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建设发展城镇化建设论文

2022-04-29

摘要:甘肃省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现有金融模式下形成的资金供给远不能满足资金需求,应该从直接融资、资产证券化以及信托融资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市场导向型融资。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开发性金融;融资模式一、新型城镇化的含义与特征(一)新型城镇化的含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铁路建设发展城镇化建设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铁路建设发展城镇化建设论文 篇1:

贵州城镇化水平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摘要: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对1981-2011年贵州省的年度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贵州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因素。实证表明人均GDP、非农产业占GDP的比重、非农产业就业比重、公路和铁路建设对贵州城镇化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由于贵州高校毕业生大多流向沿海经济发达的城市或周边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所以其结果表明教育水平对贵州城镇化的影响不显著。由此提出了推动贵州城镇化水平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水平;影响因素;多元回归分析

一、引言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反映城镇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为城镇化率,即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城镇化不但具有聚集功能和规模效益,还能向周边地区和广大农村地区进行辐射,带动郊区、农村一起发展。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据国务院研究中心测算,城镇化率每提高1%,可以替代出口10万亿元。按现有城镇化速度,社会消费总水平可以从目前的10万亿元级上升到20万亿元级,年均20万亿元以上的投资规模会维持20年。由此可见城镇化在扩大投资、拉动内需、解决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李克强总理也指出,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是城镇化,它可以带动巨大的消费和投资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率不断提高,2011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为51.27%,但贵州的城镇化率只有34.96%,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16个百分点,位于全国倒数第二。2008年6月,由国家统计局正式印发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国统字[2008]77号)中指出,在小康标准的经济发展指标中城镇化率不得低于60%。“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确保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以贵州必须要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才能在2020年实现全面同步小康社会。因此,本文将研究贵州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加快贵州城镇化建设的措施。

二、城镇化水平影响因素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城镇化的过程本质上是人的转化,包括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化等。城镇化在国外也称为“城市化”,但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的城市化与外国的城市化不同,必须注重发展小城镇,为了显示这种与外国的差别,很多中国学者主张使用“城镇化”一词,1991年辜胜阻在《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中使用并拓展了“城镇化”的概念,并被广泛采用。

关于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因素,国内外学者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做了一些研究,但由于研究的方法和视角不同,研究的结果也往往不同。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贵州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因素。

(一)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影响

赵金华等(2009)利用面板数据对我国各省(区)1990-2005年城镇化水平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认为经济发展水平对城镇化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尤其是对城镇化水平高的省 (区)影响更显著[1]。苏素、贺娅萍(2010)运用面板协整对城镇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经济增长对城镇化的规模效应显著为正[2]。因此,本文提出第一个研究假设H1:经济发展水平对贵州城镇化水平有正向影响。

(二)产业结构及其影响

随着第一产业比例下降,二、三产业比例上升,城镇化水平就会相应提高。张科举、杨欢(2008)通过对2001-2005年各省数据的年度分析,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尤其是第三产业结构对地区城镇化差异的影响非常显著[3]。苏素、贺娅萍(2010)认为产业结构(农业化率)与城镇化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随着农业化率的降低,城镇化率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2]。储金龙等(2010)利用因子分析模型分析了安徽省2008年城镇化水平影响因素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和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都是城镇化率的影响因子[4]。因此,本文提出第二个研究假设H2:非农产业占GDP比重对贵州城镇化水平有正向影响。

(三)就业结构及其影响

赵金华(2009) 采用面板数据对1990-2005年各类型省(区)的城镇化影响因素及其差异分析,结果表明非农产业就业比重对城镇化水平发挥着显著的正向作用,其中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对各省(区)的城镇化影响都大于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对城镇化的影响作用[1]。刘爱英、姚丽芬(2011)利用协整理论、误差修整模型和Granger 因果检验理论,对中国三次产业就业比重与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二者之间是长期均衡关系,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第一、二产业就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就业规模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城镇化建设[5]。因此,本文提出第三个研究假设H3:非农产业就业比重对贵州城镇化水平有正向影响。

(四)教育水平及其影响

张科举、杨欢(2008)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城镇化的影响因素,并用中等学校每年毕业生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重表示教育水平,实证结果表明教育水平对城镇化的影响不显著,并认为地区间人力资本投资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上,而受过中等教育的人才差异是不显著的[3]。赵金华(2009)认为教育水平对城镇化水平高的省(区)的影响不显著,而对城镇化水平低的省(区)影响很显著,超过了非农就业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1]。因此,本文提出第四个研究假设H4:教育水平对贵州城镇化水平有正向影响。

(五)公路和铁路建设及其影响

曹广忠等(2008)利用2000年截面数据,用因子分析法考察了我国东部沿海省区人口城镇化影响因素,认为交通干线路网密度和海港吞吐量对城镇化有显著影响[6]。储金龙等(2010)通过因子分析法也认为公里密度是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因子[4]。因此,本文提出第五个研究假设H5:公路和铁路建设对贵州城镇化水平有正向影响。

三、数据与方法

针对数据与方法的说明,具体内容如下。

(一)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贵州省1981-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所有的数据均来自历年的《贵州统计年鉴》。

(二)变量定义

本文的因变量为城镇化水平(y),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自变量为经济发展水平(x1)、产业结构(x2)、就业结构(x3)、教育水平(x4)、公路和铁路建设(x5)。其中经济发展水平用人均GDP表示,产业结构用非农产业占GDP比重表示,就业结构用非农产业就业比重表示,教育水平用普通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每年的毕业生人数表示,公路和铁路建设用公路和铁路的长度表示。

(三)数据标准化处理与平稳性检验

由于各个变量的单位不一致,为了使数据有可比性,所有数据都进行无量纲标准化处理。在进行回归分析之前,为了避免出现伪回归,首先需要对标准化之后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标准化之后的y、x1、x2、x3、x4、x5都是平稳的,可以对其进行回归分析。

(四)实证方法及研究模型

本文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由于各变量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共线性,本文通过使用逐步回归进行模型估计,可解决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所以本文的模型可以表示为:

四、实证分析

本部分主要包括回归模型,研究假设检验以及实证结果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一)回归模型

从图1可以看出,模型的可决系数R2为0.985,调整后的可决系数为0.982,说明模型的整体拟合效果非常好。各自变量间除了x4没有显著性之外,其它几个变量在5%的水平下都是显著的,且DW的值为1.993,与2非常接近,说明变量不存在自相关。

所以,回归模型如下:

(二)研究假设检验

根据回归模型可以看出,人均GDP(x1)、非农产业占GDP比重(x2)、非农产业就业比重(x3)、公路和铁路建设 (x5)都对城镇化率(y)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之前提出的研究假设一致。但普通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每年的毕业生人数 (x4)对y的影响不显著,与之前提出的研究假设不一致。

(三)实证结果分析

实证结果分析共总结出了以下五点,分别为:

一是公路和铁路建设对贵州城镇化水平的影响最大,系数为0.6081。由于贵州不沿海、不沿江、不沿边,且地形复杂,加上长期以来经济欠发达,造成贵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并已经成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提高城镇化的发展水平。

二是非农产业占GDP比重对贵州城镇化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系数为0.2471。结果表明非农产业占GDP的比重对贵州城镇化水平的影响较大。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能吸纳更多的就业人口,使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就业,从而提高城镇化水平。

三是人均GDP对贵州城镇化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系数为0.2469。结果表明人均GDP对贵州城镇化水平的影响作用较大。

四是非农产业就业比重对贵州城镇化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系数为0.1671。非农产业就业使得大量农业人口涌入城镇,从事非农产业工作,使农业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从而提高了城镇化水平。

五是教育水平对贵州城镇化水平的影响不显著。可能因为高等院校的毕业生流动性较大,加上贵州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很多高校毕业生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或周边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转移,所以实证结果得出教育水平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不显著。

五、对策建议

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提升城市经济实力,增强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能力,有利于改善农村面貌,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目前贵州城镇化水平较低,远远落后于全国水平。从本文实证结果来看,贵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城镇化水平:

一是加大对交通设施的投入,大量修建铁路和公路,突破交通瓶颈。从地理上看,贵州是西南连接华中、华南的陆上交通枢纽,只有真正破除交通瓶颈,形成便捷、通畅、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才能促进区域间和区域内产业分工的深化,增强产业分布的集聚效应。加快建设快速铁路与高速公路,提升和强化贵州作为西南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地位,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振兴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二是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提高其占GDP的比重。通过工业、服务业的聚集吸引人口聚集,实现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在这一过程中,政府部门可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为产业发展和人口聚集营造有利条件。

三是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提高人均GDP。贵州要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并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国发2号文为指导,以工业强省战略为方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撑。

四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强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贵州要凭借劳动力资源丰富和人力资源成本较低等优势,以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为契机,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使农业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

五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进一步疏通国有大中型企业、民营企业和非公经济组织等就业通道,创造出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并从政策和待遇等方面吸引和留住高校毕业生。

参考文献:

[1]赵金华,曹广忠,王志宝. 我国省(区)人口城镇化水平与速度的类型特征及影响因素[J]. 城市发展研,2009(09):54-60.

[2]苏素,贺娅萍. 经济高速发展中的城镇化影响因素[J]. 财经科学,2011(11):93-100.

[3]张科举,杨欢. 中国地区城镇化差异影响因素研究[J]. 现代经济,2008(9):1-3,87.

[4]储金龙,顾康康,汪勇政,等. 安徽省城镇化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异研究[c].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重庆市人民政府.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重庆市人民政府,2010:7.

[5]刘爱英,姚丽芬. 中国城镇化水平和就业结构关系的协整分析[J]. 特区经济,2011(2):264-266.

[6]曹广忠,王纯洁,齐元静. 我国东部沿海省区城镇化水平影响因素的空间差异[J]. 地理研究,2008.

(编辑:许丽丽)

作者:杨丽洲

铁路建设发展城镇化建设论文 篇2:

甘肃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金融模式探讨

摘  要:甘肃省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现有金融模式下形成的资金供给远不能满足资金需求,应该从直接融资、资产证券化以及信托融资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市场导向型融资。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开发性金融;融资模式

一、新型城镇化的含义与特征

(一)新型城镇化的含义。由于城乡社会的二元结构, 使城乡居民在生产生活及发展等一系列方面存在机会和利益的不均等。为了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各国先后开始进行农村社会变革,推动城镇化建设。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随着发达国家逐步实现了高度城镇化, 发展中国家也加速了城镇化的进程,城镇化在世界范围内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城镇化是传统的乡村社会向现代化的城镇社会的转化过程,体现为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农村自然经济向城镇集约化大生产转化, 区域经济结构非农化,经济结构从分散的第一产业向集中的第二、第三产业的转化。

新型城镇化是传统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对传统城镇化的继承与抛弃。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 “两型”带动, 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互为促进, 城乡统筹, 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其本质上是一种集约型的、可持续的城镇化。

(二)新型城镇化的特征。新型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新阶段,具有如下特征:(1)突出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摒弃了以经济增长为目的发展观,提出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的发展观,立足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2)以城乡统筹为主线。新型城镇化将城乡发展结合起来考虑,在关注城市发展的同时,更加关注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城乡之间协调推进。(3)以市场为主导。传统城镇化的主要推动力量是各国或地区政府,实际情况表明,以政府为主导的城镇化短期来看见效快,城镇化率较高,但可持续性不强,发展缺乏后劲。(4)要求全面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要求推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等的协调发展。具体体现为逐步打破城乡分割,实现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和城镇化水平提高;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全面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尤其是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的协调发展;形成各区域之间的合理分工和优势互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二、甘肃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融资模式与问题

(一)政府财政投资。在甘肃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许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资金依靠政府投资。政府投资的资金来源包括:国家预算内资金投入、地方财政扶持。由于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要求持续投入大额资金,而甘肃地方财政紧张,国家预算内投入非常有限,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的土地出让金。随着国家对土地出让问题的政策监管进一步加强,土地财政可发挥作用的空间越来越小,依靠土地出让金进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融资越来越不合适。

(二)开发性金融支持。“开发性金融”是指国家建立具有国家信用的金融机构,为特定需求者提供中长期融资,推动市场主体的发展和自身业务的发展,从而实现政府目标的一种金融形式。开发性金融支持地方政府城镇化建设的模式是“政府入口、开发性金融孵化、市场出口”,该模式将银行、地方政府以市场化的方式整合起来,充分发挥银行的资金优势和政府的组织协调优势,并最终实现建设项目的市场化运作。开发银行的城建贷款成为甘肃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融资模式,但国家开发银行只贷不存的经营模式,决定了开发性金融扶持城镇化建设的本质依然是财政拨款。因此来自开发银行有限的资金支持无法从根本上满足甘肃不断增长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需求。

(三)金融机构投资。通常由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周期长、投入金额大、盈利能力弱,商业银行从流动性和盈利性角度出发,一般不愿对此类项目大量放贷,导致城镇化建设中的银行贷款资金额度有限。而《甘肃年鉴》的相关数据表明,近几年甘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除过政府财政预算资金是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之外,国内贷款额度连年大幅增长,占比较大。

(四)企业投资。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一些企业为了获得预期收益也加入进来,投资于各种城镇化建设项目。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投资者中,既有国有大中型企业,也有民营企业的身影。国有企业规模大、资金实力雄厚,获得商业银行贷款比较容易,加上政策无限制,国有企业更容易得到甘肃地方政府的城镇化建设项目,成为目前政府招商引资的主要对象。另一方面,虽有民营企业通过投资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分享城镇化建设带来的收益。但因长期以来国内形成的对民营企业在政策上和观念上的歧视,重要行业对民营企业的准入限制很严,直接制约着民营企业对诸如能源、基础设施、通信等行业的投资。

三、加强甘肃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市场导向型融资模式

(一)加强政府和企业的直接融资。在甘肃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产业发展过程中,直接融资规模很有限,极大制约着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在甘肃城镇化过程中,政府投融资过于依赖金融机构贷款这种间接融资方式。要打破这一局面,扩大资金来源与资金规模,应该大力发展债券市场,进一步加大政府债券的发行。此外,要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实现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的协调发展,必须借助于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等各类金融市场的发展。

(二)进行资产证券化。城镇化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是主要项目,最终形成固定资产。《甘肃年鉴》的有关数据显示,甘肃省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的固定资产投资从2006年的925.92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5988.85亿元,说明基础设施投资额巨大,且金额逐年增加,可见甘肃省基础设施投资空间还很大。鉴于大型铁路建设,高速公路建设,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而且这些项目建成以后会形成巨额固定资产,流动性较差,但是这些资产能够产生现金流,带来较高的收入,可以考虑对这些资产进行证券化设计。资产证券化有利于快速、低成本的筹集到所需资金,缓解甘肃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资金供给不足问题。

(三)加强信托融资。信托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是一种建立在信任基础之上的代客理财方式。信托融资是利用信托方式进行的资金融通,是一种间接融资。信托融资期限短,融资速度快,可能三五个月就能实现资金筹集到位;信托财产具有高度独立性,信托财产独立于信托公司和委托人的财产,有利于进行风险控制。

目前,甘肃省的信托融资虽然存在,但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甘肃省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会形成大量的资金需求,项目的开发机构或者实施产业化发展的企业都可以借助信托这一方式获得一定的资金支持。对甘肃省中小企业来说,它们可以集合起来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与信托公司或者直接与信托公司商谈具体融资事宜,由信托公司发行集合信托产品从社会筹集资金,再按照和筹资方事先约定的方式以贷款、贴现、投资或购买设备并出租等方式向资金需求方提供资金。

参考文献:

[1] 陈文新,张玉霞.试论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J].商业时代,2013(2)

[2]曹君丽.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模式研究——基于公私合营(PPP/ PFI)项目融资的视角[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1)

作者:裴文静 史安玲

铁路建设发展城镇化建设论文 篇3:

山东滨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近年来,山东省滨州市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获得巨大发展,但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制约因素也逐渐显现出来。文章拟通过数据分析,剖析制约滨州市城镇化建设的不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情况类似的中小城镇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一个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制约因素;对策;滨州市

一、引言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此,城镇化建设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很注重城镇化的发展建设。2015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中国将继续推动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以及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滨州市的城镇化建设在山东省中相对落后,深入分析滨州市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突破点,对于加快滨州市城镇化水平的建设和提高全省的城镇化水平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目前,从省级及省级以上层面为出发点来进行城镇化研究的居多,但以市级的研究为出发点的较少,尤其是发展较落后的地区。本文将滨州市作为研究城镇化建设的实例,希望此项研究对山东省整体的城镇化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发展现状

2011年,滨州市的城镇化率为47.98%, 在山东省位居第十位,到2013年底,全市城镇化率为51.2%,相比于2000年的24.38%,年均增长2.06个百分点。城乡统筹、一体发展、重点突破、多头推进的大格局已初步形成。滨州市作为山东省17城市之一,2013年全市生产总值为2155.73亿元,在全省十七城市中排名13位,虽比2012年上升了9.8个百分点,但相比于济南市5023.19亿元和青岛市8006.60亿元的生产总值,仍具有很大差距。滨州市2000~2013年的发展概况如表1所示。

表1中显示,近五年各项指标的总体增长趋于缓慢,第一产业发展较为落后,第二产业的发展较为稳定,第三产业实现了连年稳步增长,但近几年的增长速度逐渐变缓,发展速度从2007年的22.56%下降到2013年的8.59%。2013年的人均生产总值为56769.78元,实现了稳步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占到全市生产总值的9.79%,高于全省8.7%的平均水平,在全省排名第七位。第二产业占到了全市生产总值的51.31%,相较于其他城市较为落后,在全市排名第13位。第三产业占到全市生产总值的38.9%,第三产业的总指标虽较2012年增加了1.04%,但总体水平偏低,与济南市第三产业所占55.2%的比重相差甚远,且低于全省41.2%的平均水平。这些数据表明,滨州市的产业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城镇化建设方面仍相对滞后。

三、制约因素

(一)县域发展不平衡,集聚效应不明显

2013年邹平县的生产总值为751.13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36%,发展水平远领先于其他县区。惠民县、沾化县分别占全市生产总值的8%,阳信县的全年生产总值为126.34亿元,仅占到全市生产总值的6%,数据表明地区发展出现严重的不平衡。另外,邹平县和滨城区作为全市发展的增长极,在地理位置上紧邻惠民县和阳信县,但阳信县的生产总值却很低,说明邹平县和滨城区发展的龙头带动效应较小,集聚效应较低。

(二)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不协调,农民就业问题亟需改善

近年来,滨州市通过扶持中小企业、招商引资等积极政策,加速了第二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整体生产水平的显著提高。但第三产业的发展落后于第二产业,在全市生产总值构成中比第二产业低12.4个百分点,相比于山东省其他城市,滨州市总体城镇化水平相对较落后,实际有效城镇化率低。在农村,大多数农民仍以种地作为生活收入的唯一来源。伴随工业化的发展,在如何有效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滨州市城镇化建设任重道远。

(三)县区支柱产业缺乏,带动效应不够明显

滨州市所辖的各县区中,邹平县的发展水平远远领先于其他县区,这与邹平县的支柱产业——棉纺织业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魏桥镇作为全市棉纺织业的主要聚集地,对县区整体经济带来的辐射效应非常明显。而其他县区虽有一部分有自身特色的产业,但还没有达到一定规模,无法形成对城镇整体的聚集拉动效应,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

(四)城市交通建设亟待推进

滨州市的交通建设水平落后,成为制约滨州市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短板。到目前为止,滨州市是山东省唯一一个未通火车的地区,航空方面更无从谈起。由于交通发展滞后,不仅给市民外出采购、旅游、求学等日常活动带来了很大不便,同时也限制了滨州市整体城镇化建设的速度以及滨州市同外界的联系与交流。

四、对策建议

(一)培育龙头城市,发挥其对周边县区的辐射带动效应

滨州市位于黄河三角洲发展的腹地。在山东省“一群一圈一区一带”发展战略中,属于以济南市为中心的都市圈内,东邻东营市,南靠济南市并与淄博市接壤。滨州市应该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在外部增强与济南市、东营市等其他城市的全方位交流,积极发挥区域拉动效应,实现与周边城市的良性互动。其次,在内部要大力发展邹平县和滨城区的龙头带动作用,带动周边城镇经济增长,加强与其他各县区的合作与交流,以实现城镇化全面转型升级。总之,利用滨州市的地理优势,在外部和内部双管齐下,推动双重区域辐射作用,避免城镇化发展出现“长短腿”的不平衡状态,全面提升全市整体的城镇化水平。

(二)优化产业结构,发挥第二、第三产业的拉动效应

在大力支持第二产业的同时,还应该充分发掘第三产业对城镇化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增强第三产业的发展,可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真正实现农民就业“离土不离乡”,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同时拓宽收入来源,使农民的腰包真正鼓起来,早日过上城镇居民的生活。

(三)各县区要大力培育特色支柱产业,坚持产业兴镇

目前,惠民县通过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并充分利用作为“孙子故里”的文化优势,发展旅游业,对城镇整体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沾化县立足自身地理环境优势,培育冬枣产业,但规模不够大,政府整体投资力度不够强,无法形成该县区的产业支撑。无棣县大力实行工业化建设,实行工业化和城镇化相互拉动、相互扶持。全市应该把加快小城镇建设作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来抓。地方各城镇应立足本地区实情,大力实施产业兴镇战略,加快产业建设的步伐,培育县区支柱产业,以推进滨州市的整体城镇化建设水平。

(四)改善资金运作机制,加强资金投入力度

建设新型城镇化,就要贯彻科学发展的基本方针, 坚持以人为本。为此,应把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加大绿色产业的投入力度,不断完善中心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其进行科学规划,实现以点带面,发挥中心城镇的带动作用。应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一套完善的环境管理机制,对企业污染的控制排放实行严格的限制,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治理污染,加大对环境的改善力度和对植被的保护,实行环境友好型发展战略,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利民惠民。

(五)注重城镇交通建设,加强与外界交流

交通运输业作为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反映了城镇化建设水平的高低,对一个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也有重要影响。为此,滨州市应该加快铁路建设的步伐,加强与其他省市的互动交流,推动县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为实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董立峰,宛慧丽,宋芙蓉,陈舒清.山东省滨州市城镇体系的分型研究[J].测绘科学,2009(06).

[2]张雪.关于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滨州市城镇化发展现状调查[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4).

[3]田利军.山东省新型城镇化SWOT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09).

[4]孙志毅,王娜,王新娜.山东半岛铁路交通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5(06).

[5]王聪,朱喜钢,王富喜.基于县域的山东省城镇化发展水平差异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05).

*本文系2013年烟台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30304)。

(作者单位:烟台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李凯璇 孙志毅

上一篇:商品房售楼广告法律效力论文下一篇:铁路工程建设的成本控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