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农村城镇化建设论文

2022-04-29

摘要:马克思主义城镇化理论揭示了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趋势,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城镇化已然成为国家扩大内需、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手段。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进程,有利于激发投资拉动内需,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黑龙江是农业大省,土地广袤,资源富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少数民族农村城镇化建设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少数民族农村城镇化建设论文 篇1:

少数民族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

摘 要:易地搬迁是生态移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贵州省作为首批易地搬迁扶贫试点省份,2001年以来已对38.27万生活在生态脆弱地区的贫困人口实施了易地搬迁。本文分析了贵州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来源及构成,提出了优化措施。

关键词:易地搬迁;少数民族;城镇安置;动力机制

一、问题的提出

由于生态环境问题而实施的移民,被称作生态移民,生态移民是指出于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而实施的移民。我国从2001年开始试点实施的易地扶贫搬迁是生态移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解决居住在深山区和高寒山区人口的贫困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贵州作为首批易地扶贫搬迁试点省,在遵循“搬得出、住得下、稳得住、能发展”的原则下,10年来已对38.27万生活在“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生态脆弱地区的贫困人口实施了易地搬迁,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取得显著成效,并在实践中探索出了适合贵州自身发展的一系列搬迁模式,小城镇集中安置是其中的一种安置模式,它是指充分利用小城镇资源,将生态脆弱地区的贫困人口搬迁到城镇进行安置,在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同时,推动小城镇的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实现生态移民与小城镇相结合的开发式移民模式。

受经济、社会、历史、自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贵州贫困问题与生态问题、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相互交织,易地扶贫搬迁的主体是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少数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势必对移民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不同程度的冲击,特别是依托城镇安置,少数民族生态移民置身于全新的生活环境,生产生活方式面临急剧的转型问题,其社会适应性如何将成为影响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相关文献综述

国外关于生态移民和城镇化的论述是分开的,就本人能利用的条件,基本上没有搜到专门针对生态移民与城镇化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的文章,但国内对于两者之间的论述还是比较多的,最早开始于宁夏。桑梅兰认为,宁夏山区移民收入低,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城镇化水平低,所以需通过生态移民这个外力的作用使人口聚居,走特殊的城镇化道路。通过生态移民来促进小城镇发展是对宁夏地区城镇化的一种有益探索。[1]邱景明认为,山区县(市)都存在着城镇化水平偏低的现象,且小城镇布局分散,中心镇、重点镇的产业聚集和人口聚集没有形成,公共设施大大降低共享性,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直接抬高城镇建设成本,影响城镇化整体推进。因此,只有把发展小城镇与生态移民结合起来,才能有效推进山区实现农业现代化进程。[2]刘学敏、陈静认为,在生态移民的过程中,必须加快龙头企业的培养与市场的建设,增强小城镇的经济活力与吸纳能力,以巩固移民的成果,而小城镇是实现农牧业产业化的载体。[3]尹秀娟、罗亚萍对生态移民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西部地区可以通过迁入地城镇化建设来实现移民与迁入地的可持续性发展。刘晓鹰、邹国伟认为,要抓住国家生态工程建设的机遇,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生态工程建设相结合,以生态移民的方式促进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推进,要注重二、三产业发展,特别是特色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一方面形成小城镇发展的支撑产业,另一方面使各民族移民进入城镇就业,达到以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移民相结合促进城镇化发展。[4] 拜琦瑞、马文静认为,城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具有一定的移民意义。城镇化与生态移民是人们对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的选择,是为实现其最大经济效益而做出的选择。生态移民与城镇化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两者既有空间人口转移趋同的一面,又有空间人口转移趋异的一面。[5]本文将在此大背景下从贵州少数民族的实际出发,对贵州少数民族生态移民可持续发的动力作用机制进行研究。

三、贵州少数民族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来源及构成

1.贵州少数民族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来源

少数民族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涉及不同的行为主体,包括政府、企业、移民等,由于各行为主体的目标不同,因而其动力来源也必然存在着差异,从总体来看,可以将少数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分为三个方面,生态移民政策驱动、移民转产和再就业压力驱动、移民自身发展需要。

(1)生态移民政策驱动。在生态移民的过程中,各行为主体实施相应的具体行动,必须在一定的政策目标框架下进行。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会制定和采取一些措施,比如移民房的统一建造,完善小城镇的公共设施建设及整合小城镇的其他资源等,引导和约束各行为主体围绕一个共同的目标实施相应的行动,从而整合各方面力量合力推进少数民族生态移民的可持续发展。

(2)移民转产和再就业压力驱动。城镇安置最大的特点是无土安置,即移民迁入后,移民的生产方式从以农为主转变为以二、三产业为主,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大量劳动力需要再就业,然而,小城镇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产业发展严重滞后,规模化经营的企业一般,乡镇企业也很不成熟,如果移民长期不能顺利转产、再就业,就会促使移民大批返迁,结果导致移民更加贫困,生态更加恶化,生态移民的也将失去意义,因此,客观上要求生态移民持续推进,为移民顺利转产创造环境,加快移民脱贫,进而致富。

(3)移民自身发展需要。受历史、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少数民族人群文化程度低下,生产生活方式单一、传统,缺乏与外界交流的机会,特别是少数民族的妇女。实施易地搬迁后,大量劳动力,特别是年轻劳动力从传统的生产方式中解放出来,他们渴望获得新的生活,新的生存技能,利用小城镇便利的公共、交通设施,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为小城镇的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动力基础。

2. 贵州少数民族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构成

总体而言,少数民族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构成可归纳为两方面:一是由政府等外部环境形成的外部动力,二是由移民自身发展需求产生的内部动力。外部动力与内部动力的相互作用,推动少数民族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1)外部动力。外部动力是推动少数民族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力量,外部动力主要来自于政府、企业。政府的动力主要表现在政府对生态移民的支持和引导作用上,有效促进生态移民的健康发展,企业主要表现在企业通过吸纳劳动力,使移民顺利转产、再就业,保证移民收入,增强小城镇的经济实力。

(2)内部动力。内部动力是少数民族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在发展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包括移民的致富欲望、移民的自我发展能力等。

四、动力结构优化机制

优化少数民族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动力结构,推动小城镇经济持续发展,主要应从以下两点着手:

1.充分发挥各行为主体在少数民族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由于各行为主体在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不同,其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式也有所不同。

(1)政府。政府部门在生态移民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对移民具有很强的引导作用和支持力度,因此,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引导和发挥作用:一是切实落实各主体部门职责,确保移民资金及时到位;二是运用政府宏观调控作用,支持生态移民后续产业的发展。由于移民本身贫困,抗风险能力差,恢复生产慢,移民后,他们不能迅速转产,还需要置办家具和必要的生活资料支出,所以,政府部门不应该只帮助他们建设和完善城镇的基础设施,还应该利用政府宏观作用,在金融、信贷方面,鼓励政策性银行对移民区建设的支持,实行低利率信贷,给予移民足够的发展空间;在发展规划上,引导外资在移民区进行投资。

(2)企业。企业的作用重点在于积累资本,搞活市场,发展龙头企业,增强经济实力,重点应抓好两个方面:一是利用政策优势和廉价劳动力,提高产品的竞争优势,发展壮大主导产业,创造就业机会,最大限度的吸纳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二是完善企业制度管理,规范自己的行为,管理好市场投资环境,利用主导产业发展优势,加快产品升级,不断创新,争取更多的融资。

(3)移民。移民是生态移民关注的主体,也是发展经济的有生力量,因此,应该妥善安置移民的生产、生活,重点应做到两点:一是开设扫盲班,开办农家书屋。扫盲班可以使他们了解一些基本的文化知识和一些基本的汉字,这样他们就可以看一些简单的书籍,培养移民对知识的学习文化的兴趣和渴望。开办农家书屋的目的是让那些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比如,初、高中)翻阅,将自己看到的讲给其他人听,一方面有利于彼此的沟通,另一方面也是知识传播。二是开展技术培训,培养致富能人。对于那些既有知识,又有些资本的人进行技术培训,教会他们生产技能和市场经验,将所学用于实践,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脱贫致富的目的。

2.充分运用地区优势,发展特色经济

由于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以及其它客观条件,农村城镇化应以农业、农产品加工为主,打造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相对小城镇经济基础薄弱,居民文化素质低等原因,以农产品为主的特色产业可以提高城镇的经济实力。在发展特色产品时,一要重视移民的自愿性;二要重视产品的选择和市场风险。

参考文献:

[1] 桑梅兰.宁夏生态移民与城镇化发展研究[J].西北人口,2005,(01).

[2] 邱景明.小城镇建设与生态移民相结合是山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选择[J].江西行政学院报,2003,(03).

[3] [6]刘学敏、陈静.生态移民、城镇化与产业发展—对西北地区城镇化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2,(02).

[4] 尹秀娟、罗亚萍.“三江源”生态移民与迁入地城镇化建[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2).

[5] 拜琦瑞、马文静.生态移民与西北地区城镇化的经济学分析[J].西北人口,2004,(01).

作者:张瑜

少数民族农村城镇化建设论文 篇2:

黑龙江省城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马克思主义城镇化理论揭示了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趋势,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城镇化已然成为国家扩大内需、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手段。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进程,有利于激发投资拉动内需,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黑龙江是农业大省,土地广袤,资源富集。在过去的五年中,城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城镇化率达到56.9%,城镇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城镇经济社会承载能力明显增强。本文通过深入分析黑龙江城镇化发展现状及特点,对城镇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黑龙江新型城镇化发展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 产业支撑 文化内涵

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化的程度和比例,是判断这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主要指标和典型标志。中国的具体国情不允许其从农业社会直接步入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城镇就是衔接农村与城市的桥梁。城镇化,既包括该区域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迁入汇集,也包括该地区产业结构的变革、经济发展方式的进步。需要提醒的是,人口结构的变化只是表象,城镇化的最终目标是促使第一产业人口向第二、第三产业人口转移。

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中国城镇化建设,是指乡村经济向集约型和高附加型的方式转变,人口的生产生活逐步靠拢现代城市水平的过程。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深入,农村城镇化是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必选之路。

黑龙江省的城镇化进程,与中国其他省市地区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第一是城镇化进程的起点较高。新中国刚成立时,黑龙江作为国家的工业基地和粮食基地,通过一大批重工业项目和农场、林场的建设,取得了较高的城镇化水平。第二最近十几年的城镇化进程较慢,在城镇化建设中出现了不少问题。

1 黑龙江省城镇化发展现状概述

黑龙江省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自2010年~2016年,将通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所有制结构进一步优化,从整体上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不断提升城镇化质量。综合来讲,黑龙江省城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如下。

1.1 城鎮化率稳步提升,小城镇快速发展

人口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2015年,黑龙江省城镇化率为58.8%,高于全国平均城镇化率1.7个百分点。从2010年~2015年,城镇人口总计增加了107.8万人,年均增加21.6万人。黑龙江各级政府在省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指导下,努力协调大中小城市的空间布局、推动城镇之间的经济协同发展,同时实行一系列的户籍制度改革,鼓励农民进城落户,稳定推进农业人口向城市进行转移。

1.2 城镇基础设施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十二五时期,黑龙江省努力克服“重生产轻生活”的固有发展思想,不断增大城镇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这五年的时间里,黑龙江省开复工“三供三治”项目787项,完成投资778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5倍。城市铁路、水利等均取得突破,2015年城市燃气和供暖普及率分别达到89%和74%,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5%、城市垃圾处理率达到90%,与其他同等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相比,居于前列。同时,新增城市绿地8350公顷,建设城市二级以上道路2431公里,建设桥梁115座,城市机械化清冰雪能力也取得了突破。

2 黑龙江省城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黑龙江省最近十几年的城镇化进程较慢。从2000年~2015年,黑龙江城镇化率由51.9%增长到58.8%,只提高了6.9个百分点。在这十五年间,全国平均的城镇化率由36.22%提高到56.1%,年均增速是黑龙江省的3倍。同全国其他地区相比,黑龙江省在城镇化建设和发展中,潜藏的一些问题也日益凸显,步入城镇化进程中必须突破的关键时期。

2.1 城镇化水平虚高

黑龙江省城镇化人口比例虽然较高,但除去森工和农垦人口占比,城镇化的真实水平其实并不具有优势。2014年,全国31个省区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中,黑龙江省是22609元,排名第27名,收入增速全国倒数。拿2015年来说,黑龙江省的名义GDP增长率为-0.29%,经济总量的增速排名全国倒数;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8%,而当年全国的这一平均数值为7.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率为36.7%,全国平均数值已突破50%,黑龙江排名全国倒数第二;劳动力就业的非农化比率,黑龙江省是49.5%,勉强接近全国50%的平均水平。

2.2 城镇规划建设缺乏统筹

受“重工业轻生活”的发展思想影响,黑龙江省城市规划统筹存在不合理。

截止到2013年,黑龙江省设有市级城市31个,县级城市18个,建制镇495个。其中,特大城市3个,占比9.7%;大城市15个,占比48.4%;中等城市9个,占比29%;小城市4个,占比13%。与全国各种人口规模城市占比相比较,如表1所示。

同全国相比,黑龙江特大城市比例明显偏低,小城市比例偏高。大城市对区域经济圈的辐射带动作用无法充分体现。同时,中小城市以资源型工矿城市为主,在国家经济转型升级时期,存在城市功能较弱、重工业依赖性高,集约程度偏低的问题。

2.3 城镇综合承载力不强

城市综合承载力是指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利用城市的各种资源及知识、技术等条件,在维护同时期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因为小城镇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农民工的转移大部分流向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大城市。这些城市随着人口增多,城市建设投入不足,功能欠缺的问题日益凸显,城镇公共资源紧缺。比如黑龙江的燃气普及率、人均绿地面积、人均道路面积都低于全国城镇平均水平。农民工在劳动管理、工资待遇、工作生活条件、医疗、子女入学等方面都无法享受到和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

2.4 城镇化发展缺少产业支撑

产业支撑是城镇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城镇化进程中的产业支撑主要来自于农村产业的推动和城市产业的拉动。黑龙江的工业发展还在低端粗放模式转型升级的过程当中,大型工业企业受经济下行影响,需要承担很多的就业压力和发展压力,无法发挥劳动力的吸纳作用。截止到2015年,黑龙江第三产业产值GDP占比43.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在GDP中始终处于低位,严重影响了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导致农村人口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十分缓慢。

2.5 城镇化建设缺乏地方特色

受粗放型发展模式影响,黑龙江的城镇化建设与全国很多地区一样,在发展过程中,过于重视速度和规模,而忽视了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的保护。黑龙江作为一个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和民族风情都十分突出的地区,在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过于重视表面的形式,缺乏文化表现力,缺少地区特色。

3 黑龙江省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对策

3.1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良好的城镇空间布局,首先要充分发挥大城市的枢纽中心角色,在此基础上形成中小城市的功能补充,以此形成各种规模的城镇协同发展的经济体系。黑龙江省,首先需要进一步强化哈尔滨、佳木斯、牡丹江等大城市的集聚作用,通过这些城市的经济辐射作用,促进周边具有区域优势的中小城市的发展,实现中心城市沿线区域的带动发展,增强地方经济能力。加快小城镇发展,围绕交通便利的小城镇以及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的中小城市,加强当地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人口集聚扩大城市规模,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在小城镇建设中,有针对性的推动部分小城镇向农村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发展,使之形成中心城市的卫星城镇。

3.2 培育城镇产業支撑

要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一是旅游业,黑龙江省是全国著名的旅游省份,旅游业不仅在目前的GDP比重日益增长,是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在未来还将发挥出更大的潜力。除了文化旅游,还有森林绿色生态游以及少数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各地区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和社会经济总体规划,利用旅游业的相关性,逐步完善服务接待功能,改善当地环境,带动相关产业,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推进城镇化的发展。第二是商业及批发零售餐饮业,批发零售贸易在黑龙江省经济中的比重也很大,通过扶持建立一批大型现代企业,树立品牌,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商业文化,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提升城镇化水平。

3.3 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城镇基础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需要创新城市建设中的投融资机制,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通过市场运作的方式来筹措资金,更好的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增加财政投入,持续改善城镇的经济市场环境和就业安家环境。以城镇化总体规划为准则,合理安排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交通网络体系构建,通过多元化、全方位的交通体系覆盖,来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城镇的经济一体化建设。建立与城市发展相协调的环境保护系统,完善城市供排水系统,稳定可靠的能源供应体系,构筑高速安全的信息网络系统。构筑合理的燃气系统,提高城市燃气的供应水平和普及程度,加强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创新管理模式,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3.4 以人为本完善城镇功能

以人为本,实现农民工市民化,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坚持“因地制宜、分步推进、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的原则,将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民工,如在城镇居住有一定年限,有稳定劳务关系的逐渐纳为城镇居民。为农民工进城解决后顾之忧,在购房落户,子女教育,就业就医、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采取更为人性化的管理办法。加强和改进城市人口管理,大城市要根据实际放宽农民工和其他外来人口落户条件,放开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户籍限制。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改善农民工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农民工权益维护。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公共住房保障体系。

3.5 提升文化内涵倡导文明城镇

黑龙江在建设新城的同时,要加强对旧城镇的保护,要突出地方特色,避免“千城一面”。从城镇区位、资源特点出发,挖掘当地的文化特色、生活方式和历史文化中的可利用资源,依托产业优势和城市文化建成特色城镇和新兴城市。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协调。对旧城区的改造避免一味追求现代化,对历史悠久知名度高的老城区应该保留原有特色。其次要保护传承民族文化特色,民族文化是黑龙江省最宝贵的财富,是特色城镇建设的基础。因此,要积极宣传,政策鼓励,引导企业群众广泛参与文化城镇、文明城镇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张严铎,刘吉昌.关于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问题的思考[J].北方经贸,2016(3).

[2] 殷美玉,刘强.黑龙江省城镇化建设问题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6,29(7).

作者:胡雪飞 初凤荣

少数民族农村城镇化建设论文 篇3:

浅谈城镇化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摘 要 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就是农村城镇化,它是转移少数民族地区剩余劳动力的根本途径。城镇化可以提高农业产业化以及现代化的进程,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动力。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城镇化能够有效的实现脱贫问题,进入生活发展新阶段。本文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下称黔东南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城镇化建设对于加快黔东南地区经济社会建设进程的影响。

关键词 城镇化 黔东南 民族地区 经济社会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下辖16个县市,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黔东南地区在国家以及政府的支持下,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但相较于发达地区,黔东南地区贫困人口比较集中,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十六大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因此,加快黔东南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对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黔东南地区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黔东南地区城镇化现状分析

从改革开放以来,以凯里市为重点的县(市)政府所在地的市政建设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观,城镇化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化速度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在黔东南地区城镇化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黔东南州的乡镇市政建设比较滞后,城镇建设缺乏整体的规划,黔东南地区城镇化的水平还相对较低。规模较大的工业园区稀少,工业化程度较低,规模较小的个体商业、生产加工业是黔东南地区主要的非农经济;黔东南州地方政府财政比较困难,由于资金不足,导致地方政府的市政建设相对滞后,而黔东南地区用于市政建设的资金主要源自“土地财政”;黔东南地区农民进入城镇后就业问题突出,非农劳动力的内部消化能力比较低,黔东南地区城镇没有吸引农村人口进城的优势,这几方面原因造成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城镇化水平低下。

二、加快城镇化是黔东南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加快黔东南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对于综合利用其资源优势,调整经济结构,有效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缩小城乡的贫富差距,增加农民收入,提高黔东南地区的区域竞争力,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城镇化促进黔东南州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

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内部的劳动力过多,如果仅仅依靠农村内部转移,效果有限,如此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从土地上转移出来,使他们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受劳动力输出以及乡镇工业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只能转化其中一小部分。而且,我国大城市目前的人口密度大,接受外来人口的能力有限,因此不可能在短期内吸纳大量的农村人口。在此背景下,黔东南州想要有效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城镇化无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黔东南州在通过城镇化以后会形成许多小城镇,数量多,地域分布广,农民转化为城镇人口的风险与难度都大大降低,城镇化后的职业以及经济结构与目前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技术水平较为接近,容易从中进行协调和发展。

(二)城镇化利于加快黔东南地区农业结构升级

农业依旧是黔东南地区人民的支柱产业,农业人口所占比例过大,它的经济发展是一种种养型和非集约的经济,这对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极为不利,这样会造成农业人口过剩的情况出现。如果城镇化水平低,农业剩余人口的就业压力就会增大,使其生活说平下降,城镇化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促进农村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因此,城镇化使是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润滑剂,城镇化使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为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三)城镇化可以加快黔东南地区的农业产业化

城镇化使城镇人口增加,带动了农产品市场的需求,增大的农产市场又向农业提出“农业产业化”的需求。城镇化会带动交通的发展,引起商业繁荣,城镇化所引起的信息流、物流与人流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桥梁。城镇化为农产品加工企业、农贸市场的形成、科技与人才的聚集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黔东南地区农业人口多,农业剩余劳动力也相应较多,如果没有城镇化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就很难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受到阻碍。而城镇化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它对于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城镇化利于黔东南地区人民实现新的经济跨越

黔东南地区贫困人口比较集中,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落后、自然环境恶劣以及城镇化水平低等多种原因。城镇化水平低,造就了该地区城镇功能残缺,无法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大了他们的就业压力,使他们被迫留在落后的乡村,造成贫困严重的现象。城镇化过程中,通过道路交通、水利工程建设以及供电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提供给他们大量的工作岗位,以此来增加他们的经济收入,使他们摆脱贫困的困扰。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双向互促的关系,城镇化促进经济发展,反之,经济得到发展也会带动城镇化进程加快,黔东南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就是城镇化滞后情况严重。因此,想要实现黔东南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加快城镇化进程。

三、结合黔东南地区特色加快城镇化建设

加快城镇化建设是我国为全面实现现代化建设而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就目前的形势而言,黔东南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照搬照抄其他地区的城镇化模式也非明智之举,最重要的是要结合黔东南的地区特色,对其城镇化建设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并作出切实可行的城镇规划,把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人文历史、民风民情结合考虑,因地制宜的进行黔东南地区城镇化建设。

(一)黔东南的城镇化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城镇化的目的是促进黔东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加该地区人民的收入,解决这一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因此在城镇化过程中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不走过场,不搞花架子,结合该地区的特色,大力建设本地区的支柱产业以及特色产业,加强乡镇地区工业园区的建设,形成较大规模的二、三产业市场,以此提高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同时提高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市政建设,加速城镇化的进程。城镇化并不是单纯地将农村人口转向城镇,而是要通过城镇化的进程,让农民逐步向市民的身份转变,能让资本、土地和人口等要素都真正流动起来。

(二)黔东南的城镇化建设要注意生态环境建设

保护生态环境,是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大课题。在黔东南地区的城镇化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将垃圾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三者并重进行综合治理,实施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城镇园林的绿化工作。将打造原生态国际旅游区和旅游文化大州的目标与城镇化建设有效的结合起来,重点抓好“大凯里”所在自治州区域的中等城市建设,同时将历史名城黎平、镇远等县级小城市进行规划建设,进行老城镇改造、小城镇新区开发列入黔东南地区城镇建设的规划当中,确保黔东南地区的城镇建设集当地历史、文化、风情、民族、地域等元素的建筑特色,使该地区的城镇建设达到与山水景观、风俗民情相得益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廖小东,黄寅英,丰凤.少数民族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11(33):20810-20811.

[2]傅于川,欧阳德君.民族地区生态文化产业发展初探——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贵州民族研究.2009(01):114-119.

[3]雷建邦.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分析——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中国城市经济.2010(10):37-38.

[4]张亮.黔东南民族村落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作者:张达平

上一篇:马克思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论文下一篇:个性化创作水诗风格影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