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水痘研究下的健康教育论文

2022-04-30

摘要:目的:探讨接种水痘疫苗对学校控制水痘疫情的作用。方法:把已接种加强水痘疫苗的一年级与未接种加强水痘疫苗的其他年级的水痘感染率作比较。结论:接种水痘疫苗对学校控制水痘疫情有一定的控制作用,除接种疫苗外,结合晨午检、隔离、消毒等综合手段对水痘疫情控制有良好的作用。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儿童水痘研究下的健康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儿童水痘研究下的健康教育论文 篇1: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对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2020年新年伊始,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2019-nCoV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神州大地,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国政府采取了全面、严格、彻底的一系列防控措施,相信群众,发动群众,众志成城,疫情防治取得阶段性成果。[1]疫情终将过去,春天必将到来。面对此次全球新冠疫情的暴发,学前教育,特别是幼儿园课程需要做哪些探索与尝试,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我们每一位从事学前教育的工作者和研究者都需要认真思考与积极回应的重要课题。

一、“心生命”课程:泛爱众的童年启蒙教育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有一句名言,“教育非他,乃心灵转向”,意思是说教育的目的是要关心人的精神跃迁或者说美好心灵的成长。这一观点得到了中国很多学者的认同与褒扬。在不少中国学者看来,心灵转向的教育就是关心“心生命”的教育。例如,在中国香港创办了新雅书院的钱穆就指出,教育不仅要关注物质生活的“身生命”,而且还要关心精神生活的“心生命”,“其他生命,都是以物质生活为主,心灵精神只是一种副作用,而人类生命,却似反转过来,以心灵精神的生活为主。其他生命,像是以物质生活为目的,心灵生活为手段。人类生命,则以心灵精神生活为目的,而以身体物质生活为手段”。[2]“心生命”的课程需要从孩子们入幼儿园的第一天就开始,优秀的幼儿园教师懂得如何在孩子们的心里播下向善、崇美、求真的心灵种子。“心生命”的课程会时刻要求教育者思考,我们为孩子们创设了安全、自由、幸福并具有一定挑战意义的良好环境了吗?“心生命”的课程会时时向园长和教师提问,我们始终能坚定地做到用激励、鼓舞、支持等以善至善的教育方法帮助孩子们实现心灵的成长吗?“心生命”的课程会时刻要求我们不忘教育的初心,不断鼓舞教育者做到“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并随时反思我们真的做到在纯洁、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优良品质的种子了吗?“心生命”课程至少可以用以下两个主题课程来体现。

(一)“万物生灵”主题课程

教育最重要的是要激发孩子们心中已有的“爱”,要把孩子们内心的“爱”牵引出来。例如,我们注意到义务教育课程教材选用了很多冯骥才老师的作品,如《珍珠鸟》《捅马蜂窝》《日历》《献你一束花》等。冯骥才老师的这些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把对万物生灵的热爱娓娓道来,对每一种小生灵都温柔以待,亲切温暖,读来令人感动。受其启发,笔者认为,“心生命”的幼儿园课程可以积极创设激发孩子们热爱“万物生灵”的环境与主题课程。

例如,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创设“回归田园”课程。真实的、优美的、生态的、活泼的大自然能够最大限度地萌发孩子们对万物生灵的热爱与关心。陈鹤琴先生就指出幼儿喜欢野外的生活,“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大自然充满了活教材,大自然是我们的教科书。我们要张开眼睛去仔细看看,要伸出两手去缜密研究”。[3]在大自然中孩子们会遇见许多小生灵,雨中散步的蜗牛,低空盘旋的蜻蜓,啮咬松果的小松鼠,透出浓郁香气的蘑菇,这些对萌发孩子们对万物生灵的爱心大有裨益。近些年来在欧美等国的一些地方流行“森林幼儿园”,“挪威幼儿园关注幼儿与自然的关系,强调幼儿在自然中的感知和体验,在自然中进行探索和学习,这也与挪威人酷爱户外活动,以及长期以来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并与之和谐相处密不可分”。[4]只要天气允许,挪威卑尔根的教师就会带着孩子们到周边森林来一场郊游,将森林当作孩子们的主要课堂。挪威卑尔根的好几所幼儿园都流行每周一次到附近小山里的“远足”活动,那里的老师们有一句名言,“没有不合适的天气,只有不合适的衣服”。我们看到了卑尔根的幼儿园的孩子们可以在森林里爬树、趟水坑、翻滚、收集树叶,甚至野炊烧烤,而且卑尔根附近的七座小山都有适合幼儿园小朋友攀爬的木制的简易设施。这种回归自然的森林幼儿园在北欧、北美、英国、德国等十分流行。我们也可以借鉴森林幼儿园回归自然、拥抱田园的思路,给予儿童亲近自然的教育机会与可能。

我们还可以借助一些优秀绘本来引入“万物生灵”的主题课程。如,法国科普作家艾曼纽·乌赛创作的生命三部曲(也可以看作是热爱万物生灵三部曲)系列绘本。绘本《在我脚下:土壤中的生命》带领孩子潜入地下,探索土壤里的世界。当我们经过田间小路或者是公园花丛,孩子就会突然告诉你,“你看,蚂蚁”“你看,虫子”等等,孩子们会用自己特殊的万物有灵的视角来关注这个世界上微小的东西。《在我之前》带领孩子穿越时光,了解生命的起源,这是一首写给孩子的宇宙生命诗篇,用色彩鲜艳的画面演绎水中生命的出现、生命从水中走出、恐龙出现了、猴子越来越机灵、婴儿在妈妈肚子内的生长、宝宝的诞生等。《夜幕之下》带领孩子们回归自然,聆听黑夜里的声音,特别是一些夜间活跃的生灵如宽翅树蟋、园睡鼠、猫头鹰、两栖动物。有意思的是,庄子心中的理想家园也就像是回归田园的森林幼儿园,“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庄子·马蹄》)。

(二)“我来帮你吧”主题课程

如果说“万物有灵”主题课程关心的是我们身边的动植物和自然生态的话,那么,“我来帮你吧”关心的则是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弱势人群”的爱。《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要“引导幼儿尊重、关心长辈和身边的人”,具体的教育建议有:“提醒幼儿关心身边的人,如妈妈累了,知道让她安静休息一会儿;借助故事、图书等给幼儿讲讲父母抚育孩子成长的经历,讓幼儿理解和体会父爱与母爱;等等。”笔者认为,除了这些教育活动,我们还应引入“关心弱势人群”的教育内容,以激发孩子们的同情之心、关爱之情、利他之行。1980年,湖北省一名9岁的小学生刘倩倩以一首《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的小诗获得了世界儿童诗歌比赛大奖。

妈妈给我两块蛋糕,/我悄悄地留下了一块。/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

爸爸给我穿上棉衣,/我一定不把它弄破。/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

哥哥给我一盒歌片,/我选出了最美丽的一页。/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

晚上,我把它们放在床头边,/让梦儿赶快飞出我的被窝。/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

我要把蛋糕送给她吃,/把棉衣给她去挡风雪,/在一块唱那最美丽的歌。

你想知道她是谁吗?/请去问一问安徒生爷爷——她就是卖火柴的那位小姐姐。

这首诗歌读来令人感动,因而有幼儿园教师将其引入到孩子的语言教育活动中,“以儿童帮助儿童为主题的诗歌很多,这首诗却另有一番新意,它没有局限于同学、邻居、朋友之间,也没有局限于学习、生活、友谊等方面,却通过独特的想象把安徒生童话中卖火柴的小女孩与作品中的‘我’巧妙地连起来,可谓匠心独运”。[5]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弱势”的人群,关键在于教师有没有引导孩子们去关注、去关心。有心的教师会选择一些相关的绘本开展教育活动。如美国儿童文学作家汤米·狄波拉的绘本《先左脚,再右脚》就动情地描述了温馨、动人的亲情,年龄大的爷爷在孩子们的眼里就是需要关心关爱,需要呵护照料的“弱势家人”。

巴比刚生下来的时候,爷爷巴柏就是他最亲密的朋友。巴比学走路的时候,巴柏耐心地说着:“先左脚,再右脚。”一步一步教会了巴比。突然间,巴柏中风住医院了。经过了漫长的等待,巴柏虽然回家了,却不会走路,甚至不认识巴比……一切都让巴比十分害怕,直到他鼓起勇气亲近巴柏、帮助巴柏。终于有一天,爷爷在巴比说着“先左脚,再右脚”的引导下,重新学会了走路……

再如,由斯洛文尼亚的海伦娜·卡拉杰克创作,马加·鲁比负责插畫的《来自星星的约翰》这部绘本作品讲述的是孩子们理解、尊重身边可能存在的自闭症小伙伴。约翰上幼儿园了。他带着毛绒玩具——一只毛茸茸的小兔子一起去幼儿园,形影不离。过了一段时间,老师对约翰的父母说:“这孩子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他不愿意和其他孩子玩儿,不爱说话。”直到有那么一天,班里来了一位数学老师。对他们(其他小朋友)来说,数学太难了,只有约翰知道怎样解出第一道题,然后是第二道,还有第三道。同学们目瞪口呆地看着约翰……“我想请约翰帮我学数学。”凯文对同桌小声说。“我也是。”马丁点点头……

二、“B-STEM”课程:生物工程的童年启蒙教育

很多发达国家非常关注在幼儿园阶段对儿童开展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的启蒙教育。由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推出的《美国创新战略》提出,“美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取决于其创新能力。创新教育运动指引着公共和私营部门联合,以加强STEM的教育”。[6]在全球高度关注STEM课程的背景下,我国很多学者和幼儿园也都展开了有关STEM课程的探索与实践,特别强调以整合的方式,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以激发幼儿工程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出发点,以基于问题解决的能力提升为重点,综合培养幼儿在STEM方面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质。“早期STEM教育强调学科融合、真实情境与问题导向,可以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7]

但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之际,我们发现了传统STEM课程设计有其不足,特别对生物医学工程类的“课题”比较缺乏。其实绝大多数的孩子都对医院、医生、药品、医疗仪器等比较感兴趣,也有探索的动机与意愿,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时医院区角往往是最吸引孩子们的,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参加扮演“医生”和“病人”的游戏。面临着未来生物医学工程的兴起以及它与人类命运的紧密关系,我们需要做前瞻性的思考与教育规划,将生物医学的科学知识、前沿进展等有机地引入课程之中,形成新的B-STEM的课程框架,B即生物(Biology)。生物与科学、工程、技术、数学等学科的结合就是生物工程。针对3~6岁年龄阶段的儿童,幼儿园可以为孩子们提供与生物、医学、卫生、营养、健康、安全等相关的综合课程。由于篇幅所限,在此我们仅举三类与B-STEM相关的主题课程内容。

(一)“生活中熟悉的微生物”主题课程

教师可以设计“牛奶是如何变成酸奶的?”系列课程,帮助孩子们探索与认识日常生活中我们食用的哪些食品是利用了微生物发酵这一过程,如酸奶、醋、酱油、腐乳、面包等。教师可以设计“灭菌和消毒的好办法”系列课程,向孩子们介绍一些常用的消毒和灭菌的方法,并选择其中一两个方法进行实践探索的尝试,如75%的酒精消毒法、巴斯德消毒法(将待消毒的物品在60~62℃加热30分钟或在70℃加热15分钟,以杀死其中的病原菌和一部分微生物的营养体)、辐射灭菌法(利用高能量的电磁辐射和微粒辐射来杀死微生物)等。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选择有关微生物的绘本对幼儿开展微生物工程的启蒙教育,如《微生物——看不出的魔术师》这一绘本中就有食物如何变成堆肥,牛奶如何变成酸奶,石头如何变成土壤等内容。

(二)“防范细菌与病毒的侵犯”主题课程

教师可以将这一主题课程与健康、安全、卫生教育结合,选择一些充满童趣、有教育价值的绘本开展阅读教育活动,如有关防范细菌和健康教育的绘本:《细菌不是用来分享的》《噼里啪啦细菌来了》《便便里的细菌王国》《超级细菌王国》《根本就不脏嘛》《我爱洗手,细菌赶走》《细菌小不点儿人体历险记》等。这些中外绘本深受孩子们和家长们的好评。例如,有家长说:“《细菌不是用来分享的》是能告诉孩子讲卫生的口袋书。简笔画画出了日常生活中怎样远离细菌,最后一页右下角有两个逃跑的细菌画得很形象。三岁的儿子看完之后,学会一句‘细菌不是用来分享的’。每次从外面回来,他都主动洗手,还真是管用。”还有预防病毒和健康教育的绘本:《病毒小子威利》《你好,安东医生》《怪物生病了》《流感大人》《感冒需要什么》《阿——嚏,感冒了》等,特别是《麻疹病毒——麻疹小将》《诺如病毒——诺如小子》《水痘病毒——水痘忍者》等系列绘本是针对各种不同类型的病毒展开专门的、详细的、生动的介绍,可以帮助孩子们科学认识受到不同的病毒感染后会有哪些典型的症状。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型冠状病毒肆虐我国之际,一些儿童文学作家、插画家主动“请战”,为孩子们创作绘本教育作品,甚至还有幼儿园教师拿起手中的画笔,以手绘漫画形式,给小朋友们讲述《一个叫新型冠状病毒的坏家伙》的故事,通过生动活泼的画风,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帮助小朋友们认识病毒的来源、传播途径,提醒小朋友们学会自我防护。《一个叫新型冠状病毒的坏家伙》由山东大学实验幼儿园的老师创作,科学普及出版社已出版发行。

(三)“奇妙的生物现象与仿生”主题课程

20世纪70年代,生物工程学兴起,它是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等,在解决全人类所面临的能源危机、粮食紧缺、环境污染和疑难病症的诊断治疗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因此成为大国竞争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科技领域。[8]在广义上,凡以生物为对象的一般工程学,包括介于生物学、医学与工程学之间的医学工程学,人造器官、假肢等生物医学工程学,人类工程学,仿生学以及这些学科中对生物体进行的结构和功能的工程学分析,均属生物工程学的范畴。

在学前教育阶段,我们可以对孩子们进行生物现象与仿生的启蒙教育。比如,以“生物与仿生”为切入点,激发孩子们探索的兴趣与创造性的思考,如引导幼儿观察鱼怎样在水里游泳,可以把鱼比喻成船,问孩子们:鱼身上的什么东西相当于船的“桨”,可以起划水作用,向前游动?什么东西相当于船的“舵”,起到控制方向,并可以左右拐弯?教师还可以借助绘声绘色的绘本故事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如由德国生物学家、科普学家马廷·策尔西创作,埃贝伦尔哈德·埃门负责插画的绘本《什么是什么:神奇的仿生学》就向我们展示了飞机可以从鸟类身上借鉴什么?谁发现了植物的自我净化功能?我们可以向壁虎学到些什么?有关仿生的适合幼儿的绘本还有《你看我像谁?》《神奇仿生学:向动物学习》《羽毛:不只是为了飞行》等,特别是《羽毛:不只是为了飞行》这一绘本曾获美国科学书籍和电影年度最佳图书奖等多项国际大奖,作者是美国著名儿童科普作家梅丽莎·斯图尔特,她已为孩子们创作了150多本科普作品,享有盛誉。当然,除了绘本阅读与教育外,我们强烈主张教师在设计和开展这一主题课程时应尽可能让孩子们回归大自然,因为孩子们天生就有观察和发现自然世界奥秘的兴趣、意愿、动机和能力,往往能捕捉到我们成人“看不到”的微小世界。大自然会自然而然地、潜移默化地教会孩子尝试运用不同的角度来观察世界。

三、“国际理解”课程:尊重多样性的童年启蒙教育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持续提升,将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幼儿园会接纳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种族的孩子们,如何为孩子们提供文化多样性、文化平等、理解与尊重文化差异的幼儿教育,需要我们做前瞻性思考。发轫于日本教育界的国际理解教育的思潮和活动旨在通过在学校教育中传播和分享各个国家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知识,帮助广大学生形成对各国文化及其人民的理解、尊重和关心,“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内外国人口的持续高速增长加速了国内社会多元化的进程。对青少年进行国际理解教育是日本国内多元文化共存的需要。国际理解教育是90年代以来的日本教育国际化的主要特征”。[9]国际理解课程主要体现在中小学课程的改革中。笔者认为,在此次全球疫情的背景下,开展尊重文化多样性和国际理解、尊重,相互关心、相互体认、相互体谅、相互友爱的童年启蒙的幼儿园“国际理解”课程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多年前,笔者考察加拿大温哥华的学前教育时,注意到有一所幼儿园在班级环境创设时张贴了许多幅各种肤色儿童笑脸的图片,图片下还有一行醒目的文字:We are not blinded by the Colours(我们不能被色彩“肤色”蒙蔽了双眼),结合各种肤色儿童的笑脸,我猛然明白了这所幼儿园很好地创设了国际理解与尊重的隐性环境。

(一)“四海一家”主题课程

“四海一家”主题课程借用了美国著名的流行乐演唱家迈克尔·杰克逊的一首经典歌曲We Are The World的中文译名。迈克尔·杰克逊不仅是著名的音乐家、舞蹈家、词曲创作人,而且还是一位人道主义者、和平主义者。他多次舉办慈善活动、探访贫困地区、看望难民、捐款捐物。1985年,为援助非洲饥民,杰克逊创作并演唱了歌曲《四海一家》(也被译为《天下一家》),其收益全部用于援助非洲灾民。这首歌的歌词体现了人类是命运的共同体,人类需要携手合作,才能克服困难。而此次的全球疫情正说明了“四海是一家”,我们需要合作。

当我们听到了恳切的呼唤

世界应该团结一致

有些地方的人们正逐渐死亡

是该伸出援手的时候了

对生命而言,这是最好的礼物

我们不能日复一日地伪装下去了

在某些地方

在某些地方总有人要改变自己

我们都是大家族中的一员

事实上,我们需要的就是爱

四海皆一家,我们都是大地的孩子

创造美好的未来要靠我们

我们正在做的抉择是在拯救自己的生命

我们真的可以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那么,如何开展“四海一家”的主题课程呢?我们同样可以借助绘本阅读教育的方式,教师可以挑选一些倡导文化多样性、文化理解与尊重的优秀绘本作品与孩子们分享,如《爱花的牛》《有色人种》《铁丝网上的小花》等。值得一提的是,曼罗·里夫的作品《爱花的牛》是1936年出版的,它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体现种族平等思想的经典绘本,被译成60多种语言在全球发行,1938年甚至超越了《飘》成为美国第一畅销书,2017年被改编成动画片《公牛历险记》并在我国公映,深受国内外小观众们的喜爱。再如,法国作家杰侯姆·胡里埃创作的绘本《有色人种》非常适合2~5岁的儿童,它也是一本启发幼儿思考种族问题的绘本。《有色人种》书里有两个主人公,一个黑人小朋友,一个白人小朋友,黑人小朋友说出了他的困惑,他对比了自己和白人小朋友各种时候的肤色,最后得出结论:“我们都是有颜色的,可是,为什么你却叫我有色人种?”《有色人种》帮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了解并思考肤色和种族的问题,告诉他们不同肤色的人是一样的,不应该有歧视和偏见,试图帮助孩子们从小就萌发平等、博爱、尊重差异、世界大同的理念,“到目前为止,地球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珍爱和呵护地球是人类的唯一选择。瑞士联邦大厦穹顶上刻着拉丁文铭文‘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们要为当代人着想,还要为子孙后代负责”。[10]

(二)“布朗上学”主题课程

国际理解的课程还会涉及种族或民族平等的教育。虽然很多西方发达国家十分重视种族平等、反种族歧视的教育,但在中国,由于深受儒家文化的教育,我们的传统历来就是有教无类,不分贵贱聪愚富贫,要对所有的儿童都进行以善至善、敦行良知、涵养人文的教育,以化成天下。孟子将孔子的“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的有教无类的思想发挥到了极致,“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子曰:然。”“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可见,中国文化历来主张族群平等、八音合奏、终和且平的教育,“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既如此,为何我们还要建议在幼儿园课程中引入种族或民族平等的启蒙教育呢?笔者认为,我们过去确实几乎没有种族或民族平等方面的教育问题,但并不代表未来就一定没有,西方发达国家的前车之鉴是我们的后事之师,值得我们未雨绸缪。此外,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在我们参与国际交流合作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某些发达国家里的某些“顽固”人士的“种族歧视”眼光。此时,我们在童年时期播下的种族或民族平等的种子就会生根开花,自信地面对这些“顽固”人士的挑衅,予以有理有据有节有礼的坚决回击。

那么,幼儿园如何实施种族或民族平等的教育呢?美国的幼儿园课程经常会涉及到一个主题,主题名称常常用曾经发生过的一个著名历史事件来指称,即“布朗上学”课程。之所以叫”布朗上学”课程是因为在美国发生的布朗诉讼案件引发了美国历史上非常壮观的反种族歧视、追求平等的“上学权”运动。[11]20世纪50年代早期,一个叫琳达·布朗的小学生每天要步行一英里到汽车站,搭车到离家五英里之远的黑人学校蒙罗小学上学。琳达·布朗想要到离她家不远的萨姆纳小学入学,却遭到当地教育局的驳回,原因是根据1896年取得合法地位的“隔离但平等”的种族隔离政策。布朗案件上诉至最高法院,最终推翻了“隔离但平等”的政策,黑人儿童得以进入白人学校就读。因此,美国有的幼儿园把种族平等、反种族歧视的课程称之为“布朗案课程”。教师在实施“布朗上学”课程时同样可以借助一些关注种族平等的绘本,如《下雪天》(The Snowy Day)、《妈妈归来吧》(Coming On Home Soon)之类的绘本。特别是《下雪天》这个绘本作品,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彼得,发现下了雪,兴奋地跑到雪地里玩各种游戏,还把雪球放进口袋里,想留到明天再玩。回家后彼得泡在浴缸里,还忍不住一再回味,于是睡前去翻口袋,找寻带回来的雪球,口袋却是空的,小雪球不见了,让他很失望。但他一觉醒来,窗外却正在下着雪……这部作品不仅充满童趣,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主人公是一个黑色肤色的小男孩。让黑人小孩子在绘本故事中占有一席之地,正是作者季兹的思想与灵魂。

希望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结束后,我们的幼儿园课程改革能够多吸纳有关种族或民族平等,无歧视的教育活动,开设中国版的“国际理解”课程,教育孩子们接待、善待每一个与自己“不同”的伙伴。如同中国香港的Beyond乐队曾经为南非反种族隔离的领袖曼德拉创作的歌曲《光辉岁月》里所说的,“可否不分肤色的界线?愿这土地里,不分你我高低,缤纷色彩显出的美丽,是因它没有分开每种色彩”。

參考文献:

[1]王珊宁.数读3月21日全球疫情:中国以外新确诊逾3.2万例,累积逾22万例[EB/OL].(2020-03-22)[2020-03-23].http://news.haiwainet.cn.

[2]钱穆.灵魂与心[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1.

[3]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陈鹤琴教育文集(下卷)[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661.

[4]王艺芳,伯克兰德.挪威幼儿园的关爱、游戏与社会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9-03-18.

[5]彭淑珍.大班诗歌《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及教法提示[J].早期教育,1991(12):18.

[6]董艳春,徐治立,霍宇同.美国奥巴马政府创新战略研究及启示[J].科学管理研究,2017(4): 110-113.

[7]俞莉.在早期STEM教育中促进幼儿主动学习[J].学前教育研究,2019(1):85-88.

[8]武亚明.生物工程学浅谈[J].生命的化学(中国生物化学会通讯),1983(4):21-24.

[9]洪文梅.当代日本国际理解教育的考察与思考[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5:3.

[10]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N].人民日报,2017-01-20:002.

[11]谢国荣.布朗案判决与美国民权运动述评[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1(5):42-28.

稿件编号:ZG202007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路径和机制研究”(编号:18ZDA336)

通讯作者:姜勇,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者:姜勇

儿童水痘研究下的健康教育论文 篇2:

浅谈接种水痘疫苗对控制学校水痘疫情的作用

摘  要:目的:探讨接种水痘疫苗对学校控制水痘疫情的作用。方法:把已接种加强水痘疫苗的一年级与未接种加强水痘疫苗的其他年级的水痘感染率作比较。结论:接种水痘疫苗对学校控制水痘疫情有一定的控制作用,除接种疫苗外,结合晨午检、隔离、消毒等综合手段对水痘疫情控制有良好的作用。

关键词:接种水痘疫苗;控制;学校水痘疫情;作用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传染性强,常有聚集性、爆发性的特征,因此学校这种人群集中的地方,尤其容易爆发。虽然现在已经有很多小朋友在小时候已经接种了水痘疫苗,但随着时间越长,疫苗的抗体保护能力就越低,到读小学时保护能力已经很低了,而且还有大部分孩子未接受过水痘疫苗接种,所以为了降低水痘的发病和传染率,保护学生健康,我校建议从2018级开始,新生接种水痘加强疫苗。为研究接种水痘疫苗对学校水痘疫情的控制效果,对本校2018级新生进行了一学年调查,并与未进行水痘疫苗接种的高年级的水痘发病情况进行比对。现将调查结果归总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8级新生540人,其余年级2148人。

1.2方法:观察学生有无水痘疫苗接种史,是否接种水痘疫苗的参照指标分别为接种卡、接种证、学生监护人回忆等。

1.3观察指标:①观察接受调查患者的水痘发病率,发病高峰期观察: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之间发病率有无差异性。②观察水痘发病情况和接种史。分析有水痘疫苗接种史与无水痘疫苗接种史忠者之间的发病率情况并进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把所有学生资料使用Excl表格录入,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水痘疫情情况分析,经调查研究后发现,我校2018年9月至2019年7月期间2688例学生中共有20例学生出现水痘疫情,20例水痘学生中主要发病高峰期在10-12月份和5-6月份,20例发病学生中男性患者11例(55%)、女性患者9例(45%)。男性、女性发病率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2.2水痘发病情况与接种史分析,调查发现,20例水痘患者中均为中高年级学生,一年级学生患病人数为0,这说明接种水痘疫苗对控制水痘发病率有一定保护效果。但是这20例水痘患者中,有2例患者曾接种过水痘疫苗,18例从未接种过水痘疫苗,这说明在水痘保护力降低时有必要接种水痘疫苗加强针。

3讨论

水痘疾病在临床上属于广泛传播性、传染性病毒感染疾病,在全球范围中均有一定程度发病率,此病的主要传染途径为通过呼吸道传播、空气飞沫传播、玩具、衣服等载体进行传播。有学者经研究后发现,接触过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后90%以上的儿童均会发病。水痘疾病的主要并发症包括脑炎、肺炎等,如不及时进行控制会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成胁。目前对水痘尚未有有效的治疗方式,主要措施为加强护理、控制继发感染等

本研究发现,接种过水痘疫苗的学生中共有2例学生出现水痘疫情,分析后我们认为可能包括以下因素:首先,调查中我校学生水痘疫苗的接种年龄大多数在1-2岁之间,进入校园后因密切接触人群增加,抗体退渐下降:并且因接种疫苗后抗体水平会随着接种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导致学生成为了水痘疫情高发人群。其次,原发性免疫作用无效,疫苗没有对接种学生形成水痘病毒免疫的刺激或者虽然产生了一定刺激但是没有形成持久T细胞记忆反应,从而导致水痘疫情的出现。研究发现,接种过水痘疫苗的发病率明显少于未接种过水痘疫苗的发病率,这说明接种水痘疫苗可明显减少水痘疫情的发病率。该研究结果与杜艳等学者研究结果基本相符,说明了接种水痘疫苗对预防水痘疫情有重要意义。

研究发现,对儿童接种水痘疫苗是控制水痘疾病最有效和经济的方式。所以在临床预防和控制中建议儿童在入学前加强水痘疫苗的接种率。因水痘疾病的传染性强并且学校又是人群聚集的场所。如不加强预防和控制极易出现爆发性水痘疫情,所以学校有关部门还要加强晨检工作,及时发现水痘疫情并且进行隔离,控制未发病班级与发病班级的接触,对教室定期消毒和开窗通风,对学生监护人加强水痘预防、控制的健康教育等工作,只有这样才可以对水痘疫情良好的控制。

参考文献

[1]索罗丹,李娟,赵丹,等.实施2剂水痘疫苗免疫程序对控制学校、托幼机构水痘暴发的效果评价[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5,49(06):485-489.

[2]索罗丹,盧莉,吴疆,等,疫苗接种对北京市托幼园所和中小学校水痘流行特征的影响[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2,4(10):46-49.

[3]杜艳,余峰,张莉萍,等,上海市闵行区4~17岁儿童水痘减毒活疫苗接种情况及其保护效果[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4(12):1048-1052.

作者:叶睿

儿童水痘研究下的健康教育论文 篇3:

健康教育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摘 要 计划免疫是为预防传染病而采取的科学、有计划的疫苗接种工作,儿童的疫苗接种效果直接受家长所掌握健康知识程度的影响 。通过健康教育干预计划免疫,可拓展儿童家长对传染病的预防认识层面,增强家长保健意识,提高疫苗接种率。做好儿童家长的健康教育在推动计划免疫健全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计划免疫工作的重要途径,是计划免疫工作顺利开展的有效保证。

关键词 儿童家长 健康教育 计划免疫

计划免疫工作,旨在通过接种疫苗,预防相应的传染病,它是一种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手段。儿童是计划免疫接种的主要对象和受益者,但决定权却在家长手中。在现实情况下,由于人们的经济条件、卫生风俗习惯、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有相当数量的家长对计划免疫的重要性和免疫预防知识认识不足,因此,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近年来,我们在预防接种工作中,通过开展形式多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有效地增强了家长的免疫预防知识水平,提高了儿童预防接种率,并降低了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总结论述如下:

1、在孕妇来我院住院分娩期间,由产科医护人员告知产妇及其家人新生儿疫苗接种知识,并为新生儿进行乙肝疫苗、卡介苗接种,将新生儿基本信息录入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发放预防接种证,告知其它疫苗接种的时间、机构和相关手续。计免人员及时对新生儿家长进行计划免疫知识健康宣教,发放《家长需知》、“国家扩大免疫规划政策”等宣传资料,宣教新生儿易得传染病的危害、预防知识,需要接种的疫苗和接种时间、接种地点、注意事项,使家长认识儿童接种疫苗的作用和重要性,从而积极配合疫苗接种工作。在健康教育工作的辅助下,我院所辖社区常住儿童的建卡、建证率达到了100%。

2、新生儿满月后家长带孩子来预防接种门诊进行第一次预防接种,我们对家长热情接待,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在进一步完善孩子预防接种相关信息的同时及时把健康教育融入到工作中。告知家长我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十五条规定:“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儿童预防接种受法律的保护,是预防、控制乃至消灭传染病的有效手段等内容。作为儿童的监护人应当积极配合,并按照预约时间,在孩子健康的情况下带孩子接种疫苗,接种前要给孩子洗澡更衣,以保证接种部位的清洁卫生,应让孩子吃饱,不宜在饥饿的状态下接种疫苗,以免发生低血糖反应等。并主动告知我们的联系方式,邀请家长加入我们专门为家长建立的“预防接种QQ群”以便随时进行交流指导,提醒家长要妥善保管儿童预防接种证,今后将凭证接种。

3、每次接种前后我们根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结合健康教育内容,对家长履行告知职责,也是一种有效的沟通途径。主要内容包括询问儿童的健康状况必要时进行体检、有无过敏史、此次接种的疫苗名称、预防的疾病、接种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禁忌证、接种后的注意事项、并让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通过开展预防接种前儿童健康状况询问和有关情况告知工作,让家长了解《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实施方案》规定:卡介苗、乙肝疫苗、百白破、乙脑、流脑、甲肝、麻风腮等一类疫苗纳入规划免疫之内,儿童应按免疫程序免费接种;而水痘、流感、肺炎等二类疫苗自愿、自费接种。让家长了解到疫苗都有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但绝大多数只是一般反应,这是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主要有发热和局部红肿,同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综合症状。如果出现以上情况,也不必紧张,可让孩子多喝水、多休息,避免剧烈活动,1~2 天即可恢复。如发热体温在38.5℃以上,伴有全身不适,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建议家长带孩子就医并做好解释工作,可以打消家长的顾虑,并放心地让孩子接种疫苗。

4、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1)接种现场除了接种流程、免疫规划程序、接种注意事项、预防接种宣传画、接种后的留观提示等上墙公示资料外,给家长分发我们印制的各种健康处方:如介绍各种传染病、小儿常见疾病防治与护理知识的;介绍疫苗作用、不良反应、禁忌症、注意事项、接种后的观察与护理知识的,让家长了解可能出现的症状及原因、禁忌症的范围、疫苗的偶合反应、预防接种正常反应有哪些表现、出现不良反应应如何处理等等。设立咨询电话随时处理家长提出的问题,并进行上门跟踪调查和电话回访,以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2)定期下社区发传单,上门宣传,争取居委会工作人员、幼儿园老师协助配合工作,使社区所有居民获得预防接种的信息和教育。做到宣传通俗易懂,阐述问题注意分寸,消除家长怕接种反应的心理。在居民中树立“预防接种有益一生”的价值观念,让家长主动参与疫苗的接种,提高接种率。(3)与教育部门合作,每学期开学实行入托、入学儿童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对未按免疫规划程序接种的儿童及时给予建卡、建证及补种工作,对无接种证的儿童要强制在1年内完成基础免疫。并形成与教育部门互相配合长期督导的制度,创造良好的预防接种工作环境。(4)利用我院开展的一周一次的“健康大讲堂”、重大节日、每年的“4.25”預防接种日等活动,广泛的进行宣传教育活动,发放资料,解答疑难,调查研究,对群众进行培训。(5)加强对流动儿童的主动搜索和健康教育工作,我们把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的家长及监护人作为特别关注对象,进行着重宣教、反复宣教,使家长充分认识预防接种的重要意义,主动配合预防接种工作,使预防接种不留死角,消除免疫空白。

健康教育是一项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健康教育通过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了个体和群体的行为,消除了危险因素,预防了疾病,促进了健康。正是由于我院长期在预防接种工作中开展了健康教育,使家长懂得了预防接种知识,主动带小孩接种,从而提高了儿童接种率,保证了疫苗接种效果。使我院辖区常住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95%,流动儿童接种率达90%。同时,健康教育在降低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已被卫生工作人员认识。现在,医院逐步成为社区健康教育的中心,医院接种门诊的预防接种工作也越来越离不开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在保障和加速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飞飞.唐广心健康教育入社区提高儿童计划免疫质量探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2:1.

[2]张莉.健康教育在计划免疫工作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2:10.

[3]王陇德.预防接种实践与管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

(作者单位:襄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 )

作者:李智慧

上一篇: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下一篇:行动导向教学法发动机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