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示范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

2024-05-04

市示范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通用6篇)

篇1:市示范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

示范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二、主要成效各区(县)及示范小城镇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示范小城镇建设的系列指示精神,按照“特色鲜明、设施完善、功能齐备、宜居宜业”的要求,狠抓规划编制、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和城镇管理,示范小城镇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城镇规划全面覆盖。依据地缘区位、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各示范镇就小城镇发展定位进行了策划。大龙镇策划打造工矿园区和交通枢纽型示范镇;木黄镇、寨英镇、太平镇、万山镇策划打造旅游景观型示范镇;煎茶镇、塘头镇、官舟镇、本庄镇、合兴镇、孟溪镇、盘石镇策划打造商贸集散型示范镇;坝黄镇、田坪镇、中坝镇策划打造绿色产业型示范镇;洪渡镇策划打造移民安置型和旅游景观型示范镇。普遍完成城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坝黄镇、田坪镇、太平镇、木黄镇、塘头镇、煎茶镇、合兴镇、寨英镇编制了近期修建性详细规划。此外,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在一些示范镇已经启动。如《木黄镇旅游景观概念性规划》、《木黄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寨英古镇保护性规划》、《寨英镇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等等。在近两年示范小城镇建设实践中,各级加深了认识,积累了经验。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三是市级层面作出了促进城镇建设长期健康发展的一系列重要制度安排。如: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国有土地熟地出让,不仅延长土地增值链条、为城镇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源,更有利于掌握城镇发展的主动权,改变由开发商牵制城镇规划的被动局面;规划和土地审批一支笔,不仅有利于规划的实施、形成城镇风貌,更有利于控制开发商的圈地行为;开发城镇地下空间,不仅有利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也有利于增加城镇绿地面积。

三、问题和困难

(一)思想认识不够。一些地方没有从全局的高度去认识推进小城镇建设的意义,主动发展意识不强,简单地认为小城镇建设就是搞“8个1”、“8+3”和“8+X”工程,存在被动应付考核的现象。

(二)规划布局不优。有的地方城镇功能定位模糊,选项较多,重点不突出;有的地方城镇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不相衔接;有的地方缺少对外交通、城镇路网、市政设施和公用事业等专项配套规划;有的地方修建性详规编制力度不够,建筑风格不统一;有的地方规划实施不好,规划仅仅用来应付检查,而不是引领小城镇建设。

(三)建管水平不高。有的地方路网不发达,只有主干道,(本网网 http://)没有次干道和支路,“一条路、两排房”,“路即是街、街即为市”的现象还较突出;交易市场、停车场、公共厕所、垃圾收运等设施建设滞后;“两违”建筑突出,农贸市场闲置,占道经营普遍,卫生保洁不够,城镇管理水平不高。

(四)要素保障较难。土地指标不能满足建设用地需求,为了完成建设任务,有先上车后补票的情况。资金筹措难度大,民间资本参与建设的积极性还没有调动起来。城镇规划管理和建设人才少,不适应小城镇加快发展的需要。

四、几点建议

(一)强化宣传培训,增强思想自觉。各级党委政府都必须认识到,城镇化是非农产业向城镇集聚、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其建设内容不局限于“8个1”、“8+3”和“8+X”工程,涉及到城市设计、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事业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的各个方面,以及进城农民居住、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系列问题,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求是城乡统筹。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是我市减少农民、富裕农民,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

(二)突出功能定位,着力规划布局。坚持“先策划后规划、先规划后建设、先环境后建设”的思路,着力推进示范小城镇规划布局。一要系统策划。以国家、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市“两区一走廊”战略布局为总要求,结合自身的地缘区位、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明确城镇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重点。二要完善规划。注重规划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推进示范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使之与城镇总体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有机衔接;着手产业发展、对外交通、城镇路网、市政设施和公用事业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加大详细规划编制深度,把规划落实到每一个地块,以详细规划引领城镇风貌建设,打造个性特色小镇。三要科学布局。坚持节约集约原则,建设空间规模适当、建筑密度合理、功能组合科学、物理形态紧凑、边界自然增长的紧凑型小城镇,避免散乱和无序。四要狠抓落实。加强规划宣传,强化规划执法,严惩违法行为;建立规划实施抽检制度,及时发现、纠正违规行为,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

(三)优化建设思路,提高建管水平。一要提高路网建设起点。既要建设主干道,又要建设次干道和支路,改变“一条路,两排房,以路为街,以街为市”的状况。二要优化建设开发时序。地面路网体系和地下管线通道要同步推进,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同步实施,交易市场、停车场、公共厕所、垃圾收运设施等优先建设,其它公用事业设施要注意轻重缓急、统筹安排、逐步配套。三要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在城镇建设中要防止破坏山体、污染水体行为,建成一批山体公园、湿地公园,着力建设绿色小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四要加大城管执法力度。依法开展违法建设、占道经营集中整治,积极引导入市经营,建立卫生保洁常态化机制。

(四)方法灵活多样,强化要素保障。一要加强用地保障。每年从上级下达的建设用地指标中,安排一定数量用于支持示范镇发展,并拿出一定份额用于经营性土地招、拍、挂;支持示范镇整合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保障房建设工程、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工程、地质灾害点整体搬迁工程等民生项目和重大交通水利设施建设项目,用活“美丽乡村。四在农家”六项行动计划和“5个100工程”政策,向上级有关部门申报城镇建设用地与农村用地指标,土地综合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向示范镇倾斜;推行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规模减少,与吸纳农村人口进城落户数量挂钩,促进节约用地;尽快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流转。二要破解资金难题。建立土地增值机制。支持示范镇设立土地收储中心,牢牢掌控城镇用地一级市场,适量适度投放土地二级市场,实行熟地出让和额度控制,确保国有土地增值。开辟民间资本投资渠道。一些地方民间“高利贷”、“非法集资”等问题突出,既反映了融资难的问题,又反映了社会闲置资本缺少投资渠道的问题。如何将城镇化建设资金需求与闲置的社会资本有效对接,变“非法集资”为“合法融资”,XX省XX等县组建城镇化建设基金的做法值得借鉴。主要做法是:政府主动对接资本市场,发挥政府资金的种子作用,吸引本地民营企业家和社会资金,发起设立城镇化建设基金(混合私募基金),由私募基金公司与政府国资公司共同组建基金管理机构,负责城镇化建设基金的投资运营;政府在基金管理公司的协助下,对城镇化建设项目进行完善提升,形成可行的投融资“项目包”与基金和金融机构对接。改变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将补助小城镇建设的资金直接注入有实力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发挥担保资金的杠杆作用,从而放大融资规模。推行土地入股模式。引导农民以土地入股,既减轻政府融资压力,也能增加失地农民收益。以项目争取上级资金。加大项目编报力度,如编报小城镇对外交通联结和过境公路改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河道治理项目,等等,有项目,就有资金。三要抓好队伍建设。通过内部调剂的方式,适当增加市和区(县)规划、住建部门编制和人员,按要求配齐小城镇规划和建工专业人员。在定向培养建工人才的基础上,返聘一批身体尚好、现已离岗退休的专业人才,以解燃眉之急。

(五)推动政策落地,强化责任监督。以推进扩权强镇为抓手,出台《关于推进扩权强镇工作的意见》,使省委《十条意见》得以落地,强化示范镇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增强其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一是赋予规划建设管理权。示范镇规划建设管理站(所)根据县级规划主管部门委托,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负责确定镇辖区建设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条件;核发镇辖区建设工程的规划许可证;核发村庄规划区内建设工程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负责本辖区违法建设的查处和集体土地范围内的房屋登记发证工作。二是下放行政审批和执法权。简化项目审批服务环节,需报国家、省和市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或备案的项目,由示范镇人民政府办理预审,报县级投资主管部门“见文行文”,予以转报;其他项目由示范镇办理备案预审,报县级投资主管部门“见章盖章”,予以备案。按照“统一签订委托协议、统一规范操作流程、统一组织业务培训、统一授牌授印”的要求,在城管、环保、劳动、安全生产、食品安全、工商、住建、国土局、水务等领域,依法委托示范镇行使部分县级行政审批和处罚权,并成立综合性执法机构具体处理相关事宜。所有下放、委托给示范镇的行政许可和审批事项,一律进入便民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三是扩大人事管理权限。示范镇党政主要负责人按副县级高配,辖区内各部门,除上级有明确规定外,实行属地管理。垂直部门派驻到示范镇的机构及主要负责人的考核纳入镇考核体系,接受镇党委的统一领导。示范镇可在核定的机构、编制、领导职数范围内根据需要自主设立机构,不要求上下对口,镇党委对镇管中层干部在编制数内具有考察、任免权。四是增强财政保障能力。按照发展优先、区别对待原则,根据示范镇职能范围扩大、城镇建设任务加重的实际,提高示范镇财政分成比例。在镇域内发生的各种税费收入,划归区(县)的,全部或部分返还给示范镇。镇域内土地出让净收益实行全额返还,用于示范镇基础设施建设。市和区(县)直部门整合各类专项资金,加大对示范镇建设的支持力度。示范镇符合条件的产业、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项目,优先列入区(县)政府的重点建设项目。五是加大部门支持力度。将省委《十条意见》中所涉及的部门作为责任部门,督促责任部门拿出具体贯彻方案,界定支持范围,列出任务清单,明确承诺事项,落实分管负责人和承办联络人,经市和区(县)政府审定同意后,由部门行文下发,统一汇编成册,方便各示范小城镇对接,推动建立“1+N”政策支持体系。六是严格目标管理考核。将考核对象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考核各区(县)政府。重点考核相关政策、项目、资金的协调统筹和扩权强镇各项要求的落实情况,增强区(县)党委政府责任感。第二层,考核示范小城镇党委政府。坚持共性指标与个性指标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差别化考核。共性指标,基于建设、管理在内容和要求上的一致性而设置,比如地面路网体系与地下管线通道同步建设,或治理脏、乱、差,这些要求是一致的,是每个小城镇必须完成的事项;个性指标,基于基础不同,或发展重点不同,其建设内容和时序上有差异而设置,应以增量业绩进行评价,推动建立“公平公正、比学赶超、增比进位”的竞争发展机制。第三层,考核市和区(县)责任部门、帮扶部门。重点考核责任部门执行支持方案和帮扶部门落实帮扶任务的情况,使部门项目和资金向小城镇倾斜,促进小城镇增强产业支撑、完善基础设施、实现功能配套。此外,建议市政府组建专门班子,全面启动大龙开发区申报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相关工作。

篇2:市示范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

近年来,镇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增强了“小城镇、大战略”意识,牢固树立了“抓小城镇建设就是抓经济发展”的观念,努力把建设小城镇作为拉动全镇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深挖市场内涵,突出工商贸特色,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镇容镇貌得到极大改观,镇村经济日趋繁荣。先后被国家和省市列为粮食生产百强乡镇、优质小麦生产基地、林果亿元乡镇、特色农业乡镇、畜牧业特色乡镇,年月被省政府列为改革、发展、建设综合试点镇。年被河南省评定为“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被安阳市确定为小城镇建设重点镇。

一、小城镇建设的进展情况和主要做法

(一)加强了对小城镇建设的组织领导。

自我镇被安阳市确定为小城镇建设重点镇以来,镇党委、政府立足实际,科学规划,大力宣传,积极行动,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政委、镇长为指挥长的小城镇建设指挥部,下设小城镇规划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具体负责小城镇建设的领导、协调和监督,编制了《xx县镇建设规划说明书》、制定了《镇小城镇建设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意见》和《市政管理办法》等。同时利用会议、宣传车、广播、放电影、书写标语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发动,书写固定标语余条,散发传单余份,召开各种形式的党员、干部群众会余次,使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意义,克服了畏难情绪和无所作为思想,提高了认识,营造了小城镇建设的浓厚氛围。

(二)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制定了小城镇建设规划。

镇党委、政府在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委托河南省地球物理工程勘察院对镇区平方公里进行了地形测绘,同时聘请河南省豫建规划设计院高起点、高标准对镇区平方公里进行规划设计。

按照“工业兴镇、商业旺镇、农业稳镇,工商贸兴镇”的总体发展思路,把镇的发展特色定位于工商贸型:

一是在镇区东北部规划工业园区,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工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重点发展电线电缆、农药化工等,使之尽快成为支柱产业。

二是在镇区南部以棉花加工为重点,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木器加工等,以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三是以原镇区为中心,重点发展商贸业,形成以工商贸带动全镇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格局和具有地域特色的发展模式。

(三)加大小城镇建设的投入,尽快完善城镇载体功能。

我们按照“边规划、边建设、边管理”的原则,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目前:

镇区道路方面。投资万元正在对镇区主干道进行拓宽改造,投资万元整修了顺南街南段道路,投资万元整修了镇东顺京路,投资万元完成了镇区大南街下水道建设工程。

在通信方面:投资万元地埋电信电缆公里,完成了镇区通信电缆入地工程,投资万元建成了邮政大楼,使全镇电话装机突破门,电话入户达到以上,移动通信,因特网用户与日俱增。

在工业商贸方面:投资万元扩建了瑞可信电缆有限公司,投资万元扩建了金星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投资万元建成了占地面积平方米容纳个摊位的工贸商场,投资万元建成了占地面积公颂的加油站。

在教育卫生方面:投资万元新建了第一职高教学楼,投资万元新建了第一初中实验楼,投资万元建成了镇中心卫生院石佛分院。

篇3:市示范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

为了解庆阳市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情况,2016年6月,以实地考察、群众座谈和查阅资料的方式,对庆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及一个试点县、两个试点镇做了调查研究。

一、庆阳市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现状

(一)统筹编制城乡规划,不断完善城镇功能

庆阳市各试点县、镇结合当地自然资源条件、区位优势和发展战略,已编制完成了试点城市、乡(镇)、村庄总体规划和城市、重点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实现了市、县、乡、村四级规划全覆盖。形成了以总体规划为指导、控制性规划为基础、专项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为支撑的规划保障体系。目前,正宁县已完成94个县域村庄布局规划编制工作,“多规合一”规划进入评审阶段;南梁镇编制完成了《南梁镇新型城镇化试点建设实施方案》《华池县南梁镇历史文明文化名镇保护规划方案》《华池县红色旅游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2011-2020)》和南梁红色小镇建设整体规划及三个行政村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和村庄规划;镇原县孟坝镇委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启动新型城镇化“多规合一”编制工作,实现城乡建设的“五统一”,对城镇发展进行了科学定位。

(二)全力促进项目建设,切实提升城镇功能

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大力开展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统筹推进试点县、镇道路交通、供热供气、排污排洪、垃圾处理、停车场、便民公厕等基础设施建设。正宁县自试点工作开始以来,共完成市政基础设施投资3.31亿元,2015年新修通村水泥路197.25公里,全县10个乡镇已全部通客运班车,建成停靠站14个,建制镇道路通畅率达到100%,新增自来水入户村11个,解决了23 10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实现了农村安全饮水100%覆盖,开工建设周家110千伏变电站;华池县南梁镇已完成红色旅游小镇供水、排水,树木栽植、路灯安装、道路及桥梁、广播电视入户等工程;镇原县孟坝镇建成垃圾集中处理场3处,废旧地膜回收处理场、病死畜禽处理场各2处,划定临时停车场2处,车位200个,增置垃圾箱68个,实现了“三场三点三到位”,解决了农村“十乱”、街区“六乱”问题。

(三)完善政策资金配套,推进农村人口市民化

一是狠抓住房建设,按照“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房价与消费能力基本适应”的要求,抢抓政策机遇,强化督促检查,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着力增房源、控房价、强保障,确保进城务工人员进的来,留得下,住得起,正宁县农村危旧房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全面完成年度任务,孟坝镇紧扣“3341”项目工程,全方位谋划,快节奏推进,全镇今年实施重大项目13个,完成投资2.7亿元。南梁镇结合红色旅游资源,积极完善配套设施,加快农宅改造步伐,不断提升人居质量。二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正宁县加强社区综合服务场所和学校、医院、幼儿园、社区养老等服务设施建设,优化便民服务网络,目前已建成便民超市和平价菜店等生活服务设施94个,建成文化广场、乡村舞台95个,健全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三项医保制度,积极发展居家养老等多种形式的养老体系;孟坝镇新建幼儿园2所,刘城小学、王山小学增设学前班,完成醴坳、何范、峁合3所小学薄改和维修,给14个村卫生室均配备了健康一体机和专职医生,发放各类惠农资金2 200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率达95.1%,农村养老保险参加率达95.5%;南梁镇完成列宁小学科技楼建设,对7所村小学进行了维修改造,建成中心幼儿园1所、村级幼儿园2所,全镇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完成镇中心卫生院和3个行政村卫生所标准化建设,每万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达21.5名,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得到全面落实,全镇农合参保率达98.8%;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95%以上。四是加大资金保障,专项支持试点工作开展。2015年,全面贯彻落实《庆阳市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加快推进30个重点小城镇建设的意见》,市财政安排1亿元以上资金用于市区和7个特色县城基础设施建设以奖代补,确保城市维护建设税等城建税费全额用于城市建设和维护。在试点开始后,正宁县也专门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试点工作,确保了各项建设的顺利推进;镇原县孟坝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城镇建设投融资机制,采用BT、PPP模式,优化项目投资结构,“兰洽会”签约项目3个,争取项目资金188万元,引资5.75亿元,完成投资2.8亿元;华池县南梁镇建立多元化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河道治理及土地整理2个建设项目向金融机构融资贷款13 300万元。。

(四)坚持产城融合发展,强化城乡产业支撑

按照“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协调推进”的思路,创新融资渠道,加快产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区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招引企业入驻,以产业吸纳人口,让人口向产业园区和重点开发区集中。正宁县集中发展以周家工业集中区为主的产业集聚区,加快核桃峪矿井、电厂、罗川煤田、电解铝厂等项目建设进度,指导支持永和、湫头、三嘉、永正等乡镇重点发展苹果产业,榆林子、宫河、周家等乡镇重点发展烤烟、蔬菜、苗林、中药材等产业,西坡、五顷塬等乡镇重点发展草畜养殖,四郎河川区重点发展高原夏菜;孟坝镇建成太新、镇三公路沿线集中连片示范带、千亩集中连片示范点各2处,完成宽展湾、上秦万亩示范点建设,新办养殖厂6个,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1个;南梁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逐步形成了以草畜、苗木及劳务输转为主导产业,以全膜玉米、小杂粮种植为区域优势产业,依托南梁红色旅游景区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二、存在问题

庆阳市城镇化试点工作虽取得了较大进步,但还存在一些差距和问题。一是城镇发展水平滞后。2015年庆阳市城镇化率为33.46%,远低于全国和全省的平均水平,城镇化滞后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在城镇发展中还存在功能定位不准、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土地利用效率不高、产业发展特色不明显、基本公共服务功能不完善等问题。二是城镇建设资金短缺。庆阳市经济发展基础薄弱,财力有限,财政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投入明显不足,市场运作机制不完善,企业参与城镇化建设的积极性不高,社会融资难度较大,资金短缺已成为影响和制约庆阳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最大瓶颈。三是农村投融资机制仍未建立。农村宅基地、农民承包地和林产仍未资本化,土地流转仍未迈出实质性步伐,各种合作社仍处在照猫画虎阶段,农村主导产业尚未形成,优势产业提质难、规模小,农民融资难,农民兼职就业、隐性失业、就业难等导致农民增收困难,市民转化难。四是农业人口城镇化分担机制还需进一步强化。特别是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和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形成空心村已成为农村生活、生产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能否集中养老、集中办学成为我们目前建设新型城镇化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三、更新理念,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五大理念,是当代中国的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覆盖了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当然也要覆盖新型城镇化建设。

(一)坚持创新发展,优化规划布局

尽快完成新型城镇化规划编制工作,科学合理确定城镇发展定位、规模层次、空间布局和开发强度,促进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有效衔接。

一是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全力打造“庆阳原生态民俗文化游览胜地”和红色革命旅游、周祖农耕文化旅游、民俗文化旅游、历史古迹旅游、黄土生态旅游五大品牌,努力把庆阳建成甘肃重要的“旅游城市”。二是加快物流产业发展,立足区位优势,重点建设物流园区、物流枢纽、物流通道和县乡物流网络,形成干线贯通、支线顺畅、服务全市、辐射陕甘宁毗邻地区的物流产业新格局。三是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以香包、刺绣、皮影、剪纸等优势文化产业为核心,着力提升特色文化产业的效益和知名度,全力打造民俗庆阳、红色南梁、周祖圣地、岐黄故里“四大文化”品牌。四是加快服务产业发展,为城镇下岗、未就业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机会。

(二)坚持协调发展,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

加快城镇路、热、气、排污、排洪、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大旧城改造,以城镇建成区内城中村、住宅区、棚户区、商业区为重点,加快旧城巷道及供水、供热、排洪等地下管网提质改造,切实改善人居环境。加大工业集中区建设,推动区域市政基础设施向工业园区延伸,实现工业发展与城镇发展相互依托、相互促进。

(三)加快城镇公园及公共绿地建设,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

试点小城镇必须建成1处中心花园或休闲广场,改善小城镇人居环境。全面落实节能、节地、节材、节水等各项环保措施,加大流域综合治理力度,扎实推进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和“天保”工程建设,着力创造“天蓝、地绿、水碧、山青”的宜居环境。

2016年4月22日,庆阳市成为14个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市之一。新型城镇化试点县、镇也可以借鉴这种雨洪管理概念,通过“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运用,以期改善生态环境。

(四)坚持共享发展,推动农村人口市民化进程

1.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探索建立农业转移人口转户制度体系,有序推进人口城镇化。在合理控制人口规模的基础上,完善落户政策,引导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

2. 深化用地制度改革。

合理调控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布局和供应节奏,优先保障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用地需求。合理分配用地指标,保证城镇发展应有的空间。优化用地结构,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坚持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水平。

3. 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在试点城镇开展统筹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新农村建设试点,加快推进教育、医疗、保险、养老和社会服务中心等基本公共服务向社区、基层延伸。

4. 深化住房制度改革。

积极稳妥地做好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工作,进一步提升住房保障资源的使用效率。坚持不懈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扩大保障范围,将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逐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摘要:笔者概括了庆阳市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现状,总结了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更新理念,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篇4:图木舒克市城镇化建设探析

关键词:图木舒克市;城镇化;建设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新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当今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兵团城镇化在边疆地区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在维护兵团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图木舒克市概况

图木舒克市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天山西段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北邻阿克苏,西邻喀什,周边有阿瓦提、巴楚、柯坪三县。2004年1月19日,图木舒克市正式挂牌成立,2013年总人口1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63%,市行政区总面积1901.03平方千米。[1]该市域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棉花、瓜果等生产,是自治区重要的优质棉生产基地。近年来,图木舒克市城市建设取得飞速发展,7.8平方公里中心城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26亿元,实施“园林靓市”战略,完成绿化4万亩,绿化覆盖率达45.2%。[2]师市建成了以图木舒克市为中心、东西线垦区为两翼的城镇体系,城镇化率达到40%。

二、图木舒克市城镇化建设的特点

图木舒克市实行“师市合一”的独特管理体制,同时拥有良好的屯垦文化,特色鲜明的对口援疆政策以及“五城联创”建设的政策无疑成为了图木舒克市城镇化的亮点。第一,“师市合一”的管理体制。这是兵团师市具有的独特的特征。由于这种特殊的体制,兵团市的城镇化建设不同于内地的城镇化建设。在城市建设和规划的过程中,兵团市由于特殊的地缘关系,要考虑维护新疆安全稳定和社会安全问题,因此在城镇的规划和布局上需要兼顾经济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的双重任务,其城镇化发展具有特殊战略意义。第二,屯垦文化的历史积淀。从汉代开始就具有的屯垦历史,使得图木舒克市的城市文化更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及古丝绸之路要道使图木舒克市作为边陲新兴城市更加具有了文化底蕴。这种特殊的城市文化,为图木舒克市的城镇化建设增加了吸引力。第三,对口援疆的特色政策。创造性地开展援建工作,形成了较为独特的对口支援模式。广州东莞市对口援建图木舒克市;同时珠海市、阳江市也对图木舒克市援助,使得该市的医疗卫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至2014年,该市安排援建资金2.86亿元。第四,“五城联创”科学决策。2014年,该市进行“五城联创”建设,即: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自治区卫生城市、自治区环境模范城市和兵团“双拥”模范城市建设。注重园林景观建设,坚持环境卫生检查和月通报制度,健全的“双拥”工作机制;使得该市异于其他的兵团师市,具有独特的建设和发展思路。

三、图木舒克市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作为兵团管理体制的城市,由于其特殊的形式,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师市合一”导致体制的不完善;人口规模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城镇产业结构与城镇发展不协调;城镇建设和管理仍不完善。首先,“师市合一”虽然具有很多优势,也是一大亮点,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师市做到合一的只有领导班子,其他无论是从区位划分、管理权限都不明确,难以发挥“师市合一”的优势,反而起到反作用。导致师部、市政府两级之间的关系协调困难;过多的分层,使得各个领导层意见多元化,不利于政策决策的科学性和及时性,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市政府权力有限,很多地区无法触及到,直接阻碍了该市城镇化建设。作为下级单位的图木舒克市,师市之间的地位悬殊,使得在上下级关系中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强烈,导致建设缓慢。其次,图木舒克市人口规模小。人口是衡量一个城市城镇化最直观的数据,该市相比较首位兵团城市石河子市而言,属于小城市。人口仅16万人,而且人口大多分散于周边团场,城市人口规模很小,制约着城镇化建设的发展。人才的短缺,高素质人才的急需同样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从总体上来说,城镇基础设施仍然相对薄弱。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加强对兵团尤其是对边境偏远地区团场的扶持,城镇基础设施稍有改善,但商业服务、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相对落后,城镇功能单一,经济结构简单,难以发挥城镇的集聚效应与辐射功能。第四,城镇产业结构与城镇发展不协调。随着师市经济的发展,师市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突出。第三产业比重较小,其增加值相对较低。2014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在14.5亿元,增长25.9%。[3]相对于第一、二产业而言处于低增长,同样也是低层次的水平,与城市化的发展极不协调,制约着城镇的发展。最后,城镇建设和管理仍不完善。房屋征迁工作进展迟缓,个别团场由于观念没有转变,工作力度不大,影响城镇化部署;在城镇管理工作中,总体管理水平不高,缺乏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缺少资金的投入,缺少管护设施的投入,缺少严格的考核监督办法。[4]

四、推动图木舒克市城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作为兵团师市的图木舒克市,其建市历史相对较短,从而暴露出师市城镇化的常见的问题和特殊的问题。因此对于该市的城镇化建设,我们一方面要借鉴经验,另一方面也要紧跟国家大政方针加强新型师市的建设。一是借鉴经验,运用“师市合一”模式,提升城镇整体发展服务。作为兵团最早建立的城市——石河子市,城镇化建设历史悠久。历经三代军垦人的努力实践后,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兵团城镇发展模式——“师市合一”发展模式。“师市合一”的体制能够将兵团组织化程度高,发挥城市市场化程度高的优势,使城市发展和经济发展相互依托,相互促进,有效的提高了产业集中度。与石河子市相比,图木舒克市实施“师市合一”模式,应在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条件的基础上,借助城市规划建设的力量,将政府承担的经济调节职能、基础设施建设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向辖区延伸,集聚行政力量,在不断提高行政效率的前提下,整合资源优势,探索出一条城市、团场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路子;更好的为城镇化建设服务。二是优化布局。城镇化的发展规划起点要高,注重前瞻性和科学性,做规划,思维要新、视野要宽、眼光要远,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结合当前形势发展壮大团场,扩大兵团的影响力和战斗力,在推进城镇化的理念上、方法上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优化图市、草湖镇等市镇规划布局,推进区域城镇化发展,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互衔接。三是增强综合实力。图木舒克市和兵团的其他几个城市相比,差别还是比较大的。师市要理顺体制、完善功能,统筹城市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发展,尤其要着力培育发展二三产业。把该市作为推动师市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师市积聚各类资源的区域性中心区;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和优势工业,扩大经济总量和人口规模,改善人居环境,大幅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四是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提高基础设施服务覆盖率,实施好“暖房子”等民生工程,结合建筑节能、环卫设施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基础设施等,提升绿化、净化、美化水平。推行物业服务的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保质保量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設任务;规范资金管理;严格实行“实名制”管理,做好保障性住房的“实名制”工作;全力保障房政策的落实;解决困难职工家庭住房问题。五是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谋划的中国未来5年的发展道路中有关城镇化的要求,图木舒克市作为新型师市必须根据其要求发展自己的“新型城镇化战略”,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战略核心,加快城镇化率。对于图木舒克市来说,要发挥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与周边师市的联系和交流。只有既坚持传统的发展又在新政策的带动下结合自身的优势发展,才能对现今图木舒克市的发展取得新的突破。

五、结语

作为一个新兴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自己的探索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新形势下,对于图木舒克市城镇化进程的探索,我们能够更好的对于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城市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同时对这样一个新兴城市的发展以及不足进行的认识和建议,也能够为我们新疆的长治久安有进一步的巩固作用。(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

参考文献:

[1]数据来源于《兵团年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年鉴社.2015.9

[2]奉正云:《建设魅力新家园——农三师图木舒克市全面推进城镇化建设》叶尔羌报[J],2012.8.21

[3]数据来源于《兵团年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年鉴社.2015.9

篇5:2016示范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

小城镇是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重要节点,是实现城乡统筹的重要融合点。为扎实推进我市小城镇建设,全面提高城镇化水平,根据市委点题部署和市政协2016年工作要点,市政协组建以陈达新主席为组长、王能军副主席为副组长的调研组,于2016年4月至5月,采取实地考察、听取汇报和召开座谈会相结合的方式,对本市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等16个示范小城镇进行了专题调研。在此基础上,充分听取相关部门意见,形成此报告。

一、基本情况

16个小城镇中,XX镇为省级示范小城镇,其余为市级示范小城镇。镇域总面积为XX.61Km2,总人口为XXXX人,人口密度为XX人/Km2;建成区总面积为XX.43Km2,总人口为XXX人,人口密度为XX1人/Km2,城镇化率为XX.23%;2016年社会生产总值XX.69亿元,财政总收入5.2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71.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87.2元。各示范小城镇在地缘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方面各有优势。XX镇、XX镇紧贴消费市场,生态条件好,交通便捷;太平镇、木黄镇、寨英镇、万山镇、中坝镇旅游资源丰富,对外有高速公路联结;大龙镇工业基础好,处于铁路、高速公路枢纽位置;XX镇商贸繁荣、交通便利、特色农业基础好;XX镇是乌江航道和铜仁融入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盘石镇地处湘黔苗族群众聚居区核心地带,民族风情、民俗文化、民间绝技资源丰富。

二、主要成效

各区(县)及示范小城镇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示范小城镇建设的系列指示精神,按照“特色鲜明、设施完善、功能齐备、宜居宜业”的要求,狠抓规划编制、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和城镇管理,示范小城镇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城镇规划全面覆盖。依据地缘区位、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各示范镇就小城镇发展定位进行了策划。大龙镇策划打造工矿园区和交通枢纽型示范镇;木黄镇、寨英镇、太平镇、万山镇策划打造旅游景观型示范镇;煎茶镇、塘头镇、官舟镇、本庄镇、合兴镇、孟溪镇、盘石镇策划打造商贸集散型示范镇;坝黄镇、田坪镇、中坝镇策划打造绿色产业型示范镇;洪渡镇策划打造移民安置型和旅游景观型示范镇。普遍完成城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坝黄镇、田坪镇、太平镇、木黄镇、塘头镇、煎茶镇、合兴镇、寨英镇编制了近期修建性详细规划。此外,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在一些示范镇已经启动。如《木黄镇旅游景观概念性规划》、《木黄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寨英古镇保护性规划》、《寨英镇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等等。

(二)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以实施“8个1”、“8+3” 或“8+X”工程为抓手,示范镇市政设施逐渐完善,公共服务能力得到提升。新建或改造城镇路网100.5公里,建成区面积增至9.59Km2;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有序推进,万山镇已正式运行,大龙镇、煎茶镇、官舟镇、塘头镇、本庄镇基本完工;新建或完善敬老院15个,8个投入使用,7个主体完工;新建或完善卫生院16个,投入使用或主体完工12个;新建或完善社区服务中心13个、农贸市场16个、体育场5个、市民广场或公园10个,实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10个,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16个,总面积XX.8万m2。

(三)产业支撑逐渐增强。一是特色农业发展壮大。官舟镇现代高效循环农业示范园投入使用,年产值XXX多万元。园区内年产6万吨优质有机肥厂1家,年育肥XX只规模的白山羊繁育场1个,年产饲料5万吨的优质牧草颗粒饲料加工厂1个;建成蔬菜基地XX亩、现代烤烟育苗工场50亩,镇内有5家农产品加工企业。XX镇建成关中坝国家级葡萄产业园基地XX亩,计划投资XXX万元的芭蕉有机农产品基地,已完成投资XX多万元。XX镇烤烟产值突破1000万元,蛋鸡养殖园区提升为省级示范园区。木黄镇在巩固茶叶、烤烟、养殖等传统产业的同时,建成以食用菌为主导产业的省级高效农业示范园,规模达到2000万棒。煎茶镇规划烟草农业基地2.5万亩,培育养殖大户156户,种植优质牧草2万亩、天麻5万平方米,发展茶园1.5万亩,前胡、太子参等中药材连片种植均在2000亩以上。XX镇已建成3000多亩人工草场,引入梵净牧业、大哥大牧业、希望集团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种草养畜。二是工业发展势头较好。大龙镇推行“以城带产、以产促城、产城互动、产城一体”发展模式,2016年招商引资项目53个,签约资金34亿元,到位资金30.72亿元,建成标准化厂房1XX.5万平方米,现有工业企业XX多家,实现产值XX.6亿元。万山镇建成张家湾汞化工产业园,入园规模企业达到15家,实现年产值XX.8亿元。XX镇三湘药业、医用氧生产和精米加工、御园春食品等生物医药和农产品加工企业落地建成,建丰液压机机械制造厂、建安混泥土工程、甲硫基乙醛肟项目即将建成投产。

(四)管理能力明显提升。一是设立机构,建设队伍。16个示范镇均成立了规划建设管理所,落实工作人员52名,解决了办公场所和工作经费。全市举办3期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培训班,培训相关干部458人。从小城镇建设的长期经营出发,市政府委托职院连续5年定向培养600名建工专业高职生,2016年、2016年已分别完成150名招生计划。二是综合整治,改善面貌。如塘头镇出台《镇容和环境管理实施办法》、《户外广告管理办法》、《垃圾管理办法》、《烟花爆竹燃放制度》等城镇管理制度,组建城管中队、消防支队等管理队伍,配备了垃圾清运车、城管监察车、消防洒水车、治安巡逻车,推行住户卫生“三包”管理,依法开展了“乱停乱放、乱搭乱建、占道经营”专项整治活动,城镇管理实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在近两年示范小城镇建设实践中,各级加深了认识,积累了经验。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

一是建立了“政府推动、政策扶持、市场运作、严格考核”的推进机制。各区(县)成立了以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的示范小城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有政府分管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示范小城镇联席会议制度,全面加强指挥调度、综合协调和要素统筹。如印江县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项目资金统筹办公室,对财政资金进行整合,支持小城镇加快发展。各区(县)普遍出台支持示范小城镇建设的实施意见或方案,从用地指标、资金安排、干部配置、部门帮扶等方面予以支持。推进市场运作,2016年16个示范小城镇招商引资项目102个,签约资金96.18亿元,到位资金42.31亿元。印江县采取异地BT模式融资1.5亿元,加快了木黄镇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建立了“按月调度、季度检查、半年通报、考核”的跟踪督查和考核推动机制,营造了“比学赶超、增比进位”的竞争发展氛围。

二是探索了“规划先行、路网拉开、项目推动、建管并重”的建设路径。各区(县)和示范镇党政领导能够认识到,通过加强规划解决城镇空间布局、发展时序和避免无序建设、重复建设的问题,敢于聘请高资质、高水平专家设计论证,舍得在规划上花钱。通过拉开路网,以新区建设促进老城疏散。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完善市政设施,强化公共服务,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坚持建管并重,通过改变镇容镇貌、提供公共服务,营造良好人居和创业就业环境,16个示范镇新增小微企业38家,新增城镇人口3426人,促进了产业发展和人口聚集。

三是市级层面作出了促进城镇建设长期健康发展的一系列重要制度安排。如: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国有土地熟地出让,不仅延长土地增值链条、为城镇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源,更有利于掌握城镇发展的主动权,改变由开发商牵制城镇规划的被动局面;规划和土地审批一支笔,不仅有利于规划的实施、形成城镇风貌,更有利于控制开发商的圈地行为;开发城镇地下空间,不仅有利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也有利于增加城镇绿地面积。

三、问题和困难

(一)思想认识不够。一些地方没有从全局的高度去认识推进小城镇建设的意义,主动发展意识不强,简单地认为小城镇建设就是搞“8个1”、“8+3”和“8+X”工程,存在被动应付考核的现象。

(二)规划布局不优。有的地方城镇功能定位模糊,选项较多,重点不突出;有的地方城镇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不相衔接;有的地方缺少对外交通、城镇路网、市政设施和公用事业等专项配套规划;有的地方修建性详规编制力度不够,建筑风格不统一;有的地方规划实施不好,规划仅仅用来应付检查,而不是引领小城镇建设。

(三)建管水平不高。有的地方路网不发达,只有主干道,没有次干道和支路,“一条路、两排房”,“路即是街、街即为市”的现象还较突出;交易市场、停车场、公共厕所、垃圾收运等设施建设滞后;“两违”建筑突出,农贸市场闲置,占道经营普遍,卫生保洁不够,城镇管理水平不高。

(四)要素保障较难。土地指标不能满足建设用地需求,为了完成建设任务,有先上车后补票的情况。资金筹措难度大,民间资本参与建设的积极性还没有调动起来。城镇规划管理和建设人才少,不适应小城镇加快发展的需要。

(五)推进亟待发力。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100个示范小城镇改革发展的十条意见》(黔委厅字﹝2016﹞68号文件,以下称省委《十条意见》)尚未落地,扩权强镇要求落实不好,权责不对等;区(县)政府协调统筹力度不大,部门政策、资金、项目向示范镇倾斜不够,帮扶作用不明显;考核指标设置不尽合理。示范小城镇基础不一,有的存量多,有的基础差,但考核指标却没有太大区别。如考核“8个1”或“8+3”建设内容,对存量较多的示范镇,即便增量小,也会有个好的考核结果,这就形不成足够压力;而没有存量或存量少的示范镇,即便增量多,也难以取得好的考核结果,这就容易挫伤积极性。

四、几点建议

(一)强化宣传培训,增强思想自觉。各级党委政府都必须认识到,城镇化是非农产业向城镇集聚、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其建设内容不局限于“8个1”、“8+3”和“8+X”工程,涉及到城市设计、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事业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的各个方面,以及进城农民居住、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系列问题,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求是城乡统筹。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是我市减少农民、富裕农民,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

(二)突出功能定位,着力规划布局。坚持“先策划后规划、先规划后建设、先环境后建设”的思路,着力推进示范小城镇规划布局。一要系统策划。以国家、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市“两区一走廊”战略布局为总要求,结合自身的地缘区位、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明确城镇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重点。二要完善规划。注重规划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推进示范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使之与城镇总体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有机衔接;着手产业发展、对外交通、城镇路网、市政设施和公用事业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加大详细规划编制深度,把规划落实到每一个地块,以详细规划引领城镇风貌建设,打造个性特色小镇。三要科学布局。坚持节约集约原则,建设空间规模适当、建筑密度合理、功能组合科学、物理形态紧凑、边界自然增长的紧凑型小城镇,避免散乱和无序。四要狠抓落实。加强规划宣传,强化规划执法,严惩违法行为;建立规划实施抽检制度,及时发现、纠正违规行为,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

(三)优化建设思路,提高建管水平。一要提高路网建设起点。既要建设主干道,又要建设次干道和支路,改变“一条路,两排房,以路为街,以街为市”的状况。二要优化建设开发时序。地面路网体系和地下管线通道要同步推进,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同步实施,交易市场、停车场、公共厕所、垃圾收运设施等优先建设,其它公用事业设施要注意轻重缓急、统筹安排、逐步配套。三要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在城镇建设中要防止破坏山体、污染水体行为,建成一批山体公园、湿地公园,着力建设绿色小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四要加大城管执法力度。依法开展违法建设、占道经营集中整治,积极引导入市经营,建立卫生保洁常态化机制。

(四)方法灵活多样,强化要素保障。一要加强用地保障。每年从上级下达的建设用地指标中,安排一定数量用于支持示范镇发展,并拿出一定份额用于经营性土地招、拍、挂;支持示范镇整合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保障房建设工程、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工程、地质灾害点整体搬迁工程等民生项目和重大交通水利设施建设项目,用活“美丽乡村.四在农家”六项行动计划和“5个100工程”政策,向上级有关部门申报城镇建设用地与农村用地指标,土地综合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向示范镇倾斜;推行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规模减少,与吸纳农村人口进城落户数量挂钩,促进节约用地;尽快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流转。二要破解资金难题。建立土地增值机制。支持示范镇设立土地收储中心,牢牢掌控城镇用地一级市场,适量适度投放土地二级市场,实行熟地出让和额度控制,确保国有土地增值。开辟民间资本投资渠道。一些地方民间“高利贷”、“非法集资”等问题突出,既反映了融资难的问题,又反映了社会闲置资本缺少投资渠道的问题。如何将城镇化建设资金需求与闲置的社会资本有效对接,变“非法集资”为“合法融资”,XX省XX等县组建城镇化建设基金的做法值得借鉴。主要做法是:政府主动对接资本市场,发挥政府资金的种子作用,吸引本地民营企业家和社会资金,发起设立城镇化建设基金(混合私募基金),由私募基金公司与政府国资公司共同组建基金管理机构,负责城镇化建设基金的投资运营;政府在基金管理公司的协助下,对城镇化建设项目进行完善提升,形成可行的投融资“项目包”与基金和金融机构对接。改变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将补助小城镇建设的资金直接注入有实力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发挥担保资金的杠杆作用,从而放大融资规模。推行土地入股模式。引导农民以土地入股,既减轻政府融资压力,也能增加失地农民收益。以项目争取上级资金。加大项目编报力度,如编报小城镇对外交通联结和过境公路改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河道治理项目,等等,有项目,就有资金。三要抓好队伍建设。通过内部调剂的方式,适当增加市和区(县)规划、住建部门编制和人员,按要求配齐小城镇规划和建工专业人员。在定向培养建工人才的基础上,返聘一批身体尚好、现已离岗退休的专业人才,以解燃眉之急。

(五)推动政策落地,强化责任监督。以推进扩权强镇为抓手,出台《关于推进扩权强镇工作的意见》,使省委《十条意见》得以落地,强化示范镇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增强其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一是赋予规划建设管理权。示范镇规划建设管理站(所)根据县级规划主管部门委托,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负责确定镇辖区建设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条件;核发镇辖区建设工程的规划许可证;核发村庄规划区内建设工程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负责本辖区违法建设的查处和集体土地范围内的房屋登记发证工作。二是下放行政审批和执法权。简化项目审批服务环节,需报国家、省和市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或备案的项目,由示范镇人民政府办理预审,报县级投资主管部门“见文行文”,予以转报;其他项目由示范镇办理备案预审,报县级投资主管部门“见章盖章”,予以备案。按照“统一签订委托协议、统一规范操作流程、统一组织业务培训、统一授牌授印”的要求,在城管、环保、劳动、安全生产、食品安全、工商、住建、国土局、水务等领域,依法委托示范镇行使部分县级行政审批和处罚权,并成立综合性执法机构具体处理相关事宜。所有下放、委托给示范镇的行政许可和审批事项,一律进入便民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三是扩大人事管理权限。示范镇党政主要负责人按副县级高配,辖区内各部门,除上级有明确规定外,实行属地管理。垂直部门派驻到示范镇的机构及主要负责人的考核纳入镇考核体系,接受镇党委的统一领导。示范镇可在核定的机构、编制、领导职数范围内根据需要自主设立机构,不要求上下对口,镇党委对镇管中层干部在编制数内具有考察、任免权。四是增强财政保障能力。按照发展优先、区别对待原则,根据示范镇职能范围扩大、城镇建设任务加重的实际,提高示范镇财政分成比例。在镇域内发生的各种税费收入,划归区(县)的,全部或部分返还给示范镇。镇域内土地出让净收益实行全额返还,用于示范镇基础设施建设。市和区(县)直部门整合各类专项资金,加大对示范镇建设的支持力度。示范镇符合条件的产业、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项目,优先列入区(县)政府的重点建设项目。五是加大部门支持力度。将省委《十条意见》中所涉及的部门作为责任部门,督促责任部门拿出具体贯彻方案,界定支持范围,列出任务清单,明确承诺事项,落实分管负责人和承办联络人,经市和区(县)政府审定同意后,由部门行文下发,统一汇编成册,方便各示范小城镇对接,推动建立“1+N”政策支持体系。六是严格目标管理考核。将考核对象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考核各区(县)政府。重点考核相关政策、项目、资金的协调统筹和扩权强镇各项要求的落实情况,增强区(县)党委政府责任感。第二层,考核示范小城镇党委政府。坚持共性指标与个性指标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差别化考核。共性指标,基于建设、管理在内容和要求上的一致性而设置,比如地面路网体系与地下管线通道同步建设,或治理脏、乱、差,这些要求是一致的,是每个小城镇必须完成的事项;个性指标,基于基础不同,或发展重点不同,其建设内容和时序上有差异而设置,应以增量业绩进行评价,推动建立“公平公正、比学赶超、增比进位”的竞争发展机制。第三层,考核市和区(县)责任部门、帮扶部门。重点考核责任部门执行支持方案和帮扶部门落实帮扶任务的情况,使部门项目和资金向小城镇倾斜,促进小城镇增强产业支撑、完善基础设施、实现功能配套。

篇6:市示范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

点市申请报告

“MsoNormal” style=““ align=“center”>关于申请将我市列为卫生部市级应急指挥系统建设项目示范试点市的报告

“MsoNormal” style=““>

“MsoNormal” style=““>省卫生厅: “MsoNormal” style=““>为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和能力建设的有关精神,进一步推动我市卫生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实现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统一应急协调指挥,实现卫生应急信息资源共享、指挥决策高效,特申请将我市列为卫生部市级应急指挥统建设项目示范试点市。“MsoNormal” style=““>

一、**市基本概

况:

“MsoNormal” style=““>**位于**西省八百里**川腹地。渭水穿南,嵕山亘北,山水俱阳,故称**。东邻省会**,北与**接壤,是古丝绸之路的第一站,我国**地区通往大西北的要冲。作为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中国的封建王朝--**王朝建都之地,**有着2350多年的建城史,是中国甲级对外开放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魅力城市、中国地热城、全国十佳宜居城市及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市。全市总面积10196平方公里,辖两区一市十县,共169个乡镇、16个街道办事处,2776个行政村,147个居委会,总人口510万。**历史悠久,自然资源丰富,是**西主要的粮、油、果、菜、畜禽产地、西北地区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全国的优质苹果生产基地、**西最大的奶源基地和蔬菜基地。**的工业基础雄厚,各类工业企业5000多户,形成了电子、医药、食品、能化、纺织、建材六大支柱产业。在市境区内,**海铁路贯通东西,咸铜、西韩铁路与**海线在此交汇;西兰、211国道、咸宋、西宝、西铜等公路干线四通八达,县县、乡乡实现了油路化。已建成的**至**、**至**高等级公路穿境而过。几千年的“**古渡”已被横跨渭河的铁路和公路大桥代替。国内第四大机场****国际机场有国际、国内航线80多条。矿产资源方面,境内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探明22种,已开发利用10种,主要有煤、铁、石灰石、石英砂岩、陶土、油页岩及石油等,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全市采矿业迅猛发展。市区内金融、商贸、文体娱乐、广播电视、卫生、旅游等服务机构一应俱全,城市配套设施功能完善。特别是随着西咸一体化和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实施,**渭新区、沣渭新区的规划开发,城区框架进一步拉大。从人口、交通、矿产、区位等因素看,我市应急工作亟待加强。目前,市区拥有三级医疗机构6所,二级医疗机构6所,社区服务

中心18个,社区服务站81个。全市有县级综合医院11个、中医院12个、妇幼保健院14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4个、卫生监督机构14个、乡镇卫生院205所,其中:中心卫生院65所,一般卫生院140所。村卫生室3058个,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MsoNormal” style=““>

二、“数字**”工程建设情况

“MsoNormal” style=““>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信息化的发展,明确地提出“要加速信息化进程,坚定不移地推动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产业化和城镇化,将**建设为西部强市”。自“数字**”自实施以来,**市数字化建设办公室精心组织,形成了《数字化**实施方案》,经**西省建设厅同意上报国家建设部,经国家建设部组织的专家技术审定,于2003年4月22日正式批准成为国家数字化城市示范项目。经过几年的努力,在数字**建设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

1、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全市以宽带城域网

为主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形成,并已趋于完善。目前,全市固定电话交换设备总容量已达到102万门,用户78万户;移动通讯无线网总容量130万户,用户92万户,全市无线GSM网和CDMA网的覆盖率已经达到99.8%。全市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6.26%、96.73%。形成了以中国电信网络和广电网络为主、中国网通为辅的信息网络体系,互联网用户超过5万户,市区及11个县市全部开通ADSL宽带上网业务,建成宽带小区120多个。

2、信息产业持续增长。全市拥有规模以上电子工业企业16户,2004年电子工业总产值完成87.9亿元,彩虹集团公司、偏转集团公司在2004年全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排名中分别列第22位和第70位;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广电网络、中国网通、中国铁通、卫星通讯公司等信息服务企业均已在我市开始服务,数字电视基本普及。

3、电子政务建设进展较快。“**市公众信息网”工程建设全面建成使

用,“**市公众信息网”作为**市的门户网站;与全市60多个部门和13个县区的站点连接,全市13个县市区政务公众信息网站建成并投入运行,部分县市区的电子政务建设二期工程完成;“**市公众信息网”链接108户企业网站,初步形成了市县两级网络互联互通的网络构架。

4、信息技术应用全面展开。已建成市县乡级及龙头企业的农业信息网站103个、手机防灾减灾气象短信服务平台、防雷电监测网络、森林病虫鼠害测报网络体系;各商业银行建立资金清算、信贷管理、城市综合网、银行卡网络等系统,实现营业网点核算、营销、服务一体化;全市国税和地税部门的纳税申报、增值税稽核、出口退税、防伪税控、“中国税收征管信息系统”等开始使用;全市建成卫星教学收视点1910个、计算机教室193座、多媒体计算机教室700多座、卫星IP数据宽带多媒体接收站2588个,180多所中小学实现宽带接入互联网,85所中小学建成了校园网。

5、初步建成的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系统,用信息化控制手段在市区主要路口安装了城市道路监控系统,实施了主要路口的电子警察电视监控,极大的完善了交管部门的管理手段和提高了服务质量,改善了道路交通秩序、路口车道通过率提高了50%。

6、建成的**兴农网和**气象网,已将网络化信息应用于农业防灾减灾服务。借助于数字化网络,通过认真分析和深入研究调查,使得气象预报准确率在98%以上,在全省地市级处于前列,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数字**”工程先后启动的20多个相关项目,开展了多项实质性工作:

1、依托广电传输网络,建成了连接省、市、县三级的电子政务网络,城区及部分县市已全面实现了办公自动化。

2、**市规划部门2000年完成**市建成区1∶1000地形图的航拍工作,2001年完成了图件的数字化工作并建立了相应的基础数据库。

3、国土部门初步建立了城区及各县城镇地籍数据库,1∶1万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全

市采矿登记管理数据库、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数据库等,并对我市“数字国土”基础信息工程进行了全面规划。

4、从“数字**”工程实施以来,数字**办公室协同技术依托单位全面收集了国内外开展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有关资料,同时,组织相关人员赴**、**、**、**等信息化建设领先的城市进行调研与咨询。根据我市各政府职能部门及相关单位信息化、数字化工程现状及需求情况的实际状况,初步完成了《**市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的编制,构建了**市UGIS建设的蓝图。

5、启动**市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项目。按照国内外开展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发展趋势和经验,其首要任务是主抓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实现**市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是提供开放性资讯服务的基础保证。为此,在**西省测绘局的大力支持与协助下,启动了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的预案,着手编制了《“数字**”工程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可行性报告》。

6、探索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示范项目。今年构建了基于GIS的《**市网络查询电子地图》并拟于近期在我市政府信息网站上开通和试运行,届时它将成为**市政府为广大公众服务的信息窗口,从而让数字化**建设工程更加贴近我市的工作实际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所需,形成全社会都参与并支持实施数字化建设的良好局面。

“MsoNormal” style=““>

三、近年我市突发事件情况

“MsoNormal” style=““ align=“left”>近年来,我市公共安全形势比较严峻。自然灾害、森林火灾、煤矿、道路交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起数明显增加;传染病事件和病例数继续增多,突发事件总数从2007年的5732起上升到2009年的6431起,3年间增加了699起,年均增长率为5.8%,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3年间增加了4起,年增长率达22,4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从2007年的2起增加到2009年的14起,社会安全及事故灾难

类事件3年间增加了915起。从目前情况看,各种突发事件逐年上升, 全市新发传染病疫情压力较大,2003年非典期间成功发现救治一例重症非典患者,2009年全市报告甲型H1N1流感实验室确诊病例467例,处置突发公共事件14起。我市交通、地质灾害、传染病疫情等突发事件卫生应急任务相当繁重,共处理

.面对突发事件不能及时、有效应对,势必会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以及社会秩序的稳定造成严重影响,并威胁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急需建立一个高效、快捷的指挥中心。

“MsoNormal” style=““ align=“left”>自2003年”非典”疫情发生后,我市高度重视卫生应急工作,成立了市级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准备和应急处理等方面的组织协调工作;在全市基本形成成立了由乡村医生、乡镇卫生院、县级医疗卫生单位和市级医疗卫生机构组成的市县乡村四级应急网

络体系;按照“政府领导、统一指挥、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分类处理、部门协调”的原则,完善了各种应急预案和方案;强化卫生应急的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应急药品与器械准备充足;加强了卫生应急人才队伍建设,对各级等卫生应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了快速反应能力、综合判断能力。同时,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市级卫生应急指挥中心项目建设,在全省卫生应急工作会议后,特别是在接到省委、省政府关于“两会”期间,我省与国家有关部委签约及会谈情况通报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立即作出批示,要求我局尽快与省卫生厅衔接,尽快拿出实施方案,把其作为卫生系统重点建设项目予以推进。3月底,我局新一届领导班子到位后,就把应急指挥中心项目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积极向省卫生厅申请将我市列为市级应急指挥系统建设项目试点市,根据部、省相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我们初步制定了我市卫生应急指挥中心

建设方案,并向省卫生厅,市政府作了备案,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2009年,经市政府批准,我局已成立了独立的卫生应急科,办公楼上现有160平方米和80平方米会议室各1个,具备建设市级应急指挥系统建设项目的基础条件。经局领导研究,申请将我市列为卫生部市级应急指挥系统建设项目示范试点市。“MsoNormal” style=““>专此报告。“MsoNormal” style=““>二〇一〇年七月十六日

“MsoNormal” style=““>

“MsoNormal” style=““>主题词:卫生

应急

项目

报告

“MsoNormal” style=““> **市卫生局

2010年7月16日印发

上一篇:导光板加工工艺流程下一篇:从宝洁公司看市场营销的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