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环境下的会计信息论文

2022-04-16

内容摘要理想状态下的财务会计具有高度确定性特征,并以现值会计为主要模式,但因其过于单纯也使财务会计成为一种固定程式而失去其存在价值。随着放宽对理想环境的假设而回归现实,财务会计面临诸多两难选择。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会计环境下的会计信息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会计环境下的会计信息论文 篇1:

云环境下基于AIS可信性的会计信息质量成本控制

摘要:云会计AIS可信性程度会对云会计环境下的会计信息质量成本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在定义云会计环境下会计信息质量成本构成,并分析其与AIS可信性等级之间相关关系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云会计环境下会计信息质量成本控制的要点及在对会计信息质量成本控制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期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新技术背景下会计信息质量成本的控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云会计AIS 可信性 会计信息质量 成本控制

一、引言

“互联网+”时代,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在财会领域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会计信息系统(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以下简称AIS)的可信性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成本的影响应当引起业界人士的重视。会计信息质量成本是指会计信息提供者为了确保会计信息符合一定的质量要求而支付的费用、会计信息质量无法满足需求而带来的损失以及会计信息使用者为了改善会计信息以满足决策需要而支付费用的总和。AIS可信性是指AIS对会计信息的输入、处理和输出流程符合AIS用户的预期,以及AIS产生的会计信息所具有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等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符合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审计人员、税务部门以及投资者等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预期。从会计数据的输入到会计信息的形成、输出全过程中都离不开AIS,AIS是否可信决定了会计信息是否满足可靠性、相关性、重要性等信息质量要求,因而云会计AIS可信性将对会计信息质量成本产生显著的影响。云会计是一种“按需定制,按需服务”的会计服务模式,在云会计环境下,企业作为会计信息提供者不再对AIS的可信性负责,转而由云会计服务提供商对云会计AIS的可信性进行维护。因此,研究云会计环境下AIS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成本的影响就必须充分考虑云会计环境下AIS的特点。

会计信息质量成本的控制已经开始引起学者们研究的关注,吴宁等人在分析会计信息质量成本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模糊评价的思路,通过建立多级评价的数据模型对会计信息质量成本进行控制。边丽洁等人在分析会计信息质量成本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深入讨论了会计信息质量成本的内容、测算方法及其控制与决策。程平等人提出了一种基于AHP和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AIS可信性评价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AIS可信评价指标体系和判断矩阵,求解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然后在建立评语集合的基础上,确定评价指标对评价集合的模糊隶属矩阵,最后通过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模糊隶属矩阵来对AIS可信性做出综合评价。

综观现有文献,尽管有不少对会计信息质量成本控制的研究,但鲜有文献将AIS的可信性融入到会计信息质量成本的控制研究中。AIS的可信性是AIS必须满足的非功能需求的性质,王凡林认为当会计信息系统输出的财务报告等信息与客观经济事项一致时或在辅助决策方面发挥独特有效的作用时,说明该系统是真实可信的。在云会计环境下,对AIS可信性可以用多个可信属性进行刻画。鉴于此,本文以AIS可信性的等级为基础,从AIS可信性的角度对云会计环境下的会计信息质量成本进行了分析,深入讨论了云会计环境下会计信息质量成本控制的要点,并对控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进行了分析。

二、云会计环境下的会计信息质量成本分析

(一)云会计环境下的AIS可信性等级。云会计AIS的可信性不是单一的指标,其包含多个可信属性,在评价时还要考虑到声誉等因素。云会计AIS可以按照其可信性水平分为未知级、可用级、成长级、证实级、已评估级和最优级等6个等级。云会计AIS可信性的等级是基于云会计AIS可信性分析会计信息质量成本控制的基础。

(二)会计信息质量成本。云会计AIS可信性等级影响会计信息质量成本,但这个影响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下面,我们将云会计下的会计信息质量成本划分为预防成本、鉴定成本、信息披露成本和信息使用成本四个种类,再分别描述这四个种类与云会计AIS可信性等级之间的关联关系。

1.预防成本。是指云会计服务提供商为确保会计信息满足一定的质量要求而在云会计AIS可信性等级建设上投入的技术投资和管理成本,该成本最终会通过定价策略被转嫁到云会计用户身上。很显然,云会计下的预防成本和云会计AIS可信性等级建设成本呈递增关系,AIS可信性等级越高,云会计服务提供商在相应云会计产品的AIS可信性建设上投入的成本就越高,最终转嫁到用户身上的会计信息质量成本也就越高。

2.鉴定成本。是指云会计用户作为会计信息提供者,为了满足使用者的需求,确保所提供信息满足一定的质量要求进行审计等活动时发生的费用,主要包括由注册会计师进行的内部控制审计、财务报表审计和AIS审计等方面。

由于社会审计是必须进行的步骤,云会计产品的可信性等级对是否进行内部控制审计、财务报表审计和AIS审计等没有影响,因此,云会计AIS可信性等级对会计信息质量的鉴定成本影响很小。

3.信息披露成本。是指用户作为会计信息提供者对其掌握的相关会计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归纳和使用时,由于云会计AIS可信等级太低使得会计信息质量不高,从而导致的损失。云会计下的信息披露成本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提供者为使会计信息披露满足一定的质量要求而产生的成本;另一类是信誉损失成本,即因信息质量不达标而导致的企业信誉损失。

4.信息使用成本。是指投资者、管理层等作为使用者为了确保会计信息能够满足其决策需求所发生的成本,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于云会计AIS可信性等级不高,云会计用户作为会计信息提供者所提供的信息质量低,无法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决策时的正常需求,会计信息使用者不得不另外去函证或采取其他信息获取手段而付出的额外成本;另一类是由于云会计AIS可信等级不高,云会计用户作为会计信息提供者所提供的信息不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实际需求而不得不对相关信息进行二次加工整理而付出的费用。

云会计AIS可信性等级的提高可以有效降低企业因为会计信息质量缺失或不足而导致的额外损失,信息披露成本与信息使用成本都和云会计AIS可信性等级成递减关系,云会计AIS可信性等级越高,用户在这两个方面所付出的成本就越低。

三、云会计下的会计信息质量成本控制

(一)控制要点。云会计和传统的会计信息化建设模式最大的区别在于云会计下用户的变更成本很低,能够根据自身的需求变化对定制的云会计服务进行动态调整。云会计服务提供商应当对云会计环境下AIS的会计信息质量成本进行充分考虑,根据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最适合的会计云服务,并控制云会计环境下的会计信息质量成本。

对于云会计下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预防成本,主要反映为企业所定制云会计服务的AIS可信性等级及其使用价格。云会计服务提供商想要在预防成本上对会计信息质量成本进行控制就必须明确把握用户的可信需求,切实做到按需定制,为用户提供满足其最低可信需求的云会计服务。当企业选择仅仅满足企业最低可信需求的会计云服务时,既能对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保证,又能够降低会计信息质量的预防成本。

对于云会计下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鉴定成本,主要来自于审计机构的审计费用。审计人员应当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优化审计工作程序,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从而降低审计费用。在云会计环境下,除了传统的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外,审计机构对云会计AIS进行审计的结果也会对会计信息质量成本造成重大影响。

对于云会计环境下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信息披露成本,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云会计AIS可信性等级不高,使得会计信息质量无法满足企业管理的要求或者是投资者进行决策的要求,为了降低信息披露成本企业应当选择高可信等级的会计云服务。云会计环境下会计信息质量的信息使用成本不在企业的控制范围当中,但其和云会计AIS可信性等级负相关,因此想要降低外部损失成本也应当选择高可信等级的会计云服务。

由此可见,云会计环境下会计信息质量成本的控制与企业所定制云会计服务的AIS可信性等级密切相关,对云会计环境下会计信息质量成本的控制问题其本质是求出云会计下会计信息质量成本的最优解。

(二)应当注意的问题。和传统环境下相比,会计信息质量在云会计环境下,其参与者、会计信息整体质量以及技术背景等方面发生了变化,因此,在进行会计信息质量成本控制时应当充分考虑到这些问题。

1.参与者发生变化。云会计环境下会计信息的交互方由云会计服务提供商、云会计用户和会计信息使用者三方组成,和传统模式下单纯的会计信息提供者与会计信息使用者两者交互模式不同。传统模式下会计信息提供者通过购买的会计信息化系统记录、核算和出具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预防成本高,对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变更成本也很高。在云会计模式下企业只需要付出会计信息系统的使用费用,极大地降低了预防成本,但是,会计信息质量成本与云会计AIS可信性等级密切相关,一旦云会计AIS不再可信,将会极大地增加会计信息质量成本。

对于云会计AIS可信性等级进行有效评估和认证是进行云会计模式下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成本控制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不仅仅需要云会计服务供应商明确不同可信性程度云会计产品的分级,更需要得到来自权威第三方机构的认证。

2.会计信息整体质量发生变化。云会计能够有效地整合企业的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并建立勾稽关系,提供更为准确的会计信息。传统模式下的会计信息只立足于财务数据,主要反映为财务报表,不能较好地反映出企业的非财务信息。云会计通过整合企业的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对企业管理层而言就是提供了更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反之,如果云会计环境下企业作为会计信息提供者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中没有包含业务信息,企业管理层作为会计信息使用者将付出更高的会计信息质量成本。

3.技术背景发生变化。云会计的深度应用离不开大数据技术,这就对会计人员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信息的记录、核算和出具都是由会计人员完成,如果会计人员素质无法满足云会计的使用要求就有可能导致会计信息质量降低,增加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成本。

因此,企业在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的同时,云会计服务提供商也应当简化云会计的操作,和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接轨,尽可能让会计人员能够更快地适应从传统会计信息系统到云会计AIS的转变。

四、结束语

云会计环境下会计信息质量成本与云会计AIS可信性等级密切相关,企业在定制云会计服务时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尽可能的使得会计信息质量成本最低。本文以云会计AIS可信性等级为重要影响因素,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成本控制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应当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为企业进行会计信息质量成本控制提供了思路。

参考文献:

[1]程平,温艳好.基于云会计的AIS可信性层次结构模型[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2).

[2]程平,何雪峰.“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1).

[3]王强.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的影响分析[J].商业会计,2016,(7).

[4]王凡林.会计信息系统规划特征与可信性关系研究[J].会计研究,2010,(11).

作者:程平 白沂

会计环境下的会计信息论文 篇2:

财务会计:由理想到现实

内容摘要 理想状态下的财务会计具有高度确定性特征,并以现值会计为主要模式,但因其过于单纯也使财务会计成为一种固定程式而失去其存在价值。随着放宽对理想环境的假设而回归现实,财务会计面临诸多两难选择。本文认为,面对我国现实环境,财务会计的发展不应使其陷入力所不及的窘境,因此,以受托责任为主的会计目标、以可靠性为首要信息质量特征和以历史成本为主体的计量模式应是我国较长时期内财务会计的主流。

关键词 财务会计;确定性环境;不确定性环境;可靠性;相关性

作者简介:盖 地,男,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教授,天津300333

郑 伟,男,山东经济学院,济南250014

一、理想状态下的财务会计

财务会计理想状态是指在人们对会计信息的特定需要与财务会计提供信息的职能之间完全协调和匹配,从而使会计信息的需求与供给达到均衡的状态,即财务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在性质和数量上都能满足需求的状态。为达到这一状态所需的环境模式,就是理想状态下的会计环境,换言之,也就是最有利于提供“有用”(或最能满足需要的)会计信息的相应环境。按照对有用性的一般理解,会计信息的主要作用是为决策提供依据,即“决策有用”。为此,必须以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为基本前提;门,而在理想环境下,会计信息就是不仅能够充分相关,同时也是高度可靠的。这就意味着,会计信息首先与决策者(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高度相关,能够满足其特定的使用目的;同时还能够对这些相关信息进行精确的确认和计量,从而确保其具有高度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此外,因为可靠性和相关性的同时保证与高度一致,不存在对会计确认和计量模式的分歧与争议,以及由此可能导致的对会计信息理解上的歧义。根据W.R,斯考特的观点,为了能够同时满足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要求,理想的会计环境需要具备以下一些基本特点:现金流量及其概率、利率水平都是可确定的,并且是众所周知的。[2]据此理解,所谓的“理想环境”,实际上就是一种确定性环境。

在这种确定性环境下,显而易见,与之相应的会计模式就是“现值会计”。这种现值会计的主要特点是:

1.采用贴现模式进行会计计量和报告,且会计信息高度确定和准确,不存在对会计事项的主观判断和会计政策的人为选择,也难以进行信息操纵。

2.财务报告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同时可靠性与相关性均可得到保证,且二者不存在矛盾。由于采用现值基础,会计信息可具备充分的“预测价值”并因此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同时因为环境因素的高度确定性,保证了预测性信息也同时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3.利润表不具有任何信息含量,会计报表体系大大简化。因为未来现金流量及其概率均可确定,所以现金净流量的增加也就是净利润,并且预期净收益就等于已实现收益。因此,完全可以采用现金制基础,也就是说,损益信息能够在有确定性保证的前提下,在资产负债表中以现金现值净增减额得到充分反映,换句话说,损益(或现金净现值变动)信息已包含在资产计价信息当中,甚至可以说净收益本身已不具备任何信息内涵。此时,不论资产计价还是损益计量都可通过单一的资产负债表来反映,也就意味着资产负债表已包含了全部相关信息,利润表已无实际价值和编制的必要。

4.不需要对会计信息进行管制,会计准则也不再必要。由于会计职业判断和信息操纵的空间被大大压缩,利用会计信息影响经济利益的机会明显降低,也就是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不再显著,为遏制机会主义行为而采取的管制已失去了存在的理由而变得不再必要,作为相关政治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会计准则制定,也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

由此可见,理想状态下的财务会计将是高度精确或科学的,同时也是极度简单和单纯的,甚至因为现值的概念及其计算已高度程式化,所谓的会计计量已不再具有特殊专业性而能够被普遍掌握,会计本身也就不再被广泛地需要。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信息活动完全能够被计算机取代,财务会计也就面临消亡了。然而,“幸运”的是,现实远非如此“理想”,而且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也不会达到这种理想状态。这就使得现值计算和净收益计量变得非常模糊和不确定,最终反而使财务会计具有不可替代性,并因此得以长期存在;但同时,财务会计也会面临从理想状态到现实环境的巨大落差,以及由此而带来的理论纷争与实务烦恼。

二、财务会计:现实环境与理想状态的落差

既然纯粹理想的财务会计环境是不存在的,那么就应考虑现实当中与理想状态存在哪些差别,而一旦放松理想环境的假设,又会对财务会计产生怎样的影响。关于这一点,比弗和德姆斯基等已进行过详细地研究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4](38—46)

可以想象,当理想环境的基本特征不存在时,适用于理想状态下的现值会计模式也就难以适用。相应的,就需要采用对现实“妥协”的会计模式:

1,可靠性和相关性: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按照决策有用观的理解,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必然要求信息具有足够的相关性,为此,需要能够对未来做出充分判断的“预测性”信息。按照这一要求,以现值为基础的计量模式才是最有效的。但由于现实中存在大量的自然事件(即无法人为控制的事件),而且其组合非常复杂,相关概率也无法准确认定,甚至有些事件的发生可能根本无法公开观察(即存在不为外部投资者所知的“内部事件”),这些现实情况给预测未来带来极大的困难,导致基于未来估计的预测信息很难保证具有足够的客观性,因此可以说,对相关性的追求最终损害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反过来也是一样,为确保足够的可靠性,往往会以最终降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为代价。

2.不可或缺的利润表可能会被用以“谋私”。利润表具有重要的信息内涵,利用盈余管理进行信息操纵也具有了动机和条件。由于现实环境的高度不确定和相关信息的不对称,使现金流量预测和净损益计算变得复杂和不容易被普通投资者掌握,因此,财务会计报告中的利润表就包含了重要的信息。同时,基于不确定性环境所产生的净损益只能是估计性的。这不但降低了相关信息的可靠性,也为利用会计政策的主观选择进行人为调整提供了便利。当企业的契约关系不足以完善到建立“完美的”企业治理结构时,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代理问题必然会产生,此时会计信息也就因其影响不同主体的利益而具有了明显的经济后果。”因此,信息操纵和扭曲甚至大规模财务舞弊,不但具备了相关动机,同时也有了现实可能。

3.现金流量及其贴现值不能作为现实条件下的基本计量属性。与现值计量在不确定性环境下明显缺乏可靠性和容易引起信息操纵等问题相比,历史成本无疑具有相对的优势。因此,尽管历史成本也有显著的缺陷(缺乏足够的相关性),而且近年来随着“新”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理论界对其批评日甚一日,但在可靠性和相关性的权衡中,历史成本还是取得了相对的统治地位,而且至今难以

从根本上动摇。

4.会计不仅需要规范,还需要监管。由于信息操纵的普遍存在,而且记录和报告净收益与管理者努力程度的衡量尺度(会计政策)事实上掌握在管理当局手中,因此,依靠市场自身力量进行自发治理面临着失效。此时,需要市场以外的力量来决定衡量尺度的选择,于是会计准则和会计监管(包括审计)就成为必需。

三、现实环境下的财务会计:会计信息的核心质量特征

(一)决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基础

1.会计目标与会计环境、会计本质密不可分。对会计目标的定位当然首先来自于会计环境要求和各种利益集团的博弈,但同时也不能脱离会计的本质和基本职能。如果抛开了这些,就等于无视财务会计“是什么”和“能够”做什么,而片面追求财务会计“应该”做什么和做到何种程度,这样是不能得出符合现实的科学结论的。脱离了财务会计的能力奢谈会计目标,难免一厢情愿甚至使财务会计走向“力不从心”[5]的困境。事实上,财务会计的性质和职能已经决定了其基本定位:面向经济主体外部为主的信息使用者,提供基于过去的经济信息。正如APB Statement中所说:“财务会计与财务报表主要是历史性的,也即有关已经发生的事项的信息”。[6]而“决策有用”观要求提供与“未来”现金流量有关的信息,这与财务会计主要提供“历史”信息的职能存在天然的矛盾。

2.历史信息本身有助于判断未来现金流量,而且预测未来也必须以历史为基础。归根结底,未来事件总是建立在过去和当前事件的基础上,总是与过去有着某种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也就是说,“历史”的信息并非不具有预测和决策价值,或者说,历史的信息一样可以具有相关性。

3.财务会计的作用不能等同于手段。目前,财务会计被越来越多地要求帮助人们预测未来现金流量,但提供“有助于判断”未来现金流量的信息并不等同于直接提供“未来信息”,不应理解为由财务会计直接去进行预测和提供“预测性”信息。一般说来,预测未来获取现金的能力,至少需要两个方面的条件:其一是判断企业在正常或已有的条件下获取现金的能力;其二是预见企业未来经营或赚取现金的环境条件。很明显,作为以反映结果为专长的财务会计来说,应该而且只能提供有关前者(即在既定条件下企业获取现金的过程和结果,这反映了企业的获利能力)的信息;而对后者,即环境的变化(包括各种自然事件的发生及其概率),应由信息使用者自己判断,并结合会计所提供的历史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会计没有能力也没有义务进行这方面的预测。事实上,一些经验证据也表明,正如有效市场理论所认为的那样,在会计系统之外存在着“竞争性”的信息渠道,[7]而会计信息使用者自己完全有能力通过会计以外的渠道获得进行这些预测所需的信息。也就是说,财务会计提供的是预测未来现金流量的基础,而非直接的预测结果;至于提供直接预测性信息的任务,或许应该单设一门独立的“财务预测学”来完成,但肯定不应属于财务会计学的范畴。否则,财务会计很可能走向陷自身于不堪重负的错误道路,甚至是自我否定的“不归之路”。

4.财务会计的基本特征除“历史性”以外,还有“公开性”,就是说要面向经济主体外部众多信息使用者(包括潜在使用者)提供信息,投资人只是其中之一。而且随着企业经营特点和环境的变化,对环境、人力资源、社会责任等方面的信息需求不断上升,片面强调投资者信息需求的观点日益受到挑战。在公开披露过程中,需要保证会计信息的尽可能中立、公允,而这与主要站在投资者角度的决策有用观也存在一定矛盾。

此外,不能不提到研究背景的不同。西方(尤其是美国)会计理论界在其特定环境影响下,以决策有用性为出发点,而且其对决策的理解主要从“投资人”角度出发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8]而我国会计环境的特点与之不完全相同,甚至在某些方面存在巨大差异,有些还是难以弥合的差异,因此,对会计目标的理解不能完全照搬西方会计理论界的观点。在我国特定环境下,以反映受托责任为会计目标的主要方面,以优先保证会计信息可靠性为质量特征首要诉求具有现实合理性,相应的,会计确认和计量基础应以“发生”和“可验证”为首要标准,因此,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的核心地位不应动摇。

(二)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要求

理论上,解决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两个主要问题,即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最佳会计信息,是同时具有高度相关性的充分披露与保证代理合同有效的高度可靠性的充分结合。一方面,会计要站在投资者角度,适应其决策所需提供尽量充分的信息;另一方面,会计又要报告尽可能准确的信息,尤其是净收益信息,以便保证代理合同的有效性。但是,财务会计面对的并非是理想环境,在现实中,两者是难以并存的。那么,究竟在可靠性与相关性之间如何进行取舍呢?

首先,这一问题与会计目标的选择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在现实条件下,合理的会计目标应当以受托责任为主,因此,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特征也应当是可靠性。其次,可靠性与相关性都是会计信息有用性得以实现的共同前提。但“有用”对“两性”的要求不同,对于“可靠性”而言,理论上应当不存在“对谁”可靠的问题,也就是说会计信息对所有人都应当可靠,这也反映在可靠性的内涵之一,即中立性的要求上;而对于“相关性”,则存在着与谁的利益或需求相关,或者优先考虑谁的需要的问题。再次,可靠是相关的前提,是相关性成立的必要条件,因为很难想象,不具有真实性的信息能够具有预测或反馈价值而获得相关性和决策有用性;而相关性对可靠性而言,既非充分条件,也非必要条件,换言之,可靠性(包括如实反映和可验证性)如果能得到“充分”的保证,可以完全不依赖于相关性。

当然,现实中可靠性并非是绝对和惟一的,因为会计处理中始终不可避免的存在着需要判断或估计的事项,而对这些事项进行判断的方法往往是非单一性的,也就是存在着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和允许选择的可能。因此,会计只好退而求其次,要求会计信息具有“相对”的可靠性,也就是使报表使用者相对满意,为此,当然就要考虑其特定目的和需要,这时“相关性”的意义才显露出来。也就是说,现实当中的可靠性存在着“对谁”可靠的问题,可是不同信息使用者的目的是不一致的,相对可靠的标准就不是惟一的,不同的信息需求者都可以提出不同的标准,而由于不同信息需求者利益的不一致性,对他们而言,依照不同的判断标准会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进而导致不同的经济后果。按照经济人假设,每个人都希望会计在进行判断时选择对自己最为有利的判断标准,因此,对“可靠”的认同标准也就不可能是惟一的和固定的,而只能是多种利益相关者长期博弈的结果。在博弈过程中,就产生了一个在一定条件下,会计在选择判断标准时倾向于谁的问题,也就是优先考虑谁的需要或以谁为假设中最重要的信息需求者(实践中往往用“中立”来进行名义上的平衡)。这就是相关性存在的前提。所谓

会计信息“应与报表使用者利益相关”,离不开对谁是使用者的判断,而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信息的主要使用者不同,“相关”的含义也就大不一样。总之,可靠性才是财务会计信息有用性的基本前提和质量底线。

(三)与会计信息核心质量相关的理论问题

1.会计计量基础:历史成本是不可取代的。近年来,会计界有一种将历史成本与现值计量或公允价值对立的倾向,而且认为在新的经济形式和发展趋势下,历史成本因不具有足够相关性而不能适应新的会计对象要求,因此,将要被现值或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所取代。其实,公允价值本身并不意味着与历史成本截然对立,因为公允价值实质上并非一种独立的计量属性,与现金流量现值一样,它更像是一种寻找计量属性的手段,或者说是确定某种计量属性时所使用的技术方法。按照其基本涵义,公允价值应当由市场评价决定,会计只是对市场评价的结果进行反映,而不应直接去判断某一价格是否“公允”。这种会计对市场评价在不同时间的反映,就可能分别形成为历史成本或现行成本,而其中能够具有可靠性保证的显然是在交易实际发生时确定的,也就是记录后形成的历史成本。

不仅如此,历史成本也同样具有相关性。正如AICPA的Jenkins报告(1999)所言:“历史成本提供给用户稳定和始终一贯的信息,非常有助于理解企业的经营活动,掌握企业的发展趋势,通过预测收益和现金流对企业做出评价”。从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历史成本并非完全不具备相关性。

理想环境中适应相关性要求的计量模式是现值会计,但这种模式一旦引入现实当中,随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向可靠性优先的转化,自然转向历史成本。因为使用历史成本计量,在相关性无法保证的情况下,至少能够保证一定的可靠性;而且一些相关调查也表明,[9]就连以投资者为主体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也相信,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为基础的财务报告才是现实中可靠性与相关性最佳结合的反映,并且在一定时期内具有不可替代性。

2.财务会计报告的范围与重心:确认范围扩大的损益中心观。以20世纪40年代为分水岭,此前的会计报告一直以资产负债表为中心,会计人员的主要任务也集中于资产计价;而后,随着Paton与Littleton的《公司会计准则绪论》出版,利润表逐渐成为“第一报表”,会计师的首要定位也成为“成本员”而不再是“估价员”。[10](187—188)今天,随着“资产/负债观”的推行,对损益计量有从“收入/费用观”到确认资产负债计价变动的倾向。姑且不论这种倾向合理与否,不可否认的是,资产/负债观的推行仍然是为了计量净损益,因此,可以说损益信息仍然是会计报告的中心,只不过确认范围从单纯的利润表要素扩大到利润表与资产负债表要素并重。这与现实环境的特点和要求也是相适应的,因为正如前文所分析的,在不确定性环境中,利润表是具有重要信息内涵的,并且会受到各方信息使用者的普遍关注,甚至成为会计准则制定中各方博弈的中心。

3.会计判断的运用和会计标准的制定。经验证据表明,在市场上明显存在会计以外的信息渠道时,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仍然高度关注会计信息。除了会计信息本身的经济后果外,会计在计量上的专业性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因为其他来源的信息很少能在计量方面具有会计一样的专业性和效率。从会计发展的历史看,尽管计量可以被视为广义上会计确认的一个组成部分,但首先发展和受到重视,并且体现会计重要性的应该是计量活动,而且正是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计量(如果更完整一些,还有随后发展起来的会计确认)的特殊能力使其获得了今天的地位。所以在诸如APB研究报告等一些系统研究财务会计基础理论的早期成果中,[11]对会计职能的认识从一开始就集中于计量方面。而在会计确认和计量过程中,因为不确定性的存在(在提供预测信息时更是如此),很难做到完全客观和准确(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如前文分析,果真如此,财务会计反而丧失了存在的意义),所以一定程度和范围内的主观判断就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面向历史的“反映性”会计和面向未来的“预测性”会计在职业判断的范围和程度上是有明显不同的。毫无疑问,预测性会计比反映性会计对运用职业判断更为倚重。这在赋予会计更大权力和操作空间的同时,也必然增加其责任与风险,因此,很难评价其最终影响。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不确定的现实环境中,会计职业判断的存在是必要的和长期的,而且随着财务会计的发展会日益重要。但同时,为了确保最低限度的可靠性,对于职业判断应该加以必要的限制。

注 释:

①实际上,此时也没有操纵的必要。因为市场中只存在一种利率并且是已知的,同时现金流量又很容易准确预测,掌握这些信息的投资者完全可以很容易地自行测算出净损益,并通过自己安捧投资获得完全相同的报酬,也就是股利政策与公司价值无关,盈余管理就难以产生经济后果而失去了意义。

②很明显,这里涉及到财务会计目标的确定,如果不是以投资人决策为基本出发点,则相应的会计信息首要质量特征也就未必一定是相关性。

③实际上,契约关系不可能是十足完备的,因此决策、激励和约束完全均衡的治理结构本身也是理想化和不可能完全实现的,治理模式的失衡往往才是常态。这也是盈余管理和财务丑闻长期存在和难以根除的根本原因之一。

④其实,以受托责任为会计目标主要方面不只在我国有现实意义。历史地看,适应两权分离的需要,为解决由此带来的代理问题,首先产生的正是受托责任观,只是随着后来股权分散化和内部人控制现象的发展,使会计信息的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不相匹配,造成外部性日益明显(参见杜兴强:《会计信息的产权问题研究》,2002年版,第5-25页),才使站在投资者立场的决策有用观有了市场。

主要参考文献:

[1]FASB.SFACNo.1:及SFACNo.2,Pars.46-50.1978.

[2](加)威廉姆·R.斯考特著,陈汉文等译.财务会计理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3]James C.Van Holne与John.Wachowica,Jr.郭浩等译,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第十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4]BeaverW.H.andJ.Demski:The Nnture of Income Measurement.The Accounting Review.1979.1.参见Olson,J.A. On The nature of Income Measuremet:The Basic Results.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Fall 1987).

[5]葛家澍.财务会计理论方法准则探讨[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6]APB Statement No.4.1970.BlOc Concepts and Accounting Prindples Uuderlyng Financial Statements ofBusiness Enterprises .chapter6-7.Par.35.

[7]Watts and Zimmerman.陈少华等译.实证会计理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8]FASB.1978.SFACNo.1.财政部会计司译.对美国财务会计报告采用以原则为基础的会汁体系的研究[H).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9]AICPA.Improving Business Reporting——A Custom Focus.1994.

[10]葛家澍,杜兴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会计准则问题研究[H].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1]Moonitz:ARSNo.1,The Basic Postulates of Accounting.

作者:盖 地 郑 伟

会计环境下的会计信息论文 篇3:

论会计环境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摘 要:会计环境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在我国经济发展逐步进入新常态的环境中必须得到新的理解与认识。本文对会计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就笔者个人观点提出几点通过完善会计环境以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以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会计环境;会计信息质量;影响分析;对策研究

一、会计环境及其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浅述

会计环境指会计管理活动所依托的客观环境,是对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对会计计量核算等活动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客观因素的汇总,也是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较为深远的客观因素之一。在实际工作中一般会将会计环境分为两个部分進行分析:一是存在于会计活动内部的环境;二是独立于会计活动的外部环境。会计外部环境一般代表着整个社会对会计工作控制的主流意志,一般以宏观政策为主,包含着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及相关思想技术的发展成熟度,一般该类环境对社会整体的会计活动起着控制作用,影响也较为深远,并且是不可抗的。会计内部环境指在会计工作中受会计人员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一般包含着会计思想文化、会计专业素质、会计价值观和会计工作手段措施等,在会计环境中是属于受会计行业内部影响较大的部分。

会计信息是会计工作的价值体现,通过对经济信息的确认、计量、记录等一系列会计核算工作的践行,最终形成提供给所有者、债权人、政府部门及其他相关人员的会计资料,反映着企业一段时间内的经营成果及资产状况,以便于信息使用者可以据此进行决策,所以说控制会计信息的真实,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可以说是对整体会计工作的完善。会计环境对会计整体工作无论是在制度、规则方面,还是在相关从业人员专业素质的审核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进而影响到的就是会计工作最终形成的会计信息,下文会对会计环境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细述。

二、会计环境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会计环境的构成因素较为繁杂,本文难以一一详尽论述,所以就针对会计内外部环境中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较大的几个部分进行浅述:

(一)会计外部环境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

1、经济环境:经济环境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可以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的变换中得到很好的总结,在我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国有投资或控股的企业逐步市场化是有目共睹的,背后的经济体制也在不断的变化,会计信息在这种变革中因需求者的变化以及经济结构的变化都在实时发生着改变。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回落状态,奠实未来发展的经济基础,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做一个整理。在此环境下,我国政府不断强调各企业要将短期经济发展需要与长期可持续发展需求相结合,以谋求长期可持续的发展,会计工作无论是在基础核算还是在管理层次上,都要对短期利益与长期发展进行协调,由此产生的矛盾必然会影响到近期的会计信息质量。

2、税收环境:税收环境在大范围内可以归入到经济环境或者是法律环境中,但是在我国营业税改增值税的重要阶段,笔者认为将其单列出来讲是很具备代表性的。我国在“营改增”税制改革试点实施以前一直是营业税与增值税并行的状态,在某些行业会出现重复征税的问题,严重影响部分行业的发展。以施工行业为例,“营改增”前因其营业税额是基本确定的,会计核算对税负几乎就不需要筹划;而“营改增”之后,因为增值税以进销项税额之间的差额纳税作为纳税额,所以如何稳定各期税负,如何在增值税环境下扩大企业利润空间也成为会计工作的组成部分,在此税收环境下会计信息(利润表较为显著)不仅受生产经营活动影响,同时也受纳税筹划工作的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因素增加。

(二)会计内部环境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

1、会计职能:在现阶段会计的发展中,其职能已经由基础的经济活动记录(记账会计)向企业管理的层次(管理会计)转变,当然不同的地位和观念有着不同的工作角度,对会计信息也就存在一定的影响。记账会计更关心的是基础经济信息质量,保障核算信息的准确性,进一步保障自身利益不受损害,一般会计信息准确,但是缺乏管理角度的分析,而管理会计则是在企业发展的角度上进行会计核算,并以此进行职业的会计分析,两种职能的差异造成工作角度不同,必然会引起会计信息的差异。

2、会计素质与职业道德

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对会计主体一段时间内所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的核算汇总,并汇总分析而得到的信息化财务数据,因为会计人员是整个财务核算过程中最主要的工作者,财务信息受其主观能动性影响必然较高,所以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与道德素养成为整体的核算工作较大的影响因素。专业素质不达标会影响到会计主体财务管理职能的实现,降低会计主体的财务管理水平,会计信息质量自然随之降低,而道德素养缺失,虽然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处理妥善,但是却极易发生财务侵占挪用等行为造成会计主体资产流失,相关会计人员为掩盖不法行为必然会伪造财务基础资料,进一步影响到的就是企业最终形成的会计信息与财务资料。

三、完善会计环境以提升会计信息质量措施浅析

(一)培养会计人员对外部会计环境变化的敏感认知

会计外部环境的变化自政策出台到贯彻实施往往是存在一定时间差异,而会计主体必须对这部分时间进行有效的利用,因为会计外部环境变化往往是我国对会计工作的调整约束,用以规范我国会计行业运营机制,所以对会计工作的理论构架和外部约束影响较大。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会计主体认知到会计外部环境的变化一般是采取一种放任的态度,导致当期的财务数据与宏观政策不相协调,会计主体的会计信息达不到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有效性与真实性受到质疑。所以依笔者观点而言,会计主体必须要认知到会计外部环境对会计信息的宏观导向作用,培养会计人员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认知,一方面保障会计主体发展顺应宏观环境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保障会计信息符合会计外部环境影响下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二)注重会计人员的任用

会计人员所从事工作关乎到会计主体的营运命脉,其工作所产生的会计信息更是服务于会计主体及与会计主体有利益交集的信息使用者,信息的真实有效直接关系到企业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经营与发展。所以会计主体在对会计人员的启用流程中,必须要经过专业素质的考核加之一段时间的道德素质考核,特别是在我国会计只能逐步向管理层次转变的时段上,必须要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进行严格考核,以保障会计工作的有序进行,通过一系列完整、完善的会计处理方法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三)健全内部控制

无论会计内部环境有多么健全,会计主体都必须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并保障其实施,在会计主体的经营保障角度来讲,内部控制系统可以保障会计主体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进行,在会计信息质量角度来讲,内部控制可以保障信息基本的真实性,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状况。以审计监督为例,作为会计工作的内部监管部门,可以保障会计基础的记录计量行为的真实性,保障会计信息基础资料的真实完整,有效控制虚假财务资料和不法会计行为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虽然难以在管理层次上提供有效的财务分析,但是却可以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

以个人观点来看,会计主体在通过控制会计环境来提升整体会计信息质量的工作中,对会计外部环境只有适应并加以运用,而会计内部环境却可以受会计主体的意志影响,所以本文在会计内部环境的完善角度叙述较多,以期有助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刘丽宏.企业会计环境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J].黑龙江科学,2014,(07)

[2] .陈伟.企业会计环境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6,(14)

作者:蔡剑虹

上一篇:国内企业内部审计作用论文下一篇:矿山测量煤矿安全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