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环境下会计教育论文

2022-04-23

摘要:会计信息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将会计信息化建设与企业价值链相结合,通过价值链管理扩展会计信息化的价值空间,并提出了基于价值链的会计信息化策略,避免发展的误区,起到加速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作用。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信息化环境下会计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信息化环境下会计教育论文 篇1:

企业会计信息化进程中内部控制建设探究

一、信息化及会计信息化简介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化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与变革的重要力量。信息化是指培殖以计算机为主的网络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社会生产力,使之成为推动社会进程的力量。其具有诸如信息的取得、传递、处理、再生与利用等功能。信息化与智能化工具相结合可谓“如虎添冀”形成为信息化的社会生产力,不同于传统的社会生产力,它不是单独的生产力,而是作为一个具有庞大规模的、自上而下的、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而存在,这即将改变人们的生产、工作、学习、生活、思维方式等,将促使人类社会发生极其深刻的剧变。

会计信息化是信息社会的产物,是未来会计的发展方向。会计信息化是指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计算机、网络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应用等处理,为企业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經济运行提供充足、实时、全方位的信息。

会计信息化不仅仅是将计算机、网络、通信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引入会计学科,还包含诸如会计基本理论信息化、会计实务信息化、会计教育信息化、会计管理信息化等更深层的内容。

会计信息化具有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理论、实务工作、企业管理及教育教学诸多方面进行推广的特征;在对于会计数据的采集与处理上具有实时动态性。

二、当前企业会计信息化实务中突出的现象

时下,在企业推进会计信息化进程中,企业内部控制中所存在着的纰漏成为较为突出的问题。其主要表现为:

1.会计信息化内控管理缺乏法律依托,主要表现为企业的会计人员徇私舞弊、违法乱纪,从而背离了社会主义依法治国这一宏观要素。

2.企业内控系统缺乏安全性与保密性,其主要表现为会计信息数据存在着被篡改、增删、伪造、破坏的风险,且即便是信息资料被恶意的篡改,因为不会留下痕迹,也难以及时地发现。现阶段企业会计信息化管理过程中所使用的软件提供了包括取消、反过账、复核、反结账等在内的诸多功能,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会计数据处理工作的灵活性、可变性以及可修改性。相关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较低,对内部控制系统的安全保密规范认识不到位,是造成整个系统的安全性与保密性减弱的直接原因。

3.企业内部风险评估难度加大。风险是企业运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然而在落实了会计信息化内控管理之后,风险评估的范围被加大,如果内控管理层面下的职责分离的执行不到位,信息系统无法完成身份识别,更无法进行权限控制。因为会计信息化系统改变了传统的会计业务流程,信息系统的授权文件或是各种口令取代了传统的签名或者是盖章处理,口令等被不法分子盗取的几率增大,内控管理的安全性难以保障,企業丢失数据、资料泄密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内控的质量、效果都难以尽如人意。

三、成因分析

针对以上的问题,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剖析。

1.缺乏对会计信息化价值的正确认知

在国内,对会计信息化的认知存在时间短和程度浅的实际上问题,很多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化没有概念上的正确理解,也没有对会计信息化价值的正确认知。在一些企业和单位,存在主管人员对会计信息化的意义认识不足,会计人员对于创建会计信息化工作重要性没有全面理解,他们片面地认为会计信息化只是应用计算机,除了提高工作效率以外没有其他的功能,这样的认识显然是缺乏对会计信息化价值的正确认知,这会造成会计信息化的阻碍,并会限制企业的财会与经济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1)企业是否需要实施会计信息化。

企业是否需要实施会计信息化取决于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如果企业规模很小且手工会计能适应企业的发展,那么就无需浪费人力、物力来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随着企业的发展,会计的管理范围越来越大,会计工作越来越精细,在手工管理的状态下,企业主无法实时了解企业的发展状态,企业的分散管理带来诸多不便,此时,就有必要建立会计信息化系统。

(2)分不清主次。

中小企业在这一层选择标准上常常出现以下两个问题:一是重软件轻服务,以为软件本身比服务重要。对于缺乏人才的中小企业来说,服务比软件更加重要。因为一旦售后服务没有了保障,中小企业自身又几乎没有任何人才支撑来维持会计信息化工作的顺利进行,那么会计信息化就难逃失败的命运。由于售后服务不到位导致企业会计信息化失败的案例屡见不鲜。二是重功能轻文档。这里的文档是指用户手册、培训教材、实施指南等。中小企业财务人员极其缺乏计算机知识,要想熟悉操作过程就需要进行多次重复的培训,但供应商的当面指导有次数限制,并且需要付出服务费用,所以完备的文档资料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2.会计信息化软件问题

当前会计信息化市场上出现了众多功能型软件,这些软件在研发时具有不同的出发点,这会出现不同行业会计信息化软件相互之间不相容的实际问题,会影响到会计信息化的实际效果,给会计工作的现代化造成阻碍作用。此外,很多会计信息化软件的功能尚不完善,这会影响到软件的应用,也会给会计信息化的深入发展造成短板效应,不能发挥出会计信息化的各种作用。

(1)选型失误。

许多中小企业在选择软件时,经常出现选型不正确、软件功能不能满足企业业务需求的问题。例如,工业型企业却购买了商业型软件。出现此类问题的原因在于两方面:一是企业的控制高层,二是软件供应商。大多数中小企业主不懂软件,面对形形色色的软件产品,不知哪个软件能满足自己企业的需求。他们的通常做法是模仿其他企业,尤其是竞争对手。软件供应商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愿客观地评价企业需求,提供正确建议,而只是大力推荐自己的产品。

(2)“二次开发”,缺乏实力保证。

商品软件具有通用性,却不能完全满足各行各业的特色要求,所以往往需要进行二次开发,实现软件与企业需求的结合。中小企业又具有经营多样化、变化快的特点,就更加需要会计软件功能的随时增减来适应企业经营的变化,所以中小企业对软件的“二次开发”有更加强烈的需求。但是,由于资金、人才的缺乏,中小企业的二次开发工作很难进行。软件功能不能适应经营的变化,进而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3)软件升级,难以满足需求。

专门提供软件服务的供应商会经常进行软件升级,修改程序或增添新功能,但供应商所做的改进仍然脱离具体的企业需求,对企业的意义不大。财会软件也不是版本越新越好,需要同时考虑软件的稳定性,也许软件会因为新功能的增加而变得不稳定。企业需要在软件稳定性与功能效益性之间进行权衡。

3.会计数据共享困难

共享数据和信息是会计信息化的根本标志,只有数据和信息的共享才能更有效的发挥会计信息化的优势,这是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共识。而在实际的会计信息化过程中,制造、销售、物流等信息难于与会计数据进行交换,造成了会计信息加工、使用上的困难,进而对会计信息化造成影响,失去了会计信息化的主要作用和价值,也影响了经营、服务和生产。企业在生产、销售、控制和预测的经济活动中,主要表现为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统一。要有效地控制“三流”,單靠财务部门使用软件是不够的,企业各个部门尤其是业务部门必须将其业务信息纳入软件管理的范畴,软件功能将延伸到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各个方面,这样才能实现财务信息和其他业务信息的共享。

四、解决之策

1.完善与加强会计信息化的内部控制

在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中,企业加快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制度。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可以有效减轻由于内部人员道德风险、系统资源风险带来的危害。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安全保密制度、会计信息化岗位责任制度、日常操作管理制度、系统维护制度和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制度等。

(1)做好系统的安全保密控制

由于电子数据高度集中,高度依赖电脑,且受人为操作失误、机器故障、电脑病毒入侵及水灾、火灾等因素影响,数据容易被破坏,因此必须做好会计信息化的安全保密控制,主要控制措施应包括:订立内部操作制度、禁止非电脑操作人员操作财会用电脑、设置操作权限限制、操作人员身份的密码控制、数据存贮和处理相隔离、设置接触与操作的日志控制、机房环境保护、安全供电系统的安装等。另外针对网络黑客和计算机病毒等,企业应增强网络安全防范能力,采用防火墙技术,信息加密存储功能等为会计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持。

(2)建立会计信息岗位责任制、加强授权审批控制、强化内部牵制

企业建立会计信息系统岗位责任制,要明确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范围,切实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要求,工作有检查。会计信息化后的工作岗位可分为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会计岗位。基本会计岗位可包括:会计主管、出纳、会计核算、稽核、会计档案管理等工作岗位。会计信息化岗位包括直接管理、操作、维护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工作岗位。实行会计信息化的单位要根据计算机系统操作、维护和开发的特点,结合本单位的会计工作要求,对会计岗位的划分进行调整和設立必要的会计岗位。设置岗位时应根据职责分离的原则分配岗位,同时加强授权审批控制,强化内部牵制制度,通过人员分工、岗位责任制的建立、权限的划分等形式进行控制,防止错漏、舞弊和越权行为的发生。

(3)加强会计信息化档案的管理

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制度,对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要做好防磁、防火、防潮、防尘、防盗等工作。重要会计档案应准备双份,存放在两个以上不同的地点,最好在两个不同建筑物内,采用磁性介质存贮会计档案,要定期进行检查,定期进行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严格执行安全和保密制度,会计档案不得随意堆放,严防毁损、散失和泄密,各种会计资料包括打印出来的会计资料以及存储会计资料的软盘、硬盘、计算机设备、光盘、微缩胶片等,未经单位领导同意,不得外借和拿出单位,严格会计档案的借阅权限和借阅手续。存放在磁介质上的会计资料借阅归还时,还应该认真检查,防止感染病毒。

所以确保会计档案的安全完整,是加强会计信息化管理的可靠保证,是保证系统内数据信息安全、完整的关键环节,也是会计信息得以充分利用,更好为管理服务的保证。

2.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保措施

为了解决会计信息数据被篡改、增删、伪造、破坏等问题,企业在具体落实的时候,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出发:第一、控制会计信息的输入。严格控制输入数据的正确性,坚持计算机程序控制输入。组织专人对录入数据进行审核、校验;第二、控制数据处理。严格“走”计算机程序,利用计算机自动进行流程控制、数据修改、数据检验、有效性检验等,保证数据处理的质量;第三、控制数据输出。确保数据输出过程由专人负责,及时分析结果,并尽可能早地发现数据错误,避免错误的会计数据给企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3.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

针对一些企业实施会计信息化后,企业管理信息化工作就处于停顿状态,没有及时开展其他业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或者虽然已经开展了部分业务系统的建设工作,但由于缺乏整体的规划,没有用信息化的理念来指导这项工作,导致会计信息化没有成为整个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会导致信息数据在内部外部之间不能共享,信息流通不畅通,既影响了财务管理功能的发挥,又不能满足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因此,企业信息化包含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是企业信息化在会计方面发展的体现,没有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就没有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我们要加快企业信息化速度,实现财务、业务、生产一体化,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有效连接,进一步推进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4.加快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针对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化人才供给现状,要想培养大量的信息化人才,需要从几方面入手,首先,国家从宏观的角度加大会计信息化方面的教育投资,加大会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力度,调动社会各种培训机构的力量,为企业为社会培养大批合格的会计信息化人才;其次,企业应从实际出发,增强企业员工对管理信息化的认识,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高、中级管理人员、IT负责人,会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业务素质,造就一支多门类、多层次、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队伍,建立一支精干的会计信息化管理队伍。

五、总结

综上分析,实现真正的企业信息化,其进程是一条布满着荆棘和困难之路,这不仅仅要求企业内部的领导、管理当局等中高层的重视支持还要企业外部的政府、院校、税务等多部门共同联手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宏微观经济、金融环境。

虽然道路崎岖,但通过社会共同合力必将迎来会计信息化的曙光!

作者:张治刚

信息化环境下会计教育论文 篇2:

基于价值链的会计信息化建设研究

摘 要:会计信息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将会计信息化建设与企业价值链相结合,通过价值链管理扩展会计信息化的价值空间,并提出了基于价值链的会计信息化策略,避免发展的误区,起到加速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作用。

关键词:价值链 会计信息化 研究

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一部分,指法人或自然人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对其合法拥有或依法控制的经济资源的价值运动过程进行科学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一项管理活动①。它的实质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会计功能,为企业管理及决策提供充分、实时、有效的信息支持。因此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会计顺应信息化浪潮所做出的必要举措②。

一、企业会计信息化现状

1.企业差异,会计信息化发展不均衡

我国企业数量虽庞大,但规模大小不一,发展阶段不同、信息需求各异,经济实力悬殊,导致会计信息化程度发展不均衡。一般来说,企业规模越大,涉足行业越多,经济实力越强,会计信息化程度则越高;企业的规模小、业务单一,经济实力弱,会计信息化程度则越低。

2.认识不足,会计信息化陷入误区

我国有相当多企业对会计信息化认识不足。在管理中普遍“重经验“、“重市场轻财务”,认为信息化无非是“用电脑记记账”、“买电脑购设备”、“既已电算化无需信息化”;甚至认为“能治百病”等。认识不足使会计信息化陷入“期待过高”、“急功近利”等误区,结果导致会计信息系统瘫痪,会计信息化停滞不前。

3.人才缺乏,阻碍会计信息化发展

会计信息化需要大量精通会计专业知识,具有丰富会计工作经验,又要精通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但现实中,大多数企业会计人员为数不少,精通信息技术的人却寥寥几人,从事会计信息化工作的人员仅一、两个人,或者临时抽调几个人,完成任务即解散。就这样的一个会计信息化工作团队,还要承担整个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相对于比比皆是的会计人员,企业在会计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的人力资源是不足的。

另外,目前为止在全国尚未有一所高校开设专门培养会计信息化人才的专业。这也是信息化人才缺乏的原因之一。

4.各自为战,会计信息共享难

企业的经营活动一般有采购、生产、储存、销售等部门把持,由各部门的职责与分工各有侧重,管理手段不一,数据兼容性差,使各部门的信息缺乏联系和沟通,缺少必要的信息传递桥梁,使信息处于相对封闭状态,不能实现共享。

5.安全隐患,使会计信息化安全问题更加突出

会计信息化的数据及信息直接记录在磁载体上,记录载体由纸质载体变为磁载体,记录过程由手工书写变为储存电子符号,但是磁载体极容易受到损坏,电子符号极容易被刪除或篡改。会计信息属于企业的核心机密之一,由于网络利益多元化,间谍手段、病毒侵袭、暗处攻击、恶意传播等手段,对会计信息安全构成巨大破坏。另外操作人员日常疏忽可能对会计数据及信息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尽管可以采取安装杀毒软件、防火墙、数据备份等预防措施,但是安全隐患层出不穷。因此会计信息化面临着严峻的安全问题。

6.耗资巨大,限制了会计信息化建设

耗资巨大是会计信息化无法克服的缺点,也是影响建设的关键因素之一。会计信息化对设备购置、后续维护和更新都需投入巨额资金,如联想集团2000年至今每年信息化投入超过一亿元。很多企业能解决初始投入,但后期投入却难落实,会计信息化成为“鸡肋”。由于会计信息化短期内难以产生经济效益,巨额投入与产出形成鲜明对比,直接使管理者产生“是否值得再投资”的疑问。因此会计信息化耗资巨大,对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具有反作用。

企业会计信息化的现状并不利于会计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但是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中的基础部分,它收集、分类、汇总和报告企业经济活动的最基本的价值量的数据,它是企业管理、决策信息的来源和依据。企业只有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会计信息化道路,才能顺应经济发展和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二、企业的价值链

马克思认为:“价值”就是凝聚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产品价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凝聚了人类的无差别的劳动,因此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是有价值的活动。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使企业理论研究及企业重新审视、重新认识企业本身具有的生产、经营、组织等资源,因此更加重视对企业价值活动管理。1985年,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于提出了企业价值链理论,他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③同时,他把企业经营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而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④

价值链理论揭示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价值链,在企业整个价值链增值目标的驱动下,将企业上下游关联企业的经济活动、企业本身的经济活动紧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价值链引导着企业加强对价值链中的经济活动的价值管理,实现企业资源整合和科学配置,不断谋求降低成本,创建企业竞争优势。价值链理论改变了企业的管理模式,开拓了企业价值活动管理的新视野。

三、价值链管理与会计信息化的相互依存关系

价值链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得到了广泛运用,通过会计核算可以衡量企业价值链上每一项经济活动的价值对企业价值链增值构成多大的影响。因此价值链的管理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1.价值链管理需要会计信息化支持

处于价值链中的经济活动可隶属于不同的会计主体,因价值链的存在使企业会计活动延伸至不同会计主体;企业内部及外部经济活动的结连,企业会计活动的空间呈无限扩张,完全打破传统会计核算的界限。会计活动的外延,使企业在进行决策时要求提供准确、实时、能全面反映价值链中所有价值活动的经济信息。实时反映只能在会计信息化的基础上实现,也就是说价值链管理依赖于会计信息化建设。

2.会计信息化是价值链管理的基础

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为企业价值链管理提供实时控制,消除由企业内部、企业与关联企业的地理空间差距和会计核算时间的差异,使处于价值链中的经济活动实现无缝连接,形成对价值链的跟踪、核算、控制、分析、预测、评价的管理体系,使价值链的价值活动管理得以有效实施。因此会计信息化是价值链管理的基础。

价值链管理使会计信息化的突破了原有的领域与界限,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开拓了企業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新视野;会计信息化为价值链管理提供迅速、准确、高度实时的管理信息,由此可见会计信息化与企业价值链管理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价值链管理扩展了会计信息化的价值空间,避免发展的误区,可起到加速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作用。

四、基于价值链的会计信息化策略

1.加强价值链研究,制定会计信息化发展规划

价值链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所在。因此必须对价值链加以研究,制定企业发展战略,优化和整合自身的价值活动,从而通过价值链的再造创立新的竞争优势。会计信息化是的根本目标是实现价值链整体增值,它完全服务于企业发展战略。因此必须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制定会计信息化发展规划,建立满足于企业发展需要的管理手段。只有紧紧地围绕着企业的发展,会计信息化才充满生命力,建设与发展才得到保障。

2.切合需求,明确会计信息化建设思路

会计信息化投入大、建设周期长,设备和软件淘汰快;既要满足价值链管理需求,又要实现经济价值,这些客观要求迫使企业结合自身条件采取适合的建设思路。因此会计信息化必须坚持下列原则:

“整体设计”原则:也就是围绕企业发展及价值链管理,对会计信息化进行整体规划,形成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战略。

“分步实施”原则:根据会计信息化发展战略,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建设。

“注重效益”原则:会计信息化建设要强调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要谋求实现最大的经济收益。

“因地制宜”原则:根据企业自身条件及现有的技术条件制定会计信息化实施计划。

“匹配发展”原则:会计信息化要与企业发展的状况相适应,信息化投入不超出自身的能力,又不能落后于对信息化的需求。

也就是说基于价值链的会计信息化的建设必须坚持“整体设计,分步实施,注重效益,因地制宜,匹配发展”的建设思路。

3.切忌“好大喜功”,谨慎选用会计信息化解决方案

会计信息化解决方案一般包括硬件、软件与服务三个方面。

(1)硬件

一般包括网络平台、使用终端、服务器,备用电源等。硬件的配置可根据企业的价值链设置适量的服务站点,形成企业总部、下属部门及关联企业的等多级应用系统网状架构。企业在选用硬件时,不提倡“高起点、高标准、高配置”,“好大喜功”不足取。而是要坚持“通用技术”的标准,也就是尽量采用现在比较成熟且通用的设备,避免会计信息化受制于人或水土不服。

(2)软件

一般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防火墙、杀毒软件及应用软件等。软件是实现数据采集、存储、归类、处理、应用、分析及维护等的程序,它是价值链管理信息的来源。软件的选择有“独立开发”及“市场购买”两条路可走:前者适合规模大、实力强的企业,但开发周期长;后者适合规模小、实力一般的企业,但市场化的软件适应性差。

(3)服务

提供会计信息化服务的服务商能力良莠不齐。服务商存在“实力不济”、“服务概念性开发”、“遇事则拖”等不良状况,若选择不当,将成为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障碍。如四川长虹、哈药集团等赫赫有名的大企业都因服务商选择不当付出惨重的代价。企业在服务选择时必须坚持选用“服务能力强,技术力量雄厚”的服务商。

4.加强安全管理,确保会计信息化安全无虞

网络是会计信息化通信平台。当前网络病毒传播猖獗,间谍手段层出不穷,暗处攻击防不胜防,这使得会计信息化的安全形势异常复杂。为确保会计信息化安全,应采取以下四个方面的措施:

(1)加强会计信息化制度建设。通过制度建设规范工作人员的使用和退出信息系统的行为,明确权限与分工,合理使用信息化资源,特别是局域网及互联网的使用,减少意外发生。

(2)采取物理隔绝措施,将企业内部局域网与互联网进行物理隔绝,以免两网互联互通。同时局域网及互联网入口均需安装防火墙,尽可能过滤不良信息。

(3)设置安全管理中心,应用加密技术进行认证、授权、访问控制等,绝对确保价值凭证、支付手段的安全。

(4)加强员工警示教育的学习,杜绝不良习惯。日常疏忽往往造成巨大损失,是最容易发生的安全隐患。只有加强警示教育,提高员工的思想认识,才能改掉不良的习惯。

5.加强人才储备,确保会计信息化系统运行正常

会计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专业人才储备至关重要。人才储备可以通过引进、培养及管理等方式来实现。第一、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解决紧缺岗位的人才需求。第二、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员工的技术素质和操作水平。可以会计信息化项目实施为依托,通过短期专题培训、专题学习、观摩等手段,让员工广泛参与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和操作技能;充分发挥服务商的作用,尽可能让企业相关员工参与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工作,熟悉相关环节。第三、加强管理,实施轮岗制度、激励制度、员工职业发展计划等,通过降低技术人员流动性,彻底解决人才瓶颈问题。

6.优化业务流程,实现信息共享

价值链管理的条件下,企业采购、生产、储存、销售等环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任何一个环节变动都会引起其他环节联动;处于价值链上任何一个企业的经济活动都会影响链条上其他企业经济活动,因此决策信息共享是必然要求。会计信息化使企业生产环节及关联企业的会计信息化系统实现共同协作,优化了业务流程,使价值数据及决策信息实时共享。通过共同协作及信息共享,促使企业资源进一步整合,使业务流程进一步优化。

7.加强效益核算,加速会计信息化建设进程

会计信息化效益尚未有一个完整的核算方法,它的难点在于其产生收益难以准确估量,甚至不需要进行经济量化。但是会计信息化投資必须产生效益,才能使信息化建设维持下去,因此必须加强会计信息化效益核算。会计信息化的成本包括初始投入及维持投入两部分,很容易从会计账簿中提取到。会计信息化的收益应是价值链上所有关联企业及企业本身实现会计信息化的收益的总和,具体项目包括:手工记账用品费用、节约办公用品费用、节约人力资源的费用、节约行政资源、节约的其他费用、创造的价值等。会计信息化的效益即是从会计信息化收益中扣除会计信息化成本后剩余部分。若效益大于或等于0,则会计信息化是值得投资的;若效益小于0,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由此可见效益核算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化建设进程。

五、寄语

基于值链的会计信息化建设拓展了会计信息化的价值空间,使会计信息化才充满生命力,顺应了会计信息化发展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大趋势。

会计信息化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一项国策,它关系到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必由之路;会计信息化建设符合当前世界提倡“低碳”、“节能”、”环保”等理念,因此每一个企业都应该按照国家的发展要求,加快会计信息化发展,把企业建设成“节约型企业”,这是企业肩负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韦德洪.用“大财务、小会计”的观点来定位和发展会计信息化.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1)14-14

[2]吉家根.价值链会计及其在我国的应用研究.事业财会,2008,1(111),14-16

[3]廖文龙.论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趋势.商场现代化,2008(1)上旬,375-376

[4]顾弘敏.会计信息化发展问题研究.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4,26(5),83-85

注释:

①韦德洪用“大财务、小会计”的观点来定位和发展会计信息化.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1)14-14

②来源:http://baike.baidu.com/view/506968.htm

③来源:http://baike.baidu.com/view/263271.htm

④来源:http://baike.baidu.com/view/292214.htm

作者:赵言秀 龙强 张薇

信息化环境下会计教育论文 篇3:

论企业会计信息化规范的要点

【摘 要】世界已经全面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会计工作已经脱离了传统的手工记账形式,财务软件在企业中被全面的应用,并成为了最为重要的办公用具,会计监督、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形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会。但从目前实际工作情况来看,一些软件在会计控制手段方面还有所欠缺,企业的会计核算处理随意,一些核算动作存在违规的情况,核算人员随意改变会计核算结果,后续会计监督工作困难重重。因此,对会计软件功能的规范,也就成为财政部门对企业会计管理和监督的必要一环。本文将从会计信息化规范的涵义开始,通过对信息化下的会计基本要素的叙述来进一步明确企业会计信息化规范的要点,供讨论。

【关键词】 会计信息化;规范;要点

一、会计信息化规范涵义

1.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的内涵

工作规范的称呼很多,如岗位规范、岗位标准、岗位规则、和劳动规范等,主要指的是对组织结构中各个岗位或员工的具体劳动行为及基本素质等内容所做出的统一规定。而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的涵义就是指将会计信息化作为核心战略目标,对会计信息化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教育程度、知识储备、技能水平以及体能等各个方面设定的基本标准和要求,也是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基本准则。

2.企业会计信息化的意义

(1)会计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目前,各行各业所面对的市场竞争压力都很大,因此,企业应当从各个方面加强管理,提高市场竞争力。而企业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可以为企业提供最基本的信息支持。对于会计来讲,其本身就是庞大的信息系统,如果企业可以充分的实现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那么就可以将企业会计的每个环节的信息融合到企业的实际管理系统中,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协助各个管理部门进行内部沟通并协同工作,实现跨时间和跨空间工作。另外,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会计信息也会不断增加,大量信息的处理需要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才能够实现,才能够更加高效的实施系统的管理,而这也正好满足了企业管理者的实际需求,在当今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下,企业管理者需要及时、高速的获取会计信息,而传统的手工方式已经落后,不足以支撑企业的发展需要。

(2)会计信息化建设可以规范企业管理

对于企业来讲,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管理的系统化、标准化、网络化、规范化水平。企业能否可持续发展,对于会计信息来讲,要求很高,需要其具有公开性和大众性。只有充分利用会计信息化系统,才能够满足企业内部管理部门和社会公众的需求,通过增强企业会计信息的透明度,以及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发展,这也完全符合企业规范管理的要求,即会计信息需要具有及时、可靠、真实、准确的特点。

二、针对会计信息化规范要点的研究

对于会计基础工作来讲,其基本要素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告与会计监督,而且均与实际雨雾流程相关。因此,我们将这四部分内容作为重点来研究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的要点内容。

1.从会计凭证管理的角度研究

(1)原始凭证

对于纸质的原始凭证来讲,在适用相应的信息系统后,需要将这部分纸质凭着通过图像采集技术转化为电子版原始凭证,并且需要进一步根据实际业务编码储存在信息系统中,以便于后续进行调用和查阅。这种储存方式与手动方式相似,但是可以更加快捷的查阅,提高效率,避免大量翻阅纸质凭证。

(2)记账凭证

对于记账凭证来讲,处于信息化管理条件下的记账凭证基本上是依据程序和原始凭证自动生成的,生成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通过会计软件及时记录相关业务数据,同时根据原始凭证生成记账凭证;二是对已经存在的会计信息进行再加工和处理,产生新的系统凭证,主要为定期处理的结转凭证。信息化下的记账凭证的存在形式主要就是电子介质。

(3)凭证处理

在信息化的基础下进行会计凭证处理相对比较安全和快捷,其凭证审核工作主要通过具体的会计软件,在对已经录入的凭证进行检查审核过程中,能够对其合法性、有效性和正确性进行快速的检查,并对审核通过的凭证加以标记,只有通过审核的凭证才能够进一步传递至账务处理系统,否则不能够向下传递,也就不能够进行后续的记账和报表编制工作了。而在发生记账凭证错误时,也可以通过调整或者冲销记账凭证加以更正,主要调整内容为凭证的摘要和附件张数,如抬头文本和项目文本等,而对于如记账日期、金额和会计科目等内容使不得修改的。

2.从会计账簿管理的角度研究

在信息化环境下,发生变化的还有会计账簿体系。对于这部分内容的了解,也是企业会计信息化规范工作的要点之一。会计账簿已经成为依据记账凭证数据库进行具体统计和分类的中间结果。

(1)账簿设置

对于信息化下的会计账本数据来讲,实在实施变化更新的,其组织形式和生成方式与手工记账有着明显的不同,可以随时进行调用和查询。

(2)賬簿登记/结账

对于账簿的登记和结账方面来讲,处于信息化环境下,相关工作已经与会计凭证的记账过程相融合。会计信息化实际上是实时的会计管理系统,在经济业务发生时,财务人员能够将相关的数据录入系统,这个过程包括会计凭证的录入、审核、记账、结账、生成报表等,其中记账、过账、结账可以同时进行。

(3)账簿错误更正

从账本错误更正的角度看,在信息化环境下,如果发生错误记录,信息系统下实施更正也更加便捷,只需要对最初录入的经济业务数据进行修改,系统就会自动更新后续数据,整个账簿的数据也会随之更新。

3.从财务报告管理的角度研究

从实际情况来看,一般的会计软件都可以实现实时查询、生成财务报表以及从报表到具体业务的穿透查询。而财务人员只需要设置报告期间和内容即可快速获得相关信息和生成报告。

(1)内容格式

对于财务报告来讲,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表及附注是其主要内容,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相关的信心收集、加工、处理报错等障碍减少,成本也相对降低,使得会计信息使用者对报告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提供分部报告、定期与实施报告相结合的报告。

(2)编制要求

报表能否准确生成的重点是需要会计人员预先对报表格式进行设计和定义,确定财务数据与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如果相关设计和定义出现错误,就会导致生成报表存在错误,甚至无法自动生成报表。

(3)报送要求

企业可以通过会计信息系统设定具体的报送报表时间和期间,这样就可以定期且实时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现金流量和经营成果,从而使得会计信息及时得到报送。

(4)报告错误更正

对于财务报告错误更正操作和账簿的更正操作完全一直,都是通过系统的自动化程序进行,如果财务报告发生错误,错误的发生只可能在数据录入环节,所以只需要对数据录入环节进行检查、调整即可对报告进行更正,降低了手工更正基础数据对后续报告影响的风险。

4.从会计监督管理的角度研究

(1)监督主体

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程序化监督将逐渐取代人工控制监督。由于会计监督工作主要为财务人员,而财务人员对于具体流程和业务并不熟悉,所以还需要具备相关知识的系统维护人员配合监督。

(2)监督内容

对于具体会计监督工作,也有事前监督转为时候监督,只需要财务人员定期对物理凭证和系统生成的凭证进行核对即可满足监督要求。另外,可以根据集成凭证的特点,对业务内在的逻辑关系进行比较,深入审核,可以有效的提高审核效率。

三、总结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财务管理过程中也应当充分利用这一技术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工作,由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过渡,进一步实现通过信息系统对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进行实时和动态的监测、管理。通过对上述要点内容的了解可以进一步推动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 ,达到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魏蓉,信息化条件下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实践探索[J].财会实务,2013(7).

[2] 财政部, 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

[3] 郑济孝, 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研究[J].太远大学学报,2012(9).

[4] 喻继征,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问题探析[J].财会学习,2016(3).

[5] 孙文龙, 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15(1).

作者:张传辉

上一篇:实践教学体系政治理论论文下一篇:完善校园思想政治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