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能力职业素质论文

2022-04-29

【摘要】本文基于“知行合一”理念,探讨如何培养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分析“知行合一”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概念的基础上,从提升教师自身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及实践能力、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化教学实效、建设国际化特色校园文化等方面提出培养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施路径和方法。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跨文化交际能力职业素质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跨文化交际能力职业素质论文 篇1: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职英语教学方式的创新

[摘           要]  简要阐述跨文化交际的内涵与意义,从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交际风格等方面剖析制约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因素,最后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创新思考:创新教学环境,构建跨文化交际情境;创新教学载体,构建多元化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资源,构建立体化资源体系。

[关    键   词]  中职;英语;跨文化交际

隨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剧,英语作为全球交际性语言的地位越来越显著。作为职业教育有机组成部分的中职英语教师,必须要基于英语教学的重要意义,立足于跨文化交际视角,深刻了解跨文化交际内涵,深入剖析制约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的因素,不断创新中职英语教学方式,使英语成为提升中职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着力点。

一、跨文化交际的内涵与意义

只有充分了解跨文化交际的内涵与意义,才能强化师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才能全面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

(一)跨文化交际的内涵

跨文化交际,顾名思义就是基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交流,包括思想、情感、信息等多个层面。“跨文化交际的本质是交流活动,而这种交际活动又受到交际者文化背景的影响。”它不同于相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不存在文化障碍。跨文化交际受到交际者语用文化的影响,如果对语用文化背景缺乏足够的了解,往往容易造成交际障碍,甚至引发交际事件,导致交际者产生误解,影响交际的预期目的。

(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意义

跨文化交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首先,它是全球一体化时代的需求。在全球加速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人们之间的交际越来越频繁,全球交互性增强加剧了跨文化交际。其次,它是文化互动的需求。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需要不断地在与外来文化交互的过程中发展,不断完善,最后,它是中职生自我发展需求。中职生不同于普高生,他们毕业后往往走向工作岗位,需要与不同岗位、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就业者进行交际,尤其在国际化交际加剧的时代下,跨文化交际能力对提升学生岗位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制约中职生跨文化交际的因素

制约中职生跨文化交际的因素是多元的,它是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交际风格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语用文化背景

英语教学中无论是词汇,还是语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了词汇与语法内涵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例如“狗”这个词汇在英语中,是一个褒义词,意味着吉祥、幸运;但是在汉语语系下,它有时是作为贬义词来理解的,例如俗语语境下的“狗眼看人低”。可见,渗透语用文化背景对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至关重要。

(二)思维方式差异

语言交际是一项思维活动,它受交际者思维内容与方式影响。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下,不同语域的交际者思维方式体现一定的差异性。汉语语域环境下,交际者语言交际思维体现出形象性特点,过于注重意义分析;英语语域环境下,更加注重客观性,因此思维上体现出严密性特点,了解思维方式对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非常重要。

(三)交际风格不同

交际风格是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习惯性方式,是文化惯性作用下的结果。交际风格也受文化背景影响,语用思维方式也影响着交际风格。汉语与英语交际风格相比,汉语注重含蓄,英语交际风格更注重简单明了,如果对两者交际风格缺乏足够了解,也容易造成交际误解。

三、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职英语教学方式的创新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职英语教学转变教学理念,确立跨文化交际理念,从教学环境、教学载体、教学资源等层面,不断创新中职英语教学。

(一)创新教学环境,构建跨文化交际情境

中职英语作为一门交际性语言学科,离不开特点的交际环境。中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需要我们重新英语教学环境,构建异质、比较式文化交际环境,在生动的情境作用下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1.构建异质文化交际情境

构建异质文化交际情境是指基于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的需要,构建适宜学生英语交际的文化情境。目前,不少教师在教学时,能够注重语用环境建构,但是往往借助汉语语境构建学习情境,这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不适宜性。我们要基于英语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与交际风格等,帮助学生构建适切的跨文化交际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英语语用环境。

例如“School Life”一课,我们可以利用一段英语视频,展示英语语域学生的一日校园生活,重点聚焦校园一日交际中具有异质特征的语用情境,从而借助情境渗透语用文化知识教学,让学生在生动的异质文化交际情境中学习文本背景知识,从而激发学生英语语用文化的学习兴趣,避免语用文化渗透的单调感。

2.构建对比文化交际情境

中职学生长期以来接受母语教育,而且大多数时间生活在母语交际环境下,因此受到母语语用文化影响很大,甚至根深蒂固,这都将对学生英语交际产生负面影响。为了强化学生对汉语、英语跨文化交际差异性了解,在构建跨文化交际环境时,我们不仅要注重英语异质文化情境建构,还要注意构建比较式交际情境。

“School Life”一课,在视频展示设计时,我们可以将英语与汉语一日生活中交际的不同点通过视频截取的方式进行组合,形成一组对比式情境视频,从而通过观看对比视频,帮助学生清楚地了解英语、汉语跨文化交际区别,达到强化学生认识的目的。

(二)创新教学载体,构建多元化教学方法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离不开教学载体,这就需要我们打破当前中职英语教学单一化方式,构建多元化教学方法,发挥任务驱动效应、问题引领作用,并借助媒体优势。

1.任务驱动法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需要强化师生教与学的目的性,这就需要我们基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合理设置学习任务,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机渗透在教学任务中,从而使学生在围绕问题展开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任务驱动法要达到预期效应,科学设计任务是关键,为了使教学任务更加贴近中职教育的特点,我们可以根据学生未来岗位语用交际场景设计学习任务。

例如“Getting Together”一课,在教学时我模拟学生未来毕业后,一次单位聚会,里面有外籍同事,布置学生围绕与外籍同事聚会上的交谈作为任务,设计交谈策划方案,并对交流话题中可能存在的跨文化知识进行充分的预设,最后进行模拟交际。由于结合中职学生的职业实际,并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渗透在教学任务中,学生兴趣浓厚,而且通过自主策划方案,搜集文化背景知识,丰富了学生跨文化积淀。

2.问题引领法

问题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往往借助问题引领学生思考并推动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跨文化交际视角下,教师要根据中职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的需要,综合英语教学目标,精心设计问题,并将跨文化交际知识有机融合在问题中,从而发挥问题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引领作用。

仍以“Getting Together”为例,在活动之前,为了强化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教师可以在学生策划之前,提出问题:这一场景中,会涉及哪些跨文化交际的知识。通过明确的问题,强化学生自主搜索的目的性,从而提升学生自主策划的效率,帮助学生对这一交际主题中可能涉及的跨文化知识形成系统的认识。

3.媒介辅助法

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认知方式,这就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从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中转变出来,善于借助信息技术直观形象的优势,推动静态课堂向动态课堂转变,从而使媒介成为提升中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

例如“At the Bank”一课,我们可以援引一段与本文话题相同、相似的视频资源,引导中职学生观看,分析其中涉及的跨文化交际知识点与语言点,并借助暂停、放大聚焦的方式,帮助学生强化这一知识点与语言点的认识,并引导学生围绕视频开展相应的交际活动。

(三)创新教学资源,构建立体化资源体系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职英语教学要进一步创新教学资源,除了立足于传统的教材资源外,还要基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开发校本教材,构建立体化教学资源体系,促进中职英语教学方式转变。

1.深耕既有教材

目前,中职英语教学中,不少教师忽视教材内容的挖掘,存在舍本求末的现象。我们要改变这种片面化教材使用观,要将立足点放在既有的教材中,深入挖掘英语教材中跨文化交际知识点,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跨文化交际教学。教材中跨文化交际知识点的渗透要自然,将跨文化交际活动与英语教学活动有机融为一体,不能孤立地隔离开来。不仅如此,跨文化交际要注重提炼主题,不能支离破碎。

例如“Travel”一课,我们可以围绕本课提炼“旅行交际文化”主题,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教材中涉及的“旅行交际文化”知识点,并围绕这一主题开展跨文化交际活动,从而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

2.开发校本教材

教材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载体,但不是唯一载体,这是因为教材内容往往受版面制约,内容相对单薄有限。这就需要我们基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在立足教材基础上开发校本教材,从而使校本教材成为教材的有机补充。校本教材开发时,要紧扣教材内容进行有机的延展,而不是盲目的扩展。

仍以“Travel”一课教学为主,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引领学生围绕“旅行交际文化”,开展课后交际活动。首先,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这一主题搜集相关的英语语用文化知识,形成校本资源,从而丰富学生跨文化知识积淀;其次,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搜集有关旅行交际文化的影像资料,作为校本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引领学生在观看视频中增长跨文化知识;最后,整合学生跨文化交际成果,作为校本资源。教师要将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成果形成数字化资料,从而使之转化为跨文化交际的教学資源。

总之,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是提升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路径,也是中职英语教学提升的新着力点。但是,我们要意识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进一步转变思想认识,强化跨文化交际意识,努力构建适宜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生长的交际环境,优化教学法,拓展教学资源,向社会输送高素质的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吴榕莉.让跨文化交际在中职英语课堂驻足[J].校园英语,2017(5):90-91.

[2]周雨.谈中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途径[J].疯狂英语(教学版),2016(11):23-25.

作者:顾世国

跨文化交际能力职业素质论文 篇2:

基于“知行合一”理念培养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探讨

【摘 要】本文基于“知行合一”理念,探讨如何培养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分析“知行合一”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概念的基础上,从提升教师自身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及实践能力、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化教学实效、建设国际化特色校园文化等方面提出培养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施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知行合一;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合作正向纵深发展,各职业院校与境外职业院校的交往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境外学生出现在各职业院校的校园,与中国学生共同生活,共同接受中国职业教育学历学习和职业培训。为保证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质量,强化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中国标准、中国特色,同时也保证境内职业教育学生能从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中获益,对中外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愈发成为重要的命题。本文试基于“知行合一”理念,探讨培养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路径和方法。

一、概念解读

(一)“知行合一”

知和行是中国传统哲学孜孜不倦探索的重要命题。《尚书·说命》中傅说提及“知之匪艰,行之惟艰”;孔子言论也曾经论及“知”与“行”;明代王明阳在论及道德观念与道德修养时,指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提出“知行合一”的理论。对于职业教育来说,“知行合一”,“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实现“思想”和“行动”统一,要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近年来,职业教育的多份重要文件也都不同程度地提及“知行合一”。《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的通知》提出“推动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共同育人机制”;《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教育“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

(二)跨文化交際能力

跨文化问题研究起源于20世纪的美国,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跨文化研究起步,在引进各种研究的理论和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取得了很好的进展。

由于理论背景不同,目前学界对跨文化交际尚未达成共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众说纷纭,对高职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培养的相关研究文献也不多见。研究者张卫东指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能恰当运用语言、文化知识与文化背景有差异的人士有效而得体地开展交际活动的能力,这是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的决定性因素。研究者许力生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动机、知识、技能、语境和效果五个要素。

二、基于“知行合一”理念培养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路径

职业教育国际化交流与合作为高职学生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广阔交往空间,接受中国职业教育的学生,其交往对象可能来自世界各地,他们有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生活习俗、受教育经历和生活轨迹,彼此之间能否顺利完成沟通,达成相互理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培养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于使高职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和世界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对世界文化差异宽容、开放的态度,在交流互动中实现交际双方都能理解和接受的跨文化交际结果”。以“知行合一”的理念来关照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应当在学习跨文化交际相关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在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实践语境之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以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促进理论深化。

(一)基于“知行合一”理念提升教师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实践及指导能力

将“知行合一”落实到职业教育领域,就是要强调职业教育的实干,以“行”促“知”,要有实践支撑职业教育的理论学习;要以“知”促“行”,是要知识学习和工作实践的统一,是要有认识高度和行动自觉的实干,是“思想”和“行动”统一。

1.“知行合一”,提升高职教师跨文化交际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包括知识习得、动机培养、技能训练等环节,在职业教育的学习情境下,高职学生作为学习者建构自己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知识体系,需要教师和学生充分发挥各自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如果将“知”理解为教师的专业及跨文化交际的知识和理论,“行”可以理解为教师跨文化交际实践能力、指导能力以及学生学习跨文化知识的实践,按照“知行合一”的理念,那么“知”作为“行”的起点,学生的理论学习以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为前导,“知”为“行”先,教师的“知”为自身“行”以及学生的“知”和“行”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本着“知行合一”的理念,高职教师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问题,首先要提升教师对跨文化交际所需语言能力、文化能力的认知。培养高职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必须具备充分的专业素质、足够的跨文化知识以及跨文化交际的实践能力、指导能力,教师的自我提升显然是培养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键性前提。其次高职教师要重视培养跨文化交际的实践能力。职业院校的教师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往往缺少跨文化交际的实践经验,因而,高职教师跨文化实践经验的提升是能有效指导学生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前提。在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校园特点中,教师要积极参与留学生校园生活的各项活动,通过与留学生的交往实践不断丰富自身跨文化交际经验,通过跨文化交际的实践,不断提升自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丰富自身的实践经验。

2.“知行合一”,提升高职教师跨文化交际的指导能力。作为职业教育教学活动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高职教师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理论知识的引导和讲解,对跨文化交际实践的引导和组织,影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成效。但知与行之间有很大的距离,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是困难的,高职教师缺乏对跨文化现象的真实了解,或者缺乏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知识的梳理,往往导致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误解和疏忽,在课堂上难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无法帮助学生触类旁通。

要解决这一问题,高职教师在提升自身关于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同时,必须贯彻“知行合一”的原则,必须联系实际知行合一,通过理论的指导,利用知识的积累,来洞察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应了解影响高职学生得体开展跨文化交际的因素,是跨文化知识、跨文化交际意识还是跨文化交际能力;根据学生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模式,有意识地设计包含跨文化交际任务的典型情境;有意识地开展课程行动研究,开展教学反思,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经常参与跨文化交际教学的研讨与交流,使得教师自身认知与行动逐渐趋向一致,不断提升对于跨文化交际的指导能力。

(二)基于“知行合一”理念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化教学实效

“情境”是有效学习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习者沉浸在社会文化“情境”中,可以促进有效学习。用“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关照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问题,也就是使高职学生置身于实际的跨文化交际情境中,将会对其跨文化能力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对留学生的管理方式多样,或将国际学生独立编班,或与中国学生混编管理,无论哪一种管理方式下,高职教师若能按照“情境”设置的要求,使中外学生沉浸在有利于跨文化交际的学习“情境”中,指导学生在学习情境中接受和完成跨文化交际任务,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显然有利于提升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1.提升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问题意识。“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强调让高职学生在一定的工作环境中完成学习性工作任务,通过在或真实或模拟的工作环境中接受相应的职业训练,养成现代职业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价值观和态度。高职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需要在跨文化交际的“情境”中、在解决跨文化交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

提升高职教师发现、解决跨文化交际问题的问题意识,是一个重要环节。授课前,院校应通过多种方式组织教师深入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际学生中,与国际学生深度交流,进行跨文化交际问题诊断,把握培养中外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应着力解决的问题。在課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设置有利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情境,有针对性地预留学生提出问题的空间,通过解决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从被动转为主动,从观察、记忆到实践、行动,“知行合一”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提升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掌控能力。高职教师应着力提升课堂管理能力,“知行合一”掌控跨文化交际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在课堂授课前,布置学生自主学习相关内容,并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研讨,将研究过程及成果制作成小视屏,在课堂上汇报;在课堂授课环节,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头脑风暴法等需要学生参与实践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充分跟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有效利用新媒体技术与多媒体教学资源,针对课程学习重点、难点,以网络技术为支撑,制作、发布微课等资源。这样的教学过程,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同时,培养了沟通合作能力,能有效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

(三)基于“知行合一”理念建设国际化特色校园文化

1.建设有利于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精神建设的重要载体,是高职院校发展历史、人文价值、精神底蕴的集中体现,对高职学生全面发展有特殊的功能,对职业教育提升中外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职业院校在国际学生与普通中国学生共同置身于校园生活真实的交际境况下,通过在校园的环境、建筑、设施、宣传标语、宣传手册等物质层面文化要素,以及校训、校风等精神层面文化要素建设中增加国际化因素,促进中外学生交流;通过校园文化活动与课堂教学的互相融合,扩大学生国际视野,“知行合一”使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培养彼此融汇、相得益彰,循序渐进提高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2.开展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校园文化活动。职业院校应着力以“知行合一”的理念,开展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的、有利于跨文化交际的校园文化活动,例如可利用学院图书馆、学院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等国际化校园的功能性区域,举办中外书画展览等中外文艺欣赏活动,举办英语角等中外语言交流实践,举办外语歌曲演唱、演讲等中外文化艺术赛项;也可以面向中外学生招募文化志愿者,组织志愿者利用课余在校园开展世界读书日或各国传统节日文化等公益类教育活动,利用假期为校园周边社区的居民举办中外文化主题的艺术展或文艺会演,为社区居民提供跨越文化的美育培训,提高学生与居民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提升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需要培养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的知识、动机、技能,更需要给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交流的实践,“知行合一”是最根本的理念和出发点。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发〔2010〕12号)[EB/OL].(2010-07-29)[2019-08-13].http://www.moe.gov.cn/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00729_171904.html

[2]王阳明.传习录全译[M].于民雄注,顾久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

[3]许力生,孙淑女.跨文化能力递进——交互培养模式构建[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

[4]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EB/OL](2019-02-13)[2019-08-13].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作者简介】龙柳萍(1970— ),女,广西柳州人,硕士,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网络文学。

(责编 何田田)

作者:龙柳萍

跨文化交际能力职业素质论文 篇3: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内容摘要:一带一路背景下,培养高素质的英语跨文化交际人才对于国际间经济繁荣与文化交流融合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从培养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需要出发,从多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能力要求以及当前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能够提高高校英语专业人才综合素质,进而促进一带一路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专业学生 要求 策略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间的经济往来以及文化交流日益密切。跨文化交际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战略部署,河南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建设为河南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随着区域合作和交往日益加深,在产业升级、产业转型的同时,加快英语跨文化和交际人才的培养是满足社会需求和服务国家建设的重要方面。隨着社会对外语人才需求的多元化,我们迫切需要具有国际化视野,熟悉国外文化,以及具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的英语专业人才。

近年来,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也从最初注重语法和翻译能力的培养转变为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播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综合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我国的英语教学虽然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教学效果始终不如人意。“一带一路”背景下,在不同文化交流中发生的冲突或误会,往往不是因为语言的障碍,而是文化的冲突。我们培养的英语专业学生语言能力强,语言技能熟练,但社会文化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差。如何提高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交际能力,特别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交流中,英语专业人才的文化理解能力和交际策略能力是影响有效的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因素,因此,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对于国际间经济繁荣与文化交流融合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与实践价值。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

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始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主要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在跨越种族、社会阶层、教育背景等因素的情况下,分享思想、感情和信息时所发生的一切交际。美国人类学家艾德华.霍尔(Edward Hall)被称为“跨文化交际之父”,对于文化与交际之间的关系颇有研究。1983年,古迪昆斯特(GudyKunst)发表的著作《跨文化交际理论:当前视角》(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ory: Current Perspectives)被认为是跨文化交际学作为独立、成熟学科的标志。跨文化交际学使语言教学专家们认识到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因素,外语交际就是跨文化交际,是衡量外语人才是否具有文化认知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标准。跨文化交际是一种交际行为,最终的目的是培养人们对不同文化持积极理解、平等、尊重的态度,培养跨文化交际中的适应能力和交际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英语专业学生必备的一项能力,除了掌握必备的语言知识,还要掌握在不同文化交往过程中出现的非语言因素,了解不同的文化习俗、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思维方式、宗教礼仪等。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所需要的能力,是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有效的,适宜的交际的能力,即:交际的有效性和交际的适宜性。

在经济和文化迅速全球化的今天,国际交往日益频繁,“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下,跨文化交际不可避免,河南省高校应把培养高素质的英语跨文化交际人才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结合起来。“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外贸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以及综合服务等新型的对外贸易方式成为我国行业发展的新形式。旨在服务国家经济建设为资源配置和产业发展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语言技能的英语专业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新形势下的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结构的能力,把听、说、读、写的操作和语言信息的输入输出置于语言学习的实践中去;培养学生正确选择词汇的能力和创造性地运用词汇组句成文的能力;提升学生根据所处的语言环境运用英语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能力。(2)结合语言社会环境恰当的运用交际策略:社会语言能力是交际双方能够互相理解并顺利交际的前提,即学生在正确掌握语言形式的基础上,要考虑语言形式的功能,了解背景知识,情景知识,在不同的场合,根据不同的交际对象,按照不同的需要,运用文化认知能力和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分析能力,用合适的语言方式,得体的交际策略来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
  三.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策

1.提高教师跨文化意识,有效地指导教学

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对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教师本身就应该具有相关的跨文化知识,注重滋生能力培养,改变教学观念。只有教师具备了丰富的跨文化知识,才能将知识传道给学生,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端正自己对文化的态度,尊重不同文化间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跨文化意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文化教学的角度教授英语语言知识和进行文化渗透,增强学生对异域文化的敏锐性,提高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时代在进步,文化在更新,教师自身要多争取外出进修和学习的机会,广泛地去接触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优秀外文影片、利用互联网多渠道的去拓展自身的知识广度、加强有关文化方面的学习,增加自身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的了解,课堂上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性,指导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树立平等的文化观,理解不同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效地指导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解和学习。

2.注重文化教学,培养国际化外语专业人才

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就包括培养社会文化能力或跨文化交际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民族的交往,和文化间的传播,语言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文化因素是影响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因素。然而,我国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缺乏自然习得英语的环境,对英语文化背景的了解贫乏,学生的语言能力也大多局限于课堂上接受英语知识的讲解和相关语言技能训练,缺乏真实的交流语境,导致学生缺乏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不具备社交能力,在跨文化交际中因为缺乏对彼此文化的了解而出现交际失误。因此,在英语课堂上文化教学应该和语言教学同时进行,在语言学习的同时,让学生意识到文化与语言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进行文化渗透。教师应注重开发课堂教学的潜力,在培养学生实际运用听、说、读、写、译等基本的语言技能的同时,有意识的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将中西文化进行对比教学,加强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理解,并根据学生的语言能力,接收和领悟能力来确定文化教学的内容,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交际的能力,从而达到交际成功。

采用跨文化交际教学模式,利用多种途径和渠道模拟目的语文化语境,让学生去了解英语语言的文化内涵,语体文化和相关的人文地理、风俗和习惯、熟悉英语文化背景、了解不同的民族心理、思维方式、时空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加强自身的文化洞察力,文化理解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挖掘自己的潜力,运用所学的知识化解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问题,并逐步增强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同时,树立国际化的教育理念,让学生融入跨文化交际环境,了解国际化动态,使教学内容、方式和教学语言与国际接轨,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和视野,具有较高外语专业水平的跨文化交际人才。

3.培養学生思辨能力,提高学生文化鉴别能力

语言中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教学中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理解和使用。在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同时,教师还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人文素养,加深对中西方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培养世界认识,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专业的写作课和阅读课程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点。英语专业写作课程一方面是训练学生的基本语言技能和写作技巧,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在阐述、分析或评价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思辨能力,提高区分可接受的文化和不可接受的文化的能力,防止将目的语文化盲目地全盘接受。

英语阅读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理解过程,也是一种书面语言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需要调动学生各种思维和判断力的复杂过程。教师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广泛涉猎不同题材的文本资料,逐步提升阅读专注力。在阅读英语文章时,学生会遇到大量的文化内涵丰富的词汇,提升在具体的语境中了解和掌握词汇背后所承载的西方文化,理解中西方不同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开阔文化视野,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此外,还可以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提高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异同的鉴别能力,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思辨能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问题的灵活,为今后的社会生存和和职业选择提供助力。

4.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应用能力

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要注重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上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化的体验。创造丰富的跨文化交际情景,如角色扮演、模拟交际场景等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抽象的文化知识。学生除了认真学习教材中包含的文化内容外,还应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更多地相关文化知识,如利用有关英语国家的图片、物品让学生获得直观的文化知识,了解其艺术成就,风土人情等;利用互联网等资源多渠道地摄取文化知识,广泛地区阅读英文书籍,深层次地了解西方文化,如价值观、道德观、人生哲学与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文化。通过基础语言知识和跨文化实践实训的方式,将课外活动与实践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多方面的提供文化信息,构建跨文化语境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开展文化体验。通过多种形式的跨文化课外活动与实践,结合“一带一路”背景下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学生的就业导向为基本原则,创建具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举措,如跨文化实践案例和有关跨文化在、意识和技能的练习和问题强化学生的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对多元性文化的意识,对异国文化的共情能力,加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陈俊森.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2]刘晶.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3]王永莲. 跨文化交际视野下本科英语专业文化教学探究[D].中北大学.2016.

[4]王宇洁,张玉兰.跨文化交际与英语专业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7(2).

[5]杨宏.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M].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6]杨盈,庄恩平.构建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J].外语界,2007(8).

[7]于雅丽.“一带一路”背景下英语专业阅读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探究[J].英语教师,2018(6).

2019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一带一路”战略视域下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研究(编号:2019-ZZJH-677).

(作者介绍:薛美薇,周口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化,英语教学)

作者:薛美薇

上一篇: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教学论文下一篇:格萨尔说唱音乐艺术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