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环境下德育教育论文

2022-04-23

【摘要】随着信息化与数字化的发展,通讯科技的变革与创新,新媒体应运而生。在传播信息的内容、载体、速度等各方面,新媒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媒体的出现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在我国当前的中职德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新媒体给教学工作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信息化环境下德育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信息化环境下德育教育论文 篇1:

基于信息化环境下中职电子专业课程“教与学”变革探析

摘   要:在信息化环境下,中职教师职能从单一传授知识转变为专业化、协同化和社会化多形态的教育服务,学生的学习形态也由统一模式转变为差异化、个性化和精准化。信息化环境催生了研究性学习方式方兴未艾。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学习资源来源多样化、学习方式多样化。而通过大数据使学生的评价趋向于过程性、差异性和全面性,使评价更精准客观。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课程;探索
引言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已深刻改变了当代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思维及方式。基于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方式的进展,正在重塑人类对学校、课程、教师、学生这些习以为常的教育概念的理解。而优质教育资源的便利获取、差异化和个性化的教育方式以及以能力为核心的培养目标已成为信息时代教育教学的重要特征。但这十几年来中职电子专业也一直面临就业容易而招生难,开办专业时间长而成熟难这两个矛盾。造成这两个矛盾的根源主要还是中职电子专业的“教与学”没有与时俱进,从而无法培养出具有一定“学习能力,工作能力”的毕业生。本人这几年有幸获得上级教育部门支持,在我校电子专业开展了信息化环境下的核心专业课程“教与学”改革试验,下面就谈谈变革中的几点探索和体会。
1  信息化环境下教师职能从单一传授知识为中心转变为引导、支持、管理和评价四位一体的的专业化、协同化和社会化多形态的教育服务

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工作的重心不再是以知识传授為中心任务,转变为以大数据分析结果,精确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学科素养结构、心理和认知能力,通过建模设计出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以及学科素养结构,用信息技术来实现知识的精准传授和迁移,从而增强每个学生的个体优势。在新教学体系转型的过程中,教师的关注点从如何把一个知识点讲清楚,转变为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教学方案的设计以及学生学习的引导。一门课可能由多位教师负责,有学科的专家牵头,通过教学的设计者、知识的传授者、活动的组织者,数据库的管理者等,越来越多专业化的分工,使教学变成一个基于较大规模协同化和社会化的教育服务。例如我们在电子专业中《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中,前后总共有五位老师参与,包括课程整体规划和教学进度编排,多媒体素材收集和仿真动画的制作,典型案例的编程和仿真,硬件电路的设计和调试,课程的传授和演示,视频拍摄和编排,网站的建设和管理等,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教学模式更像是一个电影拍摄过程,演员(课程传授者)背后站在一群支持者。因为这种专业化和系统化,使教学每个环节都能做到科学化和精细化,从而使被教育者接受的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获得的优质教育资源。
2  信息化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形态可以变成差异化、精准化和个性化的学习形态

差异化、精准化和个性化的学习形态是根据学习者个性的特征来安排环境、资源、设备和人员的个性化、精准化教育方式。 这种个性化学习方式不是降低知识掌握的难度和广度,只是降低知识掌握中重复操练的次数,增强知识掌握的效率,用更多的时间提高个人的能力。

这种学习形态首先通过大数据收集、分析和管理实现学习者个体学习情况的具体化和可视化,然后根据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把相关知识推送给学习者,实现基于差异化和精准化的个性化教学。 所以今后我们这些从事教育工作的人要越来越多的运用基于上述学习形态的个性化教学方式,其次学习者还可以从海量的信息化资源库中根据教师提供的学案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方式。

我们在电子专业教学中开发基于上述这种学习形态的个性化学习系统的核心思路是(1)、按照知识点开发小型的学习课件。(2)、将每个微课按知识点间的关系建立认知关联,形成辅导知识库。(3)、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的学习活动,通过智能终端与传感网络,收集和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过程性信息和数据。(4)、系统形成仿真学习者知识结构的可视化知识图,生成学习者知识模型。(5)、根据学习者的知识地图,进行个性化推荐。比如我们在进行《电子技能与训练》教学过程中,首先我们编写了校本教材,然后对教材中每个知识点都开发了学习课件和动画视频,然后上传到学习平台上,利用手机APP,学生完成相关课前的知识测试,通过以往实训课程的考核结果,数据库后台自动分析出每位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长短处,最后学习平台自动提示学生要补缺的内容和技能,并实时记录学生学习的时长。通过以上学习形态,学生学习过程不再是盲目的,教师的教学也不再是大水漫灌,整个学习过程是点穴式教学。
3  信息化环境给研究性学习方式提供了可靠平台

研究性学习一直是提高学生能力一种有效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主要强调在学习过程中通过项目带动,利用类似科学研究的环境,让学生自己收集、整理、加工和分析相关学习素材,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其核心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思维方式,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是现代教育体系最具有生命力的一种教育实践[ 1 ]。其要点如表1:

近些年随着信息化教学环境大大改善,互联网上的关于相关课程的教育教学资源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研究、探索、实践的材料。而现有工具软件也是研究性学习的强有力的辅助研究工具,网络平台也给研究性学习的交流管理提供了便捷工具。我们专业开设有《电气安装与维修》这门课,这门课很大一个特点就是综合性很强,用到电力拖动、变频器、伺服、步进、传感器和PLC等大量以往都有接触学习过的知识和技能。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掌握情况参差不齐,如果我们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很容易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知识阻塞,最后教学效果差强人意。这几年我们在这门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八教八学”环节的信息化课堂结构,通过大量信息化技术,成功地开展了研究性学习方式的探索。

首先课前环节中教师通过“信息化”教学平台中数据库管理软件分析学生以往学习情况数据,精确地掌握学生学情。然后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个人学情,教师利用网络平台向学生下达探究任务和要求,同时与任务相关的各种学习资源也在平台向学生开放。学生根据探究任务和目标完成课前测试(学生为了完成这些题目,一定要查阅上述关联内容),平台里数据库管理中心记录并分析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的问题,开放的学习论坛提供给学生自由讨论,而教师实时针对学生的疑惑和研究偏差给予指导和纠正。

课中环节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展分组协作研究学习,这种分组相互取长补短,进一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小组成员课上完成课程导入和新任务后,利用教学平台实时进行验证,在完成随堂测验练习并及时提交,还能及时得到反馈。基于数据分析结果,教师对知识点中难点进行精讲,对薄弱环節补充讲解,重点进行问题辨析,通过多样化的互动交流解决学生在新任务中遇到的问题。学生针对教师布置的弹性分层作业和任务,对所学习的新内容进行运用巩固,拓展提升。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简单的布置一些课后作业,学生完成情况和过程教师无法准确了解。并且这些作业无法起到全面检测和巩固研究项目的目的。所以在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可以依据学生课内学习情况的分析数据针对每个学生发布个性化的课后作业模块,并继续在学习平台推送重点内容的微课视频。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主动性,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原则[ 2 ]。
4  信息化环境下中职电子专业教学评价更加实时性和科学性

中职教育发展到现在教学评价是最和普教相似的,在很多地方,很多专业里还是期中期末一卷定胜负,即使有少量的过程性评价,但也因为是辅助性或补充性,根本起不到真正正确评价一个学生的作用。我们16年开始建设了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评价机制。首先,我们尽量把主干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划分成单元小模块,然后小模块的知识目标和技能工艺要求都编制了详尽的考评表,并在表中给出了标准的答案和模型。然后上课时教师通过平板电脑登录考核平台,每节课都根据考核表对学生实时进行考评。考评结果自动上传数据库管理中心,在中心,考核数据经过分析后直接把各种分析的数据通过图表或音视频推送给教师和学生,这样每次“教与学”效果都能在教师和学生那里一目了然。这种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评价模式从教育效果、教育效率和教育效益和关系绩效几大模块进行评价,使信息化课堂教学不断完善、改进和提高,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转变为量化结果,教学评价由单一转向综合、全程、实时和全面的评价。在此基础上教学诊断与个性化辅导成为现实。有效地解决了大班教育、合作学习中传统教学难以消除的马太效应问题。

虽然信息化环境下电子专业教学我们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也较为显著的提高了“教与学”的效果,但这种模式也容易催生出另一个弊端,教师太依赖于信息化教学环境,与学生面对面沟通变得少了,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功能丢掉不少,同时“教与学”过程中学生收集、整理、归纳和分析资料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桥君.研究性学习在《常用工具软件》教学中的应用[J].南方论坛, 2007(8): 109.

[2]孙曙辉,刘邦奇.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的智慧课堂模式[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5(22): 21-24.

作者:李华军

信息化环境下德育教育论文 篇2: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中职德育的机遇、挑战与创新

【摘要】随着信息化与数字化的发展,通讯科技的变革与创新,新媒体应运而生。在传播信息的内容、载体、速度等各方面,新媒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媒体的出现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在我国当前的中职德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新媒体给教学工作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此基础上,首先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中职德育发展存在的机遇;其次分析了新媒体给中职德育发展带来的挑战;最后,提出了几点将新媒体与中职德育教学进行有效融合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新媒体 中职德育 机遇与挑战 创新路径

中职院校生源情况相对较为复杂,“00”后的他们大部分处于15~18岁这个年龄段,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崇尚信息技术,上网时间较长,接收新兴事物的速度非常迅速,特别是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媒体。新媒体的出现对于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学工作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教师在利用新媒体进行德育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以及时代要求等因素,因材施教,抓住机遇,创新教学;同时,对于新媒体中出现的新事物,能够做到正视问题,正确引导,直面挑战。

一、新媒体环境下中职德育发展存在的机遇

1.新媒体的出现丰富了中职德育的内容,增强了德育的教学效果

新媒体的优势给中职德育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新媒体技术具有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化间接为直接的巨大优势。在教师进行德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教师通过新媒体技术可以搜集到国内外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教学备课带来了便利,同时也拓宽了师生的共同视野。在新媒体环境下,德育内容展现形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除了传统单一的文字、图片外,还有FLASH、视频、VR、AR虚拟仿真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德育案例中,各抒己见,分析讨论,教师进行正确的方向引导,极大地增强了德育内容的表达效果及课堂教学效果。

2.新媒体的出现促进了中职德育课堂的互动性

在传统的德育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掌握着整个课堂的话语权,往往采用陈旧的填鸭式教育,将学科教材的教学内容最大程度地灌输到学生的大脑之中,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然而在新媒体环境下,学生平日喜欢在微信、微博、QQ、腾讯微视、抖音、斗鱼直播等公开平台表达自己的想法,讨论最新的社会热点;课堂上通过超星学习通、雨课堂等在线学习软件,教师扮演引导者,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对德育案例进行剖析,提出疑问,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师生进行实时互动与反馈。新媒体环境下的去中心化、自由平等的师生互动模式,增强了德育教学的互动效果。

3.新媒体的出现为道德知识和道德价值的传播提供了便利

通过非线性交互传播,社会大众能在第一时间获得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新闻资料。新媒体自身具有的便捷传播性和强大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数量是前所未有的。在中职德育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学校进行德育的目的就是通过众多有价值的德育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进而提升道德素养。新媒体的出现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资源丰富,传播迅捷,感染力强,从而为道德知识和道德价值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二、新媒体给中职德育发展带来的挑战

1.新媒体的去中心化互动给中职德育的权威性带来挑战

在传统的德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扮演着传统的道德权威角色。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除了教师,学生自己也是信息的制造者和发布者。此时,知识的传递由单向的教师向学生灌输演变为师生的双向互动。学校的德育权威性受到去中心化互动的影响而受到质疑。

2.新媒体信息的海量性对中职德育内容的选择带来困难

新媒体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信息的海量性,新媒体技术在给教师教学带来巨大资源的同时,让教师比较头疼的是在如此海量的信息面前如何进行抉择。通过新媒体技术搜集来的信息真假难辨,权威性得不到保证,德育教学内容的选取是保证德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教师在进行德育资源的选择方面,应深入分析资源的价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新媒体技术在中职德育课堂运用的自觉性有待加强

在中职德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观念的影响,认为沿用传统课堂教学方法即可达到教学目标,无需将新媒体技术运用到教学中来;其次,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不够广泛深入,教师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实际效果不理想,形式较为单一,多为图片及文字,且在课程设计和课堂实施方面存在对教学内容的侧重性不能准确把握的问题,归其原因是教师不能熟练地应用新媒体技术。因此,要加强教师对新媒体技术运用的自觉性及实际效果的提升,提高教师在德育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能力。

4.新媒体环境下中职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与自律能力不佳

正处于青春初期的“00后”中职学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正在从不成熟向成熟过渡,正在经历道德知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体系的构建过程,准备走向独立的生活。新媒体环境下对他们有极大的诱惑力:海量的信息,如何甄别真伪;不同的价值取向,如何取舍;多样化的社会观点,是否认同中职学生如果不能抵制新媒体的诱惑,很有可能就会误入歧途,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道德滑坡、价值选择偏差、沉迷网络娱乐等,这也是新媒体技术给中职德育教学工作带来的挑战。

三、新媒体与中职德育教学进行有效融合的创新路径

1.教师创新中职德育指导理念,使德育教育理念符合時代发展的潮流

在新媒体盛行的时代,中职学校进行德育教学的指导理念必须与时俱进。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伦理道德和德育价值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不断吸收、利用外国德育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丰富和发展我国的德育体系,使德育的指导理念更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其次,帮助中职生“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注重加强中职生的公民伦理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德育价值取向。再者,重视中职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在各学科以及实践环节进行德育渗透。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是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生除了掌握过硬的技术本领,更是需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在职业教育中进行德育渗透可以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

2.教师创新中职生德育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德育学习

新媒体环境下,教育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模式,例如,交互式教学、个性化教学、混合式教学等模式。交互式教学中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互动,每位学生要与其他同学进行互动合作;个性化教学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根据具体学情通过新媒体技术个性化的教,因材施教,学生个性化的学,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混合式教学中借助了平板、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通过互联网技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线上线下进行德育教学。这些新型教学模式充分将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认知能力以及社会要求、时代需要融合在一起,德育课堂教学与现代化的新媒体技术进行了有效的融合。

3.教师优化中职德育环境,完善新媒体管理机制

中职学生受多元文化及价值观的影响,在海量的网络信息面前,容易被蒙蔽双眼,做出偏离正确道德价值标准的判断。为了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德育环境资源的整合及新媒体管理机制的完善迫在眉睫。德育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中讨论热点案例,逐步引导学生正确辨别新媒体信息中的真伪,浏览下载正确的信息。在新媒体环境下,每个人都可以进行信息的编辑、创作和发布。学校应加强网络知识教育,教师引导学生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消息或者进行互动评论的时候,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一同净化网络环境,拒绝网络暴力及低俗内容,以正确的价值观指导自己的言行,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4.教师提高对新媒体的掌控和运用能力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教育技术亦需要不断创新。中职德育教师要从根本上接受并认可新媒体对中职德育的影响,敢于尝试,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新媒体素质和能力。新媒体环境下,海量信息的惊人传播数量及速度,需要德育教师对新媒体传播的信息进行挑选、甄别、整理,将对学生健康成长有益的信息积极传播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学习;将消极的信息及时进行过滤,以免误导学生。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坚力量,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著学生受教育的效果。教师必须提高自身对新媒体的掌控和运用能力,为促进学生的德育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5.教师创新中职德育多元评价体系

传统的中职德育评价主体是德育教师,评价方式主要是通过期中和期末的卷面成绩,评价主体单一,时效性差且无针对性,不利于中职学校德育教学的发展。中职学生的德育评价可以是一个多元的动态的实时更新的数据体系。首先,由单一的教师评价向多元评价主体转变,让学生和家长也成为评价的主体,实现自评与他评、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其次,在新媒体环境下,教师利用新媒体技术终端,收集学生在校期间各方面活动数据,通过人工智能AI,将学生的行为进行大数据分析,形成客观的综合的多元的德育评价体系。

四、结语

总而言之,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便利了中职学生学习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诱惑和挑战,需要中职德育教师对学生加以引导。同时,教师应结合新媒体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充分的改革和创新,力求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融入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新媒体技术的合理运用不仅能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素质能力、道德能力等,还能促使中职德育教育工作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绽放出新的光彩。

参考文献:

[1]余道海.基于新媒体网络环境的中职学生德育管理改革路径[J].科学咨询,2019,(08):37.

[2]陈英.新媒体环境下汉中市中职德育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新课程研究,2016,(09):62.

[3]吕效红.新媒体环境下的中职德育课程教学思考[J].科技信息,2014,(12):340.

[4]叶会秋.新媒体环境下的中职学生道德教育[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06):38+40.

作者:周芳芳

信息化环境下德育教育论文 篇3:

网络环境下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如何开展

摘要:在网络环境下,怎样开展中职德育工作是现阶段的主要教学难题。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对网络环境下教学的利和弊进行分析,站在长远的角度来分析,网络环境下德育工作的实施措施,以进一步促进德育教育工作顺利进行。

关键词:网络环境;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

一、网络环境下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现状

(一)忽视网络环境下德育工作的开展

就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来讲,因为师生的年龄有很大的差异,而且网络产品不断更新,很多新鲜事物涌现出来,教师难以与学生即使跟上网络发展的变化,这样就容易导致许多中职班主任不能充分掌握网络知识,也不能掌握网络环境,更加不能在网络环境下有效开展德育工作,并且有些中职院校缺乏足够的教育资源,因为受到很多条件的约束,比如:软件开发以及经费等等,导致网络环境下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很难顺利进行。中职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重要阶段,在网络时代下,这些学生很有可能受到一些不良信息造成的影响,陷入窘境,例如:浏览一些色情网站以及沉迷于玩游戏等等。

(二)没有充分了解网络环境,阻碍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在网络时代,市场上有很多社交网站以及社交工具,但中职班主任因为每天工作量很大,而且与学生之间有代沟,导致他们不能合理运用这些社交工具与学生沟通交流,然而中职学生往往都有比较强的好奇心,很快接受一些新技术的应用,在这样的反差下,许多班主任都觉得在网络环境下很难有效开展德育工作。并且在网络技术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出现越来越多的网络文化以及流行用语,这样就导致教师和学生交流的隔阂越来越大,使得德育工作无法顺利进行。那么,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其根本原因在于中职班主任没有充分了解网络环境,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传统的德育工作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网络环境下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的实际需求。

二、网络环境下中职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注重网络德育工作,提高德育教学质量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广,中职教育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而随着网络的运用和普及,德育工作开展有很大的难度,这样就在潜移默化中导致学习难度加大,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下,班主任怎样开展德育工作是当前必须要探究的课题之一。就中职班主任来讲,他们必须要及时掌握最新的网络有关知识,了解网络文化,及时跟上学生的思想步伐,这样才可以使师生在思想层面上也有共鸣,也有利于开展德育工作,只有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才可以对其科学的引导,防止学生进入歧途。在网络环境下德育工作开展应该以网络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努力适应网络文化,而且探索有效的德育创新方法。除此之外,必须要引起注意的是,教师应该整合各项资源,不断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充实教学内容,改变教学形式,创新教学模式,建立适应网络环境的有效德育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建立良好的校园德育网站,这样可以更好的促进德育工作开展。

(二)重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在21世纪,对教育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教育改革是必然的。当前教育开展的切入点是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这是中职教育的重要价值观。在网络环境下,中职德育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在改革中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班主任应该尽可能与学生多交流,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感兴趣的事,也与他们多聊天,这样可以使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并且班主任应该多关注学生平时使用的社交软件,主动了解网络知识,拓宽知识视野,这样才可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和教师之间没有隔膜,了解学生平时接触哪些网络事物,就能够及时的指导学生,进而采用适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使学生可以形成健康的思想,鼓励他们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

(三)利用网络促进德育教育信息化

就现阶段教学情况来讲,我国很多中职院校德育教育都不先进,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所以需要在教学中融入网络,教师必须要充分认识到网络和德育之间的管理,发现二者的契合点。就整体角度来看,必须要积极推进信息化改革,教师应该将自身的作用全面发挥出来,而且要具有奉献精神,在教学中不能有功利的心態。并且要重视德育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将多媒体的功能性有效发挥出来,科学辅助教学,可以获得显著的成效,而且应该进一步完善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意识到课程教德育教学与自身有着紧密的关系。

(四)丰富教育途径

当前,我国不少中职教师在德育教育中都尚未意识到多样化途径对帮助学生理解德育内容的重要意义,只是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这样必定造成学生不能全方位的了解德育内容,也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中由于学习热情较低,造成很多问题出现。德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教育内容,教师需要结合德育教育质量提高的实际情况,积极扩大教学途径。

(五)扩大德育力度

因为德育教育工作通常都是由班主任进行,然而许多学校都尚未开设独立的德育课程,将德育教学融入的班主任平时工作中。并且许多班主任尚未意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在整个学期仅仅开展两次到三次德育教育工作,造成学生不能充分了解德育内容,也很难提高学生德育素质,使学生不能在这个阶段的学习中进行制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网络环境必定造成中职德育工作陷入困境,存在一些无法控制的因素,这样不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教师需要制定有效的方式,分析网络环境下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发挥德育教学的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李茜.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与促进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11):16-17+22.

[2]张平.新时代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以福建经济学校为例[J].海峡科学,2020(05):90-92.

[3]吉凤建.数字时代中职教师与学生沟通问题及对策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5):205.

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作者:黄兴任

上一篇:体验式教学护理教育学论文下一篇:小学信息技术作文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