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下的儿童启蒙教育论文

2022-04-30

传统文化下的儿童启蒙教育论文 篇1:

中国传统文化与儿童绘本设计的融合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对儿童启蒙教育越发重视,其中绘本对启蒙教育有着很大的影响,目前图书市场上真正具有传统文化元素的儿童绘本可以说是凤毛麟角。通过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和儿童绘本之间的重要性以及现状,进而促进日后更多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儿童绘本发展.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儿童绘本;设计

一、前言

绘本由图画和文字组成,但是文字并不作为主体呈现,大多是用来对图画进行表达和解释,进而让绘本的内容展现的更加清楚明了。儿童绘本主要是针对儿童这一特定社会群体的读物,大多会运用简洁的“视觉”语言信息去传达情感,内容具有易读性、趣味性,画面具有色彩亮丽、生动活泼的特点,更容易带动儿童进入阅读的情境,是儿童成长过程中学习和认知世界的方式之一,是链接认知的“桥梁”。同时儿童绘本还兼具艺术、商业、历史文化等多重价值,如果能够充分结合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会成为优秀的艺术设计和创意作品。绘本有利于塑造孩子心智和世界观、培养孩子品质和习惯、拓宽儿童视野、帮助儿童建构知识体系,可以说具有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的双重作用。

二、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儿童绘本中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加强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增强思想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习近平主席最近考察时也曾表示,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此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儿童,《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给出的定义是:指较幼小的未成年人(年级比“少年”小),一般指0—12岁左右。童年是我们一生最纯真、最美好的时期,是初步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最适宜的阶段,儿童阅读启蒙书籍最先接触的大多是从儿童绘本开始,因为它能够培养阅读习惯及思维方式,同时培养其情感和想象力。因此,在儿童绘本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有利于儿童时期就能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让儿童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后备力量。

一个没有传承文化的民族是危险的,华夏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弥足珍贵,一直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国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产品及创作项目给予了重点扶持开发和鼓励,在人民的生产生活中也越发的得到关注和认可,对设计师来说,同样肩负着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义务,继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我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自古以来,中国人讲究“人本善”“和为贵”;接受的传统文化是以柔为美的、是中庸和谐的、是美好的;表达方式是含蓄的。越来越多的儿童绘本设计者意识到了中国精神的力量,中国故事和儿童绘本结合还需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背后的意义,而不是生搬硬套[1]。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儿童绘本设计当前的现状

绘本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外设计界在儿童绘本方面發展比较早,很长一段时间家长大多将国外进口的儿童绘本书籍作为第一选择。对我国儿童绘本市场的发展而言,由于发展的时间较短,目前真正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儿童书籍屈指可数,内涵也没有得到真正的传承和普及,特有的历史含义并没有真正的在孩子的生活中得到共鸣。就整体来看,由于受国外儿童绘本影响,国内儿童绘本的设计不管是从主题的选择还是画面风格上,多以物像自然表现为主,仍处于对国外作品的模仿和借鉴阶段,还是主要以国外的形象和名称来作为主要的形象设计。过于追求利益和当前的流行事物,往往缺少深层次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虽然带动了商业发展,但是由于单纯的模仿和借鉴,往往会抛弃我国传统的经典形象和民族自身的文化特点,因而使得我国的儿童绘本缺少民族特色。

鲁迅在《且介亭杂文集》中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自身首先要真正明白中国文化的价值,审视儿童绘本带给社会的价值,把中国儿童绘本推到国外,让全世界看到中国文化的价值[2]。事实上,我国传统文化有着其他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许多经典角色和故事都有着很深的寓意,甚至国外也开始作为主要的角色进行引用设计,我们作为中国人更加应该去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让其积极融入儿童绘本设计里面,进而赋予绘本更深沉的文化理念。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无论是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是其他任何国家不能比拟的。在设计之初,设计师完全可以在形式的选择上更加丰富且多样化;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也可尝试不同的方向和手法,不断地去摸索绘本创新的可能性,设计师在设计时还可以适当的转换到儿童的情景去设计,让创意情感自然而然的融入到设计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儿童绘本的设计,不仅是我们大众应该思考和重视的问题,也是设计师的职责,同时儿童绘本的设计水平也体现着装帧设计的进步与提高。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启蒙教育成为家庭的重中之重。因此,儿童绘本设计及其书籍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越来越引起了学术界和设计界的关注。目前中国传统文化类儿童绘本设计内容涉及的分类主要以古诗词、古代故事、国画、书法等元素进行设计,在这些种类中,无论是家长的选择或者是设计界关注的内容和题材,主要的侧重点还是在古诗类和故事改编,因而真正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代表性的儿童绘本并不多,其形式也并不精良。例如,市面上儿童绘本内容选择最多的题材还是以《西游记》为主,这就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类绘本单一且乏味。

首先,优秀的书籍大多都具有优良的画面表现;其次,要具有丰富的主题内涵。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绘本设计而言主题选择非常重要,设计一本优秀的绘本,主题方向无疑是最重要的灵魂和最核心部分,设计师在绘本设计的初期要从自身出发进而对相关的传统文化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只有真正的熟悉这方面的知识,充分发挥主动性才能真正感同身受的进行设计。设计者在将传统文化因素融入儿童绘本设计的过程当中,不应当流于表面和形式,应当充分挖掘其背后的时代背 景以及文化内涵,有效发挥其对儿童的教导作用[3]。在绘本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该如何在儿童绘本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则至关重要,充分调动设计师的积极性,通过自己的巧妙设计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真谛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相融合。同时,结合每个阶段儿童的心理水平,设计出符合儿童生活和理解水平的故事或者图画,培养出儿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爱好。

四、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绘本中的应用

(一)缺少儿童感受

在我国,儿童绘本还在一个初步探索的阶段,许多设计形式上类似于20世纪50年代深受大家喜爱的“连环画”和“小人书”,这类图书大多采用黑白色调为主,大量使用成人化的语言来叙述故事,在当时成为很多孩子知识的来源,可以说伴随了我国几代人的成长。但是,其中图画只是为了配合文字内容,并没有做到文图互动,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很难激发出儿童的阅读兴趣,现今早已不能适应当下儿童的需求,因此并不能在真正意义上称为现代儿童绘本。

人民美术出版社原社长汪家明曾经说“中国的孩子们不能光知道‘猫和老鼠’,也要知道中国自己的文化符号。”据当当网书刊交易的统计,2019年宝宝最喜爱的绘本书排行榜显示,最受欢迎排行榜前10名中,没有一本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儿童绘本,全部都是国外儿童绘本译本;在家长最爱的绘本书排行榜,只有2本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相关绘本。可以看出市场上大部分带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儿童绘本在绘画方面表现都很普通,缺乏吸引儿童乐趣的活泼特色,更深层的原因大多是因为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国内儿童绘本的设计上,大多数设计师只是对传统故事进行改编,绘本中缺少深入的儿童想象力和儿童观,大多数与当今生活存在距离感,不能真正的了解儿童的感受,难以在绘本中找到共鸣。

(二)主题深入选择性不足

儿童绘本的设计会涉及到多方面的要素,如主题、角色、色彩、画面、构图等,这些都会对儿童阅读的选择产生影响,为了最大化体现绘本的设计价值和内容价值,要对绘本的选题充分的进行定位,我国儿童绘本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主题内容依然会缺少深入性。儿童与成年人的理解能力不同,因此在设计中要更多的考虑儿童的理解力和审美特点,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有关的儿童绘本,要有创新的想法和形式,对儿童绘本的设计,在形式、风格、造型等方面也要建立在儿童的立场去创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学龄前儿童应以了解为目的,逐渐培养兴趣爱好作为侧重点,内容应该浅显易懂,可以运用想象、比喻、拟人、联想的方式进行表达;对学龄儿童绘本的设计,可以让绘本内容体现出相对的专业性,循序渐进地对儿童进行简单的专业知识阐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儿童绘本之中,不仅能够为其提供丰富素材和全新的艺术形式以及提高审美能力,还能够为我国未来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提供坚实的后续力量。但是儿童绘本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是人们往往只是对绘本表面形式进行关注,缺乏主题和内容深入性和思考性。

有些传统文化相对枯燥,儿童很难当即就理解里面包含的内容和独特的表现方式,但是设计师可以把这些元素提炼,充分运用绘画故事的形式进行表现,往往可以激发起孩子的阅读兴趣。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包含着各种我国特有的传统节日和节气,结合绘本会更容易对中国的传统节日进行了解和熟知。例如,中秋节是我国人民心中最重视的节日之一,可以将嫦娥和月兔的故事进行描绘,同时加入和中秋相关的古诗词,此外还可以引导儿童如何制作月饼,切身体验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食物代表。儿童绘本不仅可以扩展儿童的知识面,在学习的同时还可以成为寓教于乐的“桥梁”,通过设计师的设计,让家长和儿童共同阅读促进亲子间的互动。

(三)题材选择的形式单一

现今,虽然运用中国传统元素的儿童绘本数量有所增加,但是实际设计中题材选择依然单一且没有新意,缺少在传统文化情感上的表现,大多只是体现在表面形式上进行。设计师的设计大多选择同一方向,同一题材反復使用,因此导致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儿童绘本同质化严重。中国的传统文化形式各式各样、深厚绵长、种类繁多,同样艺术文化也具有多样性,京剧、剪纸、编织、刺绣、垂花、丝绸、扎染、竹子、龙凤龟鳞、吉祥神佛等众多鲜明的中国符号,这些传统元素既是我们祖先创造的结果,又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意识发展范畴。在设计时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方面,例如,扎染,实际中由于缺乏相关的工具和染料,儿童很难进行真正的操作,但是通过设计师和艺术家从起源、形式等方面进行绘本的描述性绘制,依次画出扎染每一个步骤和过程等进行讲解,图文并茂的让儿童了解扎染的独特方式,将生活场景转绘到儿童绘本中。对绘本的表现,还可以提炼选择中国画、剪纸、木版画等各种不同的元素形式体现,让人们得到全面的审美体验。如国产原创绘本《京剧猫》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戏剧元素与可爱的猫咪形象相结合,利用个性化绘图表现情节和动作,角色形象表现丰满,故事情节突出,极具浓郁的中国风情,斩获许多图书绘本类奖项。儿童绘本的主要的目标和群体是儿童,因此,在艺术设计时尽量要符合儿童的理解能力,同时角色塑造也要符合儿童喜欢的风格——简单且易于理解。值得注意的是,儿童绘本在具有娱乐的功能之外,作品也要有教育功能,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的认知和知识的搭建,在绘本的设计过程中,要根据绘本主旨所设定的时代来选择相对应的元素,要注意符合历史发展时期的特点。

五、儿童绘本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未来发展

如今,大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时刻在发生着改变,我们身处新媒体时代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介载体——新媒体技术被设计界广泛应用。在现代化新媒体的影响下,为儿童绘本的延伸发展与传播广度提供了新途径和新思路,以新媒体作为依托,进而设计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儿童绘本还能够展现出具有“视觉”和“声音”的特点。例如,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的发展都颇具特色,也有着属于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表现,如果单纯用图画或者文字很难凭借想象去展现其形式,但是借助新媒体的应用,则可以达到“声色”统一,不但体现出绘本主题特点,而且还能生动形象的表现画面感。

设计师要充分适应时代快速发展的要求,在设计与新媒体结合的儿童绘本的设计过程中,恰当的采用现代技术和手段,甚至能够改变以往的单一性儿童绘本模式,让“视觉”和“声音与画面”达到和谐统一,从而使儿童阅读产生全新视觉和听觉感受,更好调动出儿童的阅读兴趣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还可以促进现代技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千百年发展过程中继承与不断创新的独特魅力。

六、结语

传统文化是历史的印记,优秀的文化需要传承,看似传统实则始终伴随和影响着我们生活。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与儿童绘本的融合适合当下发展需求,儿童绘本是对传统文化精髓的提炼,绘本作为儿童启蒙阶段的“纽带”,可以寓教于乐的引导儿童从小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了解中国的悠久历史、领会本民族文化精神,还可以为中国传统文化赋予新时代内涵,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陈广真.当代中国儿童绘本创作中的传统文化表达[J].艺海,2020(06):163-162.

[2]郭丽娟.我国儿童绘本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出版参考, 2019(09):54-55.

[3]严鑫.传统文化在儿童绘本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艺术科技,2020(02):105-106.

作者简介:姜宇((1986-),女,河北唐山,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设计基础形式语言研究。

作者:姜宇

传统文化下的儿童启蒙教育论文 篇2:

文化传承“生生”不息

摘 要: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是当下重要的课题,在儿童本位的理念下,结合教材和本土资源,由“生”而发,开发建构学生喜爱的“国宝”课程,积极营造“为教而学”“即知即传”“学以致用”的儿童自主美术课堂,以此丰富传统文化资源,改进传统文化教学,转换师生角色,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形成学生主导、师生交流、合作共赢的互动教学模式,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生生”不息的活力。

关键词:国宝课程; 学生本位; 传统; 自主学习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石,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成为当下一个很重要的课题,然而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却遭遇了困境:

一、儿童立场的缺失,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瓶颈

1.教育主体偏离

当前小学阶段的传统文化教育更多是让教育对象接受传统文化的改造,使其符合传统文化的要求。如教师在备课中对传统文化的知识点、重点的研究依然放在解读教材和钻研教法上,而往往“目中无人”忽视了学生学情,使整体的教学设计与学生的元认知难以对接,导致教与学完全是两张皮,这种一厢情愿地将成人世界里“好”的东西灌输给儿童,却不管儿童能否接受,实在难以达成传统文化教育的真正目标。

2.课程内容弱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大体呈现碎片化、虚拟化和泛化的现象,小学美术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也长期呈现松散、碎片化等特点,无法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和课程脉络,因此,教师对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缺乏重视,加之自身知识储备欠缺,浅入浅出,泛泛而谈,有的美术教师甚至对教材中欣赏评述领域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回避和缩减,导致传统文化内容更加弱化,造成儿童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不足,积累不够,难以形成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自信。

3.教学形式单一

传统文化教育方式仍是灌输式,沿袭着老师台上讲、台下学生听的传统教学形式,儿童的个性是不被鼓励的,学生只能一味地靠死记硬背去消化、理解知识,教师对学习结果的评价,只以学习结果论英雄,很少涉及学习过程中思维转变、兴趣激发和学习方法的评价,教学形式单一和固化导致传统文化教学缺少应有的深度与广度。

归因:目标的偏离、内容的固化、形式的单一,三种现象背后折射出的都是儿童立场的缺失、对传统文化教育中儿童这一核心要素的忽视。《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指出:通过美术课程,让学生了解人类文化的丰富性,逐步形成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對青少年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大作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强调: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无疑,儿童需要传统文化教育,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美育最丰富的资源,最基本的根基。然而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儿童应该处在什么位置?儿童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传统文化经典是什么?课程该怎样选择资源,又该用怎样的方式走近儿童?这一系列追问引发我们更加深入思考,当下以“在课堂里寻找儿童,让课堂回归儿童”为主旨的教学改革正开展,打造“学的课堂”,建构“生本课程”成为教师们实践的热点,在此背景下笔者回归儿童立场,从儿童的视角开展探索与儿童一起研究。

二、由“生”而发:对传统文化资源选择与利用的思考

1.课程缘起:我们为什么选择国宝

传统文化资源众多,我们将目光集中到见证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见证物——国宝文物上,文物通常分为一级、二级、三级这三个等级,其中最高级别的一级文物又分为甲、乙两个等次,而只有一级甲等文物,才可以称为国宝。中国有一句古话“取法乎上”,要通过对经典艺术珍品的观摩学习、潜心体会,来提高我们的艺术欣赏能力、审美能力。国之瑰宝,当之无愧,而国宝和儿童之间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国宝有故事,每一件都刻录着古代生活的鲜活片段,凝结着历史文化的深层记忆,充满传奇色彩,儿童爱听;国宝形制各异,色彩美观,每一件都独一无二,儿童爱看;国宝更有着文化传承的重大意义,每一件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缩影,记载着民族血脉的基因密码,儿童需要去感悟,理解和认同。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珍贵资源,使国宝文物转化为有温度的文化体验,丰富美术教学内容,让国宝成为孩子想象力的源泉,培养他们对历史、文化、艺术的终身兴趣,这是我们选择“国宝”的意义所在,这也是“国宝”惠及今天的资源本源。

2.儿童参与:国宝文化教育的主体回归

传统文化内容不是成人强加给儿童的,要引导儿童自主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课程资源的选用就由直接呈现结果转变为一种寻找的过程,这就好比我们要将菜做好端给儿童吃的输送,转变为邀请儿童参与到做菜的过程中来,鼓励儿童自己去寻找食材并归类分析,这样的改变调动和发挥了儿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独立性。互联网时代为课程资源的选用提供了便捷渠道,当下的影视节目如《国宝档案》《假如国宝会说话》等质量品味都很高,各大博物馆也推出网上展厅,传统文化的APP小软件更是生动有趣,极大丰富了国宝资源。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要初步具有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学段目标中强调,有目的的收集资料、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获得能力与知识的提高,因此,我们要积极鼓励儿童参与其中,摸清儿童喜爱的国宝种类,借助调查问卷、国宝档案卡、收集国宝模型和高清复制品,以及课堂上的交流、展示,使儿童国宝知识储备日趋充盈,课程内容框架愈加明晰。

3.儿童经验:国宝文化资源的内容甄选

课程资源的选择与利用首先要有需要意识、目标意识,传统文化教育的对象是儿童,要了解儿童学习的现有水平和真正需求,所以在小学阶段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选择利用时,一定要眼中有儿童,心中有课标,我们的做法是回归课本,抓住教材中涉及的“国宝文物”。例如美术教学中“欣赏·评述”占了相当一部分,纵观教材中内容和大量图片均选取了各大博物馆中的珍贵文物,通过对这些文物的欣赏和表达,了解传统文化,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因此,国宝文物的选择不是另辟蹊径,而是对现有教材中赏析内容的一以贯之,更好地用好教材、用实教材。儿童的传统文化资源开发还要贴近儿童的生活经验,我们的学校坐落在六朝古都的南京,是历朝人文荟萃之地,沉淀了无数历史古迹和文化遗产,其中南京博物院、南京市博物馆、南京民俗博物馆、南京云锦博物馆、南京六朝博物馆等都是我们强大的本土资源,是对国家教材的补充,丰富完善了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材。我们开展金陵文化探寻之旅,孩子们身临其境,增加了感性经验,更真切地感受到“国宝”文物不仅仅在书本中、在博物馆中,更在我们的生活里。

4.儿童基准:国宝文化教学的评价依据

在课程视域,评价作为课程的一部分,与课程目标和课程实施紧密相连,评价要依据儿童基准,不同学科、不同学段、不同教学内容都需要具有差别化的评价方法跟进。美术课程标准中按照学习领域和年龄阶段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对不同年段的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评价标准做出了细致的说明:“小学低年级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为重点,开展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小学高年级以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初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高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在儿童基准的评价标准上,评价还要多元化,加强过程性评价,鼓励学生自评互评,儿童的自我评价意识和能力需要教师的正向引领,学生的自我反思、合理归因、自我成长,特别是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评价是教育的核心目标,意义深远。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最终指向是儿童的成长与发展,因此“国宝课程”的架构与实施离不开儿童的主体参与性,(见表),寻宝——赏宝——创宝,强调与儿童一起研究,基于课程目标和儿童需要,以更贴近儿童、更注重实践、更契合儿童生活经验的方式,寻求课程建构与实施的不断优化。

三、国宝课程:用儿童的方式激活传统的有效路径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教是一种最好不过的学习方式。”教不是老师的专利,让学生当“小先生”学习的效率更高。在国宝教学中我充分运用儿童都想做“小先生”的愿望开展教学,翻转课堂中的师生位置,转“学”成“教”,积极给学生提供“潇洒说一会”和“潇洒教一回”的机会和平台,让儿童从被动的听者,成为课堂的主导者。

1.基于兒童心理,为教而学,用知识武装自己

“为学而学”不如“为教而学”,前者是学生被动地学,后者是学生主动地学。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必须使大家承认小孩能做教师,然后教育才能普及,小孩的本领是无可怀疑。”在陶行知的眼里,小孩既是学习的主人,也是教育的主人,既可做学生,便可做“小先生”。

1.1任务驱动,学有动力。学习的最大乐趣和动力是可以教会其他人学习,通过实施“小先生人人制”,以“小先生”的职责作为任务来驱动每一个学生以“教人者教己”的态度“为教而学”和“为交(交流)而学”,为了使自己身上“小先生”的称号实至名归,学生主动做好前期学习和积累。任务驱动,学案导学,研学单是开展自主学习的前提、抓手和凭借,学习单的设计具有国宝文物的共性问题,如常规的国宝名片,包括名称、年代、材质等,更有富有个性的表达方式,将“国宝”拟人化,把自己想象成国宝来说话,研学单包括:我是谁?我在哪?我是干什么的?谁创造了我?孩子们用自己的自主学习查阅资料实现了国宝会说话。如果我们把自主学习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用好研学单就应该是这棵大树的根,根扎得越深,大树才能枝繁叶茂、绿荫常驻。

1.2带着思考,走进生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正如陶先生所言:“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无论教育的内容还是教育的方法,都要根据生活的需要,教育与生活要高度一致。”初步完成研学单,我们鼓励儿童亲自前往博物馆,博物馆是人类文明精华的储藏室,是一个寓教于乐、增长见识、开拓思维的好地方,孩子正处在求知欲旺盛的年纪,通过假期参观走访南京六朝的石刻风韵,包括石兽、石柱、石碑等,孩子们会现场拍摄图片,录制小视频,课堂上与大家分享,在小小国宝介绍人的带领下,孩子们仿佛乘坐时光机般遨游在“石城”的前世今生中,我们还会通过阅读相关书籍,细细品味六朝百态,古城墙、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构件,江宁织造里的云锦等等,博物馆不仅可以通过实物传递知识,更可以激发兴趣、引导思考,参观一座博物馆,更是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时机,参观博物馆就像读一本入门书籍,并不是要孩子去记住所有的内容,也并不是期望通过一次参观就能了解到所有的内容,而是让孩子从中学会主动探究,获得体验,产生疑问,寻求解答,形成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让逛博物馆成为我们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学生不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开始关心身边的同学、家人、邻居等,关心民族文化的未来,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了社会责任感,无形中形成了民族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

2.基于儿童需要,即知即传,用仪式重构课堂

2.1开放讲台,让学生能当“小先生”

2.1.1讲台吸引“小先生”。陶行知说:“小孩子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也不是你,是小孩子队伍里最进步的小孩子。让孩子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把自己的收获或学习诀窍展示给同学,成为“小先生”。儿童走上讲台,一件皆大欢喜的好事,讲的人乐讲,听的人乐听,因为学生当老师是一件新鲜事,出于好奇,同学们会大力支持,或许自己也能当小先生,机会难得,自然就珍惜。由此可以预见,“小先生”的课堂完全有可能胜于教师领衔主演的课堂。

2.1.2情境烘托“小先生”。“你有一条来自国宝的留言,请注意查收”“国宝留言持续更新,请注意查收”这样的开场白自然而然地形成代入感,提醒学生“国宝”讲述开始了!这时“小先生”会把自己所要介绍的“国宝”板书在黑板上,如介绍何尊时“何以为尊,我有中华”这样正能量的主题,也有介绍甲骨文时“因为刻骨、所以铭心”这样网络化语态的主题,甚至还有介绍三星堆青铜人像时“说我像奥特曼的你别走”这样调皮般的主题并围绕主题加以装饰,教室里会张贴国宝图片,布置小型国宝展示,在这样情境中,“小先生”俨然成为“国宝”的守护人,国宝像是来自过去的老朋友,褪去了他们的神秘,活泼生动,走向大家。德国著名的民主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通过图文直观的营造情境激发唤起学生热爱国宝的情感。

2.1.3学生期待“小先生”。俗话说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同学之间的“同”学有时候胜于教师的教。有的学生听不懂教师讲的,却能听懂同学讲的,因为“儿童离儿童最近”,当“小先生”发现同伴听不懂时,会想方设法尝试、寻找或变换讲解方法,例如国宝虽然没有生命没有语言,但每个国宝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和历史,小先生会从国宝的故事和历史出发,站在国宝的角度,模拟国宝的神情、动作、语言进行自我介绍,深受同学们喜爱。小先生还会准备神秘小奖品,奖励给参与国宝互动交流的同学,孩子们都特别喜爱“小先生”。

2.2启发思维,让学生会当“小先生”

2.2.1问题引发思维——你有问题吗?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小孩子得到了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在美术活动中,我给儿童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所想、所感的机会,给孩子问的自由,让儿童从问题的解答中,增进有关美术知识。“小先生”以教者的姿态组织并参与教学,每课之前必先让同学们提问:“如果国宝会说话,你希望它回答什么问题?”同学们的问题还真不少,总结起来不外乎这几中类别:What?这件国宝是什么?Why?为什么会创造这件国宝?Where?国宝来自于什么地方?When?这件国宝是什么时间创造出来的?Who?是谁打造了这件国宝?How?国宝是如何被打造出来的?通过探索式“5W+1H”问题法,打开学生思维的密码,了解文物历史、提升国宝文化的感知力。(见图)

2.2.2导图深化思维——你会记录吗?在小先生的介绍中,同学们不光用耳朵听、用眼看,还要学会记录,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具体化的方法,它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把“国宝”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进行记忆链接,不能用文字表达的地方更可以画一画,并随时记录下所思所感,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全新的笔记模式特别适合儿童,能充分呈现学生动态的学习过程,能最大可能地记录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想法与探究成果,将碎片化的知识深层展现在探索过程中,最终串联成形象化的国宝知识结构图,在师生共同努力下,随着思维导图的不断展开,不同视角、不同观念、不同质疑的想法都可能被记录。这种技能促进深度学习,彰显每一个学生独特的智慧,也为课后的复习巩固提供了依据,在美术教学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2.2.3抢答发散思维——你能回答吗?竞赛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是每节课的高潮,“小先生”都会围绕本次讲述根据每件“国宝”的文化背景、趣味故事、艺术特点设计几个小问题,问题由浅及深,有应知应会的必答题,也有需要理解的挑战题,还有富于开放性的讨论题,思维正是在孩子们的表述争辩中呈现多元发散,对“国宝”文化的理解不断深化,答题环节还设立了“国宝大奖”,这可是孩子们收集的各大博物馆的文创小礼物,小小的奖品承载的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礼物虽小,价值无限。通过提问环节的抢答获得奖品的孩子们会如获至宝格外珍惜,这种形式的奖励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国宝、喜爱国宝,更积极争当“小先生”介绍国宝。

3.巧借资源,让孩子当好“小先生”

3.1以实物展示为点,丰富教学资源。实物的展示在美术课堂教学中仍然是必不可少的,如在赏析传世十大名画《清明上河图》时,小先生特意带来了原版等大的复制品,当画卷徐徐展开,我们仿佛跟着镜头走进北宋世俗生活中,“小先生”化身小导游:“汴梁作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宋代的酒店,类似于现代的咖啡馆,而且已经开始有外卖啦!看,图中的外卖小哥正在送外卖”“不好!船快撞上橋了,吃瓜群众还在围观……”生动的讲述与实物画卷相得益彰,同学们边听边在长卷中寻找,无不赞叹古人的智慧,实物的展示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对“国宝”书画《清明上河图》作品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国宝复制品还可以发给每个同学摸一摸、玩一玩,越王勾践剑、秦始皇兵马俑、司母戊鼎、三星堆青铜面具都成了我们的教学用具,也成了同学们如数家珍的收藏品。(见图)

3.2以节目资源为线,支持精准学习。“小先生”绘声绘色地讲述“国宝”的故事,用高清的图片赏析国宝的整体与局部,还从制作精良的文化类节目如《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中寻找视频素材,丰富的影像资料、现代科学技术,能再现当时的制作工艺、还原文物原貌,建构起历史与现在之间的关系。例如在介绍“何尊”时,提到从它所刻的铭文中发现“宅兹中国”四个字,这是关于“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但深埋于地下3000年,何尊的外部严重锈蚀,底部的铭文也氧化黯淡,节目通过采用全新的3D扫描技术和全息传存拓技术,让观众360度无死角地看到每一个细节,借助这些节目资源帮助我们精准学习,教师还可利用视频做成微课,分享给班级群里的每个同学,让更多的孩子能够课前研习,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支持。

3.3用团队合作为面,打造特色课堂。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当时小先生的活动方式是“以集体生活之不断地自新创造的过程来教育儿童,使儿童团结起来做即知即传的小先生”。教育的本质即交往。“小先生制”,正是学生在交往中学习,在学习中交往,基础教育已不再把知识的传授作为主要任务而是把发展学生的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尤其是合作能力作为重要目标。“小先生”并非个体,主讲人还会邀请他的团队共同表演一段国宝故事,大家简单化妆,带好头饰,演绎的有模有样,讲台成了舞台,团队合作,促进了更多同学走上讲台,感受教的乐趣,不管是主讲的同学还是在座位上聆听的同学都热情高涨,随着经验的积累,后面越来越多的同学的表现会给大家更多的惊喜,学期结束时同学们会投票选出班级最佳组合授予“最佳国宝守护团队”称号。我们相信,当优秀传统文化与儿童生活、儿童经验和儿童兴趣形成有效对接后就更容易形成一种积极的情感定向,积极的情感定将引领儿童更加主动了解并认同传统文化背后蕴含的内涵,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解。

4.基于儿童表达,学以致用,用创作活化传统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创造力解放出来”“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小先生制”正是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的明证。

4.1摹写国宝物象。在欣赏绘画类国宝时,我们主张将动脑与动手,知识输入与创造力输出相结合,为孩子造型表现的提升打下基础。例如《千里江山图》我们这样摹写:①用绿色的油画棒勾勒出山的轮廓。②接着用草绿色的油画棒涂抹底色。③用深蓝色的油画棒和深绿色的油画渐变法涂抹山峰,做出青绿效果。④最后用湖蓝色的油画棒在深蓝色的山峰上提色。短短几分钟,同学们就能快速完成了局部的临摹,大家将作品联结起来,《千里江山图》重现它的风貌。

4.2仿制国宝工艺。书画类国宝易于临摹,而青铜、玉石等立体的国宝大多工艺精湛,我们尝试用特殊材料创意仿制。例如汉画像砖是流行于汉代的一种经模印、雕刻烧制而成的建筑用砖,它形制多样、图案精彩、主题丰富,承载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记忆,是中国美术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拓印术自古有之,是印刷术的雏形。我们结合儿童年龄特征尝试拓印,运用身边常见的树叶,将其纹理结构打拓在纸上。“国宝”工艺在孩子的作品中延续。

4.3开发国宝文创。文创就是文化创意产品,当下的各式文创产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去博物馆除了观看国宝,孩子们一定会购买喜爱的文创产品,大家会在美术课上互通有无,相互借鉴,文创产品也是我们国宝介绍环节不可缺少的实物展示和答题奖品。通过对文创产品的收集和研究,我们从中发现了它们的设计要领,那就是要将国宝元素巧妙运用到物品中,让生活用品如贺卡、纸盘、纸伞、扇面、树叶、服装等充满传统文化与审美气息。例如将敦煌藻井的概念延续到丝巾上,以“层”的叠加变化创作丝巾图案,让它们既保留了原味,又符合当代审美。文创的创意最为重要,而创意从哪里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就是具体的每一件“国宝”呀!“国宝”文创的方法和创意是丰富多样、灵活多变的,需要我们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发现、总结、应用,再现“国宝”风采,传承“国宝”精神。

笔者结合教材和本土文化资源,开发建构学生喜爱的国宝课程,积极营造“为教而学”“即知即传”“学以致用”的儿童自主的美术課堂。总之,从儿童出发,用适合儿童的方式激活传统文化,我们积极探索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寻找到适合儿童传统文化教育路径,丰富传统文化资源,改进传统文化教学,转换师生角色,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形成学生主导、师生交流、合作共赢的互动教学模式,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生生”不息的新活力。

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儿童水墨画“再传统”资源的开发与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文号:L/2020/012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程振理.陶行知“小先生制”教育思想探究[J]江苏教育研究:理论(A版),2015年第7期54-57,共4页

[3]张健.“小先生制”思想及其启示[J]教育文摘,2019年第12期8-9,共2页

[4]周洪宇.陶行知教育名篇[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5]严晓丽.博物馆地理课程开发的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8

[6]刘阳.以文物看文明,以文明扬自信[N]人民日报,2018年1月18日

作者:王淼

传统文化下的儿童启蒙教育论文 篇3:

徐梓: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增进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传统文化的素养

传统文化教育贵在“坚持”

编者按: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数千年沉淀下来的精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且愈益勃发的力量源泉。国家提出要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本期《热点争鸣》特邀多年来一直从事传统文化教育与传统文化研究的学者、教授与一线教师,聚焦于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进行探讨,以期广大教师对传统文化教育有更为全面与深入的认识,从而在自身的课堂教学中借鉴。

《中国教师》: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各种思想文化与观念形态的历史积淀,一脉相承,具有一定的延续性,理应在各个时期都得到重视,但为什么当前我们要突出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您认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徐梓: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政治、社会方面的原因,又有学术方面的原因。作为一名学者,我将政治、社会方面的原因归结为外部原因,学术原因归结为内在原因。外部原因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百年来,我们的传统文化充当了经济落后的“替罪羊”,主流意识形态对我们的传统文化采取的是鄙薄、仇视和批判的立场。针对这一情况,有人说“我们用自己的双手挖出了自己的心,用自己的双手割断了自己的脐带”。从五四时期的“打倒孔家店”,到“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破四旧”,可以说没有哪一个民族像中华民族做得这样决绝,和自己的传统过不去,和自己的祖宗过不去。我们一直是在激烈地反传统,将我们现在生活的不如意归罪于我们的传统,把我们今人的不作为诿过于我们的祖宗,认为所有的问题都出在传统的“根”上,是传统文化造成我们近代的屈辱和现今的种种不如意。然而,20世纪60、70年代,属于汉文化圈的亚洲四小龙兴起,特别是改革开放的30多年间,我国经济大踏步式地高速增长,跃居到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地位。这时,我们发现将经济落后归罪于传统文化的外部条件消失了,激烈地反传统实在过于鲁莽,因而很多人开始对传统文化有一种温情与敬意,也就是势所必然。

第二,持续地、极端地、无条件地反传统,在很多人的内心深处种植下这样一种意识,那就是传统文化是愚昧落后的代名词,是现代文明的绊脚石。在这样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式下,传统文化的价值被完全否定,传统文化的地位被彻底贬斥,传统文化的面貌被全盘抹黑,造成传统文化的花果飘零,后继乏人,以至于受过正规教育的知识分子,无论拥护还是反对国学教育,大都没有多少传统文化的素养可言,很多人甚至连祖国语言也不能有效地使用。现在,我们提出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出于弥补百年来激烈地反传统所造成的鸿沟和传统文化的断裂。

第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并逐渐深入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进入了转型时期。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现今中国社会转型的速度、广度、深度、难度都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在剧烈的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结构深层处的变化派生出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一方面,旧有的社会规范对很多人已经失去控制力,但还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另一方面,新的社会规范正在建立,但尚未得到普遍认可。在这种情势下,官民之间、贫富之间、城乡之间乃至医患之间的各种社会冲突经常发生,政治上的行贿受贿、贪污腐败、滥用职权,经济上的制假造假、弄虚作假、欺瞒诈骗,道德上的不孝父母、见义不为、见死不救等社会失范现象频发。要想解决当今社会的乱象,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就有必要为各行各业的人们奠定一个共同的文化基础,确立共同的理想信念。只有立足在一个共同的基础上,人们才有共同的价值和规范,有共同的愿景和追求。而这个基础中最能为大多数中国人所接受的,还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或者说,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

第四,科技,特别是通信领域科技的迅速进步,使得经济全球化或世界一体化已初现端倪,各个国家的开放、各个民族文化的交流,更成为不可逆转之势。而且,我们要认识到,经济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元化之间并不必然是对立的关系。相反,越是民族的,也就越是世界的。世界的一体化,正在于民族的多样化。如果全球化的终极指向是各民族文化的完全一致,那将是可怕的。每一种文化都是在应对自然、社会环境挑战时人类独特性、创造性智慧的体现,都有存在的理由和独特的价值,都应该受到尊重。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认识和了解本民族文化根基和内涵的“文化自尊”,与了解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尊重其他文化多样性的“文化尊重”同样重要,二者缺一不可。我们国家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丰富遗存,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如果我们只是向外国学习,从国外引进,而没有文化的传播和民族文化的贡献,两手空空地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是与我们的悠久历史、丰富遗存和大国地位极不相称的。认为经济全球化就是西化,就是美国化,可以不顾历史文化传统,也可以不顾现实环境而推广到全世界的每个角落,是一种其他文明都必须降服的主流文明,中国靠上去、贴近它、融入其中就行了的看法,不仅是对民族文化独特价值的放弃,更是对这种独特价值内在的普遍性因素和普遍性价值的放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达出我们民族对人类文明应该也能够作出贡献的心声。

从学术方面来说,我认为传统文化主要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经典文本、文化知识和技能技艺。对教育而言,就是要教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内容。那什么样的知识对我们来说最有意义、最有价值呢?在我看来,就是各个民族,并且首当其冲的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经典。因为民族文化的经典是那些历史上具有最聪慧的头脑、最伟大心灵的人们的产物,是他们智慧的结晶。《四书五经》的内容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今天依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可以说,国学经典教育就是最优质、最有价值的教育,是博雅教育,是通识教育,是人文教育,是素质教育,而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不二法门。我在演讲中经常强调这样的一个观点: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才能使我们的后代掌握优雅、精致的祖国语言,成为一个既有知识又有文化的现代中国人;才能使我们的后代走进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亲近、认同这个家园,并有能力参与到这个家园的建设过程之中;才能让我们的后代将自己生命的根须,扎植于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把自己从一个自然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中国人,变成一个自觉的、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

《中国教师》:在教育领域,您认为我国传统文化怎样教学才能充分体现其价值?

徐梓:无论在大、中、小学,我认为经典诵读就很值得提倡。根据甘阳先生的说法,美国的通识教育有两门核心课程,一是人类文明,二是经典研读。人类文明课程会讲述世界各个民族的历史,而经典研读课程则是对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康德、罗蒂等人的一系列经典原著的研读。作为中国人与中国学生,我们有必要学习我们民族的经典,即国学经典。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我们不但要学习民族文化、国学经典,而且也要学习其他民族的文化、西方文化的经典。就我个人而言,我对西方的文化也很感兴趣,平时主要读两种书,一种是外国人的著述,一种是古代典籍。

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还可以体现在大学的通识教育中。对大学的通识教育,有很多人在探索,有多种模式,我赞同甘阳等人的一些说法与做法,如我们不能将通识教育完全变成概论式的(如“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流于表面。我认为有必要从经典入手,甚至一部经典可以开设成一门课程,能够上一个学期。10多年了,我一直在学校给学生上一门公共选修课——传统蒙学与传统文化,就是将蒙学读物作为一扇了解各个时期文化风貌的窗口,从最初的《史籀篇》、《仓颉篇》,一直讲到后来的《弟子规》、《教儿经》。这样做虽然能让学生了解启蒙教材发展的阶段及阶段性特征,了解其各种类型,但还是太散,不聚焦。如果就其中的某一个文本,比如《幼学琼林》,进行专门的讲授,讲授一个学期,传统文化的价值或许会更加凸显。

《中国教师》:当前社会上出现了一些“经典诵读”的培训班或“读经”活动,您是怎样看待这种现象的,您认为这对学校教育工作会产生哪些影响?

徐梓:体制外的私塾和书院的“读经”活动,应该说对当代的传统文化教育有很大的功劳和贡献。这项活动从20世纪90年代前期一直持续到现在,已有20多年。对此,我们要了解它们为什么会出现,为什么家长不将自己的孩子送到体制内的学校,而是送到体制外的私塾和书院。许多家长之所以会这样做,是因为他们认为当前我们体制内的学校不能满足他们的教育需求,或者说,他们对我们的学校教育很失望。我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传统文化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我们的民间力量在努力,是广大的家长们在努力。它表达的是家长们对现行教育改革失望之后的一种无奈之举,是有一定文化素养的家长们的一种自救与自助。

然而,这些体制外的教育机构,也的确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没有一个整体的擘划,没有科学的设计,易于出现跟风、攀比的情况,学习的计划性和连续性不强,不能循序渐进和按部就班地实施教育活动。另外,还会出现低俗化的情况。一些培训班会迎合社会上一些人的需要或兴趣,以占卜、算命、风水、测字等为主要的培训内容。还有功利化的问题,为了赚钱,传统文化教育的功能被无限地夸大,并通过各种手段和渠道向社会宣示和传播。这不仅会给国学教育的健康发展埋下隐患,而且还对当前的国学教育造成严重的伤害。

体制外的私塾和书院之所以有市场,主要是因为在学校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分量严重不足。所有的家长都想自己的孩子享受更好的、优质的教育,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得到好的文化营养,但当前我们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应试教育的机器,而有些家长不愿意自己的孩子成为考试的工具,希望他们能够真正地学到一些最有价值的东西。面对这种情况,要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满足家长个性化的教育需求,我认为有必要改变一些现行的做法。比如,一方面,允许那些存在时间长、有影响,主办者又有良好教育理念的私塾、书院存在,使其合法化。《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但与此同时又规定:“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应当经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可见,我国的法律并没有堵死自行实施义务教育之路,只不过是需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批准。要给予它们一定的自主权,尊重其办学传统,在收费标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师聘任等方面,不必与体制内的学校强求一致。另一方面,学校教育应加大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设置专门的课程,这也是我一直在提倡和推广的。但直到现在,全国只有山东省将其纳入了必修课程,也就是说传统文化教育现在主要还处于校本课程的层次,最多也只是属于地方课程。

《中国教师》:一些学校会将《四书五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带进课堂,您是如何看待“国学经典进课堂”这一现象的,您认为这些活动会给学生产生怎样的影响?

徐梓:我认为这很有必要,但现行的做法也的确存在着一些问题。我认为问题的焦点不在于经典该不该进课堂,而是什么样的经典、什么时候进入课堂,教的对象和学的主体是谁这样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如何合理地安排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学习相应内容的问题。这里,我坚持两个基本的原则,一是不主张学习伦理道德色彩过于厚重的内容,如《二十四孝》,二是不赞同孩子们过早地接触一些狭义的儒家经典,如《周易》、《尚书》等。我认为,应该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主要学习那些知识性强、具有跨越时代生命力的内容,如《声律启蒙》、《幼学琼林》等启蒙读物和唐诗、宋词等。

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组织和设计一定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这是被传统教育证实了的行之有效的一项原则,这一传统甚至比读经的传统还要悠久,因而也被历来的教育家所强调。此外,要遵从古代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注意完整性和系统性。在小学一、二年级时,学生可以学习《弟子规》、《小儿语》和关于儿童道德教育方面的内容,养成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到了三年级以后,可以读《三字经》、《声律启蒙》、《幼学琼林》、《千字文》等。在小学阶段,学生在各个年龄段都要读一定的唐诗、宋词。在初中阶段,学生可以读《四书》,是选读而非全读,到高中阶段,可以选读《五经》。这是我对经典诵读所做的一个基本勾画。或者说,在小学阶段,学生阅读的内容是蒙书、唐诗、宋词,到了初中可以选读《四书》,到了高中可以选读《五经》。对大学生而言,则是要带有研究性的学习,而且内容更加广泛,除唐诗宋词、《四书五经》之外,还要阅读各种史书、诸子百家,著名学者或者著名文学家的文集等。

国学经典进课堂,我认为对学生素质的优化会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国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使我们的学生掌握优雅、精致的祖国语言,成为一个既有知识又有文化的现代中国人。我国传统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培养所谓的“君子”。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文本,大都有厚重的伦理色彩,有很强的道德说教,反复诵读,引归身受,确实可以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加强自我约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国学经典教育也可以培养学生掌握和灵活应用优雅、精致的祖国语言。以蒙书为例,“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给人们一种很壮阔的气势,诵读之际,可以培养人们的气势与气韵。《千字文》只有短短的1 000个字,内在结构非常严谨,气势宏大,语言精致。它1 000字不多不少,也不重复,四字一句,押韵便读,不能是文字的简单堆积,而要表达一定的意义。可以说编《千字文》是“舞霓裳于寸木”,在一寸见方的木头上,跳幅度很大的霓裳羽衣舞;“抽长絮于乱丝”,在一堆纷乱的丝中,将一根丝线抽得很长很长。在这里,我们可以体味到祖国语言的优雅与精致,感受其气势的宏大。再比如,《幼学琼林》中有“畴昔、曩者,俱前日之谓;黎明、昧爽,皆将曙之时”,当我们在阅读历史文献时,就会发现它的价值。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开篇说:“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在读完《幼学琼林》后,我们知道“曩者”就是“前天”的意思,就会对历史文献有一个较好的理解。因此,即便是诵读一些蒙学读物,也可以掌握和灵活地运用祖国语言,感受汉语的气势和气韵,可以自如地驾驭汉语,可以写得一手漂亮的文章。所以我常说,当我们将高度凝练、爷爷辈的文言文掌握后,浅显通俗、孙子辈的白话文就不在话下。

《中国教师》:您能谈谈当前学校校本教材的建设与传统文化教育结合的情况吗?

徐梓:我主编过一套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学教材,现在有很多的学校将它作为校本课程的教材在使用。但校本教材的开发,如果没有特定学校的校长和教师的参与,那也不具有校本教材的特质。如果校本教材面向全国,面向所有的学校,就会失去它作为校本教材的意义。校本教材要以学校为本位,由特定的学校自己确定,要有很鲜明的个性和特色。

现在,我正在和北京海淀区上庄学区的校长和教师合作,共同编写一套《家训与家风》的校本教材。《家训与家风》校本教材分上、下两册,上册主要讲家及修身之要,下册主要讲家族与齐家之道,从社会的细胞——家、家族讲起,再讲个人修身,讲治家原则。在设计德目时,既注重传统的美德,也参照西方与现代的道德,并将中国传统的家训和古典文本中的一些格言警句、有关的知识与诗歌编入这部教材。根据上庄学区的计划,这部《家训与家风》的教材不但学生要读,家长也要读,以形成家校合力。在活动课环节,我们还设计了让学生根据传统的家训,针对自家的实情,自己编制家训,让自己和爸爸妈妈共同遵守。此外,还有一些学校在和我联系,希望我协助他们编辑《中华传统美德》之类的校本教材。我举这些例子是要说明,传统文化在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建设中大有用武之地。

《中国教师》:语文教学是传播传统文化的主渠道,您认为语文教师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徐梓:在现阶段,语文课确实是体制内学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但靠这种渗透的方式,依然达不到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所以,我主张将中华传统文化单独设科。就当前的情况来说,除了在语文课中加大传统文化内容的比重外,再就是要加强语文教师的培训,使他们从偏重白话文教学,进而有能力从事文言文教学;从主要讲述表浅的知识,转向知识背后文化意蕴的挖掘。

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是高度浓缩、高度凝练、意蕴丰厚的文言文,而进入民国后,我们强调直观教学,在启蒙教育阶段教给学生的主要是“小鸟飞,小狗叫,小儿追,小狗逃”、“大公鸡,喔喔叫,小朋友,起床了”之类的内容,这与“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相比较,显然人文意蕴淡薄,就像白开水一样,王财贵先生形象地称这样的内容是有知识没文化。我和一位老师曾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对海外听众讲《千字文》,1 000个字,足足讲了40讲,每一讲要近半个小时,这是因为它具有丰富的人文意蕴可以挖掘,才可以讲解这么长的时间。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单纯地让学生背诵和记忆,也不能只是解释其表层意思,而是要尽可能地揭示其背后的文化意蕴。

此外,语文教师要特别注意孩子兴趣的培养,利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和方法,让学生对古代的文本产生兴趣,而任何单纯的背诵和机械的记忆都会让他们对这些文本有畏惧感。教师除了适当的讲解之外,还要通过一些别的方式,如与经典文本切近的故事、能够启发学生形象思维的诗歌,增加学生对经典的理解和认识,增进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我认为这是语文教师要特别注意的内容。

《中国教师》:那么对普通科任教师来说,他们应如何在自己所任科目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徐梓:每个学科、每门课都有它特定的功能,不能将其功能泛化,泛化之后,其自身的功能可能就发挥不了了。在现阶段,在传统文化还没有单独设科之前,在各个学科中加大传统文化的比重,是一种可取的做法。比如说,很多学校会在综合实践课中,带学生去学校周边开展调查,参观名胜古迹或名人故居,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进一步了解这些古迹的历史,了解名人的成就,这也是传统文化教育比较重要的方面。再比如说,一些体育课,也有诸如踢毽子、放风筝等儿童传统游艺的内容。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渗透或体现传统文化,但要想通过这种偶尔的“体现”、零星的“渗透”来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不是说这些课的任课教师做得不好,而是说他们有自己特有的功能,要着力于自己的主要目标,不能也不应该舍本逐末,把主要的精力用于本来不属于本课的任务上。

《中国教师》:您对传统文化教育有哪些寄语?

徐梓:我现在从事传统文化教育,一直以实现这样的目标为己任,就是想让人们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增进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传统文化的素养,这可以权作我对《中国教师》读者的寄语吧。

(责任编辑:孙建辉)

作者:孙建辉

上一篇: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分析论文下一篇:高水平科研机械类教学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