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城镇建设论文

2022-04-20

摘要:农村城镇化一直是中国学术界探讨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农村小城镇建设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分析唐山市城镇化发展现状以及唐山市农村小城镇建设存在的诸如建设思路、规划水平、资金投入、城镇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农村小城镇建设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农村小城镇建设论文 篇1:

浙江农村小城镇建设问题及对策初探

摘 要文章分析了浙江省农村小城镇发展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搞好小城镇建设的6条对策,指出农村小城镇建设不但要搞好规划,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小城镇人员的素质。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问题;对策

农村人口多、人均耕地面积少,这是我省的基本国情。小城镇建设在推动农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她不但是农村商品经济运行的枢纽和中心,也是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小城镇发展,党中央在十五届三中全会时还首次把小城镇建设发展纳入党的纲领文件。由此可见,推进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建设,已成为我国在21世纪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本文结合我省的一些情况,对农村小城镇建设的一些问题和对策作一初步的分析,以供商榷。

1农村小城镇发展的主要问题

1)农村小城镇的布局规划工作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小城镇建设的投资数量大而且回收期长,一旦建成后又具有位置的固定性,这就决定了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首先要作好布局规划工作,以保证小城镇建设健康有序的发展。但是目前由于在规划工作中存在欠缺,小城镇建设规划缺乏科学性和前瞻性,规划起点不高、不够合理,小城镇建设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不明确,如:有些地方忽略了城市与小城镇之间可持续的协调发展关系,过分强调城市发展的需要;有些地区小城镇的规划虽然开始了,但规划不够细致,缺乏科学依据,具体操作困难较大;有些地区小城镇规划与社会经济文化建设需求不协调,落后于经济建设步伐,造成巨大的浪费。

2)小城镇建设规模小。小城镇建设与其他经济活动一样,具有最佳规模的问题,只有当小城镇建设达到最佳规模后,才能发挥最佳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目前大部分地区的农村小城镇发展,规模比较小,难以达到小城镇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佳发挥。

3)农村小城镇的基础设施薄弱。基础设施是农村小城镇建设的主要内容,它关系到小城镇能否合理地满足人们的工商业活动和生活需要。而目前大多数小城镇的基础设施薄弱,能源短缺,通讯设施落后。交通运输条件较差,环保设施不健全,供水排水设施落后的现象普遍,严重地影响到小城镇建设事业的发展。

4)农村小城镇的管理落后,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商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和生产要素的全社会范围内的流通已是大势所趣。这要求在小城镇管理上,实行有利于产业转型和经济结构转型的管理。但目前对许多小城镇而言,他们受到计划经济体制下遗留下来的城乡户籍管理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等因素的制约。特别是户籍管理制度,严重地影响了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机会,影响了小城镇的发展。

5)小城镇的精神文明建设严重滞后,影响小城镇的物质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是相辅相成的,由于受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一些地方在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重视物质文明建设,轻视精神文明建设的现象,小城镇的环境污染严重,市容脏、乱、差现象严重,社会治安问题较突出。不但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将给小城镇的物质文明建设带来一定的困难。

2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基本对策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政府部门对小城镇的建设必须进行引导和干预,通过科学的规划进行调控,根据各地的基础条件和客观要求确定小城镇的功能、发展规模以及如何调整产业结构、配置基础设施等,使城镇规划与当地的区域规划相互衔接。小城镇的布局,要根据当地社会发展水平和市场发展程度、资源和环境条件的情况,从区域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统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尽可能做到高起点、高标准、高效能,避免重复建设。注意保护资源、保护环境,控制人口增长和保护耕地,保持城乡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我省义乌市为例,当地政府依靠商品流通这一特色产业(该市有闻名国内外的小商品市场),发展了服装、针织、彩印、文具、小五金、饰品、毛纺、拉链等在全国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优势的第二产业以及饮食娱乐业、旅馆业、仓储业、旅游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金融保险业等具有相当规模优势的第三产业。在规划工业布局工作中,义乌市采取集中办好工业园区,促进产业向中心城区、卫星镇集聚的方法。以前义乌办有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4个工业小区,形成乡乡开发,村村办厂局面,既形不成规模,又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为加快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促进企业集群,形成规模优势,按照建设现代化商贸大城市的发展目标,1998年义乌市对全市工业园区重新作了规划,调整为1个经济开发区、5个工业园区,以引导众多家庭工业进特色小区孵化发展。在规划和布局时要发挥高校和科研部门的作用,这一点在我省做得较好:省委组织部、省乡镇企业局和浙江大学华夏乡镇企业学院一起,通过与加拿大奎尔夫大学合作,执行加拿大国际联合开发署(CIDA)资助的“加快中国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的国际项目,两年来浙江大学共邀请加方专家10多位,举办了两期国际培训班,培训骨干乡镇企业厂长经理和乡镇镇长100多人次,传授加拿大有关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先进经验,为我省的农村小城镇建设规划及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小城镇城市化标准。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要发挥我省乡镇企业发达的优势,据统计, 2007年我省乡镇企业工业增加值达到了7804亿元左右,占全省工业增加值86%;上缴税金1278亿元,占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的78%;乡镇企业数111万家,吸纳就业1353万多人,占农村劳动力近58%。为此, 政府要统筹协调发展,城乡互动、以城带乡、城乡一体,促进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三位一体,同步发展。要采取相应的优惠措施,加大对小城镇的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提高其城市化水平,以提高城镇的城市功能。为乡镇企业搭好“戏台”,为乡镇企业“唱大戏”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从而吸引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3)采取优惠政策,改善小城镇发展体制。要制定优惠的土地政策,吸引二、三产业向小城镇集中,对向小城镇聚集的乡镇企业在土地使用上给予优惠,要结合当地的产业和市场优势,形成规模效应,如:绍兴柯桥的轻纺、诸暨的珍珠、天台的滤布、东阳的建筑、永康的五金、乐清的纽扣等等,吸引了大量的农业劳动力,有的城镇甚至达到了几十万人口。应建立健全土地地区性价格差异换算体系,允许农民用自家的承包地或乡镇企业原有的土地,来置换或抵消他们进入小城镇进行建房、办企业、务工、经商所使用的土地,以降低农户和企业的进城成本;要处理好小城镇建设和保护耕地的关系,对城镇非农用地的使用,必须符合土地利用规划,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统一征地、统一转让,转让可以引入市场机制。改革户籍制度,实行鼓励农民向小城镇聚集的户籍政策,建立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户籍登记制度,实行城镇一体化管理,让人口在城镇和农村之间自由流动,为农民进入小城镇创造条件。

4)城镇建设要结合农业产业化,加强与农业的联系。城镇工业应立足当地的丰富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连接,减少农产品市场波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增加农业的附加值,提高农业竞争力。农产品加工、储藏、运销龙头企业是城镇经济发展的支柱,可以提高城镇的整体经济效益,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食品加工业在我省有许多特色,如:新昌茶叶、临安笋干、山核桃、奉化黄桃、庆元食用菌等等。城镇工业的发展反过来促使农民投资进一步投资农业,又如义乌市,依托商品流通产业,政府鼓励经商富裕起来的农民反哺农业开发,发展了特种养殖、蔬菜、水果、优质大米等有一定规模的效益农业,其中特种养殖规模居全省前列,同时还结合农业园区,创办农民公园,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5)重视环境保护。在今天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形势下,要彻底屏弃忽略环境资源价值的传统观念,遵循有价、有偿使用的原则,通过市场机制,将环境成本纳入各级经济分析和决策过程,把农村环境保护与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结合起来,选择更有利于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要制定农村环境监测、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

6)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农村教育要走综合的道路,实行农业、科学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把教育转变到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轨道上来。要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农村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为当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出其所需要的大批高素质的各类实用性人才。要结合生产实际组织农民学习先进实用的种、养、加工技术和市场营销、经营管理技术,全面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1]刘学忠.我国乡村城镇化的必然性、现实问题和对策,经济问题,1999,5.

[2]窦祥胜.农村小城镇发展:问题与对策,农业经济问题,1999,8.

[3]周启水.浅谈义乌推进城市化的认识与实践,浙江经济,2000,4.

作者:胡政明,许德钱

农村小城镇建设论文 篇2:

农村小城镇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 要:农村城镇化一直是中国学术界探讨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农村小城镇建设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分析唐山市城镇化发展现状以及唐山市农村小城镇建设存在的诸如建设思路、规划水平、资金投入、城镇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小城镇建设;唐山市

2013年全国两会明确提出了“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是一项重要任务。会议强调,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农村城镇化健康发展。

农村城镇化从中国来看,是指各种要素不断在农村城镇中集聚,农村人口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职业转换以及居住地由传统落后的乡村区域向城镇区域迁移的过程,同时也是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和整体科技文化素质增强的过程。它是以工业为主体的非农产业集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农村社会演进并通往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过程,是传统农村向现代城市文明的一种变迁,对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推进小城镇建设是唐山市实施城镇化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幸福乡村,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举措。

一、唐山市农村小城镇发展现状

1.城镇化水平。唐山市现有两个县级市、6个县城、115个独立建制镇,小城镇建成区人口172.62万。截至2011年底,唐山市城镇化水平已达到52.14%,唐山市城镇化发展综合指数在全省11个设区市中排名第一位,其中小城镇对全市城市化水平的贡献率达到了50%以上。其中有11个镇(含5个县城镇)被国家六部委核定为国家重点镇,18个建制镇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重点镇,19个建制镇(农场)被核定为市级重点镇。

2008年,唐山市城市化率于超过50%,2010年已達到53%,城镇化发展综合指数在河北省11个设区市中排名第一位,其中小城镇对全市城市化水平的贡献率达到了50%以上。和国内整体城市化进程相比并不落后。目前,唐山市无论从经济发展阶段还是城市化进程看,小城镇建设都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期。

2.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状况代表着地区经济发展的程度,良好的产业结构是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长期以来,唐山市的经济发展都是以重工业的发展为主,忽略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在唐山市现阶段的产业发展中,除第一产业的比重有所下降外,二、三产业的比重上升趋势缓慢,特别是第三产业的比重发展更为缓慢,这严重制约着唐山市城镇化的顺利推进。第三产业的产值由1990年的309 861万元,增长到2009年的12 504 073万元,增长幅度较大。但是相对于总产值的增长,唐山市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却没有显著的提升。唐山市的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变化较大,1990年唐山市的第三产业比重为25.44 %,1991年增长到33.93%,但在1991年之后唐山市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却出现了徘徊发展的趋势,截至2009年唐山市第三产业的比重为32.79%,比1991年低了1.14%。

3.农村城镇化总体水平。从非农产业就业比重与城镇化关系看,以非农人口衡量的唐山市城市化发展水平从总体发展趋势来看,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但是根据2008年国家的《中国城市化率报告》中的数据,2008年全国以及河北省以非农人口衡量的城市化率分别为33.28%和30.95%,同时期唐山的城市化率达到了33.51%,分别高于全国及河北省0.23个百分点和2.56个百分点。但是从河北省整体的发展情况来看,2008年石家庄市和秦皇岛市的城市化水平分别为41.21%和42.01%,远高于唐山市的城市化发展水平。初步估算,农业经过结构调整、集约化和产业化发展,现有乡村劳动力资源大约近50%都需要转移出来,这将给唐山农村城镇化提供持续不竭的动力。

二、唐山市农村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城镇建设是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部分,唐山市农村城镇建设近几年虽有较快发展,但从整体上看,发展还不均衡。在规划水平、资金投入、城镇管理、城镇面貌等方面,与沿海省份先进地区比较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目前,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目前,唐山市小城镇建设不仅区域分布不合理,而内部规划管理极度缺乏,具体表现在城镇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建设随意性大。在一些地方城镇建设中,既缺乏目标模式的总体规划,又缺少建设过程的管理指导,建设随意性大;有的地方不考虑自身的资源优势、特点和条件,好高求大,盲目照搬其他地方模式,建“区域中心城”,有的不按规划进行,凭领导主观愿望办事。由于缺乏规划指导,致使小城镇建设盲目占地,布局过于分散。

2.农村城镇建设管理不完善、不配套。多数建制镇基础设施不配套,尤其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缺少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镇区道路改造、排水设施、绿化美化,由于缺少建设改造资金,存在着设施不完备、建设标准不高的问题,容貌环境脏乱差的现象依然存在。在115个建制镇中,只有14个重点镇建成或在建14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8个镇建成或在建防渗漏垃圾填埋场,其他建制镇的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仍为空白,在垃圾处理方面还没有真正形成“村收集、乡镇运、县处理”的模式。集中供热、供气发展缓慢,已有的建制镇供热、供气覆盖范围过小,不能满足大多数居民日常生活需要。建制镇开敞空间和公共绿地普遍不足,休闲娱乐设施和空间还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

3.农村城镇聚集产业和人口的能力还不强,多数镇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不少建制镇仍然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工业企业规模小、布局散,没有形成较大规模的工业园区,产业拉动力不足,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较弱,乡村人口向小城镇聚集缓慢,影响了城镇化的进程。特别是个别重点镇由于缺少产业支撑,发展后劲明显不足,在同类重点镇中已显落伍。因而,统筹全市各镇及重点中心镇的规划,在招商引资、产业布局的谋划、政策支持等方面,迫切需要上级政府主管部门做好规划与协调工作。

4.农村城镇建设的投融资渠道还不宽,资金问题成为制约小城镇建设发展的“瓶颈”。 在重点中心镇建设中,资金紧张是普遍面临的难题。重点中心镇的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镇自有资金和外部融资。然而现实的情况是,一方面,作为镇级政府,并没有充裕的自有资金可供利用;另一方面,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非常不健全,大部分镇没有能力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筹措建设资金,缺乏融资主体,又缺乏运作经费。多数县(市)区主要财力集中用于县(市)城区建设,投入小城镇建设的资金较少;受建设投资理念和土地政策的制约,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以存量资产吸引增量资金做的不够,利用民间资本和金融贷款还不足,资金不足成为困扰小城镇建设发展的突出问题。

三、加快推进唐山市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对策建议

1.要坚持规划第一,将规划当作城镇建设头等重要的事来抓。农村城镇建设的成败首先在规划设计,规划的失误将是战略的失误,将是不可弥补的失误。强化规划和布局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以市域为单位,加强小城镇的总体规划与布局,在全市一盘棋的基础上,突破行政区划各自为政的分散格局,以经济区域代替单一的行政区域,促进社会资源向中心镇集聚,在市域范围内形成若干个小城镇群的局域中心。第二层含义是指要加强重点中心镇内部的规划与布局,这种规划与布局上要有别于一般小城镇建设,突出三个特点:一是超前性,规划的起点要高,要有发展眼光、超前意识,在有效利用各类资源的同时,满足未来的城镇居民对城镇功能的各种需求;二是综合性,要正确处理近期、中期和远期,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三是科学性,要充分发挥当地特色和区位优势,合理确定自身发展方向、功能定位、发展速度及用地、人口规模等。

2.培育和发展支柱产业,增强小城镇的经济基础和发展实力。要有效地推进城镇化,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立足当地资源、区位、交通、人文历史等方面的优势,选准和培育支柱产业,形成小城镇发展的经济基础。小城镇建设要围绕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根据当地的市场、资源特点合理规划产业布局,积极培育城镇集聚人口、产业、资金、技术、信息等功能优势,承载、辐射和带动当地产业结构向一、二产业转移,推动一、二产业的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结合,在小城镇积极培育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市场中介组织等各类农业产业化經营的龙头企业,把小城镇建成农副产品加工销售的中心和农业产业的信息、金融、服务中心。与乡镇企业相结合,充分发挥小城镇集聚产业、资金、人才及基础设施共享的优势,引导乡镇企业和农村新办企业向小城镇集中,使乡镇企业利用小城镇相对优越的环境,调整结构,实现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增强发展活力。

3.积极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镇功能。以解决重点镇的基础设施欠账为重点,加快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和集中供热、供气和公共服务设施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集中供热、供气、供水设施建设,新建住宅小区的集中供热、供气、供水设施要与住宅同步建设,原有住宅小区和居住住户要逐步进行集中供热、供气、供水改造,不断扩大重点镇的集中供热、供气、供水覆盖面积;继续实施村庄道路硬化、街院净化、村庄绿化工程。加快村庄街道和小巷的硬化改造和道路两侧沟渠、绿化建设;引导农民自己动手,搞好农村污水、垃圾处理,推广“户集、村收、乡镇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解决垃圾乱堆乱倒问题;大力发展普及户用沼气,以沼气池建设带动农村改厕、改圈、改厨。二是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按照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加快城镇文化馆、图书馆、体育场(馆)、养老院和医疗保健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应急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合理安排中小学校,完善城镇功能,提高文化品位。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完善阅览室、文体活动室、卫生保健室、健身休闲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

4.加快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农村城镇化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过程,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专家测算,小城镇每增加1平方公里,投资近2亿元。要克服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资金约束,推进农村城镇建设集中发展,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改革现行单一由政府主体投资的局面,广辟资金来源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制。要在进一步完善土地转让、集中统建、招商引资、谁投资谁受益等优惠政策的基础上,鼓励和引导民间集资、农民带资、乡镇企业筹资和外商投资建城。一是加大政府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引导力度,各县(市)区要根据经济发展和财政增长情况,逐年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并按一定比例向重点镇倾斜。放宽小城镇建设市场准入,按照特许经营的改革取向,吸引外资、民资和社会资本投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鼓励社会力量组建作业公司,承接设施维护、绿化养护、道路保洁等业务;通过有偿竞买方式,出让道路、广场、路灯、绿地等冠名权、广告权,实现小城镇建设的良性循环和滚动发展。支持有条件的重点镇组建小城镇建设投资公司,实行公司化运作,加大投融资力度。二是逐步建立以政策扶持和政府投入为导向的城镇建设市场化、投资主体多元化、资源利用商品化的投融资机制,加大城镇建设资金筹措力度。开展金融创新,探索重点中心镇建设的金融创新工程,建立吸引民间资本的投融资平台。强化政策支持,建立多元化融资体制,加大对重点中心镇招商引资的政策性支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宽松的投资环境,通过政府贴息,税收减免,政策优惠等一系列措施,提高投资的吸引力,降低投资的风险,从而吸引更多的资金到重点中心镇建设中来。可以借鉴发达地区的做法,允许和推动和指导重点中心镇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农民互助合作社、农民互助资金组织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立和运营,解决重点中心镇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中的资金不足困难。

5.完善和兑现重点镇建设与发展的支持政策。要真正贯彻落实河北省《关于实施城市化战略的决定》和唐山市《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意见》的精神,一是有条件的扩大重点镇扩权强镇试点范围。对具备条件的重点镇设立独立的财税机构和镇级金库,县(市)镇实行分税制。重点镇建设用地的出让金,除国家规定的以外全部返还镇政府,专项用于本镇基础设施建设。在重点镇征收的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城市建设维护税、公用事业附加、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除上交国家部分以外全额返还镇财政,专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深化户籍管理配套改革,实现小城镇人口健康有序增长。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按实际居住地和所从事的职业,将人口统计为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鼓励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凡在城镇有合法固定场所、相对稳定生活来源的农村居民及随同居住的直系亲属,准予取得城镇户口。

参考文献:

[1] 岳伟刚.重庆城镇化建设发展面临八大压力[J].科学咨询,2011,(5).

[2] 胡序威.有关城市化与城镇体系规划的若干思考[J].城市规划,2000,(1).

[3] 辜胜阻.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

[4] 刘传江.中国城市化的制度安排与创新[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5] 范存举.中国城市化进程中若干问题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03,(2).

[责任编辑 刘娇娇]

作者:康伟立

农村小城镇建设论文 篇3:

农村小城镇房屋建设开发项目成本问题研究

摘 要:隨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社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为了进一步协调经济发展,需要重点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以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农村小城镇房屋建设为载体,推动农村城镇化发展。在农村小城镇房屋建设开发项目中成本问题是建设项目中的重点问题,在保证房屋建设开发项目质量的情况下,尽可能的降低开发项目成本,能够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本文对农村小城镇房屋建设开发项目成本问题进行具体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村小城镇;房屋建设开发;项目成本;

一、农村小城镇房屋建设探讨

农村小城镇发展在城市建设发展中有重要的地位,农村小城镇处于城市发展末端,是沟通城乡的桥梁和纽带,是城市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但农村小城镇的经济相对来说比较落后,如果要想使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协调统一,必须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在农村小城镇建设中,房屋建设在其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房屋建设能够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进程,加快农村小城镇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小城镇的经济发展。对于农村小城镇房屋建设开发项目来说,房地产业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在农村小城镇房屋建设开发项目中由于部分房地产业操作不规范及受农村小城镇经济方面等原因的影响使农村小城镇的房屋建设并没有发展起来,其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另外由于农村小城镇房地产市场并不成熟,也是制约农村小城镇房屋建设的主要原因,影响了其城镇建设和发展。

项目成本是在项目工程实施期内为了实现项目的预期目标而付出的全部代价。根据角度等不同,项目成本又可以划分为项目的财务成本、项目的经济成本和项目的社会成本等,狭义的项目成本一般是站在企业的经济角度上反应的,指的是项目的财务成本,即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投资费用、经营费用等。在农村小城镇房屋建设开发项目中对成本进行管理就是要在保证项目建设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控制项目成本,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1]。

二、农村小城镇房屋建设开发项目成本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房屋建设开发项目成本管理认识上存在误区

对房屋建设开发项目进行成本管理需要对项目建设全过程的工作环节及内容进行管理,需要参与项目建设的每个人都参与管理,而不应只是某个人的责任或对某个工作内容的管理。在大部分房屋建设项目中,部分管理人员习惯性的认为成本管理只是财务人员的责任,没有认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没有把整个建筑项目的工作进行协调统一的管理,没有实现各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因而不能有效管理施工材料及人员的费用支出,造成了材料费、人工费等的浪费现象,没有对成本进行有效管理。

(二)成本预算及控制不合理

在房屋建设开发项目前,应根据项目开发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预算,制定出合理的成本预算,将项目的施工资金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能够有效减少项目的施工成本,减少资金浪费现象,从而更好的管理建筑项目,提高经济利益。然而部分房屋开发建设企业在项目施工前并没有对建筑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成本预算,一味的追求工程进度等,忽略了对项目成本的控制,以至于在施工中不能良好控制项目成本,造成了资金浪费等现象[2]。

(三)不合理控制项目成本

科学、合理的控制成本是要在保证建筑项目质量的基础上,才能提高建筑企业的利益,可部分企业为了节省项目成本不惜以牺牲建筑项目质量为代价,往往不仅不能节省成本还会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四)忽视了材料成本管理

在农村小城镇房屋建设开发项目中,往往大部分企业忽视了材料成本在整个建筑项目中的比重,使成本管理工作效果甚微。材料成本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中大约会占到5到7成的比例,因此如果不能控制好材料成本将会影响建筑企业的经济利益。对于材料成本管理不善主要表现在缺乏对材料成本的预算和控制、材料浪费严重等方面[3]。

三、农村小城镇房屋建设开发项目成本问题研究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预算

在农村小城镇房屋建设开发项目中,对项目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预算能够有效降低项目成本费用,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制定合理的成本预算,要根据房屋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工程要求,在保证满足项目施工需求和保证项目质量的前提下,规范费用标准,将项目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另外,项目成本除了直接成本外还有间接成本,因此要严格管理项目施工的每一环节,细化项目管理,明确责任,加强控制每一环节的成本支出,降低项目的整体成本。

(二)使项目质量与成本管理成正比

农村小城镇房屋建设关系到农村小城镇的发展,因此对成本进行管理不应以牺牲项目质量为代价,在项目施工中,应采取科学合理、实用的技术施工,确保项目质量达到要求的前提下,加强对项目工程的控制,充分利用工程资源,尽可能的降低工程成本;另外,要使项目管理人员承担起管理责任,严格监督管理项目施工的每一环节,使其严格按照质量标准的要求施工,尽量避免和减少工程中的失误和因此带来的返工等造成的损失。工程延期也会增加项目成本,因此项目管理人员还应保证项目要在合同规定的日期内完成工程施工,避免因延误工期而导致的赔偿等。

(三)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

由于施工材料在工程施工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因此应严格管理材料采购等方面的成本支出。在采购材料前,应全面了解市场上材料的种类、价格、质量等,购买时货比三家,选择价格合适而又质量过关的材料使用。在购买材料时,建筑企业也可以采用招标的方式采购,通过多家供应商的竞争降低材料价格从而降低成本。另外,建筑企业对项目工程,一定要建立完善的、严格的考核制度,对各岗位人员进行定期考核,提高各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项目质量,减少成本浪费现象[4]。

结语:综上所述,在农村小城镇房屋建设开发项目中对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与管理,对促进农村小城镇房屋建设及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农村小城镇房屋建设开发项目中,应坚持科学观念,优化成本控制措施,不断完善监督管理体系,促进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及建筑企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宸.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成本核算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11)

[2]李英.农村小城镇房屋建设开发项目成本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14(38)

[3]李英.企业在城市边缘区农村小城镇房地产业开发项目建筑面积与工程成本问题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13(07)

[4]谢婷婷.城镇化建设中农村房屋征迁补偿问题研究[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2(05)

作者:陈胜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