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化影响下的班级文化论文

2022-04-29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外国文化逐渐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大学生正处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部分学生受到外国文化的影响,一味崇尚外国文化,逐渐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失去自信心,在认同、理解我国传统文化方面存在偏差,对学生自身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微文化影响下的班级文化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微文化影响下的班级文化论文 篇1:

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摘要: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是学校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创造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其以青年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建设空间、以育人为目标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核心内容,以校园精神、优质文化生态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与策略

一、引言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教育因素的概念,首先出现在美国学者华勒的《教育社会学》中。20世纪80年代初这一概念传入我国。高校校园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整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逐渐成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校园文化是学校特定环境下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建设空间,涵盖院校领导、教职员工和全体学生,以育人为目标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核心内容,以校园精神、优质文化生态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二、校园文化内涵解读

所谓校园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文化氛围里,师生依据学校的特殊条件,在从事课内外的各项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的规章制度、组织活动和物质形态。它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层面。物质文化指校园建筑、文化设施、校园绿化和美化等物质形态,其是校园文化的硬件和最直观的表现形式。精神文化包括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包括学校的规章制度和领导体制,是精神文化的外壳。观念文化主要包括思想意识、文化价值观念、生活观念和行为方式等。观念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内核文化。由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共同组成的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是学校个性风格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提高师生员工的凝聚力,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教风校风,培育“四有”新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就高校校园文化而言,大学生特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等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其本质上是一种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这种由大学生自己为主体营造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中,有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以及由大学生参与的报刊、讲座、社团及其他科学文化体育活动和各類文化设施会作为校园文化的主要特征,充盈着大学校园的各方面建设,从而使得大学校园更富有生机和活力。校园文化在当今高等教育中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是常新的,但是能够保持永恒魅力的,能够唤起青年一代心灵,能够激发青年学生激情,能够唤起青年一代高尚的、独立的人格追求和高尚的道德追求。当代校园文化建设进入了网络环境时代,应运而生的各种网络载体、文化社团、宣传媒介都不断地丰富并提升了校园文化的内涵。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3.1思想政治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高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是需要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的,而思想政治教育就可以有效的满足这个需求。众所周知,高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立德树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为了规范学生的行为、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正确的道德素养。这也就意味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得到行为规范方面与道德素养方面的指导,为学生的道德行为提供一个科学准确的标准。只有在得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理论指导的前提下,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才能够顺利的进行。而思想政治教育就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理论指导,可以让校园文化更好地发挥出教育作用。

3.2校园文化建设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效载体

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的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效的实施载体。高校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以及进行各类文化教育来建设起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优秀的校园文化可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单一、渠道匮乏、内容比较枯燥,对青年学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难以真正地发挥出教育作用,这也就导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与质量并不高。而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效的载体,让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内容都得到了丰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进程变得更加顺利。

四、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建设必需渗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以思想政治教育牢牢把控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包括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导,政治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思想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文化上树立起人文精神、人道精神、职业精神,特别是民族精神;知识上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使学生能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个体思想素质。但由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复杂性、成效的潜在性以及新时期高校发展的一些新特点,校园文化建设在思想政治教育渗透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4.1校园文化建设受到了新时代网络的冲击

网络的迅速发展给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便利,但是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网络进入校园无疑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方面,由于目前社会上对网络额监管体系不够完善,互联网上的信息内容良莠不齐,存在着一些负面内容。而这些负面信息内容无疑会对社会经验不足、而又好奇的大学生们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有限地污染了他们正在确立的价值观、人生观。另一方面,网络文化的盛行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教师、家长甚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道德思想塑造的权威。在网络文化的影响下,学生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文化,他们的思想意识不再严格地遵循传统权威的引导,这也就导致了高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得更加困难。

4.2就业压力下,学生的精神世界匮乏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的提升。在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高校学生却存在精神世界匮乏的问题。特别是在面对中高考的失利后,很多学生因为录取院校“不尽人意”,尽管进入了高校学习,但是大部分学生已经失去了高中时期奋斗努力的动力。面对专业学习困难、未来就业竞争的忧虑等问题,很多学生选择了学习生活的放纵、选择了对“逢冠必夺”的逃避。每天充足的课余时间不是用于充实自己、为自己的理想奋斗,而是一昧的将时间精力花在了手机游戏、生活娱乐中,用这些没有实际意义的事情来麻痹空虚的精神世界。在专业学习中,学生们认为自己无法再能成为“人中龙凤”,再努力也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丧失信心、缺乏成就感,只有在虚拟的游戏中、日复一日的娱乐中才能够找到存在感。面对这个情况,高校就需要积极主动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帮助学生充实他们的精神世界,走出人生发展的误区。

五、高校优秀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的功能分析

第一,从价值导向功能看。校园文化内涵的核心与灵魂是校园精神文化,它集中体现了校园文化的价值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始终指导着师生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引导师生自觉按照学校立德熟人的育人宗旨开展工作、学习和生活,对于师生的精神状态、行为方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推动师生为实现学校所倡导的建校目标而奋斗。

第二,从道德行为规范功能看。道德行为规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校纪、校规、校风、校训等,方方面面都需要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这些组成成分是全体师生共同创造、认可并须遵守的,表现为具有一定的纪律性和规范性。

第三,从调适激励功能看。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整洁有序、景色优美的校园环境,能使生活其中的大学生陶冶性情,纯净心境,保持愉悦、乐观的心情,也使他们能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心态,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校园精神文化及体现校园精神的制度文化,既对大学生具有导向与疑聚作用,对大学生具有激励和约束作用。

第四。从人格塑造功能看。渗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校园文化所营造的良好氛围使校园活动的主体在润物细无声中接受着校园文化的熏陶和启迪,滋润心田,涵养德性,进而上升为情感和意志,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品格,形成强烈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六、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融合发展的策略

6.1完善与校园文化建设相关的制度与机制

纵观国内外知名高校校园文化,任何优秀的校园文化的建设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优秀校园文化需要长久的积累与沉淀,这也就需要科学长效的文化制度与建设机制作为保障。所以说,想要更好地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发展,高校就必须完善相关的制度文化建设。对于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一个完善的制度文化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完善的制度文化不仅可以规范学生以及教师的校园行为,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树立起一个标准的道德准则,帮助师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视界观。在日常工作中,高校需要给予文化制度建设充足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不仅仅虚设一个文明校园创建办公室就可以建成建好,需要的是提供全方面的政策扶持。具体一点来说,高校的制度文化建设不仅包括学校传统管理制度层面的建设,还应该包含各类保障制度,必须切实保障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可以顺利的进行。像高校的党建、校史、校规、校训等内容都可以是文化制度的组成内容。在系列制度文化的约束和机制有效运行下,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能够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明确自身的义务与责任,从而保障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正确且持续的融合发展。

6.2思政教育部门与校园文化建设部门需要加强联系

在高校行政管理实际情况下,思政教育主管部门与校园文化建设部分是两个相互分离的管理部门,但是想要更好地促进二者的融合发展,高校就需要加强这两个部分之间的沟通与联系,达到有效协同、合作发展的效果。学校层面理应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这两个工作融合成一项全局性的工作来进行,充分的发挥出两支师资队伍的合力,同向而行,必须在日常工作中引导两部门相关人员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两者融合发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通过调查得到的是在实际的工作情况中依旧存在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具体来说,一方面两个部门虽然要协同合作,但是需要主要合作的“度”线值,合作是形成合力,不是越权越位,越俎代庖。职责职权虽然因协同合作受到一定的局限,但是依旧需要有一定的工作职权职责范围,两者的工作需要各自具有一定的侧重点。另一方面,两个部门需要在加强联系的基础上多进行了解与支持。思想政治教育部门需要了解校园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思政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校园建设部门需要及时地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进度,并以此为依据有针对性的进行校园文化的建设,为思政教育提供丰富的传播载体。通过这些措施加强两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与联系,从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更好地融合发展。

6.3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观念

为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顺利发展,高校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文化理念。教师需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方向,必须坚持正确的新时代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引领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在此基础上以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元素来丰富校园文化内容,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满足学生多元化的文化需求。这也就是说,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教师需要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与文化理念,紧跟时代步伐,常学常新,以开放包容的态度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化融合发展。比如,在当前网络文化盛行的时代,教师没有必要一味地抵制网络文化,畏敌如虎,而是需要采取开放包容的态度,在心灵打开“窗户”的同时安装好“窗纱”,将其中积极的部分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作为学校层面可以做好校园互联网文化平台的建设,将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形式以及内容进行有效的更新,充分的发挥出“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高效作用,將互联网平台打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将网络文化优化成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内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从而促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双重同向发展。

6.4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为了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和教师需要积极的设计并组织好校园文化活动,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较为枯燥,教师需要以科学正确的价值观作为指导、以新颖的教育形式、有趣的内容来组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从学校到教师都必须意识到,通过文化活动的开展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注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可以让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更加容易被学生乐于沉浸、易于接受,能够让学生在最大程度上接受到来自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的无形熏陶。比如,高校可以以五四青年节、八一建军节、七一建党节、国庆节等节日为主题,挖掘这些节日的文化内涵和政治思想教育价值,开展对应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这些文化活动的开展,实现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将校园文化建设具体到班级和宿舍层面上,通过开展班级文化、宿舍文化活动来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形成良好的班风和优良的公寓文化,实现对学生全方位的文化熏陶。

七、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大学生正处在人生价值观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促进学生形成正确人生价值观、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高校需要积极地探索有效措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发展,充分的发挥出隐性思政教育与显性思政教育的合力,同向而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汪国洪.试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3(23):147.

[2]张博.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8.

作者:王锦伟

微文化影响下的班级文化论文 篇2:

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途径探索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外国文化逐渐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大学生正处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部分学生受到外国文化的影响,一味崇尚外国文化,逐渐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失去自信心,在认同、理解我国传统文化方面存在偏差,对学生自身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生成的策略进行探究,望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冲击;文化自信;英语教学;途径;探索

【作者简介】杨群,张爱文,陕西警官职业学院。

【基金项目】中国外语教育基金,项目名称: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途径探索,编号:ZGWYJYJJ2018B29。

经过五千年的发展与沉淀,我国已经成为具有自身独特文化的文明大国,而我国独有的传统文化对人们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但是在社會国际化和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各个国家之间文化的交流逐渐变得频繁。久而久之,人们受到不同文化的冲击,使得部分人对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以及使命感降低,外国文化在他们眼里变得至高无上。而针对大学生而言,在接触英语学习的十年之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受到外国文化的影响,自身对本土文化缺失自信心,这对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生成至关重要,同样也是迫在眉睫。

一、文化自信的特点以及内涵

1.文化自信的特点。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本土文化以及文化自信已经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当下人们所倡导的自信是我国独有的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进行阐述:第一,有效体现出我国当下鲜明的民族风气与民族特色,并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出我国文化的历史传承。我国本土文化历经五千年的传承与沉淀,已经构建出独特文化体系,而在这其中,还还涵盖着我国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气魄,是我国文化自信的关键基础。第二,对引导我国社会建设与国家现代化发展有着较强的针对性。我国人民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以及人们的价值取向,是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我国伟大本土文化的凝聚,进而让社会主义的发展朝着正确的方向而建设。第三,对人们思想精神建设具有导向性,在实际文化发扬与继承的过程中,通过一些具备育人功能产物的使用,使人们不断升华自身的思想情感,提升精神境界。四,我国本土文化自信具有优越的吸引力,并让我国在国际舞台中彰显自己的影响以及能力。

2.文化自信内涵。文化是一个国家发展、民族传承的关键因素,在社会建设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位置,是人们生活、生产的关键所在,并且文化也是区分民族的主要内容,因具有独特性,所以文化是各国家发展的首要内容。而文化自信就是人们对于本文文化的认可与信任,是对本土文化发展抱有强大的信心,是在党、政府以及人民在认知、了解我国文化内涵的背景下,秉承着我国文化发展的信念与决心,并坚定认可其文化自身的价值与意义。

二、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

1.认识度不足。在现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部分学校、教师侧重于对学生进行英语知识的学习以及技能的训练,而针对本国文化教学方面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并且学生长期在这种教学环境的影响下,其学生自身对本土文化也没有给以一定的重视,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对本土文化的认识度不足,使得大学生本土文化的自信心严重缺失。

2.没有足够的重视。现阶段大学生群体是“00”后学生,他们从小就在信息化社会中成长,从小到大都一直不停的在接触各式各样的外国文化,像外国电影、外文音乐、外国电视节目以及外国朋友等。而大学生正是出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这些外来文化对学生影响会导致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产生一定的偏差,使得大学生对待我国传统文化没有足够的重视,对学生未来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形成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我国社会得到迅猛发展,这也促使着我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互动愈发频繁,而其中难免就会发生文化碰撞。大学生在校期间会更有机会接触到外来文化,让大学生拥有更多的机会去感知各国不同的风土人情、外国人的认识观、价值观等。学生在这种文化冲击的背景下,自身对传统文化产生一些疑问和困惑,这些疑问和困惑得不到合理的疏导和解决,久而久之,学生自身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便会产生一定的扭转。例如,针对传统节日而言,部分大学生对本国传统文化节日的了解与记忆还不如外国节日,比如像国的重阳节,这个历史悠久,寓意登高祈福,敬老爱老的节日对部分大学生来说是陌生而没有意义的。很多传统节日从古流传至今,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意义,但部分大学生对其根本没有了解,即使是知道哪天是什么节日,也不会引起他们的重视。而对于西方的各个节日,他们却如数家珍并有各种活动以示庆祝。大学生长期在这种文化氛围的影响下,势必会对他们树立我国本土文化的自信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另一方面,我们所用的大学英语教材,为了确保英语教材的广泛性与纯正性,在教材中,基本上都是以外国新闻、报道、原著以及日常生活为主要教学内容,很少会涉及到关于我国本土文化。大学阶段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思想观以及价值观的黄金阶段,所以需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重视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现象,结合有效的方式来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生成,进而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生成的实践策略

大学英语学习是学生接触外来文化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教师需要在传授学生相关英语知识技能的同时,丰富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自身文化自信的生成,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充分利用网络文化以及加强师生互动等来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1.丰富教学内容。传统文化自信缺失的现象与我国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着紧密的联系,像在大学生英语教学中,学生在掌握相关英语技能的同时,其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外国文化也逐渐深入到学生的脑海之中,再加上英语教学中教师没有引导学生认识到树立本土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教师与学生对本土文化的重视度不够,使得学生在大学英语的学习中逐渐缺失对本土文化的自信。究其根本,就是相关英语教学教材中缺少本土文化知识,且教师规定的思维导向驱使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对本土文化的教学,学生自然而然缺乏对本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使得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时,本土文化的自信逐渐被消耗殆尽。

针对这种现象,教师需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需要认识到英语教只是为了培养学生掌握相关英语知识技能,并提升自身的英语综合素质,而不是让学生通过转变自身思想观念去选择接受外来的文化,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提升对本土文化教学的重视度,进而让学生在学习外来文化的同时,对本土文化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记忆,并提升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例如教师进行节日相关知识教学时,可以在教学课堂期间将我国传统节日进行比较与讲解,让学生在理解外国文化的基础上,对我国本土文化有一个重新的认知。另外,大学英语教学教材可以进行适当性的改动,适量融入我国本土文化元素,进而让学生能在大学英语学习中接触到我国更多本土文化的知识。

2.基于大学生自身的角度去树立文化自信。无论是教学内容的改动,还是教学方式的变化,这些都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本土文化自信的外在因素。而从大学生自身的角度进行培养,是树立本土文化自信的主要途径与关键因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意识,在接触西方文化时,积极主动与我国本土文化进行分析和比较,针对文化的差异取其精华。再者,教师需要让学生认识到,在遇到学习问题时或者是思想偏差时,可以积极大胆与教师进行交流和沟通,以此来防止学生自身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过程中发生偏差。

另外,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新型教学模式(英语竞赛、多媒体教学、拓展阅读式教学)已经逐渐受到师生的推崇。虽然这些教学模式的运用看起来与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生成毫无关联,但是教师只要以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根基,结合有效方式,与我国本土文化进行融合,能有效帮助学生树立本土文化自信。例如在进行英语竞赛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进行中西方文化的对比,或者是教师根据本土文化知识找一篇文章让学生进行翻译等。而在影视作品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寻找一些英文配音与英文字幕的国产经典著作,让学生在掌握相关英语知识技能的同时,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识,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3.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升。大学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有着枢纽的作用,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支撑。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想有效培养大学生生成文化自信,教师需要在完成规定教学任务之外,从自身做起,增加对我国本土文化的学习,提高对本土文化的认知,教师自身需要具备良好的本土文化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引导学生认识到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性,然后再配合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生成文化自信,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4.通过网络文化树立其自身文化自信。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在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的普及率与运用率正不断提升,大学生也逐渐开始以来网络的便捷性与灵活性。而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在教学中进行文化自信渗透。例如教师可以将我国本土文化内容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利用微课等形式进行展示。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还能有效引导学生学习、认知我国本土文化,进而培养自身的文化自信。或者是教师可以利用微信、QQ建立班级文化交流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最近英语学习中相关的外国文化在群中进行中外文化知识对比交流,在升华学生自身思想情感的同时,提升培养自身的文化自信。

5.注重师生之间的思想互动。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想交流与互动学习也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生成的有效方式之一。但是学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很难进行有效的思想互动,所以教师需要做好从旁引导的工作。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中西方某些事物的起源、现状以及发展进行交流,通过营造良好的氛围来让学生进行有效思想情感交流。在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自身知识积累的同时,有效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生成,进而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对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因此,细致分析其自信缺失的原因,通过丰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的主动增强自身文化自信,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修养,利用网络文化以及加强师生互动等方法来帮助学生重树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范聪,王颖,付佳媚.大学英语教学与大学生文化自信生成策略研究[J].商情,2017(45).

[2]肖利彬,劉莉,李秀菊.民族文化背景下的高职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策略[J].英语广场,2016(11):70-71.

[3]马丽萍.多元文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方法探析[J]. 青年时代,2017(11).

[4]李冬梅.大学英语课堂文化自信生成策略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20):164-165.

[5]周利娟.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缺失与培育路径探析[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0(2):107-110.

[6]赵胜男.培育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探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11).

[7]张雁.文化自信视域下大学英语课程反思与实践[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7,29(2):46-51.

[8]陈艳新,刘凤娟.高校外语教学文化自信培养途径研究[J].长江丛刊,2016(25):136-136.

作者:杨群 张爱文

微文化影响下的班级文化论文 篇3:

班会与班级文化的共同体构建论

【摘要】本文以广州市南沙横沥中学远航班的班会与班级文化的共同体构建实践为研究对象,就远航班初中三年来的班会与班级文化建设进行深入的案例分析与观点提炼,从班会文化——班级建设的思想引领、班级管理制度文化——班级发展的“护航者”、班会活动文化——活跃班级发展的法宝、班级环境文化——活跃班级发展的法宝四个角度进行论述,证明“班会与班级文化的共同体构建”二者相互依存、互相支持的观点。

【关键词】班会;班级文化;共同构建

一个国家要树立文化自信,一个班级也要树立自己的“品牌”班级文化自信,这就离不开班会课这个阵地的中坚作用。一定程度上,班会与班级文化是班级构建与发展的共同体。

一、班会文化——班级建设的思想引领

班级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课程,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班级文化植根于班会文化的引领与落实。

远航班的精神文化可以概括为:团结友爱、积极向上、坚持不懈。这是远航班学生票选出的三个班级精神文化关键词,也是远航班三年积淀下来的班级精神文化精髓所在。班风正、学风浓是我们弘善级级长对远航班的点评,三年如此。如何创设和营造这样一种班级精神氛围呢?以小见大地强化学生的点滴进步,学生的班级自信与坚定目标需要班主任的大力培养,而班会课是主要阵地。不管教学任务多重、校级活动再多,教师都不能忽略每周“周一完整大班会,每天都有小班会”的施行,但身边却经常发生班主任会把班会课上成科目课的情况。

在笔者看来,班会是不可替代的,知识点落下,可以利用下一节课补充,但这周的班会过去了,就一去不返了,对学生的德育就会有所残缺,班级的发展不能只盯在学科成绩上,要充分发挥班会的德育功能,班会所取得的效果将会远远大于单一追求提高成绩效果。班级的团结有爱、积极向上、坚持不懈:远航班认真学习,树立战胜自我的班级信念,学习上抱着一颗决不放弃的心,虽然经历过起伏,但始终坚持“做好我们自己”的信念,在初三重回了年级前列,学习劲头旺盛,学生间互帮互组,科代表积极布置和落实教师布置的任务,小组学习氛围浓厚,从“师徒”合作到小组互助。这是远航班学习的有力保障。课后,远航班学生积极参与互帮互助,如,讨论、背书或做题等。常有学生放学后辅导班上没掌握好部分科目知识的同学,有时甚至会废寝忘食,但他们从不抱怨半句。没有每节大班会和每天小班会的及时引导,学生容易迷失甚至丧失对学习的坚守。成绩的评价不要等到大考来临出结果后再进行,而是要在大考前的各科小测与测验中进行总结。班主任要及时联合科任教师对学生进行辅导,要从学生的学习目标上进行引领和强化,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班主任对他们每科学习的关心与支持。笔者的班会每周都会进行班级各学科学习情况小结,树立学习典型,还让考试中的班级各科“状元”撰写经验总结,并在家长会上进行介绍。这有效培养了学生乐于分享的价值观,也让班上其他学生在听到同龄人的学习经验后,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和践行。

远航班的学生也认真参与每一项学校组织的活动,从动员、组织和活动分工,班干部都是尽心尽力、群策群力地去组织、去做好分工安排。如,校运会、文艺节、爱心义卖等活动,都闪耀着远航班学生忙碌和拼搏的身影。初中三年,远航班两次荣获校运会年级第一名和第二名的佳绩,体育成绩突出,班级道德风貌也名列前茅,而且班上很多学优生都是各项比赛的前三名。借助校运会培养能文能武的学生,激发他们对体育运动的热爱。这是在运动会举办前连续举行的赛前动员与全班制訂奋斗目标(争分点和保金项目)、比赛报名全班公选的主题班会的影响下所取得的佳绩;文艺节的硬笔和软笔书香比赛,我们是获奖学生最多的一个班级;班级合唱比赛,我们分别荣获一次第一名和一次第二名;在爱心义卖活动中,全班学生各尽其力,积极捐献义卖物品,全力在班级售卖义卖品,带着义卖物品到处推销,还开设了抛圈活动。三年了,班里义卖摊档的义卖总数总是能高居校级前列。学生也很注重在参加活动时的文明礼貌,班级活动场地总是干净如洗,布置和收拾时都是干净利落,自觉配合开展,各司其职。此外,班级也深得家长的肯定与支持,在校、区都受到先进班集体的荣誉肯定,但我们依旧团结有爱、积极向上、坚持不懈、初心不变。这是文艺节前主题班会动员与教育取得的效果。这些案例,充分证明了适时而动的主题班会可以引领学生的精神信念,班会是建设班级文化的重要高地。利用好班会课,是班级积极向前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班级管理制度文化——班级发展的“护航者”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而班级制度文化是班级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保障。在建立年级公约的基础上,远航班还利用一周的大小班会以组长负责制的小组讨论方式,商量制订了符合班级特点的远航小组管理制度,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实行小组学习竞赛与纪律与品行常规表现的统计考查。以一周为一个统计小单元,每周由专门的班干部进行一次小组竞赛评比统计,在每周一的大班会上公布,表扬先进,树立积极小组的典型,每月进行一次小组竞赛颁奖,分“荣耀小组”和“先进个人”的评选,颁发奖状和合影留念,给学生充分的仪式感与自豪感。远航班的小组管理是班级管理的主线,实行学生自我管理,辅以班干部管理,减轻班干部的工作压力,好让班干部能更好地管理好自己的学习,以保证班干部学生的学习为原则。

远航班的班干部管理实行问责制,参照年级文明班评比、班务日志、班上学生的反映综合评价,对班干部做好上岗前的培训,提高责任意识,强化工作要点,制订明确的班干部分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做好心理辅导,提出要求,优化班干部队伍的建设。由班长负责每周周五放学时召开班干部会议,对各个部门进行工作小结。远航班还施行值日班干制度,大力培养班级管理的学生,一来减轻班长管理班级的压力,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让更多的学生得到一种历练。制度文化是远航班保持良好学风、班风的“护航者”。制度的制订不能以教师的主管要求去制订,而是要利用每周的大小班会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制订,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这才是班级长远发展的良策,也是让学生对班级强化归属感与荣誉感的有力保障。当学生对班级有充足的归属感与荣誉感,他们就会互相监督与促进,效果不容小觑。小组管理是一个循序渐进、适时完善的过程,放手不等于放任,笔者充当的就是调解员与总监的角色。小组管理实施前一定要做好全班的共识达成,培养小组长的责任意识,多树立进步典型,违纪行为与问题私下处理,多给予班级阳光、暖心的能量。

三、班会活动文化——活跃班级发展的法宝

班会活动是班级群体为了满足班集体发展的需要,有目的地作用于客观事物而实现的相互促进的有机组合。远航班的班级活动可谓是丰富多彩,是促进班级健康成长的有力平台。

远航班的学生在初一时的人生最后一个儿童节中,由陈教师牵头组织了一次“道别儿童节,我们在路上”的主题班会活动。活动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了成长故事和感悟,最后由部分学生表演了节目,最后,学生惊喜地收到了家长送来的“六一”礼物。成长要有仪式感,陈教师巧借儿童节的契机,对学生和家长进行了搭桥建设,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与期望,也让家长看到孩子真挚的笑容。这次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成长的真谛,也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在远航班有一个传统,在每年的感恩节、“三八”妇女节、母亲节和父亲节等重要的感恩父母的节日里,班级都会组织学生同唱一首《真的爱你》,拍成视频送给每一位家长。在今年刚过去的“三八”妇女节与父亲节中,由班干部负责把学生写给父母的话做成美篇,作为节日最真诚的礼物送给班级的“美妈宝爸”。这也为孩子与母亲之间搭起来一座沟通交流的桥。

对班上的科任教师,在教师节前,远航班也是利用周一大班会课录制了共同演唱的《夜空中最亮的星》,在教师节当天发给每一位科任教师。班上有学生送给各位科任教师最贴心的润喉糖小礼物,还留有带有各科特色的关怀小纸条。培养学生感恩的心,做一个真诚、有情感的学子,才能在这些节日得到学生的大力支持,这也是大小班会的铺垫所取得的效果。班会选材可以涉及学生的很多方面,但能够走进学生心灵、触动到学生的选材才是有效的德育。

为了更好地建设班级学习小组,全班学生参加了一次多人多足户外体验主题班会。这次班会活动得到了年级级长、体育教师的大力支持,全程指导学生开展多人多足训练和比赛。虽然学生一次又一次地摔倒,但最终他们收获了友谊,也收获了相互信任和彼此鼓励。这次活动既为班级小组合作提供了成功的体验,也为即将进行的校运会做了体育训练的准备,相得益彰。很多班级都会施行小组管理,但只是停留在成立小组的层面,而没有制订具体的管理制度或制造一些促进小组合作的班会活动。这些小组并不属于深层次的小组合作。善用好班会活动,既能活跃小组气氛,也能增强组员间的信任与合作,深受学生欢迎,效果不言而喻。

远航班的学生总是在校园活动中最后离开的队伍,因为他们在对活动留下的垃圾进行清理,在搬活动器材。即使活动结束后他们已经筋疲力尽,但他们依然在校道、足球场上安安静静地徒手捡着垃圾、主动帮助教师搬动器材。这是笔者从来没有要求过学生做的事情。这是班级的感恩教育和良好班风的最好体现,更是班级班风的最好体现。

学生上初三后,远航班更注重学习目标的引导,利用班会课进行了考试的小组分析。到初三,前所未有的学习压力下来了,是否就意味着教师要开始主导学生的班会课,一张嘴就由头讲到尾呢?其实大不需要这样。笔者是这样处理的:先全班分析每一次考试各科的考试情况,指出班级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对各科的扶持要求,最终还是落实到每一科的科代表身上。科代表都有一种愿望,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配合科任教师提高本学科的成绩。笔者班的科代表都很受科任教师的信任,他们经常告诉笔者科代表做事总是及时主动和细心周到,而笔者都会利用班会及时表扬这些科代表,让科代表更有动力去配合科任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提出班级奋斗目标后,开始学生最期待的小组各学科分析与目标制订环节。学生交流得很真诚,争相交流自己的进、退步和指出其他学生的情况。这样无疑比教师一个人的单面教育效果更佳。趁着这股热情被点燃,顺势让小组内定好下一个阶段努力拼搏的目标,有小组和个人的表格,学生更是热火朝天,互相指出问题和鼓劲。制订好的小组各科奋斗目标张贴在黑板报上,不同小组有着不同颜色,时刻警醒着学生勿忘初心,继续奋斗,朝着小组奋斗目标迈进。

每一次活动,班级都会制订相关计划和活动后的总结,计划利用周一大班会进行活动动员,总结利用小班会及时肯定与指出问题所在,指引明确,也借助活动做好品德教育。活动中,学生的点滴表现其实都是我们可以以小见大进行教育的契入点,利用好还可以顺势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引。活动结束后最怕的是学生出现散心状态,但远航班的学生总会在活动后更有精气神的学习表现。德育讲求契机教育,于细微处发现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变化,也可以让班上学生的情绪有效地在活动中得到释放,无形化解了枯燥而紧张的学习生活所带来的一些负面情绪。可见,良好的班级发展离不开班会活动的开展与总结。

四、班级环境文化——活跃班级发展的法宝

学生的生命成长需要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班级环境。做好班级的文化环境建设,能使学生的心灵得以净化,心态得以改善,情操得以陶冶。好的班级环境文化,可以作为教书育人的得力助手,远航班深信这一点。远航班的班级环境布置,充分调动了家长和学生的积极性,每一块地方都是学生成长点滴的积累与体现,凝聚着远航班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活动文化。学生说:“一进班级,就很有归属感。”让学生对自己的班级产生和强化归属感,是学生由外在管理向自我管理很重要的一个情感培养。当学生将“做好自己,成就班级”作为信条的时候,他们如果犯了错,不需要教师去找,就会主动第一时间告诉你。这是一个班级积极向上的又一个表现,正视犯錯行为,也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可缺少的内化驱动。德育无小事,远航班的桌椅总是对得整整齐齐,地面一尘不染,只要一有垃圾,旁边的学生就会自觉捡起。三年下来,远航班的清洁卫生从未被扣过分,唯一一次包干区整改被顺势开展了一次课前小班会,让学生懂得只有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才能做更好的自己的道理。初三学习资料多了,不少学生都想尽办法,有储物箱,也有书袋,尽可能不占用班级过道的共有空间。学生三年下来都保持着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上什么课桌面就只放该课的学习资料和文具,各科分文件袋放置,上课直接拿出文件袋即可,省去到处翻找的时间,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课前朗读十分响亮,只要预备铃一响,读书声就起,这是远航班学习精气神的一个微表现。图书角整齐摆放着学生捐献的课外书,他们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看的书也广,这是增加学生见闻的最好方式。这是远航班硬环境的表现。

在软环境方面,远航班张贴着学生自己在班会上写的奋斗目标宣传纸和海报,也有学生人手一份的理想书签,一张一张有序地贴在班级门口门楣处,微风吹动,书签随着晃动,学生的理想在闪耀着。在班级的墙壁上,张贴着学生在学习和活动中获奖的证书,一张又一张粘连着,很有气势,也激励着学生再接再厉、做得更好。照片墙上记载着学生一路上的成长点滴,有学习、活动的剪影,满满的班级回忆留在其中。最亮眼的,是远航班的小组海报,由每个小组发挥每位成员的才能和才智,在大班会上共同制订出来的海报富有每个小组的特色,上面有每位组员的奋斗话语和小组的奋斗目标,这些小组海报非常醒目。两个由班上某位家长耗时两周做出来的鱼跃灯笼格外让人精神抖擞,随风吹动,仿佛时刻提醒着学生注意上课的精神状态,灯笼的寓意为“鱼跃龙门”“一帆风顺”“大吉大利”,都承载着班级学生对中考的美好愿望。班级环境文化的建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这是真正有着自己味道的班级环境,班级归属感自然而然就有了。

班会课是一个充满魅力的课堂,也是德育的主阵地。班会与班级文化的共同体构建是相互依存与支持的两个维度。班会课的德育功能,对于班级文化的构建是至为关键的一个因素,教师和学生要珍惜每一节班会课。

责任编辑  杨  杰

作者:陈毅燕

上一篇:启发式教学实践软件工程论文下一篇:证券市场国际化内涵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