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关照下的儿童文学论文

2022-04-28

摘要:伊恩·麦克尤恩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活跃于英国文坛的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近年来中国对麦克尤恩研究有升温的趋势,但是同国际上兴盛的伊恩·麦克尤恩研究相比,目前我国关于伊恩·麦克尤恩的研究尚出于起步阶段,缺乏系统性和理论深度。中国亟须对麦克尤恩的创作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伦理学关照下的儿童文学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伦理学关照下的儿童文学论文 篇1:

从疏离到回归:我国学前教育课程观发展趋势

摘 要:从儿童生活和儿童生命两个方面来看,我国学前教育课程观呈现出从疏离到回归的发展趋势。其中,对儿童生活的关注经历了从远离到追寻的过程,对儿童生命的关怀经历了从缺失到彰显的过程。这样的发展趋势也体现在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相关的政策文件中。

关键词:学前教育课程观;儿童生活;儿童生命

学前教育课程观念体现了对学前教育课程的基本观点和看法,其中,儿童生活和儿童生命是学前教育课程观始终关注的两个主题,影响着学前教育课程的改革实践。从这两个方面来看,我国学前教育课程观呈现出从疏离到回归的发展趋势,这种发展趋势也体现在学前教育课程相关的政策文件中。如:《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草案)》(1952年)(以下简称《暂行纲要》)、《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198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年)(以下简称《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年)(以下简称《指南》)。上述文件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学前教育的课程理念,结合对这些文件的回顾和反思,可以清晰地看到其发展趋势:逐步追寻儿童生活,日渐彰显儿童生命。

一、儿童生活:从远离到追寻

生活是“人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中进行的各种活动……从性质上可分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大类;在内容上有经济生活、政治生活、道德生活、文化生活和日常生活等;在范围上有个人生活、家庭生活、集体生活、社会生活等” [1 ]。根据这一解释,儿童生活是儿童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中进行的各种活動,儿童生活不同于成人生活,学前儿童课程应与儿童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在我国学前教育课程观念的发展过程中,对儿童生活的关注却经历了从远离到追寻的过程,在四份课程文件中,这个过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分科转向整合,体现了对儿童生活内容的接近;二是从上课转向体验,体现了对儿童生活方式的还原;三是从预成转向生成,是对儿童生活过程的再现。

1. 从分科到整合:接近儿童生活的内容

1952年的《暂行纲要》将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分为体育、语言、认识环境、图画手工、音乐、计算等六项作业,每门作业均有详细的教材大纲和具体的内容,并规定了每门作业开展的次数及时间长度。1981年的《教育纲要》将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分为生活卫生习惯、体育活动、思想品德、语言、常识、计算、音乐、美术等八个方面。同时,根据《教育纲要》,教育部组织编写全国统编幼儿园教材,由指定出版社出版,供全国幼儿园使用。上述两份文件以及统编教材均将学前儿童的学习内容进行简单的分科,这种分科是成人把与世界相关的知识进行分割,然后根据一些原则进行重新排列,进而分门别类地呈现出来。

2001年《纲要》首先明确“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在此基础上指出“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并强调“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2012年的《指南》延续了《纲要》将幼儿教育内容相对划分为五个领域的做法,同时更进一步强调了整合性,明确指出要“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强调“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

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所经历的从重视分科到强调整合的过程实质上体现了从关注成人生活到关注儿童生活的转向。事实上,“分门别类的学科界限完全是人为的,客观世界中并没有这样一种分类和界限,这是人类理性对世界的一种人为划分的结果。” [2 ]因此,归了类的各门科目是成人思维和成人生活的产物,是成人对关于世界的各种知识进行分割和重新系统化的结果,是固定的和僵化的。将学前教育课程内容进行分科是将儿童看作成人的缩影,将成人的生活强加于儿童身上,要求儿童以成人的方式认识成人世界,儿童从中获取的是间接的且与其生活缺乏任何有机的联系的知识。这既是对儿童生活的忽视,也阻碍了儿童以自己的方式认识自己所生活的世界。儿童的生活不同于成人的生活,如杜威所言,“儿童的生活是一个整体,一个总体,他敏捷和欣然地从一个主题到另一个主题,正如他从一个场所到另一个场所一样,但是他没有意识到转变和终端,既没有意识到什么割裂,更没有意识到什么区分。” [3 ]即儿童的生活是未经分割的整体,呈现的是事物原初的模样。整合的课程内容强调各领域间的相互渗透,强调各种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有机联系和多方位联系,是将各门学科的教材或知识各部分恢复到原初的状态,这种状态是对儿童生活中各种事物本来面貌的还原,是儿童能够感知和理解的状态。因此,整合的课程内容既与儿童生活世界存在的方式一致,也与儿童认识世界的方式一致。课程内容的整合程度越高,不同内容之间的联系就越紧密,就越接近儿童的生活,就越能够为儿童呈现一个完整的、真实的世界,就越有利于儿童发现、学习和构建一个完整的世界。

2. 从上课到体验:还原儿童生活的方式

1952年的《暂行纲要》要求幼儿园采用 “作业”的方式实施课程,作业分为“必修”和“选修”,其中以必修作业为主,必修作业是“幼儿在教师领导之下的集体学习,有明确的、同一的目标”,即集体的课堂教学。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幼儿园教师按照《暂行纲要》,“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地对幼儿顺次传达知识”。1981年的《教育纲要》在课程实施形式上使用了“上课”一词,规定了每周各班各科上课的节数。同时提出要通过游戏、体育活动、上课、观察、劳动、娱乐和日常生活等各种活动来完成幼儿园教育的任务、内容和要求,强调在各种活动中“要让幼儿多看、多听、多想、多说、多做”。可见,此时在课程实施方式上开始出现上课以外的其他形式,属于从上课到各种活动的过渡时期。

2001年《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要让儿童“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强调“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即学前教育课程的实施是儿童动态地体验生活的过程,而非由教师传授静态知识的上课过程。课程实施的过程成为成人引导和支持下,儿童自己所做、所想和所经历的活动的过程。2012年的《指南》虽然没有明确指出对学前教育课程实施的具体要求,但强调儿童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求最大限度地支持儿童的“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这实际上指明了学前课程实施的方向,即强调儿童通过多种感官直接感受和体验生活,获得有益发展的经验。

课程实施形式所经历的从作业、上课到活动、体验的转变过程,实际上是对儿童生活方式的还原。儿童不同于成人,他们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也有不同于成人的生活方式。成人拥有较强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能够通过阅读、听课等方式获取关于世界的高度概括的知识。而儿童以直觉行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这就决定了儿童需要通过玩、看、听、做、想等直接行动的方式与周围世界互动,从而获取相关的经验和知识。在以作业和上课为主的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将静态的、抽象的知识从外面强加给儿童,忽视了儿童的特点和能力。这实质上是将儿童看作“未成熟而有待成熟的人和知识浅薄而有待于加深的人” [3 ],其本分是“被动的容纳和接受成人分门别类、按部就班安排好的各种课程内容” [3 ]。儿童成为一个接受知识的容器和一部记忆成人生活方式的机器,其头脑、双手、眼睛、嘴巴都被束缚住,这对儿童而言是精神和身体的双重折磨。将课程实施渗透于儿童的生活、游戏之中,重视儿童在其中的各种体验,是对儿童所有感官的唤起,是让儿童用自己的双手去探索周围世界,用自己的眼睛、嘴巴和头脑来认识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儿童成为有能力的主体,他们以自己的方式生活,他们是积极主动的,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的人。知识不再是成人从外面强加给儿童,儿童从成人的束缚之中跳出来,在主动体验生活的各种活动中,通过与生活资源的直接互动来满足自己的精神和身体需求,从而由内而外地实现个体的发展。

3. 从预成到生成:再现儿童生活的过程

1952年的《暂行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教师“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地对幼儿顺次传达知识”。同时,为了保证课程实施的效果,制定了幼儿园暂行教学计划,要求“幼儿园主任根据幼儿园教学纲要,系统地拟订一年的计划……再根据一年的计划,系统地拟订每月的计划。然后教师根据总的计划,拟订每天的计划……在全年按照计划教学时,还要严格地监督、检查,保证计划的完成”。即高度重视课程实施的计划性和教学的顺序性,体现出极强的“预成性”。1981年的《教育纲要》指出:“各种活动的教材可以从教育部统编教材中选用一部分,其余部分可因地制宜进行创编或选编,不断充实教材内容。教材可按一年40周左右进行安排。”按照教材实施课程实质上仍是对课程实施的计划性的强调,是预成性课程的体现。

2001年《纲要》要求教师“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地执行”,即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不是静态的教学计划的照搬,要求教师创造性地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地执行活动计划,课程的实施兼具计划性和灵活性,体现了课程實施的“预成性”与“生成性”的有机结合。2012年的《指南》虽未对课程实施的方式提出明确规定,但全文始终贯穿着对课程实施的生成性的强调。如社会领域提出了“结合具体情境,指导幼儿学习交往的基本规则和技能”,这些情境包括“儿童不知道怎样加入同伴游戏”、“儿童与别人分享玩具和图书”、“儿童争抢玩具”等,这些情境并非教师事先计划好的,而是儿童在活动过程中突发的各种行为,要求教师结合具体情境,随机地、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这正是“生成性”课程的体现。

学前教育课程计划与实施之间的关系所经历的从强调“预成性”转向重视“生成性”的过程,其实是对儿童生活过程的再现。对于成人来说,生活是理性的,可知的成分居多,可以提前计划,而后按部就班地实施。高度重视“预成性”,一味强调严格按照计划实施课程,正是成人生活过程的体现,并未考虑到儿童生活过程的特点。对儿童而言,生活是感性的、生动的,充满了新奇与未知,他们并不知道接下来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获得什么,他们在与生活中不同的人、事、物互动的过程中获得不同的知识和经验。因此,儿童生活的过程不是固化的,也非可预见的,而是探索性的、体验性的,充满了发展的契机,过多、过于固化的计划往往阻碍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强调“生成性”,正是要抓住儿童生活过程中可能转瞬即逝的各种发展契机,分析和解释其中包含着的发展的可能性,进而适当调整课程计划,在儿童已有的经验和发展的可能性之间建立联系,架设“桥梁”,引导儿童进一步的发展。

二、儿童生命:从缺失到彰显

雅斯贝尔斯曾说过:“教育是人们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摇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根据这段经典论述,教育中应有“灵魂”即生命的存在。学前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阶段,同样需要有生命的存在。但我国的学前教育课程观念中却经历了从 “生命缺失”到“生命彰显”的转变,这种转变可从四份学前课程文件中找到踪迹:一是从强调知识技能的掌握转向重视学习品质的养成,体现了对儿童生命成长的关注;二是从被动的儿童到主动的儿童,体现了对儿童生命力量的显现;三是从集体到个体,体现了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

1. 从知识技能到学习品质:关注儿童生命的成长

1952年的《暂行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总任务,是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地顺次向幼儿传达知识,发展他们的体力、智力;并培养优良品德和习惯,打好准备升入小学的一切基础。” [4 ]在该表述中,“传达知识”被明确且首要地提出来,体现了课程目标的知识取向。各项作业的目标也均包含了与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相关的内容,如音乐作业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幼儿正确地发音、歌唱、表演、舞蹈”。可见,这一时期我国学前教育课程重视儿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将幼儿园教育作为小学教育的预备阶段,课程目标仅着眼于为即将到来的升小学做知识和技能的准备。1981年《教育纲要》提出:“幼儿园的教育任务应是向幼儿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使其身心健康活泼地成长,为入小学打好基础,为造就一代新人打好基础。”在具体目标中,开始出现“习惯”、“能力”、“兴趣”等着眼于儿童长远发展的词汇,但关于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表述仍然出现较多,如“教给幼儿周围生活中粗浅的知识和技能”,“教给幼儿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的粗浅知识和技能”等。可见,这一时期学前教育课程的目标不再局限于为入小学打基础,而是开始着眼于儿童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强调儿童身心健康活泼地发展,但仍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为主。

2001年的《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并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在目标的表述上较多地使用了“体验”、“感受”、“喜欢”、“乐意”等词汇,突出了情感、兴趣、态度、个性等方面的价值取向,着眼于培养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动力。如“语言”领域的首要目标是“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同时强调儿童“喜欢听故事、看图书”。将目标定位于儿童对交谈、听故事、看图书的兴趣,通过儿童当下的愉快感受推动其日后他们在语言、文学、社会交往方面的長远兴趣。这样的目标着眼于儿童的长期发展,重视儿童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关注学前阶段的教育与儿童终身发展的关系。2012年颁布的《指南》继承了《纲要》的精神,提出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目标的设定着眼于儿童的终身发展,特别强调要“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指出学习品质包括“好奇心、学习兴趣、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它们是“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

教育目标所经历的从强调知识技能的掌握到重视学习品质的养成的转向,实质上是从忽视儿童生命转向逐渐关注儿童生命成长的过程。强调儿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目标着眼于静态的、短期的结果,是将儿童视为被动接受知识和技能的容器,而非成长中的生命的存在,忽视了儿童生命成长的连续性和长期性。正如杜威所说,是“把儿童生长各阶段看成是某些不相联系的和固定的东西” [3 ],使学前教育走向知识的重复学习和技能的反复训练。当目标设定逐步关注与儿童生命成长相关的情感、态度等因素,是将学前教育课程与儿童长远发展之间建立联系的开始。2012年《指南》指出“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强调要考虑儿童的终身发展,重视学习品质的养成。这样的目标体现出动态性、发展性和长期性的特点,着眼于儿童当下的生命体验与未来的生命成长之间的关系,关注的是儿童生命成长的全过程。以学习品质中的“兴趣”为例,根据杜威的观点,兴趣是“对于可能发生的经验的种种态度,它不是已经完成了的东西,它的价值在于它所提供的那种力量……其真正意义在于为达到较高级的水平提供一种推动力” [3 ]。这样的课程目标彻底改变了之前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作为学前教育课程目标的取向,引导教师更多关注学前教育课程与儿童生命成长的关系,对于纠正当前幼儿园教育中存在的“小学化”问题也提供了明确的指引。

2. 从被动到主动:显现儿童生命的力量

1952年的《暂行纲要》中强调,教师对完成好幼儿园教育任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各科教学纲要的目标均是从教师的角度进行表述,如“培养幼儿爱好儿童文学的兴趣、诚实、勇敢以及五爱等优良品质”,学前儿童的能动性被忽视,他们只是被培养、被教育、被发展、被保护的对象。学前儿童在课程中处于“失语”和“无能”的状态,他们被武断地置于成人设置的轨道上,被强迫着往规定的方向走。1981年的《教育纲要》中,儿童仍主要以被动的形象出现,如在各方面教育内容的表述上,仍以教师作为主语,如“教给幼儿生活方面一些简单的卫生常识,培养他们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但值得欣喜的是,儿童的部分能力开始被发现,如在分年龄内容的表述上,则以幼儿作为主语,如“知道保护牙齿的一般的卫生常识,学习刷牙”。

2001年的《纲要》则充分体现了“儿童为本”的理念,目标在表述上均以儿童作为主语,儿童被看做有能力的主体,强调成人对儿童人格、权利、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尊重,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儿童不再是被动接受的教育对象,而成为主动、积极的活动主体,这是对儿童能力的极大尊重。2012年的《指南》延续了《纲要》的表述方式,强调成人要理解儿童的学习特点和方式,尊重和帮助儿童,支持和引导儿童的主动学习和进一步的发展。

儿童在课程文件中所经历的从被动到主动的角色转变,实质上是儿童生命力量逐渐显现的过程。儿童是处在成长和发展中的,是具有能力和力量的生命体,然而,建国初期的课程文件中,教师掌握知识,拥有力量,是绝对的权威,教师决定儿童的学习内容和发展路径,即“以教定学”。儿童是被动的和无能的,是被成人武断地、整齐划一地置于他们设置的轨道和方向上的受教育者,儿童的生命力量被忽视。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课程文件中,儿童的生命能力逐渐被发现,儿童开始以主动的、有能力的形象出现。21世纪的课程文件中,成人不再是绝对的权威,强调对儿童的能力的重视和尊重,提倡“儿童为本”。儿童成为各种活动的主体,要求教师根据儿童的能力和行为支持和引导儿童的发展,即“以学定教” [5 ],儿童生命的力量得到充分显现。

3. 从集体到个别:尊重个体生命的价值

在1952年的《暂行纲要》中,儿童是作为一个集体的存在,所有的表述均是针对集体的儿童,是对同一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提出了统一的目标和要求,仅在幼儿教育原则中提到“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一面切合幼儿共同的接受能力,一面把握幼儿的特殊个性”,但对于儿童有哪些特殊个性,如何把握儿童的特殊个性并未做任何阐释。可以说,这一时期,个别的儿童处于未被发现的状态。这是社会本位的课程价值取向的体现,学前教育服务于社会,而非个别儿童的发展。1981年的《教育纲要》中,儿童的个性开始被彰显,《教育纲要》指出:“三至六岁幼儿是个性倾向开始萌芽的时期……儿童身心发展上存在个别差异……教育要面向全体幼儿,既有统一的要求,又要因材施教……要让幼儿多看、多听、多想、多说、多做,使幼儿的智力、才能和个性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

2001年的《纲要》不再将儿童作为集体,而是视为独具特征的个体,明确了幼儿园教育是“为所有在园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的,要为每一个儿童,包括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帮助”。要“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教师要“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在这里,每一个儿童都是独特的存在,儿童个体的生命价值得到彰显。2012年的《指南》再次强调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这改变了以往对所有儿童提出统一要求和目标的局面,允许每一个儿童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时间实现不同层面的发展。

儿童在课程文件中所经历的从集体到个别的角色转变,体现了儿童个体生命价值逐渐被尊重的过程。因此,每一个儿童都应该是独特的生命存在,具有与众不同的生命价值。然而,新中国初期的课程文件中,过于强调学前教育的社会功能,儿童是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具有整齐划一的特点,因此,儿童是以集体的形象出现,作为个体生命存在的个别儿童未被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后,个别的儿童逐渐被发现,个体儿童的特点逐渐被关注,学前教育促进个体发展的功能开始体现。到21世纪,强调对儿童个体差异和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强调学前教育课程要为促进每一个儿童的生命成长服务,做到“因人施教”。

从疏离走向回归,走向对儿童生活的不断追寻和对儿童生命的日渐彰显,体现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学前教育课程观念的变化过程,也预示着未来我国学前教育课程发展的基本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对儿童生活的追寻和对儿童生命的彰显并非各自孤立,二者相互联系,统一存在于个体儿童的成长过程之中。追寻儿童的生活,关注儿童在生活中的各种体验,既是个体儿童生命存在的体现,也是强调通过生活对生命的不断滋养来充实个体当下生命的宽度和广度;彰显儿童的生命,关注儿童生命的成长,这既是对儿童生活的过去、当下及未来建立联系的过程,也是不断提高个体生命的厚度和深度的过程。因此,在学前教育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要始终关照儿童的生命和生活,关注并发挥二者之间的有机联系,促进每一个儿童在当下的丰富生活中实现生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罗国杰.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伦理学原理卷[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266-267.

[2]劳凯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问题意识、学理意识和方法意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5-15.

[3]John Devey.The Child and the Curriculum [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6:5.

[4]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幼儿教育重要文献汇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565.

[5]虞永平.幼儿园课程不能脱离“以学定教”[N].中国教育报,2014-9-21(4).

作者:杨希

伦理学关照下的儿童文学论文 篇2:

中国伊恩.麦克尤恩研究综述

摘 要: 伊恩·麦克尤恩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活跃于英国文坛的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近年来中国对麦克尤恩研究有升温的趋势,但是同国际上兴盛的伊恩·麦克尤恩研究相比,目前我国关于伊恩·麦克尤恩的研究尚出于起步阶段,缺乏系统性和理论深度。中国亟须对麦克尤恩的创作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

关键词: 伊恩·麦克尤恩 中国 研究

当代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1948—)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活跃于英国文坛的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麦克尤恩早年在东英吉利大学曾师从著名的作家兼评论家马尔科姆·布雷德伯里和安格斯·威尔逊学习文学创作,于1971年获文学创作硕士学位。麦克尤恩自1975年出版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以来笔耕不辍,且创作体裁涉猎甚广,至今已经出版长篇小说十一部、两部短篇小说集、两部儿童文学、三部影视剧、一部歌剧和一部清唱剧。其中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1976年获毛姆奖,长篇小说《时间中的孩子》1987年获惠特布雷德奖。他迄今已被六次提名曼·布克奖,并在1998年以长篇小说《阿姆斯特丹》荣膺此奖项。2001年出版的《赎罪》获得了史密斯文学奖(2002年)、美国国家书评人奖文学奖(2003年)、洛杉矶时报小说奖(2003年)和圣地亚哥欧洲小说奖(2004年),世界范围内销量超过四百万册。根据《赎罪》改编的同名影片获得2007年度全球最佳影片奖,并赢得多项奥斯奖提名。2010年3月出版的新作《日光》不仅在英美学术界备受褒扬,也备受普通读者的青睐,进入美国《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

麦克尤恩早期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和前两部长篇小说因为充斥怪僻、乱伦、暴力等令人震惊的阴暗题材在评论界曾引起骚动,评论界忧心忡忡地称之为“惊悚文学”(“literature of shock”),麦克尤恩也因此被戏称为“阴森的尤恩”(Ian Macabre),并和同辈作家马丁·艾米斯(Martin Amis)一道背负“英国当代文坛的坏小子“(the enfant terrible)之名。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麦克尤恩的创作从早期关注幽闭的私人空间转向较为广阔的社会、政治等领域,写作技法也日臻成熟,在21世纪推出了《赎罪》和《星期六》之后,麦克尤恩已经被英国评论界誉为“我们的国民小说家”,他也是全世界当代英语作家中的佼佼者,有评论家这样赞誉他:“麦克尤恩是尚健在的最伟大的作家,不仅在英国如此,因为贝娄已经不再写作,罗斯已经捕捉不住精准的措辞……伊恩·麦克尤恩现在的写作水准无与伦比。诺贝尔奖委员会若给他颁奖,应该能开始赢得尊重。”[1]

国外的麦克尤恩研究伴随麦克尤恩的创作始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新世纪随着麦克尤恩本人在国际文坛逐渐声名显赫,研究也相应持续升温。已经出版关于麦克恩的英文研究专著十几部,访谈录一部,硕博士论文20余篇,研究性论文80多篇和无以计数的书评①。除了英语,国际范围内麦克尤恩研究还以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日语、瑞典语等多种语言进行且成蒸蒸日上的势态②。

我国对麦克有恩的译介和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与西方学界兴盛的麦克有研究相比,国内对于麦克尤恩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也有升温的趋势。自上世纪末以来国内几个版本的20世纪英国文学史、小说史基本上都有专节论述麦克尤恩。包括阮伟、徐文博等合著的《20世纪英国文学史》[2],王守仁、何宁合著的《20世纪英国文学史》[3],王守仁、方杰合著的《英国文学简史》[4]和瞿世镜、任一鸣合著《当代英国小说史》[5]。蓝纯在《外国文学》1998第6期上最早译介了麦克尤恩的两篇短篇小说,国内对麦克尤恩多部作品的正式翻译出版则始于新世纪。2001年12月,译林出版社出版了王义国翻译的《阿姆斯特丹》,2003年12月又出版了何楚翻译的《时间中的孩子》。此后,其他出版社也竞相推介麦克有恩的作品。新星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了丰俊功翻译的《阿姆斯特丹》,7月出版了冯涛翻译的《水泥花园》。2008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夏欣茁翻译的《星期六》。同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黄昱宁翻译的《在切瑟尔海滩上》。2009年5月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孙仲旭翻译的《梦想家彼得》,2010年2月出版了潘帕翻译的《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由著名作家余华作序。2010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冯涛翻译的《只爱陌生人》,郭国良翻译的《黑犬》和周丽华翻译的《床第之间》。可见,近年中国出版社已经陆续引进翻译麦克尤恩的众多作品,这无疑推动了麦克尤恩在中国的接受和研究。除了麦克尤恩本人的作品陆续翻译出版,还有学者翻译国外麦克尤恩研究的新成果。[6]

据“中国知网”检索,截止到2011年9月,我国期刊共发表有关麦克尤恩的评论文章二十来篇③。蓝纯在1998年《外国文学》第六期上发表的《麦克尤恩其人其作》[7]和《评〈陌生人的安慰〉》[8]是国内最早引介麦克尤恩的学术文章。进入21世纪,《世界文学》、《当代外国文学》、《外国文学》、《外国文学研究》和《外国文学动态》等有影响的外国文学杂志,以及部分高等院校学报都陆续刊登有关麦克尤恩研究的文章,多是对麦克尤恩单部作品的探讨。除了蓝纯最早从性别角度研究评价麦克尤恩早期小说《陌生人的安慰》主题外,另有4篇文章关注麦克尤恩早期作品。邱枫的《男性气质与性别政治——解读伊恩·麦克尤恩的〈家庭制造〉》从性别研究的角度讨论短篇小说《家庭的制造》对传统男性气质的颠覆和重构意图[9]。王悦的《析麦克尤恩〈立体几何〉:不可靠叙述的生成与阐释》解读短篇小说《立体几何》,探讨不可靠叙述在小说艺术表达中的特殊功用[10]。张和龙的《成长的迷误———评麦克尤恩的长篇小说〈水泥花园〉》[11]和何其方的《被遗弃的小宇宙——〈水泥花园〉中杰克的弗洛伊德式解读》[12]聚焦麦克尤恩首部长篇小说《水泥花园》。张和龙一文认为《水泥花园》是一部青少年性心理走向迷误与畸变的“反成长”小说[13]。何其方一文在洛伊德理论关照下认为《水泥花园》从叙事认杰克的视角讲述了一个震撼心灵的反伦理故事[14]。

关注、探讨麦克尤恩中后期作品的文章中,有两篇考察麦克尤恩1998年度布克奖的获奖作品《阿姆斯特丹》。陆建德的《“文明生活的本质”——读麦克尤恩的〈阿姆斯特丹〉》[15]发表于2000年,在《阿姆斯特丹》出版后两年内就较早向国内读者批评介该作品。陆建德认为该作品从人际关系、媒体影响等方面揭示了“文明生活的本质”,流露出对当今英国社会流行价值的辛辣讽刺[16]。李桂荣的《〈阿姆斯特丹〉中失落的共识》运用哈贝马斯的交往合理性,分析小说展现了后现代语境下社会交往的弊端[17]。李文发表于2010年,从陆建德一文2000年发表以来至2010年前十年间鲜有文章研究《阿姆斯特丹》,可见表明国内学界对该作品的重视不够,研究不足。

新世纪伊始,陆建德对麦克有恩获奖作品的评介无疑推动了麦克有恩在中国学界的接受,外国文学研究者随之给麦克尤恩投以更多的关注目光,他中后期的代表作《时间中的孩子》和《赎罪》成为关注的热点。有3篇代表性文章探讨《时间中的孩子》,包括舒奇志的《主体的欲望与迷思——解读伊恩·麦克尤恩的〈时间中的孩子〉》[18],程心的《时间中的孩子和想象中的童年——兼谈伊恩·麦克尤恩的转型》[19]和龙江的《心灵的孩子神奇的时间——伊恩·麦克尤恩〈时间中的孩子〉解读》[20]。舒奇志一文应用拉康主体欲望与他者的相关理论透析主人公对童年本真追寻过程的社会、政治意蕴[21]。程心一文认为该作品通过不同人物影射了浪漫主义、极权政治和自然科学对童年的不同构想,指出孩子的隐喻意义是人性的本真存在[22]。龙江一文认为小说揭示了“时间”并非一种确定的状态,而是一种生命的神奇本质,它使短暂的童年能够贯穿人生的全部过程,面对混乱无序的当今社会,成年男女需要认可内心的“孩子”[23]。这三篇文章从多视角探析《时间中的孩子》中孩子与时间意象折射出来的深层主题意蕴,强调了该作品在麦克尤恩创作转型中的重要地位,但是龙江一文的主要观点与国外麦克尤恩研究相关成果雷同,欠创新性。

与《时间中的孩子》相比,《赎罪》更受国内学界研究者的青睐,近三年来就涌现研究性文章近十篇,且研究视角呈多元化态势。张和龙盛赞《赎罪》“像是一部宏大而优美的心灵史诗”[24]。陈榕的《历史小说的原罪和救赎——解析麦克尤恩〈赎罪〉的元小说结尾》探讨了《赎罪》这部历史小说的元小说结尾的作用,认为“麦克尤恩在《赎罪》中所采用的叙述姿态,呼应了当代英美文坛在后现代语境中对现实主义的回归,麦克尤恩通过这部“历史小说”,重新唤起了公众对于历史、对现实的思考[25]。《赎罪》的叙事模式和功能是国内研究者们的评论重点。朱静仪的《虚构与真实——浅析〈赎罪〉中的叙事判断》从小说人物、作者、读者三个不同层做出的叙事判断切入分析文本的叙事性,以此说明叙事判断对解析文本的深层含义有着重要作用[26]。杜维平、高一琼的《麦克尤恩的自由国度——论〈赎罪〉的陌生化叙事结构》认为,《赎罪》陌生化叙事模式的应用令小说充分展现其陌生化美学意蕴的同时强化了读者对主人公及其自身的自我意识觉醒的认知力[27]。陈小霞的《走出幻想与现实交错的迷宫——分析〈赎罪〉的叙事结构》主要探讨文本“戏中戏”的叙事结构,从而挖掘作品深刻的主题内涵。也有论文集中探析其主题意蕴[28]。蔡晓燕的《在赎罪中成长——解读伊恩·麦克尤恩〈赎罪〉的成长主题》从成长小说文学体裁的视角分析《赎罪》中年轻主人公布里奥尼在赎罪过程中的成长变化[29]。李桂荣的《麦克尤恩〈赎罪〉中言语缺失的语用解读》则从言语行为的语用角度,分析文本中言语缺失意义,认为作品反映出后现代主义世界中人性救赎的艰辛和无可救赎的无言悲哀[30]。李桂荣一文从言语行为的语用角度来关照文本的阐释,具有跨学科研究特点。另外刘峰、王建香的《从“影响的焦虑”角度解读伊恩·麦克尤恩的〈赎罪〉》在互文性的观照下从影响与误读两个视角分析《赎罪》的艺术价值[31]。随后,我国越来越多的学者持续关注麦克尤恩创作的最新动态。麦克尤恩的最新力作《日光》于2010年问世后,我国学界不仅有引介性文章,而且有论文用文学伦理学的批评方法较深入地探究《日光》的主题内涵[32]。

除了刊发的有关麦克尤恩的研究性文章外,近年来涌现出研究麦克尤恩的硕、博士论文18篇④,且有逐年增多的趋势,这在当代外国文学研究领域是一大亮点。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沈晓红于2010年5月完成的博士论文《伊恩·麦克尤恩主要小说中的伦理困境》是迄今国内唯一的一篇麦克尤恩研究的博士论文。该论文从伦理视角探讨了《水泥花园》、《时间中的孩子》和《赎罪》这三部主要作品中伦理困境问题——自由的悖论、伦理反乌托邦和伦理两难之境,通过对这三部代表作品的讨论试图论证伦理困境在麦克尤恩各部作品均有体现,且呼应了时代伦理环境的变化和写作技巧的提高。该论文是国内首篇较系统的麦克尤恩研究成果,但是作者仅从三部作品总结麦克尤恩所有作品的特色,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与博士论文相比,硕士论文较多,已经涌现出17篇。硕士论文中有关《赎罪》依然是研究的热点,7篇硕士论文聚焦《赎罪》,或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小说主人公赎罪的心路历程,或探讨小说的叙事特征、艺术特色,等等。有2篇硕士论文聚焦探讨《时间中的孩子》,研究《水泥花园》和《阿姆斯特丹》的硕士论文各2篇,均完成于2008年。这些硕士论文皆聚焦麦克有恩的单部作品。另有4篇硕士论文则以麦克尤恩的数部作品为研究对象,不再局限于聚焦麦克尤恩的某单部作品而是较系统地探究数部作品的叙事特征、主题意蕴等,为进一步系统研究打下了基础。

近年来关于麦克尤恩研究的文章和硕、博士论文逐渐增多说明麦克尤恩已经受到我国越来越多的外国文学研究者的重视,目前正迎来研究的热潮,但是与国外兴盛的麦克尤恩研究相比国内麦克尤恩研究尚出于起步阶段,且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研究对象不平衡,现有的研究文章和硕士论文多集中探究《赎罪》,虽然这也呼应了国外麦克尤恩研究界《赎罪》热的现象,但是国内学界对麦克尤恩的其他作品还关注不够,有的作品还无人问津。二是有价值的高水平论文不多,部分研究有重复性。现有的研究文章和学位论文里部分缺乏理论深度,或热衷于对某些理论盲目套用。三是对国外麦克尤恩研究的最新动态缺乏了解,有些国内研究者的“新”的观点在数年前已经在国外学界就已经论及,在梳理、综述现有学术成果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新的观点方面尚欠缺国际的学术视野。对麦克尤恩做较深入的系统研究的博士论文仅1篇,该论文也仅涵盖其三部主要作品,具有局限性。鉴于麦克尤恩目前在英国乃至世界文坛的重要地位,我国亟须对麦克尤恩的创作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

注释:

①②参见国际麦克尤恩研究的网站,http://www.ianmcewan.com/bib/.

③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的搜索结果.

④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博士论文数据库和硕士论文数据库,以下评论皆依据该数据库收集到关于麦克尤恩的博士、硕士论文信息.

参考文献:

[1]Wells,Lynn.Ian McEwan.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9:11.

[2]阮伟,徐文博,许亚军.20世纪英国文学史[M].青岛出版社,1998.

[3]王守仁,王宁.20世纪英国文学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王守仁,方杰.英国文学简史[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瞿世镜,任一鸣.当代英国小说史[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6]杰拉德,格雷格,柯英.伊恩·麦克尤恩的新作和生态批评的未来[J].鄱阳湖学刊,2010,(5).

[7]蓝纯.麦克尤.其人其作[J].外国文学,1998,(6).

[8]蓝纯.麦克尤恩评《陌生人的安慰》[J].外国文学,1998,(6).

[9]邱枫.男性气质与性别政治——解读伊恩·麦克尤恩的《家庭制造》[J].外国文学,2007,(1).

[10]王悦.析麦克尤恩《立体几何》:不可靠叙述的生成与阐释[J].外国文学,2010,(1).

[11][13]张和龙.成长的迷误——评麦克尤恩的长篇小说《水泥花园》[J].当代外国文学,2003,(4).

[12][14]何其方.被遗弃的小宇宙——《水泥花园》中杰克的弗洛伊德式解读[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8).

[15][16]陆建德.“文明生活的本质”——读麦克尤恩的《阿姆斯特丹》[J].世界文学,2000,(6).

[17]李桂荣.《阿姆斯特丹》中失落的共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3).

[18][21]舒奇志.主体的欲望与迷——解读伊恩·麦克尤恩的《时间中的孩子》[J].当代外国文学,2008,(3).

[19][22]程心.时间中的孩子“和想象中的童年——兼谈伊恩·麦克尤恩的转型[J].当代外国文学,2008,(2).

[20][23]龙江.心灵的孩子神奇的时间——伊恩·麦克尤恩《时间中的孩子》解读[J].外国文学研究,2005,(4).

[24]张和龙.宏大而优美的心灵史诗——评伊恩·麦克尤恩的《赎罪》[J].外国文学动态,2008,(2).

[25]陈榕.历史小说的原罪和救赎——解析麦克尤恩《赎罪》的元小说结尾[J].外国文学,2008,(1).

[26]朱静仪.虚构与真实——浅析《赎罪》中的叙事判断[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2).

[27]杜维平,高一琼.麦克尤恩的自由国度——论《赎罪》的陌生化叙事结构》[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28]陈小霞.走出幻想与现实交错的迷宫——分析《赎罪》的叙事结构[J].文学界(理论版),2010,(11).

[29]蔡晓燕.在赎罪中成长——解读伊恩·麦克尤恩《赎罪》的成长主题[J].作家杂志,2009,(1).

[30]李桂荣.麦克尤恩《赎罪》中言语缺失的语用解读[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2).

[31]刘峰,王建香.从“影响的焦虑”角度解读伊恩·麦克尤恩的《赎罪》[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32]周艺.自然和人性的较量[J].当代外国文学,2011,(1).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布雷德伯里批评思想及学院派小说研究”(项目批准号:10CWWW019)系列文章之一。

作者:罗媛

伦理学关照下的儿童文学论文 篇3:

本刊2015年度1—6期总目录

创刊词

《外国语文研究》创刊词    顾曰国                                                                                                      1- 2

语言学研究

语言运用与意识双重结构    徐盛桓                                                                                                       1-3

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社会语用身份建构与认同    何自然                                                            1-12

明清时期西方汉语语法研究的历史    董方峰                                                                                    1-20俄汉语“越X,越Y”句的构式标记比较分析    刘永红                                                                  1-28

20世纪三场语言学革命——体认语言学之学术前沿    王    寅                                                         2-2语素化与范畴化——新语素生成的认知识解    张维友                                                                    2-12汉意双语学习词典词类标注研究

——以《汉意—意汉双解词典》(2012)为例    王仁强                                                         2-20

基于语料库的英汉情感隐喻对比研究    王小潞     何代丽                                                              2-27

双宾结构中的领属关系    司富珍                                                                                                           3-2简论局部功能    卫乃兴                                                                                                                         3-12高频名词对《人民日报》社论(1966-1971年)语篇世界的建构    廖迅乔     蓝    纯              3-21试论语言学语境理论研究的辩证思想    肖好章                                                                                3-31法律语言的若干思考    李宇明                                                                                                              4-2系统功能语篇分析研究的历史贡献与未来发展方向

——贺M.A.K. Halliday教授九十华诞    何恒幸                                                                           4-5意象图式视角下英语多义动词throw词义衍生的历时考察    詹全旺     朱    然                           4-15新媒体语篇的多模态互文性分析——以一则网络配音视频为例    张春燕                                   4-23

国外批评隐喻分析:困境与展望    徐    莹                                                                                         4-32

多边比较法研究    李    艳     文    斌                                                                                                   5- 2词义语用修辞学要旨概观    章彩云                                                                                                     5-12

会话的文化语境指示研究    刘韶华     何    刚                                                                                 5-21

外国文学研究

Ishmael Reed and the Idea of Multiculturalism    Jerry W. Ward, Jr.                                                       1-34

罗伯特·海顿《冬日的星期天》的叙事策略与文体特征    姜    艳                                                  1-39

弗雷德里克·特纳教授访谈录    万雪梅                                                                                             1-43

奇幻独特的象征世界:莫马迪的诗歌创作    张    琼                                                                         3-40

基于历史编撰元小说视角的《中途》叙事策略研究    吕万英     陈石磊     唐金凤                   3-50

《母爱》:丽塔·达夫对古典神话的改写     甘士艳                                                                            3-56

非裔美国文学中都市“地下人”的文学传统与超越

——《蓝衣魔鬼》的“地下人”形象和隐喻    张蓝予                                                              3-38

黑人女性时间诗学视域下的时间意象与身份建构:以《秀拉》为例    陈    静     邹    晶         4-43阿米力·巴拉卡简论    罗良功                                                                                                                 5-31《印第安杀手》中的种族关系    刘克东     李佳凝                                                                             5-39

投射与融通:庞德《比萨诗章》中的新柏拉图主义与儒家思想    胡    平                                        6-2

“线”的反叛——论威廉·布莱克的艺术“逃逸线”  曾    静                                                        6-10永恒的伦理道德主题:人与战争

——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文学伦理学分析    袁顺芝                                                      6-16帕特里夏·格雷斯《失目宝贝》的叙事艺术研究    张玉红                                                               6-23

翻译研究

The Dao of Habitus: Laozi on Daniel Simeoni on Pierre Bourdieu

on the Submissive Translator    Douglas Robinson                                                                            1-52

简论基于语言和文本对比的翻译忠实观    黄振定                                                                               1-72

“文化转向”无向可转?——巴斯奈特论文《文化与翻译》批判    蔡新乐                                   1-78

《天演论》译述研究——严复变译思想考之一  黄忠廉    李明达                                                     2-34

支谦的翻译思想及其现代阐释    华满元                                                                                               2-41研究论文摘要中译英之探讨    廖柏森                                                                                                   2-49十九世纪美国南部黑人英语的翻译——以凯特·肖邦的作品为例    林    风     岳    峰               2-60大声不入里耳——严译新词未流行原因研究    蒋骁华                                                                     3-62林则徐的“夷情”探查与翻译赞助活动    苏    艳                                                                              3-68文学作品中口吻的传译    张保红                                                                                                           3-75章太炎的语言学译介的影响研究    贾洪伟    李利军                                                                      3-86英国外相巴麦尊的“昭雪伸冤”:

鸦片战争初期一条影响道光皇帝对英策略的翻译  王宏志                                                       4-49《翻译论集》的经典性及其建构要素    黄焰结                                                                                  4-60跨文化戏曲翻译: 交流、转化与回应    熊贤关                                                                                   4-66名著重译,贵在精益求精——谈名著重译的修订    孙致礼                                                             5-44韦利翻译诗学的现代转型——以《九歌》英译为例    魏家海                                                          5-52从和谐文化观看沙博理翻译    刘    瑾                                                                                                 5-63儿童文学翻译家任溶溶研究综述    荆素蓉    米树江                                                                         5-70

刍议“含蓄”外交话语的翻译    张峻峰                                                                                               6-29

“语言友好”的伦理关照下译“不可译”——读保罗·利科的《论翻译》   杨晓琼                  6-37亲属关系图式的建构与亲属称谓翻译——以《傲慢与偏见》为例    欧欣蓉    曾文华             6-45从日本电影《入殓师》的汉译字幕看电影字幕台词的翻译原则

——兼谈《入殓师》汉译字幕或需商榷之处    王雪松    神田英敬                                         6-52

外语教育研究

跨文化商务交际理论的理论建构及研究进展分析    王立非     冯    薇                                         1-86英语写作障碍和写作焦虑的构成及影响因素研究    秦晓晴     杨京京     毕    劲                         1-97

语言测试的评价标准体系探究    陈佑林                                                                                           2-66通过阅读博客培养学习者思辨能力的实证研究    刘应亮     连丽萍                                          2-74形—动转类学习策略体系构建

——一项基于有声思维实验的实证研究    何爱晶     黄    亚                                             2-79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成长:发展案例研究    顾佩娅    古海波                                                        3-95中国学生英语叙事语篇主题推理加工个体差异研究    范    琳     王小茜     王    震                 3-105

“国培计划”顶岗实习对英语师范生教师信念影响的研究    张庆宗     吴喜艳     胡雪飞      4-75

语言测试中的内容规范和语言规范研究    秦    文     高晓芳                                                          4-87

生态符担理论视角下的异时计算机中介交际中的外语学习焦虑研究    刘    欧                           4-92基于Web语料库的《外报外刊阅读》课程实践研究    罗志高                                                        4-101

英语文学原著与简写本态度意义体现方式比较研究

——以《艾丽丝梦游仙境》为例    陈瑜敏    张昌方                                                                 6-64复杂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二语学习动机研究    戴运财                                                                6-72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语感现状调查与研究    邓志辉                                                                   6-81

基于翻译工作坊的START翻译实训模式探究    宋平锋                                                                   6-91信息技术对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运用的中介作用研究    李池利                                                6-98

修辞学与写作研究

The Rhetoric of Performance in India: The Confluence of Nyaya Vada (logic) and

Sadharanikaran (performance) in Past and Present Discourses    Keith LLOYD                             2-88

《论语》之修辞特征分析——以前十章为例    安性栽                                                                   2-100

涉中国防学术话语的修辞研究    施    旭                                                                                             5-76

“写作修辞学”的学科发展历程    刘东虹                                                                                        5-86

从伊拉斯谟的“丰裕”论英文写作中的避复    袁    影                                                                     5-93

书评

重估翻译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评Guy Cook的Translation in Language Teaching:

an argument for reassessment    庞影平     张峻峰                                                                      2-109

系统全面的理论建构——《全译方法论》评介    方泽花                                                               4-109

抽丝剥茧的方法与引水入渠的思路

——方幸福著《幻想彼岸的救赎——弗洛姆人学思想与文学》述评    曾    巍                  5-102

跨学科融合视域下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

——《翻译质量评估:过去与现在》述评    蓝建青                                                               5-106

语法化、词汇化的认知构式语法研究——《构式化与构式调变》评介    麻金星                        6-106

国际会议综述

“第二届族裔文学国际研讨会”综述    赖    艳     方幸福                                                             1-107

“第三届修辞传播学国际研讨会”综述    张茂林     李婧娴                                                        1-110

2014年第九届中西部地区翻译理论与教学研讨会综述    吕    奇     杨元刚                               2-108

外国语学院简介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简介                                                                                                        1-封底

武汉工程大学外国语学院简介                                                                                                        2-封底

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简介                                                                                                        3-封底

武汉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简介                                                                                                        4-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