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体改下的体育文化发展论文

2022-05-01

摘要:传统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和主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体育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势必会受到儒家文化对它的浸润,从而呈现出儒家文化鲜明特色。综观中国体育文化的全部,并非仅仅强调中庸和谐、修身养性,我们认为中国体育的特色是在平和之气中孕育风神劲骨。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文化体改下的体育文化发展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化体改下的体育文化发展论文 篇1:

国家治理视域下的档案治理现代化实现途径与策略

摘 要:档案事业的科学发展,要求档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本文在科学界定国家治理和档案治理现代化内涵的基础上,分析档案治理现代化的思维和逻辑,提出推进档案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国家治理;档案治理;治理体系;治理能力

一、国家治理与档案治理

1.国家治理的内涵

治理问题是一个兼具思维性和实践性的问题。从思维上讲,治理是对社会实践及其管理的认识和思考,反映出人们在解决社会问题时的出发点、逻辑和目标。从实践上讲,治理是社会实践及其管理在实际运行中其行为特征的有效性、个性化表现以及效率、效益问题。“治理”的目标是维持政治秩序,对象为国家公共事务,政府运用职权管理国家和人民的综合性政治行动就是“治理”,通常性的,治理其实就是国家治理。我们研究“治理”,不得不提“管理”。关于“管理”和“治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本文不做具体研究,我们只是将传统意义上的管理面对当代日益复杂的社会发展情形的不合时宜拿出来,用以更好地研究国家治理。管理模式,带有一种传统的意味,管理主体单一、管理的时间成本和物质居高不下、自上而下的刚性运作机制协调性与灵活性欠缺、社会主体的参与意愿受限。如此情形下,社会治理以其主体性、使命性、价值性和责任担当实现对管理的自然扬弃。学者何增科关于国家治理的观点在学术界有着较高的认可度。他认为,国家治理是指国家政权的所有者、管理者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形成一个多元行动者,由他们来合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完成增进公共利益,维护公共秩序的目的。从管理到治理,其变革首先体现在体制上。治理将组织管理权和社会问题处置权尽可能充分地还给组织和社会,社会组织和公民被赋予真正的责任主体与权力主体地位,从而构建出多元化的社会治理主体和强动力的治理责任体系与权力体系,各类责任主体之间积极互动、有效合作,社会智慧与资源被充分聚集,在协同、高效的运行中推进社会实践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其变革还体现在机制上。治理在承继管理的机制性特征基础上,强化多元治理主体之间责任和权力的有机互补和协同合作;另外,治理较之管理更加注重指导性、咨询性手段的运用。

2.档案治理的内涵

国家治理体系含着诸多组成部分,档案治理就是其中的重要一分子。国家治理现代化风靡,关于档案治理的现代化也引起了业界的高度关注,但目前却并未形成统一的概念。文章结合众多文献资料以及新时代档案事业发展的新常态认为,档案治理是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以档案部门为主导,社会组织和公民等多个主体在一定的组织和行为原则指导下以协同合作的方式来谋划、组织、协调和决策档案及其相关事务的活动过程。档案治理的任务目标是,以治理化发展模式建立档案责任体系与运行机制,解决档案工作自身高质量发展问题;推动提升档案部门治理能力,提高档案工作发展的效益性和协同性,解决档案工作社会功能有效发挥问题。具体到档案治理的实踐层面,较之档案管理,一是责任主体实现多元化。各级各类档案馆和企事业单位的档案部门都可以作为档案工作的主体责任与权力部门,一些档案学会、协作组织以及档案智库等社会组织作为专业队伍以其业务研究、指导和咨询优势,协同参与档案工作事务和推动档案工作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二是治理模式体现包容性。在法制规范允许范围内,凡是有助于社会实践发展和提高社会发展效率与效益的路径都是可取的。这种包容性为社会实践内不同主体的发展广开渠道,客观上促进社会实践主体开展个性化的发展道路,也为档案事业各实践主体赢得了发展空间。三是工作机制趋于灵活性。治理体制下的档案馆可自主选择是经营类还是文化类档案资源建设,实现馆藏档案资源体系的丰富多彩,促进档案工作社会效能提升;另外,档案服务能力稳上台阶。由于各级档案馆和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的开放程度提高,告别了传统的档案工作不再内卷,其资源供给不足、能力低下、创新程度不高、社会适应性不强等种种问题被迎刃而解,加之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平台的作用,档案服务的网络化、数字化水平不断提高。

3.档案治理现代化

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人们习惯于将一些社会和文化向上变迁的现象称之为现代化。历史上最具深远意义的现代化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社会生活在诸多领域都历经深刻的发展变革,之后社会在不同领域或者是相同领域的不同时期都会出现的一些变化和进步,也是现代化的表现。我们研究档案治理的现代化,需要对档案治理体系和档案治理能力的科学内涵及其现代化表现进行分别研究。

(1)档案治理体系及其现代化

关于治理体系的概念,制度论和系统论各具特色,均有着丰厚的理论依据。持制度论的学者认为,国家治理体系就是一系列的制度和程序,这些制度和程序规范着权力运行以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持系统论的学者认为,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其构成要素包括各个领域内的指导思想、组织机构、组织人员、制度安排以及领域内的法律法规等。本研究之于治理体系下对档案治理体系的理解,认为制度论的观点有失偏颇,制度论仅仅将国家治理看成是规范运行的一套制度和程序似乎有些以偏概全,实际上在治理运行的整个过程中,是有诸多要素协同合作发挥作用的,治理的制度和机制只能构成治理体系的组成方式之一,而并不能涵盖治理体系的整体内涵。另外,档案机构改革虽然革除了长期以来档案管理部门和档案职能部门之间分工的交叉和重叠问题,但也萌发了一些政策执行的新生问题,为此,档案治理体系必须真切回应“由谁来治理、治理什么、达成什么目标、取得什么效果、坚持什么原则”等等一系列问题。由此我们认为,由档案主体、治理客体、治理方向、治理原则和治理目标等众多要素构成的一整套协调配合的完整体系就构成了档案治理体系。档案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过程,完整呈现了档案由管理向治理的演进和变迁,其演进变迁内容涉及管理主体由单一向多元转变、运行模式由强制向互动转变、决策过程由集中向民主转变、实施方式由控制向合作转变、服务群体由封闭向开放转变。

(2)档案治理能力及其现代化

作者:陈伟珠

文化体改下的体育文化发展论文 篇2:

平和之中见风神

摘要:传统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和主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体育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势必会受到儒家文化对它的浸润,从而呈现出儒家文化鲜明特色。综观中国体育文化的全部,并非仅仅强调中庸和谐、修身养性,我们认为中国体育的特色是在平和之气中孕育风神劲骨。

关键词:儒家;中国体育;风神

文献标识码:A

自从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后,传统儒家文化一直就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和主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体育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在源远流长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势必会受到儒家文化对它的浸润,导致中国体育文化呈现出不同于西方的独特性。当然,这种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表现方式也各有差异,其影响的积极性与消极性也各有不同。综观中国体育文化的全部,并非只强调中庸和谐、修身养性,我们认为中国体育的特色是在平和之气中孕育风神劲骨。

一、 儒家文化的精神内核制约着体育的精神文化

(一) 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典籍,《论语·学而》中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1]有子是孔子的弟子,他认为礼的应用,应当以和谐为贵。“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礼记·中庸》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杨遇夫《论语疏证》写道:“事之中节者皆谓之和,不独喜怒哀乐之发一事也。和今言适合,言恰当,言恰到好处。”有子提出“和为贵”,其目的是为缓和不同等级之间的对立,建立和谐安定的社会秩序。[2]这一思想是儒家文化领域非常重要的精神内核之一,它渗透在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体育文化也不例外。在这种观念的主导下,中国体育呈现出平和尚礼的特点。

1. 和谐共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同样也表现了人与人和谐共处这一价值观念。儒家的“和为贵”,同时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准则。“和”的基本精神就是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关系。“和”是指通过共同的理想和相互沟通,达到同心同德,协力合作。所以,和谐构成了中国体育文化的基本特征。

《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就是:“通过开展没有任何歧视并按照奥林匹克精神——以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比赛精神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而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儒家的精神追求和奥运宗旨在这一点上是相契合的。“奥林匹克之父”法国教育家顾拜旦在《体育颂》里这样写到:“啊,体育,你就是和平,你在各民族间建立愉快的联系。你在有节制、有组织、有技艺的体力较量中产生,让全世界的青年学会相互尊重和学习,使不同民族特质成为高尚而和平竞赛的动力。”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就是促进世界和平,为建立和平美好各民族共处的世界而努力。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人与人和谐共处精神与世界体育的最终目标殊途同归。

当然,儒家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但同时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可见孔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顾拜旦也指出,“啊,体育……你在有节制、有组织、有技艺的体力较量中产生……”,“有节制、有组织、有技艺”就是体育比赛中应当遵循的原则和标准。儒家文化中达到和谐的一个标准就是“礼”。

“礼”是儒家基本的道德规范之一。《论语·颜渊》篇中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意思是:“孔子说‘规范自己的行为,按照礼乐制度行事就是仁。……孔子说“凡是不符合礼的现象不要看、不合礼的声音不要听、不合礼的言辞不要说、不合礼的事情都不要做’”。

依循这样的思想和原则,中国传统体育中竞技运动并不居主要地位,而以个人的修身养性为主,其中导引、气功、武术、太极拳等就是鲜明代表。这些项目以动作的柔和、缓慢、平衡统一为原则,目的直指养生保健,成为世人养生、健身、内修的体育活动。即使是在彼此技艺的切磋较量当中也还是点到为止,相互礼让。如《论语·八佾》篇中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事情。如果有争的话,也必定是射箭比赛吧!即使这比赛也先是互相作揖致敬然后登堂,比赛完后走下堂互相敬酒。这样的争,也还是君子之争啊!也就是说,即使是在双方一决高下的比赛中也要以“礼”为内核,彬彬有礼,谦谦君子。儒家思想的“无争”与“有礼”决定了中国体育在比赛中的含蓄礼让,锋芒内隐,不为争夺名利而逾越法度规范,达到文质彬彬的风范和境界,以求同比赛的另一方友好和谐相处。

2. 重义尚德。武术是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其重义尚德的特点表现得尤为突出。“武德”一词最早见于《左传·宣公十二年》中说“武有七德”,即“禁暴、戢兵、保大、功定、安民、和众、丰财”,这句话讲的虽是诸侯用兵之道,但客观上也阐述了习武者的武技行为在道德层面上的价值指向。武德就是“在处理武人之间、武术流派之间、武人与其他人之间、武术界与其他社会各界之间等诸方面的关系时,所要遵守的社会行为规范的总合”。[3]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已经达成了这样一种共识,即习武者在运用武技时,不管他的武技是何等的高超,社会地位是何等的尊贵,必须遵循武德,只有具有武德的习武者,其武技和个人品德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赞扬。

儒家文化当中重义轻利的观念也是武德内容之一。《论语》中强调:“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可见“义”君子行为规范中一个很重要的标准,要求人们的行为要符合道义。我们看到,武术中的点到为止、济世安民、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甚至舍生取义都是“重义”观念在行为方式上的具体表现。不仅武术如此,在各个体育项目中,重义尚德的观念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参与者的价值取向。“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口号,就是这种价值观念的一个很好的诠释。

(二) 中庸之为德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意思是中庸这个品德,是最高尚的了!人们已经很久缺乏这个品德了。中庸是儒家的一种重要的对待事物的态度和方法。简单地讲,“中庸”就是“过犹不及”,也就是说做事情既不能不及,也不要做过头。一言以蔽之,做事要恰到好处。

1. 对立统一。《论语·子路》篇也有孔子关于“中庸”的论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就是保持事物的对立统一,使不同特征的事物和谐平衡地存在于矛盾的统一体当中,协调好各种不同的关系和力量。

有了儒家精神的化育,“中庸”的精神实质无不体现在体育的各个项目之中。通常,大家在分析中庸思想的时候,更偏重于中庸思想的中和之道,看到了中和之道“无过无不及”思想对竞技体育对抗项目的消极阻碍因素。事实上,儒家的中庸之道并非没有原则的中和或说不偏不倚。它是容纳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征之后形成的一种适度的境界。在体育的对抗中,这种思想不是倡导人们一味地毫无原则地谦让,而是该出手时就出手!这种“出手”,是在相应制度范围内的对抗与攻击。正如每一项比赛都有着严格的规范和制度,参赛者如果都能遵守这些规章制度,那么,比赛就真正做到了公平、公正,而这,恰恰是奥林匹克竞赛的宗旨;另一方面,这种中庸之道对于集体项目而言显得尤为重要。众所周之知,集体项目需要队员之间相互的默契配合,人各有位,各司其职。“和而不同”就是在允许各队员存在不同技术特征、性格特征、身体特征……的前提下,完美地组成一支队伍,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中庸》中说:“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所谓时中,一方面时时处处无所不中;另一方面要与时俱进,适应事物的发展变化。

2. 团结协作。传统儒家文化是一种强调群体主义和群体意识的文化,强调整体性与和谐性,注重集体利益。西方文化则更注重张扬个性,强调个人意识和个人的存在。如《论语·卫灵公》篇有:“群而不党”。中国体育更注重团队的整体利益,将个人的行为纳入集体行为当中,一个运动员代表和支撑的是一个群体。共处在一个统一体的不同队员,他们团结协作,更加强调一种整体观念和互助意识,反对个人英雄主义,不计较个人得失。而“更高、更快、更强”的竞技体育是西方体育的主流,他们更强调人体的“力”与“美”。由此可见,中西体育文化发展特征是不同的。

中国传统体育的参与主体共处在一个友善的环境中,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参与者目标高度一致,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从而有效地促进各个项目的发展。此时,传统儒家文化的群体观念、权威意识对参与主体的行为起着积极的作用。在传统儒家文化注重群体意识的观念作用下,养成了参与者极强的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尤其在集体对抗性项目中,这样的配合与协作,显得尤为重要。

二、 儒家思想注重学习的风气使中国体育在纳新中发展

(一) 学而时习之

传统儒家文化历来有尊师重教而崇尚学习之风气。“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都是学习观念的表述。儒家经典《大学》主要是围绕“学”这个概念来论述的。《论语·季氏》篇中说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姚新中在《入世理想与超越精神》一文中指出:“儒家的‘学’比传统的‘学习’有着更广的范围。首先,儒家的学是一个个体改造的终身过程。”[4]本着这样的思想,中国体育不断吸纳新的内容,进行自我否定,不断提高与完善。比如中国传统体育由于受到儒家文化重文轻武观念的影响,古代体育以养生为主,之后不断发展变化,继而呈现出表演、游戏、娱乐的特点。在与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相交往的过程中,不同的文化交流碰撞,不断吸纳新项目、新观念,诸如来源于少数民族的骑射、摔跤等项目,诸如展示个体生命的力量与美、强调竞争的西方体育精神等等,使得中国传统体育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

(二) 与时俱进

儒家文化对学习的倡导,使得中国体育在发展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体育文化与中国体育文化相互影响,中国体育呈现出时代性的特色。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全世界的体育盛会,在参与这一体育的过程中,不断感受着西方体育文化的特点,同时,我国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在某些方面也在冲突和碰撞。在这种冲突中,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捕捉着碰撞中的火花。认识不同体育文化的价值差异,对西方体育活动方式进行加工改造并有选择的吸收,吸收西方体育文化中的先进因素,诸如价值观念、竞争意识、审美意识和参与意识,使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倡导科学的西方体育文化有机融合、互为补充,极大地促进了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广泛发展。

三、 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体育审美价值中的道德因素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论语》),”晚辈在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顺从兄长,行动要谨慎、守信,博爱大众,而亲近仁者。这些都做到的情况下,行为有余力了则可研习六艺等文化知识。而前面的内容都是道德修养的规范。儒家重视学习,学习被儒家看作是道德完善的途径。“儒家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达到完美的个人品质,或者使个人变得伟大。儒家的政治理论十分关注个人品德的培养,因为在他们看来,品德是基础或根本,而政治行为则是枝条或末节”。[5]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在儒家传统道德中,智、仁、勇是重要的三个范畴。《礼记·中庸》有:“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能具备这三德,就成为真正的君子了。同时,《礼记·泰伯》中又有:“勇而无礼则乱”的说法。[6]可见,礼,即道德规范是儒家对人的重要评判标准。儒家对道德的重视,使体育审美价值判断中伦理道德评判的因素增强,体育伦理和社会价值在体育中显得十分重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儒家把道德教化始终放在核心地位,德教为先,体育也不例外。传统儒家文化重伦理道德的教化对于稳定社会,提高全民的道德修养是非常重要的。在伦理道德评价中,儒家又是重视群体利益,将个人价值的实现和利益的取得置于集体利益之下。体育参与者将集体、国家荣誉和利益放在首位,他们顽强拼搏,为国争光。在为祖国争得荣誉的同时,也实现了个人的人生价值和理想。在体育比赛日益激烈与复杂化的今天,体育伦理道德的价值观念对中国乃至世界体育的发展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诚实守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现在体育赛场上的假球黑哨、服用兴奋剂、相互殴打等等一系列有悖于体育伦理道德规范的事情时有发生,所以在日益复杂的体育比赛中,参与者自身的道德规范显得尤其重要。而在诸多的道德规范标准中,诚信当属首位。诚信这一道德规范在体育比赛中的具体体现就是自觉遵守比赛的有关规定,不弄虚作假。诚信既是社会公德又属于职业操守,不论是运动员还是裁判员都应当诚信,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体现奥林匹克运动倡导的“公平、公正”原则。

2. 以礼相待。儒家一向倡导“彬彬有礼”,重视礼仪规范,前文已有论述。不论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与争端,不能诉诸武力,相互殴打谩骂。待人以礼,助人为乐,在体育运动中,运动员尊重裁判员、教练员、尊重观众、运动员互相尊重、裁判员要尊重运动员,同时观众也要尊重运动员、裁判员和教练员等。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国家尊严,友好相处。这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创造和谐的体育环境意义深远。因此,加强运动员的伦理道德教育,不论是传统儒家的“仁、义、礼、智、信”,还是现代社会提倡的公民的道德规范和职业操守,都应当待人以礼。

3. 公平公正。公平公正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精神内核之一,传统儒家文化重伦理道德的特点使得中国传统体育运动诚信有礼,在一定范围内极大地实现了体育比赛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另一方面,古代体育以养身益寿为重要目的,因而中国传统体育中休闲、娱乐的特点更加突出。体育运动的开展更多是为了怡情养性,愉悦身心。这样的特点使得中国传统体育弱化竞争,弱化竞争中名利的获取。即使是获取名利,也必须以公平公正等为前提。也就是说,体育的参与者在同样的运动规则下参赛,没有什么特殊的照顾和优待。同样,体育运动中成功的获得对每一个参与者而言,都有着同等的权利和同样的几率。奥林匹克精神就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只有在公平的前提下竞争才有意义。现代社会文明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竞争意识的加强,使得本应以尽显公平公正体育比赛出现了不光明正大的现象:违规操作、裁判偏误、运动员的冲突……所以,新形势下公平公正这一道德规范的重申与加强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从社会整体全面和谐的角度看,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四、 儒家思想的积极进取精神使得中国体育尽显风神劲骨

与道家的“出世”不同,儒家强调“入世”,即积极乐观地投入社会生活。儒家的重要典籍《周易》中谈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进去精神是儒家养生思想中积极面的精辟概括。[7]这一思想集中体现了儒家刚健有为、积极进取、求实创新的人生观,自强不惜的进取精神是儒家精神追求的深层内涵。不论身处何处,有何境遇,都应当积极乐观、昂扬向上、刚健坚毅。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精神境界?孟子如此论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如果希求获得成功,必须经历身心各方面的锤炼。这样才能精神刚毅、追求执着,永不懈怠。

反应到体育上,那就是积极的参与精神、顽强的拼搏精神、执着的追求精神。中国体育就是在这些精神和力量的支撑下越来越强。所以,一方面受到儒家重义尚德,仁厚礼遇的思想化育,中国体育的价值判断心理呈现平和冲淡的特点;另一方面,儒家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使得中国体育在平和之中尽显风神劲骨,积极昂扬,朝着“更高、更快、更强”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6]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96.

[2]夏传才.论语趣读[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0.

[3]何冰.武术与儒家文化[J].武当论坛,2003,(2).

[4][5]姚新中.入世理想与超越精神[J].道德与文明,2004,(5).

[7]陈胜.论儒家养生思想对古代体育哲学产生的影响[J].教育与职业,2004,(18).

责任编辑 王友海

作者:吴 洁 武学军

文化体改下的体育文化发展论文 篇3:

力争把35中办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化学校

如何切实将总理的关怀与期望,转化为投身教育事业的强大动力,转化为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具体行动,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在温家宝总理到35中调研后,我们一直在用心梳理着自己的发展脉络。

如总理所言:“教育既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与时俱进;又要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化教育。”这是总理对未来教育走向的论述。在深入学习和领会总理讲话精神的过程中,我们进一步明晰了学校的办学方向,那就是:力争把35中建设成为一所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化学校。

目标催发出蓬勃向上的激情与力量。伴随而来的,是我们对教育价值的叩问与反思、对学校发展的重新思考与定位,以及对校长内涵的深刻认识与规划……这种反思,带给我们的是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育行为的改善,也让我们的工作有了新的生命活力。

从教育深厚的根系中寻求突破

——对教育价值的叩问与反思

在企业里,管理者是很讲流程的。他们认为,如果产品有问题,首先要审视的就是流程。因为,流程决定质量。

所以,当教育面对种种质疑的时候,我们的决策,也绝不仅仅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那么简单。所谓“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如何让我们的教育管理策略更有前瞻性,多一些理想化色彩?这需要教育工作者从教育深厚的根系中寻求突破。总理35中的调研之行,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对教育价值进行叩问与反思的契机。

1.中国教育两个深层次的问题

调研过程中,温总理提出:“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我们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但是为什么成效还不够明显?”这是对教育振聋发聩的质疑。面对这两个深层次问题,我国的教育改革能否有直面的勇气,并在改革中开出一剂“良方”,不仅关系到教改的成败,更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

2.中国教育格式化倾向严重

两亿多中小学生,在一个学制、一个课程、一种评价模式、一个高考制度下齐步迈进的现状,让中国的教育格式化、同质化的倾向严重。教育成为“知识加工流水线”,学校成为“知识加工场”,课堂成为“知识传输带”,学生成为“知识存储器”。以“批量生产”为特征的“班级授课制”强化了教学内容的统一、教学要求的统一、教学进度的统一、教学方法的统一,从而进一步强化了学校教育“标准件生产”的属性;同时,也强化了学校“标准化质量管理”的倾向,催生了“千校一面、万人一书、万教一法”的局面。

3.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过重的负担导致肤浅。”这是风云一时的神童科学家、微软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兼微软中国研发集团主席张亚勤的观点。我常常这样想:孩子的成长,不是百米冲刺赛,而是人生马拉松。我们作为孩子的引导者,不要过于看重眼前,过于注重短期行为,如果我们选择了一种急功近利、焦躁、喧嚣的心态,孩子受到的必然是负面的影响。

4.教育总不能只为少数人升学服务,而应该为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

对于有些家长只盯着自己孩子的分数,我们可以理解。但是,我们做教育工作的却不能因为这个而忘了自己更加崇高的使命。事实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学校教育无不肩负关国家的教育使命:培养合格的公民,成就社会的栋梁,是学校在塑造着一个民族的未来!因此,作为办学者,我们切不可把目标仅仅定位于办家长满意的学校,教育应该有着更加崇高的使命。

基于上述的思考,我们提出了35中的教育价值观:教育要引领,而不要迎合;教育要追求成长,而不仅仅是成绩;只有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成长,才能有真正成功的学校。

从“终身”看“基础”

——学校发展的再定位

我常跟老师们说起这样一个观点:我们的基础教育应着眼于人的长远发展、一生发展,而非短期成绩;在此原则下为学生打下的基础,才是真正的基础。

这是因为,学会知识,并不是学校教育的唯一目标。学生的成长,还包括了态度的养成、气质的涵养、体质的强壮、能力的提升。只有这样,学生个体的生命价值才能真正得到实现。于是,一些过去不被视为“基础”的“软性”品质,如对学习的浓厚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直的人格、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等,都被纳入到35中的育人目标中,在35中的办学过程中得到了最充分的重视,也融入了35中办学的点点滴滴之中。

就像我们学校的“双肩理论”所说的那样:“我们一肩挑着中华民族的复兴;另外一肩挑着千家万户的幸福,挑着每个孩子的前程。”有了这种从“终身”看“基础”的教育方法论,我们得以对学校的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与重新定位。

1.重新确定35中办学目标与共同愿景

正所谓“上下同欲者胜”。唯有建立共同的愿景,大家才会发自内心地努力学习、工作,追求卓越。

用温总理“三个中国”的论述引领35中的新发展,将办学定位于“首都教育”,以及由此确立的“力争把35中办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化学校”的办学目标,承载着我们35中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期望。

不久的将来,35中就会搬至位于新街口附近占地4.5万平方米的新校区。新校区的建筑风格是青砖、灰瓦、红柱子,元代遗留下来的八道弯胡同将成为35中校内景观,鲁迅先生留下的几处院子也将成为校内古建……从外观上应该说是典型的中国特色。但同时我们也深知,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不光表现在学校的“外壳”,更重要的必须要有内涵!

我们认为,要真正成为一所本土化和国际化特征同样鲜明的现代化学校,首先要继承好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一是民族精神,二是历史智慧,三是办学传统。其次要认识到,无论是中西方教育的差异,还是学校文化之间的差异,对办学来说都是一笔宝贵财富。文化的融合和创新,将为35中进一步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我们在办学实践中努力寻求着教育中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寻求着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学生值得固守的精神。在对学校历史的深入解读与梳理中,我找到了35中成长的源泉:闪烁着历史与时代光辉的“志成精神”,不仅散发出历久弥新的馨香,而且蕴蓄折射出特有的学校文化。——“励精图治,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有志者事竟成”,这种校园文化精神强调自信,注重人格,崇尚理性,我们把这种精神作为学校最大、最独特的资源和优势,作为育人目标和育人内容的最佳选择,作为学校办学、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

不仅如此,我们植根于厚重的历史文化土壤,抓住民族精神的核心,提炼出“勤、孝、礼、善、诚”五字学德,将其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涵。在教育实践中,我校还注重“取其精华”、“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努力将国学中的民族精神转化成潜在的文化课程,旨在把民族精神注入学生的头脑和生活中,用国学教育为学生擦亮民族精神底色。

我们在中学阶段提出了“让学生在学会学习中获得成功”的育人观,高度关注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多年来,35中遵循“全面育人,办有特色;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尊重个性、挖掘潜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特长,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其中,女篮、金帆民族管弦乐团、科技已成为35中三面特色鲜明的旗帜;北京市将京剧引进课堂,我校成为西城区唯一一所中学试点校;2009年12月份,我们成立了以老校友名字命名的“娄师白书法绘画艺术学校”;今年2月份我校金帆民乐团赴上海参加全国文艺展演荣获全国金奖……

有了这些“软件基础”,我校进一步明确提出了“五有人才”的培养目标。“五有”即具有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中国情怀;具有国际视野;具有正义感与责任心;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具有科学精神和研究意识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并力争使35中的高中毕业生都具备“四个证书”,即:高中毕业证书,做社会志愿者的经历证书,诚信证书,才艺证书。

让国外的孩子了解中国,让中国的孩子走出国门,了解世界,架设起中外文化教育交流的金色桥梁。我校正在与加拿大教育部合作成立35中国际部,在加拿大开设35中孔子学堂。这样的交流和学习,不仅仅是语言技能的提高,而且是让学生获得了一个更加开放的视野,能够在一种更广阔更丰富的文化背景下观察和理解这个世界……

我们深知,办学不能只是盯着“脚下”,也要常“抬头”看世界,唯先有视野的大气,才能悟到教育的真谛,才能在深刻把握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把教育理想果断付诸教育实践,也才可能真正地办出一所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化学校。

2.营造学校健康发展的和谐生态

作为学校的领路人,校长要在充分谋划的基础上,确立学校发展的框架,并赋予其科学的内涵。同时要能够将自己的办学理念,确立的办学目标,得到大家的认同,转化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为,并以此营造促进学校健康发展的和谐生态。

例如,我校确立了“教师第一”的办学指导思想。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对学校的持续发展、对素质教育的推行,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只有教师成功了,才有可能换来学生的成功;学生的成功才能证明学校是成功的。在这个链条上,教师是最关键的。没有了个性教师,给学生创设最适宜、最优质的教育也就无从谈起。对于教师发展,过去更多的是靠“惯性”、凭“经验”,现在则不然。我们强调要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以科研为先导,培养一支学习型的教师队伍,走内涵发展之路。我校的《创建学习型学校实践研究》被列为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

此外,为了让每一位教师都感到自己在35中这个大集体中有所追求,有所理想,我在35中进一步明确了“设施一流,并不等于一流的学校。只有质量一流、校风一流、管理一流,再加上一流的硬件设施才能称得上是一流的学校”的学校发展观,以及“我爱我校,幸福伴我每一天”的共同愿景。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坚持以人为本,我提出了三个服务,即教师为学生服务,干部为教师服务,学校为社会服务;并将“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满意不满意,家长对学校的管理满意不满意,社会对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和评价学校办学质量的客观标准。多管齐下,全力营造促进学校健康、持续发展的和谐氛围。

3.创新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没有使命感的教育是盲目的,没有责任担当的教育是轻薄的。刚刚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给了我们明确的方向,也给我们带来了面对未来教育的勇气。但是,我还要说,我们的教育,在关注公平、平等的同时,也必须高度关注教育的质量问题,培养出高素质、创新型的拔尖人才,从而推动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与发展。

杰出人才也好,创新人才也罢,都不是凭空产生的,他们的成长需要土壤、水分、肥料和阳光。也就是说,要有杰出人才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为了落实温总理的讲话精神,为了求解“钱学森之问”,我校于今年的5月11日与中国科学院(京区)科学技术协会签定了“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方案”框架协议,启动“科技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班”项目。其目的就是依托中国科学院强大的教育资源,设计特色课程,将学校科技教育与同步进入国家科研院所实验室结合起来,以增强青少年科技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科技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班”的学生由中科院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地区)与学校共同颁发中科院科技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班结业证书。由中国科学院两名以上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为优秀的学员提供申请国内外大学所需的推荐信,为重点大学自主招生提供优秀的创新型拔尖人才。我们正在不断探索“利用各种资源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育人模式,从而把学校建设成为北京市乃至全国具有引领示范意义的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教育基地之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我校申报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实验学校。试点周期为2008年9月—2014年7月。我们试图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根本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具体改革举措为:

(1)课程设置由“单一”到“多元”。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进行自主排课,改变学生选课方式,增加“生涯规划”的教育,改变学业管理方式,为学生提供多种课程选择,搭建多个成长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由被动到主动,从而减轻学生对学习的心理负担。尤其要以35中“六年一贯制课程改革项目班”(以下简称“项目班”)为载体,与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协会合作办学,为“项目班”的学生量身定制课程。并实施在导师指导下的菜单式选修及学分制管理。

(2)教学方式由“单一”到“多元”。以课堂教学为核心,采用教室内“网络教学”,营造科学、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学习习惯,以及批判性思维方式和勇于挑战权威的质疑精神。同时,让学生有时间走出校门,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机会,并与中科院合作,增加学生进入中科院实验室与科学家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为孩子提供更多的机会与平台,使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

(3)文化素养由“单一”到“多元”。取消“项目班”初三第二学期的中考复习,利用该时间段组织“项目班”全体学生作为北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赴美文化交流小使者,到美国生活、学习半年,让学生了解、理解世界多元文化,形成多元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同时,引进英国剑桥大学“SDP”课程,并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合作进行英语素质教育改革。

(4)广泛开展活动课和各项社团活动。充分利用35中特有的艺术、体育、科技等特色教育,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增加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科学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提供更多的平台和机会,塑造学生大爱、和谐的心灵。

(5)建立健全“项目班”学生的评价体系。在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整体素质和发展潜力的全方位评价,不以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力争使“项目班”学生在高中毕业时,人人都要拿到“高中毕业证”、“做志愿者的经历证”、“个人才艺证”、“个人诚信证”和中科院与35中共同颁发的“科技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班结业证”等5个证书。

(6)加入世界名中学联盟。旨在加强与世界名中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借鉴东西方素质教育的经验和理论成果,创建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相适应的中学素质教育课程和评价体系,引领21世纪中学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

(7)家校结合。转变家长对人才认识的误区,帮助家长认识自己孩子的优势和兴趣点,进行家校结合的“扬长”教育,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和家校教育的融合减轻学生课外学习的负担。

我们期望通过试验,在进一步梳理我们的育人和教学传统、提炼我们的实践和做法的同时,创新有校本特点或特色的“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育人模式。

做教育的思考者与实践者

——校长内涵的再定位

校长于一所学校的重要性有许多著名的专家学者有过诸多精辟的论述。例如陶行知先生就说:“做一个学校校长,谈何容易!说得小些,他关系千百人的学业前途;说得大些,他关系国家与学校之兴衰。”一句话点明了校长的责任与使命。

中国的基础教育正处在非常关键的改革与发展期,急需有理念、有思想、有理想、有魄力的校长来办学,“造就一批教育家”和“倡导教育家办学”也因此成为了教育发展的时代诉求。如总理所言:“我们需要由大批真知灼见的教育家来办学,这些人应该树立终身办学的志向,不是干一阵子而是干一辈子,任何名利都引诱不了他,把自己献身于教育事业。”现在,在千万名教育工作者中,已经涌现了一批教育家。像“民主管理”的魏书生、“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的李希贵、“生命因教育而精彩”的康岫岩、“人生为一大事来”的刘彭芝……他们从普通的教师做起,在实践中以自己的热情、智慧和责任感,回答了新时代的问题,成长为教育家,为我们的一线校长树立起了精神的标杆。那么,教育家的特质是什么?怎么能成为教育家呢?

顾明远先生说:“当代中国教育家最需要两方面的根基,一是中国文化的根,二是国际文化的视野。”

华东师范大学陈玉琨教授则认为,教育家的成长途径有三条:“敏于教育发展的‘盲点’、善于把握社会需要与自身优势的结合点、勇于探索教育的难点。”

专家们的论述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同时也引导我对校长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我觉得,校长必须成为一个理想者、思考者、学习者和实践者。

1.校长要对中国教育现状保持清醒的头脑

在从事教育近30年、任校长10年来的过程中,我深刻意识到,一个合格的校长,首先要对中国教育现状保持清醒的头脑。校长要时不时仰望星空,让教育引领社会,而不是迎合社会。而做到这一点,一是要在研究国家大政、教育方针的基础上进行预见;二是要从当前的教育弊端去思考问题,从而做出科学的决策。惟其如此,校长才能在深刻把握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对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有一个宏观把握和一种内在的预见性,并把教育理想果断付诸教育实践。

2.校长要成为学习的“首席”

校长要成为教育家,必然要有大教育视野。校长一定要成为学校学习的“首席”,“学愈博,思愈远”,学问愈是博大,教育的视野就愈发开阔,也就愈能主动想明天的事,主动做明天的事。

3.校长要有教育理想要有教育激情

只能按上级文件办事的话,只能做一个平庸的校长,维持型的校长。校长应该不唯上,不唯书,只唯科学与发展。但同时,校长又不能只空有理想,在高扬的理想背后,校长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有自己对自己主张的坚守,还有饱满的热情和精神。

4.校长要成为课程的管理者和引领者

朱永新教授说:“一所理想的学校应该有一个面向所有学生,为了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

有什么样的课程观,就决定了这所学校有什么样的人才观。学校有什么样的课程结构,就决定了这个学校学生的素质结构;这个学校的课程质量,决定学校的教育质量。课程改革,是学校未来发展的生长点,也是校长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在这场变革面前,校长唯有躬身其间,直面痛痒,抓住课堂教学这根弦,敢于承担责任,勇于破旧立新,做到静心、耐心、恒心并举,才能引领广大教师共同参与,以真正务实的态度,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我时常提醒自己:教育是事业更是责任!选择了教育事业就选择了责任,选择了校长岗位就选择了更大的责任。要坚守教育理想,不浮躁,不跟风;要竭智尽力,倾心治校,做一个真正的教育者。教育是静悄悄的变革,不是疾风暴雨式的运动;教育是生命成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瞬息万变。我们需要脚踏实地、心平气和、凝神屏气。教育没有捷径,更无止境,我们还仅仅是在路上……■

作者:朱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