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示范镇建设论文

2022-04-20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上海模式在中国城镇化建设当中的作用凸显,很多省市地区都将上海模式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上海模式给其他地区城镇化建设带来很大启发促进作用的同时,其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进一步调整。如何更有效地采用上海模式,对我国城镇发展的特色道路有很大必要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城镇化示范镇建设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城镇化示范镇建设论文 篇1:

把高原好风景变成幸福生活好光景

大美青海,又添神韵。

正在进行的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建设,让这块神奇的土地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城镇更美丽,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强。

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藏高原的生动实践;是总书记视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在这片圣地上开的花、结的果;是六百多万青海儿女牢记嘱托、不负使命、勇于探索、真抓实干换来的巨变。

让我们走进高原,去倾听美丽城镇示范省建设的铿锵步伐,去感受追梦绿色、创新发展的无穷魅力。
一、立足省情绘蓝图

地处青藏高原的青海,被誉为“中华水塔”和“三江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青海时强调,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青海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牢把握“三个最大”省情定位,部署生态文明和新型城镇化工作。2018年7月,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站在新起点上提出“一优两高”战略部署,六次全会对全省新型城镇化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安排,八次全会对地方治理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建设工作进行科学部署。2019年9月,省委、省政府提出以省部共建方式建设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以此构建城镇绿色发展的新格局、探寻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的新路径。这一构想与住房城乡建设部提出的“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和人居环境质量,建设‘美丽城市’”的工作部署交相呼应,得到了住房城乡建设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同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青海省人民政府在北京签署部省共建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合作框架协议,自此,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建设正式拉开帷幕!

省委省政府和住房城鄉建设部高度重视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建设工作,住建部部长王蒙徽和省委书记王建军分别对此作出重要指示,省长信长星亲自挂帅担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省长匡湧任副组长,谋划部署指挥示范省建设工作。王蒙徽指出,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西部地区和青海省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省部共建高原美丽城镇的实际成效,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到实处,切实推动西部高原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构建西部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切实推动形成符合青海特点的城镇发展新格局,统筹青海湖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推广新型建造方式和配套设施建设模式,注重信息化等新技术的应用,加强以市县为单元的服务体系建设,走出一条西部高原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王建军强调,推进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建设,是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立足大循环促进双循环、落实“两新一重”建设的重大举措。王建军指出,要牢牢把握人这个核心。美丽城镇要以人为本,人的城镇化既是出发点也是落脚点,以人的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城镇化是最有质量和内涵的城镇化。要抓好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这两个重点,让基本公共服务有相对稳定的保障,让基础设施建设有可持续的改进,让人在城镇的生活更美好。要牢牢把握高原这个属性。高原既为青海带来了有价的物质财富,也为青海孕育了无价的精神财富,守护好地球第三极核心区是青海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要让高原的城镇更有高原的特质、高原的魅力、高原的神韵。要牢牢把握美丽这个魂脉。城镇的规划建设管理都要围绕美丽这个魂脉来展开,用发现美丽的眼光、铸就美丽的理念来做好美丽这篇大文章,让自然美、环境美、产业美、人文美、生活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自此,青海在高原美丽城镇建设中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步,从生态人文、安全宜居、治理有序、充满活力四方面开展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建设,创新性地走出了一条西部地区开发建设的新路子,一幅生动立体的城镇绿色生态美丽画卷在世人面前徐徐展开。
二、催生蝶变有保障

骐骥千里,非一日之功。在追逐梦想的征程中,奋进者的足音永远铿锵有力。为了把建设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这幅画卷描绘好,把美丽的蓝图变为美好的现实,全省上下秉持为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用实际行动为美丽城镇示范省建设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加强组织领导。青海省人民政府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成立了省部共建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和统筹示范省建设的组织实施工作,共同推进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建设。

制定行动方案。研究制定了《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建设实施方案》,确定以全省所有城市、建制镇为主要对象,以城镇建成区为重点,开展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建设工作。研究制定了《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确定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相关司局“一对一”帮建方式,在西宁市、格尔木市、玉树市、同仁市、祁连县5个高原美丽城镇及环青海湖地区城镇带分级分类开展试点工作,同时安排海西州乌兰县茶卡镇与其他环湖城镇共同开展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建设工作。

提供法治保障。积极构建高原美丽城镇的法规、制度、标准体系,坚持依法建设,2020年12月2日,出台了《青海高原美丽城镇建设促进条例》,规范城镇建设项目生成、项目实施、资金管理、风险管控、绩效考核等工作,这是我国第一部美丽城镇建设领域地方性法规。下一步,还将指导州(市)级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城镇建设管理发展办法或规定,明确所辖区高原美丽城镇建设层级和时序,形成上下联动、互为补充的高原美丽城镇建设法律体系,确保高原美丽城镇建设有序有力。

美丽城镇是规划出来的,也是建设出来的,更是管理出来的。立足省情实际,安排部署《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全省各地正在以编制规划为契机,统筹城镇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生态、生产、生活关系,统筹城镇地上和地下空间,统筹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系统推进高原美丽城镇建设。研究制定《青海省高原美丽城镇建设标准》和《青海省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标准》,按照不同城镇类型、不同区域,分级分类推进建设,做到一城一策、特色鲜明,推动城镇建设标准化、规范化。

营造浓厚氛围。组织召开了省部共建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和全省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推进会,利用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等广泛深入宣传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建设动态、成效,积极营造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建设的浓厚氛围。今年,还将组织召开高原美丽城镇国际高峰论坛,旨在展示“美丽中国”建设成就,共商共享“美丽城市”建设成就与经验,推动国际合作,实现合作共赢,贡献“美丽城市”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上的力量。让更多国际机构和国家走进中国、了解青海。努力将论坛打造成为体现责任担当,汇集最新实践,形成“美丽城市”行动共识的重要平台。

坚强的组织领导、科学的行动方案、健全的制度保障,夯实了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建设的工作基础,为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建设稳步推进赋予了澎湃动能,助推了全省城镇发生美丽蝶变。
三、奋蹄扬鞭正当时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吹响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号角。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青海省又一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推动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把高原好风景变成人民群众幸福生活好光景,是青海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责无旁贷的使命担当。全省上下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立足“三个最大”省情实际,奋力推进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建设,为高原生态保护及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海智慧。

明确发展目标。省部共建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建设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目标导向,结合城镇发展规律和自身阶段性差异,科学确定城镇个性化定位和未来发展方向。结合《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建设实施方案》中提出的建设生态人文城镇、建设安全宜居城镇、建设治理有序城镇、建设充满活力城镇等四方面21项建设任务;建立完善高原美丽城镇项目建设机制、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工作机制、试点工作机制等四方面13项推进机制;结合方案中提出的8项提升行动和11类重大工程,系统谋划高原美丽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保护等重要建设项目,建立高原美丽城镇建设项目库。科学谋划项目实施计划,按年度倒排工期,确保在三年时间内推动城镇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城镇风貌特色进一步彰显,城镇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发展活力进一步激发。

抓好城镇体检。坚持问题导向,全面开展城镇建设大排查工作,以城镇体检评估工作为抓手,发现问题,找准城镇“病灶”,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顺应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科学生成建设项目,积极补齐城镇发展短板。

突出地方特色。充分彰显城镇个性,尊重城镇发展阶段性差异,尊重当地城镇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发展现状、文化特色,因地制宜科学推进高原美丽城镇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按照综合型、生态型、人文型、智慧型等不同侧重和各城镇不同的工作要求和发展阶段,对照规划目标,查找城镇建设差距,提出城镇建设项目库和实施计划,探索制定不同城鎮各有侧重的高原美丽城镇建设三年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

“我从草原来,草原那边花如海……”悠扬的歌声时时飘来,碧水蓝天处处可见,绿地公园花香鸟语,万家灯火融入大自然……这诗意般的场景是美丽青海的新气象,也是青海人民追求的幸福新生活。处理好人与自然、城镇与自然的关系,是“人民城镇为人民”的重要体现,是高原美丽城镇建设的首要前提。面向未来,青海将以坚持新发展理念和以人为本的宗旨,注重高原属性和西部特点,以美丽为魂脉,以城镇为载体,以示范为机遇,努力把高原城镇建设成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让绿色成为高原美丽城镇发展最动人的色彩。到2025年,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建设体制机制趋于成熟;到2035年,在生态保护和城镇建设协同发展、城镇人文特色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城镇现代化治理、城镇智慧安全建设等方面积累典型经验,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为全国乃至国际高原城镇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经验。

奋蹄扬鞭正当时。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乘着五中全会精神的东风,凭着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苦干实干,一个“生态宜居、活力充盈、特色鲜明、多元包容、交通便捷、生活舒适、安全韧性、人民满意”的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必将呈现在世人面前。青海人民,将用如椽巨笔,在这片神奇的高天厚土之上,书写出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青海篇章!

(作者单位: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责任编辑:崔雅丽

作者:斗拉 简成贵

城镇化示范镇建设论文 篇2:

上海模式在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上海模式在中国城镇化建设当中的作用凸显,很多省市地区都将上海模式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上海模式给其他地区城镇化建设带来很大启发促进作用的同时,其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进一步调整。如何更有效地采用上海模式,对我国城镇发展的特色道路有很大必要性。

【关键词】上海模式 作用 城镇化建设 研究

众所周知,城镇化对于我国来说是通往现代化的必经之路。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14年底的城镇化水平为54.77%,虽然已经略微超越世界城镇化平均水平的54%,然而与发达国家80%~90%的城镇化水平而言依旧存在很大的差距。相对滞后的城镇化水平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而言难以满足人们对于城市文明的需求,这导致城乡差距的拉大和造成社会结构的短缺。本文就上海模式对于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作用进行研究,对我国上海市的两大模式即政府驱动发展模式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进行研究,更深层次的探究其对于我国城镇化建设当中的作用。

上海模式概念界定

相对来讲,上海模式是一个较为模糊的概念,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上海模式所对应的具体概念。本文对于上海模式主要从城镇化建设方面来作概括和研究。一方面上海模式是指上海市浦东开发之后,上海地区所采取和呈现的城镇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基本上依靠政府驱动。即上海市政府作为其城镇化建设和发展的主体,对上海浦东的社会资源进行调节和配置,而且通过政府的驱动力量来带动城镇化建设和发展,不断地引进外资、鼓励民营企业发展。通过上海市政府的强势权力来对城镇化建设进行初期的保障和后期的经营完善,使得上海市浦东区城镇化发展十分迅速和成功。另一方面,上海模式指的是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所采用的创新驱动的模式。通过创新驱动模式来带动起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让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继北京中关村以及武汉东湖之后,成为第三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它的成功给我国城镇化建设带来很大的启示。所以本文的上海模式指的是政府驱动和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的总称。

政府驱动的上海模式能够让城镇化建设在政府的直接管控下发展的较为顺利和平坦,却也存在一定的潜在隐患和不足之处。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上海模式因为由政府来进行直接的参与和指导,导致官商勾结和政企合一的现象出现,潜在巨大的道德风险。二是由于政府进行资源调配的控制,易存在决策风险。政府对于工业资源调配的在意程度远远超越了服务业等其他产业,时间一长会导致城镇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迟缓。三是政府在进行城镇化建设的过程当中往往会对相关的企业进行区别对待,对重点的企业和产业格外照顾,而忽略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和产业。这些大型的企业和产业由于资源较为集中,就会形成一定程度的割裂从而压制了规模较小企业和产业的发展,最终容易导致“拼盘”型产业结构的出现,这也和上海政府驱动模式的强力推动发展密切相关。

相对来说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的优势很明显。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城镇化的发展得益于我国廉价的劳动力以及较低的土地成本。依靠“人口红利”和“土地红利”现在都开始难以为继,过去凭借的要素驱动显然已经不能够继续推动我国城镇化发展了,而且还会给城镇化进程带来负面的影响。上海模式的创新驱动给城镇化的继续推进带来活力,圆满实现了从外延式的注重数量转变成了内涵式的注重品质的发展。创新驱动要求推动城市的产业进行升级,实现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的同步发展,将城镇化和工业信息化成功的融合。

上海模式对中国城镇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研究上海模式对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需要首先了解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的现状和特点。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得到了快速且持续的发展,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当中有18个省的城镇化建设率超过50%,12个省的城镇化率处于35%与50%之间。上海以88.02%的城镇化率高居第一①,城镇化率为86.30%的首都北京紧跟其后,排名第三的天津城镇化率为78.28%。由于国情的特殊性,我国城镇化建设呈现出了一些独有的特点。一是我国城镇化建设受到制度的影响较大。制度上存在一定的隔离性,这种隔离导致移居到城镇的农村原居民成为了特殊的群体,他们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在与之相关的公共资源的分配、基本教育、保险以及社会福利方面,遭遇不公平待遇。二是我国的城镇体系发展十分不均衡。一方面是我们经常提到和熟知的城乡差距,另一方面是城市之间的不均衡。三是城镇化建设的速度与城镇规模密切相关,城镇化建设的行政等级对于城镇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上海模式的成功能够为改变我国城镇化建设当中的不足之处提供标尺。

城镇化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之一,“城市短缺”依然是我国面临的较为严重的发展问题,更快地推进城镇化建设对于我国经济整体的发展来说无疑是一剂良药。上海作为我国的一线发达城市之一,其2014年城镇化率达到89%,全国城市排名第一。研究上海模式对促进城镇化建设的意义,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城镇化建设的速度,为各地区城镇化建设提供指导方向。上海作为我国的一线城市,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创造出了一些很有代表性的发展模式,这些模式通过一定的总结和推广,能够给全国其他地区的发展模式的选取提供便利。例如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是由国家政府以及上海市政府共同投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负责建设的。2008年5月26日,大飞机公司的总部在上海浦东新区落户,其总装基地在浦东机场落户,研发中心坐落于上海闵行紫竹科学园区,整个生产链都在上海,不仅大大带动了上海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大大带动了上海本地很多基础产业的发展。这些项目的成功就是由政府驱动来促成的,针对一些工程规模较大、工期较长以及工程成果对国家和城镇的发展能够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的工程项目,采用政府驱动的上海模式能够更好地带动城镇化建设的进程②。

二是能够让更多的地区意识到创新驱动的重要性和无限潜力。上海在改革开放以来最先经历了重化工业的发展阶段,随着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上海重化工业的比重降低,进入先进制造业发展阶段,到目前已经进入了第三个发展阶段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阶段。为了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上海高度重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海模式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其先进的制造业齐头并进。上海不仅在国家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都有所涉足,而且其中有些产业的发展规模已经达到了全国的先进水平,例如生物医药产业以及软件产业。城镇化建设不仅需要科技创新,投融资机制的创新也是城镇化建设健康可持续的保障。③例如,上海松江新城开发和规划核心示范区的时候遇到了资金需求的矛盾。通过进行投融资的创新和实践,对财政进行转移支付或贴息,用优质的土地吸引企业参与开发等创新手段,不仅对城镇化建设的资金短缺进行解决,而且进一步促进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让上海松江新城成功地驶入了可持续发展、多元投入以及自我平衡的轨道。

三是上海模式对于城镇化建设所涉及到的关系的处理十分到位。一方面,城镇化建设需处理好市场运作与政府推动的关系。④城镇化建设是一项需要政府各方面的资源配置以及全面推动的工程。随着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经济活动按照市场规律来进行,城镇化建设也不例外。市场经营的理念告诉我们,要想确保城镇化建设的健康有序,就必须按照市场化手段来管控城镇化建设。这样就会产生一个矛盾点,即时间的有限性要求城镇化建设供应土地的时间足够快,而市场原则需要将供应土地有限化,以更好地实现土地价值最大化。

上海模式中对于此类问题采取了以下控制措施:首先对土地价格合理的定位和严格的控制。⑤防止泡沫出现,上海政府将地价规定严格且恰当的范围,将城镇化建设的地价门槛放低,开发商和发展商的开发实力的门槛放高。与此同时,通过政策和措施,避免地块的转让和炒作。⑥其次,将开发公司的规范化运作控制好。各级开发建设公司严格的按照政府明确规定的目标任务进行建设开发,明确各级建设的职责,并且对于各级建设的关系要维护好,互相尊重且不能越权。

另一方面,城镇化建设需处理好开发与改造的关系。首先,要重视对自然生态以及面貌的保护。⑦以上海新天地的开发和改造为例,建设团队结合未来经营场所的需要和相应的功能,对新天地的旧住宅进行有条理的改动,突出了石门库建筑,具有悠久历史的石门库弄堂不仅重见天日,而且通过对其修旧的改造和开发注重历史感,使用原有的砖和瓦进行建设和修复,保留了建筑原有的特色。对于总规划的设计需要建立在对实地的认真考察基础之上。对于城镇化建设当中要涉及到的自然景观以及历史等要做重点标注,注意对其的利用以及保护。其次,要结合现代的高科技手段对城镇建设开发和改造的时候提供技术帮助,组织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设计和研究,尽可能的在保护的基础之上赋予其现代设施的功能。最后,城镇化建设的过程当中对于改造要更新理念,要在改造的同时注意与地区的文化背景和建筑风格相一致,应该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出现过度的冲撞和反差就会导致景观的不和谐以及建筑风格的不一致。

基于上海模式城镇化建设的策略建议

对于上海模式的总结和探究,结合我国当前城镇化建设当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有以下几个策略建议,以供我国城镇化建设参考。

一是城镇化建设要注重规划的龙头地位。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规划具有重要的先导作用以及战略引领作用。从1978年至今,上海先后一共编制了两个城市总体规划,为上海的城镇化建设和发展确立了一个长远的框架和蓝图。一个好的规划能够给地区的城镇化建设提供一个较为全面的前瞻优势,将建设发展的大局设计的更加科学有效,也有利于及时地调整和修改。应该对该地区的城镇化建设进行未来二三十年的发展预测,对未来的方向和趋势进行科学探索。总体规划要符合城市未来的发展定位,要与城市本身的优势和基础、历史和现状结合起来综合考虑,而且必须和国家对该地区城镇化建设的期望所一致,符合国家发展的要求,联系国家城镇化建设和发展的大局势进行规划和定位,对城镇化建设的基础进行全面的考量。各地区应该对自身的结构布局清晰,更好地促进城乡一体化。如果考虑不周全,就会导致颠覆性错误的出现,所以充分地利用公众的力量,汲取社会的意见和建议,汇聚民智。让民众对于周边的城镇化建设拥有更多的发言权,最终将促进规划的内容更贴近民众、贴近现实。

二是城镇化建设要在进行基础建设的同时,努力加强商业化。众所周知,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而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这些大量的花费无疑是建设当中的难题之一。⑧如果只靠政府的投资作为唯一的资金来源,那么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肯定不会达到满意的效果。向当地的居民等征收杂费不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会引来更大的问题。如果有当地政府出面向银行贷款,则会让政府本身担负大量的债务。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是应该让企业来进行投资,即将投资的主体由政府转为企业,使投资的性质由行政性转为商业性。城镇化建设的各类基础设施全部由企业来进行筹资建设。当基础设施建成之后,可由企业外租、出售或者通过自身经营来获取投资的收益。这样一来,城镇化建设的过程当中不仅有了充足的建设基础设施的资金来源,而且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这样投资主体的范围就大大扩展了,上到国家、集体,下到企业或者个人都可以进行投资。实行商业化的投资,城镇化建设的投资者就可以享受城镇化建设滞后的收益。将市场机制巧妙地引入到我国城镇化建设当中来,让多元化投资来带动投资体制的发展和创新,带领我国城镇化建设步入到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当中。

三是我国城镇化建设应在土地的应用方面注重多元化。我国的城镇化建设通常都是以单一的行政性征用土地的资源配置方式为主,如果土地的应用采取多元化方式,将土地的利用从粗放向集约进行转变的话,不仅能够大幅度地降低城镇化建设的门槛,而且能够促进城镇人口的集中,有利于对农村土地权益的维护。一方面可提供集约利用土地的方式,来对异地开发非耕地资源进行鼓励和支持,对老旧的城区进行改造和开发,对小城镇的建设用地进行盘查和统计,当地政府可以通过提升分散用地的成本,同时采用较为优惠的信贷政策以及税收政策来吸引更多的乡镇企业集中到城镇化建设的工业区当中。⑨另一方面,土地供给方式力求多样化。目前,上海在土地方面按照存量补地价的方式,支持现物业权利人或其联合体,依据规划重新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而且坚持对土地有偿使用以及科学规划进行严格的控制,而且继续延续使用城中村改造以及旧区改造土地政策,对于城市更新中存量补地价的土地出让收入,在计提后返还区县专项用于城市更新工作。同时,对于进入城镇落户的农村居民,应该保留他们的土地承包权利,并且鼓励他们将其土地使用权利进行转让,将他们农村住房的面积按照一定的转化比例进行转换。建设城镇商品房或者合并一些自然村,将分散的居民进行集中规划,退宅还田,这一举措可以以县为单位或者以镇为单位进行,且小范围的实施更便于控制和推行。

(作者单位:铜川市公安局印台分局,西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注释】

①“中国省级行政区城镇化率排名:上海88.02%排第一”,中国经济网,2014年4月21日。

②“新型城镇化引擎点燃综合试点方案62城镇试点”,《上海证券报》,2015年2月9日。

③“中国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四大底线详解”,人民网,2014年1月22日。

④“上海援助泽普小城镇化建设”,天山网,2012年7月26日。

⑤“上海启动‘综合管廊’建设,推进‘十三五’新型城镇化”,东广新闻台,2015年12月3日。

⑥“国开行500亿元支持上海郊区城镇化建设”,21CN财经综合,2009年12月16日。

⑦“上海:83项城镇化建设工程投资逾千亿元”,中国搜索智慧城市,2015年3月24日。

⑧“2015智慧城市暨中国新型城镇化高峰论坛在京举办”,网易房产,2015年12月2日。

⑨“中国加快推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以扩大内需提振经济”,国际在线,2015年10月12日。

责编 /张晓

作者:葛玉瑜 王楷模

城镇化示范镇建设论文 篇3:

产业转型与小城镇城镇化互动机制研究*

摘 要:与城市不同,小城镇通常直接脱胎于传统农业和农村社区,其城镇化必然包含着一些特定的作用机制和演进过程。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孔村镇以“三化互动”为动力机制,以“三区建设”为平台,推动了镇域城镇化的创新发展,较好地把握和诠释了城镇化的本质要求。基于对小城镇城镇化的基本认识,对孔村镇的城镇化进程展开分析,并对产业转型带动城镇化进程的一般机制做出解析。

关键词:小城镇城镇化;城镇化演进机制;三化互动;三区建设

Key words:small-town urbanization;evolution mechanism of urbanization;interaction of industrialization;urban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of three districts

城镇化是农业社会和乡村文明向工业社会和城市文明转变的过程,它既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也是人类对文明发展进行自主选择的结果。不同的国家由于资源禀赋以及历史形成的城镇化基因不同,其城镇化道路选择也会有所不同。当代中国的小城镇城镇化,既是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一种自然延续,也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央对“小城镇、大战略”不断探索并加以确认的结果。就总的趋势来看,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小城镇的城镇化所经历的是一个产业转型与城镇化互为促动的过程。本文将对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产业转型带动小城镇城镇化的一般机制和主要形态做出梳理,并以山东省济南市孔村镇的城镇化进程为例,对产业转型与小城镇城镇化的互动机制做出解析。

1 产业转型带动小城镇城镇化的一般机制和路径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城镇化的历史画卷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乡镇或集镇的城镇化转型勾勒而成。但是,小城镇城镇化作为大规模的社会变迁运动,主要还是发生于改革开放以后,过去30多年的经济变革和产业转型,则是推动小城镇城镇化的社会动因或深层动力。

1.1 产业转型推动小城镇城镇化的一般机制

由于城镇化面临的背景条件不同,各地实现城镇化的机制和路径也存在不同。总体来看,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小城镇的城镇化主要是基于乡镇工业化、国家城镇化战略布局调整以及有关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安排这样一些宏观背景展开的。小城镇城镇化的推进机制,要么直接是源于产业转型带动,要么是国家城镇化布局调整或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安排同时促成了产业转型,并导致了小城镇城镇化的深入展开。无论怎样,产业转型都是小城镇城镇化的直接动因,产业转型推动小城镇城镇化是小城镇实现城镇化的主要路径。

1.1.1 产业转型小城镇城镇化的两种发生机制:内生机制和外生机制

城镇化是以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型为前提的社会变迁过程,原来产业构成以农业为主的地区,逐步引入非农产业,并使得人口逐渐向非农产业转型,这就带动了城镇化的展开。这些新引入的非农产业包括各类工业项目,旅游、生态和文化项目,商贸服务业项目,教育产业及相关服务项目等,不同的产业引领也就构成了城镇化的不同路径选择。

进一步从发生机制上看,由产业转型带动的小城镇城镇化又可以分为内生型和外力推动型两种类型。内生型小城镇城镇化主要包括源于自发的乡镇工业化要求而生出的城镇化,源于小城镇作为交易中心、交通枢纽等地域优势,而生成的城镇化变动,源于某种特殊功能(像大学城、娱乐城的建设)而生出的城镇化需求等,都属于这种情况。基于外力推动而生成的产业转型和小城镇城镇化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工业资本下乡带动小城镇实现城镇化,譬如,工业资本下乡推进工业园区建设,从而带动了镇园一体化的小城镇城镇化;二是商业资本下乡投资旅游服务业,催发了旅游文化小城镇建设;三是地产资本下乡开发房地产项目,带动了田园小镇建设等。外力推动型小城镇城镇化,还包括基于政策引导和推动的产业转型与城镇化发展,近年来借助农业机械化、农业园区化以及农业经营组织的革新,农业本身也在由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这种产业转型也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小城镇城镇化的展开,为产业转型与城镇化的彼此促动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实现形态。

1.1.2 产业转型推动小城镇城镇化的两大主体:市场推动和政府推动

城镇化是市场和政府两大主体共同推进的结果,产业转型推动小城镇城镇化,也是在市场和政府两大主体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一方面,市场主体总是按照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来对自己的产业转型和城镇化发展方向做出选择,市场导向是引发产业转型并促成小城镇城镇化的基本因素和力量;另一方面,由于存在市场失灵,仅仅通过市场选择往往难以实现城镇化效益的最优以及人口城镇化的公平公正原则,所以要保证小城镇城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有政府力量的介入,依靠政府来为城镇化创造适宜的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有时政府甚至是小城镇城镇化的先期启动因素或主要推动力量。

尽管市场和政府构成了城镇化的两大推进主体,但具体的小城镇城镇化进程,往往首先基于某一主导因素的作用而展开,由此也就可以对城镇化的推进机制做出相应的分类分析。其中,源自市场引导的产业转型及小城镇城镇化,有两种情况较为典型:一是乡镇谋求产业转型升级,引进新的产业项目或园区项目,以此引发了乡镇的产业转型以及对小城镇城镇化的推进。这种情况,要么是某类特色产业小镇的形成,像旅游小镇、特色农产品加工小镇;要么就是直接按照工业园区建设的要求,实现镇园一体化建设,以此完成城镇化的转型升级。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南方一些乡镇或村落,通过发展贸易加工产业或乡镇企业,推动了工业化进程,带动了小城镇的城镇化进程,就属于典型的市场机制推动下的城镇化过程。另一种典型形态是,乡镇在谋求与主城区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主动承接一部分产业功能,因此而逐渐成为城市的一部分。这个过程往往是市场作用与行政牵引共同影响的结果,但市场对接往往是起点,比如,通过主动承接主城区工业向外转移,而成为主城区的工业新区;通过建设物流中心,将主城区的物流功能集中配置,实现城市功能的合理疏散,许多城市边缘地带的乡镇都是基于这样的路径选择,促成了小城镇城镇化水平的提升。

由政府政策推动导致的产业转型及小城镇城镇化,通常伴随着政府大规模的区划调整、城市发展规划的重新布局、或大型公共设施建设所促成的新区建设。行政区划调整,可直接促成城市周边新规划建成区的城镇化转型,这种区划调整,既包括纯粹的行政区划调整,也包括因为城市功能的扩散和和升级所带来的城市区划改变,比如大学城、科技园区建设等;同时,大型公共设施建设所带来的建成区空间结构的改变,也会推动城市新区的形成,并促成城镇化在空间上的扩展,比如新空港、新客站的建设。所有这些基于行政力量的城市空间布局调整,都会带动城市新区的迅速形成和相关产业的迅速集聚,并最终促成城镇化空间的拓展。另外,农村公共政策的创新或局部调整也往往会为乡镇产业业转型和小城镇城镇化带来新的转机,譬如,建设部门大力推动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往往会带动农业园区化、现代化的进程,从而促成农业的转型升级和小城镇城镇化水平的提升。

1.2 产业转型推动小城镇城镇化的主要实现路径

1.2.1 乡镇工业化带动小城镇城镇化

乡镇工业化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小城镇城镇化的初始动力,乡镇工业化带动小城镇城镇化,也是当前小城镇城镇化的主要实现路径和运作模式之一。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化是不可持续的,工业化是城镇化的最坚实的支撑点,小城镇城镇化也是如此。

1.2.2 基于乡村文化或自然生态的产业化开发推动小城镇城镇化

最早展开这种城镇化实践的是英国,19世纪末,埃比尼泽·霍华德开始倡导“田园城市”理论和“田园城市”建设实践。当时推动“田园城市”建设方案,一个最重要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就是建立和维护小城镇的田园本色,以此来建立一个有别于传统城市的小城镇体系。“由于这些小城镇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和价值,除了吸引人们到小城镇定居,还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为广大游客提供‘不同于城市’的感观和体验,包括小城镇的历史文化,缓慢的生活节奏和宁静以及当地的食品……游客热衷于在小城镇参观历史遗迹,参观保存完好的公园或自然风光,购买生态农业产品。”[1]我国在探索小城镇城镇化的过程中,借鉴了“田园城市”建设理念,借助对小城镇田园本色的维护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旅游休闲类产业,构建了小城镇城镇化的产业支撑点,推动了旅游生态小镇、文化休闲小镇等特色鲜明的小城镇城镇化。目前,这种基于对乡村文化或自然生态的产业化开发所展开的小城镇城镇化,更完整地体现了国家城镇化的布局要求,是具有可持续意义的城镇化路径选择。

1.2.3 农业现代化推动小城镇城镇化

早在2008年中央就明确强调了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关系,指出要“始终把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2]显然,当代中国的城镇化是依托现代化的整体平台展开的,它同时也要服从现代化的整体进程要求,推动农业现代化则是其中的一个基本内容和要求。农业现代化既是实现城镇化的重要支撑,在小城镇层面上,也是小城镇城镇化的重要实施路径之一。许多地区通过对新型业态、新型技术、新型经营方式的引入,不仅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也为农村和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型提供了现实通道,为农村社区的城镇化转型奠定了物质基础。因此,基于农业现代化推动小城镇城镇化,也成为当前推动小城镇城镇化的重要路径之一。

2 产业转型与小城镇城镇化的互动机制:基于孔村镇的分析

城镇化通常是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无论怎样,产业的转型升级都是推动城镇化的关键,它既是体现政府与市场作用的交汇点,也是引发其它城镇化要素实现空间集聚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具体乡镇而言,作为城镇化起点的产业转型往往表现为不同形态,基于产业转型的城镇化过程也有很大不同。山东济南的孔村镇是在早期乡镇工业的基础上,以发展碳素产业为突破口来启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之后又推动了碳素产业的集聚和转型升级,并适时推进了“三区建设”的同步展开。孔村镇以“三化互动”为动力机制,以“三区建设”为平台,推动了城镇化的创新发展,较好的把握和诠释了城镇化的本质要求,探索了产业转型与小城镇城镇化彼此促动的实践路径。

2.1 早期的产业转型奠定了孔村城镇化的基础

借助乡镇企业的兴办推动乡镇产业转型和农村社区的就地城镇化,是我国乡村城镇化展开的主要机制和实现路径之一。孔村镇在历史上一直以传统农业为主,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主导镇。孔村镇的工业化也是伴随着中国乡镇企业崛起的大潮而逐步展开的。1989年,孔村镇投资兴建了第一家碳素生产企业——依附于省属平阴铝厂的孔村炭素厂,由此拉开了孔村乡镇工业化的大幕。进入新世纪以后,孔村镇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2001年,孔村镇规划了占地1000亩的碳素工业园,碳素企业也逐步扩展为8家,由此形成了国内最大的炭素业产业集群,孔村也因此成为国内碳素业第一镇。

碳素产业的发展和积聚扩张,打破了过去孔村镇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经济结构。目前,孔村镇已初步形成了以炭素制造为主、机械铸造为辅的工业体系,镇域规模以上企业16家,吸纳产业工人6000人。其中,有六家碳素企业销售收入过亿元,成为全镇财政收入的主要支撑。与此同时,孔村镇的经济实力也获得了大幅度提升。据了解,过去十年间,孔村镇的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了25倍,尤其是最近四年,孔村镇财政收入增幅连续四年保持在40%以上,其中,炭素产业的贡献率达85%以上。[3]乡镇工业化的推进以及镇域经济实力的增强,使孔村镇的城镇建设和城镇化战略的实施获得了强有力的财力支持,为孔村镇实现全面突破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2 “三化互动”与“三区建设”交互促进推动了孔村城镇化的有序展开

城镇化是以产业转型升级为支撑、以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转型为内容、以人口的根本转型为核心的社会变迁过程。在孔村,这个过程集中表现为“三化互动”与“三区建设”交互促进的过程。所谓“三区建设”是指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三化互动”是指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生活城镇化交互促动的过程。近年来,孔村镇立足本地实际,推动碳素产业的转型升级和传统农业的现代化转型,同时探索“镇并村”社区建设模式,加快农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转型,“三化互动”推动了生态工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和新型农村社区的高效建设,“三区建设”又为“三化互动”搭建起了新的平台,孔村镇在“三化互动”与“三区建设”的交互促进中演绎了一条独特的小城镇城镇化的实现路径。

2.2.1 加快碳素产业集聚转型,推进新型工业化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新型城镇化是与新型工业化相伴生的城镇化道路选择。碳素产业是孔村镇的支柱产业,按照节能、环保、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要求,推进碳素产业的转型升级,是孔村镇完成城镇化转型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孔村镇推动碳素产业的转型升级主要采取了两个方面的措施:一是以科技创新推动碳素产业技术升级。近年来,孔村镇实施人才、科技、品牌战略,引导炭素企业加快科技创新,相继建成了1家省级技术研发中心,4家市级技术研发中心。同时,与国内知名高校建立合作关系,聘请国内著名的炭素专家担任技术顾问,参与项目建设与技术研发,确保了设备及产品技术工艺始终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保证了产品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各项理化指标的有效控制。碳素产业的技术升级不仅使孔村镇碳素业在市场上始终保持了强有力的竞争优势,而且也为探求新一轮的绿色发展之路提供了技术支持。

二是探索碳素产业的绿色发展之路。碳素业是高污染行业,能否下大力气解决好碳素业的污染问题、探索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将决定着孔村碳素业的未来出路,并最终决定着孔村镇实施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转型的成败。2011年以来,孔村镇高起点规划建设了新型生态工业园区,目前占地3000亩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竣工。新园区建设遵循绿色、节能的新型工业化目标要求,按照“关小扶大、拆旧建新”的思路,引导原来8家企业进行整合发展,强化碳素产业的整合优势。同时,要求入驻园区的碳素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向节能环保方向转型。据报道,近年来,入驻园区的炭素企业每年都投入三四千万元用于各种除尘设备的安装和运行,加强节能环保投入,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共识。[4]

2.2.2 探索农业新型业态和经营模式,加快农业现代化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孔村镇是一个农业主导镇,传统农作物种植一直是镇域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形式。改革开放以后,孔村镇开始探索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多样化。尤其是最近几年,更是瞄准市场需求,加快推动了农产品种植技术的更新以及农业经营体制和经营业态的创新,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转型和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进程。

首先,孔村镇推进了农业种植技术和产品的更新,成功打造了“中国红提第一镇”和全国规模最大、品质最好的鸡腿菇生产基地。与此同时,孔村镇还探索推动了农业经营体制和经营业态的创新,加快了农业的现代化转型。无论是红提开发,还是对鸡腿菇的培育和销售,孔村都采取了“公司——基地——农户”三位一体的经营运作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以公司为组织轴心,以基地为载体,以农户为基础,互惠互利、共生发展。围绕红提开发,孔村镇注册成立了“济南红提开发公司”,按照“公司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运作机制组织生产和市场运营;鸡腿菇的生产运营则采取“市场+合作社+企业+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鸡腿菇养殖从原料到销售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

在此基础上,孔村镇进一步推进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先后投资2亿元规划建设了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按照规划,园区项目建设将围绕景观打造、市民采摘、节日花展、中药养身、科普教育等内容展开,建成以后将对于“传承孔村文化、打造特色园区、促进城乡互融、提升区域品质”起到积极作用。园区建设不仅是推动农业生产技术、经营业态和经营体制创新的重要载体,也可以更好地实现对地域资源的整合利用,加快传统农业向高产、高效、优质的现代化农业的转型,进而为当地农民就业方式的转型打开新的通道。

2.2.3 探索和完善“镇并村”模式,推进生活方式现代化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孔村镇是国家发改委“小城镇改革发展试点镇”和全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试点镇,早在2009年,孔村镇就着眼于全镇土地资源整合利用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结合省、市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开始规划和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目前,晁峪、张山头、王庄三个偏远村已经按照“镇并村”模式整村搬入孔村镇新社区,孔子山片区10万平方米住宅区也已完成规划设计,社区南区32栋、10万平方米安置楼建设完工后,将迎来东天宫、后大峪、后套等6个村的整体搬迁。北毛峪社区21栋安置楼,也将在近期可以搬迁入住,成为孔村镇西部山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新亮点。[5]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人的城镇化关键则在于首先解决两个物质层面的问题——安居和乐业,也即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转型。孔村镇的城镇化,采取了以“镇并村”模式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思路,而这种人口向镇驻地集中的过程,是以把握和落实人口向新型产业和业态转移以及土地向新型经营主体集中为前提的。首先,“镇并村”的推进是以人口向新型产业和业态的转移为前提的。通过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孔村镇为转移到新型社区的人口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推动了人们的生产方式转型,这也就使得生活方式的城镇化转型变得更为现实和具有操作性。目前,最早迁入孔村新社区的晁峪、张山头、王庄三个村,有70%以上的劳动力都被招进了附近的炭素企业打工。年龄稍长的老人、妇女则在物业和环卫公司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在炭素园区上班的工人月平均工资2500多元。此外,孔村镇驻地南侧占地1200亩的省级龙头企业禾宝中药材基地,正在建设中的市重点农业园区平阴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西部占地1500亩的工业孵化园区和“七彩谷”食用菌产业基地,也都为迁入新社区的农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让他们住得安心、工作得舒心。

其次,“镇并村”的推进以及人口向新型农村社区集中,是以土地向新型经营主体集中为前提的。由于迁入新型社区的几个村子的村民,它们原来的承包地距离新入住的社区较远,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即如何解决距离承包地较远、种地不便的问题。为此,孔村镇采取措施,同时推进了土地向新型经营主体的集中。目前,迁入孔村新社区的晁峪、张山头、王庄三个村的村民都已经把土地全部流转到了经营大户手中,由经营大户集中进行规模化经营,村民们在镇驻地新社区里坐拥打工工资和地租双重收入,实现了各方利益的多赢。在孔村镇,“三化互动”与“三区建设”交互展开,原来那些世代为农的人们正在逐渐告别过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开始分享到现代化和城镇化带来的利益。

3 小城镇城镇化应该体现产业转型与生活城镇化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城镇化是以产业转型升级为支撑、以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转型为内容的人口转型过程。城镇化首先涉及到产业的转型升级,即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型;城镇化的最终目的是人口对现代化利益的共享,尤其是农业人口对现代生活方式的共享,所以,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在城乡之间的均衡配置以及人们对现代化利益的共享,是城镇化的根本目的;为了实现城乡人口对现代化的共享,就需要全力推动城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于是,在基层乡镇和农村地区就有了小城镇建设、镇园一体化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对土地空间的优化配置和集约化利用。所以,城镇化的一条基本轴线就是国土空间利用的转型与优化过程。孔村镇以“三化互动”为动力机制,以“三区建设”为平台,推动镇域城镇化的创新发展,把握了城镇化的真实意图,是对城镇化本质要求的极好诠释和体现。

需要指出的是,孔村镇推动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生活城镇化,呈现出了一个极其显著的历史逻辑,即“三化”之间的彼此促动和互为支撑。首先。碳素产业作为全镇工业化的启动点,同时也是镇域工业化的支柱产业。碳素产业从最初的几家零星企业,到今天的国内碳素业第一镇,不仅为孔村镇积累了城镇化的经济基础,使孔村镇完成了城镇化的原始积累,而且为农业人口的非农化转型提供了就业空间,并为后续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人口向城镇集中提供了现实的路径和可行性。正是基于先期完成的工业化以及碳素企业集群的出现,才使得后来向城镇集中、向新型农村社区集中的偏远农村的村民,可以从容地将土地流转给经营大户,开始融入工业化和新型城镇的生活。反过来,也正是借助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借助镇驻地的集中规划建设,才为从偏远村居转移出的人口提供了享受城镇化的物质环境,也为工业化的进一步展开提供了人力保障和土地资源保障。而农业经营技术和集约化经营模式的革命,则为农业人口向城镇集中、向工业产业转移提供了更现实的可行性。这里“三化互动”所体现的产业转型与生活城镇化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值得深思和借鉴。

参考文献:

[1]于立.英国城乡发展政策对中国小城镇发展的一些启示与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13,(2).

[2]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8-10-20.

[3]马桂路,等.孔村镇:“三区同建”打造经济文化精品城镇[N].大众日报,2013-10-31.

[4][5]王宝静.“中国碳素第一镇”平阴县孔村镇加速崛起,8家企业产品占全国炭素产能1/5[N].济南日报,2013-3-25.

责任编辑:蒋亚林

作者:石兆宏

上一篇:电视广告文化探讨论文下一篇:路面水毁防治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