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角下的饮食文化论文

2022-04-21

【摘要】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媒体时代,与传统官方媒体在对外文化传播中凭借宏大叙事的文化输出方式不同,社交媒体平台中的自媒体形态以聚焦大众精神文化消费需求、浸润式文化传播方式、重塑本土文化符号以降低“文化折扣”等特征,取得了跨文化传播的积极效果。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跨文化视角下的饮食文化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跨文化视角下的饮食文化论文 篇1:

跨文化视角下的中西饮食文化差异

【摘要】我国古代《礼记·礼运》言:“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在西方,马克思说:“人们为了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行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资料本身。”可见饮食的地位。人类的饮食生活作为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饮食文化是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探讨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性可以加深对主、客体文化的理解,并增强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根据东西方的民族文化心理特征及哲学根源,着重对比论述中西方国家在饮食观念、结构等方面的差异性,从而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关键词】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浪漫;理性;性格

浪漫主义饮食观 vs 理性主义饮食观

追溯中国饮食文化的哲学起源,首推东方古老的阴阳学,这是一种带有浓厚浪漫色彩的哲学。因此中国人把美食当作一种感性的艺术追求。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在中国的烹调术中,对美味的追求几乎达到极致,而对食物的营养搭配不太注意。以至某些菜仅是味道的载体,例如名贵的海参、鱼翅、熊掌、驼峰,其主要成分只是廉价的动物胶,本身并无美味,全靠用鲜汤去喂它,喂饱了它,再来喂人。《红楼梦》中讲过茄子的一种做法:“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肉脯子合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豆腐干子、各色干果子,都切成钉子,拿鸡汤煨干了,拿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磁罐子里,封严了;要吃的时候儿,拿出来,用炒的鸡爪子一拌。”味道肯定没得说,但茄子的本味和营养也基本消耗殆尽。所以说中国受浪漫主义饮食观影响,不论营养搭配是否合理,但以口味为至高追求。

然而西方人则推崇科学理性的饮食观。林语堂先生说:“西方人的饮食观念不同于中国,英美人仅以吃作为对一个生物的机器注入燃料,保证其正常的运行,只要他们吃了以后能保持身体健康、结实,足以抵御病菌、疾病的攻击,其他皆在不足道中。”西方人以追求“营养”为最高要义,注重采用新鲜原料,强调在烹调过程中保留原味和营养成分,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卡路里、维生素等,对于食物的色、香、味并不特别在乎,餐餐皆是口味千篇一律的面包、薯条、香肠、奶酪之类,他们也吃的津津有味。

中国菜肴命名也极富浪漫色彩,以美感为上,注重表情达意,并使用多种修辞格。如八仙过海、诗礼银杏、蚂蚁上树等菜都是以景物、典故、传说来命名的,但只凭菜名,很难看出盘中餐到底为何物。

西菜命名则强调原料和做法,并无任何修辞成分。只要列出鸡、鸭、鱼等原料,说出煎、炸、烘、烤等制作方法即可。如:炸生蚝、咖喱鸡等。

植物性格vs动物性格

农业经济结构决定饮食结构。中华饮食文化植根于种植、饲养为主的农业经济,因此华夏族不食用乳类,以肉为辅,以谷类、蔬菜为主食。据西方植物学家调查,中国人所吃的菜蔬有600 多种,比西方多六倍。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说,《国语·楚语》:“庶人食菜,祀以鱼”,意为平民一般以菜食为主,鱼只有在祭祀时才可以吃到。

西方国家则秉承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血统,畜牧业发达,食物既来自种植又来自养殖,饮食结构以肉奶蛋等高蛋白食物为主。根据中西方饮食对象的这一明显差异,中国人被认为具有“植物性格”,而西方人具有“动物性格”。

在这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文明下,中国人倾向于安居乐业、和平与安定,讲求以“和”为贵,反对侵略和攻击;而西方很多国家其祖先为狩猎民族,为了能在残酷恶劣的环境下生存,必须善于捕猎,富于进攻性,形成了争强好胜和乐于冒险的性格特征。

在餐具的选择上:中国人用筷子搛夹食物,西方人用刀叉切割食物。中国人用筷子时温文尔雅,很少出现戳、刺等不雅动作,在餐桌上对待食物的态度是温柔亲和的。相反,西方人使用刀叉时又切又割,显得野蛮与残酷。尽管中国人也喜食肉,但表现得非常委婉含蓄,丝毫感觉不出血淋淋的“厮杀”和“搏斗”

以“合”为贵 vs 以“独”为美

《黄帝内经》有云:“五味之美,不可胜极。”中国烹饪讲求“和合”之美: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鲜味以及调料的香味交织融合在一起,从而产生一种新的美味。虽然整体光彩焕然,但个性全部湮没,这与中国文化注重群体认同、贬抑个性的中庸之道是相通的,就连家常菜也要用两种以上的原料和调料来烹制。佛跳墙用酒坛装鸡、鸭、羊肉、猪肚、鸽蛋、海味等十多种原、辅料,煨制而成;火锅则更为直观地体现了“和为贵”的思想:各种食材被放入一口锅中供人们烫食。包子、饺子等食品更是“和合”思想的集大成者,所以中式菜肴强调的是原料由个体到整体的转变。而西餐则重视食材的泾渭分明,力求其形状、味道以原样呈现。譬如三明治从外观来看就能知道是由面包、生菜、培根机械组合而成。

西方烹调遵循规范与科学,认为个性和个体的是人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于是生活中以特为贵,烹饪上以独为美。代表性西菜“沙拉”,蔬菜水果虽共处一盘之中,但色彩对比鲜明,滋味互不干扰。再比如牛肉和土豆永远分区放置,不论烹饪还是装盘很少出现中式土豆牛肉的混合交融。即使是番茄酱、生蚝汁等调料,也都是现吃现加,绝不会事先混入食物。

此外,西方人在菜肴的制作过程中,会根据原料、形状、质地等特点使用不同的炊具。僅刀具就有菜刀、切面包刀、削皮刀等,突出地显示了“独”的特点。

结语

中西方饮食文化最大的差异在于中国的“和”、“感性”以及西方的“自由”、“理性”,我们对我国和西方所各自特有的饮食文化不可存在偏见,要看到自身不足之处,传承传统饮食的同时借鉴西方饮食健康的理念。

参考文献:

[1] 卞浩宇,高永晨.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2).

[2] 郭鲁芳,金慧君. 中、西方餐饮文化差异所带来的思索[J]. 商业经济文荟,2005(5).

[3] 罗艳丽.从饮食文化差异透视中美核心价值观[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2):69- 71.

[4] 滕延江,王勇.民族文化心理与饮食习俗的跨文化对比分析[J].潍坊学院学报,2005,(5)

[5] 周湘萍.中西饮食文化差异与中餐菜单的英译[J].北方论丛,2003(2):107~110.

作者:丁新锐

跨文化视角下的饮食文化论文 篇2:

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实践经验和可行路径

【摘 要】  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媒体时代,与传统官方媒体在对外文化传播中凭借宏大叙事的文化输出方式不同,社交媒体平台中的自媒体形态以聚焦大众精神文化消费需求、浸润式文化传播方式、重塑本土文化符号以降低 “文化折扣”等特征,取得了跨文化传播的积极效果。文章以李子柒在YouTube平台发布的生活视频赢得广泛关注的案例,探究社交自媒体在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过程中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的策略与路径。

【关  键  词】社交媒体;李子柒;对外传播;中国文化;实践路径

【作者单位】张红芸,商丘师范学院。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 (19C10637020)阶段性成果;商丘师范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 700153)阶段性成果。

在全球新媒体的发展浪潮下,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社交媒体、自媒体等新媒介形态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国际传播格局的深刻变化,还为中国文化出海提供了更加多元的对外传播路径与机遇。社交媒体凭借传播范式创新、文化互动性强、技术导向优势等独特属性,有助于提高海外受众对中国文化传播内容的认同感和亲和性,从而持续扩大世界范围内认同中国文化的受众群体。擅于运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打造具有“文化自信”和“价值自信”的自媒体渠道,能够为我国构建对外宣传话语体系,提升国际信息传播能力注入新兴力量。

2019年,“李子柒”这一非官方账号在国际社交媒体平台YouTube的异军突起引发了海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甚至还引发了网友对文化输出的讨论。李子柒以家乡四川绵阳为背景,以美食制作为主线,创作了一系列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和田园生活的视频上传到微博、抖音、bilibili、YouTube等社交媒体平台。截至2020年4月29日,“李子柒”账号在YouTube上的粉丝突破1000万名,总观看量为13.5亿次,成为首个在该平台粉丝破千万的中文创作者。凭借100多个原创短视频内容,其平台传播效果已超过发布了14万条视频内容、具有全球影响力媒体之一的CNN。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新华网、光明日报等多家国内主流媒体发表评论,称李子柒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现中国风貌”的跨文化传播典范。

在YouTube李子柒账号的评论区中,大部分都是海外受众的评论互动,他们用英语、俄语、韩语等不同语言表达对李子柒的喜爱。李子柒展现的生活方式,成功引起了西方世界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其视频内容展现的中国饮食文化、中国传统制造(织布、染衣)等,从感性角度让大家对中国文化构建了初步认知与基本印象,为海外受众提供了降低“文化折扣”的跨文化解读,切实推动了跨文化传播与交流。因此,深入研究YouTube平台李子柒视频传播这一案例,有助于探究新兴媒体环境下,社交媒体场域中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实践性经验与可行性路径。

一、李子柒短视频的对外传播策略

中国文化在跨文化传播中面临的最大障碍,就是克服不同文化背景和多元价值观之间的异域差异,让海外受众理解并接受中国文化。“李子柒”账号发布的视频内容从传播符号、传播定位、传播理念等方面构建了系统化的对外传播策略,从而能够使内容适应YouTube这一海外社交媒体平台的信息环境与传播生态。

1.传播符号视听化:中国文化符号的创造性转化

在索绪尔的符号学理论中,人际传播中的符号大致被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类[1]。李子柒的短视频仅出现极少的中文对话,以及简短的文字说明,整体上是以“美食默片”的形式呈现。语言壁垒的降低极大地减少了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障碍,其通过全球通用的视听语言来打造视听化的符号,更加生动、直观、形象地呈现视频中富有田园诗意的媒介景观。这种视觉化、非语言符号式的内容生产与传播方式实现了新媒体时代对传统中国文化符号的创新转化,不仅丰富了跨文化传播的表现形式,还有利于增强海外观众认知、了解中国文化的效果,打破不同国家文化的隔阂,提升中国故事的吸引力。

通过分析海外网友对李子柒视频的评论,我们发现海外网友对中国文化符号中认知度和关注度较高的,主要是饮食文化符号、服饰文化符号、音乐文化符号以及影像美学符号四类。美食文化符号是最易被全球受众感知的视觉符号,在李子柒视频中,播放量最高的前10个视频中有8个的主题与中国饮食相关。李子柒烹饪的食物皆取材于自然,视频中,她以传统古法的工艺精心做好每一道美食,这些“符号能指”呈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悠然自得、隐于田园的生活态度与文化内涵。

为达到古风意境,视频中的李子柒身着各式各样的中国传统服饰,展现了中国风的唯美优雅;视频中的背景音乐多为箫笛、琵琶等中国传统乐器所奏曲目,结合美食制作过程中的砍竹声、水流声、洗菜声、采摘声、蝉鸣声等各种同期声,李子柒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为受众打造了精致的视听盛宴,满足了全球受众的审美期待。这些视觉与听觉符号又通过色调、画面、镜头、构图、延时摄影等具有质感的影像美学方式,营造了具有东方禅意的幽雅意境,增强了人们的感官吸引力,让中国文化故事获得极高的转发率。

2.传播理念生活化:从宏大叙事到以人为本的自然转变

我国目前正处于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不断推进媒体融合纵深发展的阶段。新型主流媒体运用宏大叙事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能够展现中国的整体面貌与景象;新兴社交媒体进行微观叙事,恰恰能够从细节与微观视角有效“反哺”文化传播。传播内容贴近受众生活,才能易于受众理解,使异域文化受众能够在生活经验、知识体系等方面与故事形成共鸣。

李子柒短视频能够在YouTube平台走红,与其生活化的传播理念息息相关。其视频由“田园生活”的传播定位衍生出选题上的生活化,聚焦个人视角的叙事方式又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光明日报》在《李子柒为何能走红海外》的文章中评论道,“与西方文化相比,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也是一个最重要的特征”。 YouTube上的李子柒在千万海外网友的眼中,是一个记录着日常恬淡生活的中国普通姑娘,其作品并非宏大叙事,却传达出在当代商业社会的都市生活压力下,“人與现代社会应该是怎样一种关系”这一深度的命题与思考。而李子柒也正是通过呈现“田园生活”“古风美食”这种传统生活方式来治愈整个人类社会大环境中的过度焦虑。

李子柒所传播的生活理念,为世界范围内处于快节奏生活状态的海外受众提供了具有独特“中国智慧”的答案,并给了受众心理慰藉。根据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选择性接触理论,受众在接触大众传播信息之际,并不是不加区别地对待任何媒介与内容,而是更倾向于接触与自己既有立场、观点、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李子柒视频以个人生活化视角构建的中国传统文化人文景观,正是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对话的重要价值共识,为海外受众认知和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信息传播突破口。

三、李子柒短视频对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启示

凭借优势符号打造视听精致的内容,特色鲜明又别具一格的传播定位以及具有丰富情感动员能力的传播理念,这些是李子柒视频在海外社交媒体YouTube走红的原因。李子柒构建和运筹异域文化影响力与话语权的经验,对发掘中国文化精神内核与人类共通价值的共鸣点,助推中国文化出海具有以下方面的启示。

1.重视以个人为主体的跨文化交流模式

新媒体时代,短视频和社交媒体带来的技术赋权与媒介近用权,具有内在的以个体为主体的跨文化传播能力[2]。在新兴媒体“去中心化”的传播语境中,个人作为传播主体能够在互联网场域中获得较大的传播权利,从而能够跨越不同国家与文化背景,突破文化边界,消融文化隔阂,形成自身的传播影响力。李子柒短视频在社交媒体的赋能下,通过个体主义的表达方式,将镜头聚焦于一个普通中国姑娘返璞归真的田园生活方式,成为中国文化鲜活与具象的新生代传播载体。

与传统的国际传播主体不同,个人作为跨文化交流的主体,能够为海外信息传播赋予情感与温度,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李子柒的短视频中,她对父亲的怀念、对奶奶的爱护等基于人类共同情感的亲情关系,让诸多海外网友感动。李子柒与网友近乎平等的传受地位,以及视频中充满个体风格、个体内涵、个人情感的鲜活故事,流淌着真情实感,能够使受众潜移默化地认同和接受,从而让中国故事更能打动异域文化观众。

视频中的李子柒从采集食材、烹饪美食,到织布染衣、古法造纸无所不能,被海外网友评价为“中国公主”“花木兰”。李子柒这一坚持自身兴趣爱好、选择特定生活方式的个体形象认知,赢得了海外网友的认可和赞赏。

2.低语境化的跨文化调试,规避“文化折扣”

“文化折扣”的概念最早由霍斯金斯等人提出,是指因不同国家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的差异,一个地区的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的跨文化流通过程中,其他地区受众所发生的理解或认同的衰减会导致文化价值的降低。根据爱德华·霍尔提出的“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的概念,中国文化属于高语境文化,欧美国家的文化则属于低语境文化;从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来看,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受众对媒介文化产品的认知与解释,与他们在该社会结构中的地位、立场及观念、知识等因素相对应。因此,由于高低语境的二元对立转换以及异域受众对信息编码和解码的过程不同,中国文化产品的对外输出不可避免会产生“文化折扣”。

李子柒的短视频擅于运用视觉符号、听觉符号等世界通用的非语言符号,同时减少对话、旁白等语言文字符号,这样的呈现方式可进行低语境跨文化调适,减少编码/解码过程中的文化损失,有益于海外受众对内容的理解与接受。同时,李子柒视频传达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田园牧歌的生活方式、具有情感连接的亲情关系等人类共通价值观念激发了异域受众认知中国文化的积极性,有效规避了“文化折扣”。

3.利用表层文化的高渗透性驱动核心文化输出

华盛顿大学陈晓萍教授将文化的概念分解为“表层文化”“中层文化”“深层文化”。李子柒的短视频通过视听技术创造性转化的一系列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属于“表层文化”,这使得其跨文化交流中十分具备渗透力和传播性。

当“表层文化”具有较高的传播价值时,其可以有效驱动“中层文化” “深层文化”的价值传递,这也是李子柒在YouTube平台能被海外网友赋予英雄主义光环的原因。视频中李子柒所構建的田园牧歌式生活媒介景观,使海外受众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中国古典哲学中“天人合一”的观念等深层次的哲学命题与思考,这与西方哲学中“诗意栖居”的设想产生了共鸣。

新媒体浪潮下,社交媒体、短视频发展快速,为对外信息传播和文化交流带来新的变革与机遇。在社交媒体的赋权下,李子柒以视听符号的构建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解读留给受众,低语境化与个体化的传播内容又推动了海外受众对符号背后的能指产生情感共鸣、关系创建与文化想象,为社交媒体时代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了一种新形态。

|参考文献|

[1][美]约翰·费斯克. 传播研究导论:过程与符号[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 姬德强. 李子柒的回声室?社交媒体时代跨文化传播的破解与勘界[J]. 新闻与写作,2020(3):10-16.

作者:张红芸

跨文化视角下的饮食文化论文 篇3:

跨文化交际视域下中美饮食文化对比研究

摘要:中国与美国这两大强国在各个方面的融合交流在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跨文化交流现象的饮食文化,也在这中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对中国和美国饮食文化差异的研究,更加能够促进中国与美国在饮食文化中的融合与交流,从而有效地避免在跨文化交流中产生的障碍与冲突。

关键词:中国与美国饮食;跨文化交流;差异;研究

在中国与美国交流越来越频繁和密切的今天,饮食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跨文化交流现象,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效地研究两国的饮食文化,能更好地促进两国饮食文化的交流。

一、跨文化交际

各国文化体现出的多样性、多元性、差异性和变动性造就了文化的复杂性。跨文化交際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即是各国文化及其交际习惯。在实际的生活中,当人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由于来自不同国家,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价值观,常常会导致交际活动受阻。因此,了解和熟悉中美两国各自不同饮食文化,能够极大地帮助两国进行更好的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二、两国的饮食文化观念

中国的饮食文化观念。中国的饮食文化追求“色、味、香”俱全,中国自古就有“食以味为先,民以食为天”的说法,所以,中国人对美食是如饥似渴的追求;并且美食需要配料与食材相互搭配与融合,使得食物的口味更加地丰富。[1]。中国人的饮食观念重视对身体的养生保健,注重各种各样的食材的搭配,比如粗细搭配和荤素搭配,以相辅相成、相生相克等调理和指导烹饪。重理:中国人的饮食观念提倡健康、向上的文化基调,追求高尚的情调。在饮食文化的背后也蕴藏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以及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而饮食也逐渐地与精神方面的享受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对社会心理调节的一种关键的手段[2]。

美国的饮食文化观念。注重理性,注重营养搭配。他们大多数人对饮食的了解来自于营养学,并非味觉;他们每天吃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生存,所以每顿餐都会吃大块大块的肉,吃整只鸭肉,并且生着吃新鲜的蔬菜,比如黄瓜、番茄、西兰花、大葱等,他们不太着重于食物的颜色与美味,几乎不把吃饭与精神层面的享受相结合,从而反映出西方的饮食观念的实用主义[3]。选择食材精细,但在每天的饮食类目不比中餐多,一日三餐饮食比较简单容易,并且追求高效。美国人在选择食料时十分细致、讲究,选择食材方面比较广泛;注重色泽之间的搭配,讲究原材料的形状和颜色各个方面的搭配。餐点着重颜色新鲜、激发食欲,所以在色彩上特别讲究明快和对比[4]。

三、中国与美国饮食文化的差异

饮食观念的差异造就了两国饮食文化的差异。中国的饮食文化的核心在于“味”,中餐的菜肴对食品的味有着很高的追求。在这里的“味道”不仅仅包括食物美味的味道,更包含食物美丽的外观和光亮的色泽。在中国人的饮食文化观念里,在追寻食物的“美味”时,往往能够体现出对“意境”的追寻。在这里指的“意境”难以用具体形象的语言来描述,即使用人们常常所说的“色、香、味”能将这里的意境来具体化,但发现这也是不太可能的。烹制美味的中国特点的食物时,最为关键最具困难的部分是怎样将各种各样的味道进行合理的调制[5]。在这里说的味道包括食物原来的味道以及食物被蒸熟之后的味道,各种各样制作所必须的食品原辅料、主材料以及调料。而对于这种融合之美的狂热追求也正是中华民族烹饪技艺的精华。在中国的传统饮食中虽然特别重视对“味道”的烹制,然而,这并不忽略在对外国菜品的外形以及色、香、味的讲究。在烹制过程时,既要重视食物本身内在的“美味”,同时也渴望菜品在外形和色泽上到达比较高的一个水平。中国人的传统饮食文化中对“美味”的要求就是渴望烹制能够到达一定的效果。而在中国传统的饮食观念和哲学观念中体现出了食物外观的不清晰以及不可触摸性[6]。因此,中国人在烹制美食时,对美食外在的追求远远地超出了食物本身的营养。中国菜肴烹制最后的需求是渴求通过对各种各样调料及原辅料之间的恰当的调制,在最终烹制出使人非常满意的美味。

与重强调食物“味”的中国饮食文化相比较,美国人的饮食文化在食物中间的营养成分和比重方面凸显的尤为理性。美国人的饮食文化重点强调人在一天里蛋白质、热量和维生素摄入总量之间的要求,首先要保证营养。相比较中国的饮食文化,对于食物外面的美观度,如对食品外在的气味、香味、色泽以及各种形态之间的要求就没有了。即使是食品的味道平常且普通,也都要硬吃下去,因为食物的营养必须先保证。这样的传统饮食文化观念与西方哲学里对于形而上的观念的强调是紧密结合的。在美国的宴会上,我们能够看到各式各样高档的餐具,讲究的食材以及高品质的服务;在菜肴的外形及色泽上,也有着完美的配比。然而,美国的饮食对食物味道上则与中国人的美味差别大了。美国随便一个豪华餐厅,不论是大的都市纽约还是小城镇,我们都会发现牛排只有这一种风味,在对“美味”的追求上无任何美观和艺术的考量。西餐在菜品的搭配方面都是在盘子中互相分开进行的,我们能找到单个的牛排或鸡腿,或在旁边的盘子里配上些许的番茄、土豆等等。虽然食物的色泽非常鲜明,但是各个菜品味道都是相互独立的,各种菜品之间制作的原材料互不相协调,形成不了融合的美。

四、结语

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成分的饮食文化,在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之间的相互摩擦碰撞中必会有交际和传播。虽然在价值观、信仰、地域文化和社会习俗的不同造就了中国与美国不相同的饮食文化,但是从最本质的属性上来说,追求食物的美味和养生已经成为了当代饮食文化的共同之处,中国作为跨国文化交流的一个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了解中国和美国两国之间的饮食文化能协助我们更好地分辨两国文化的不相同的现象,对增进我们两国之间的相互了解,更能高效地进行跨文化之间的交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和美国两国之间的饮食文化的融合与交流必然会带给两国人民更加多种多样和丰富多彩的生活。

参考文献:

[1]唐瑞.跨文化交际视阈下中美饮食文化的差异研究[J].海外英语,2017,3(2):165-166.

[2]卜小伟.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中西方饮食文化对比研究[J].饮食科学,2017,12(10):106-108.

[3]姜悦,谢祥娟.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西方婚礼饮食文化对比探究[J].散文百家,2018,5(2):55-56.

[4]元志英.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与原因分析[J].才智,2017(11).

[5]殷琳.跨文化交际视阈下中美价值观的对比研究[J].校园英语,2017,6(31):201-202.

[6]白玉.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中国和西班牙饮食文化差异调查研究[J].赤子,2017,8(26):30-31.

作者:唐瑞

上一篇:校企结合大学生创业教育论文下一篇:大学生就业诚信思想试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