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文化习得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2023-03-01

长期以来, 由于对语言的狭义理解与认识, 在外语教学中通常只是孤立地教语言, 教语言形式, 以为只要人们都能合乎语法地使用同一语言代码, 不同文化群体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就不成问题了。因此, 长时间占统治地位的外语教学模式, 基本上都是强调语言形式的学习或者特定语言技能的训练。其实, 外语教学传输给学习者的不仅是语言形式, 还有那些形式中所包含的特定世界观, 以及本族语者的许多社会文化观念。故而只要是教语言, 就不可避免地是在教该种语言本族语使用者的文化。

1 文化习得面临的问题

外语教学中有关文化习得的问题大致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 即:外语教学是否应导入文化习得?文化习得要包括那些内容?文化习得究竟该如何进行?

这第一个方面似乎已不成其为问题。当然, 也有人指出, 文化只能通过生活于其中而习得, 是不能在外语教学这样的环境中学会的。教学能够传授的只是有关特定文化的某些知识, 而这些知识对语言使用没有太多直接作用。另外, 在有些人看来, 语言教学就是教语言, 教语言就是教语法、语音、词汇, 教这些东西当然要从形式入手, 训练学生使用这些形式进行听、说、读、写的技能, 任何其它东西都是可有可无的。让语言教师去教授文化, 既是不务正业, 也是强人所难。

关于文化习得要包括那些内容的问题, 已有了相当多的讨论, 到现在也还没有统一的看法。通常认为, 文化教学可能包括的内容有五个方面:语言交际 (包括词汇、习语、语法、语篇修辞) 、非言语交际 (表情、眼神、手势、姿势、体距等) 、交际习俗与礼仪 (打招呼、称赞、称谓、访友做客、送礼等) 、社会结构与人际关系 (家庭关系、亲戚关系、朋友和同事关系、社区关系等) 、价值观念 (个人与集体、人与外部世界、思维方式、知识与价值等) 。可是, 外语教学涉及的文化也决不仅限于目的语文化。因为学习目的语 (如英语) 并不一定只是用于和目的语本族语者进行交流。而且, 所谓的目的语文化往往也不是均质、单纯的。因此, 文化习得如果仅限于目的语本族语使用者的文化, 那最多只能有助于改善学习者与这些文化社团成员的交往。

内容的问题尚令人困惑、难以解决, 习得方式的问题似乎也就谈不上了。不过, 在这方面, 应当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的局限性, 不能对其抱有太大希望。文化决不是我们在课堂里可以轻松传授给学生的, 需要在具体语境中去习得。外语教学应该尽可能地为学习者提供更多不同语境中的语言使用练习, 但由于各方面的条件限制, 实际上能做到的会比较有限。就像语言要通过使用语言来学习和掌握一样, 文化也需要通过文化实践来学习和获得。

2 文化习得——“适当性”原则

在外语教学中导入相关的文化习得, 实质上应该是帮助学习者习得所学语言的使用"适当性"。外语教学不只是使学习者获得理解与生成合乎语法句子的能力, 还应该帮助他们发展交际能力, 使他们能在不同社会情境中与目的语本族语使用者得体地进行交际。现在, 越来越多的人又在谈论让学习者获得目的语文化能力的必要性, 认为应当更多地在文化上对交际能力做出规定和说明。

其实, 交际能力不是抽象的, 具体的交际能力就是特定的文化能力, 培养和发展交际能力可以说已经将文化包括进了语言教学, 似乎没有必要另起炉灶、搞一套单独的文化教学。一般的文化教学所能做的充其量不过是增加学习者的有关知识。这样做固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语言交际, 因为这可以提高交际双方知识共享的可能性。但是, 假如所教内容与交际对方所知道的不一致 (比如, 对文化的圈内人知识和圈外人知识就有可能不同) , 结果恐怕会适得其反。

事实上, 对外语教学来说, 要使学习者最终获得的总是具体的、特定的交际能力。而且, 不仅仅是具体的、特定语言的交际能力, 更是具体的、特定文化的交际能力。作为交际能力核心的适当性, 即语言运用适当与否, 不是由语言本身决定的, 而是由使用该语言的特定文化社团所决定的。因此, 即便是同样一种语言, 被各不相同的文化社团所使用, 往往就会有各自不同的适当性, 也就是说, 是有着各种不同的交际能力。所谓交际能力, 即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 至少部分地是属于特定文化的。在特定文化内的交往中, 这样的交际能力似乎比语法能力更加重要。人们在相互交往时对语法错误比对语用 (即文化) 失误往往更为宽容, 就可以看作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可是, 对于跨文化交际来说, 由于来自不同文化群体的双方常常会有不同的特定文化的交际能力, 即使他们的语法能力都相同, 要相互理解和沟通仍然会有不少困难与障碍。

3 文化习得与跨文化交际

语言使用适当与否, 是相对而言的, 是与语境密切相关的。如前所述, 交际能力的核心是语言运用的适当性, 而这适当性说到底就是一种文化规约。不同文化有不同的规约, 它们之间甚至可能相互冲突, 这给不同文化社团人们之间的交往造成了许多困难与问题。所以, 对跨文化交际来说, 任何特定文化社团的交际能力都有其局限性。

在跨文化交际中, 即使是使用其中一方的母语为交际媒介 (如英语民族的人与非英语民族的人用英语交往) , 也并不意味着双方所有的言语行为都要完全符合那一方文化的语用适当性。如果交际双方都是非本族语使用者 (如中国人用英语跟埃及人交往) , 似乎就更没有必要非得遵循本族语使用者文化的交际规约了。

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长期以来主要有两种做法, 一是注重提供相关文化信息, 介绍目的语文化的方方面面, 以提供有关事实为主;另一种是将文化置于一个解释框架, 对种种文化差异的事实提出某种诠释。无论哪种做法, 学习者都是被动的知识接收者, 而且, 都没有涉及文化差异让学习者所遭遇的冲突和困境。但是事实上, 文化不仅被看作是事实和意义, 还被视为学习者意义与本族语者意义相斗争的场地。对于处于这种左右为难的困境中的学习者, 教师应该做的不是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去行动, 而是有责任给学习者一个制造自己意义的空间。

有必要指出, 语言使用的得体性不仅与所使用的语言及其文化有关, 也与使用者有关。由于外语学习者是使用目的语进行跨文化交际, 本族语者视为得体的语言运用就不一定总是适合外语学习者, 外语使用的“适当性”应在跨文化交际的语境中去定义。因此, 对外语学习者来说, 得体性似乎应该由“借用”、“移用”来取代, 也就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利益, 通过对目的语及其文化的调整与改变来使其变为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换句话说, 就是要在别人的文化中里建构起自己的并与之相对的交际空间, 用别人的语言说出自己的意思。换句话说,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习得外族文化, 而是发展学习者表达自己的观点及文化的交际能力。

因此, 我们不应当把外语教学中的文化视为附加在听、说、读、写之后的第五种技能。实际上, 文化始终是语言教学的背景, 时时刻刻都有可能影响教学本身。其实, 语言是一种社会实践, 文化是语言教学的核心, 语言教学不是四种技能加上文化, 文化意识的培养不能与语言教学分割开, 而应被视为对语言能力的促进和对语言能力思考的结果。而外语教学中学习者需要习得的不只是特定的目的语文化或特定文化的交际能力, 而更应当是跨文化的人格。因此, 外语教学中的文化习得的真正任务不是要让学习者像脱掉外衣一样摆脱自身原有的文化而进入另外一种文化 (目的语文化) , 而是要让学习者充分认识到特定文化 (包括目的语文化和自己的母语文化) 的局限性, 学会突破特定文化给交际设定的程式和范围, 在跨文化交际中商议和协调语言运用的“适当性”, 以使交际双方既能够充分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又能够最大限度地相互接近和理解, 以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沟通。

摘要:语言形式本身蕴涵丰富的文化含义和语言使用离不开文化环境的事实决定语言教学必然涉及文化教学。但是外语教学涉及的文化不只限于目的语文化, 外语学习者还可以通过外语教学了解跨文化交际的普遍规律, 掌握各种跨文化交际场合的交际能力, 习的非语言交际的知识与技能。所以, 文化习得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习者突破特定文化给交际设定的程式和范围、在具体的跨文化交际中商议和协调语言运用“适当性”的能力。

关键词:文化习得,适当性,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 Hymes, D.On communicative compe tence.[A]In J.Pride&J.Holmes (eds.) Sociolinguistics.[C].Harmon dsworth:Penguim.?1972.

[2] Kramsch, C.Context and Cul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3] Nelson, C.L.My language, your culture:whose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A]In B.B.Kachre (ed.) The Other Tongur:English across Cultures.[C] (The2nd edition) Urbana:Univ.of Illinois Press, 1992.

[4] Stern, H.H.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5] Wolfson, N.Perspectives:Sociolin guistics and TESOL.[M]Philadelphia:Newbury House, 1989.

上一篇:机械创新设计教育的研究与探讨下一篇:民间借贷合同效力认定的立法探析——以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对比分析为视角