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建设生态文明论文

2022-04-29

[摘要]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基本路径。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需要科学系统、完善合理、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建设机制。新形势下,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机制的滞后,实际上是一系列理念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矛盾与博弈的结果。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生态文明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新型城镇化建设生态文明论文 篇1:

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发展与实现路径思考

【摘 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合作发展是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重点,以现阶段城市建设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特点,分析两者协同发展的方向和内容。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

城市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展现,其不但聚集了工业文明的成果,也是工业文明负面效应的重灾区,不但包含了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产业,也是绿色、循环发展观念的落实区域。由此可知,引导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合作发展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度与实际落实效果将影响着城市建设新型城镇化道路的质量。因此,引导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不但是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基础内容,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联

城镇化与生态文明隶属于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的“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两种不同的建设区域。虽然其蕴含的理念、意义以及目标、内容等都存在一定的区别,但这两种工作的关系非常紧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它们彼此影响,彼此引导。

(一)城镇化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随着城镇化建设速度的加快,致使生态平衡受到破坏,能源消耗过大、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也随之涌现。这些问题不但影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也会为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社会发展的经济等带来一定的威胁。科学、有效的城镇化建设对生态文明的建设工作有一定引导作用。

(二)生态文明建设影响我国城镇化建设

生态的全面发展是城镇系统设计的重要内容。合理的、全面的城镇系统设计只有选择有助于减少资源浪费和环保的消费形式和产业结构,注重资源开发和节约观念一起发展的观念,才能让城镇各种资源可以科学配置,从而引导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得以和谐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人们改变以往的生活形式、生产方案以及思考观念,构建全面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有效控制资源的消耗,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整合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得以构建新型城镇。而在优质的生活环境中,人们可以和谐生活,优化自己的生活质量,提升幸福指数,并对未来充满希望,加大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信任【1】。

二、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途径

(一)构建科学发展的城市生态观念

发展生态型城镇,向着生态型绿色城镇化发展,需要全面发展政府的引导作用。在发展城镇化时,一定要突破传统意义上经济拓展的观念,将改变人民群众生活环境作为发展方向,注重土地集约统筹发展,全面分析新城开发与就成改造、资源应用与保护生态环境有效引用,从长远发展分析可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场所就是城市,区域重点在舊城改造,各个区域要想更好的构建城市,创造新型城镇化,就需要在城市设计中全面引用持续发展的绿色观念。

(二)构建全面的法律系统,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后盾

一方面需要优化生态法律规定系统,加大执法强度。构建全面的生态法律系统,不但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了有效依据,还为生态保护工作提供了有效保障。由此,在实际发展中,一定要注重研究和创新工作,不断优化节约资源等方面的法律规定,提出全面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为能源持续应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监察和管理工作提供有效依据。另一方面,还要加大法律保护强度,对违反规定的企业进行依法处置,并加以重罚,确保处罚的标准高于污染处置成本,全面解决以往企业违法问题。当然,国家也要加大对生态环境、资源等内容的监管强度,优化民主监管渠道【2】。

(三)“五位一体”总布局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其主要分为以下几点内容:第一,需要全面尊重城市、区域等方面的发展特点,合理设计长期的转变发展观念设计和发展步伐,确保转型发展的战略性方向不会出现改变。我国在以往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应用的是粗放型的城市发展形式,很多先发展的大城市受到阻碍,转型发展至关重要。结合实际发展中存在的挑战分析可知,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以及安全问题都是转型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更是转型之后的基础内容。以此为基础,城市化建设一定要结合国家提出的战略方针和方案实施工作,对未来十幾年的人口、行业以及环境等内容进行设定,以此确保城市可以持续发展。第二,注重掌控城市与区域转型发展的战略机遇,注重实际发展中的创新,加大城市服务经济系统的构建,促使城市可以向着绿色化、持续化的方向转型。新型城镇化观念注重“四化同步”,从以往投资引导向着创新方向转型;从以往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系统向着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系统转变;由以往单调的城市功能向着综合的服务功能转变等,这也是现阶段我国城市与区域转变发展的重点内容。而在实际发展中,各个区域都要引用现代化的科技技术,加大传统产业的创新,不断优化现代服务业,优化就业人口结构。第三,全面展现改革的“红利”,展现“强政府”与“强市场”的特点,促使新型城镇化的战略与生态文明制度可以合作发展。而在“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下,新型城镇化一定要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政策障碍,并在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等方面实施整体合作改革。在实际转型过程中,不但要推广最严谨的节能减排标准和评估标准,还要依据市场系统构建资源有偿应用规定和生态补偿规定,支持企业加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中,以此提升生态产品的生产水平【3】。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是一脉相连的科学系统,两者合作发展是为了达到“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整体布局。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在实际合作发展过程中,需要引用系统论的观念,在行动因素、建设方案等内容上实施科学整合,并解决协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构成从内到外的协同推进系统,促使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有效发展,确保生态文明建设观念、经济建设以及社会建设等观念落实到现实生活中。

参考文献:

[1]刘登强,王斌,江立华. 论生态文明背景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之路——城市社会学视角的审思[J]. 湖北社会科学,2015,(07):52-57.

[2]谈镇. 习近平区域经济发展思想及其实践展开[J]. 南京社会科学,2015,(04):1-6+14.

[3]邵光学.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探析[J]. 宁夏社会科学,2014,(05):50-53.

作者:朱湘义

新型城镇化建设生态文明论文 篇2:

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机制

[摘要]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基本路径。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需要科学系统、完善合理、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建设机制。新形势下,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机制的滞后,实际上是一系列理念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矛盾与博弈的结果。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主要包括社会公众参与机制、生态社会产业化机制、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政绩考核机制、“四力一体”的驱动机制等。建立健全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机制,对于加快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实现“五位一体”建设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时代性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继续完善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的良性体制机制,继续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乡村,打造美丽城镇。近年来,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城镇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进行了探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问题的研究则相对少。目前,快速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实践证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长期性、可持续性、历史性的特点,需要科学完善、系统合理、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建设机制[1]。因此,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从理论层面上升到实践层面深入开展城镇生态文明建设,才能顺利如期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目标。开展城镇生态文明建设相关问题的研究,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新领域的开拓,对于合理系统地诠释和实践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决策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较高的实践价值。

一、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大环境立法的速度,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中关于生态保护的相关规定为主导,以环境保护法为基础,以生态保护专门法为主干,以一些地方性法规中有关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为补充的生态保护立法体系。尤其是环境保护法关于环境规划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限期治理制度、排污申报登记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和排污收费制度的相关规定等,对我国现阶段的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法制保障作用。但法律保障机制只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机制的组成部分之一,而且就是现行的法律保障机制本身也存在不少问题及矛盾,这些问题和矛盾还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需要。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体系不够健全

一是有关生态保护的法律规范层次较低,可操作性不强。目前,我国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规范较为分散、零碎,且大多以国家政策和行政法规的形式表现出来,立法层次较低。尤其是关于公民的环境权利和义务,以及对公民环境权益保护的许多实体性、程序性规定均为原则性、概括性的,在执法、司法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这就使得普通民众很难通过具体的法律规范来保护环境,并在保护环境的同时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二是有关生态保护的立法理念陈旧,立法技术有待提高。具体表现在:对保护生态环境的事前预防较少,对破坏生态环境的事后规范较多;对保护生态环境的事前调整较少,对破坏生态环境的事后制裁较多。三是有关生态保护的地方立法数量极少,质量也不高。在国家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方针政策和法律规范的指导下,制定出一套适合各地情况的地方性法律规范,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这方面,地方立法明显滞后。例如,目前关于如何建立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关于如何落实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和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还是一片空白,亟待地方性立法作出明确规定。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监管体制不配套

首先,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与社会生态管理部门之间职责不清、职能权限分工不合理、不完善。我国资源丰富,生态保护责任大、任务重,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分属政府不同部门主管,各部门管理权限交叉、部门职能重复,生态资源和生态保护职能分散。由于资源、环境、生态之间关系密切,任务交叉较多,但实际工作中各分管部门之间交流协调、深度合作较难,由于管理任务不明确导致长期以来形成的分散管理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其次,中央政府各部门对其管辖的业务范围内出现的生态问题缺乏有力的监管,各地方政府制定的生态资源和环境保护责任制难以落实到位。而且,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时期内,在以GDP为核心的政绩考核体系这一指挥棒的影响下,省级以下各地方政府往往优先考虑经济发展,而忽略了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从体制上来说,省市县等地方环境保护部门的人事任免权和财政权主要取决于各级地方政府,不属于垂直管理的部门,因此,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主要受制于地方政府的经济目标和地方政府主要领导的责任目标和态度[2]。最后,现有有关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缺乏整体性、配套性和系统性,体现在司法执法实践中,必然导致违法不究、执法不严的情况大量存在。最为明显的是,由于环境执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目前各地的环保部门由于不可抗拒的原因,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有效调控的决心和力度都不够到位,环保部门对项目的审批很难发挥一票否决作用。

(三)生态补偿机制还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促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有效经济手段是开征生态环境补偿费。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实效并没有得到很好发挥。一是横向环境管理体制不健全,没有建立起跨省、市、区的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机制,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迟迟难以建立,或即使建立起类似的机制,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二是环境和生态影响因素的量化技术不够完善和成熟,生态环境治理和补偿还缺乏强有力的技术条件和技术支持;三是现有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法律征收依据不足难度较大,征收标准偏低。例如,我国目前征收的水资源费,就是为了加强我国水资源宏观管理,合理控制水资源开发,在加强水资源的勘测规划、监测评估以及开展水资源和水文化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过低,征收价格难以发挥有偿使用水资源的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以致出现“两千吨江河水,比不上两瓶矿泉水”的怪现象。又如,在治理环境污染过程中,排污收费是我国最早、最稳定的治理污水排放的有效措施,也是一条重要的资金渠道,但也是问题重重:征收面较窄,征收标准偏低,征收力度不足,征收效率低下,且缺乏必要的强制征收手段,更为重要的是,征收过来的相关费用不能完全按照法定用途投入使用。

(四)以GDP为核心的政绩考核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政绩考核好像一只无形之手,这只手指向哪里,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工作重心就会向哪里倾斜。在当前的政绩考核体系中,以GDP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指标所占比重仍然过大,有的地方甚至简单地以GDP论英雄,用GDP“一俊遮百丑”。为了追求GDP的增长,一些地方不顾自己的能源和产业基础以及环境承载能力,盲目拉投资、争引进、上项目、建工厂,不但导致能源资源消耗高、利用率低,而且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为了保GDP,有的地方甚至出台有悖于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土政策”“土规定”,干扰和限制环境执法,公然要求环保部门对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开绿灯。很明显,在“GDP――地方财政――政绩”的政绩考核方式指导下,一些领导干部在实践中常常自觉不自觉地过度重视GDP,当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发生冲突时,生态文明建设往往被忽略。

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机制存在问题的根源剖析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均与没能根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环境保护的立法滞后、公众参与环保机制不够健全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的背后,又隐约可见一系列理念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矛盾与博弈。

(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立法不匹配,出现相对滞后的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里,我国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步入一个良性循环阶段。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迅速发展,1978年到2011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实现了从18%到51%的快速增长[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于利益最大化需求,市场主体追逐利益的自然本性会自觉不自觉地暴露出来。他们往往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置之脑后,不顾他人和后人的生存条件和相关利益,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这时,如果相关的法制建设跟不上,其负面效应就会成倍放大,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要想向更高层次迈进,其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就是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形成完善的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只有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律化的轨道,才能有效遏制城镇化建设中的生态文明缺失问题。但在我国目前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关于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出现严重缺失的状况,不可避免地制约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快速发展进程。

(二)生态文明理念的树立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不匹配,出现生态文明理念的相对滞后

生态文明理念的培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都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崇尚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和民众由于经济观念的强化,生态意识和生态观念非常淡漠,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不强,领导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也不够,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仍然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我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还不高,对政府制定生态环境决策的认知度和参与度更少。这主要是因为社会公众对政府决策的参与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理念缺乏,参与程序、参与途径和参与方式不明确不完善[4]。更为重要的是,制度建构和制度设计上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和缺陷,使一些非政府组织不能成为生态保护的有生力量,还不能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应有的作用。相当多的环境保护组织因制度不完善、资金不到位等问题而没有完全独立的权利和地位,大多数非政府组织意见表达和利益诉求在涉及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建设的过程中没有主动权和话语权,严重削弱了对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制约作用。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与GDP 饥渴症的矛盾与博弈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上,党和政府都非常重视,发展的速度和广度令人称赞。但是,在区域环境保护、提高环境资源使用效率方面,党和各级政府的表现就要略逊一筹了。一些地方为了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为了提高GDP总量,出台地方土政策,环保执法部门对企业的正常监督执法因政府的干预而受到阻挠。近年来,媒体曝出的汞中毒、铅超标、地下水受污、违法排污等事件,就是一些地方企业打政府挂牌保护的招牌,不顾对当地环境生态和人民生活的破坏而种下的恶果。之所以出现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与发展带来的恶果同时存在于在同一片土地上的这种尴尬的局面,在很大程度上与地方政府普遍存在的GDP 饥渴症有关。一些领导干部在实践中虽然也深刻认识到城镇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但在目前的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中,GDP等显性政绩仍然占有绝对优势的地位[5]。在此情况下,一些领导干部为了自身发展和局部利益的需要,对中央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和上级主管部门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规定执行不力就成为必然的选择。只要这种发展观、政绩观不改变,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与GDP 饥渴症的矛盾与博弈将会在中国长期存在,引进绿色GDP可谓任重道远。

三、建立系统科学、完善合理、多方配套、极具操作性的生态文明建设机制

既然生态文明建设机制不健全、不完善是制约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障碍,因此,我们应该在建立科学合理、完善配套、可操作的生态文明建设机制上下功夫,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和机制保障。

(一)培育生态文明理念,着力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公众参与机制

建设生态文明既是亿万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机制,可以发挥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优势,充分调动更多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要广泛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坚持不懈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把生态道德教育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全过程。通过生态法律制度规定公民的生态环境权利与义务,为生态治理和建设过程中引发的矛盾和纠纷提供解决途径。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扩大公众保护环境的参与度。加大非政府组织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建设,为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提供组织保障。注重生态消费精神的积淀和培养,在全社会倡导和践行生态消费观念。

(二)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化机制

为了实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目标,有学者提出,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态经济,促进产业发展的生态化,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目标”[6]。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建立健全产业生态化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战略性调整,促进产业发展的生态化,着力发展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的第三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着力贯彻国家提出的节能减排战略方针;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相关制度,加快产业技术升级步伐,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完善环境评价制度,加强环境监测,对不符合产业生态化、环境污染指标不合格的项目实行一票否决。

(三)建立健全法律体系,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目前,“资源有价”“生态补偿”的观念在我国已经初步建立,推动了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建设。但必须看到的是,在这方面我国还刚刚起步,还有很多不足。为推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建设的进一步完善,要通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形式,明确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作用,从法律的层面[HJ2.1mm]上明确生态补偿责任和各生态主体的权利义务,为生态补偿机制的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运作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补偿的监管工作,细化环境监管责任,使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管工作覆盖全社会各个领域。加强生态环境影响的量化技术和货币化技术建设,为科学、合理、良性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建设提供相关的科学技术支撑。建议设置生态税种,发挥其对控制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

(四)引进生态问责制度,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绩考核机制

2015年8月,中办、国办联合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首次对追究党政领导干部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作出了制度性安排。该办法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党政领导干部的政治前途直接挂钩,规范了生态环境损害的追责主体、责任情形、追责形式、追责程序。可以预见,它的实施必将让官员在面临地方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选择的时候,态度更为审慎。近年来,针对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的矛盾日益尖锐的严峻形势,国内学者提出了绿色GDP的概念,主张在考核地方政府和官员的政绩时,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指标具体化,并将其纳入到各级地方政府和党政官员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中去,以此来倒逼各级党政机关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从目前情况看,这一考核机制还需要在实际操作层面进一步完善。同时,考核机制必须改变上级政府考核下级政府的单一做法,建立政府考核与公众评议、专家评价相结合的机制,充分发挥政绩考核体系对推动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导向和激励作用[7]。

(五)坚持“四力一体”,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驱动机制

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驱动机制应包括政府部门驱动力、工厂企业驱动力、学术机构驱动力、民众和民间团体驱动力四个方面。政府部门应尽快制定科学完善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和法律体系,并加大监督、执行力度,确保政策和法律体系落到实处,从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8]。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正在自觉不自觉地、主动被动地向着生态文明理念要求的方向转变,也在推动着生态文明建设。包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内的学术机构能够不断地为生态文明建设输送新理念、新技术和优秀人才,尤其能够通过公民教育的形式提高全民的生态文明意识,从而推动着全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国内外经验证明,民众和民间团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因为它不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而且能够成为政府、企业和学术机构行为的有力、有效监督者,其驱动力越来越不容忽视。由此看来,上述四个方面的驱动力,可以分别表述为政策与法律驱动、市场与企业驱动、科技与人才驱动、民众与民间驱动四个层次。只有上述四个方面、四个层次的驱动力均能发挥其各自独特的作用,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机制才能真正科学、有效地建立起来并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孟凯.新型城镇化:以市场力量促科学发展[J].河南社会科学,2014,(3).

[2] 邵光学.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探析[J].宁夏社会科学,2014,(5).

[3] 童玉芬,武玉.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特点与问题[J].人口与发展,2013,(4).

[4] 周伟文.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之中——评《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J].河北学刊,2014,(3).

[5] 王新燕,赵洋.以生态文明思维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科学意义[J].求实,2014,(4).

[6] 田文富.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互动机理及保障机制研究[J].中州学刊,2015,(3).

[7] 秦尊文.生态文明、城镇化与绿色GDP[J].学习月刊,2013,(3).

[8] 吴守蓉,王华荣.生态文明建设驱动机制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2,(7).

责任编辑郑百灵

作者:王艳成

新型城镇化建设生态文明论文 篇3:

新型城镇化建设 中的水生态文明

水环境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流动风景,如果河流被污染、水库不安全、农民吃不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生态文明建设也就失去了基础,新型城镇化建设就不可能协调可持续发展。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其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可以说,新型城镇化是生态城镇化、人文城镇化。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生态文明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笔者认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该从4个方面构建水生态文明,进而达到水生态持久、水文明辉映、水环境安全的发展目标。

一、以生态之水滋润城乡环境

自古以来,人类择水而居,万物因水而丰润。古楼兰国的湮灭,与其说是毁于战争,不如说是亡于水涸。从某种意义上说,水环境影响着人类文明进程。那么,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面对的水问题主要有哪些呢?

1.河流生态功能亟待恢复

中小河流是城镇化建设一道流动的风景,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密切相关。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城郊及农村集镇人口聚居区内的河流健康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虽然河流对外源污染具有一定自我净化恢复能力,但是沿岸居民生产生活对河流造成的影响与日俱增,部分河流不仅抵御洪涝灾害的能力削弱,而且水质污染日趋严重,河流生态功能不断退化,使人们的生产生活受到影响。加之过去河道治理中人为机械意识浓厚,大量使用现代建筑物料,虽然在一段时间保证了河流防洪安全,但是由于浆砌石、混凝土的侵占,破坏了河流原有生态面貌,使水草植物失去了生长环境,鱼虾等水生物生存空间被挤占或破坏,河流的自然生态功能逐步丧失。因此,在今后水系治理中,应走“回归自然”之路,努力构造相对自然的水环境,确保河道生物链不断,保持系统生态平衡,使水中有鱼虾、河底有水草、石缝有螃蟹、岸边有水鸟,全面恢复河流生态功能。

2.切实保障农村饮水安全

农村饮水困难、不安全,是突出的问题。2015年国家提出再解决600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的目标。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专门到水利部考察,现场办公,强调这个目标是对全国人民的硬承诺,必须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决不打折扣。

我国的水资源短缺,主要有2种类型,既有资源型缺水,也有工程性缺水。我国北方,特别是西北地区往往是工程性缺水和资源型缺水并存。南方总体看不存在资源型缺水,但由于地理地貌及历史等方面的原因,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

今后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仍然是水利部门的一项主要工作任务。应该城乡统筹规划实施国家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项目,通过城市管网延伸辐射,建设集中供水工程,努力让农民也同城里人一样吃上安全卫生的自来水。有了自来水,农民的生活方式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同时也将进一步打开农村市场,助推洗衣机、太阳能热水器等产业发展,推进农村社会文明进步,还可以使农村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工业企业竞相落户,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通过“十二五”建设,我国很多地方基本解决了农村安全饮水问题,但是由于后期管理等原因,工程不能持续运行,有的地方出现反弹现象。因此,保障农村安全饮水仍然是当前水利工程建设的重点。

3.全面改善农村水环境

现代农业生产会给水源、土地造成一定污染,土地被污染,地下水就不干净,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大力推广生态农业,培育无公害、绿色环保农产品,减少高残留和有害农药用量,对农村生活垃圾实行无害化处理,将医疗废物定期收集起来并集中处置,让废旧电池回收箱布满农村社区,杜绝有害农药、家禽粪便流入河道等水域,走资源节约型、生产清洁型、生态保护型的农业经济发展新路。

保护优美的水生态环境,需要通过广泛宣传,加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通过制定村民守则、普及文明公约等提高村民素质、培养文明的村民,让农民把水环境当成自己的家园来爱护。

二、以生态法则保障防汛安全

三峡大坝建设及清江梯级开发之后,长江中下游地区防汛重点已从大江大河向水库和中小河流转移,城市内涝、山洪及地质灾害成为防汛的突出问题。

1.山洪治理应突出自然法则

山洪防汛可用“弱、急、散”3个字概括。“弱”,即堤防建设滞后,日常管理薄弱,汛时险情隐患多。“急”,即汛情急,承雨面积大而行洪河道窄,遇暴雨河水陡涨,突发性强,防范难度大。“散”,即分布广,且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汛期不能像大江大河那样集中力量全线防守,加之监测预报等设施不足,很难及时应对大洪大涝。

因此,山洪防汛应根据山洪的这些属性及特点,按照统筹兼顾、生态治理、建管并举的思路,对症下药。以往在堤防建设中人们习惯采用浆砌石、混凝土这些传统方式,然而这样做在强力阻水护岸同时,常常是护此岸冲彼岸,或者是今年冲毁明年重建。河流生态治理应该是人为因素让位于自然法则,除对直接威胁公路和居民人身安全的堤段实施必要的混凝土护坡外,应尽量少用干砌石、浆砌石,尽可能保持岸坡原形态,不“裁弯取直”,尊重河流的自然走向和天然习性。再如,在传统的河道治理中,对河内石头往往全部清除,这样虽然加大了行洪能力,但也会加速水流对下游的冲击和破坏。河道内自然形成的矶头、巨石具有一定消能作用,水流的方向往往在自然中形成,河道断面宽窄与深浅不一的变化往往能增加河道的蓄水和调节功能,更符合自然规律。

2.水库整治突出系统理念

水库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头顶的“一盆水”,水库一旦出现垮坝,灾难是毁灭性的。“十二五”期间,国家加大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整治力度,数千座病险水库通过除险整治,安全性大大提高。水库除险整治应突出系统理念,软硬件同步,实现自然生态与防洪安全并举。一是同步配套建设水库上下游山洪灾害预警系统。二是划分水库区域功能,保障水质安全。三是对地处偏远的小型水库进行规范管理。

3.水土保持营造固体水库

森林,地球之肺;湿地,地球之肾。虽然普遍开展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活动,认真贯彻落实《水土保持法》,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但是,水土流失现象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特别是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和重点保护区,情况仍然严峻,如果不采取严格管护措施,水土流失还有加速的可能。固态水库建设应该突出城市、近郊、僻壤“三位一体”特点,公园、果园、田园“三园”共建,点、线、面整体推进,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辅相成、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齐头并进、乡村绿化与城市园林同步增长。作为业务主管部门,水利部门应该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开征水土保持补偿费,实行水土保持方案先行制度,变过去盲目追求 “上车买票”,到现在绿色生命优先“买票上车”,使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朝着生态和谐、自然环保方向迈步,切实做到没有水土保持治理方案工程不得开工,所有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工程项目开工前都必须提供水土保持方案,否则就亮“红灯”。

三、以生态制度严控红色底线

保护水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确保经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任务。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该围绕“碧水蓝天”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全方位防污净水,修复改善水环境。

1.用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尚方宝剑

2015年4月,国务院颁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确定了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控制用水总量、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等十条措施(简称“水十条”),是一个全国性的水污染防治工作行动指南,其中很多方面涉及水生态文明建设,对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和水资源保护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应以《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为契机,做到“七个强化”:一是强化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控制用水总量,提高用水效率,加强水量调度,保证重要河流生态流量。二是强化环境治理目标管理,深化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严格控制各类环境风险,全面推行取水许可、排污许可制度。三是强化水环境监管,定期公布水质信息,全力保障以农村饮用水水源安全为重点的水生态环境安全。四是强化水政执法,加强与刑事司法制度的衔接,对各类水环境违法行为和违规建设项目要敢于碰硬,要有办大案、办铁案的决心,坚决保护水环境。五是强化市场机制,加快水价改革,完善收费政策,促进水利多元投资,建立有利于水环境治理的激励机制。六是强化科学治水,推广示范先进节水技术,加强生态水利基础研究和前瞻技术研发。科学防治地下水污染,深化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改革,整治城乡黑臭水体。七是强化公众监督,加强水环境保护宣传,营造全民爱护水环境、保护水资源的氛围。

2.标本兼治水生态环境

2007年5月,太湖爆发“蓝藻污染”,造成无锡市供水危机,水利部太湖局紧急启用常熟水利枢纽泵站,从长江实施应急调水;2008年2月,湖北境内汉江支流爆发大规模水华事件,导致5个乡镇的自来水厂停止使用,20多万人饮水受到影响;2014年4月11日,兰州因苯含量严重超标引发一场自来水危机,导致水污染的是污染源放任自流沟……一件件水污染事件令人触目惊心。

湖北清江沿岸植被良好,一年四季碧波荡漾,是我国少有的达到二级饮用水标准的河流,过去可观水深3米鱼游动,如今也面临日趋严峻污染挑战。曾经发生水质恶化导致大片鱼类暴病死亡事件,如不及早修复控制,一旦爆发水华事件,库区水生态很难修复改善,若波及全流域,后果不堪设想。

八百里清江,横贯恩施、宜昌两市州,清江污染日益严重,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各地虽然也采取治理措施,但治标不治本,治理力度远远赶不上污染速度。据环保部门检测,清江流域宜昌市境内主要污染构成为:工业污染占41.76%,面源和城镇生活污染源分别占33.27%和13.98%,渔业污染源占9.97%。撇开工业及生活污染不论,仅就库区水产养殖而言,怎样做到既要农民养殖致富,又要碧水蓝天,鱼与水环境兼得,已成为当务之急。如果不及早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与农民致富这对矛盾,势必对清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从2013年起,宜都市茂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清江高坝洲水库实施水环境生物净化工程,通过在水面种植水生蔬菜、花卉,在水下养殖滤食性鱼类的立体种养,既净化了水质,又提升了水产品品质,同时美化了水环境,形成有机菜、有机鱼、观光旅游“三位一体”的现代新型种养模式,在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同时,也促进了环境友好。政府有关部门应对这一保护水资源、改善生态水环境之举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尽快在库区推广之。

3.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促进水资源节约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资源短缺状况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特别是北方一些地方,水资源十分有限,即便在雨水充裕的南方,受喀斯特地貌影响,一些水库、塘堰蓄水也有限,干旱时节甚至干涸。因此,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一定要树立农业用水节约高效意识,拦河修堰,堵溪截流,增加库、塘、池、坝、窖等工程的有效蓄水量,努力疏通灌溉渠道“最后一公里”,追求水利工程效益最大化,全力保障农业生产用水。未来山区农业用水的发展方向是推行实用节水技术,发展高效节水农业。

四、以生态文明构建人水和谐

水是自然的、物质的;文化是社会的、精神的。文化是软实力,像水一样,以柔克刚,潜移默化。水生态文明的最高境界是实现防洪效益和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在内的和谐统一。

1.山水相映,人文如歌

水生态文明既能展示文化应有的魅力,也可实现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良好的水生态为发展旅游和休闲业提供了可能,水利工程要有生态景观建设的美学设计和旅游开发的超前意识,在有形无形中都要考虑与沿线整体风貌相协调。比如农民在堤坡放牛,这是千古以来形成的一道乡间特有的民俗风景线,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今后耕牛会自然减少,届时也许会“物以稀为贵”,把耕牛当作文化遗产来保护。在新型城镇化河道生态治理中,可因地制宜将堤滩草茂之地作为自然牧场,形成“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景观。再如一些农房民居、农用器具,以及石碾石夯等水利遗产,应在中小河流治理、水库整治中有意识地加以保护,让人们记得住“乡愁”。今天三峡人家、宜昌车溪等风景区给农民带来的丰厚收入,也许是当初人们想不到的。

2.以人为本,人水和谐

河流、湖泊等自然环境往往也是人口聚集的地方,水利工程应充分考虑人们祖祖辈辈“依河而居”的生活特点和习惯,在岸边修建人行通道、桥梁、洗用台阶,满足人们的取用水需求。在人居稠密地方,可就势修建集防洪护岸和休闲观光功能于一体的休闲广场,改善人居环境,打造人水和谐景象。

3.彰显水脉,树立形象

一个城市的地理符号,可彰显城市的灵魂;一个部门的对外标志,能体现一个行业的精神。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充分发挥城乡“河居”特色,做足“水”文章。水利部门应为水利工程注入水文化元素,防洪建筑、过河桥梁、滨江公园等地应有醒目的水利标志或水文化符号,体现水利风格,树立水利形象。对水资源保护地、雨量站等要封闭管理,依法保护。

如今,人们对水环境的关注度逐年攀升。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能使新型城镇化建设又好又快地推进。未来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待打造“升级版”的水生态文明成果,对此,水利部门义不容辞!■

作者:李广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