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萨尔说唱音乐艺术研究论文

2022-04-29

摘要:格萨尔史诗是世界上最长的英雄史诗,内容具体表现的是格萨尔这样一个主人公从天界受天神的委派来到藏区做了藏民部落的头人,他除暴安良、为民造福,最后返回了天界。本文这里主要讲述了格萨尔史诗中的力作霍岭大战的故事情节特点为切入点,来更为深入的了解格萨尔史诗。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格萨尔说唱音乐艺术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格萨尔说唱音乐艺术研究论文 篇1:

关于格萨尔说唱音乐的历史演变及艺术特点探析

作者简介:多杰仁青(1990-),男,藏族,青海同仁,硕士,青海民族大学藏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格萨尔史诗研究。

摘要:《格萨尔王传》是非常宝贵的民族文化瑰宝,它是藏族人民的祖先为后代留下的智慧与财富。它与音乐相互依存,谁也离不开谁,说唱音乐的出现让格萨尔从此插上翅膀,从雪域高原传到中国的大江南北,甚至是世界各地。所以,要加强对格萨尔说唱音乐的研究,当前我国的藏学研究者们多是从格萨尔的文学特征进行考察而忽视了格萨尔的说唱音乐。本文以格萨尔的说唱音乐作为研究对象,揭示了其存在的历史内涵和与古藏民族的说唱歌曲的关系,从而总结得出格萨尔的表演艺术形式。

关键词:格萨尔;说唱音乐;古尔鲁;西藏

格萨尔说唱是在西藏、四川以及青海等地较为出名的一种曲艺品种,其在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的口口相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从另一种层面来看,格萨尔说唱不仅仅是音乐艺术,更是对历史的传承。接下来,笔者将会对格萨尔说唱音乐与古尔鲁的关系进行简要的介绍,并系统总结出格萨尔说唱的形式特征。

一、格萨尔反映的基本内容与藏民族的历史关系

为了能够更好的研究格萨尔说唱就必须要追本溯源,从源头上进行。由于它来源于著作《格萨尔王传》,是对藏族的文化传统的记载,因此,首先要做的便是探究格萨尔当中的内容与藏民族历史的关系。

(一)历史内容

在前宏时期的时候,藏民族所推崇的文化为苯教,其不仅是民族内部的文化信仰,还是政治的纽带。直至松赞干布继位时起,苯教一家独大的局面开始改变,佛教被逐渐的扶植起来,从此之后,苯教与佛教之间便开始了长达数年之久的斗争,并且非常的激烈。推崇佛教的大臣曾被信仰苯教的大臣谋杀,在吐鲁番王赤玛乌冬赞布时期还曾下令废除佛教。佛教也并非一直处于被打压的态势,在公园842年的时候,佛教的教徒杀死了国王,这意味着吐鲁番王朝的覆灭。也从此时开始,西藏进入了战乱的年代,长期由于四分五裂,没有领导人而处于混乱的状态。其实,造成这一时期出现的就是作为政治纽带的苯佛文化断裂。而《格萨尔王传》就是将宗教之间的斗争作为写作的题材和背景。

(二)结构特征

笔者通过对《格萨尔王传》内容的研究发现,岭国在同其他的国家之间相互斗争的时候,佛教的信徒便会出现在其身边。而同岭国作斗争的另一方的国家或宗族则是由苯教的信徒予以支持。最重要的是无论对手怎样,有佛教支持的岭国最终都会取得胜利。所以从中可以看出,苯教与佛教的都挣是《格萨尔》最重要的结构特征。

(三)僧人对说唱史诗的修改

现阶段我们听到的或者阅读的关于格萨尔的故事,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便是激烈的战斗场面和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在古代,所有的战争似乎都与神有关系,其实最初的格萨尔也许与神的关联并不十分密切,而是由于后期佛僧在传教时候刻意所做的修改,所以格萨尔成为了佛教战胜苯教的说唱作品。

(四)高原上古老的说唱曲“古尔鲁”

古尔鲁产生的时期非常的久远,在格萨尔的叙述当中,古尔鲁的部分内容被用来祭天祀神。其实古尔鲁最早是产生于苯教,当时人们有祭神的风俗习惯,他们祈求上天能够给予庇佑,逐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苯教信徒的习俗固定下来,每到重要的日子,例如迎战之日,结婚之前和过年过节的时候都会祭天祀神。这就是古尔鲁最本质的内涵,西藏民间的习俗出现在了格萨尔当中。

二、古藏民族说唱歌曲“古尔鲁”的演变过程及其与格萨尔说唱音乐间的关系

古尔鲁是存在于藏族民间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据史料考察,在第九位吐鲁番王时期便存在着很多关于古尔鲁的记载。这说明古尔鲁这一说唱形式在公元前二世纪便已存在,而且流传度非常的高。在吐鲁番王赤松德赞时期,这一说唱形式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不仅仅在于民间,即便是皇宫贵族也开始使用古尔鲁的形式来宣传佛教。在民间的发展程度就更为明显,《格萨尔》就是很好的代表作,其实追本溯源,古尔鲁与格萨尔都是属于同一个艺术品中,只是古尔鲁在格萨尔中经过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三、西藏地区不同格萨尔说唱的表演艺术形式与基本特色

说唱艺术就是通过说唱表演来展现故事情节,让表演的人将其中的情感传达出来,从而让听众受到感染。所以格萨尔说唱这一艺术形式具有非常大的感染力,很容易被一般的民众所接受。在解放之前,格萨尔还不能够达到现阶段的水平,甚至根本无法在舞台上进行表演,它的多种表演形式还比较原始。

(一)专业性较强的单人说唱形式

一般进行单人说唱的都具有较强的专业功底,尤其是其一口气可以说唱几部甚至几十部的故事。这些说唱的人对外宣称他们所讲出来的故事都是上天的恩赐,神的眷顾,所以人们通常都将他们俗称为“保仲”,大概的意思就是上天赐予的故事。现实当中,这样的说唱者大多不会识字,至于为什么能够讲述那么多的故事,重点还在于他们有着惊人的记忆力。能够单独的说唱大量的故事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他们既没有音乐伴奏,也没有人进行伴唱,因此整个说唱非常的自由,今天讲到的地方可以在明天继续进行。

(二)合唱单说的格萨尔说唱表演艺术形式

这样的说唱方式在那曲地区非常的流行,并且该种形式的说唱着一般都不是專门进行表演的说唱艺人,而且是由于人们的爱好而相互之间组织起来的。组织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可以一个人发起,也可以几个人之间相互的协商确定时间地点,最终大家聚集在一起说唱。通常情况下,参加该种说唱组织的人一般都符合三个条件,其一,每个人都需要具有格萨尔的说唱本,方便大家在说唱的时候对照着进行。其二,说唱的人员必须要能够识字。其三,参加的人员还需要掌握各种说唱的曲调,并且能够自由的转换。在这种说唱形式之下具有很好的分为,人们会受到相互之间情绪的感染,能够一起进入到角色当中,因此,容易吸引观众。当说唱到某一个精彩的环节时,众人也会在行为上自然的表现出来,这就是说唱艺术的风格,同时也是说唱的精髓所在。

(三)流动性说唱格萨尔的表演形式

这种说唱的形式同前两种存在较大的区别,尤其是与第二种形成鲜明的对比。因为选择这种形式进行表演的艺人大多生活穷困,没有人邀请他们去合唱,同时他们也没有这样的时间和精力去参与。他们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在头上戴着插有各种羽毛的帽子,挨家挨户的进行说唱乞讨。如果有人喜欢他们的说唱,就会将他们请到自己的家中,仔细的聆听,而如果人们不太喜爱这样的说唱,则会打发他们一些食物,让他们走。除了挨家挨户的进行乞讨外,他们还会选择在人群聚集较多的地方进行表演。一般来讲,这种说唱艺人的水平较为一般,仅仅只能够讲述单一的片段。不过他们的优点在于其活动的范围非常的大,人们生活的地方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将民族文化,说唱艺术进行了传播。

四、结束语

在整个历史发展的长河当中,每一种艺术都在不断的发展与进步。社会的发展趋势决定着艺术的发展趋势,这是艺术的发展规律。历史中的艺术虽然宝贵,但是如果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一尘不变,直到最后被社会淘汰,留在历史当中无法为人们所传颂和发扬,便会丧失艺术本身的意义。所以像格萨尔这样集聚着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必须要予以保护起来,让它在民族的传承中不断发展进步。(作者单位:青海民族大学藏学院)

参考文献:

[1]边多.论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说唱音乐的历史演变及其艺术特色[J].西藏艺术研究,1991,(2):110-115.

[2]仓央拉姆.试论藏族史诗《格萨尔》说唱音乐的传播方式及其特点[J].西藏艺术研究,2004(01):325-327.

[3]降边嘉措.昔日乞丐今日国宝——谈“格萨尔”说唱艺人社会地位的历史性变化[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373-375.

作者:多杰仁青

格萨尔说唱音乐艺术研究论文 篇2:

浅谈格萨尔史诗

摘要:格萨尔史诗是世界上最长的英雄史诗,内容具体表现的是格萨尔这样一个主人公从天界受天神的委派来到藏区做了藏民部落的头人,他除暴安良、为民造福,最后返回了天界。本文这里主要讲述了格萨尔史诗中的力作霍岭大战的故事情节特点为切入点,来更为深入的了解格萨尔史诗。

关键词:格萨尔史诗;霍岭大战;故事情节

格萨尔史诗是藏族民间文学的总汇,是藏族人民对几千年历史文化的记忆,格萨尔史诗的特点十分鲜明,它是至今流传在世界上的活形态史诗,至今还有数百位说唱艺人在演唱,它的篇幅还在不断地扩展和增加。在藏文产生前,格萨尔史诗以口耳相传的形式流传;藏文产生之后,出现艺人“说唱形式”和“文本形式”同时在民间流传的情况,其中艺人的说唱形式占最大的比例。说唱形式由民间艺人讲唱,众人席地而坐,数日不散。这些说唱艺人一般都不会读书写字,但他们都是天才的诗人和歌唱家,有惊人的记忆力和表演才能。讲唱格萨尔史诗时,艺人们用诗的歌唱为主,散文的讲解为辅,是一种“诗、文、曲”三结合的讲唱。

格萨尔史诗故事情节巧妙,战争场面宏大,内容丰富,人物众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第七节的霍岭大战。《霍岭大战》:分上下两部,即《霍尔人侵》和《平服霍尔》。《霍尔入侵》:霍尔白帐王的妃子死后,为寻妃派出四只鸟。黑乌鸦发现天下最美的人在岭国,就是格萨尔的妃子珠牡。白帐王乘格萨尔去北方降魔之机,入侵岭国。岭国众英雄奋起反击,经过艰苦的奋战,终因晁通屡屡向敌人通风报信而不能取胜,以致于嘉察被杀,王妃被抢。《平服霍尔》:格萨尔在魔国得到珠牡被掳的消息,立即赶回岭国,严惩晁通,只身前往霍尔国,降伏了白帐王、黄帐王和黑帐王三兄弟。大将辛巴梅乳泽被收降,并封他为霍尔王。将王妃珠牡救回。霍岭大战代表着整部史诗中的最高峰,不仅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与意义,而且还具有无以伦比的艺术特性与价值。

在整个格萨尔史诗的战争篇里面最为重要的霍岭大战,以格萨尔降服北地妖魔归来为界,一般分为上下两册。在上册叙述的是趁格萨尔王去降服妖魔不在本国之际,霍尔国的白帐王为了得到格萨尔的妃子珠牧,摔着十二万大军公然入侵岭国,岭国的二十几位勇士们奋起反抗,血战了三年的故事。居然霍尔国拥有十二万大军,而岭国只有寥寥几位大将。在这个有巨大力量悬殊的两只队伍间的三年战争纠葛,精彩绝伦的战争场面,巧妙而形象地勾勒出了上册的主题思想,岭国众勇士的英勇,忠贞,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最终有万夫不挡之勇的格萨尔兄长,喻为世界明月的岭国第一英雄嘉察的英勇牺牲而把整个故事的情节推进高潮,矛盾推到白热化阶段。此处是整个格萨尔史诗中最为动人、最为动容、最为难忘、最为神伤、最为精彩的点睛部分,让我们无比悲痛,百感交集。下册中讲述了格萨尔从北地降服妖魔回来后,去霍尔国打败白帐王的故事。主题思想为格萨尔的超出所有人的智慧与广大神通。虽然表面上设立了很多困难与艰难险阻,而实际上这些都是为了凸现格萨尔王的神性神行的需要而插入的傀儡。所有曲折的破坏格萨尔的事情都只不过是些不成气候的些许点缀,事实上格萨尔王的力量远远超出了敌对阵营的势力,根本不能形成矛盾双方。所以,我们看下册的时候虽然表面上轰轰烈烈,但内地里却有一股宁静的暗流与气场。不能产生上册那种紧张感、快活感、撕裂感、悲悯感,没有汹涌澎湃的情感的撞击,没有荡气回肠的内部音乐的旋律。主人公格萨尔王在下册里登场前最精彩的片段,最动人的一幕已经在上册中落幕了。所以我认为霍岭大战的主人公应该是嘉察,而不是格萨尔王。

另外,霍岭大战故事情节的最主要的特色就是分裂。上下册之间存在着无法逾越的鸿沟。从整体上讲,上册部分具有现实主义精神,虽然掺杂着少量魔幻,但百分之九十八以上叙述的是岭国与霍尔国的战争情况,是地地道道的现实生活中的战争事件。另外具有雄壮美、宏大美、悲剧之美。而下册具有超现实的魔幻特色。有柔软之美、喜剧性。因为内部暗流着格萨尔轻而易举地打败敌人,没能形成真实矛盾的宁静气氛。所以英雄们彼此的对话中像上册一样使用了很多让人听得胆战心惊,浑身发冷,触目惊心的形象雄壮的话语,但在这种强烈的宁静气氛下,失去了原有的魅力与魄力。变得柔软优美,清脆而动听的恐吓,形成了柔软之美。所以我们从整体上看霍岭大战的话,不难发现上下两册的主题思想,艺术特点,情节,精神,气氛都方面存在着巨大分裂与差异。但这种分裂也不是随意添加,横空出现。看似它在情理之外,实际上下册的这种分差已在上册中做了很好的铺垫。比如。岭国的众多勇士在诸多大战中都能全胜而退,除了他们自身的英勇之外,还有赖以格萨尔王的护持与送给他们的战争工具。我们想一想,连格萨尔王的一个工具都有这样的魔力,那他本人是我们无法想象的。所以从总体上来讲,这种分裂也是非常合乎逻辑的,它内部也存在着逻辑上的规律性与普遍性。

格萨尔史诗的传承类型比较多,非常丰富。比如,《伊利亚特》、《奥德赛》等等,它们都是口耳相传,大部分都是老师教学生,师徒传唱的形式。但是《格萨尔》传承的类型是非常丰富的,除了学来的说唱以外,还有通过神授艺人,通过梦就得到了《格萨尔》的启发。《格萨尔》是世界上最长的英雄史诗,至今相关学者已经统计整理出120部,有100多万诗行,包括2000万字的篇幅,《格萨尔》一千多年来是全民族共同的文化遗产,它是一种民族的集体记忆。它这个民族集体记忆里面附着了藏族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历史的记忆,包括艺术的记忆,包括宗教信仰的记忆,包括民俗的记忆等等。所以,每当藏族人在他人生的重要时刻,包括婚丧嫁娶的人生礼仪方面,都有《格萨尔》的介入。《格萨尔》的说唱,有格萨尔艺人的演叙,对于推动藏族传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格萨尔》到目前为止不光是一种史诗,不局限在一种文学范畴,也不局限于一种娱乐范畴,它已经渗透到了藏族文化的血脉之中,与藏族文化、社会已经水乳交融。同时一个部落、一个村落,它的历史也是通过《格萨尔》的说唱来表现的。《格萨尔》既表现了人们信仰的一种表达,同时也表现了《格萨尔》作为藏族的一种传统文化最主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仓央拉姆;阿旺.浅谈史诗《格萨尔》的艺术形式[J].西藏艺术研究;2007(04)

[2]索南措.《格萨尔》说唱艺人表演中的口头程式[J].青海师范大学;2006

作者简介:冷本扎西(1989---),男,藏族,青海黄南州人,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西北民族大学藏学院,专业:藏语言文学,研究方向:藏族当代文学。

作者:冷本扎西

格萨尔说唱音乐艺术研究论文 篇3:

你的深情

我和扎西达杰先生在玉树相识距今已经快二十年了!那一年是玉树藏族自治州建州五十周年,我和蒙古族作家察森敖拉先生受《中国民族》杂志社委托,坐了一天一夜的长途班车到玉树为出版纪念专号组稿。

那时的结古镇,树枝才萌绿芽,夜间常有微雨降临。在州政府招待所,前来投宿的有来自四川、西藏等地出差的人员,还有来这里贩运藏獒、收购虫草的商人,人来人往,好不热闹。我俩每天除了到州委宣传部索稿、上街散步、在吃饭时间到招待所餐厅吃饭外,就是在房间里改稿。屋内还生着铁炉子,炉子中的小火常常把铝壶里的水烧开,水汽时不时掀起壶盖,发出规律而轻微的声响,水蒸气从壶中时时扑出,让干燥的房间有了些许湿润。

一个慵懒困乏的下午,江洋才让骑着一辆大摩托过来了,他要请我们出去吃饭,这位话语不多的青年作家和我谈得很投机。说他正在写一组关于藏地的散文,他还向我提起了结古寺中会说话的唐卡的传说,说这幅唐卡系第一世嘉纳活佛所绘,我说感觉这个传说跟宗喀巴大师的唐卡故事很相像。

在饭馆里我们遇到了州歌舞团副团长、指挥家、作曲家扎西达杰。这位体态威武、天庭饱满、眼神犀利、长发垂肩的康巴汉子性情直率又略带深沉,笑声爽朗并富有感染力。他的啤酒酒量惊人,喝下一瓶和十几瓶都是一个样,被人们称为“啤酒王子”。有了他的加入,席间歌声不断。州委宣传部长、作家昂嘎和扎西达杰共同创作了许多歌曲。他们二位加上察森敖拉,可以说各个都是优秀的业余歌手,借着酒兴,他们一首连着一首唱歌,直至饭馆打烊。宴席终了,扎西达杰与我们一同回到房间,大家又喝着啤酒聊天。夜色中,有沙沙的声响,是下雨了,更显出夜的沉静。扎西达杰轻轻地唱起了一首歌《啊!玉树》:

走过了数千里花草滩

翻过了数万座绿草山

雄鹰展翅飞翔巴颜喀拉

骏马扬蹄驰骋巴塘佳塘

三江水之源 梦幻般圣地

啊 玉树

你是我美丽可爱的家乡

唤起我们寻求灿烂的夏光

走过了数千里花草滩

翻过了数万座绿草山

文成公主寄情千年岩雕

茶马互市蜿蜒七彩古道

藏乡一明珠 繁地结古镇

啊 玉树

你是我美丽可爱的家乡

唤起我们寻求灿烂的夏光

走过了数千里花草滩

翻过了数万座绿草山

嘉纳嘛呢放射古今传奇

七月盛会涌动斑斓生活

腾步舞彩云 潇洒康巴情

啊 玉树

你是我美丽可爱的家乡

唤起我们寻求灿烂的夏光

这是在初夏的结古镇,一个寂静、难忘的不眠之夜!他自己作词作曲并深情吟唱的这首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为他热爱家乡的情思所感动。

我相信,人与人之间的相识、交往确实靠的是缘分。和扎西达杰的相识,直至今天的交往也证明了这一点。我也记不得是什么原因,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俩总会在西宁的一些聚会场合中相遇,也常常被他精彩的话语、富有感染力的歌声所打动,听他讲述关于音乐创作、搜集藏族音乐素材、研究藏族音乐文化的故事。他在表明对音乐艺术的观点时,时常还会借助歌声、旋律和动作,这让他的谈话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有一次,别人送了我一本叫《委员风采》的书,书中收录了介绍青海省政协委员的文章,其中我看到了介绍省政协委员扎西多杰的文章,从中更多地了解了这位我尊称为“老师”或“阿吾”(老哥)的扎西达杰的艺术创作成就。

扎西达杰出生在雪域腹地被称为康巴“三繁地”之一的玉树州结古镇。这里民族文化积淀丰富、山水自然绮丽壮美、民风民俗彪悍古朴、历史文化悠久灿烂。这里是千年唐蕃古道的重要节点,也是歌谣和舞蹈的璀璨宝库。

在玉树大地上的许多次漫游中,我发觉,在这片艺术气质浓郁的土地上生长的人,都禀赋了一种与生俱来的艺术感悟力和艺术创造力。而扎西达杰就是在这片艺术氛围浓厚的土地上,承袭了这片土地的灵性和气质,从而让他在音乐的天地里脱颖而出。在中学时代,扎西达杰就显示出了对艺术的敏感直觉,对口琴、笛子、二胡等乐器有着特殊的爱好。中学毕业后,他在红旗小学任教,在辅导学生文艺活动的过程中自学简谱,并独立作曲、作词,创作出了大型合唱舞蹈史诗《英雄赵文昌颂》、大合唱《翻身农奴心向毛主席》等作品,在州内引起强烈反响。1972年在全省综合文艺刊物《工农兵文艺》上发表的歌曲《解放军和我们心连心》风靡全省,他一时间成为全省较有影响的音乐新秀。同年,扎西达杰被招入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作曲班,在校学习期间,在著名音乐家田联韬教授的指导下,扎西达杰创作了器乐曲《高原春潮》、歌曲《站在高原望北京》《小布群学雷锋》《我爱高原英雄花》,舞蹈音乐《春满草原》(合作)等有影响的作品。

1975年,从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毕业后,扎西达杰回到了故乡玉树州,在深入民间、广泛搜集素材的基础上,创作了大量具有浓厚民族风格、深受群众喜爱的作品。这时候的扎西达杰已经明确了自己的人生道路,艺术功力也渐趋成熟。这一时期,他创作的大型历史歌舞剧《祊庙千古——记玉树文成庙》荣获了省政府奖;中型歌舞《洛赛尔》获得全省汇演奖。他还将英雄史诗《格萨尔》选部首次以民族歌剧的表现形式创作了歌剧《佳岭传奇》等。在进行音乐艺术创作实践的同时,扎西达杰还努力钻研音乐理论,他的获奖论文《玉树藏族民间歌谣浅谈》是对通天河流域丰富多彩的民间歌谣的首次系统性论述,这也成为他今后从事学术研究的前奏。

此时的扎西达杰年轻好学、充满激情。他知道,艺术之路还很长,要想走得更远,就必须学习更多的东西。为了使自己在音乐上有更大的发展,1982年,扎西达杰到西安参加了上海音乐学院的考试。《爱格蒙特序曲》是贝多芬为歌德的悲剧《爱格蒙特》所写的戏剧配乐的序曲,序曲以英雄性的构思及严整、完美的形式给人以强烈的感染。这是一部最受欢迎的交响乐作品,经常作为一首独立的交响乐曲在音乐会上演奏。由于扎西达杰对这部序曲出色的领悟和阐释以及他在音乐方面的天赋,他最终考入了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指挥专业,师从我国著名指挥家曹鹏先生和瑞士著名音乐家陈亮声先生,成为藏族中第二个、青海省第一个受正规学院教育的音乐指挥专门人才。直到今天,扎西达杰还在感叹:“到目前为止,全国只培养了三位藏族音乐指挥。当时教我们的老師比学生还多!”

1987年毕业后,面对各种选择,扎西达杰毅然选择了回到家乡。此时的他,专业能力雄厚,业务技能全面,他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了艺术创作事业中。随后,他指挥省州各类乐团、乐队,举办各种音乐会,处理大量中外名曲和创作曲目,出色地完成了诸多大型藏戏、大型歌舞剧、歌舞节目的演出和录音。与著名歌手和乐手合作,指挥录制了多盘出版音带、音碟。他指挥省藏剧团的大型藏戏为国庆50周年赴京庆典演出,获剧目金奖。指挥省州联合乐队指挥大型《格萨尔》剧《姜国王子》,获省汇演乐队演奏一等奖。指挥青海交响乐团录制《玉树土风舞》全场音乐,参加首届中国艺术节并获团体奖。在果洛草原指挥兰州交响乐团80人的乐队和本地500人的学生合唱团,在几千人的舞蹈和LED背景的配合下,演出大型交响合唱舞蹈史诗《格萨尔·赛马称王》,场面宏伟壮观。不论从艰苦的排练场到严谨的录音棚,还是从掌声鼎沸的剧场舞台,到群情激昂的田野牧场,处处留下了别人所评论的“潇洒、优美、多变和极富激情的独特表现风格”。扎西达杰认为:指挥家要分析作品,理解、熟悉总谱,将作曲家的精神成果据为己有,并通过严格的训练、娴熟的技巧和生动的表演,把它传输给观众,达到感人的艺术效果。作为一位藏族指挥家,他认为应该把西洋的艺术形式服务于藏民族文化的传播。

在挥舞指挥棒的同时,扎西达杰笔耕不辍,创作不息。1991年,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扎西达杰藏族女声独唱歌曲选》,这是扎西达杰的第一部音乐作品专著。1994年,青海民族出版社出版了《扎西达杰玉树土风歌曲集》,这是一部以藏族民歌改编为主的藏文版歌曲集。随后,还出版了4盘套辑音带《江河源之歌》、歌碟《青海湖圆舞曲》等多部作品专辑。《潇洒的康巴人》《圣地孕育着希望的太阳》《我心爱的结古多》《啊!玉树》《扎溪卡圆舞曲》《雪域高原 男儿的疆土》等歌曲通过电视片和音碟在社会上得以广泛传播,深受大众的欢迎。他灵活运用传统和现代作曲技法,创作的《格桑花开的时候》《热贡神韵》《玛域草原》《千里和缘》等十多部大型剧目和《古塑狂想》《扎西铃舞》等十几部舞蹈音乐,及诸多歌曲分别获国家最佳音乐奖、数项国家金奖,以及省政府奖、省“五个一工程”奖、省汇演一等奖等五十多个全国、省级奖项。为《柴达木之歌》《走进三江源》《吉祥果洛》等多部大型广场舞作曲的音乐颇有影响。在这些成如容易却艰辛的成绩面前,扎西达杰又会有什么新的思考呢?

早在上海音乐学院学习期间,玉树本土学者江永慈诚找到假期回到家乡的扎西达杰记谱。那时候,扎西达杰已是远近闻名的音乐才子,江永慈诚是《格萨尔》学者和说唱艺人。扎西达杰至今也忘不了当年江永慈诚说唱《格萨尔》时的情景,他仿佛触电一般,被那铿锵激荡的节奏、流畅奔腾的旋律深深打动。他仿佛听见了雨声、风声、流水声,也听见了鼓声、雷声、战马声,仿佛千年的历史就萦绕在耳旁,他从没想到,原来《格萨尔》史诗这样优美、这样动听!他说:“自己民族的瑰宝,我怎么可以视而不见?”从此扎西达杰踏上了《格萨尔》音乐的探索之路。在他所能到达的每一处草原、每一座村寨都会寻访《格萨尔》说唱艺人。在草原上、帐篷里、篝火旁,扎西达杰和《格萨尔》说唱艺人倾心交谈,聆听记谱。面对许多唱腔曲调逐渐消失的状况,扎西达杰为一些艺人做了录音工作,他用磁带录制了两百多首说唱曲调。利用这些资料,扎西达杰开始了对格萨尔音乐的系统研究。1987年,他发表了关于《格萨尔》音乐的第一篇学术论文《玉树藏族格萨尔说唱音乐研究》,填补了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格萨尔》音乐研究领域的空白,学术界权威称赞它“是史诗研究走向博深的重要标志”,评价扎西达杰是“国内《格萨尔》音乐研究的第一个探索者”。1989年参加成都首届《格萨尔》国际学术讨论会,并提交了论文《格萨尔音乐研究——论曲调类型和音乐特点》。1991年8月,扎西达杰参加了在拉萨举行的第二届《格萨尔》国际学术讨论会,并在大会上宣读了论文《格萨尔的音乐性》。1997年,扎西达杰参加了第四届《格萨尔》国际学术讨论会,并宣读了论文《现代〈格萨尔〉音乐的多元结构》,论点新颖独特、敏锐深刻,得到了大会的肯定和赞赏。2002年青海第五届《格萨尔》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扎西达杰宣读论文《从土族〈格萨尔〉音乐看土族文化的多民族交融性》。在2013年10月昌都召开的首届藏族音乐歌舞文化论坛上,扎西达杰提交了论文《〈格萨尔〉剧种探微》。在2013年兰州中国多民族《格萨尔》史诗研讨会和玉树首届《格萨尔》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宣读了论文《〈格萨尔〉的音乐体系》。由于这些论文的独创性,数次获得了全国及省级优秀科研成果奖。1997年,受到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文联、中国社科院颁发的《格萨尔》音乐成就表彰奖。

发表在《中国藏学》《西藏艺术研究》上的《藏蒙〈格萨(斯)尔〉音乐比较研究》,充分显示出扎西达杰对藏族和蒙古族音乐的深入了解,也表现出他的专业精神和开阔眼光。在《音乐艺术》上发表的《蒙古族〈格斯尔〉音乐研究》,是扎西达杰在亲自采访诸位蒙古族著名艺人,掌握比较可靠材料的基础上写成的,可见他所下的功夫和在研究上的认真严谨。在论文《〈格萨尔〉的音乐体系》中,扎西达杰认为:“《格萨尔》不是一般的史诗,它是融史诗特点和剧本特点于一炉,将文学性与‘歌唱式’聚于一身的混合产物。即从文学角度讲是宏篇的英雄史诗,从艺术角度讲是巨型的音乐诗剧。世界上再也没有一部文学作品,像《格萨尔》那样与音乐建立如此密不可分、浑然一体的关系。在《格萨尔》中音乐不是外加的饰物,而是史诗本体、本质的反映。因此,《格萨尔》的音乐不是简单的、原始的音乐,而是形成了一定见解、理论和雄厚实力的较高级、较丰富、较完整、较复杂的音乐。归纳笔者多年的研究成果,《格萨尔》从传统到现代,从各个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和比较完整的庞大音乐体系。”现在看来,扎西达杰对《格萨尔》音乐体系的研究具有独创性和开拓性,为《格萨尔》史诗的研究和传播发挥了积极作用。

扎西达杰不仅仅是《格萨尔》史诗的研究者,同时又是《格萨尔》音乐的整理、改编、创作的先行者和推动者,他最先整理、发表《格萨尔》说唱曲调80首(1985年),最先录制钢琴、电子琴伴奏的《格萨尔》专带(1986年),最先创作歌剧形式的《格萨尔》舞台剧目(1981年),最先出版歌颂《格萨尔》的现代歌曲VCD专辑《向往岭国》(2004年),新近创作并指挥演出的大型交响合唱套曲《世界共桑》(2013年)、大型交响合唱舞蹈史诗《赛马称王》(2014年)是《格萨尔》音乐的新创举。与艺术团体合作,先后创作《格萨尔》大型歌舞剧《姜国王子》《辛丹虎狮合璧》《赛马称王》(合作)、《英雄降生》(合作)、《岭乡玛多》音乐以及歌剧《嘉岭传奇》、歌舞《征途梦情》等音乐。创作数部大型《格萨尔》广场舞音乐。其中《姜国王子》一剧获2003年“中国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全省专业文艺调演”剧目一等奖、作曲一等奖、乐队伴奏一等奖(扎西达杰任指挥)等六项一等奖,还获得青海省庆祝建国五十周年优秀文艺作品奖。《赛马称王》一劇选为全省重点剧目。

除在《格萨尔》音乐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扎西达杰还在《中国音乐》发表了具有探索和开创意义的论文《藏传佛教乐谱体系》,在《西藏艺术研究》《中国民族艺术》发表了研究藏族器乐文化的长篇论文《牛角胡论》。由于扎西达杰的刻苦钻研、潜心创作,他在艺术实践中取得了不平凡的成就,也使他在音乐界和民族文化研究领域获得了众多荣誉,享有藏族著名作曲家、指挥家、民族音乐理论家、《格萨尔》音乐专家的桂冠,这种全面的音乐家在全国也少有。沓他还是首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和省级优秀专家,国家一级作曲,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省文联荣誉委员、青海藏学研究会顾问、青海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先后获玉树州《格萨尔》文化突出贡献奖、民族文化保护终身成就奖。宝剑锋从磨砺中,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从扎西达杰的创作和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出,荣誉和机遇不仅仅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更是为不断追求的奋进者而准备的。

扎西达杰为人随和,处事大方。2009年,重庆女子黄静薇只身一人背着相机来到西宁,她遍访藏地为一群藏族拍摄一本人物肖像集《西藏脸书:一个时代的藏人肖像》。在一个饭店包厢中聚会时,面对着相机镜头,扎西达杰并没有摆什么造型,仍然神态自若地招呼黄女士和众人落座,一如平时一样和大家说玩笑话,同大家一起举杯,好像是在欢迎一位从南方归来的朋友。这就是包容而大度的扎西达杰,如一位已看淡了名利的智者。

在曾创作了《天上的西藏》《握住世界的手》《绕过源头去寻你》等作品的作曲家、兰州城市学院副教授赵小钧的心目中,扎西达杰是一位优秀的作曲家、指挥家,在他身上葆有着博大精深的藏族文化、多姿多彩的世界文化和丰富多样的音乐素养。在中央民族大学的作曲专业和上海音乐学院指挥专业的学习经历,使他具备了一般音乐家所不具备的思想和才华。我听过他的多部交响音乐,我认为扎西达杰是中国西部地区最优秀的作曲家、指挥家,他的博学多识和音乐造诣早已让他成为了优秀的音乐家,一些成果走在国内和世界的前列。

和扎西达杰近二十年的相识和交往,我感觉他不仅是一位成绩卓著的藏族音乐家,在我眼中他也是一位亲切的老师、一个热情的大哥。记不清跟他一起聚过多少次了,很多次亲见他喝了那么多啤酒而没有醉,仍然侃侃而谈的啤酒王子的风采,每次都被他的热情爽朗所感染,为他对艺术的不懈追求而暗自感慨!

几年前我们一起前往玉树参加首届唐蕃古道诗歌节,在巴塘草原的度假村里,大家以诗和歌的名义共聚在一起,他总是和大家侃侃而谈,如老大哥一样成为聚会的中心人物,我和他还同在一个帐篷里共处了两个晚上。在诗歌节结束后,我俩走访了地震后重建中的结古寺、当卡寺、赛马场、红旗小学和一些曾经热闹喧哗的街巷。在一些重建工地上,我看到他表情凝重,若有所思,有时微微摇头。我知道,他从小生长的故乡、他在许多歌曲中歌唱的故乡遭此劫难,他的内心一定会是伤痛和怅惘,我也没有问什么,只是在几处地方给他拍了几张照片留作纪念。那时,我的脑海中突然降临了一首亚东唱的歌,那是扎西达杰作词作曲的——《你的深情》:

雪山下的草原上

有比冰雪还沉静的你的心境

蓝天下的雪山上

有比白云还高洁的你的品行

啊——

草原上不能没有骏马

人生途中不能没有你的深情

啊 深情

你的深情就像雪水在我心滚腾

雪山下的草原上

有比冰雪还晶莹的你的胸襟

蓝天下的雪山上

有比白云还鲜亮的你的热忱

啊——

蓝天上不能没有雄鹰

人生途中不能没有你的深情

啊 深情

你的深情就像雪水在我心滚腾

在玉树地震一周年之际,扎西达杰出版了一套两盘纪念歌曲专辑,DVD歌碟《追梦篇——玉树 三江的母亲》,CD歌碟《感恩篇——你的深情》。

作者简介:葛建中,1984年发表文学作品,出版诗集《季节肖像》,散文集《最后的藏獒》,文学评论集《角度》。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副研究員。

作者:葛建中

上一篇:跨文化交际能力职业素质论文下一篇:基础建设中的党支部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