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和谐社区建设论文

2022-04-15

摘要城镇化既带来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让农民享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同时也带来征地纠纷增加、耕地面积减少、部分失地农民征地补偿款不到位或者过低、实际生活水平下降、生态环境破坏等现实问题。以江西省D村为例,深度访谈和深入分析城镇化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影响,有助于正确认识和推进中国城镇化建设。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城镇化和谐社区建设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城镇化和谐社区建设论文 篇1:

法治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探析

摘要:法治基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要性在于能维持新型城镇化健康、良性发展。重要性不仅凸显了其公平正义的深刻内涵,更是对新型城镇化战略推进过程中,政府依法行政的有效监督和农民合法权益的有效保护。法治城镇化过程应树立依法行政的理念、应完备民生保障制度体系、应强化主体权益法治保障建设力度、应提升法律服务和司法保障能力。

关键词:法治路径;新型城镇化

文献标识码:A

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使我国城市农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城镇化率已经超过了50%。可以说,之前的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随着近年来快速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许多严重的问题,不仅影响国家地区发展建设,更是对人民生活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导致城镇化的进程变质变味,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带来阻碍。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彰显了法治基于经济社会运行的重要性。因此,要积极发挥法治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破解难题,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

1法治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1.1公平正义的目标需求

“法者,天下之公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离不开法治的有力保障。然而,当前城镇化进程中一方面种种不公现象屡屡出现,另一方面滥用公平正义概念寻求不正利益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相比改革开放之前,当今社会结构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各阶层的利益诉求各不同,因此我们更应该在城镇化过程中树立公正、公平、公开的法治意识和精神,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需求。这就需要把公平正义的目标需求尽可能纳入城镇化进程的法治轨道,通过法治方式、途径和程序实现公平正义。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是一个系统工程,体现着公平正义的法制应该说是除了有效政策和相关行政手段以外,能使这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能健康有序运行的重要保障。

1.2依法行政的现实重任

“法无授权不可为”这句话可以说是对依法行政和好的阐释。所谓依法行政,是指行政机关各项行政权力的行使,必须以法律的规定为依据,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办事,凡是超出法律规定的行为,都不得为之,否则就是违法行为。具体来说,事前、事中、事后都应该符合法律规范和要求。同时,行政机关的一切行政行为都要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依法行政不仅有利于规范政府的行政行为,有利于制衡政府行政权力,更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破解城镇化进程难题。

1.3农民合法权益的有效保障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深入,农村的大量土地被征用,出现了大量“失地农民”维权、“农民市民化”等棘手问题。如何有效破解,需要通过法治途径,制定规范城镇化进程中农业与农村、保护农民权益方面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涉及农民的财产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生产经营自主权、收益权、劳动权、同工同酬权、社会保障权、受教育权以及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参与公共事务管理权,等等。涵盖了法律法规体系、安置体系、就业体系、社会保障体系与征地工作监督体系。只有严格执行这些法律法规,依法把广大失地农民群众的利益保障好、维护好、实现好,才是当前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固本之策。

2城镇化进程中加强法治建设的迫切要求

2.1加强法治建设有利于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广大农民虽是城镇化进程中始终绕不开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其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主体作用往往不能有效发挥。如果城镇化不能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不能让他们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承担义务和责任,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甚至发生侵害农民权利和利益的行为,那么城镇化就不会受到农民拥护,甚至遭到农民反对,引发群体性事件,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由于农民群众在城镇化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受益程度,决定了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因此,只有通过体现人民意志和集中利益的法律来保障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才能使城镇化成为上下齐推动的自觉行动。

2.2加强法治建设有利于建设法治政府

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是规范行政权力、保证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没有监督的权利必然导致腐败。权力不受监督制约必然产生腐败、权力有多大腐败就可能有多严重,这是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当前城镇化主要是以政府推动为主导,政府的行为和决策对城镇化发展起着引导性的作用,其中的权力寻租空间很大。因此,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通过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不仅能使政府决策更科学、政策稳定性、延续性增强,更能获得广大群众的信任。从而,有利于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有利于诚信政府、法治政府形象的塑造。

2.3加强法治建设有利于城乡社会稳定

城镇化要民生为本,和谐推进。这就要把以人为本的要求贯穿到城乡建设各个环节,以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为目标,把群众受益作为推进城乡建设的前提,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新型城镇化成效的根本标准。城镇化大量地涉及广大农民的利益,征地、拆迁、就业、社保等……土地征收如果没有法律的监督很容易引起腐败的滋生;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的法律缺失可能会引起群体性事件,无论哪种制度缺乏了法律的规制都会走向极端,不利于城镇化的发展。

2.4加强法治建设有利于城乡生态文明建设

在城镇化进程中,面对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镇化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因此,加强法治建设有利于城乡生态文明建设。城镇化建设中,通过法治来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保障城镇规模结构合理化、城镇布局集群化和土地利用集约化,资源开发的科学化,实现粗放型发展模式向集约型发展模式的转变。

2.5加强法治建设有利于科学规范发展

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受“土地财政”的驱使,一些地方打着“城镇化”的旗号,盲目扩大城市空间,滥占耕地;有的将城镇化等同于房地产化;有的不考虑实际情况搞“全域城市化”;有的盲目进行“造城运动”;有的地方空间城镇化远远快于人的城镇化,热衷于“乡改街”、“村改居”。由于只追求速度、规模,出现了“空城”、“睡城”等现象,在土地、产业规划,以及权益保障、就业等方面发生了农民与政府的纠纷。究其原因,城镇化的无序现象归根结底是由于法律的缺失。所以要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确保新型城镇化符合实际、特色鲜明、积极稳妥、有序发展。

3路径选择的策略思考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个综合系统的巨大工程,需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在法治化的前提下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树立法治理念,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全面破解并超越城镇化发展困局。

3.1树立新型城镇化建设依法行政的理念

政府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主导者,能否坚守依法行政,并将以人为本理念贯穿于其中,事关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成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在不同时期其发展理念不断变化,通过不断试错的实践证实,只有通过依法行政才能够有效阻断实施违法行政引发的社会矛盾,并能够最大程度实现改革红利普惠于民,达到双赢的局面。因此,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严格按照法治政府运行要求,树立依法行政的理念,将有利于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步伐。

3.2完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民生保障制度体系

新型城镇化其核心是以人的城镇化,必须把提高人的幸福指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民生制度体系的构建中,应健全制度实施机制,创造制度运行环境,增强制度实施效果。一是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就业和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政策,完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二是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和保障性房建设等民生工程。三是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制度。社会救助制度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各类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基本生存权利和人格尊严。四是加强文化建设和和谐社区建设。

3.3强化新型城镇化建设主体权益法治保障建设力度

依法平等保护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各类主体的合法权益。一是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调节、服务和保障作用。二是及时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重点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涉及的社会保障、民生发展、土地征收、城市规划等目标任务。三是营造法治环境。使各类主体在平等有序的法治环境中竞相发展、充满活力。

3.4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法律服务和司法保障能力

法律服务和司法保障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各类主体能有效运用法治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因此,要不断提升法律服务和司法保障能力。一是严厉打击破坏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各类犯罪活动,切实维护建设市场秩序安全有序。二是依法保障重点工程有序顺利实施,妥善处理社会矛盾纠纷,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的各项合法权益。三是强化为民意识,依法妥善审理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征地拆迁等民生案件,维护人民群众在教育、就业、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权益。四是完善法律服务,及时将涉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矛盾纠纷解决在诉前和基层。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张巍.以法治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J].党史纵横,2014,(6).

[3]田之珍.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法治保障研究[J].管理观察,2014,(7).

作者:唐小凤

城镇化和谐社区建设论文 篇2:

城镇化、征地与农村发展

摘要城镇化既带来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让农民享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同时也带来征地纠纷增加、耕地面积减少、部分失地农民征地补偿款不到位或者过低、实际生活水平下降、生态环境破坏等现实问题。以江西省D村为例,深度访谈和深入分析城镇化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影响,有助于正确认识和推进中国城镇化建设。

关键词城镇化;农村社会经济;集体经济;土地征收;社会调查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1YJA630062)。

作者简介刘根(1965- ),男,江西樟树人,副教授,从事法社会学研究。

中国社会经济进入了一个关键的转型期——城镇化、现代化、信息化。为了更好地了解城镇化和土地征收的真实情况,2011年暑期笔者就近进行过一次专题社会调查,到江西省某区政府有关部门、街道办事处,特别是D村进行了调查走访。通过实地调查,笔者耳闻目睹了这片土地上发生的变化,昔日落后的农村已经融入了现代城市生活,以往农村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均发生了深刻变革。当然,在一幢幢高楼大厦竖起、五光十色、车水马龙的城市背后,大量耕地被蚕食,征地纠纷增长,部分失地农民生活水平下降,昔日优美的田园风光一去不复返。笔者以D村的发展变化为例,分析了城镇化、征地与农村发展的关系。

1D村的基本概况

D村(社区)地处城乡结合部,以火车站广场为中心,东至某大学,西至青原大道,南至市贸易广场,北至学苑路,辖区总面积4.3 km2,辖11个居民小区,3个住宅小区,常住人口4 000余人,60岁以上老人179名,残疾人55人,低保户72户,党员65人。为了发展经济和招商引资,20世纪80年代末市政府在D村核心区域设立河东经济技术开发区,自此D村开始了城镇化进程。20多年来,原来属于D村所有的水田、耕地、山林、荒山等几乎全部被政府征收,面积达到33.33 hm2。被征收的土地主要用途为:大学校园的扩建、火车站及附属设施建设、京九铁路和道路建设、国家粮库建设、城镇基础建设。现D村仅剩下水田2.67 hm2和少量荒山。

自2002年10月以来,D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有社区综合服务大厅、居家养老服务站、爱心超市、残疾人康复室、党员活动室、卫生服务站、居民活动广场等。该村坚持“民有所需、我有所为、服务社区、方便万家”的服务宗旨,充分发挥社区较好的区域优势、经济优势,科学合理设置党支部,加强了组织队伍建设,建立了合理的社区运行机制,社区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先后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国敬老爱老模范社区、全国“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先进示范社区等多项荣誉称号。

京九线的贯通和城镇化建设为D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为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该村分别组建了社区建筑服务队、装卸运输服务队等社区经济发展实体为社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1年全村村级年集体经济收入超过40万元,村民的人均年收入5 500元左右,农村医疗保险已实现全面覆盖(每人每年缴纳医疗保险费30元),困难难群众享受到了政府低保待遇,居民整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区治安良好,人心安定。

2城镇化助推农村社会发展

调查中,D村村民对国家建设、城市发展等总体支持,对城镇化和土地征收工作基本表示满意。绝大多数村民认为城镇化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利大于弊。

2.1农民生活水平提高20年前,D村以种植水道和经济作物为主,农民收入微薄。虽然该村距离市区并不远,信息也不闭塞,但是在农村除农业收入外,农民没有更多的经济来源,集体经济发展缓慢,20世纪90年代中期农民人均年收入不足500元,农民生活水平仍然很低。现在该村农民生活水平大为改善,摩托车早已基本普及,有的农民还购置了小汽车,甚至是高档小轿车。村民人均收入增长较快。居住条件已大为改观。D村利用居民预留发展用地建设了农民商品房,现在80%家庭已拥有自己的商品房,居住条件今非昔比。原来只有城市居民才享有的水电煤气、有线电视网、通讯网络等,如今D村村民都能享受。

2.2农民身份发生转变城镇化建设以来,许多农民已由农村户口转变为城市户口。目前该村大多数农民出去打工、外出经商或就地经商,这就是他们自我解放、自我致富之路。农民身份的转变标志着一个国家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从自然经济的农民转变成市场经济的经营者,这是一次脱胎换骨的转变,也是一个划时代的变化。以前D村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从事着初级农业生产。如今城镇化建设带来了D村农民身份的转变,他们直接得到的好处是:一是摆脱了繁重的农业劳动;二是可以部分享受城镇居民的待遇。

2.3农民生活更加便利昔日的D村地处郊区,农民生活有诸多不便,他们渴望城市生活,而又不能过上城市生活。城镇化建设加速了社区公共设施的改善,因而农民生活更加便利。首先是外出方便。如今105国道和京九铁路穿区而过,不仅为农民的出行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而且交通运输的影响力不言而喻。其次,公共基础设施改观。D村居民已经变成了城市人,融入了城市生活,环境优美,上街购物十分方便,娱乐文化生活丰富。三是社区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医院水平提高。社区有红十字医院、残疾人康复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村民不必为了看病而发愁。四是子女上学受教育更加方便。城市中小学的教育质量明显高于农村。城镇化建设不仅使中小学数量增多,而且质量也在提升。以前D村教育条件落后,子女很难享受良好的教育;现在不仅能够让子女上学,而且可以上好学。很多农村人向往城市,其实就是看好城市生活舒适度和各种农村无法或者很难享受的便利。用村民自己的话讲:“我们现在真正过上了城市生活”。

2.4农民发展机会增多城镇化建设不但使城乡之间联系更加紧密,生活更为优越,而且为农民创造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农民因城镇发展范围的不断扩大而与城市靠得更近,农民开阔了视野,自我意识提高,个体素质得以提升。一是城镇化建设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城镇化一方面使大批农民失去土地,另一方面造就了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失地农民为了生存主动或被迫进入劳动力市场,通过自主发展、创造财富来解决自己的问题。二是城镇化建设本身需要大量的建设者,这就为农民创造了更多的发展空间。三是城镇化建设创造了城镇经济。城镇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功能设施的不断完善,极大地吸引了周边地区的资本、技术、人才、劳动力等各类生产要素向城市和重点城镇的集聚,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并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无论是外出打工还是在本地经商,农民寻求自我出路的途径也愈来愈广,这无疑对个人有着很好的激励作用。D村农民就业谋生的渠道十分广阔,有的经商、办企业,有的当保安和服务人员,有的种菜卖菜,有的当建筑工人、清洁工和保姆等,形式多样,各得其所,各尽所能。

2.5农村土地价格上升1980年代初期,土地补偿费为75元/hm2;1990年初期国家征收土地价格为15 000元/hm2;1993年为兴建京九铁路,土地价格一路上涨到9万元/hm2;2000年,Q区准备建设经济开发区,当时毗邻火车站的地价达到13.5万~16.5万元/hm2。从2001年开始,国家实行全新的经济补助政策:每征收6.67 hm2的土地必须预留0.40 hm2土地,预留地属村民所有,无论以何种方式投资,土地开发费用全免。此外,国家还出台了对村民预留土地的免税政策。这样一来,村民的生活出路就有了保障。笔者调查了解到,农民预留的土地价格已经上涨到上千万元每公顷。如果没有城镇化建设,土地的价格也不可能上升如此之快,农民也不可能获得如此丰厚的收益。

3城镇化进程中的消极因素

城镇化建设对农民、农村乃至我国现代化建设影响深远。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在调查中,D村支部书记还专门谈到了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3.1部分农民生活水平下降在城镇化进程中,部分农民并未得到实惠,实际生活水平相对下降。如D村将近10%的人口处于贫困状态。这部分人口主要是家庭成员患重病、未成年人子女多、老年人多、主要劳动力缺乏或者是没有专门技能。在原来生活水平低的情况下,贫富差距尚未显现,但是当农民失去土地后,单纯依靠农业生产的农民家庭顿时失去生活来源。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一是土地补偿费过低。在2001年以前的失地农民几乎未得到相应补偿,土地补偿费是象征性的。二是社会保障不足。失业保险的享受者却只有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人和未成年的儿童,最低人均每月100元,而其他类的社会保障并无提供,他们很难维持基本的生活需要。

在调查中,村民反映:现阶段国家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其本意是好的,却使得“看病贵”的现状更加恶化。药品价格和医院收费不断提高,却忽视了贫困农民的健康和负担能力。同样看病在医保定点医院治疗比非医保定点医院治疗昂贵得多。现在看病所需费用占个人家庭开销比重越来越大,很多人都不愿意去医院治疗,仅仅是为了省钱。

3.2粮食生产受到一定影响粮食生产离不开土地。城镇化建设的确消耗了广大的肥沃的土地,大量被征用的土地不能种植粮食作物,农业生产受到一定的影响。D村近20年被征收的土地达33.33 hm2,如果按照单产7 500 kg/hm2计算,该村平均每年至少减少粮食达10万~15万kg。“无粮不稳,无工不富”。粮食减产后农产品价格也会随之上扬。没有农业发展作基础,人民群众的生活将出现不稳定的局面。

3.3农村征地拆迁纠纷不断城镇化建设需要征用大量农村集体土地,从而引发了大量的土地纠纷和征地纠纷。一是征地初期有些村民因对于土地征用的情况不甚了解,以及不懂此举对于个人生活和城镇化的好处,一味地抵制土地征收工作。二是村民集体组织之间的土地所有权纠纷。因为征收土地引起土地价格上升,对于城镇规划建设内的土地,相关村集体之间对土地所有权产生冲突或纠纷。三是村民、村集体与地方政府或开发商之间的土地补偿纠纷。2001年以前,每家每户只能得到7 500元/hm2的补助款,甚至出现了农民自己倒贴腰包补助其他人的怪现象。如1994年京九铁路建设开工,当地村民因不满土地补偿款而聚众抗议,阻拦建设施工,甚至围堵在市政府办公室,政府只好派出武装部队来维持秩序。2001年后该村则出现了房屋拆迁纠纷,有的村民漫天要价,一栋100万元的房屋要价300万元,企图阻止政府依法拆迁,有的当事人为此还进京上访。

4城镇化建设中应处理好的关系

所谓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反映城镇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为城镇化率,即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城镇化是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当前,世界城镇化水平已超过50%,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1]。城镇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不仅是一个城镇数量与规模扩大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城镇结构和功能转变的过程。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必须坚持走城镇化之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城乡建设全局,既不能一哄而起,全国“一刀切”、“齐步走”,也不能停滞不前,而应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走新型城镇化道路[1]。

4.1正确处理城镇化与粮食安全的关系城镇建设与粮食生产存在紧张关系。土地是稀缺资源。一方面城镇建设必然要征收占用大量农村集体土地,另一方面,农村的发展又需要以城镇为依托。大量良田被征用,当地的粮食生产必然受影响。因此,在城镇化建设中必须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保护耕地,节约土地。创新城镇土地利用方式,做好土地利用规划与城镇建设规划的衔接,经营好城镇建设用地。政府通过管理土地一级市场,实施土地储备,进一步规范用地管理,既确保城镇发展的用地与空间,同时又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化解征地纠纷,维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4.2正确处理城镇化与科学发展的关系在城镇化建设中遵循科学发展观。一是整体布局。我国不能走传统的城镇化道路,必须选择新的城镇化道路。既不能“过度城市化”,片面发展大城市,也不能过分强调发展小城镇,搞“小城镇化”。应该集中型与分散型城镇化相结合,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避免或减少“城市病”[2] 。我国应当走中小城市与大城市并行发展的城市化道路[3]。二是科学规划。正确处理近期与远期、生产与生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关系,保证城镇各项建设严格按规划实施。城镇化建设必须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更有效地利用资金,让村民能够实实在在地享受城镇化带来的成果。政府官员须具有长远发展的眼光,不能贪图一时之利而损害长远发展的利益。

4.3正确处理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表示,“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毫无疑问,城镇化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指标。但城镇化也会产生一些负面效应,不仅会出现所谓的“城市病”,而且使农村空心化,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妇女增多。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是51.27%。中国社科院此前发布的蓝皮书称,按世界城市的发展规律,当城镇化率达到40%~60%的时候,“城市病”进入多发期和爆发期[4]。我国必须走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与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4.4正确处理城镇化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在较长时期内,城镇化与环境保护的紧张关系难以缓解。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城市人口增长,基础设施一时跟不上,交通、环境、卫生问题凸显;二是城市周边土地、森林、农田、河湖被征收,原来的生态环境改变。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在城镇化推进中应当未雨绸缪:一是尽量保留原来生态面貌,合理规划布局,利用好原来的山林、河湖、耕地;二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中预留绿化面积,对城市建设、住房建设、小区建设要强制推行绿化措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进行;三是政府部门要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增加环保设施;四是加强城市管理,加大执法力度,创建生态城市。

参考文献

[1] 王小刚,王建平.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我党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和发展[J].社会科学研究,2011(5):40-42.

[2] 简新华.论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3):190.

[3] 城市化发展课题组.中国城市化的出路在于中小城市[J].调研世界,2011(3):6-11.

作者:刘根 刘祯

城镇化和谐社区建设论文 篇3:

社区服务均等化的背景及意义

[摘要]城乡社区服务均等化发展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文章分析了社区服务均等化研究的现实背景,探讨了社区服务均等化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社区服务;均等化;背景;意义

[作者简介]俞进,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2

社区建设与发展问题,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如何进一步推进社区建设与服务,如何引导城乡社区的健康和谐发展,实现城乡社区服务均等化,是当前社会各界包括学术界都非常关注的问题。

2005年10月11日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了“公共服务均等化”概念,要求“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2006年3月1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概念,要求“完善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06年9月22日民政部发布《民政部关于做好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通知》,决定在全国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的研究探索和试点工作。2007年3月29日,民政部印发了《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工作实施方案》,民政部决定从全国有条件的县(市、区)中确定一批“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用1-2年时间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实验活动。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进一步作出了“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这一重要部署。同时《决定》还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2007年10月15日召开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提升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制度和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方面,报告也提出要“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2008年10月12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积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巩固和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党和政府不仅颁发了相关政策,还通过各种措施积极推动社区建设的实施,民政部也高度重视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将城乡社区建设作为各项民政工作的重中之重。民政部确定了251个县(市、区)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了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如武汉市全面推进以“致富门路清晰、基础设施健全、社会保障建立、社会和谐稳定”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区建设;长沙市在开福区、浏阳市、临澧县等积极开展社区建设实践。这些地区的社区建设实践和取得的积极成果论证了城乡社区建设的一体化和均等化的合理性,并为建设城乡一体化社区提供了经验。

 一、社区服务均等化的背景

很长一段时间,社区建设的重点在城市,对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视及投入严重不足。但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农村内部趋力和外部压力的双重作用下,农村社区建设的价值和意义不断凸显出来,在城乡二元格局的背景下,城乡社区建设的一体化与社区服务均等化也越发重要,因此在新时代、新背景下,城乡社区建设的一体化和社区服务均等化成为越来越受人关注的重大研究课题。

1.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城乡社区建设一体化与城乡社区服务均等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统筹城乡发展,跳出了以往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的发展思路,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放到国民经济大环境中统筹考虑。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统筹分配城乡的经济、政治、社会资源。城乡社区建设的一体化与社区服务均等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而社区作为城乡的基本单位,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是衡量其是否真正实现城乡统筹的关键。

2.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村社区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从主要产业划分,既有以二、三产业为主的农村,也有以农业传统产业为主的农村;就集体经济发达程度而言,既有村集体经济发达的农村,又有集体经济较差甚至没有集体经济的农村;就产业形式而言,既有农业、牧业、渔业等传统产业农村,又有工业、商业和旅游业等现代产业农村。同时城市社区最重要的功能是城市居民生活休闲的场所,而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不同,其不仅是农民生活的共同体,还是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及其相关经济活动的地域,农村社区不仅承担生活服务功能,还承担经济组织和经济服务的功能。

3.城乡社区建设与社区服务存在很大差距。我国社区建设一直以城市社区建设为主,农村社区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城市社区建设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单位制的解体发展起来的,而我国现代农村社区建设直到2004年才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开。城市社区建设起步较早,同时城市经济比较发达,为社区建设提供了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的各项改革也向更高层次迈进。但相对城市社区,农村社区由于起步晚,存在资金缺乏、领导认识不到位、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落后、村民自治组织行政化严重、农民的参与度低、农村文化建设不足等问题。随着传统社会组织管理和服务功能的减弱,基层组织建设滞后,农村的养老、助孤、济困、扶幼、助残等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生活环境仍旧脏、乱、差。

城乡社区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城乡社区建设的一体化和社区服务的均等化有利于社会的公平正义,有利于建设一个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城乡,因此建设一体化、均等化的城乡社区是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重点举措。

二、城乡社区服务均等化的意义

城乡社区服务均等化发展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在把握发展大势、顺应时代潮流、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主要从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来促进城乡社区建设。城乡社区建设一体化与均等化发展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社会基层工作,它通过对城乡社区自治、城乡社区管理、城乡社区公共服务、城乡社区文化建设等方面实现发展,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义。

城乡社区建设是在一定的物质、文化基础上,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的社区建设活动,城乡社区建设的重要目标是实现城乡社区服务的均等化。城乡社区建设要本着全面性与重点性、普遍性与特殊性、长远性与近期性相统一的原则,积极推动,稳步推进,探索适合城市和乡村社区发展实际,具有指导意义的城乡社区建设一体化实现途径,为我国城乡社区建设一体化和均等化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与政策支持。

2.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式。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推进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其中“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分别属于社区建设中的文化建设、管理体制建设、组织建设的内容,农村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的发展和完善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几年一些地方也围绕着新农村建设,依托村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整合农村基层资源,完善农村基层服务设施,增强农村社区服务功能,深化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拓展农村基层文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为积极探索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

城乡社区建设一体化与均等化发展的重点是建设农村社区,农村社区建设对新农村建设有主要意义。一是实践证明开展农村社区建设,有利于把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农村社区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体现,是新农村建设在实践操作中的具体内容;二是城乡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的均等化、一体化有利于引导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有利于经济资源流向农村,也有利于先进文化向农村传播,有利于新农村建设;三是有利于协调农村利益关系,化解农村社会矛盾,调动农民群众和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实现步伐。

3.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十七大提出了“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指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规定,“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巩固和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城乡社区建设一体化与城乡服务均等化是统筹城乡发展在社区的体现,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两个平台”的统筹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开展城乡社区建设不仅意味着社区建设向农村的延伸和拓展,而且为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搭建了新平台,实现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的城乡统筹。

4.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究班开班式的讲话上,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指出,“要加强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建设,从建设和谐社区人手,使社区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发挥服务作用,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发挥桥梁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上发挥促进作用”。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进一步指出,要“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作为一种地域性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不容忽视。城乡社区建设的一体化和社区服务的均等化是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是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人民群众联系党与政府的纽带,是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渠道,是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的有效途径,是建立运转有序的社会管理体制的基础平台。

[责任编辑:清泉]

作者:俞进

上一篇:铝合金箔材生产工艺论文下一篇:新时期医院文化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