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建设论文范文

2022-05-14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城镇化建设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文章摘要】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有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新型城镇化更加重视文化传承和城镇文化建设。推进常山科学发展,既要有经济的硬实力,也要有文化的软实力。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一个地区的资源和品牌,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动力。

第一篇:城镇化建设论文范文

新型城镇化建设探析

[摘 要]本文对辽宁城镇化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指出了辽宁城镇化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辽宁如何以新型城镇化为抓手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经济转型;辽宁

作为共和国的老工业基地,辽宁经济转型发展的核心在于产业结构升级和需求结构的调整,因此,提高辽宁经济转型绩效的关键在于供求两方面结构的优化发展。当然,这种优化发展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需要一定的空间格局和发展载体。城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布局调整的一种重要形式,主要表现是人口资源由乡村流向城市。当然这种人口资源的流动不是简单孤立的过程,还伴随着各种资源要素在区域空间内的流动和产业布局的调整。因此城镇化的发展必然会带来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特别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大中小城镇和城乡之间经济关系更加复杂,城镇化在区域经济转型中扮演的角色也就越来越明显,传统的城镇化路径和方式也越来越不适应新时期转型发展的需要。因此,以新型城镇化为抓手,调整区域空间内要素资源和产业布局,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发展,也就成为当前辽宁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

一、对新型城镇化的基本认识

新型城镇化的“新”就在于不再简单地追求城镇规模的扩大和空间的扩张,而应着眼于发展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改善。这既是新型城镇化区别于传统城镇化的突出特征,也是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原则,更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为了满足经济发展阶段性要求,新型城镇化要求城镇化向现代化和集群化方向发展,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统筹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市场分工和流通体系、大中小城镇和城乡之间规划协调与联动发展等因素。在这一过程中,新型城镇化可以从需求供给两个方面直接引领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在需求方面,李克强总理指出,继续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转型是关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十二五”发展的主线,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转方式的主攻方向,扩大内需是结构调整的首要任务,城镇化是中国内需最大的潜力所在。辽宁通过新型城镇化而产生的有效需求可以充分刺激供给层面,带动要素投入结构和产业结构等方面的转型。在供给方面,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进一步提出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这也正符合当前辽宁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由此可见,抓住了城镇化也就可以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抓住推进结构转型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此,有必要以新型城镇化为抓手,通过产城互动和城乡统筹,把新型工业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动力,从而在促进辽宁供求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通过增量调结构,推进辽宁经济发展转型,并提高转型发展绩效水平。

二、辽宁城镇化的基本情况

工业化与城镇化有着密切联系,由于工业化发展较早,随着重工业的建设和矿产资源的开发,辽宁在新中国建立之初城镇化程度就比较高,并长期位居全国前列。然而,由于长期受“左”的错误干扰、产业结构的失衡、经济体制的僵化、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等因素影响,辽宁城镇化曾经出现速度下降、水平停滞等现象,与之相应的是产业不振、需求不旺,经济发展困难重重,以城镇化的转型带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逐渐列入日程。自2003年国家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辽宁加快了中部城市群和沿海城镇带建设,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强新城区和中小城镇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省城镇化水平呈现快速上升态势。到2011年,辽宁城镇化率达到64.05%,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1.27%)。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中国城镇化的峰值在70%-75%之间,而辽宁作为中国传统工业基地,其城镇化水平无疑具有更大的提升空间。“十二五”时期,省委、省政府提出继续全面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培育发展县城和中心镇,着力提升县城规划和建设水平,加快一批中等城市和100个中心镇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5年内新增400万城镇人口,总量突破300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70%左右。

然而,辽宁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辽宁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作为城镇化的主要体现,城镇人口的增加不可避免地需要城镇规模在土地空间上的扩张。因此,人口城镇化是核心,土地城镇化是保障。然而辽宁在城镇化过程中虽然在城镇建设方面取得一系列成就,但却未能充分加以利用。到2011年,辽宁全省建城区面积与2006年相比增加了22.4%,征用土地面积是2006年的2.4倍,而人口密度却下降了21%。这一方面体现出城镇建设快速推进的同时却未能充分发挥其效能,另一方面也自然影响了辽宁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结构,而且个别地方的一些领导干部还存在着把城镇化等同于大兴土木的简单化理解,这都不利于辽宁在更高层面上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

2.与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相联系的是各地城区土地的集约利用程度偏低且参差不齐。2011年全省建城区面积最大的沈阳,其人口密度却不到营口的一半,而营口的建城区面积却不到沈阳的四分之一,征用土地面积更是远远小于沈阳,还不到沈阳的四十分之一。当然大连等省内其他地方也存在类似问题。城镇人口资源直接决定了城镇发展水平,况且人口因素又直接决定了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结构转型,只有提高人口资源的集约性才能有效改善要素投入结构,并提升市场规模和层次。因此城镇人口集约程度低的问题也就直接影响了辽宁经济转型发展绩效的提高。

3.城镇化以固定资产投资为主要发展动力,政府在城镇化建设中多发挥主导性作用。省内各级财政加大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例如通过财政专项资金和财政贴息推动新城新市镇和产业园区建设,使得城镇道路、供水、供电、绿化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直接导致全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然而,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使得仅靠财政支出难以满足庞大的资金需求。为了弥合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缺口,各地还通过向银行借贷、发行城投债和通过中央财政发行地方债等方式外部融资,政府往往通过政策规划或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直接或间接的扮演了主导性角色。这样既造成了潜在的财政风险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又直接导致土地城镇化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使公共投资效率不高,城市空间利用率低,造成资源浪费;还使得新城与老城不能很好的衔接基础设施、共享资源,甚至出现重复建设、抢夺投资的局面或趋向。

三、推进辽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针对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辽宁要结合实际,以新型城镇化为抓手,持续探索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推动经济发展转型,由此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

1.统筹城乡发展。作为老工业基地,辽宁在国内城镇化水平历来较高;而且由于辽宁是全国唯一的各城市都有自己传统主导工业的省份,所以辽宁也是国内最有可能实现全域城镇化的省份。因此,从基本的规模和数量角度看,辽宁即使在近期不便于立即着手推动全域城镇化,其城镇化水平也应该高于其他后进省份,所以辽宁有必要快速而又稳妥地推进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和身份转变,使其与当前省内产业和要素投资结构转型的节奏相衔接。在全省范围内大幅度提高城镇化水平的同时,为避免新市民仅仅是户籍身份的变化,辽宁一方面要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并且在农村公共服务领域做好财政金融、教育培训、基础设施和文化宣传等方面的准备工作,改变农村人口结构,提高县域经济生产力水平,为城镇化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可以逐渐把农村工作纳入城镇化工作视角中来,加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从农村变社区、农民变市民和产业多元化发展角度出发,处理农业、农村和农民等领域的相关议题,可以将其列入统一的制度框架和职能机构范围内,加快编制城镇发展总体规划、城镇产业发展规划、各功能区的具体规划。这样一方面可以整合并优化行政资源,另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统筹城乡工作在全省经济管理中的地位,使得公共投资可以用于边际投资效率更高且又最需要扩大投资的乡村领域,从而提升社会投资绩效,进而在改善城乡经济发展格局过程中提高经济转型发展绩效。

2.统筹大中城市与中小城镇的发展。在城镇化过程中,在密切关注产业和市场发展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各层次城镇的发展规划,明确各自的动态优势和职能边界,以此为指导来强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品位。从而使得新老城区、大中城市和中小城镇功能互补,协调发展。建议把省内涉及城区经济和县域经济工作的职能部门整合起来,统一规划,协调分工,合理布局,有序竞合,尤其是在制订财政投资和产业发展规划方面,一方面建立各地在不同层级间横向的沟通协调平台,另一方面在全省上下建立纵向的统筹规划体系,优化城镇基础设施、布局、建筑风格规划,从而避免在基础设施和产业园区等方面的重复建设和投资浪费,进而提高经济转型发展绩效。

3.统筹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发展。在推动城镇化过程中致力于改善产业结构,突出重点,用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镇化,用新型城镇化带动新型工业化。在切实发挥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的同时,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第一推动力,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使其与城镇化相得益彰,不断提升产业丰厚度和支撑水平。在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的过程中,注重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其中的现代服务业,一方面可以满足城镇化过程中新增加的市民劳动力的就业需求,提高城镇吸纳农村人口的能力,不断减少农业人口;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与其他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良性互动,进一步推进城镇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新型工业化水平,从而推进经济转型发展。在推动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互动发展和产城联动过程中,要积极抓好创新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鼓励优秀人才创业,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把发展中小企业与调整产业结构相结合,尽可能放宽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性束缚,减免税费负担,优化公共服务平台,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力争让辽宁中小企业数量和投资额度在五年内翻一番,并进一步扩大中小企业在符合智能集约和绿色低碳等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向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领域中的规模和比重,从而通过发展中小企业实现城镇化的富民经济基础,走出一条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进而为辽宁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坚实支撑。

4.改善城镇化动力来源,提高投资绩效。在明确政府与市场边界定位的基础上,提高城镇化进程的市场化和社会化水平,推动城镇化建设投资主体、投资渠道和投资方向的多元化发展。结合各地实际发展情况,科学全面评估城镇化过程分摊在人均层面上的投资额,进而估算出辽宁实现新型城镇化所需要的投资规模及与转型发展阶段相应的结构比例。然后以此为基础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融资,这一方面可以降低财政负担,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使得财政资金投向最适宜公共投资方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可借助苏家屯区正式被批准为沈阳经济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等平台,在行政管理、集约用地、资金投入等方面先行先试,积极破除制约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解放思想,推进改革,优化发展环境,充分调动包括民营资本在内的社会资金投入城镇化建设,释放民间经济活力,从而在进一步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同时也有效调整社会投资结构,促进辽宁经济转型发展。

当然,除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外,城镇化还需要一定的产业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这样才能使得户籍身份转变后的农民成为从事其他非农产业的真正意义上的市民。为此要合理规划各地区主体功能及相应的产业发展方向,把财政投资的重心放在引导人力资源和企业在集聚和成长方面,使其依托于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及市场需求结构的改善与提升;对于确实需要直接参与的投资建设项目也要事先进行充分考察论证,并且完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审核机制,提高透明度,提升财政投资绩效,进而提升经济转型发展绩效。

参考文献:

[1]赵玉红.促进辽宁城镇化发展的财政政策选择[J].农业经济,2012,(6).

作者:潘志

第二篇: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文章摘要】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有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新型城镇化更加重视文化传承和城镇文化建设。推进常山科学发展,既要有经济的硬实力,也要有文化的软实力。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一个地区的资源和品牌,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动力。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基本现状;农村文化

近年来,我县顺应文化发展的新趋势,将建设文化常山作为重要战略选择,进一步明确思路、落实举措,推动文化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努力把文化培育成我县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新优势。县委县政府及文化工作部門对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十分重视,注重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乡村文化活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为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推动和加快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使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那么,如何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着力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呢?这个问题值得广大文化工作者认真地探讨和研究,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思考与建议。

1基本现状

1.1文化基础建设得到加强。随着文化体育设施的完善,农村群众休闲娱乐活动更为方便。近年来,按照省级文化先进县建设标准,通过县级配套、乡级自筹,全县累计投资982万元,在14个乡镇(街道)建起乡镇综合文化站,92.6%行政村建有村文化活动室,其中新建196个村,改建127个村,另有11个村利用旧宗祠改造建成村文化活动室。另外,还建有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各个1个;建成浙江省“东海明珠”文化工程4个,衢州市“金走廊”9个;市级特色文化村6个、县级特色文化村10个,文化艺术之家30家,有力推进了“三个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1.2群众性文体活动开展较好。一是民间节庆文化得到较大发展。各乡镇能结合地方民俗,组织元宵龙灯、板凳龙、钢叉舞、“一乡一节”、“三山”艺术节等内容丰富、风格独特的文化活动。二是各类文艺演出队伍发展迅速。目前,我县邓天禄越剧团、棋盘山越剧团、五里村婺剧团等这些业余的农村剧团,在空闲时,每年在周边县市的演出也达100场次。

1.3“送文化下乡”活动扎实有效。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市实现了乡镇文化站100%全覆盖;村级文化活动场所覆盖率从24%提高到88%;每年送戏下乡1000场、送书下乡10万册、送电影下乡1万场;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提高到95.87%和96.70%。以上这些数据,反映出近年来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努力打造“家门口”的文化活动阵地。

2存在问题

2.1文化阵地薄弱,发展不均衡。目前,农民最需要的村级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尤显缺乏,很多村级文化活动室难以达到标准,除几个基础建设搞得较好的亮点村和成立比较早的县城社区之外,仍有不少边远村的活动场地设施简陋,设施陈旧,难以满足正常开放。

2.2文化人才紧缺,队伍有待加强。当前,我县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健全,但是文化服务队伍较薄弱:一是年龄老化、人才缺乏。受体制改革、编制、职称等因素制约,人才引进较为困难。二是农村文化干部队伍弱化。由于前几年乡镇文化队伍体制改革、事业干部竞聘上岗及近年来的工作调动等,很多长期在乡镇从事文化工作、有丰富农村经验的专职干部调离了文化岗位,使文化队伍人才流失,管理机制不顺,文化员身兼多职,不能专职专用。三是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农村许多文艺爱好者“进城打工”、“外出发展”,使农村文化活动参与人少、传统民间艺术后继乏人,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有效地传承;四是政府对村级文化示范户缺乏相应的政策扶持,其作用难以较好地发挥。

2.3农村文化重建设,轻管理现象突出。尽管农村文化设施有了较大改观,但是,由于后续投入乏力,缺人员、缺有效的管理机制,使已建的文化设施利用率不高,个别乡镇为了争取上级的建设资金,采取借用场所、设备、书刊、乐器等办法应对上级验收,一但通过,文化阵地便挪作他用。

2.4文化投入不足,发展势头较弱。县乡财政可用财力有限,文化投入虽然有所增加,但与乡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差距较大。文化投入的不足使得农民自办文化力量薄弱,很多乡土文化基本上处于未开发状态。只有以少量的小规模出现,其组织程度也不高,尚未形成强劲的发展势头。

3措施建议

3.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加快农村文化建设步伐,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是当前农村的一项当务之急。政府及文化部门要高度重视“文化软力”的作用,将农村文化事业纳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工作业绩考核,积极构筑“充满活力、独具特色”的农村文化建设新格局,以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大繁荣,推动农村经济大发展。

3.2加大投入,完善设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关键。必须加大对村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倾斜,切实保障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所需经费。文化部门要加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切实抓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等文化惠农工程建设。要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文化事业,寻求社会力量对乡村文化建设的支持扶助,努力为农村提供满足群众所需的更多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3.3整合资源,拓宽阵地。要充分发挥文化站(室)的阵地作用,加强与工青妇学校组织的联系互动。有计划、有组织、经常性地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坚持贴近农村、贴近实际,按照“业余自愿、形式多样、健康有益、便捷长效”的原则,广泛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深入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使大型、示范性活动与平时的小型、分散性群众文化活动结合起来,让群众就近、方便地参加各种群众文化活动,多层次、多形式地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3.4创新机制,丰富载体。建议政府及文化部门,在抓好“送文化”活动同时,更加注重“种文化”工作。一方面要坚持深入基层特别是边远乡村社区,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下乡活动。多为基层选送一批农村适用、群众喜爱的图书,通过乡镇文化站定期将图书流动到村文化活动室,方便农民群众就近读书,真正解决农民看书难的问题;一方面又要加快对农村文艺人才发掘培养与教育。

3.5突出特色,推动发展。要加强对乡村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发掘、整理和保护,着力发展我县乡村特色文化。积极扶持乡村民间文化团体,力争每个乡村社区都有自己的文体队伍。要大力鼓励促进以新昌、泓影剧团为代表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钢叉舞、戏曲等民间艺术活动开展。此外每年还要定期组织开展文化艺术和民间文艺展演活动。

作者:徐小君

第三篇:小城镇建设与农村城镇化

[摘要] 本文提出要全面、系统地把握当前我国小城镇发展的特点和趋势,采取更为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快农村小城镇发展,以促进我国的农村城镇化进程。

[关键词] 小城镇;农村;城镇化

小城镇处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是加强城乡联系的“中转站”。目前,小城镇已成为城乡经济活动中最强有力、潜力最大、发展最快的区域。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小城镇得以迅速兴起,它为我国农村城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当前我国小城镇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1.建制镇数量增加,乡镇(即政府驻地小城镇)数量减少,基层政府驻地小城镇总量减少。我国的小城镇主要由建制镇和乡镇组成,此外还有少部分非政府驻地小城镇。从1988年到1999年,建制镇从10,609个增加到19,184个,乡镇从45,393个减少到25,557个。由于乡镇减少的数量大于建制镇增加的数量,建制镇和乡镇的总数从1988年的56,002个减少到1999年的44,741个。乡和镇是我国的基层行政区划单位。由于行政中心在我国小城镇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有一些村庄发展成了小城镇,但基层行政区划的变动和乡、镇数量的减少还是导致了我国小城镇总数的减少,这与人们通常的想象正好相反。我国小城镇的发展至少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已逐渐进入以规模扩大和质量提高为主的阶段。

2.小城镇规模普遍偏小,与农村非农化不相适应,但近年来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的趋向已经出现。我国小城镇的规模普遍较小,1997年建制镇的平均非农业人口有6,618人,并且有很多建制镇的非农业人口在2000人以下。乡镇的规模就更小,1992年乡镇的平均人口为1,77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只有398人。目前乡镇企业已有8%分布在建制镇,12%分布在集镇,80%分散在村落。虽然大部分乡镇企业分布在村落中的基本格局未变,但比起1992年来,更大比例的乡镇企业集中在了小城镇。随着改革的深入,宏观经济、社会环境的改善,乡镇企业实力的提高,这种集中的趋势还会加强。

3.随着建制镇数量的增加,建制镇平均非农业人口在减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展迅速,建制市、镇的数量增加,单个市、镇的规模扩大。就建制镇而言,除少数例外,绝大多数建制镇的非农业人口或城镇人口都在增加,这种例子俯拾即是。但是,虽然已有的建制镇规模的扩大会导致建制镇非农业人口规模的扩大,新设置的、规模小于原有建制镇平均非农业人口规模的建制镇,却会使全部建制镇的平均非农业人口减少。从1990年到2000年,全部建制镇的平均非农业人口从7044人减少到了6870.5人。2000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今后将“严格限制建制镇的审批”。这一政策将促进建制镇发展方式的转变,规模的扩大和质量的提高将成为发展的重点。

4.市域内建制镇发展迅速。如果把全国面积划分为市域(不包括市辖县)和县城两大部分,我们发现近10多年来,建制镇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市辖建制镇的数量增长远快于县辖建制镇的数量增长,市域内建制镇的分布密度比县域内建制镇的分布密度有更大的提高。由于市辖镇的数量增长比县辖镇快,市辖镇占建制镇总数的比重迅速增加。1984年市辖镇占建制镇总量的比重仅为9.0%,2000年增加为38.5%。由于市建成区的规模一般都比县城大,上述情况说明,在较大的城镇周围,小城镇更易生长。

5.大城市周围及城市群地区建制镇分布密度高。大城市周围及城市群地区建制镇的分布密度又比市域内建制镇的平均分布密度高,这进一步证实了“在较大的城镇周围,小城镇更易生产”的结论。目前我国较为成熟的城市群有:沪宁杭地区城市群、京津唐地区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辽宁中部地区城市群、四川盆地城市群。此外还有若干近似城市群的城镇密集区如武汉地区城镇密集带。大城市周围建制镇以更快的速度发展,显然与大城市的辐射带动有关。反过来,大城市周围建制镇的发展,对于缓解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的人口压力,对于大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只有重要作用。

二、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城镇化

1.通过改革和加强管理,促进小城镇发展。

第一,积极培育小城镇的经济基础。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要因地制宜,把潜在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根据小城镇的特点,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着力培育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形成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基地。充分发挥小城镇连接大中城市的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各类服务业。

第二,改革乡镇企业产权制度。当前,乡镇企业存在着布局分散、浪费土地、污染环境等问题,而乡镇企业的社区属性与其空间布局的分散化有着很强的因果联系。因此,要促进乡镇企业向镇区集中,除采取完善服务设施、减轻企业负担等措施外,关键要弱化乡镇企业的社区性质,变乡镇企业与乡村社区之间的全部联系为单纯的经济联系,其核心就是改革乡镇企业产权制度。要探索和完善资金、带动、技术、土地等多种要素的产权多元化制度创新,为生产要素的空间集中和跨社区结合创造条件。

第三,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搞好以小城镇为中心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深化小城镇投融资体制改革,放开兴办公用事业的限制,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采取BOT等多种方式,鼓励企业、个人及外商参与投资,形成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政府要摒弃那种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只是城市的事情,完全不考虑农村地区的思想。

第四,强化农村土地使用权制度创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有效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同时也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产生,并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大量转移。但农村剩余劳动力并非与农业全面脱离,仍然保留着自己的承包田,享有土地的使用权。这种不完全的转移,制约着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要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完整转移,形成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必须进行以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为核心的制度创新。

第五,做好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工作。2000年7月中央在《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已明确,凡在县级市市区、县人民政府驻地镇及县以下小城镇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农民,均可根据本人意愿转为城镇户口,并在于女入学、参军、就业等方面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当前,必须大力落实这一政策,从而有效地吸引乡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解决小城镇人口规模小、居住分散而不稳定等问题,最终使农民职业转移与空间转移同步。

2.建设具有可持续性的小城镇。

一个小城镇能否称之为可持续性的小城镇,主要看其在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是否只有可持续性。而维护小城镇的可持续性,关键是保护小城镇的资源环境,提高小城镇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通过加强需求管理,采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限制和防止对资源环境需求的过度增长,以使其供给与需求保持适当的平衡。具体措施有:(1)积极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大力提高全民环保意识。(2)支持生态友好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应用,减少对小城镇生态环境的污染。(3)采用低能耗的先进工艺和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有限的资源。

3.建立可持续的农村城镇网络。

要做好区域城镇网络体系的前瞻性规划。我国要走城乡一体化的道路,就必须改变过去以中心城市为主体、城乡单向辐射的城乡布局,加快建立以小城镇为主体、以广阔乡村为依托、通过高密度、高强度的相互作用连接起来的组团式、开敞式的城乡布局。要在城乡布局的总体背景下考虑,立足各自实际情况,加强总体分析,确定小城镇建设在空间密度上的合理定位,形成小城镇发展的梯次分布。

要建立可持续的农村城镇网络,健全农村县级市—建制镇—农村集镇—中心村等多级城镇体系。一方面要纠正目前一哄而上的“撤县设市”和“撤乡改镇”的建市热,采取差异发展,重点扶植经济基础较好、条件具备的县级市和建制镇逐步升级;另一方面要积极培育有发展前途的农村集镇和中心村,使之成为农村非农化、城镇化的支撑点。

(作者单位:西南财大行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刘学侠

作者:曹玉华

上一篇:科学化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印刷工艺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