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建设论文

2022-04-29

摘要:“以人为本”建设全民健身路径对我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提高城镇化质量体现在许多方面,但最根本的是如何更好地为人服务。所以,城镇化的一切要围绕人来进行,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创造良好的“以人为本”环境和“以人为本”气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建设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建设论文 篇1:

郭理桥: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四问:建设目标是什么?

“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要从47.5%提高到51.5%。 相关数据显示,按照常住人口计算,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2.57%,提前完成规划任务。《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2011-2020年)》初稿中称,未来十年,我国城镇化建设将形成40万亿的投资规模,成为扩大内需的最大动力。近期,一系列智慧城市扶持政策的出台,为新型城镇化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据悉,住建部第二批智慧城市试点申报工作正在积极展开,预计会有不少于50个城市(区、镇)参与申报,试点名单也将在3个月内公布。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智慧城市应该如何规划?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郭理桥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并就相关疑问予以了解答。

《经济》:在此之前,工信部曾先后在扬州、常州进行试点建设,科技部也牵头成立了中国智慧城市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之相比,住建部智慧城市试点建设的侧重点在哪里?

郭理桥:无论是科技部、工信部,还是其他部门,都会从自身职能角度来共同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为建设小康社会、美丽中国,发挥各自的作用。

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科技部多侧重于科技、技术问题,探究这一过程中需要攻克的、符合目前历史阶段需求的关键技术。对工信部而言,其主要承担产业的推进任务,侧重于如何通过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来推动产业的升级转型,促进新兴产业的形成,使其从先导产业变成主导产业乃至支柱产业。

作为承担城镇化发展的主要职能部门,住建部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的目的,是为了探索智慧城市建设、运行、管理、服务和发展的科学方式,从而智慧地推动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我们认为,智慧城市是通过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整合信息资源、统筹业务应用系统,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城镇化建设新模式,是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从方法论上说,我们既要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从城市的整体系统地看问题,也要讲绩效、讲实效,确保所有工作都能经得住检验。在具体操作层面上,住建部发布的《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中,包含了57个3级指标,基本涵盖了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社会治理、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内容,着重于城市整体层面的发展和现实问题的解决。从管理服务上讲,围绕试点的政策理论、标准体系、关键技术、应用体系和投融资模式等方面,我们深入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受住建部的委托,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承担了具体的研究支撑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支撑服务作用。从试点审批过程来看,我们设立了试点申报、过程管理、专家评估等流程,有步骤、有规划地推进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工作,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总结、纠偏,以保证试点城市的发展方向和质量。从责任主体来看,我们构建了住建部主管、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主导、地方试点政府一把手推进的智慧城市行政责任架构。从智慧城市建设本身来讲,确立了“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全社会参与”的建设方针。

总体来说,智慧城市试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立体化地推进,不以试点本身为目标,要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制度,以试点工作的开展来促进城市产业的发展和城市整体水平的提升。

《经济》:请您介绍一下,目前,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情况如何?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应如何应对?

郭理桥: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正在轰轰烈烈地展开。从国家部委来看,住建部、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等都在积极推进;就地方城市而言,所有一线城市、绝大部分二线城市,也有很多三线城市都明确提出了自身关于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从企业角度看,国内许多企业提出了智慧城市运营的规划,并积极进行智慧城市业务的开发,比如软通动力、中国安防、东方道迩、东蓝数码等等。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对智慧城市的理解千差万别、智慧城市建设重点各异、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各成体系等,为具体的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顶层设计或顶层设计不清晰。没有从新型城镇化发展和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出发,以及从城市整体和区域发展角度,制定目标明确、步骤清楚、保障可靠的顶层设计。二是对智慧城市概念和内涵理解不够。部分城市偏重信息技术本身的应用,使建设目标沦为信息化发展规划;有的甚至演变成房地产开发或工程项目建设。这些都是很不智慧的做法。三是对城市具体需求和现状的认识不足。没有系统性地考虑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城市产业、民生服务、社会治理、生态环境等各方面问题。四是缺乏建设资金。过度依赖于地产开发商或通信运营商的资金投入,致使智慧城市建设走样。

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住建部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第一,发挥政、产、学、研、用、资的合力。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就智慧城市理论政策、标准技术及应用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与专家、各部委、地方城市、企业等建立了良好的沟通交流机制,并拟成立智慧城市研究院,以便更充分地集聚各方力量,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第二,加强省厅和省级专家的主力作用。省建设厅和省级专家对地方城市的具体情况清楚,发挥省厅的主力作用来加强对地方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和监督,能够尽量避免其走偏路、走错路。第三,进行投融资模式创新。1月14日国开行与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签署了智慧城市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承诺在“十二五”后3年提供不低于800亿元投融资规模,重点支持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区、镇)建设。同时我们也正与各商业银行、社会资本、国外资本等进行会谈协商,争取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智慧城市试点建设中来。第四,成立智慧城市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集各企业的产业技术优势,创新驱动城市发展,共同为地方智慧城市建设服务。

此外,我们还建议,在住建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的基础上,建立由住建部和相关部委组成的智慧城市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加大关键技术研发支持力度,建立相应标准体系,完善智慧城市评估办法,进一步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及示范工作。

《经济》:现在有很多人对智慧城市的建设深表担忧,害怕会出现“高投资,低回报”的问题,对此您是如何看待的?

郭理桥:任何投资都要讲求回报。投入回报主要有三种,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智慧城市建设应该把握“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全社会参与”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的优势,实现公益性项目由政府主导,民生类等可以市场化和社会运营的项目由市场处理,调动民众和各类团体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积极性,真正做到智慧城市建设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

同时,也要充分重视智慧城市建设的风险防范。首先,注意城镇化建设风险。要结合新型城镇化理念,避免出现房地产化、摊大饼发展等情况。其次,防范信息技术风险。不仅强调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更应注重方法论的指导。智慧城市要立足于信息技术,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用更智慧的方法来提升城市规划、建设、运行及管理的水平,其目标是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国家的总体战略保持一致。第三,重视投入和产出的核算及规划。在智慧城市建设前期,国家、地方政府以及参与的运营商的资金投入会非常大,因此,必须要保证合理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只有当社会各类投资方都能获得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的投资回报时,智慧城市建设的产业化才能真正迈开步伐,实现可持续发展。第四,注重科学化、智慧化发展。我们应该引进社会的监督机制、市场机制,来防范风险、不断纠正错误。

《经济》:通过随机调查我们发现,市民对智慧城市的了解程度还不是很高。您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哪些?对此,相关部门应如何开展下一步工作?

郭理桥:的确,现在市民对智慧城市的理解还不够广泛和深入。智慧城市目前尚处于发展阶段,仍属新生事物,各部委、科研机构对其的认识和看法也存在不一致性。有人形象地将其理解为“智慧城市=数字城市+物联网+云计算+人”,由此可以看出,智慧城市是对传统数字城市、数字地球、数字城管等概念的升级和扩展,是对城市信息化更高层次的发展,体现以人为本、智慧运行的理念。目前,现代智慧技术已经深入民众,在娱乐消费领域也有了广泛应用,如智能终端应用等。但对于智慧城市关注的政府社会管理和服务、企业服务等方面,我们认为在广大民众层面做得还不够好。

要改变这个现状,各级政府要继续深入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加强企业的终端应用服务与感知,从教育、交通、医疗等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入手,通过为大众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智慧服务,让人们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智慧城市带来的好处。

同时,智慧城市还要做好宣传与推广工作,提高社会参与度。引导市民广泛参与并进行体验和反馈,以民众的感受作为检验智慧城市建设成果的最高标准,通过对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环境保护、交通出行、文化娱乐等领域的建设,形成满足城乡居民需求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智慧城市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于民,只有以民为本,为民服务,使人民受益的城市才是真正的“智慧城市”。

作者:张军红

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建设论文 篇2: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以人为本”建设全民健身路径的思考

摘要:“以人为本”建设全民健身路径对我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提高城镇化质量体现在许多方面,但最根本的是如何更好地为人服务。所以,城镇化的一切要围绕人来进行,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创造良好的“以人为本”环境和“以人为本”气氛。合理规划与设计全民健身路径是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特性的具体体现,不仅能够美化城镇物理环境,提升城镇文化的健康程度,而且能满足城镇群众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提升我国城镇化质量水平。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2年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了2013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其中,“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是2013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提高城镇化质量体现在许多方面,但最根本的是如何更好地为人服务。所以,城镇化的一切要围绕人来进行,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创造良好的“以人为本”环境和“以人为本”气氛。人的健康发展就是使人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因此,是否能真正促进人的健康发展是评价城镇化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全民健身路径是中国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内容之一,所谓“全民健身路径”指修建在室外的群众公共体育设施,其占地面积与投资适中,美化城镇环境,便于群众使用,并且老少皆宜,体现了科学、趣味和健身等特点。新型城镇化追求的目标之一就是使城镇成为适宜人居住的场所,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满足群众对健康文化的追求。合理规划与设计全民健身路径是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特性的具体体现,不仅能够美化城镇物理环境,提升城镇文化的健康程度,而且能满足城镇群众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提升我国城镇化质量水平。

一、全民健身路径建设地址与健身器械的选择

首先,全民健身路径建设地址的选择应当与城镇整体建设与规划相配套,是整个城镇化建设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无障碍设计建设规范标准。做到既方便群众参与健身,又不干扰群众的正常生活起居;既与周边各类建筑相匹配,又与周围环境的美化相协调;即是群众乐去爱去的健身好场所,又是城镇环境建设中的一道亮丽景观。并且,全民健身路径应当广泛地向企业和商业区、有条件的社区、学校、公园等渗透,以方便群众参与锻炼。

其次,全民健身路径中的建设器械的使用者是全体城镇的人民群众。因此,健身器械的选择、设计应当照顾到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等的具体需求。全民健身路径器材按照训练学分类标准可以分为:有氧运动类、伸展(柔韧)运动类、力量锻炼类、平衡能力锻炼类、趣味类等健身器材。以上各类健身器械又可依据不同年龄、性别等的需求做进一步设计,如有氧类可以依据年龄分为:老年有氧类、中青年有氧类等。在健身路径器械布置方面,应做到不同种类和功能的健身器械安排齐全,分布合理,便于不同需求人群使用。

二、全民健身路径建设的安全性

健身路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而设计安排的,因此,健身的安全性是首先应当考虑到的因素。从我国第一条健身路径建成至今,曾出现过一些在健身过程中受伤的案例,受伤对象主要是儿童和老人。受伤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是:跌倒、从健身器械上摔下、健身器械的不正确使用等。

为了加强全民健身路径的安全性,增强健身性和趣味性,应当考虑从下面几个方面对健身路径进行改进和提高:一是健身路径的场地地面材料应当是塑胶或土质的,而不应当是硬砖地面和水泥地面。塑胶或土质地面具有一定的缓冲和弹性,可以有效防止和减轻摔倒和不慎跌下类运动损伤的发生,而硬砖地面和水泥地面不仅不能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而且对人体运动器官的关节和韧带都有一定的伤害。不仅起不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还起到了反作用,从根本上颠覆了健身路径的功能和意义。二是在健身器械的附近应当设有详细介绍该器械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的标牌。有了这些标牌可以使从事健身的人们正确使用健身器械,达到健身效果,并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三是管理部门应当安排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全民健身志愿者定期或不定期地在全民健身路径指导群众进行健身,同时介绍从事体育健身运动和预防运动损伤的相关知识和方法等。

三、吸纳多种渠道资金建设全民健身路径

全民健身路径能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人民群众健康生活方式质量的提高,受制于资金的投入状况。从健身路径器械的购买、场地的建造和维修管理等方面都需要资金的投入,如果投入资金短缺势必影响健身路径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最终影响城镇化的质量。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以人为本”建设全民健身路径必须吸收多种渠道资金,以维持全民健身路径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全民健身路径资金的投入主要来自于国家、地方和受赠部门和单位。但随着我国城镇化规模和速度的不断扩大和提高,以及人民群众健康意识提升和对健康生活方式不懈追求,使得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人民群众对健身路径等公共体育设施的需求也不断提高。使得国家、地方和受赠部门和单位对健身路径的资金投入显示出明显不足。为此,开拓和吸纳多渠道资金投入全民健身路径的建设,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以人为本”建设全民健身路径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为了“以人为本”建设全民健身路径并维持其可持续的发展,在健身路径资金投入方面,除了国家、地方和受赠部门和单位的投入外,不同地区可依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开拓和吸纳多种渠道的资金投入到健身路径的建设中。例如可以动员企业投资、地方自筹、个人自愿捐赠等多种渠道来加强和推进全民健身路径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和全民健身志愿者队伍的建设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和规模的不断发展,全民健身路径建设的规模也必将相应不断扩大。然而,全民健身路径真正起到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作用,除了要有一定数量的健身路径这一“硬件设施”,还需要相应的健身路径管理维护措施和专业健身人员的指导等“软件”。其中,专业健身人员是指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优秀运动员、教练员、体育科技工作者、体育教师、体育专业学生和社会热心人士参与的全民健身志愿者。

从我国目前全民健身路径建设的总体来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和全民健身志愿者参与程度仍然滞后于健身路径的硬件发展速度。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全民健身志愿者数量、指导质量和组织活动水平等不仅滞后于不断提高的群众体育意识和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而且滞后于健身路径的硬件建设的发展速度。因此,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工作和全民健身志愿者队伍的建设,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以人为本”建设全民健身路径不可或缺重要内容。

五、结论与建议

全民健身路径建设地址的选择应当与城镇整体建设与规划相配套,做到既方便群众参与健身,又不干扰群众的正常生活起居;既与周边各类建筑相匹配,又与周围环境的美化相协调;并广泛地向企业和商业区、有条件的社区、学校、公园等渗透。健身器械的选择与布置,应做到不同种类和功能的健身器械安排齐全,分布合理,便于不同需求人群使用。在健身器械的附近应当设有详细介绍该器械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的标牌。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全民健身志愿者定期或不定期地在全民健身路径指导群众进行健身。吸纳多种渠道资金建设全民健身路径,可动员多方资源来加强和推进全民健身路径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建立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健全注册管理和培训制度,普及志愿服务相关知识,提高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服务质量,形成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化机制。

【参考文献】

[1]彭红碧,杨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J].理论探索.2010(04)

[2]李程骅.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型城镇化战略[J].求是.2012(14)

[3]何艳君,陈绍艳,胡冬波.武汉市全民健身路径及发展趋势的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06)

【作者单位:安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作者:胜瑞东

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建设论文 篇3: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人学思考

[摘要]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其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视角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实践道路进行思考,可以深刻地揭示出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从而更好地培育人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价值取向,为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发挥强大的理论指导作用。文章认为,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认真学习实践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将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充分强调人的主体地位,把促进人的发展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以良好生态为基础探索城镇化建设符合人类发展的新路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新型城镇化;人的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的城镇化建设也逐渐步入了成熟发展的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注重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这一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促进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和理论支撑。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内涵及其人本实质

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和实践观包含了丰富的生态思想。所谓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理论,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对实践具有很深远的指导意义。“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是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生活。就是说,自然界使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相互过程的、人的身体”。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是通过人与自然的交往实现的,人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掌握自然规律,最终目的是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质是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最终是要在自然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要求我们要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自觉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爱护自然、保护环境,使自然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促进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充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使自然界最大受益者的人类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以此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当前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两型社会建设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等的重要理论支撑,也是中国共产党坚持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理论基石。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

当前中国提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就生态方面来讲,是在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前提下,努力建立一种以生态宜居、节约集约及和谐发展为特征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其目的是着眼于人,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自然界,自然界和人类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联合体。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认为,自然界的变化是有其自身规律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又存在着对立的一面。所以,人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以遵循自然客观规律为前提,否则人类在改造自然中无论获得多少成就,都会最终受到自然界的惩罚。而生产劳动又是人与自然关系产生的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生产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当人类付出劳动将自然资源转化为劳动财富的同时,要尽可能地对自然生态加以保护,达到利用自然与保护自然的统一,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中国在新时期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在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习近平同志强调,“要积极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其物质依托,这无疑要增强全民的生态保护意识,提高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则是提高这种认识的重要思想基础。

但是,传统的城镇化建设,由于人们对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不足、科技生产力的相对落后以及中国的现实国情,造成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不断加剧,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也日益突出,使人自身的发展陷人困境,严重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

二、传统城镇化建设违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障碍

(一)传统城镇化建设出现的生态问题

可以说,城镇化和工业化是在同一时期产生的,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以工业为依托的城镇化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环境污染问题以及资源损耗问题,生态系统必然会遭到破坏。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城镇化建设也在不断发展:城镇人口增加,城镇规模扩大,城镇化水平也获得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下、工业化发展相对落后和经济面临转型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这样的时代背景和国情条件,造成了中国的城镇化建设一直以一种传统的模式进行。就生态方面来讲,主要表现为在加速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以大量增加城市建设资源的消耗和需求为基础,不合理的资源开采以及利用效率的相对低下,加剧了国内资源的严重短缺。此外,由于中国技术和管理的相对落后,不断地开工建厂造成大量废弃物排放、占用大量的农业用地、使用更多的劳动力,导致城市人口过度集中和农村人口严重流失、城市住房拥挤、交通压力增大、环境卫生条件下降、农村土地抛荒和土地质量下降,频频出现所谓的“城市病”和“农村病”,由此产生的资源能源紧张、环境污染加重和人地矛盾突出等问题严重威胁着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支撑,城镇化建设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严重阻碍城镇化的健康快速发展,而作为城镇化建设的最大受益者“人”自身,也会遭受由于生态恶化而带来的威胁。

(二)生态环境恶化,阻碍人的全面发展

传统的城镇化建设模式促使人们干预自然的能力愈来愈强,取得的成果也愈来愈多,这更加刺激了人类对自然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征服,使得人们不顾自然规律,肆意盲目地掠夺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由此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污染严重、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粮食危机和能源危机等,都严重阻碍了城镇化建设进程,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最终的受害者将是人类自己。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往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一系列生态危机的出现,都是人类违背自然规律、贪婪地向自然界索取而造成的,以生态环境恶化为代价的城镇化建设,是一种被异化了的建设模式,是将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一种片面化和对抗化,不符合人类社会城镇化后所要追求的真正目的和意义,其实质是人对生态环境力量存在价值的一种忽视,从而导致人类自身陷入困境和危机,阻碍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不断推进城镇化建设,必然会增加对生态资源的需求,过度无序地利用自然也必然会带来能源、环境和生态等一系列危机的增加,这些都必然会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会引起人与自然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传统的城镇化建设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本质要求,也不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只有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同时兼顾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从根本上寻找到一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才能实现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发展理念。这样一来,推进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就成为了必然。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顺应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与传统城镇化模式粗放地利用土地、消耗资源相比,新型城镇化改变了原有的单纯以城镇人口增加和城镇土地扩大为指标的城镇化衡量标准,而是更加注重建设过程中的城镇化标准内涵式的提高。它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及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于人的发展,涵盖农村,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新型城镇化是要从根本上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其过程更加注重生态文明的建设,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将良好的生态保护作为其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将完善的为民服务功能作为其建设的最终落脚点,以此来不断地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本氛围。新型城镇化建设顺应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强调在建设过程中既要合理利用自然,又要尽可能地保护生态环境,将人作为城镇化建设的主体,其建设也必然要以人的发展为目的。党的十八大指出,城镇化未来将成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走集约、智能、绿色和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保证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态势,也为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二)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是新型城镇化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集中体现。恩格斯指出:“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那样,决不同于站在自然界以外的某一个人——相反,我们连同肉、血和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并存在于其中的;我们对自然界全部支配力量就是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在生产过程中更好地利用资源、节约资源,可以美化我们的生存环境,可以不断地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化解人与自然的矛盾,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有了美好的自然家园作保障,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净化人们的心灵、改善人们的精神风貌,不断提高人们推进城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真正符合人类发展的城镇化水平。良好生态环境的创造,要求我们必须正确掌握自然界的客观发展规律,必须自觉尊重自然界的客观独立性。人们只有在实践活动中合理有效地改造自然、利用自然,才能创造出符合人类自身发展的生存空间,才能将人的本质力量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最终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其实质就是以人为本,不断全面协调可持续地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

四、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指导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而生态文明建设又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二者之间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可以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荣、人类社会文明进步指明方向,是推动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最终实现全社会的城镇化建设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生态保护的传统城镇化建设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严重阻碍了城镇化的可持续合理发展。而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弥补了过去脱离实际、违背规律发展模式的缺陷和不足,促进了城镇化建设的科学健康发展。但是,长期以来传统的城镇化建设模式已经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生态保护问题,更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这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亟待完成的重要任务。由“传统”到“新型”城镇化的转变,首先要从思想上树立、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以人为本发展理念,将二者结合上升到理论层面,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践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各项要求,从而最终实现全社会的城镇化,推动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由此,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一)认真学习实践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将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包含了丰富的自然界本身、社会与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矛盾问题分析及解决方式。面对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出现的一系列生态环境、资源能源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已经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五位一体”的新高度。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高级文明形态,搞好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期的重要任务,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充分肯定与传承,是贯彻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同时,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政府工作报告都将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未来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将新型城镇化建设更加着眼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人的全面发展。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指导新型城镇化建设,可以使人充分认识到城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强大动力,也将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应深入学习践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不断提高个人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合理利用资源的自觉性,树立和增强生态文明意识,积极主动地保护生态环境,在推行城镇化的过程中兼顾经济、社会、生态三者间的平衡有效发展。

(二)充分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将人的发展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作为城镇化建设的践行者,同时也是城镇化建设的受益者。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将人的生活质量和整体素质的高低作为城镇化发展的主要衡量标准。马克思指出:“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人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城镇化建设的水平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实践主体的本质力量与实践客体的、人为化的强大物质力量相互作用时,人就以一种外在于、独立于自然客体的、人为化的强大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同自然客休的物质力量相抗衡。人能依靠自身力量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所以,充分肯定人的主体地位,将人民的利益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也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内在要求。只有当人在真正认识到自身本质力量和地位的重要性时,才会不断提高个人素质,自觉在实践活动中形成责任意识和性态意识,尊重自然、改造自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竭尽所能地认识、理解和掌握自然规律,减少过度破坏生态给后代造成不良影响的可能性,摆脱只顾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的狭隘性,努力创造符合自身发展的生存空间,自觉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不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健康良性发展,最终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以良好生态为基础探索城镇化建设符合人类发展的新路径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以其科学而丰富的生态思想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发展的理论基础,尤其对中国当前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但是,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发展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之一,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中国当前生态环境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才会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践行和发展,是在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实践中的理论创新。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面对当前我国生态环境危机凸显、人与自然矛盾加剧等难题,关于如何发展而作出的高度理论总结。只有不断宣传、普及、创新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才能更好地作用于实践。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指导新型城镇化建设,才能更符合当前建设中面临的实际情况,从而更好地解决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可以在建设中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充分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优化人类的生态环境,从而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生态基础。有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保障,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才能变得更加和谐,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其他相关任务和要求才能顺利完成,人才能真正享受城镇化建设带来的成果,从而积极投身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地对与建设相适应的理论、政策、制度和技术等方面进行新探索,努力创新符合人类发展的城镇化建设新路径,不断推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提供强大基础和保障。

总之,在当前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城镇化建设无疑是其重要的一环。将生态文明思想融人建设全过程,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能最大限度地协调好人口、社会、自然三者间关系的统一,能从根本上改变人的思想和行动,自觉走上集约、智能、绿色和低碳的城镇化发展模式,能在实践中将城镇化建设的核心由“物”转移到“人”,实现走真正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作者:孙颖

上一篇:音乐自律与他律问题分析论文下一篇:新时期实验教学初中生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