接关系到高等美术教育教学内容的改革,过去那种只强调专业技能培养,忽视美术理论修养的教学模式必须打破。课程内容应做大调整,弱化专业知识,增加周边学科知识,把人文素质教育内容融入美术教学之中。

谈教育,我们经常会谈到“素质教育”,进行素质教育就是要对人实行真正全面发展的教育,就是要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要强调人格的完善和发展。显然,我们过去所实行的单纯强化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的高等美术教育模式是不能够适应的。未来发展中,作为素质教育重要载体的美术教育必须拓展自己的教育空间,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大力改革美术教学内容,广泛吸纳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这种吸纳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横向吸纳,把周边学科的知识融入美术教学之中;二是纵向吸纳,要从优秀的文化艺术传统中吸收借鉴;第三,还应该放眼世界,把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引进来。当然,提倡以人为本的美术教育理念并非就是要放弃专业知识技能培养,都去学习文学、哲学等等,专业知识和技能作为美术教育的基石不仅不能放弃甚至还要加强,关键问题是如何加强,在哪些方面加强。

总之,高等美术教育作为完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全民素质教育能否顺利实现,我们既不能夸大它的作用也不能低估它的价值,对此进行思考是每个美术教育工作着的义务。由于本人的研究水平有限,只能对高等美术教育教学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认识,其中的偏颇在所难免,敬请有关专家批评指正。

作者:荆明

上一篇:公共服务外包医疗保险论文下一篇:高等数学中科学发展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