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艺术教育研究论文

2022-04-20

籍之伟,1949年出生,中共党员,教授。现任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北京市第九次、第十次党代会代表,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一届市政协常委。1982年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本科毕业,理学士,1986年清华大学社会科学系毕业,法学士。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影视艺术教育研究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影视艺术教育研究论文 篇1:

2010—2014年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现状剖析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整体发展,经济水平日益增长的同时也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的脚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逐渐成为是我国人文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是祖国发展的后备军,在培养祖国栋梁之才时不但要传授学生知识技能,还要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这就需要通过公共艺术教育的力量,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通过对2010-2014年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的深入分析,为加强今后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质量和水平寻找新的途径。

关键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剖析

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意义

公共艺术教育是在学科综合专业基础和公共艺术专业方向基础课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分别对各种公共艺术理论知识、实践知识进行研究和学习,涵盖公共艺术本体形态、艺术形式、创作形式、创作观念、方法、技巧及审美意识等综合内容。自从我国教育部在2006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印发以来,公共艺术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很多高校陆续开设了以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为主的选修课,如《音乐欣赏》、《艺术导论》、《舞蹈赏析》、《影视鉴赏》等。同时艺术理论的研究也出现了百花齐放的现象。但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开展至今尚存在很多不足,这就需要系统的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进行深入研究,以解决现阶段的问题,为今后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提供有效的平台。

二、期刊论文、学术论文研究内容现状分析

(一)论文检索结果统计分析

2015年4月20日,笔者在知网中通过对“公共艺术教育”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截止到2016年3月16日,共检索到期刊论文1097篇;其中摘要中含有公共艺术教育的有317篇;关键词含有公共艺术教育的有382篇;主题是公共艺术教育的有413篇。学位论文260篇;其中摘要中含有公共艺术教育的有33篇;关键词含有公共艺术教育的有30篇;主题是公共艺术教育的有36篇。以同样的方式在万方数据资源系统进行检索得出以下结论。

根据表二我们不难看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论文在2012年处于高峰状态,随后的两年研究数量有所下降,应该说在2010-2014这五年期间从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从稳步上升到略有回落的现象,说明学术界的研究从狂热的探索到进入思考的状态,为迎来新的一次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改革做准备。

(三)公共艺术教育期刊论文和学术论文年度研究热点主题词统计

期刊和学术论文的研究的内容,主要是以主题词所概括出来的,所以笔者检索高频率出现的四项主题词来统计研究的热点问题。

由表三可以看出,5年间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着重在课程、功能、教学、改革四个方面。

(四)公共艺术教育期刊论文和学术论文研究分支学科的统计通过对高校艺术课程的开设情况统计,可以对研究者的研究领域有所了解。

通过表四可以看出,对于公共艺术教育中艺术教育的研究占有很大的比重达到66.3%,其次是音乐教育,占23%。对于美术、影视、舞蹈、书法的研究显然较弱。这明显说明普通高校学生对艺术教育和音乐教育更容易接受,对于美术、影视、舞蹈、书法的艺术门类接受能力也较弱。

三、2010年-2014年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现状剖析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从1995年研究至今已有20多年了,从最初的确定公共艺术教育概念,到近些年来的各项深入研究,无疑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但是发展的同时也有着不断地尝试、不断的探索与不断的创新。通过对2010年-2014年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统计分析,笔者总结出三个方面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第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应在“美育”教育的功能方面的研究予以加强

邵阳学院姚武认为:全国的公共艺术教育大多还停留在提倡丰富学生文娱活动方面,对于艺术教育、审美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湖南理工学院徐振祥认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重在提高学生个体文化艺术素养和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第二,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开设的科目、教材和课程教学内容需得到统一;

中国美术学院教师曲琳琳认为:各普通高校一般都是根据学校自身的师资量、教学水平开设的公共艺术选修课程,增强了课程设置的随意性。陕西警官职业学院仲晴晴认为:公共艺术课程设置,需要分层次、选修必修兼有、统编教材。河池学院曾宏华认为公共艺术课中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过于专业化,没有找好课程定位。南通职业大学唐劲松认为:公共艺术课程应该是艺术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以增强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为原则。

第三,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需加强。

河南大学王新认为: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师应精通艺术理论和专业技能,掌握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同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先进的文化价值观。

郑州师范学院韩若男认为:有很多非艺术专业领域的教师也由于种种原因承担了艺术类课程,最终将导致艺术教育的严重偏差。阻碍了公共艺术教育的快速发展。

盐城师范学院潘龙瑞认为:公共艺术教育专职教师少,教师的自身素质也同样存在的不同的差异,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受教育程度。

参考文献:

[1]陈亚伟.陕西民办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分析.[J]品牌.2014.12

[2]劉颖、胡志伟.浅析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现状.[J].音乐时空.2014.21

课题名称:2010-2014年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现状剖析 项目编号:DSGB2015162。

作者:张姝婷 陈良红 靳辉 魏靖威

影视艺术教育研究论文 篇2:

抓住黄金机遇期 实现学院跨越式发展

籍之伟,1949年出生,中共党员,教授。现任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北京市第九次、第十次党代会代表,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一届市政协常委。1982年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本科毕业,理学士,1986年清华大学社会科学系毕业,法学士。曾任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团总支书记、党总支副书记,校党委委员、党委青年部部长、学生处处长、北校工作部部长,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常务副院长,全国高师学生工作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中国心理卫生学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高教学会大学生就业指导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高校学生工作研究会副会长,高校德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人民政协研究会常务理事等。在从事党政工作的同时一直从事教育学、法学、伦理学、政治学等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现任北京高校艺术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北京市政工系列高级职称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会顾问,北京高校党建研究会常务理事、奥运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高教学会理事、全国高教学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曾获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北京市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先进工作者、德育先进工作者、北京市干部培训工作先进个人、中共北京市委机关工委、市政协机关、北京师范大学优秀党员等称号。

记者:今年恰连北京电影学院建校60周年,您能简要介绍一下学院的发展历程吗?

籍之伟:北京电影学院始建于1950年,其前身是中央文化部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1951年改名为中央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校,1956年改为北京电影学院,现在是境内唯一、亚洲最大、世界著名的高等电影专业院校。回首60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阶段:

1950年~1956年是电影学院的初创阶段。这一时期除培养大专毕业生外,还培训急需的在职干部,培养的576名毕业生日后成了新中国电影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我院也因此获得了“新中国电影人才摇篮”的美誉。1956年电影学校改制为电影学院,开启了学校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学校逐步建立了涵盖电影艺术和技术领域的主要专业,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电影人才培养体系,输送的1,300余名毕业生成为20世纪70年代以后主导中国电影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文化大革命”时期电影学院停办。1977年电影学院恢复建制,1978年恢复招生,学校进入重新崛起时期。到20世纪末的20多年时间里,电影学院在较高的标准上构建了完备的现代电影教育体系,培养各类学生4,000余名,其中就有享誉世界的第五代电影人和风头日盛的第六代电影人。新世纪以来,学校启动了建设世界一流电影学院的发展进程,掀开了学院发展的崭新篇章。经过近十年的建设,已发展成为集人才培养、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于一体的世界著名电影专业高等院校,以良好的发展成果迎来了电影教育发展的“黄金机遇期”。

记者:请问进入新世纪以来北京电影学院的发展有哪些突出成绩?人才培养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籍之伟: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情况下,师生员工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中,抓住机遇,取得了突出成绩:确立了世界一流电影学院的发展目标,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2003年申请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获得成功,并于2004年正式招生,形成了层次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2007年以优秀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8年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达标检查验收获得优秀成绩;先后建立了动画学院、电影学系(电影理论研究所)、数字媒体技术研究所(系)等新的教学科研单位,新增美术学和广播电视艺术学两个硕士点,获得艺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资格,成为首批艺术专业硕士(MFA)招生培养试点院校,是北京市影视艺术研究基地、中国儿童电影研究中心、国家动画人才培养基地和北京市“艺术文化学科群”建设的主持单位……学科实力明显增强,专业建设显著发展。学校现有33个本科专业方向,形成了适应电影艺术、技术和产业发展要求,适应相关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教育教学体系。

电影学院培养人才的突出特点是坚持以实践教学体系为核心,培养具有突出动手能力,能直接进行电影创作、制作的专业人员。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学大纲、课程体系和实习实践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等都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个中心。近年来,学校又高度重视学生的价值观念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正方向、厚基础、重电影、强技能”的教育思想观念。在建校60周年之际,我们要全面总结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要对优秀的电影教育工作者和优秀毕业生进行表彰。

记者:2007年本科教学评估,2008年党建评估,北京电影学院都取得了“优秀”的成绩,请忿谈谈这两个评估对学校发展的作用。

籍之伟:近60年来,北京电影学院形成了良好的办学传统,但梳理不够;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但是总结不够;建立了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但规范不够;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但总结提炼不够。始自2005年的本科教学迎评促建工作,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

两年多的迎评促建工作,使本科教学工作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办学指导思想方面,开展了首次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总结凝练出学校教育思想观念,推动了教学中心地位的落实;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落实了教授、副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的要求,规范了教学的各个环节,引导教师正确处理教学、科研和艺术创作的关系;在教学条件与利用方面,新建动画艺术、录音技术、美术特技和数字电影等4个实验室,2009年底生均教学科研设备值已达到10.3万元,名列全国高校前茅;新增教学行政用房两万平方米,学校运动场等重点校园环境改造项目使得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在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方面,完善了专业结构,修订了培养方案,调整了课程体系,加强了实践教学和教材建设;在教学管理方面,制订了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建立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促进了教师风范和学生学习风气的改善,提高了教学效果,并对以实践教学为主导的办学特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深入的总结。总之,本科教学评估是我院历史上最系统、最全面、最深刻的一次教育教学建设和改革工程,有力推动了世界一流电影学院建设,对学校发展影响深远。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自2004年以来,学校党委非常重视党建工作,以落实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标准为契机,全面推动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在党建评估迎评促建工作中,学校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原则,在系统探索和总结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党委坚持把方向、抓大事、谋全局,围绕“办什么样的电影学院,怎样办电影学院”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等根本性问题,以明确的发展理念和清晰的战略构想统领学院事业发展;主动适应高等艺术教育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的要求以及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不断深化改革,加强学

科龙头地位,强化质量立校意识,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增强了学校发展的动力、活力和核心竞争力;以艺术观教育为核心,大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统一思想、凝聚人心,为学校发展提供强大精神支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从而为世界一流电影学院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记者:请问新世纪以来,北京电影学院在发展中坚持了哪些特色,并在教育教学改革中采取了哪些措施?

籍之伟:新世纪以来,电影学院的发展具有这样几个突出的特色:一是坚持内涵式发展,把办学规模维持在适度水平上,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管理水平;二是坚持科学发展,正确处理继承传统和开拓创新的关系、办学规模和质量效益的关系、教学和科研以及艺术创作的关系、艺术教育的特殊规律与高等教育一般规律的关系等;三是坚持以改革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四是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实现全体教职工共享发展成果,尽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和成才条件。

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党委制定了《关于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决定》,全面推行高质量的素质教育;组织开展了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总结凝练出北京电影学院的教育思想观念;制定和实施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落实中央十六号文件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完善以创作实践教学为主要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规范了学生作业和毕业联合作业等教学环节,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和艺术创新能力。

记者:有人说现在是电影发展的“黄金机遇期”,这对电影学院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籍之伟:今年1月21日国务院颁发了《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大力推动我国电影产业跨越式发展,实现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的历史性转变”。电影属于文化创业产业,其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很显然,电影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依赖于电影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为此,李长春、刘延东等中央领导年初专门就电影人才培养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培养一支优秀的电影编导和经营人才队伍,一支既熟悉电影艺术又懂得现代科技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以加快实现我国由电影生产大国向电影生产强国的历史性转变。6月1日,李长春同志在给广电总局、教育部和北京市领导的批示中进一步指出:“实现我国由电影生产大国向电影生产强国转变,必须以高端人才为保证。请广电总局、教育部会同北京市共同研究,全面提升北京电影学院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发挥该校的骨干、示范作用。”6月4日,刘延东同志在有关批示中指出:要“进一步支持电影学院在培养高素质电影专业人才和影视学科建设中发挥骨干作用”。随着《指导意见》的实施以及中央领导指示精神的落实,电影教育的发展也必将迎来—个又好又快的“黄金机遇期”,电影学院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

记者:对北京电影学院如何抓住机遇实现新的发展,您有什么样的想法?

籍之伟:要抓住电影教育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北京电影学院必须确立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当前,我们在做三件事:第一,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落实中央领导的指示,如建立中国第一个数字电影技术专业,从明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增加电影艺术与技术结合的硕士学历人才培养,举办数字技术、数字特技的研究生班;整合学院科研力量,申报数字电影艺术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目前这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已经通过了专家评审。第二,要以“弘扬传统、展示成就、凝聚力量、建设一流”为主题,举办好6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全面总结办学经验,增强师生和校友的凝聚力,进一步扩大学校在国内外的影响。第三,要深入总结“十一五”发展经验,科学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继续推进世界一流电影学院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十二五”期间,要始终用“世界一流”的发展目标统领学校发展全局,突出学科龙头地位,不断强化核心竞争力;建立传统优势学科和社会急需的新型交叉学科相互补充、电影艺术和电影技术有机结合的机制,形成以电影学为主体、数字技术为基础的结构合理、优势明显的学科专业体系;坚持质量立校,在发扬传统人才培养优势的同时,加大复合型、创新型和外向型人才培养力度,占领电影人才培养的制高点;加强办学条件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完善以创作实践教学为主要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条件支撑体系;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设与世界一流电影学院相适应的教师和管理人才队伍;继续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电影学院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的保证。

(作者单位: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赵英臣]

作者:童启富

影视艺术教育研究论文 篇3:

席勒美育思想的重要启示:追求人性的完满

摘 要 深入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明确要求,回顾借鉴席勒“追求人性完满”的美育思想,全面改进美育教学,需要进一步明确学校美育的根本目的,找到学校美育改革的落脚点和学校美育评价的基本标尺。

关 键 词 席勒;席勒美育思想;人性;审美

作者简介 许洪帅,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博士

一、席勒美育思想聚焦在人性的完满

美育思想在人类文化历史上已历经数千年,而美育作为一种教育实践却仅有200多年历史。大多数美育领域的专家学者都基本确认,“美育”的概念是由德国伟大剧作家、诗人席勒在《美育书简》中首次提出,这标志着美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领域的诞生。为全面改进美育教学,寻求创新发展,重新回顾与理解席勒的美育思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这有助于我们把握改进美育教学所需的美育价值观、质量观和公平观,持续推进学校美育教学体系和管理体制的变革。

(一)关照人的丰满存在和独立自由

席勒的美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美育书简》一书中。席勒认为,在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两种自然要求或冲动,一种是“感性冲动”,即人一方面要求使理性形式获得感性内容,使一切直接呈现于感官的东西成为人的物质存在;另一种是“理性冲动”,即人从另一方面又要求感性内容获得理性形式,使人在无限变化的客观世界中保持和谐的人格并遵从真理、法则和正义。在席勒看来,当面对这两种在本性上相互矛盾的要求时,“如果人孤立地去满足其中一种要求,或者只是一个接着一个地满足这两种要求,他绝不会懂得怎样才是充分而有意义的人”[1]84。

在席勒眼里,只有在人生存的完善状态中才能很好地解决二者的矛盾关系,并在经验世界中通过文化教养,这两种特性才能得到充分结合,实现平衡发展并使二者统一起来。也就是说,“同时意识到他的自由并感觉到他的存在,同时作为素材感觉到而又作为精神认识到,在这种情况下并且只有在这些情况下,人才具有人性的完整的直观”[1]84,“人就会兼有最丰满的存在和最高度的独立与自由”[1]80。这正是对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述的“人的对象化”和“对象的人化”这一辩证关系的预言。

(二)纠正和平复普遍存在的文化危机

席勒之所以抓住人性这两种要求的矛盾发展关系,主要是他看到了“古希腊人的本性是把艺术的一切魅力和智慧的全部尊严结合在一起……以我们时代所没有的那种单纯质朴使我们感到羞愧”[1]48。他认为,古希腊人“既有丰富的形式,又有丰富的内容……”。在他们身上,正是因为“想象的青年性和理性的成年性结合成的一种完美的人性”[1]49,使这两种自然要求走向统一。但随着工业革命、科技进步和国家愈加复杂的社会文化变迁,使社会等级和职业更严格的差别成为必然,“人的本性的内在纽带开始出现断裂,致命的冲突使本来处于和谐状态的人的各种力量相互矛盾”[1]50。即便在全球化竞争加剧、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今天,人性在面对片面追求财富和权力的同时,人性的这两种要求在彼此膨胀和局部压制间失衡,在醉心名利和权威屈从中扭曲,导致持续健康的经济社会发展受到種种冰冷现实的冲击和不美不雅行为的侵蚀……

席勒为了纠正和平复这一普遍存在的文化危机,创造性地提出了第三种冲动—审美冲动(游戏冲动),试用美育的力量来消除上述两方面的不同压力,使人从“感性的人”转变为“审美的人”,成为不受自然力量支配的自由人,以在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间实现自由沟通,回复人性的内在和谐与社会的感性文明。

(三)聚焦“人性的完满”这一重大命题

席勒认为,审美冲动的对象是一切在最广泛意义上被称为美的东西。美是“活的形象”,是“审美的创造冲动”,是作为一座桥梁,将感性与理性的矛盾在狭义与广义的审美体验中实现某种客观联系并统一起来,以此构筑一个充满“欢乐的游戏和形象显现的王国”[1]145。在这个王国里,美能够“使人类摆脱关系网的一切束缚,把人从一切物质和精神的强迫中解放出来”[2]348,进而“对纯粹的形象显现进行无所为而为的自由欣赏”[2]347。席勒认为,“美对我们是一种对象,同时又是主体的一种状态。美是形式,我们可以观照它,美同时又是生命,我们可以感知它。总之,美既是我们的状态也是我们的作为”[1]130-131。正因为美是物我同一、因人而彰、显现事实、动人无际的意向世界,亦是一个完整且充满意蕴和情趣的感性世界,美才有条件、有能力去实现“实在与形式的统一、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受动与自由的统一”[1]87,实现人性的和谐完满,使人走向崇高的心灵自由。正如席勒所言:只有当人在充分意义上是人的时候,他才富有审美;只有当人充满审美的时候,他才是完整的人。[1]90

席勒这一重大命题告诉我们,在人还是健康的情况下,正是审美的实践活动,也只有审美的全面践行,才能使人的精神世界达到完美,才能实现人性的完满,人才能够成为有充分意义的人。从一定程度上讲,如果审美活动缺失或不到位,人的精神世界将难以实现升华,人性的完满自然难以实现,人也就不是充分意义上的人。为此,席勒证明:“美育将会支撑起审美艺术和更艰难的生活技艺的整个大厦”[1]90,其目标是培养我们的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即全面和谐发展的完整的人。

上述审美思想,正是席勒从“追求人性的完满”这一核心目标出发,站在人文教育的坚定立场,通过鲜活真切的审美实践和精神感化,用审美的深刻体验和精神升华,照亮人性的本真和生活世界的本来面目;用超越实用和功利、理性和物质的审美行为,达成个体充分完全的综合素养,实现人的感性与理性的统一、精神与物质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不断促进和增强和谐社会的精神凝聚与力量。

二、借鉴席勒美育思想,

全面改进美育教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总体要求,并明确“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重点的改革举措。这是党中央立足社会改革发展全局和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作出的重大决策,必将有力推动我国学校美育进入一个新阶段,学校美育发展成果必将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学生。

当前,我国学校美育还不适应国家建设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实际需要,美育教学依然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薄弱环节,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仍是学校教育培养人全面发展最短的那块短板,主要制约因素在于学校美育课时与艺术师资配置不足,艺术教育质量标准及评价制度缺失,以及围绕艺术教育的学校美育包容性发展方式尚未形成等。究其深层原因,是有相当一部分教育行政领导和学校校长对美育“追求人性的完满”这一根本目的作粗浅的认识和狭窄的解释,过分紧缩先辈哲人关于美育的人文内涵,甚至对美育促使学生感受到一个有情趣、有意味、有美感的人生,因而对人生产生无限喜悦、爱恋、憧憬和梦想的作用采取漠视的态度。

为此,我们不仅需要在教育系统内、外部改进美育教学,更需要进一步明确学校美育的根本目的,找到学校美育改革的落脚点及评价的基本标尺,以此深入推进学校美育教学体系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一)学校美育的根本目的—追求人性的完满

席勒在18世纪末用美育追求人性完满的思想去牵手感性与理性,用真善美的同一去实现有充分意义上的完整的人,使人在物我同一、情景交融的审美体验中超越注重实用、功利的“自我”的有限性,把审美情趣的种子深深扎根于人的心中,从而在感官和心理上步入无限自由的意向世界和精神文明高地。

根据席勒的美育思想,学校美育的根本目的,无疑是促使广大青少年去追求人性的完满,促使他们感受到生活的情趣和快乐、人性的美丽和光辉,体验到精神的愉悦和满足、人生的幸福和意味,享受到生活世界的无限爱恋和美好梦想。这种感受、体验和享受的能力以及关联发展起来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恰恰可以通过包括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和技术美等在内的学校美育教学实践全面获得。

美育不是以“致知”为主要内容的知识教育,也不完全是纯粹的感性教育、情感教育和德性养成的附庸,而是培养和造就王国维所言的“完全之人物”,即以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的人文教育。这不仅是古往今来我国优秀教育文化继承创新的精华所在,也是世界各国教育适应时代变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务实之需,亦是美育的人文属性在当下中国的价值体认和价值追求,更是美育对于落实“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所作的积极努力。

(二)学校美育改革的落脚点—突出学校美育的人文属性

为突出学校美育的人文属性,落实以全面和谐发展的完整人为出发点的目标指向,需要我们深入认识学校美育在促使每个学生成为有用之才所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需要我们准确把握学校美育教学在促进青少年审美发展和人文素养上的改进方向。

学校美育的价值主要在于我们的美育教学满足青少年审美需要的属性及程度,可表現为审美态度、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青少年作为一个有充分意义的主体,满足其自身追求人性完满的需要,促使每个学生成为富有审美眼光、综合素养过硬的有用之才,恰是学校美育价值赖以存在并不可替代的关键因素。

尤其在当下所处的大审美时代,人们在有能力满足个体物质需要的同时,愈加注重追求某种超越使用价值、交换价值的审美及文化价值,致使审美生活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用大审美的经济概念去营造丰满的幸福体验、去实施更加高级的审美管理,以私人定制般的设计去实现全民数字化的体验方式,几乎成为个体生活、企事业单位、政府等社会机构共同的审美追求。这种愈加观照个体化、组织化、大众化的感性需要、社会幸福和精神氛围,正是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人文关怀的集中反映。

学校美育人文属性的改进方向表明,在一个社会里,美的重要性,可能还不只在于有多少个画家、舞者、音乐人和影视明星,而更在于所有经过学校美育健康成长起来并投身于不同行业和不同领域的青少年,怎样把美作为一种向前发展的创造力,或者把美作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一种创新驱动和增强社会活力的一种和谐征兆。

(三)学校美育评价的基本标尺—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为全面满足青少年审美发展需要,突破以往单纯强调审美认知培养,学校美育应全面确立以提高青少年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作为衡量学校美育质量的根本标准,用直接、丰满、持续、高效的美育教学活动,使青少年获得深刻的审美感受和审美体验,全面提升审美态度、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以及对不同审美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广泛认知参与,形成以艺术教育为学校美育的重要实施途径和内容的包容性发展机制,确保学校美育内外部协同、德智体美共融合一的综合素质实现方式的达成。

用创新、科学、现代、开放的学生审美素养的评价制度、学校美育评价公示制度和年度报告制度,形成学校艺术教育质量标准及评估体系的制度性建设,促进学校美育质量发展方式转向,创新美育教学,优化美育结构和资源配置,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不断激发各方面参与改进学校美育教学的积极性,构筑政府、学校、社会和家庭崇尚追求人性完满的美育梦想,以此让每个孩子拥有更多更丰富的审美发展机会,让每个青少年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学校美育教学,成为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席勒.美育书简[M].徐恒醇,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84.

[2]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1:348.

责任编辑/李书华

作者:许洪帅

上一篇:人才培养物流管理论文下一篇:石油企业人力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